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小学科学老师面临的困惑和难处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目前“科学”仍无法与语数相提并论。
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实施,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自然改为小学科学。名称的改变必然引起质的飞跃,教育主管部门对这门科目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小学科学教研活动频繁举行。同时,每年还有一次别开生面的省级科学年会。另外,省级新颁发的课程标准也规定科学课由以前的2节/每周增加到3节/每周。据说,以后可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科学课程。的确,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注重科学这门课程。
但是,小学科学在目前农村虽然称不上“副课”,但仍无法与语、数相提并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少有学校有专职科学教师,有的学校并没有开足每周三节科学课。即使有专职教师,课也开足够了,但专职教师的课程任务很重,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
2、科学教学放得太开,驾驭难度大。
科学探究一词从实施新课程以来,成为科学教师语言和行动中的主打词语。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给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和相关的活动建议。这是让我们的学生也做一次科学家,满足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愿望。因此科学教师容易把课上得引人入胜,课堂上经常是人声鼎沸。但这种前卫的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开放的课堂教学,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时时感到课堂驾驭难度相当大。
3、科学教材难度较大,内容多,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有许多版本的科学教材出版了。据我所知有8种版本的科学教材,这么多版本的教材确实是推陈出新,百家争鸣,都体现了科学的实用性、生活性、趣味性,便于小学生学习和接受。例如,以前六年级《自然》中的“杠杆”这课,只是利用配备的简单机械实验盒做个杠杆平衡实验,这样的教学比较迁强。而现在的教科版教材在杠杆这一课最后安排了“做个小杆称”的小制作,这是让学生的科学课走向生活化。但是科学教材修改频繁,我们用的教科版教材,近两年就改编了两次,今年秋季可能又有改动,科学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课程,而且有的学校还没有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令本来就承受很重的教学任务的科学教师真有点措手不及。第二,活动太多,准备难度大。一本书从头到尾,几乎全是学生活动。没有那一个活动不需要材料,材料的准备时常令科学老师伤透了脑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三、科学教材容量大,很难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或者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完全展开。往往一堂课40分钟下来,探究才刚刚达到高潮,却因为要下课了而给师生留下遗憾。例如研究“摆的秘密”这一探究活动就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课堂上完不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教学低效的反映。换句话说,对时间的把握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就是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教不完现象”直接影响教材的进度。
(一)、“教不完现象”的案例 镜头一:课堂环节预设完不成的时候
这是一堂优质课评比的课,选手执教的内容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教师提供给学生探究改变物体沉浮的材料过多(没有精心选择),到离下课还剩下4分钟,探究活动才结束。接着这位教师急急忙忙地播放了一段潜水艇的录象,再让学生解释潜水艇沉浮的秘密。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该课一开始的导入设计:为什么乒乓球沉,牙膏皮浮?等该课正式上完,时间已经超过了近6分钟。事后问起他知道超了6分钟吗?他说:“知道的呀。”然后是一句:“准备好的总要上完的吧?”如果按课的时间分配比例来考虑的话,离课结束只有4分钟的时候应该是考虑如何及时调整预案的问题才对。可是这位老师思考的是:我各个环节的预设觉得都不错,怎么能少呢。镜头二:学生实验时间失去控制的时候
这是一堂观摩交流课,学生探究的内容是《哪杯水温度高》。当学生在测量同体积冷水和热水混合以后水的温度,有2个组出现了测试出来的混合水温度高于平均值(高2度左右)。教师引导他们寻找原因,再换温度计、换烧杯后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又加上是近60位学生的大班额班级,教师在指导实验费了不少周折。临近下课,学生还是没有完成不同体积冷水与热水的混合实验。“教不完”也就产生了。
镜头三:教师教材处理能力有限的时候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一堂让学生体会深刻的科学课,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的科学探究课,教材安排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密度是较大的。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前面两个部分的活动按部就班的进行,节奏放的太慢。在第三个部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有没有关系?”的活动中,学生只完成了针对一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物体的研究,离下课只有4分钟时间了,她就来不及引导学生去开展另一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物体的研究,更不用说第四个活动环节了。
以上的三堂课都出现了“教不完现象”,很多老师们也谈到“教不完现象”自己上课也或多或少有“教不完的现象”存在,比例不少于70%。教不完现象”直接影响教材的进度。课堂上完不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教学低效的反映。换句话说,对时间的把握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就是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所以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有一个困惑的问题:怎样解决“课堂中科学探究的深入与课堂有限时间的协调问题”。“教不完的现象”除了教材内容多这个客观因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在此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二)、科学课堂低效教学的理性思考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要求我们的科学课堂要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要学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要培养科学的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的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教师课前准备的随意性。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将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一种情况是由于多数科学课教师均为科学兼职教师,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课时安排过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时间和精力不够支配,就造成课前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等,不可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因此就不能保证每节课的质量。第二情况是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材料,虽说我们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准备,但教学过程中往往实际和理想相差太远。比如:六年级“轮轴的秘密”这一课要求探究“轴的粗细相同,轮越大越省力”的内容,不找到十几对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甚至教师的演示的材料都没法找到。每个活动都要按要求去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种情况是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前没有精心准备,上到哪里是哪里,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2、课中探究活动的无序性。
探究的本质是思维,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一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给予学生操作、活动,没有深入开展探究,教师没有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和时间,而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探究活动停在浅表层上。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分析与思考,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
3、小组合作探究的低效性。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很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是,目前我们大多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探究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下去,这个“合作的小组”就会给那些企图回避学习或喜欢瞎起哄的后进生当作“避难所”。如果有实验操作的内容,还会出现你争我夺的现象,谁都想争到一个器材动动手,有时互相指责,真有点乱作一团的样子。到汇报时,教室里还是热闹非凡,安静不下来,并且常常听到是:“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觉得……”。一节课下来,老师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很可能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还可能没有多大收获。
总之,教材中内容过多、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好教材、在大班额下学生纪律的调控、教学时间的正确分配、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能导致教师完不成相应的教学内容,造成课堂低效。那么老师们平时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呢?请大家在此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正确处理教材
综观《科学》新教材,课本图文并茂,这样的教学设计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但凝聚着众多专家智慧的新教材,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比较理想化,同一教材不可能适合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的广大学生和老师。因此《科学课(3—6年级)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很多科学教材的编写者也提出“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观点。特别是当教材中的活动较多,如果教师把握不了探究的重点,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上到哪儿算哪儿,把一课时的课任意的安排成两个课时。试想一个学期有几节机动课的时间可以让你把剩下的另一课时补上? 当然,要把握“用教材教”的尺度。首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1)、合理取舍教材的活动内容,抓住重要的探究实验。
教科版教材每一课都安排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一个活动有一个活动的价值,而活动之间的结构又体现了新的价值。然而这只是编写者的初衷,并不是所有教材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特别是五六年级的教材。因此,对某些教材进行处理并不一定会破坏教材的结构,降低教学的价值。每一课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都有主有次,如果每个活动都平均使用力量,势必造成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效果差。因此,一堂课上抓住一些重要的探究实验,做透这一部分。使学生在这一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与收获。而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材实际安排了4个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以下调整。删除第一个观察物体(砖块和木块)是沉还是浮的教学内容;教学从第二个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开始;重点研究“改变物体的大小、轻重,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的第三个教学活动中;第四个思考与讨论可结合在第三个活动中进行,这样将四个教学活动合并成二个教学活动,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提出问题、思考与讨论问题、直到最后的解决问题。
再如:《我们的小车》一课,教材从香港太平山上的缆车引入,让学生安装一个小缆车,研究拉力与小缆车的运动。从课标要求和单元主题看,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安装小缆车是研究缆车运动的前提,从学生动手能力看,安装小缆车也是一个操作上的难点。太平山上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拉动的,它和我们研究的小缆车仅有表面的相似——都是用缆绳拉动的,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所以由太平山上的缆车引入十分牵强,倒不如省去这一环节,先出示小车、线、垫圈让学生想办法让小车自己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安装小车要注意的问题(线的长短要合适、垫圈要方便取挂等)。这样既可以解决操作难点,又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于“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这一教学重点的探究学习。
2、合理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抓住探究的核心环节。
教科版科学教材到五六年级呈现“大单元”趋势,一个单元主题下往往有8到10个课题,而这些课题的编排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呈单线条展开,这样的教学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没有自主。
如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的大小这一角度,探究常见的形状与结构,获得结构及其改进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力的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8个课题: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这8个课题按“薄型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弧形结构——框架结构——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
仔细分析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8个课题是围绕“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这两个主题展开的,最后在“桥”上得到综合应用。从下图可以看出,这8个课题并不是单线条层层深入的关系。
形状与承受力 结构与稳定性 增加厚度
改变形状 框架结构 拱形 塔的研究 桥
那么,为什么要先研究材料厚度与承受力的关系?不能先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或者研究特殊形状——拱形与承受力的关系,甚至是框架结构呢?我想这都是可以的,关键是取决于学生对“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的前概念水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学习主题的机会,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结构,而根据学生的想法来重新组合。首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出示两个小木块,然后在两个木块之间放一张纸,在纸上放金属垫圈,看看这张纸能承受多少个垫圈。接着提出问题:怎样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拱形 两边拉紧(拉索桥)增加厚度 改变形状 增强抗弯曲能力
再根据学生的想法逐个深入展开研究。把原本线型安排的教材变成轮型排列,这样的教学既不会对原定的教学目标产生冲突,而且能够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流畅,使学生的认知也更加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
(3)、合理设计教材的研究计划,恰当选用实验材料,要使探究有实效,让学生做好探究前的方案设计很必要。但是设计实验方案很化时间,材料的选择、方法的确定、变量的控制等等,在一节科学课中既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又要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还要引导学生作好实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要照顾到个别现象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合理选择好有结构的材料。使探究活动省时又有效。例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材研究计划中是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是否一定要用50毫升的水呢?有老师作了一次实验,100毫升的烧杯装50毫升冷水,每次加2克食盐,不断搅拌整整做了一节课,才溶解了16克食盐。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尽管是一个定量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须知道一个粗略数据即可,不必强求太精确。
在一节竞赛课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把“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先给学生两个思考题“选择怎样的杯子?这一杯水应该取多少?”,再出示三个杯子“一个250毫升烧杯装150毫升水,另一个100毫升烧杯装50毫升水,还有一个20毫升杯取15毫升水”,问学生选哪一个更合理?让学生一边讨论一边选择材料,并说出理由。因为学生没有实践过,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是很盲目的。有的学生认为杯子选得小一些,水少可以节约时间,节省用盐。有的学生认为杯子选得大一些,水多食盐溶解得快,但肯定浪费时间、浪费用盐。但一致认为水在杯中不能太满,也不能太少。
通过讨论后,实验分两人小组。“用20毫升的量杯取15毫升的水”,经过较短时间,学生大部分得到15毫升水中大约可以溶解5勺—6勺盐,正因为教学中对实验材料作了调整,学生在取得同样的学习效果下,才有充足的时间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对于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的不同结构,也决定着课的成败,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好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很重要。
二、合理调控课堂教学
1、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它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能找到答案,迅速发动学生思维,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不能好高骛远,如果过广过难的问题超出了学生能力所能及的范围,使学生一头雾水,摸不着边际。相反太小太简单的问题又容易产生束缚,影响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并且没有探究的意义。
比如有关溶解的提问: 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过大),厨房里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缩小,但还是过大),实验桌上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进一步缩小),白糖、木屑、食盐、味精这些物体哪些在水里能溶解?(范围缩小到具体物体)有关蝙蝠的提问:蝙蝠是什么?(范围过大),蝙蝠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问题指向明确),根据食性,蝙蝠属于什么动物?(问题指向明确),月球引力很小与月球上没有空气有什么联系?(太难了,不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案例
1、“ 控制物体发出声音”
师:刚才这个罐子发出了声音,咱们干脆就叫它发声罐吧。
师:哪个小组有办法让这个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大?各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嚷着“我来”“我来”},学生1:再加一个玻璃球,声音就大了。学生2:再多加一些零星的小东西。
学生3:我觉的东西加得越多,声音就越大。学生4:摇得再猛烈一些。
〖教师叫了一位又一位学生,期间,他也忘了这一方法是小组产生的还是学生个人的思维结果。〗
这个案例中教师将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抛给学生,要他们合作讨论一番再来交流。就没有多大意义。学生嚷着“我来”“我来”,设计的方法不就是个人的吗?〗
案例2:《比较水的多少》
课前准备: 盐水瓶(1号)、细高塑料瓶(2号)、不规则塑料瓶(3号),1号装了清水,2号装了蓝色水,3号装了红色水,3只瓶里的水位不一样高,2号瓶水位最高。
师:(出示三个瓶子)观察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 颜色不同。
生2: 1号是清水,2号是蓝色水,3号是红色水。
生3: 1号瓶里的水透明,2号、3号瓶里的水不透明。
生4: 1号瓶里的水像清水,2号瓶里的水像蓝墨水,3号瓶里的水像红墨水。
(学生观察的目的不明确,教师显然有些着急。)
师: 不是问你们水的颜色,我是让你们观察一下,瓶里的水一样多吗?
生5: 不一样多。师: 哪瓶多哪瓶少?
生5: 看不出来。
生6: 1号瓶多,2号最少。
生7: 一号瓶和3号瓶应该差不多。
……
(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花了8分钟。)
问题分析:从这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提出——过分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了实效性,教师课前准备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本意是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快地让学生注意到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不一样多。但是学生被观察材料——有颜色的水误导,当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时:“观察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以致学生总是围绕水的颜色来回答,以为是让他们说出三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完全偏离了观察的意图。教师过分追求提出问题的“与众不同”,反而远离了问题提出的准确性。
另一位老师上《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 250毫升盐水瓶(1号)、细高塑料瓶(2号)各一只,2号瓶水位高于1号瓶水位。
师:(出示1号、2号两个瓶子)观察这两只瓶子,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 瓶子的形状、大小不一样。
生2: 里面装的水也不一样多。
师3: 哪只瓶里的水多?
生4: 2号多。
生5: 1号多。
师: 到底哪个瓶里的水多呢?我来统计一下。同意1号瓶水多的同学请举手(6人),同意2号瓶里水多的请举手(35人),同意一样多的同学请举手(9人)。
师: 你们能设计出不同的验证方法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分析: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选择的材料很有结构,尽管简单,但却能非常明显地、单一地反映出要研究的问题,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非常明确,很容易使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并很快地引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⒉、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有效调控(1)合理安排合作探究小组。
组织学生探究活动要有策略,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又好动年龄段,在科学课上不让或少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这有悖于科学的宗旨,但太多的活动也会给班级纪律的调控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耽误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所以科学探究中实验小组的安排也非常重要。
如《怎样加快溶解》就不适合做集中实验。假如为了能节省时间,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同时完成“搅拌”、“热水”、“切碎”三个实验与一个“用冷水、不搅拌、不切碎”的实验作比较,四人每人管理一个杯子,分工也明确。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操作差异太大,要求比较的内容太多,同学们不知该做什么,实验时都自己做自己的,实验汇报时更乱,教学就会失控。
其实《怎样加快溶解》更适合安排两人小组实验。材料容易准备,实验操作面广,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活动;便于近距离观察,看到的现象更清楚,便于描述;更便于管理,课堂秩序好;可以使教学环节安排得非常紧密,节省了很多时间。
(2)、控制材料的呈现
教师在为学生准备探究活动中所需的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材料的结构性和材料呈现的有序性。面对有结构的材料,学生会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产生科学问题,不需要教师的开场白;而面对无结构或结构松散的材料时,学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或者产生杂乱无章的问题,就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剥弱学生学习兴趣,有时还会造成纪律的失控。延误教学时间。案例“一杯水的观察”
那天,听“一杯水的观察”,一走进实验教室,桌上整齐的放着“5个圆形透明塑料杯、1个方形透明塑料水槽、5支筷子、一瓶浑水和一瓶清水”。因为事先知道是听“一杯水的观察”,所以对浑水和清水等学具没有觉得什么,但对“5支筷子”这个学具有点摸不着头脑。课开始了,学生动手研究水的性质了,只见学生把5支筷子扔在水里看它像船一样地漂。课上教师在一个劲地提醒学生“看看桌上准备的材料”,可学生还是一意孤行地玩水。课后问教师,这5支筷子干什么用?答是研究用筷子反映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晕倒!这那是研究水的性质,这分明是研究光的性质呀。案例中的“五支筷子,教师准备的有点偏颇,这一材料对研究水的性质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它的出现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探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告诉我们,准备材料不能随意,要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案例“怎样加快溶解”
“怎样加快溶解”有三组实验,一组是将肥皂放在热水中,一组是用筷子搅拌切成小块的肥皂,一组是将小块肥皂碾碎,放在水中。因为有三组实验,而且是对比实验,所需材料很多。教师在上课前,把这些材料一股脑儿地提供给了学生,使学生探究无所适从。小组内6位学生你俩捣鼓这个,我们忙着那个,有的小组同一时间三组实验都在展开;也有的小组分为三个小小组,将6只杯子做了三个同样加热实验,使后面两个实验材料器材不够使用,嚷嚷着向教师要器材。
在这节课上,教师认为三组对比实验非常简单,只要给了学生相应的探究材料,让学生围绕着“怎样让物体在水中溶解的快”这一主题就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了。以为学生亲历了溶解的探究过程,就能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其实,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这样的瞎捣鼓,学生那来的知识建构,何来的能力提高。
再如:在《混合身边的物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许多的实验的材料,小苏打、白醋、矿泉水、石灰水、柠蒙酸等,如把这些材料都放置在学生的实验桌上,当你要求学生将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时,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将不按你的要求去做。如能将学生的实验材料分层、适时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对问题探究的一致性,又能有效地控制好教学秩序,使各个实验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3)在某些环节舍得花时间。
舍得花时间和控制课堂时间并不矛盾。舍得花和省着花时间是互相联系的,省着花时间的地方多了,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舍得花时间的地方。比如用在动手前思考、设计方案等环节。在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安排好几项活动,结果怕时间不够,每一项活动都是蜻蜓点水,刚宣布开始动手,立马就叫停,学生对关键问题不能形成完整认识,对科学的本质更不能准确把握。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教材的处理问题,如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在《摆》一课中让学生花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15次/10秒的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有浅入深的过程,有必要舍得放时间。
(4)是组织好汇报和交流的环节。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关注了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探究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至于小组交流时,学生要么抢着发言,要么一言不发;或者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没有认真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以自我为中心,都急于表现自己。在大班额条件下,每个组都汇报是不现实的,抽取2-3个合作小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的方式。如果每个组都参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直接贴(写、画)在黑板上。在汇报过程中注意了解其余学生的倾听、补充等情况。
以上主要是围绕科学课上“科学探究的深入与课堂有限时间的协调”这一问题从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如何调控课堂教学这两个大的方面来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这可能带有片面性,甚至是不正确的,在此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与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与策略
天台中心小学 代忠贤 刘从荣
摘要: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上好科学课和开展好科学活动,无疑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好途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结论规律,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谈谈本人在课改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关键词:科学
正文:
学习
策略
学生主体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上好科学课和开展好科学活动,无疑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好途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结论规律,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谈谈本人在课改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1、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2、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儿童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树立自信心。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4、创造探究条件,正确引导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同时,教师还可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5、在探究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合作,彼此分享。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学课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独立的思考、想象、选择,做出决定。课堂上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时,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使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并在开心的学习中学到知识,得到启发,从而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科学的兴趣。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 ,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 “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科学第四课《根和茎》,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 ?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 地理 解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五年级第八课《仙人掌的刺》一课,一个学生提到: “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和荷叶相对比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活动才会成为可能。教师才能进一步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 小学科学课本 【3】 小学科学教师用书
第三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值不断提高,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这种现象引发我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思考:科学教育怎样才能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科学课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向40分钟要质量这一目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结合小学科学学科及小学生的特点,谈谈本人在科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和做法。
一、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科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
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例如,《保护植物》一课:学生都非常爱看动画片,我抓住这一点,在课程的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大家都很爱看动画片,下面我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学生兴奋起来,这时我话锋一转,说:“今天请同学们看动画片,可不是放松、娱乐的,而是让大家思考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请你仔细看,看完后还要说说你有什么想法。”这时,学生的一双双眼睛都很专注地观看环保动画片。
看完后,学生纷纷举着小手要阐述自己的想法。“大人想盖好多好多的房子,把树都砍光了,地球就会消失,我们得保护树木。”“盖一所房子用不了很多木头,可是人类不能太贪,不能把树都砍掉。”“把树砍光,就没有氧气了,我们人类和动物就会憋死。”“树砍光了,地球就会变成沙漠,人就没法居住了。”……
接下来笔者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深刻,都认为植物很重要,不能随便破坏。植物对于人类到底重要在哪里?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要研究的内容,请你想一想,你准备研究植物的什么问题,来证明植物的重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定了自己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愉悦的情境中“发现”、“创造”,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唤起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学、乐于学。
二、要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制定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而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请学生进行探究后反思,谈谈探究后的体会和感受,相互之间做一些评价。例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时,我给学生都准备了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和以下待检测的物体:铁钉、塑料片、棉线、牙签、铜丝、纸片、头发丝、陶瓷、橡皮、铅笔、硬币、土块等大量材料,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实验中了解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并思考一下导体都有哪些共同特点,想一想怎样利用导体与绝缘体的性质为我们服务,领会了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说一说今天学校的收获。
三、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 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上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在小组自主合作在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按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小组成员是动态的,可互换或流动,可按活动的主题需要让学生进行组合,提高新鲜感和合作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教师应当坚持鼓励性教学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厉、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保护植物》一课,为了让学生巩固保护植物的方法笔者还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要想快速地闯过关卡,欣赏美景,小组各成员必须做到通力合作:有操纵鼠标的,有出谋划策的。实践表明,合作好的组的确要比合作差的组闯关速度快很多。
四、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客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
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如教学《昆虫》一课中,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 “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 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束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镜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五、大力拓展课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探究时,总习惯把拓展活动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而如何研究却无后话。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时,要加强实效性。首先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确定学生比较容易完
成的、确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要及时督促检查,鼓励评价,适当时可以交谈、书信、家长签字的形式取得家长对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支持。对于那些中长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尽量设计些简单易行图表式的记录单,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过程性反馈,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看,让别人来欣赏,使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同学间的认同和肯定,获得成功感,进一步激励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热情,真正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生活,走向社会,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科学学习的魅力,真正与科学学习零距离。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要求,也是压在我们小学科学教师肩上的重担和责任。我们应在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在设计各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情境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地做到有效科学。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科学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的宗旨,设计每一教学环节,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发展!使“一切为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失去了宝贵的东西——‚有效‛。结合几年的科学教学实践,目前小学科学课堂低效教学的主要原因,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了改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从教师思想和课堂教学入手,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实施。通过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等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改进策略 因材施教 小组合作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走进科学课的课堂,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的确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因此,在推进科学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课堂低效教学的现象分析
在科学课堂中,低效教学依然存在,难以使科学探究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结合多年的课堂实践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教师在教学中仍是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没有建构起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纸上谈兵,教师因时间紧,未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小学科学方面的仪器,很少组织学生去实验探究,学生不认识试管、烧杯、酒精灯等器材。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许多项目应让学生分组实验,但因种种原因,教师只搞演示实验,新课程要求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仍未确立。
(三)教师在教学中轻过程重结论,以应付的心态来兑付现状。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很少考虑。
(四)教材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实施新课程,一线教师最多的抱怨是有关教材的问题。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教学时出现许多的尴尬,也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原因。
(五)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关键。其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语言不够规范生动等方面。
二、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改进策略
(一)因材施教——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科学教材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一些内容并不是处处适用,在教学中不能单向灌输,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什么是‚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是这样解释的: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指这样一种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传统教材绝大多数是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多是结论加验证式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教教材‛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和书上的某种方法上。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知识单独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教材‛转到‚用教材教‛: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说,可以看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言,是把教学目标单一地定位于‚知识‛上,还是兼顾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把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怎样‚用教材教‛呢? 1.教学的前提必须是‚用教材教‛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钻研好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教材上的内容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儿童发展需要的一种理解,教师首先要弄清教材的安排意图。
教师怎样研究教材呢?
科学教材是由一个个有趣的,有意思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教师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教材的‚活动‛,分析每节课有几个活动,每个活动的组成,每个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联系等。
2.不是‚教教材‛
教师在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地资源,合理选取学习材料,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精神,本校学生的实际,采取合理的活动形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而不是死守教材而不会变通。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对科学的重视。1.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3.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的整体情境。
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的同时再适当地进行辅助电教手段,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情景,展示资料或演示操作等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改善,各种电教媒体不断升级,合理使用各种电教媒体(特别是多媒体),使它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把课上好,对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并创设一个学习的整体情境。
4、鼓励成功,提高学习热情是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也希望得到被赏识的机会。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有着自尊心,强烈的争强好胜心。随着事情的变化,这种心理可发展为勇于创新,敢攀高峰的坚强意志。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只有获得这种欢乐,才能激励他们再行动 的动力。
因此,教学中,老师正确利用这种心理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这必能让学生得到满足,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他们表现自我的潜意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实施有效的科学评价,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几年,我校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也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条款,每学期逐一落实。例如,每学期期末对各班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抽测,每班抽5人,把抽测结果作为期末评估教师的内容之一。另外,我校定期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请家长听课、评课、填写评价表,这些办法促使教师不得不去进行探究式教学。
(四)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克服材料准备的难点。材料准备是让科学教师最头痛的事儿。每节实验课要准备的材料又多又杂,如果材料准备得好,课堂就会活力四射,课堂就会活力四射,没有材料的课堂就会变得沉闷。让教师一人准备材料似乎有点难。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工协作。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中,我提前布置了下一节课要带的材料,然后分小组讨论,结果学生们集思广益,一会儿就分好了工。谁带什么东西,弄得清清楚楚。下一节课一看,各种各样的纸袋,比书上要求的还丰富。每小组用自己亲手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热情更高了,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科学课堂中出现教学效果低效并非就是坏事,这也许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发出的一个改进信号,因此改进的关键在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指导能力,正确看待教学效果低效的现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去思考、创造性的去设计、艺术性的去实施。相信我们在不断摸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让学生出彩,让课堂精彩。‛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江瑾琦.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有效性指导策略改进.浙江教学研究.2009(6)[3]陈厚德.有效教学[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沈明忠.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科学教学.2008(1).合黎镇中心小学 王玉平
第五篇: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往往只流于形成,实验效果低迷。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分组不合作,多数作壁上观;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迷。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激励学生搞好探究活动
等几方面作了探讨。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笔者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金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
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一团餐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让学生预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
二、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
1、紧扣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核心,观察、实验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实验、组织实验、准备实验材料。
在《沉浮的秘密》这一课中,“与水同体积的物体,比水轻的在水中上浮,比水重的下水中下沉”这是这课中学生要通过实验认识的目标之一,而使不同形状的固体与水比较体积,是实验中的难点。有的教师设计了规则图形(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固体与同样的水容器来装水进行实验比较。而本人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方法是让固体浸没水中,使之排出同体积的水,再进行比较。这样更适合水与众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比较,简单适用。这两种方法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好方法。而这样的器材在仪器室是没有的。这就需我们教师去设计和制作,去准备。
又如《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这一课是关于滑轮认识和探究。在实验室里有散装的滑轮装置,也有成盒的简单机械实验盒。为了方便简单,可以分发给每个实验小组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方法之一,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活动。
2、优化教学效果,合理改进实验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教学仪器有其优点和长处,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我们现在用的三星球仪,它在演示地球、月亮运动规律时是一件很好的仪器,而在演示地球上的四季形成时就有些欠缺,它不能让学生直观看到太阳对地球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变化和太阳对地球直射、斜射的变化状态。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保持倾斜的方向不变,形成太阳对地球直射与斜而形成地球上的四季”这一实验效果,我对三星球仪进行了改进,制作了一个“四季形成仪”,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地球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材中有不少实验的设计理念不错,但还有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像《怎样让衣服上的汗水干得快》这一课是关于水蒸发快慢的问题,涉及这个问题有三个对比实验。课文中设计的实验有的在室内进行,有的在室外进行,有的需要几天观察记录时间。针对这些情况,我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了一个“水蒸发实验架”,它为实验提供了有风与无风、温度不同、水面大小不同这三种不同实验环境,使三个对比实验都能在实验室完成,而且最多只要一节课时间,实验效果显而易见。
3、发挥农村优势,开展观察实验。
在农村,学生观察自然的内容很多,条件比城市优越,如动植物生长、水与空气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现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到“大课堂”中去研究,在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如讲根和茎前,先带领学生到田野中去,让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根和茎,然后回到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根和茎进行分类、研究,这样使学生在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面前,激发兴趣,吸取知识,提高能力,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
三、有序做好课堂分组实验,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在实验课中,要提高实验效率,教师必须保证实验的有序性、有效性。
(一)制定规则。
制定一系列的实验规则,如在老师允许开始试验前学生自己不得自行摆弄实验器材,实验中注意爱护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整理干净等。教师不时地让学生学习实验规则,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二)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如在教学《我们的周围的空气》一课中,证明空气存在实验,无论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来吹动小纸条,还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还是放大水里,使冒出小泡,都是为了证明空气是存在的。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三)实验预测。预测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预料和猜想过程,是对事物发展的结果进行的一种假设性解释。不论预测成功与否,学生总能享受到探究的快乐。而一旦有了预测,也就有了探究的目标,学生会集中精力实验,解决问题。教师要对每组学生的预测进行统计,全面掌握学生的预测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这样,能促使学生养成科学预测的好习惯。(四)分工协作,做好观察、观测和记录。
在进行探究性观察实验活动中学生对实验现象极有兴趣,往往只顾观察、观测、实验,却很少对观察、观测到的现象做记录。因此,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给本小组的同学分一分任务,如谁做实验预测员,谁做实验员、实验记录员、汇报员、实验器材管理员等,让他们通力合作,完成好每一个观察、观测和实验。(五)交流结果。
经过观察、观测和实验,每个学生都会有所发现。如何将这些发现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环节学生表现活跃,急于展示自己的发现。这时,在发挥小汇报员主角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学生的补充,要让每位学生的发言成为全体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源。四、注重实验评价,发挥评价作用
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还在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自信心地提升,源自教师的评价。在每堂课中教师要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有进步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如能实事求是回答问题的,能积极思考问题的,探究中能积极合作的,能为他人成功而喝彩的,能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的,只要某一方面较好,就给他鼓励性的评价。这是树立学生信心,帮助他们坚持探究的很有效果的方法。
如《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在“改变橡皮泥的沉浮”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团橡皮泥,让学生推测它在水中是沉是浮,师再将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问:大家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学生想到(如把橡皮泥和泡沫绑在一起;往水里加盐、加糖……)等许许多多想法,虽然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但教师都给了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后,追问:不借助任何材料,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这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受到过表扬,他们会放大胆子去思考,就能促进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
又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中,种植凤仙花的实验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学生往往会失去耐心,使得实验无法有效地开展。因此,教师定期和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并对学生的观察记录作出评价,让学生保持实验探究的兴趣,使实验探究得到有效的开展,保证实验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激励学生搞好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善于质凝,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制作活动,自制标本展橱,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对于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借助农村小学的一些自然优势,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办法,弥补自己实验器材的不足。注重培养农村学生乐于动手、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弄清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绪培
俞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3、刘默耕.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4、许
飞
《关注科学本质
引领科学探究》科学课
5、李廷军.重视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四川
6、何续国.科学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