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以《昼夜交替》的教学为例
许多学者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界定,通俗地说,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科学课堂出现了一些转变,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思想指导下,原来中规中矩、安安静静的课堂变成自主探索、热闹非凡的课堂,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探索,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在自主与热闹的背后,我们也在深深的思考: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吗?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学会了吗?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了吗?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了吗?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呢? 首先,课堂是贴近学生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指的是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其次,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收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另外,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究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科学探究是一种思维状态,更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心理倾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首要条件。它能有效的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走出“要我学”的低谷,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昼夜交替》这一课时,我首先用大屏幕循环播放一组“日出”“日落”的图片,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太阳升起地球上就是白天,太阳落下就是黑夜,白天和黑夜是交替进行的,叫昼夜交替现象。然后教师再问:关于昼夜交替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白天和黑夜是怎样形成的?昼夜为什么会不停地交替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同时,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还会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经验,这种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新的满足。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行为不断的从已经获得的知识从新指向对新知识的探求上来,从而形成持续的指向学习任务的学习动机。
二、有效的提问和追问
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沟通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一个真问题的提出就是一次研究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我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的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昼夜交替》一课时,教师通过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白天和黑夜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不停地交替出现呢?问题提出之后,教师接着追问: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一个学生说:跟地球自转有关,教师赶紧接着追问:那你知道什么是地球自转吗?学生说得不太准确和完整,只是一些片段,这时候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地球自转的视频资料,就会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
问题提出后,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行为,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首先,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尽可能鼓励其他学生对给出的答案发表评论,以便了解其他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后,应尽可能让学生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不应打断他,应充分的鼓励,同时启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另外,教师要乐于接受期望之外的回答,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亮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还有,教师应多用追问的方法,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三、教师的有效指导
现代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些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常常忽视教师的指导,认为教师指导多了,就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全程参与指导,只是要掌握好指导的“度”。指导并非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思维,适时地点拨,指导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表现为启迪和激励。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方案;在学生开展实验时,教师应全程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开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指导学生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在做这个模拟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通过讨论,整理如下,即: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确定一个点来观察昼夜交替现象;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讨论方法后再进行;当几个同学在做时,其他同学一起来观察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并记录结果。把这些弄清楚之后再做实验,学生就会比较顺利的完成这个实验,并且在实验中有所收获。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隐含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学生探究发生障碍时,进行适时的启发、点拨,连接学生的思维断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已有的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的矛盾,并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重建“更为科学”的概念。这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生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自己认知结构的“活知识”。
四、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要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情感和思想状态。这些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铺垫和助力,也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障碍。
在上《昼夜交替的解释》一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昼夜交替成因的前概念调查,五年级学生对昼夜交替成因的解释,认为地球自转的占36%,认为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占23%,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的占11%,认为和月亮有关的占6%,其他原因或什么都不知道占24%。在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后,我有针对性地利用学生的身体和地球仪开展模拟实验,学生在亲身体验后,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科学概念发展过程,最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昼夜交替成因”的多种解释,达成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总之,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思考、自我建构、发展逐渐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养成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课堂教学“有效”了,才有可能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发展,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是在原小学自然学科的基础上,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探究科学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科学教学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改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思想和课堂教学入手,切实保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切实保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呢?就我几年来从事小学科学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教学资源。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堂有实效的课,并不是单纯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要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了、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思考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教师又通过哪些途径和学生一起解?Q了多少个“为什么”。只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有了强烈的提问意识,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源泉。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所以,1,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问质疑;2,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3,课堂提问要贴近学生生活;4,课堂提问要向最近发展区发展;5,课堂提问后要适时等待,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6,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三、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课堂有效,让学生积极参与,首先得让孩子们心动。因此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和感兴趣的一些因素,让孩子们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节课的开始,就呈现了一个信封,神秘地告诉学生:“信封里有一张纸,是我特制的一封密信。”
师:谁愿意上来拆开密信,告诉同学们老师写了什么?
(学生上来打开没看到什么,摇摇头下去了,换一个学生上来,依然如此)
生:老师,你根本就是什么也没写,还耍我们!
生:就是,就是。(学生们马上附和)
师:我的密信是用毛笔蘸着粘稠的白米粥上层的液体写下,然后晾干的。
生1: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生2:这个好象在哪里听说过,好象用什么药水涂上就显现出来了。
师(赞许的目光):这个孩子知识面很渊博,确实涂上药水就能看到密信内容,大家想不想看看?
学生(齐):想!
从学生好奇的表情中,我知道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学习兴趣也高涨了,这时我取出碘酒涂在纸上,纸上立刻就显现出――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今天的课题)。哇!全班孩子都惊讶地喊出了声,“这是什么神奇的药水?…为什么涂上药水就会出现蓝色的字?”……孩子们的问题一串串冒出来,这些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推上了顶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刚才老师使用的药水就是碘酒,碘酒有什么作用呢?它涂在纸上为什么就会显现出老师先前写下的字呢?是碘酒和纸发生反应了吗?在这节课上,老师将让大家亲自用碘酒去探究一下原因。
对自然科学的求知本来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样一个勾起强烈探究欲望的课堂上,孩子们哪能不心动?
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
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便他们实际能学好,他们也可能会失败甚至会放弃努力(班杜拉[Bandura],1986)。因此,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必定失败的话,即便学习内容是有趣的、与其密切相关的,仍然无法保证学生会自主地投入其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生任务富有趣味,还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例如,上课时,乐于给予学生渴望的额外帮助,在学生活动中,以某种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实践。例如,设计活动方案、小组讨论时,许多学生没有自信,如何让学生充分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出来,这很重要。
五、正确把握科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科学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共同体。科学课堂应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活、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既是参与者,同时更是组织者。“科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等科学素养的学习过程。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的探究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总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如何上好它,值得大家深究。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同时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第三篇: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科学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科学教程,促使小学生培养创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根据小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展开实质性的教学,从而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兴趣;小组合作;规范操作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科学课程的关注度不够,一般采用“填鸭式”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等因素,很难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因此,新课改下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以及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探索性极强的阶段,很难要求学生安安静静地在教室里听讲。因此,当代科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心里出发,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相应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玩游戏比较感兴趣,那么科学教师针对这一特性展开科学教学,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良好氛围。例如在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安排全班同学做一个才艺展示的游戏,如果同学有特殊的才艺可以把学校里的音乐器材借来用用,给大家展现不一样的才艺,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此时课堂里传出学生们唱歌声;有学生敲打架子鼓的声音;还有学生弹奏吉他的声音,学生们陶醉在欢快的音乐当中。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认真思考,其中一位同学回答:“一个东西碰到另一个东西,就会发出声音。”教师再表扬这名同学:“非常棒,观察得非常仔细。那我们刚才唱的歌非常好听,这个声音是没有和别的物体相碰撞的,这有怎么解释呢!”学生们都在认真思索着,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地与同学讨论。最后,教师告诉学生们:“摸着自己的声带说话试一试,那是什么感觉?我们利用鼓棒敲打架子鼓的时候,手指弹奏琴弦的时候都会发出声音,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呢?”?W生们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利用小学生玩游戏的特性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通过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倡导小组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当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学生性格比较独立、自私,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心理学家林格伦曾说:“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的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比如在《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观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教师安排四人一组进行观察,要求小组的成员协商安排其各自的职责。通过小组协商,探讨出一个合理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应结果。其中一个小组安排第一名同学挖取土壤,放入在收集器里,第二名同学在一旁仔细观察操作的全过程,以免有误差产生,第三名同学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以及实验结果,最后一名同学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实验结果的不同之处。四名同学各司其职,在操作中虽然产生过分歧,经过交流与分析,小组成员达成一致。随后,各个小组经过讨论,争先恐后的证明自己的实验操作是最棒的,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后,有的小组证明土壤里水,有的证明土壤里有蚂蚁,还有的小组证明土壤里空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学生们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着教师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以及集体意识,保障了科学教学质量。
三、追求规范性操作,养成精细习惯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实验器材产生浓厚兴趣,将教师的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耽误了学生的实验进程。有的学生虽然听清了教师的实验步骤,但是具体操作过程没有按照科学规范的进行操作,非常随意,甚至影响了实验结果。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把液体倒进水里》的教学活动中,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科学操作,了解食用油和蜂蜜倒入水中的具体现象。此时,教师分别拿出盛有食用油、蜂蜜、清水的三个试管以及两个烧杯。安排学生根据教师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首先把试管里的水倒入两个烧杯中,之后把盛有食用油和蜂蜜的试管分别倒入这两个烧杯中。随后,学生们发现食用油倒入水中,会出现食用油附在水面的现象,把蜂蜜倒入水中,会出现蜂蜜在水中慢慢下沉的想象。然而其中一名学生由于没有仔细听讲教师的实验步骤以及没有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误把食用油倒入了蜂蜜中,出现了两个不同液体慢慢融合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求规范性操作不仅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养成精细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的各个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总体而言,教师要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教学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精练”出适合小学生的优质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科学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小学科学高效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妙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3).[2]丁正吉.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6).作者简介:陈伟光,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城东小学。
第四篇: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伴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研究。作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由于学生的学科素质弱,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效的知识,是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存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我将结合科学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1.科学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农村小学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把科学课列在副科之列,因为不是主课,其地位自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科学课的挤课、占课现象。
2.科学教师素质不高,兼职科学教师多,教学方法落后,灌输多,动手实践少,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培养不足。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科学课往往是兼任或由一些老教师担任,兼任的教师有其他教学任务,往往没有精力去精心准备科学实验,往往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的满堂灌,许多实验没有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3.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这是农村小学的一个突出问题。科学设施奇缺当然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学科学课堂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三维目标。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探究的有效性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一些专家认为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很多,但在做中学中,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做、主动做以及怎么做、会不会做。
三、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与自然课程有很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课程目标的重大调整,由特别关注自然知识转向关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因此,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至少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它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生成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保证给予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和激励。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
教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保证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且这样开放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种易于掌握,又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因为环节大,学生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体现他们的自主。
因此,教师要安排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细了,做透了,使学生真正高度地投入。一节探究课,教师都希望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像科学家一样真刀实枪地干科学,但有时却不能如愿。学生可能只对探究活动的某一环节感兴趣,探究目的不明确,说不出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的心里只能留下遗憾。如教学《热胀冷缩》时,学生只对吸管中的水滴会往外推,向里流感兴趣,到底是水还是空气在热胀冷缩,全然不顾。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为动手而动手。
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相脱节,探究只成为一种外在形式。
因此,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而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谈谈探究的体会和感受,相互之间做一些评价。这些环节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或省略,使学生真正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在探究中教师要预想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探究的有序,而不凌乱。因此,备课要备两头,课前向学生调查。一般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根源,教师要善于疏导或对症下药,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科学课最易被察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为科学教育评价可有可无;往往以笔试为主,偏重知识记忆、理解的考查;测量的结果是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会做”什么。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科学课程的评价理念:“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而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重视科学素养的养成。”因此,其评价体系必然不同于传统单一的一张考卷、一份成绩的评价,而应该
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点从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志趣、态度、技能、方法、思维水平、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地区优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农村小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离大自然很近。许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看图画或是听介绍倒不如让学生走近自然,观察实物,或是自己动手实践、亲身感悟,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即学到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观察自然和现象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设置相关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学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能决定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每堂课的前二十分钟,时间再长,他们往往会不注意听讲,精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使学生感觉到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而完成我们的教学认务,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前准备,不仅考虑我们需要准备什么,还要考虑学生在课前需要准备什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听课,而且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也能较快地 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互动。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促
进学生最优化地、最可持续性地发展。我们要发挥农村学校的地区优势,结合科学的学科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好合理科学地 评价从而提高科学的有效性,使我们的科学更加“科学”。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单位: 姓名:
【摘要】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一节课是否能将科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产生效率是科学教学的关键。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一节课是否能将科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产生效率是科学教学的关键。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并希望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科学 教学 有效性 研究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科学课程改变了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能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较好地融合。可要真正落实“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这一理念却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科学课中,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开展进行科学的设计,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笔者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大家共探讨。
一、探究氛围的和谐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主、和谐的探究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也显得特别活跃,所以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前提。科学课堂一定要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课堂中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心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生的探索者,并保持微笑地面对学生,上课过程中要充满激情,语调要抑扬顿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现,尊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个性发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从课堂走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共同研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下,学生的探究意识才能被激活,使探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只有这样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才成为可能。
二、探究材料的结构性
在科学课中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经历”。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水的浮力》一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木板,小刀、泡沫塑料、钉子、铁质钩码、小皮球、回形针、橡皮泥、锡箔等材料,有些能浮的,有些能沉的,还有些既能浮又能沉的,还有一系列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材料和体积相等、重量不同的材料用来探究物体的沉浮的规律。这些有结构的材料集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乐于探究的环境。有时教师由于准备不充分,临时找一些代替品,就会无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比如摩擦起电,随便找块布代替丝绸,难以看到静电吸附现象;用碳素墨水来代替水彩墨水,就无法达到色彩的分离效果了。
每一堂科学课所要准备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上课的还要多。有些材料还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准备到。所以科学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随时进行一些材料的积累,并尽可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做到一物多用。比如一次性的杯子,筷子、吸管、塑料袋、气球等材料在科学课堂中大有用武之地。
三、探究内容的生活性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还要强调科学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是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的基础。内容的生活性体现在探究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而开展的,是否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加的。诚然,学生只要去参与、经历就会有收获,但是不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结合学生活动实际的探究内容是无法真正让学生理解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我们的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有些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是需教师要进行调整的。
比如三年级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养殖的活动,通过养殖蚕,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比较短,生长过程中的变态明显,整个单元的课程设置就围绕养蚕,观察蚕的一生,归纳出蚕的周期。但是我们有些学校附近农村不养蚕,学生没有见过蚕,甚至连有些老师也没有见过蚕,更没有什么养蚕的经验了,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最多就通过投影、多媒体展示一下蚕的生长周期。试想这样的学习过程,又如何达成科学课程倡导的“科学探究”、“经历过程”的要求。科学教师面临这样的现状,不能束手无策,而要积极的处理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如开展养殖小蝌蚪、菜青虫等活动。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科学教师应当以评价参与者的角色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强化科学教学的评价意识。在有效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在有效评价中进行有效教学,使教学与评价形成互动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理想教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理想教学,从而使理想教学与理想评价形成良性互动。
例如下面的例子:“你能勇敢地提出问题,真了不起!”、“再想一想,肯定能提出更好的问题。”、“你发言的声音真响亮,老师很欣赏”、“有的像科学家样子,真棒!”等等,在学生提不出问题时,要与学生交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解疑,有时指名学生回答,有时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尝试解答,再全班交流。时间长了,渐渐地形成了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为了鼓励学生发言,每堂课将各小组发言人用“正”字的方法统计,课后,给发言次数多的小组每人加一颗“星”,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探究形式的灵活性
研究表明,在科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各学生的特性,分组时要考虑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教师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能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例如:在进行《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学生各小组有选择地方法不同,教师大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地方法,并且让不同的小组向全班学生介绍比较方法。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众多方法中最好地比较方法。很多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都讲今天最难忘的事就是科学课中比较水地多少。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是课堂生成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这些验证方案同样是鲜活、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科学空间。
不同的探究实验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参与同一个实验,每一个实验小组所需的时间不相同,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处理好时间问题,多关注进度慢的小组,引导速度快的小组进行整理实验结果,如果不引导的话,必然有些小组在完成任务后注意力分散,关注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去甚远的信息,对研究过程的体验和结果凝炼起到了削弱的现象。所以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又要处理好小组间时间的差异性问题。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多加交流,减少教学的低效性,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为合理有效,为科学教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启泉等
3、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宋秋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教育研究》2001.4
5、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12
6、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2004年
7、沈坤华《把握合作学习要素,促进学生有效合作》《教学研究》 2004.8上
8、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研究工作总结 2005年12月
9、孙亚玲《国外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与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制》网络
10、黄小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第11期
11、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12、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网络
13、沈 健《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开展有效性的探究》安徽省宣城市教研室2007年
14、蓝岳美《科学教学更有效》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网2007年
15、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2001年第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