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5:0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有效性学习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它完全尊崇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助于转变传统课堂各种弊病,但同时又出于自身灵活多样、不易驾驭让不少教师想说做好不容易。在阅读具体实施中,倘若可以精心筹备,创建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落实进程使研究充分、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实行艺术指导,客观认识有效性功效,不断提高实效性的实施,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讨论有效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采取有效教学途径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进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获取进步和发展,让语文品质得到提高,并亲历学习进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在看准三维教学目的前提下,定要在有效教学途径上下足功力。

1.读练结合,提升潜质,推动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

很多年来,语文课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思维、语言(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和语言潜质在儿童时期奠定基础是非常主要的。倘若学生在语文课上只感悟、人文、一读到底、一味探究,倘若学生听说读写潜质不通过,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人文熏陶、生命发展就没有价值。所以,语文课应把练放在首要地位。语文阅读教学只有让读和练综合,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结合,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积累语言,感悟内化语言,迁移运用语言,学生语言运用潜质、语文素养才能全面提升,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扎实有效。

2.巧用评价,激活课堂,推动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逐渐由单一教师评价向多元评价变化,也就是既有教师对学生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身为教师要紧抓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运用文本内容实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情绪,创造一种美妙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形式真正发挥独有特色,使被评价的学生均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均能提升学习兴趣,均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3.引趣激兴,创设情境,推动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

3.1实体情境

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特别适用在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的《要下雨了》,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观察“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掌握下雨前动物的特征;又如《找春天》、《秋天的图画》、《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3.2模拟情境

教师依照讲解需要,可运用电教方式,如放幻灯片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受;或出示有关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依照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实行表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升教学成效。如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小鱼在美丽大海中畅游,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引出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方式,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让人身临其境,引起学生学习乐趣,并为学生理解指出有力证明。

3.3语感情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老师有声有色的语言感染也是创设情境的良好形式。例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中,当公鸡图象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老师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语言加以描绘:“看,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大公鸡,它红红的冠子,漂亮华丽的外衣,脚上还穿着一双金黄色的高筒皮靴,多酷啊!”学生听了老师的描绘,更能充分感受公鸡的美丽。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能培育学生准确而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和联想,体会其情境。

3.4想象情境

运用扩散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心理,关注人物命运,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中,学到小男孩捡鱼这一片段时,采取课件展示让学生想象他在捡鱼扔鱼进程中遇到困难,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设身处地为小鱼着想,为小男孩着想。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整个课堂的学生始终以饱满情绪参与学习,提升其教学效率。

4.有效提问,感悟文本,推动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

4.1抓主题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趣味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必不可少的有机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情感。导课方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励学生研究愿望。可运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主题巧设问题。比如:《玩出了名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等,都能够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励学生阅读趣味,引发学生阅读期望,为学生进入文本打下良好情感基础。

4.2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有位特级教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根本单位,词语学习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尤其是对课文中关键词、难懂词语,更需要不惜时间深入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让词义理解得更加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入。

4.3抓主要线索提问,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中,指出了自主学习,我们需要注重培育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推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进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本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在文本教学时,教师倘若

抓住主要线索教学,通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决定在三维目标落实状况上。而三维立体课堂能否和谐开展,三维目的能否能落实,决定在所有教师对它的认知深入程度上,决定在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整合和运用上。本文所涉及的一些有关认知和教学方式也只是归纳、提炼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但还不成熟,仍需所有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共同探索,使其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杨九俊.[2]薛法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推敲新课程课堂》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林颖冰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福建福州

350001)

摘 要: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及小学生的身心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几点思考,认为采用教材的选编与搭配、课的结构安排、教学的语言艺术以及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来促进学生上好一堂体育课,激发引导他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体育课能生动活泼地进行,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实践;能力培养;思考

文章编号:1004—8790(2006)02—0054—03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Thinking About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Primary Schools

Lin Ying—bing

(No.1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Fuzhou Education College,Fuzhou 350001,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requirements in body and mind of pulils,the author have a few ideas in teaching practice.In order to help pupils to have a better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arouse their enthusiasm in exercises and let the class vivid and vigorous,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we should do from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lesson structure,teaching lingual art, and ability and intellectual training,so as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for sound development of body and mind.

Key words: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t Primary Schcol;Ability Development;Thinking 前言

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有效性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和避免那种枯燥、单调、成人化、公式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体育课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多采用趣味性、游戏性、激发性及优美的语言艺术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认为体育课是一种游戏,一种享受,使小学生感觉到上课有兴趣,从而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觉得整个课堂很生动、活泼,提

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了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培养诚实、勇敢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能力和个性。1 实践内容与方法

1.1 教材选编和搭配应有所创新

教材的选编和搭配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对教材有兴趣,乐于接受,同时也学到了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1.1.1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本校的传统特色项目,来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推动学校特色活动的提高。如,我校至2002年以来被定为市健美操传统特色学校,我们体育组年轻教师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易引起兴趣的特点,采用了节奏清晰,活泼欢快的音乐,编排了一套健美操并结合本教材渗透到平时教学中去。02年到现在每年都举行一次校健美操比赛,通过比赛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更浓了。在学生们强烈欲望的驱使下,坚持每天早操时间跳健美操已成为我校日程安排的一项内容。此外,在普及提高基础上又重点挑选出接受能力强,有一定舞蹈、体操基础,善于表演并充满活力的学生组成校百人健美操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现在这支健美操队在校内外各种活动中进行了多次展示。近两年曾在鼓楼区第27、28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分别是一等奖和“健美小天使”的荣誉称号,同时还得到市、区教委领导一致赞赏。

1.1.2 围绕主教材,选择各种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对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如,笔者在教小学高年级学生各种长跑教材时,就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沿着跑道强迫练习,学生一听长跑就烦,便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游戏的方法完成各种跑的教学。如,用六根木柱按顺序摆放在适当的位置,使六个点连成长方形,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站在ABCDEF中的六个点上要求学生按照几何图形进行跑的练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要求在跑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把自己跑过的几个固定点连成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大家自己考虑,然后分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并给一定的自主时间进行自我检查,使学生找出可行的跑步练习路线。经过学生的思考,他们跑出了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如,ABC、CDE、DBC、ADB、EFB。在老师的进一步启发诱导下,又跑出了DEBC、AEFD、DEBF、AFCE、ABCD等图形。学生边练习,老师边提示,使学生一共找出了十几种图形,这时让不把这十几种图形跑一遍,在跑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加强了难度,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时,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指挥棒,而是教学的先行的组织者,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通过这样教学活动,学生置身与教学之中,不仅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启发和锻炼了学生思维,完善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最后在课后总评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今天一共跑了多少米吗?请你们回家以后算一算,如果有兴趣的话,再求出自己所跑的距离。”这样真正做到了学中有玩,玩中有学,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

1.1.3 环境资料的开发。如何进行学校现有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体育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当前学校课改的内容之一,在实践中巧用学校围墙进行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对墙摸高练习、对墙做投掷练习、背靠墙做形体练习、对墙做启肘倒立练习、对墙用各种小玩意(动物)做粘贴游戏等等。这种方法既减轻教师搬运器材的负担,又能使学生感到上课有新鲜感。

1.2 课的结构改革

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受到苏联体育教学理论的影响,我们的课堂体育教学是一种四段式的教学程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后来又改成了三段式教学程序,即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形式的变化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让我们用理性来思考一下,当一个个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的需求是想放松放松大脑和四肢,还是想一来到操场就面对老师严肃的讲解,还有那些枯燥的、公式化的教学形式呢?更何况是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我在这里采用的方法是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体育活动无限快乐。下面介绍几种做法:

1.2.1 游戏法:引导学生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采用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法组织教学,有利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刚开始集中时,这时学生注意力分散,通过趣味游戏练习,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在很短时间内集中过来,在准备部分,通过安排各种小游戏练习,不仅可以改变单调的定位徒手操,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渐进 入工作状态。

1.2.2 “兴趣教学”法:运用兴趣教学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通过选择多种多要关的趣味练习,直观形象的比喻和模仿、新颖美观的场地设计,不断变换练习位置、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甚至师生之间相结合的练习方法,并适当地配些优美的旋律等手段来启发兴趣,唤醒情绪,调动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1.2.3 采用“玩”法队形教学:接近孩子们“玩”的队形,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兴奋性,小学生过多的集合、站队,会较低他们的兴奋性和注意力分散。因此,在需要集体讲解示范时,不一定每次都要求集合站队或严格的队形,相反,可以让学生象平时“玩”一样很自然地围扰在老师的周围,安静地听老师作必要的讲解,示

范和安排。这样就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集合站队单调组织形式,使学生兴奋性得到调节,注意力得到吸引,而且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因集合而浪费的时间。2 多用语言艺术性进行教学

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师语言艺术性越高,则教学效果越好。有一种习惯的说法,教师是吃“开口饭”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往往认为只有进行思想教育,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才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可我认为只要是一名教师就应该讲求语言的艺术性,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而体育教师由于教学环境开阔,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不仅要用适当的模仿动作和与此伴随的适当而富于表情的手势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用爽朗干脆、亲切感人、充满活力、铿锵有力的语言艺术去感染、鼓励、吸引粘住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3 应注意学生智力的发展

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所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根据儿童爱模仿的特点,进行仿生,仿物练习,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模仿和想象力。利用课中学生正在使用的器械,进行拆装比赛,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增加些器具进行分类比赛,培养孩子的记忆、思维、识别能力。采用教师先示范,接着让学生自己进行模仿练习,并要求学生自己去

发现完成动作的最后方法,然后,再通过问答启发,让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体会,说出动作要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合理安排音乐、舞蹈,以利于体育与美育的结合

在体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舞蹈,配以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振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练习效果,还有利于稳定情绪,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同时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活动,边歌边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完成动作的协调性,使学生受到健康美,形态美的教育,得到各种美的感染和享受,进而使“美育寓于体育之中”有利于美育和体育的相结合。

结论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查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通过这些内容的实践,笔者从中发现孩子们上体育课的情趣特别浓,对体育课中的教材也不感到单调了。同时还发现孩子们对很难掌握的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培养了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勇敢、顽强、创新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智力的开发,还陶冶美的情操。6参考文献

[1]陈亦冰等.教师的修养[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3)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高三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王艳宾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知识、能力、体悟三统一,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过去一年的复习教学中,笔者一直在不断探索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以下是笔者的心得体会。

一、精研考试说明,确保高效复习的有效性

高三化学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考试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个阶段的复习,一定要使学生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知识点,以及对他们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让学生从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认真钻研《考试说明》,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实现高效复习。

二、优化复习课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三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度、量、质、效”的关系,既要顾及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也要控制好讲授的量、训练的量、作业的量。为使学生上课后能马上进入化学思维状态,笔者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把具体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一上课就充满信心地告诉学生,这节课学完之后会有90%以上的同学达到牢记概念、理解原理、学会解题方法等目标,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自己在那90%以内,这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就被激发起来了;第二种方法是创设问题情境,在复习前笔者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作答后再互相补充,最后由教师纠正、总结。在第一轮复习每一单元的基础知识时,这种方式比单纯的教师串讲效果好得多。学生通过对每一单元基础知识的回忆、思考、讨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高三复习课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应该讲的问题讲清楚,而且还必须穿插学生的讲、练、思,一堂课至少要有15分钟是让学生讲、练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学的知识牢固扎实,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也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解题,力求做到学的快乐、讲的到位、练的有效、评的恰当。

三、转变教师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三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激励学生进步,加强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备课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上,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辅导的重点要放在思想、心理的疏导上。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目标贯穿在日常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高效学习。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笔者将挖掘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提高复习课效率的突破口。针对复习课的具体情况,主要做了以下三点:第一,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并要求与老师的复习步调一致。第二,对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指导,找出最佳解题方法并总结规律,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应试能力。第三,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凡是做过的题都要整理保存,特别是做错的题目,因为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欣赏和感受化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只要我们多关注、多反思、多总结、多交流,一定会全面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要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须从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课堂板书必须有效

课堂板书,是伴随教学进程适时书写的,它是一节课知识系统的简要勾勒,在学生自然生成的感觉中,让知识的形成过程顺理成章,有利于学生系统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框架,教师在板书时,力求做到提纲挈领,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在归纳中形成整体的认识。

二、课件运用必须有效

课件运用得巧妙,可以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三、教学语言必须有效

第一,要尽量清晰,高低大小适度,有亲和感染力,切忌重复啰嗦。第二,提问启发,应紧扣主题,做到得体适度,切忌大而笼统。

四、教学组织须有效

做到“有心”和“无意”相结合。教师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发言,抓好组织指导。

“有心”是课堂必须指定中心发言人,“无意”是必须要求学生人人参与。

第五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府谷第一小学 张敏霞

四月中旬,我校语文教师公开课擂台赛拉下帷幕。此次活动围绕“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专题研究进行,呈现了不少亮点。但也不免有些失误和不够恰当之处。我们的思考是:

一、课堂板书要有效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少教师取消了课堂板书,我们认为十分不妥。课堂板书是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而适时书写的,它将一节课的知识系统简要勾勒出来,给学生一种自然生成的感觉,让知识的形成过程顺理成章,有利于学生系统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语文教师的板书犹为重要。从有效的角度考虑,低年级教师在板书课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工整,美观、正确。姜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在板书的时候一再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高年级教师板书要精练,提纲挈领,要让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板书也要注意细节,如:板书时以尽量不挡住学生观察视线为益。

二、多媒体课件要有效

多媒体课件越来越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逐渐地进入语文课堂。好的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杨老师在教《小英雄雨来》的时候,以传统教学为主,重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的把握,而在教学本文的精彩片段----雨来挨打的场面,先让学生接合语言文字认真朗读,体会雨来的坚强和鬼子的凶残,在适时出示影片《小英雄雨来》中雨来挨打的精彩场面,这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也让听课老师们为当时的教学效果好而震惊。评课教师一致认为这一次多媒体的运用是画龙点睛之举,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然而许多教师在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却很难把握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周老师在教学六年级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时候,能够做到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但忽视了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这篇课文属于自主阅读课文,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计了听课文精彩片段的朗读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听了一遍课文,就开始去理解课文内容。结果,学生由于对文本比较生疏,导致以后的教学环节难以持续。课堂气氛也很不活跃。实际上,这片课文让学生自己自由朗读的效果要比听课文录音的效果好多了。长达十多分钟的录音,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让他们失去了对文本的把握机会。

三、教学语言要有效 课堂四十分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

教师提问不要过大,而且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切入点,要么不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时候,首先让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就朗读提问:你了解了课文的什么内容?学生一时也不知道从那些方面回答才好,于是就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提得有一点大了。其实,老师还不如去问学生:这篇课文写了杨梅的那些方面?这样也许会好一些。

四、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随意组织、随意发号施令。(例如:学生练习以前要组织到位,不应在活动中不断调整指令,干扰学生活动或造成活动的无序性。)

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来。谭老师在教学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爱动的特点,教学语言十分亲却,经常提醒学生的座姿和书写习惯,教学活动组织有效。

随这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教师经常运用到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针对讨论,我们认为一定要组织有效。课前,教师应该给每组指定中心发言人,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讨论状态。在很多课堂中,学生的讨论看似热闹,实际上因为组织无效,学生有的相互推辞,有的根本就说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结果讨论时间白白浪费。

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教研专题,以后我们还将围绕此专题继续深入地探讨。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学习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要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就要求课堂不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如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几种表现 要解决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几种表现有所了解。在我们的课堂集体调研中,我们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不先进。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出了问题就像轮船在大海上航行失去了方向。方向迷失了,所有的努力都将会徒劳。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在我们一些青年教师的语文课堂上,还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①师生一问一答式;②教师主讲式;③学生放任自由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怎能提高,语文水平怎能发展?

2.文本解读不准确。文章是教学的载体,学生的听、说、读、写、书这些基本的语文能力很多都是通过解读文本来实现的。试想教师文本解读出现了偏差、错误,或者教师的文本解读只停留在表层意思上,不能够深入,那么学生在文本的解读出现困难和偏颇时,我们又怎能加以正确的引领?文本解读不准确,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怎能提高?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凭借“文本”引领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国的语言文字。“文本解读”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心会文,不要人云亦云,照抄照搬。因为你要让你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感悟,教师必须得先有感悟;你要让你的学生有所体验,教师自己必须有所体验;你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也必须得先学会质疑;你要让学生对文本的信息有所获取,教师也必须得先学会对文本信息进行了解、整合和筛选。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不会的,往往就是教师自己也是不会的。

3.教学设计不聚焦。在我们的课堂上,特别是一些年青教师的语文课堂上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什么都教,什么都学,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进行合理取舍,看上去对学生很负责,不放过每个词句、每个段落,可结果学生却一无所获。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你什么都抓,相当于什么都没抓。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学会取舍,学会整合,学会聚焦,我们才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集中精力在几个点上学透、学够、学深,才能真正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有所得,有所收获。

怎样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呢?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学会“聚焦”,找出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整合文本的教学内容,在以“点”带“面”,以“面”带“体”中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4.课堂实施不灵动。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情感”的课堂、“互动”的课堂,在教学实施中教师的言语过于理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师生交流过于机械,都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教学节奏的把握、教学情意的投入、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时间的分配等也决定教学的效果。我们的课堂实施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语文发展,关注学生的思维空间等,把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还给学生。

5.教学反思不深刻。我们都知道“反思促提高,反思伴成长”,教学反思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等进行反省、提炼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经常叩问自己,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高效的?哪些又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问题的产生是在教学理念上、文本解读或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施上。只有反思深刻了,行为跟进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发生质的改变。如果是这样,那么语文课堂的增效、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就不难实现了。

二、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注重的几个环节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环节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备课的有效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文本解读准确深入。教师要能动地有个性地解读教材。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能动地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必须根植于对文本的深入体验感悟,将教材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受,脱离原文的个性化理解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教师要将教材读“厚”:一是读懂,明白作者意图和编者意图,与作者和编者充分对话;二是读出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的思想;三是要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作品、评论等;四是为学生而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重点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推敲、揣摩、体味语言文字,做到将学生可能有的体验、感悟了然于胸。

内容安排适度、适量。在一堂课中学习内容过多,要求过高,学生就会难以消化;如果内容过少,要求过低,又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试教中,卢老师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曾出现面面俱到的现象,觉得有许多语言点可以进行教学,如一些特殊标点的作用,许多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觉得都体现了语文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发展都有帮助,从认识和感情上来说有点舍不得。但毕竟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认识水平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什么都抓,什么都学,只有抓住一两个最有训练价值的,最符合学生最近发展水平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效果。2.课堂的有效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要求语”要清晰明白;“交谈语”要亲切自然;“评价语”要中肯有力;“总结语”要精准扼要。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觉得卢老师的交谈语非常具有亲和力,说的话能紧扣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有很好的吸引力。如果在评价语和总结语上再下些功夫,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课堂教学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课堂上什么时候要“重锤敲击”,什么时候要“一带而过”;哪些内容要“取”,哪些内容要“舍”;哪些地方要“精”,哪些地方要“略”等都应有妥当的安排。一节课过去了,教学任务还没完成,或者说教学内容早已完成,课堂时间还剩下很多;亦或是教学时间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等都会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本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还应更科学。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关注少数尖子生,而应关注所有学生。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热情,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点,关注全体听、说、读、写、书,多给全体学生思考、想象、体验、感悟的机会和时间。3.练习的有效

课后练习不在多,而贵在精。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做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今天卢老师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学生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的练习,应该是一种较好的尝试。“有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更是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鞭策动力。语文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建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选择有个性的教学策略,实现创新型教师的角色转变,不断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比重最大,阅读教学的质量,不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是影响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意识正在逐步得到加强。但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体验来说说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的备课环节似乎并不在教学有效性的讨论范畴之内。实则不然,要谈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的备课谈起。首先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他是站在何种角度去设计教学的预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师生共同合作的课堂无论如何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也一定会各有所得。如果仅站在老师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可能使教学有序进行,但真正学生与教师的收获就很有限了。其次,一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多少,将决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也决定了他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角度。而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准确解读文本则尤为重要。

如:《欢庆》这首诗写的是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整首诗内容浅显易懂,但极具内蕴。如何解读这么短的一首小诗,让它变得饱满而富有意义,颇有难度。我参与了倪老师备课的过程,目睹了她为把每一句话挖透而费尽心思,尤其是解读“蓝天放飞洁白的鸽子”这一句。对于“鸽子”的理解要到怎样的层面,很难把握。要体现它的自由、欢快,还是要体会到“和平鸽”这一层面?对于这点一直定不下来,结果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和平”这一层次,教学时就比较牵强,得不到学生的共鸣。重新定位之后,这一环节上得相当地成功,成了本课的一个亮点。另外,最初人们欢庆国庆的方式中有一张国庆大阅兵的,学生在看的时候没什么反应。考虑到这样的画面离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后来换了几张贴近学生生活的,结果学生在看的时候非常兴奋,成了本课的又一个亮点。由此可见,充分考虑孩子的认知能力水平,再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演绎文本,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精心导入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的教学导入,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为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做了铺垫。倪老师在执教《“红领巾”真好》时,是这样导入的:清晨,天蒙蒙亮,小花、小草睁开了睡眼,小动物们都从睡梦中慢慢地苏醒过来,树林里又开始热闹起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伴随着的是一阵动听的鸟叫声),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了有许多快活的小鸟的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整个课堂变得生动而活跃。

从有效的导入新课,我认识到成功的教学导入要实现两点:其一是激发兴趣;其二是启迪思维。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新课伊始,通过富有童趣的语言导入,再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听觉上的冲击,使学生得到情感上共鸣,心灵上的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他们用一种良好的状态去学习新的内容,克服学习的厌倦心理,被动心理。据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很难保留在记忆里的。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开了好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肯定会得到提高。

三、巧妙提问,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能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其结果,教师不断发问,学生忙于作答,没有思维与想象的空间,没有自我的内化,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使课堂提问失去应有的魅力。提问是实现课堂交往的重要手段。我认为课堂上要巧妙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统领全文,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激起学生未知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像听了无声的指挥一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样才能化平淡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价值,须把握好三个“度”。

1、注意难度,使问题具有挑战性。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至少是“高消耗低收效”。比如教学《草船借箭》设计问题“周瑜为什么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周瑜为什么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这就未免过于简单,学生读完课文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问题根本不富于启发性,久而久之,学生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

如上述案例,教师如果换一种方式向学生提出“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言谈一谈课文中的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分别是怎样的人”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2、体现深度,使问题具有针对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能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的不是那些泛泛的提问,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提问以及答问后的讨论、点拨。当前有些课堂提问抓不住课文的重点或教学的重点,有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教师教学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需在关键处着力,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局”,使问题击中要害,使学生像听了无声的指挥一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如教学二年级《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可以抓住课后练习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能当上‘万兽之王’?”展开教学,让整个教学在一个大的问题情境中展开,一下子就抓住课文的重点和教学的重点,突出了语言训练的特点。

3、重视广度,使问题具有开放性。

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语文《四季》一课,在读到“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一节时,问:小朋友,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学生:因为他在鞠躬啊!教师:可是,他不鞠躬时也是弯弯的呀。学生:因为风吹过来了。教师:可是风不吹过来时他也是弯弯的呀。学生:因为他成熟了。教师:对呀!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学生作恍然大悟状,教学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变过去“领着学生走向预设的教案”为“引着学生走向预设的答案”,“设笼子”,“下套子”,引着学生“钻圈子”,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往已定答案的小径,想方设法让学生沿此路径去获取答案,让学生为认同答案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开放性,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元性,力争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这学期有幸听了来自新加坡的庄老师上的阅读课《苹果树》,在课堂上课上她先让孩子们看了图文结合的文本,然后在整堂课上只提了四个问题:①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②小男孩有什么变化?③你还发现了什么?④你想到了什么?回答了前三个问题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回答“你想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后,有的学生说: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就像大树那样无私地爱着我;有的学生说:我想到了我的家人,不管我怎么对待他们,他们一直都对我很好很好„„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提供了有利空间,有效挖掘了教材空白,对文本意义展开创造性建构,丰富了课文内容,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四、读悟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做到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1、读悟结合,加深体会

读即朗读,悟即品悟,朗读和品悟就像孪生兄弟密不可分,只有在品悟的基础上才能读出真情实感,才能读出韵味,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品悟,才能走进文本。在执教《晏子使国》一课时,不少老师都会抓住“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和“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地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这两部分的句子,来进行朗读,在读中品悟,楚王侮辱晏子的险恶用心,在读中品悟晏子做为一个外交官有礼有节地反驳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体现出超人的智慧和过人的口才,让学生明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名格言的真正含义。

2、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执教《苹果树》一课时,在学生通过说感受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之后,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她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出发布置作业: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写下来。这样趁热打铁,凭借学生升华体会之际,进行写话训练,有益于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都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要体会人文性,脱离文本,读悟不结合,是天方夜谭,是无法实现的,要实现工具性,读写结合就是一种好形式,寓学于用,寓用于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相信上课前熟悉教材,把握教材,认真备好课;导入新课时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课堂上巧妙提问,统领全文;读悟结合,读写结合,在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情况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学生与教师的双赢。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作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小学课堂......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常海梅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主题单元”这个词也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长期以来,受应试 教育 与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单一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各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腰站小铺子完小教研组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过程中,通过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形成的听、说、读、写等......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立项申请 书《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立项申请书 1、选题依据论证 (是否是十一五延伸课题;是否是引进课题) 国内外研究......

    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新课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取代了过去课程的封闭性和预定性。在过去的一年的新课......

    低年级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却较短;对具体可感的对象比较容易接受,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语文综合运用能......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思考 蔡红山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正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学习谈一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