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有关知识专题介绍详解
《诗经》两首
《氓》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分析把握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女人主人公情感的变化。2.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初步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自主学习:
第一课时
一、掌握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原本只称《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经》也是我国________主义诗歌的源头,它首创的比兴艺术手法和写实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 “ ” “ ” 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可分为“ ” “ ” “ ” 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③《诗经》自汉代被奉为儒家经典。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是指《 》《 》 《 》 《 》 “五经”是指《 》 《 》 《 》 《 》 《 》。
二、朗读课文,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氓()之蚩蚩()将子无怒()匪我愆期().....乘彼垝垣()()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我贿迁()无与士耽()...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咥其笑矣()隰则有泮()..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及工具书,疏通理解全诗: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①匪来贸丝:____通___()②将子无怒;___通___()③于嗟鸠兮:____通___()④犹可说兮:___通___()⑤隰则有泮:___ 通___()
2.重要字词解释。氓: 来即我谋: ..至于顿丘: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以我贿迁: ...无与士耽: 女也不爽: ..靡室劳矣: 言既遂矣: .. 1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
四、理顺思路:
1、按表达方式分,这是首什么诗?按第几人称叙事?采用了什么手法?
2、讨论本诗思路情节是怎样的?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五、学习诗歌内容:
(一)学习“恋爱”部分(第一、二章):
1、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
2、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3、用一两个词概括这段恋爱的特点。(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诗歌:
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诗歌内容:
(一)、学习“婚变”部分(三四五章):
1、学生朗读后,思考: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2、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第三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结合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二)、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1、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2、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 从诗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论,教师加以总结)
三、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四、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
熟读背诵《氓》。
六、课后感悟:
(学生自由讨4
古代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氓》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诗经》的相关常识。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分析把握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女人主人公情感的变化。4.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初步培养正确的爱情观。自主学习:
一、掌握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也是我国_现实_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它首创的比兴艺术手法和写实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②《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 “雅” “颂” 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 “比” “兴” 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③《诗经》自汉代被奉为儒家经典。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是指《论语》《孟子》 《大学》 《中庸》,“五经”是指《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二、朗读课文,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氓(méng)之蚩蚩(chīchī)将子无怒(qiāng)....匪我愆期(qiān)乘彼垝垣(guǐ yuán)...载笑载言(zài)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言(jiù)以我贿迁(huì)....无与士耽(dān)自我徂尔(cú)..淇水汤汤(qí shāng)渐(jiān)车帏裳(cháng)....咥其笑矣(xì)隰则有泮(xí pàn)..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及工具书,疏通理解全诗。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①匪来贸丝:__匪__通 非(不是)②将子无怒; 无 通_勿_(不要)③于嗟鸠兮:_于___通_吁_(唉)
④犹可说兮:说 通 脱(解脱,脱身)⑤隰则有泮:_泮 _ 通_畔_(边岸)2.重要字词解释。
氓:那个人 来即我谋:就 ..至于顿丘:直送到 将子无怒:愿、请 ...秋以为期:把……作为 以我贿迁:财物 ...无与士耽:沉溺 女也不爽:过错 ..靡室劳矣:无、没有 言既遂矣:助词、没实在意义 ..静言思之:助词、没实在意义 总角之宴:快乐 ..
四、理顺思路:
1、按表达方式分这是首什么诗?按第几人称叙事?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叙事诗。第一人称。对比。用第一人称“我”回忆追述婚恋生活。
2、讨论本诗思路情节是怎样的?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诗歌共六章,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恋爱(第一二章)—— 热情、幸福
婚变(第三四五章)—— 怨恨、沉痛 决绝(第六章)—— 清醒、刚烈
《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故事完整。
五、诗歌内容学习
(一)学习“恋爱”部分(第一、二章)
1、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 氓:求--怒--卜--娶 我:送--劝--盼--嫁
2、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天真活泼,真诚热烈,传统,痴情
氓:忠厚老实,急躁,热情,向往,任性(没有男子汉的胸怀,不大度),表里不一(尔卜尔蓍说明他刚开始对婚姻的态度很郑重其事,认真。“氓”从“蚩蚩”到“暴矣”,这种婚前婚后明显的态度变化,暴露出他卑劣的人格。)
第二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可见其用情之深,思念之诚。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尔卜”句,神灵显示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
一开始很温柔,后来发现男主角的真实面貌则表现出刚毅勇敢的一面 决然与男子分手,从顺服走向了反抗.3、用一两个词概括这段恋爱的特点。(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热情、幸福。(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诗歌
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诗歌内容
(一)、学习“婚变”部分(三四五章)
1、学生朗读后,思考: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第三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第三章的作用,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 7
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3、结合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集体朗读这部分。
(二)、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1、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2、提问: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诗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明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
特点:勤劳 温柔 善良 坚强
三、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观点一:他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因素决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得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家庭、对感情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难以避免。观点二:男女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虽有它的社会原因,但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是不可忽略的。从他们的恋爱过程看,两人虽是自由恋爱,但女主人对男主人公缺乏必要的了解,被他忠厚的表象所蒙蔽,轻率地答应了他,种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氓》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时间:
第三课时 诗经有关知识专题介绍
1、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的特点。
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
2、有关“六礼”介绍
古代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9
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3、《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诗经·秦风·无衣》是《诗经》中的精品,《秦风》是秦地的民歌。
产生《秦风》的秦地,即如今的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当时的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兵制,有点儿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时上战场就是战士,武器与军装由自己准备。这种兵制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一直在延续着,木兰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在自己置备装备。在当时,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战袍、戈矛的,只要发生战事,拿起来就可以上战场了。
《诗经·秦风·无衣》共有三节,后两节实际只是第一节的同义复唱。直译过来就是: “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这些话,只是平常的答话,可是写在纸上,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于是被秦人记录了下来,改写成了鼓舞斗志的歌。这份“请战书”表现的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代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它得以流传的原因之一。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这是其流传千古的另一原因。
第二篇:诗经_英语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poems in china, The Book of Songs(or another kind of translation —shī jīng)recorded a total of 305 poems created over a period of 500 years or so, 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西周)to the middl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It had a history as long as two thousand and five hundred years.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griculture began and developed in the Zhou Dynasty.And in the Book of Songs, a lot of proms are about farming activities.In the other hand, The Book of Song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ncient musical activities and dancing.So some take it as the first written music book of ancient China.The more ancient a poem in 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closer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fficial/ sacrificial(祭祀)music.Later poems of the Book of Songs are folk songs.Unfortunately after 5th century B.C., the original music scores(乐谱)were completely lost.The book later became one of the six classics :(《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of the Confucian school(儒学);And also the fountainhead(源头)of Chinese literature.Generally the Book of Songs would be divided into 3 sections: Folk Songs, Odes[əʊdz], and Hymns[him].And Hymns[him] is divided into Greater Odes & Lesser Odes).Introduction—Folk Songs
•Songs NO.1-160.•Contains 15 groups of songs with folk features, from 15 geographical areas(地理区域).•These folk songs are Rich in content, dealing with labor, love affairs, marriage, hardships of the unprivileged(弱势群体), and protests against tyranny(暴政)and war.Introduction—Odes
•In total 105 poems, NO.161-265.•Some poems overlap with the Folk Song in folk attributes, and others composed for banquets and feasts(宴会和节日).•2 kinds: Greater Odes大雅, Lesser Odes小雅.Introduction—Hymns
•No.266-305 •It is divided into the Zhou hymns(周颂), Lu hymns(鲁颂), and Shang hymns(商颂), i.e., hymns from different dynasties(王朝), and the home state of Confucius.•Most of these are formal, ritual hymns that praise the ancestors envisioned(展望), in the rites(仪式).Introduction
•Totally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poems varies greatly from one section to another.•While i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me the tone may be positive or censuring, the later editor of the book, Confucius(孔子), commented that the poems could be described as “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思无邪)”.Style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general, straightforward and natural.•Typical of ancient literature: the immediacy(直接反映)of imagery and persuasive musical quality.•The poems are rich in metaphors(隐喻)and similes(明喻), both direct(兴)and indirect(比), as well as narrative displays(赋).Style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 majority of the poems were composed spontaneously(自发地)before specific audiences.•Poems: no title, usually the first two Chinese characters will be used as the title.•Poets: anonymous(匿名的)except three.The Book of Songs: Guan Ju(关雎)•The most famous and well-known poem in Shijing.•The Ode celebrates the virtue of the bride of King Wen of Zhou Dynasty(周文王).•His name in Chinese is literally synonymous with “culture”(文)or “civilization.” He is remembered for his piety towards the gods and ancestors, and his concern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Book of Songs: “Rats”
•Strong criticism of the situation at that time.•Being a farmer, one has to work very hard for survival but officials are like big rats eating their production.Influence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 Book of Song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The Book of Songs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upon the entir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Thank You!
第三篇:诗经10首(带介绍)
《诗经》里最美十首诗
孔子曰: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最初称《诗》,汉武帝始称《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各地的诗歌,诗的作者已无考,传由尹吉普采集,孔子编选。《诗经》共计311首诗,内容包括了爱情、战争、风俗、祭祀、动植物等等,下面让我们看看诗经最美的十首诗歌吧。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冠于诗三百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位置。《关雎》描写的是一位青年对女子一见倾心,而后朝思暮想,辗转反侧,渴望得到女子芳心的心理感受。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且刻画出朴实恋情和美丽如画的场景堪称为千古传诵名篇。
2.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击鼓》全诗采用赋的手法,叙述了战争过程中士兵不得回家和对心上人的思念。诗的第四章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作战期间不时想起曾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不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
3.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传诵极广。成语“投桃报李”便出自这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止友人,恋人之间也是如此。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4.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5.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是一首被古今人誉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而不厌之佳作。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给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却始终使人存有希望。正因为这一份朦胧与期盼,诗人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才更为显得强烈和执着,若说穿了,也就没有了韵味。
6.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描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其心理描写手法开创先河,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7.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不论自古以来多少解经者就《桃夭》作过多少文章,但像小桃树那样年轻,像春日骄阳下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却永远活在读者心里。人们衷心祝愿她:“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8.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9.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10.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是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末尾这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可谓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第四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知识介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发展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在1946年9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并且在解放区开展试建青年团工作。1949年元旦,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49年4月,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完成了青年团组织的重建工作。此后,青年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5月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还决定把改名以后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并确定下一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此后由于中国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曲折,所以从1957年开始截至到20世纪末,共青团在43年中只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其中5次是在共青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召开的。
(1)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3)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保证党的领导。须做到:以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观察和解决共青团工作中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要自觉地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青年工作,抵制一切危害青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思潮。
(二)照顾青年特点。要全面地关心青年;要特别注意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维护和代表青年的合法权益。
(三)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在正面灌输的同时,充分注意调动青年的内在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观察、分析社会的正确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加速青年思想内部矛盾的运动,克服他们自身的缺点和弱点,培养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坚持这一原则要特别注意和强调正面灌输,坚决克服放任自流和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
(四)思想教育和关心服务相结合。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在注重青年的理想、道德、形势、政治教育的同时,切实根据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开展各方面的服务与指导,使青年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5)
1、入团的年龄条件
①年龄在14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
②团员年满28周岁,没有担任团内职务,应该办理离团手续。
③团员加入共产党后仍然保留团籍,年满28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就不再保留团籍。一般而言,初中二年级以上的中学生都符合入团的年龄条件。
2、入团的政治条件
①承认团的章程。
②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对于中学生而言就是加入所在班级的团支部,在那里按照团组织的正常计划过组织生活,参加组织活动,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团员一旦编入某个支部后,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变动的(如转学、升学、就业等),应该凭团员证,及时参加所到地方团组织指定的一个团支部的活动,或参加外出团员组成的临时团支部的生活。
③执行团的决议,按期交纳团费。
入团的条件是什么?团章规定:“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是青年入团必须具备的条件。
⑴青年入团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团章}的规定,对申请入团的青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①思想进步。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响应党的各项号召;认真学习政治、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接受并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②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具有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中起积极作用。
③具有良好的共产主义品德。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及团的纪律;热爱集体,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意见。如介绍人发现被介绍人有新问题时,可向团组织反映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⑵年近二十八周岁的青年能不能入团?
团章规定,青年入团的年龄是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一个具备了团员条件的青年,只要他没有年满二十八周岁,支部团员大会就可以讨论通过他入团。
⑶可不可以接收合同工、临时工入团?
对那些通过正当手续,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的青竿临时工、合同工,经考察确实具备团员条件的,所在单位的团组织可以接收他们入团。
⑷从事个体劳动的青年能不能入团?
从事个体劳动的青年,是我国青年一个组成部分。个体劳动青年户口所在地的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关心个体青年政治上的成长,做好个体青年的团结教育工作,照顾他们的职业特点,吸引他们参加团的活动。对他们当中思想进步,表现积极,具备了团员条件,本人又提出入团申请的青年,应按照《团章》规定及时吸收他们入团。
⑸下岗青年工人能不能入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企业减员增效,出现了一批下岗青年工人。他们同在岗青年职工一样,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团组织应当关心这部分青年。对于长期下岗的青工,其户口所在地团组织要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积极关心他们,努力为他们的再就业提供帮助。对于下岗青工中思想进步,表现积极,具备了团员条件,本人提出了入团申请的青年,应按《团章》规定吸收他们人团。对于短期下岗的青工,原单位团组织仍负有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要积极主动关心下岗青工的生活和成长成才,为了教育广大青年,支部大会在讨论接收团员的时候,可以吸收一部分青年群众参加,但不要作为一种制度和必要的手续。如果青年群众对入团的青年有意见,也可以提出,但他们对申请入团的青年能不能人团,是不能参加表决的。
(6)入团宣誓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7)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
(8)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9)团员的权利是使团员在团内获得 民主生活 的保障 以 主人翁 的态度,积极参加对团组织的 监督 和管理
(10)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
3.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4.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职责。
5.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帮助青年进步,及时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
6.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
第五篇:产地证知识介绍
1、什么是原产地证明书?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签发哪几种原产地证明书?
原产地证明书是证明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或制造地的一种证明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是进口国对货物确定税率待遇,进行贸易统计,实行数量限制(如配额、许可证等)和控制从特定国家进口(如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主要依据之一。原产地证明书一般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第二类是一般原产地证明书;第三类是某些专业性原产地证明书。
根据1992年2月28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并于199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以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和一般原产地证明书。
2、什么是普遍优惠制?何时开始建立和实施?
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S),简称普惠制(G.S.P.)。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
1968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届贸易发展会议上通过了《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及半制成品出口到发达国家予以优惠进口或免税进口》的第21(II)号决议,确定了普惠制的原则、目标、实施期限,并成立优惠问题特别委员会对普惠制的实施进行协商,从此开始建立普惠制。197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实施第一个普惠制方案,其它给惠国在1971年7月1日-1976年1月1日之间先后实施其普惠制方案。
3、普惠制的原则、目标、作用是什么? 普惠制的三项原则是
①普遍的,即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②非歧视的,即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无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待遇。
③非互惠的,即非对等的,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同等优惠。
普惠制的目标是
①增加发展中国家出口收益。
②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③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作用:由于给惠国实行减、免关税产生的差额,使受惠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吸引进口商购买更多的受惠产品,从而扩大受惠国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工业化。
4、什么是普惠制方案?其共同要素是什么?
普惠制方案亦称给惠方案,是各给惠国政府或国家集团为实施普惠制而制定的具体执行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以政府法令的形式公布。
各给惠国的方案不尽相同,但其内容都有如下几个共同要素:给惠产品范围、关税削减幅度、保护措施、原产地规则、受惠国家(受惠地区)名单和有效期。
5、什么叫给惠国?目前有多少个给惠国,实施多少个给惠方案?
给惠国是给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待遇的国家,一般都是发达国家。至今世界上共有31个给惠国,实施17个给惠方案。即: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共1个给惠方案(法国、联合王国、爱尔兰、德国、丹麦、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挪威、瑞士、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保加利亚实施16个方案。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既是给惠国又是受惠国。
6、目前给我国普惠制待遇的有哪些给惠国?
至今世界上32个给惠国中有29个给予我国普惠制关税减免优惠待遇,它们是: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挪威、瑞士、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土耳其。
7、利用普惠制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有哪些作用?
我国自1980年1月1日起,正式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在利用普惠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普惠制对发展外贸的作用是:
(1)利用普惠制增强外商经销我出口商品的信心。(2)利用普惠制变部分滞销商品为畅销商品。
(3)利用普惠制有利于一些出口商品挤入发达国家市场。
(4)利用普惠制吸引外商来我国投资或开展“三来一补”业务。
(5)利用普惠制促进出口产品国有化。
(6)对部分市场情况较好的商品,可酌情加价或分享普惠制的好处。
(7)促进外国旅游者购买我旅游纪念品。
(8)我出国展品也可享受有关给惠国的普惠制待遇,以节约税金。
8、出口到哪些国家的产品可签发优惠产地证?
产品出口到《曼谷协定》成员国,可申请签发优惠产地证。目前,给于我国提供关税减让表的《曼谷协定》成员国有韩国和斯里兰卡,克签发上述证书。
国家质检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指出,“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国际证书制度规定的毛坯钻石,将列入《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归类在协调编码制度7102.10、7102.21、7102.31项下的毛坯 钻石,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限制进出口货物,其进出口仅限于在“金伯利进程”成员国之间进行。凡从事毛坯钻石交易的进出口商、代理商及承运人均应向指定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进口商在办理毛坯钻石进境手续时,必须向进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出口国政府主管机构签发的《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证书》,经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查验合格后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出口商在办理毛坯钻石出境手续时,应向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提供非“冲突钻石”声明以及证明其出口的毛坯钻石合法性的有关资料,经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查验合格后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证书》和《出境货物通关单》。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报关手续。
据悉,截至目前,北京检验检疫局共受理报检入境毛坯钻石5批,重量共计2520.72克拉,货值总计7 1.347万美元。
全国首份“毛坯钻石”入境通关单在广东签发。
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将毛坯钻石列入《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凡从事毛坯钻石交易的进出口商、代理商及承运人均应携带有关证明资料,向指定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实行新制度后首批进口的钻石共1352.03克拉,价值15.28万美元,入境口岸为番禺。广东口岸毛坯钻石进出口数量大。广东现有20余家钻石加工企业,分布在广州、从化、番禺、南海、中山、顺德、东莞等地,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毛坯钻石数量几乎占全国加工贸易方式钻石数量的一半。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派出机构正式进驻上海钻石交易所,这个机构将负责全面封堵“滴血钻石”(指非洲一些反政府武装在内战中掠夺的钻石)进入我国。闻此我心中一阵激动,这说明了左右商业的不仅仅是利润,还有道德。以人的生命和自由为代价取得的商品理应排斥在市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