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一、语感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何谓语感,至今没有定论。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心理学认为:语感是一种智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教学论认为: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言语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能力”。李海林先生则从语言学角度提出,语感是对言语隐含意义(深层意义)的一种深切直觉。“是对某一语句与语境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是来自“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各家的个性表述为我们揭示了语感的共性:其一,语感是一种能力;其二,语感是感悟语言的能力;其三,这种感悟能力建立在个人学习、生活经验之上;其四,语感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反馈能力。
语感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中占何地位呢?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基本基础。”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多么重要。我们还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探讨语感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语文课程新的定位,摒弃了以往片面追求工具性或人文性的极左极右的做法。而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语感是一个关键。首先,从语文知识的功能上看,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要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既是说,必须通过语感这一中介,才能转化成能力;其次,从语文思想教育上看,根据皮亚杰认知论的观点,语感具有选择性,主体只对与之相关的言语现象特别敏感,学生情感的塑造依赖于其对语言的感悟、内化,因此,语感强的人,才能对语言材料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有更敏锐的反应;再次,从语文美育的角度看,审美的过程不是理性地认识和推理,而是依靠学生的经验、情感等因素的直觉,这种直觉就是感悟,审美教育要通过语感来完成。由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将培养语感列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形式”的知识,而应特别重视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见,语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关键。
二、阅读在语感培养中的作用
关于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新课标有多次的叙述。在 “阶段目标”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从诵读儿歌、童谣到诵读优秀诗文、读书看报再到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阅读,阅读的对象、数量、途径、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总目标的要求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
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那么,阅读与语感培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从新课标的描述中来探讨。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当然是阅读书籍;“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首先应该是掌握语言感悟能力,对于形态丰富的汉语言来说,规律性的东西,非言语能表达,只能是靠心理的感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哪里来?它依赖于丰富的积累,积累则来源于阅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就是要多读,而且是多种形式的读,才能有丰富的积累,才能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有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要读,还要多读,还要读好的,读完整的。
„„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阅读对于培养语感的作用。
1、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认知结构,语感图式的发展依赖于“同化”和“顺应”的过程。“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显然顺化和同化都参与了的,正是由于这种参与,主体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及语言内化才能不断深入”(陈金明)。从另一个角度讲,语感作为一种语言感悟能力,它的培养和发展也必须在语言实践中,阅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实践之一,自然成为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2、丰富的积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实践。语感的获得依赖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积累单纯依靠课文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学好课文之余,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巴金先生说:“我不懂得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文章,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写文章了。”正是因为巴金先生有了广读博览的体验,才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积累多了,语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即使不懂什么作法,依然写出了文章。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可以说“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3、优秀的读物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倡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最基本的,当然要语言规范、优美,能准确反应汉语言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地接触优质的材料,感受优美的语言。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积累,渐渐地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形成一定的“敏感性”,不但使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更规范,还能把阅读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对语感的积累有很大的作用。
4、浓厚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语感的产生。从语言实践的内因来讲,语感获得的途径有单纯语言实践和自觉语言实践,前者是被动的,是获得性的,自觉语言实践则是主动性的,此时,语言知识内化为主体一种心理行为模式,一种自动化心理反应机制,语感也就形成了。因此,语感的获得,并非靠死记硬背,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而语言实践是否积极主动,在于主体对实践客体是否感兴趣,因此,通过大量阅读,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助于语感的产生。
总之,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好书的熏陶下,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辨析对错的能力,一点一滴积累学生语感能力,在不断积累中,语感的准确性、迅捷性、敏锐性、深刻性、宽广性、情感性等方面就会有“直接性”“经验性”提升,促进语感能力的提高。
三、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一)固本清源——上好阅读课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引子。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语感的培养也是这样。必须充分发挥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广泛阅读,更有效地提高语感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对语感培养来说,通过课内精读课文的阅读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感图式,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再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验证、检测语感图式,最后通过课外阅读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依赖性逐渐减弱,独立性逐渐增强,语感能力也在这个交叉并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从教材本身讲,语文教材语言规范、文质兼美、情深意浓、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也为语感训练提供了最好的凭借。
如何通过课内阅读课更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读的过程中,既要动眼,又要动耳,还要动口,全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应器官,信息进入达到的渠道自然就多。通过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品位文章意韵,体会文章所描绘的人和物、动态的场景和丰富的景色描写,在丰富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普通话水平、朗读逻辑重音的处理习惯成自然,断句和停顿成习惯,语感的形成也在其中了。默读也是不可缺的,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将以默读为主,要通过课堂上的默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推敲品析,增强感悟。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灵敏度。
3、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前文讲过,语感的获得,不是靠死记硬背的积累,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对自身进行语感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4、内外结合,推荐读物。叶老说:“科内教材有定量,虽足使儿童感兴味,尚不能厌足。惟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如此,国文教授的收效必大。”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如读了《狱中联欢》,不妨读读原著《红岩》;读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就研究一下《三国演义》;读了老舍先生的《养花》、《林海》,再找一些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甚至剧作来看看,为课外阅读指明方向。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获得语感的基础,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美篇章外,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1、课内积累。如上所讲,教材的语言形质兼美,表达规范,意韵隽永,正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极佳材料。课内积累要重视背诵。背诵,既是外显学习,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此外,还要有意识积累每篇文章的优美词句,经典篇章。可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把学到语言内化自己的语言。养成积累的习惯,为课外积累打下基础。
2、诵读经典诗文。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引导孩子诵读经典,积累民族语言的精华,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不加讲解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成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而这种积累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言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品位语言,感悟语言。
诵读包括吟读和背诵。吟读,就是让学生指根据文章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讲究节奏韵律地读。特别是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诗词歌赋,在吟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味,感受语言的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在吟诵中接受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也就逐步增强了。背诵,则是在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不机械的死记硬背。当然,一般情况下,“吟”和“诵”是一个整体,是同时进行的语言活动。
不过,诵读的材料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水平和学习需要,象唐诗、宋词等意韵优美、琅琅上口的材料,就非常适合学生朗诵,而象“四书”“五经”等比较枯涩艰深的东西,虽然学生也能苦背下来,但记忆的时间却不长,就不应该主张学生背了。
(三)举一反三——大量阅读
语感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阅读,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语感能力。但,鼓励大量阅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而是要有所甄别、充分结合学生具体实际进行。
1、给学生选择读物的自由。儿童的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出发,给学生以选择读物的自由,会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也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喜欢阅读什么内容的文章。一个浅显的例子,低年级学生喜欢语言浅显、富有节奏感的课文,因为这类课文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而对内容抽象、描写事物又比较陌生的课文,则难以引起朗读兴趣,所以,培养语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十分必要,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感的系统训练刚刚起步,一定要为日后语感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喜欢神话,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喜欢童话,就建议他们看一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喜欢科幻故事,就鼓励他们阅一阅《哈里波特》、《魔戒》。当然,教师的引导也是需要的,我们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兴趣、需要、生活实际等情况,对他们阅读方向给予指导,如低年级学生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推荐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等,高年级学生推荐看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主体个性化行为。语感的主体同化性表明,主体在面对言语信息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从认知学角度来分析,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期望,在阅读过程中接受文本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甄别,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文本信息,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必然因其需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给学生的阅读定标定量,给学生的阅读打上各种框框,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妨碍语感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速读博览的习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要结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也这样,强调自主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从阅读的方法来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速读博览。叶圣陶说“此等书籍,但需泛览,不必精读,然则足以补充,可作参考。”指的就是快速阅读的作用。回到语言文字的特点来分析,主体所感知的语言文字并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在阅读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而这种直觉思维就是语感的心理表现。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指的就是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速读的习惯。有了速读的基础,博览也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提高语感。
4、积极评价,提供动力。从非智力因素来讲,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欣赏成功的学生,鼓励沮丧的学生,唤醒自卑的学生,爱护“出错”的学生,时刻给他们提供阅读的动力,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阅读热情。
总之,阅读既是心灵感悟的过程,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我们要在平日里多鼓励学生看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
第二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
溱东镇中学 黄晓芳
摘要: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语感的培养一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使用英语,培养语感;加强阅读,体会语感;背诵课文,深化语感;精泛结合,培养语感以及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在合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中培养语感。
正文:
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使用英语教英语,培养语感;加强英语阅读,体会语感;背诵英语课文,深化语感;精泛结合,培养语感以及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用合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培养语感等。
一、使用英语,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糊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英语片断或句子的材料或录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反复听、读和理解。这样既可以培养语感,也会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加强阅读,体会语感
教学实践证明,加强阅读,可以体会语感,而且读的文章越多,即阅读量越大,越能增强语感,也越能体会到思想内容并受感染。因此,英语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体会语感。阅读的形式很多,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单人读,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和朗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程度。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英语语言的学习也遵循此规律。
三、背诵课文,深化语感
背诵课文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汇,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强了,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表现出来就是学习外语的高效率。
有关研究还表明,隐性语言知识(指那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它们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里,学习者不一定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但能不加思索而流利地使用语言,这便是我们说的语感。背诵文章由于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因而能将原本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语感也就因此形成了,这势必促成了其语言习得。随着背诵的不断输入,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语言的敏感度也就会不断增加,隐性语言知识不断扩展,语言能力也就随之不断提高。
四、精泛结合,培养语感 精泛结合在这里是指教学中的精细和粗略。事实证明,不仅阅读教学有精泛之分,听、说、写教学与训练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宽泛地学习英语知识,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形成英语语感。
此外还应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用合适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培养语感。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在班里可办英语墙报、英语角等,尽可能多地举办一些英语娱乐活动或竞赛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英语。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对英语学习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当选用课外读物、影视材料等有关的社会资源,掌握良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第三篇: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应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对于我们中职类的语文课程应当同样适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影响到教学效果,于是在教学时往往把语文课朝着有趣的方向发展,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所淡化,认为语言运用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可是,语文是一门学科,同样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不断的练习才能学好,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展示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
一、善于把握课堂突发环节
语言的学习是在一篇篇或优美或理性的课文中展开,老师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运用的妙处,然而语言本身是非常灵活的,只有通过亲身感悟往往才更见成效。所以善于把握课堂突发环节,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交流阅读内容,在交流碰撞中可能更能引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比如《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开头说到:“且不说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要求学生回答作者描写了哪些故都景色时,不止一个学生的答案就是上文引述的内容,我觉得这是阅读习惯所致,所以没有简单的否定学生,而是通过读课题、读段落最后让学生自己也觉得答案很矛盾,这时大部分学生才恍然大悟的说“且不说”就是否定后面的内容啊。通过这次看似无意的插曲让学生意识到句子本身的逻辑性,我觉得比解决课堂预设问题有意义的多。还有一次在上《琵琶行》一课时,学生把“妆成每被秋娘妒”一句翻译成“人们都很妒忌琵琶女的美貌”,我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却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在反复阅读中思考出翻译成“羡慕”似乎更符合语句的感情色彩,只有通过实际阅读培养出的语感才能习惯成自然的运用到阅读和表达中去。
二、重视学生的说和写
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不习惯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更多的时候学生对某问题的回答需要老师挤牙膏式的帮助,还常常辞不达意、如鲠在喉,这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缺乏训练的表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课堂上持续不断的逼迫学生说和写。比如象《永远的蝴蝶》这样感情细腻的文章就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文旁写下自己对文中爱情的感受,看似三言两语,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把脑海中不连贯的感悟变成逻辑清晰的语言。再如上《醉花阴》这一课时,学生同样写下了对这首词的感受,在交流时有位同学说李清照在重阳节这天怀着凄凉的心情抒发了对丈夫的思念,立刻有学生认为“凄凉”一词不太恰当,结果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分析了词作者写作时的生活背景、还从人之常情的角度给予审视,有的同学还拿作者后期的《声声慢》作对比,认为前者是孤独寂寞,后者才是凄凉哀婉,虽然只有少数同学具有这种较高的能力,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带动了其他同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感悟中去,这种氛围对学习语言也很有利。除了课堂以外,我要求学生一周一篇美文抄写,强迫他们阅读较好的散文、小说;对一周一篇的练笔,有时我要求学生抄或写读后感,有时是对课文仿写比如《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有时是根据学校大的活动而定,我给学生布置的作文篇篇内容明确,要求也简单,就是要说清楚想说的,把内容和语感放在首位。
三、调动诵读积极性
语言需要勇敢的表达,所以历来语文课堂上的诵读都非常受重视,可是不知几时,课堂诵读成了朗读好的同学的专利了,慢慢地朗诵录音似乎又占据了示范朗读的半壁江山,我觉得对于课堂诵读我们不能视为流程,认为只要示范朗读、全班齐读、个人诵读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就是语文课上的充分诵读,就能给学生感悟语言表达语言的机会了。实际上,看似单纯的诵读环节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课文的不同安排不同形式的读才更加有效。比如《致橡树》这首诗歌学生都非常喜欢,我先安排齐读,一遍读完同学们觉得很有气势,我说大家能够感悟到了诗歌中慷慨激昂的宣言,可是这是首爱情诗歌,还应当饱含深情啊,于是请了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示范诵读,然后请程度不同的同学诵读,尽管声音条件不同,可是每位同学都很认真的模仿,感情很真诚,这就是对语言最好的感悟。最后我播放了录音,但要求同学们注意的是重音、停顿等细节化的问题,完善同学们的诵读。对于一些较容易的散文,我通常把阅读的机会让给普通学生,她们最需要在这样的场合大声锻炼自己,大胆的用自己的感情诠释课文。在课堂诵读中,老师应积极参与进来,有的老师习惯播放录音,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差距,认为读得这么好我肯定达不到这水平。而老师的诵读,尽管有的地方不够完美,却是学生喜欢模仿的对象也更加亲切,实际效果会更好。
四、展开想象、品味语言
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我们反复品味语言、展开想象,感受文字的魅力。现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已被广泛运用,很多教师喜欢制作精美的课件营造课堂氛围,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课堂情境,适度的画面和音乐渲染的确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然而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就会喧宾夺主,学生只重视声画刺激而不重视文章内涵的理解,更不会去品味语言,感受文字想象的空间。我曾经有过一次公开课的经历,当时上的是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我利用movemake技术制作了精美的荷花动画,虽然那篇教学设计获得省一等奖,但别人最大感受就是课件做的很花哨,这对我触动很大,后来在参加说课比赛时恰好又抽中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次我吸取教训根据教学构想设计了朴实的课件,它很好的表达了我的课堂构思,获得了评委认可。还记得当时一位评委问一个参赛者“你的教学内容是荷塘月色,可你课件中的画面多数是白天,这会不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后来我又在别人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同样的启发,记得那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间一段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授课老师并没有急于用画面帮助学生明确悠远宁静的意境,而是反复要求学生对“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几句进行想象描述,并从远近、动静和色彩等角度多重提示,直到学生在不断描述中渐渐明确这是一幅非常和谐充满生机的画面,才展示了一幅总结式的课件,我觉得这样的语言品味真正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中淡泊明志的精神,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语言本身的魅力,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非常值得借鉴。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语文课堂上可能更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面对一篇篇精心选择的课文,作为语文老师不能仅仅把讲清课文意思作为目标,也不能以学生兴趣低程度差而放弃了对语言的感悟和语感的培养,而应当坚持不懈的在教学环节中运用多种手段不断进行强化,从而让学生最终能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
第四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蛟尾小学 李红泉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如何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体现出语文课的特点呢?
一、指导感情诵读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可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则可把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二、通过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老师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了“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再如:一位教师教学《燕子》“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时,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胡,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误失。”
三、联系生活体验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也越见深切。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颐和园》等,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如《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战斗”的情景,可启发学生拿生活中常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母鸡保护小鸡的情景来作比照,使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唤起想象参与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如一位教师教《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了吗?”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浓,绿色都快要溢出来了。那“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的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品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
第五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一位语文老师曾说过“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让他们玩出灵性来。”正是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感”。
什么是语感,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最早提倡“语感”的夏丏尊和教育家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它是从整体上直观语言对象进而体验出一种语言模式。这种语言模式具有模糊性、意象性以一种“美”的状态存在。当触及具体语言对象时主体便迅速调动原有的语言模式并融入对新对象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体验充实和丰富着已有的表象体系创造出新的意象。其实我认为语感就是读者的主观情感和作者渗透于文字间的情感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自身的情感体验。
叶圣陶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呼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课内应当注目课外”“唯练宜通乎课内课外”,甚至说:“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读室,万物皆书卷。”这就是现在所倡导的 “大语文”观。他主张写作源于生活,“必须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语文教学必须以篇达类。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是读书、写字、作文,不注重学生的心灵感悟,精神建构,而当代的语文教育则矫枉过正,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头头是道、天花乱缀的课文分析以及层出不穷的应试训练。语文课充斥着虚伪、酸腐,而生活的真实与生动荡然无存。压制了个性,摧毁了灵性、想象力、情感和创造力。将语文课堂教学狭隘地理解为语文教学的全部,失却生活的学生,成了涸辙之鲋。我们经常会遇到表达上的障碍“感到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而不得不从流畅的语言过程中抽身出来,置身语言之外斟词酌句,理解别人的话语尤其是书面话语时”更是常常会因为遇到疑难费解之处而不得不停顿下来“同样置身语言之外去推敲琢磨,这时我们需要的显然是语言知识和反思能力的介入”语言能力的高低在这时就取决于我们所能激活的知识和反思能力的高低。不仅如此,“对稍微复杂困难一些的语言任务”我们就需要将表达的每一重要环节都置于意识的明确控制之下“从而能在话语展开的同时随时对这些环节进行构思、监控、分析和评价”以之为反馈信息对下一步的话语措施作出设计、调整和决策,表现在听解阅读的过程中“ 同样有反思能力的分析比较选择排误等一系列认知环节伴随发生这样的反思能力处在更高要求的心理水平上”因为它必须与语感能力同步发挥作用"随之而来。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对语感的培养,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学生往往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地掌握了一些阅读和写作知识,却不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使得教学效率极为低下,同时在写作和阅读题中错误率较高,这样无助于学生对词义的把握和语感的提高。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阅读定位在工具理性的层面,变成了写作教学,而忽略学生在阅读中去认知词语,举一反三,提升语感。一节课下来,不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去吟咏,而是让学生去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如何写人记事,模仿作品的风格等。阅读的目的被局限在写作的狭小天地里,导致学生不但作文依然无米下锅,而且挫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单纯的备考式阅读,再回归到写作上,语感的缺乏,使得学生对词义把握不准,在阅读题中出现丢分,写作时词语的运用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语感。以小学来讲,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对自然风景和生活情境的描述、或者故事,语言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教师在课堂上的泛读是很重要的,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美”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直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的“美”。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可唤起学生回忆以学生曾有过的生活情境、事理感受、阅读积累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让学生凭借类似情境进入文中感受其境凭借相似情感以己度人感受其情凭借相通语言心有灵犀会心会意。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体验不断调用的言语活动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言语能力融合成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形成体验--活动--体验的良性循环。这样的循环在一堂课中是多次反复的且后一循环总是建立在前一循环的基础上呈螺旋式上升。
具体做法是 :1.引导回忆加深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如春天和煦的风夏日的狂风暴雨秋天的金黄硕果冬天的白雪皑皑,这一切都将是最宝贵的记忆。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沟通学生已有积累与现时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及时组建加以运用形成新的情感体验系统。2.角色互换联系类似生活经历体会当时人物情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打消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试问谁乐意读完全看不懂的东西呢指导学生阅读《乡戏》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有学生提出“我就不喜欢看戏那些人唱得完全听不懂有什么好看的”于是我问“过年的时候你喜欢上街看热闹吗”学生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那街边表演的节目你们都喜欢吗”“不一定。”我告诉学生“作者和我们一样只是喜欢那种开心自由的气氛。假如是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在这样生动形象的一问一答中的实现了文字向形象的转化实现了文字向情感的转化从而实现对语文情感、知识、能力的融合形成新的体验。对教材的解读是应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后从而实现熟能成诵。熟读、背诵是对学生读书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也是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生语感的必要方法。它们的目的和作用都是使学生通过熟练或广泛地阅读别人的文章,内化成自己对汉语的感受能力,敏锐、直接的感受力,从而对汉语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筛选、加工、提炼、再创造。
熟读、背诵就是指把文章读很多次,读得很熟,直至背诵下来。中
小学生熟读、背诵的大部分内容是以课文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作品。“熟读成诵的过程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也是情感、思想、文化的积淀过程,更是形成词义初步感知、词语积累的过程。“对一些符合文字规则”的精品进行过度记忆会导致个体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文字及其组句规则,孜孜不息地背诵带来某种惊人的能力——语感。”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对刺激材料不断接触,他们能直觉体悟言语规律,形成虽不能言明却可以内在地指导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的内隐知识,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熟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同一或者多个教材文本,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获得语感的过程。
回顾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涵泳”、“吟诵”、“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之说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课文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感人之处,例如诗歌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散文那简洁、生动的语言以及各异的表达方式,通过熟读成诵,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诗文经过数遍熟读、背诵后装在学生脑子里,即使没有老师去给他们讲授诗文的结构,讲授诗文的做法之类的知识,学生也会渐渐悟出诗歌的特点和文章的结构,从而通过反复的读形成了语感。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阅读教学中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
自由地、积极地、反反复复地读文章反复地体验不断地回味。每读一遍就会有一种不同以往的新感受。在这样不停的循环往复中由表及里地悟出文章的真实含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平时的练习中,合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更多接触阅读文本,拓展视野,能实现泛读。苏轼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广泛阅读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又一重要的途径。泛读是对很多的文章观其大略,择要吸收。“观其大略”就是指对文意的大体了解,对文章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目的在于“择要吸收”,潜移默化地无意识地培养语感。学生在熟读课文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要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以便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学生大量阅读,就能学到语文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逐渐积累,进一步获得更强的汉语语感。
“语感,是学习者对语言的一种感受能力,它是学习者(主体)对语言(客体)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筛选、加工、提炼、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的表现。其主要作用在于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言语,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诚然,学生学习语言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不应囿于窄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语言只有同生动多样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语感才真正有生命力。因此,学生应该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
社会上的丰富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其中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学生通过在社会环境中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依据语境理解言语,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汉语表达,增进语感,更持久地学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