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怀念母亲
怀 念 母 亲
东边太阳西边雨
她,是我降临在世界上第一个赠与我微笑的人;她,是把自己的血融化做乳汁哺育我幼小身体的人;她,是我人生路途中处处为我牵肠挂肚、遮风挡雨的人。她,就是母亲,我挚爱的母亲!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春雨,似拂面春风;这份情,无私而博大,绵绵不断,情深意切。如今,你我阴阳两隔,茫茫人海中再也寻不见你熟悉的背影,欢声笑语中再也听不到你爽朗的声音!母亲,我眷恋、深爱的母亲,离开我已经八十三天,女儿想念你!再多的话语也无法表达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再多的不舍也无法使你我梦中相聚变为现实。此文当是做女儿的对你的祭奠和思念吧!
母亲,不幸和艰辛伴随了你一生,女儿心疼你!从咱娘俩的闲谈中,我了解了你多怆多难的命运。在姥姥结婚不到半年、你还未出生时姥爷就毅然去青海从军了,这一走就是三年,他在军队倒是抓住了机遇,当上了令人羡慕的军队干部,姥姥漫长的等待换回的却是一纸休书,给这段身份、地位不对等的婚姻划上了句号。随着姥姥的再嫁,你成了七个姊妹中的老大,小小年纪缝衣衲鞋、锄地收麦早已成了你的必修课,使得成年后的你心灵手巧、干活麻利远近闻名。婚后父亲的性情木讷、不善处事,把你更是推到了生活的风口浪尖,你担负起一家七口人的吃喝拉撒,怪不得别人提起你 都竖起拇指夸赞说:“方圆几个大队,谁不认识你妈?漂亮能干,家里地里样样都行,没说的!”女儿的心在滴血,女儿在心疼你!你是女人,哪能担的起这么沉重的担子!
母亲,你用女人瘦弱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女儿感谢你!你一辈子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五人,为了让我们吃饱穿暖、挺起腰杆做人,其中艰辛不易可想而知。农村承包责任制刚实行时,你就率先承包了队里的磨面房,每次磨面要拿簸箕把麦子和面一铲一铲从水泥池里装进斗,再一斗斗倒进进料口,磨一百斤麦子得两三个小时才行,每次坐在炕上写作业的我早都睡得梦了周公了,你拖着疲惫的脚步才踏进家门。为让一家老小告别黑漆漆的土窑洞,你带领我姊妹几个硬是用了三个月时间自己烧砖、自己箍窑、自己运土,三孔崭新的窑洞美美地矗立在了院里。我还记得睡在砖窑洞第一晚的情形,我开心地激动地一晚都没合眼,我不停地问:“妈,你说这窑里咋这么明哩?妈,这炕上睡上咋这么好哩?”你一个劲得催我:“瓜女子,赶紧睡,明早不敢起迟了”,这场景做女儿的永远不会忘记。女儿还记得小弟的意外降生、父亲的身体有病家庭生活开支骤增,你做起了当时只有男人的做的事情,你用五百块钱做起了布匹生意,这一做就是十八年,你和男人一样去西安进货,更像男人一样扛上一百多斤的货一跑就是几里地,更像男人一样不管酷暑严寒、刮风下雨,起早贪黑坐着敞篷拖拉机到处赶会,坐在上 面穿两件棉袄还是浑身发抖,每次看到你几乎冻僵、一瘸一拐地从车上下来,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掉下来,你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妈是大人么,穿得厚,不冻。”在这女儿给你鞠躬行礼了,我们感激你!有了你,才有咱家的现在!
母亲,你用睿智豁达的心胸教我们做人、做事,女儿敬重你!你是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在农村就算是高学历了。在大队里,你会计出纳一肩挑,种田持家行里行外都是一把好手。你常给我们说,和人相处不要太争强好胜,老话说得好吃亏是福。这些话女儿一直谨记在心,成为我与人相处的原则。村里小到婆媳妯娌间、大到男人之间闹矛盾了,第一时间准找你,你说的话从不讲大道理人却句句中听切中要害,常有化干戈为玉帛的神效。你的睿智豁达,让你能以与平常心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情,很多事情至今历历在目,成为我受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我记得1996年腊月,你和同行一起去西安进了五大包货,每包货大概值五千块钱左右,你是人先提前回来的,货品随同行在后,谁知最后独独咱家的货品一下子少了两包,在那时候最少值一万多块,一万块钱就这样白白丢了?一家老小还要指望货卖的钱过年啊!大家都猜测准是那位同行做了手脚,应该去找那人讨说法。你沉默了几分钟,坚定地说“你叔给咱帮忙带货受累了,他啥人品咱知道,不能叫人家下了苦还留下话说!做人要厚道!现在不说 尿床就说晾毡,好好做咱生意就行了!”你用善良豁达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在小县城传为佳话,更可喜的是那年咱家生意不仅没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出奇得好。那年小弟结婚由于沟通不顺畅,结婚现场造成了一点小误会,舅舅不顾姐弟情谊,大闹婚礼现场扬长而去。你站在家门口放声痛哭、不停呼喊舅舅的小名想让看在姐弟情分上留下来。我和其他人想不通,自己人都不给自己人留脸面,让人看笑话!你做法让我很是意外,你说:“我是姐,他是弟,弟弟给姐发脾气正常。”在随后的几年里,你总是找各种机会给舅舅解释,舅舅家女儿出嫁时我们全家前往,舅舅逢人就说“我姐对我真好,是我心眼太小了。”在外人面前,你从不说几个儿子媳妇、闺女女婿的不是,总是夸我们多么懂事、多么乖巧,让我们做晚辈的不好意思;在家人之间,你总是给我们念叨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懂得宽容忍让,一家人能走到一起都不容易,这样一家人的心才会越走越近。你把一家人紧紧团结在你周围,几个小家庭都和和美美,这要给你记头功!
母亲,你渡过了七十个春秋就撒手人寰,女儿舍不得你!由于早年的操劳你身体一直不好,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支气管哮喘一直困扰着你。每次出门,你走不了几步路就要歇息好久;每到冬天,你不敢出门,有时坐在炕上都大口地喘着粗气,看着你难受的样子,女儿心如刀绞。几次说给你买呼吸机你都嫌贵不让我买,我也没再放在心上。你的病是 做女儿的忽视了,该早早带你去省城医院检查治疗,也许你就不会走得这么匆忙了!在附属二院看病期间,女儿对你的病太乐观了,但一次次腹水抽检、一遍遍检测化验,主治大夫凝重的表情将我的希望击得粉碎。病情确诊当天,我一人像热锅的蚂蚁在医院走廊里徘徊,我手里拿着化验单,却不敢迈进病房大门一步,我说大夫下午很忙,顾不上看化验单子,其实那是女儿在骗你!我不敢面对您问询的目光!不知怎么自圆其说!最后只好软磨硬泡让大夫替我去圆谎,女儿多么希望医生给你解释的病情是真的,多么希望你能再多陪我们几年。以前每次回咱家,你离好远就赶紧站起身子,高兴地说“我死女子回来啦,赶紧回”,以后不会有了;咱娘俩一起拉家常、做饭、开玩笑逗乐子,女儿给你做你爱吃的刀削面炒面,你边吃边夸女子炒的面就是味道好,以后也不会有了。
母亲,你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女儿永远失去了你!尘世间再也不会有你的音容笑貌,我的耳畔再也不会有你的叮咛唠叨。悲切的心情如何用言语来表达?千言万语怎么能诉说心中的伤悲?女儿只好用泪水送别你,用长跪想念你,任凭泪飞如雨也表达不尽对你深深的依恋和想念之情。惟愿:母亲天堂无忧,一切安好!母亲,请你放心,女儿已经长大,不再是在你面前撒娇卖萌、调皮捣蛋的小丫头了,身为人母、人妻、人女的我,定会担当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每天崭新的朝阳;定会经受住生活和社会的考验,欣然接受五彩绚烂的人生!有句话说得好:“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二篇: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新课开始,我给学生读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听后,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
紧接着,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质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亲。”“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为理解奠定了背景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
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时气氛活跃,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在理解作者对祖**亲的怀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祖**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明白,在教学中 “解读”课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
第三篇: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篇一:怀念母亲诗词十首
怀念母亲诗词十首 作者:袁戈 相思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阳田。千里两相望,无时不泪涟。
怀念母亲
棘人远在异乡客,诀别娘系已五期。淮岸濮山空缱绻,巴陵湘水共伤悲。西风回转相愁绝,血雨冰心同泪飞。今跪地门三叩首,连天春草也凄凄。
清明节
人在清明远故土,巴陵湘水共凄楚。天公有泪满瑶池,化作飘飘万里雨。
西江月
风送金幡银练,云乘仙鹤神騋。清明时节向天开,雨漫边庭湘岱。游子一心伤别,相思千里成灾。惟将飨酒岳阳台,北向娘亲叩拜。
怀念母亲 夜雨潇湘灯火昏,清明时节鹒(gēng)声闻,伤魂最是家千里,泪看高堂少一人。
虞美人·端午节忆母
去年端午全家悦,做妹家中客。玉盘锦食对瑶醇,午赏端阳夜 赏月临门。
而今又把菖蒲贴,少个人来也。独把离觞到黄昏,梦到南山 深处见娘亲。
浣溪沙·端午节南山祭母 诀别娘亲一百天,几回梦里泪流干。今携粽子祭南山。一处新居三尺内,数莺低泣短阶前。端阳幽晦楚云盘。
南山祭母 连天秋雨骤,世路鸦声瘦。人在短松冈,寸心冰冷透。
南山祭母
秋雨连绵近月半,四城八镇水成泛。南来迁客行难通,北往骚人眉不展。我去南山飨酒来,竹鸣孤冢把娘喊。风鸦知意同相悲,恨满长天肠寸断。
中秋节夜半人无眠,枕边看月圆。听风推锦户,闻露打琉檐。娘住南山上,我漂云水间。相亲惟梦里,鸡叫泪痕干。
移居乡间 作者:袁金锋 金秋老叟六十八,八月初八再搬家。器俱不添仍旧用,袜鞋虽破尽心踏。亲邻迎迓休迎迓,宾朋海涯非海涯。移居乡间何所事,自挖小池侍鱼虾。
篇二:《怀念母亲》课内阅读及答案
《怀念母亲》课内阅读及答案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这两则日记选自 《怀念母亲》,作者季羡林。
2.给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薄暗(báobó)沮丧(jǔ jǚ)√√ 朦胧(mēngméng)糊(hūhú)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寂寞;冷落 凄凉_
灰心失望 沮丧__
昏暗 薄暗__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朦胧近义词(模糊)反义词(清晰)沮丧近义词(懊丧)反义词(高兴)
5.第一则日记中,这“说不出的味道”是的。
6.分别概括两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① 夜幕降临时,“我”对祖国、对家乡浓
浓的思念。
② “我”从房东太太盼儿子归来,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关爱。
7.的修辞手法,把夜幕的降临写得极富情调,同时也预示着作者把所想的人和事,织出无形的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8.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环境描写。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9.第一篇日记中括号里采用了(对比)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自己对祖**亲的怀念之情。
10.把握句子的语言特点:
“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准确、简洁)
11.体会文中划线的句子的含义 作者怀念起故乡生活的情景,回想起故乡的老朋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而心中多凉和孤独。
12.两则日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对生身母亲与祖**亲无尽的怀念。
篇三:关于怀念母亲的文章
关于怀念母亲的文章
发布时间:2009-12-08|类别:精选文章|打印
怀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已经快十年了。岁月冲淡了许多记忆,可是对她老人家的怀念却与时俱增。多少次在梦中见到您---母亲:您还是那样慈祥地微笑,还是那般不知疲倦地忙碌,还在做着您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活---我们的衣食起居、饥渴寒暖,都在您的心上,都在您的每日每时中。梦中,我依然承欢膝下其乐无比,可醒来,儿子却常常是泪湿枕巾。
多少次耐不住思念想写一些怀念母亲的文字,但是一旦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了,却又不知从那里开始。母亲为我们这个家倾注了毕生心血,靠着父亲的微薄工资养育了我们四个子女。早年您在房后山边开荒种地;帮别人带过孩子;给别人洗过衣服;在集市上卖过凉粉;到乡下农民翻收过几次的地里拣红苕筋筋,萝卜撄樱;到河坝里拣白石头,挖水涝材;饿了吃口冷饭,渴了喝口河水。有一次不仅被刁民没收了您辛苦大半天拣的一点点东西,还强迫您担了很多转粪,他们装得很满很满,用脚踩了又踩,还有人押着你。母亲我不能想象您那有伤残的身躯是怎么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的!在生活上为了我们吃饱您经常忍饥挨饿,记得那时我们晚上有时吃面条,做好后你总是让我们先端,儿子那时太小不懂事总是选面条最多,最干的那碗端,剩到最后的是面条最少最浠的,您就用面汤充饥。母亲啊,为了养育您的儿女您承受了人世间的多少苦难和屈辱!母亲在单位上始终是上班最早,下班最晚,干活最多,赢得了同事们和领导的好评,大家一致推选为先进工作者,还奖励了一尊毛主席瓷像。领袖像儿子见过成千上万,但唯一保存至今的只有这尊。因为这证明了您不但在家里是我们的好母亲,在单位上也是受人尊敬爱戴的好职工。当您竭尽全力把儿女们都拉扯大了,本是您应该生活得更幸福一些,应该得到儿女更好的孝敬,可以更加开开心心的享受儿孙绕膝的更多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您竟然撒手人寰匆匆而去。人生能够享受母爱是多么地幸福,可如今“子欲养而母不在”了,其悲其痛该让儿子用何言以表?“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想起母亲,却常常任热泪流淌,不能自抑。
再过几天,母亲就离开我们十周年了。1997年1月2日是个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悲痛、天塌下来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生我养我,至亲至爱慈祥的母亲终于忍受不住疾病的折磨,静静的离开了我们。从母亲患病一段时间经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我就害怕这一天会到来,但是,我却从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急速,如此匆忙!我想,一定是母亲不忍再拖累我们,所以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可您怎么舍得啊,怎么舍得撇下敬您爱您的儿子?怎么舍得撇下尚未报答您的孙女?母亲,您刚离开我们时,我极力的想从梦中和您相见,实在忍受不了这种阴阳之隔的痛苦分离,可你连一个清楚的梦都不给我。我知道是母亲在耽心我,耽心您的儿子悲伤过度伤害了身体,才做出这样痛苦的选择的。但我相信:母亲的匆匆离去只是化做了天上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那颗星,每当夜幕降临,您就闪烁地遥望着人间,慈爱地微笑地关顾着儿子的每天,每时,每刻,我感觉到母亲每天都还是和我在一起。
您离开的那个夜晚,是那么的寒冷。母亲啊,任凭儿子怎样抱着您,摇动您,您也一动不动;任凭儿子怎样千呼万唤,也换不回您的一声回应。母亲啊,你知道吗?那时儿子是多么期望能够同前几次一样,用儿子的拥抱,用儿子的呼唤,用儿子的爱把您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让我们永远生活在一起。但是母亲您还是去了,看到您的脸那么苍白,那么消瘦,不再有往日的容颜,儿子的心像刀割一样。在那段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您受尽了煎熬、筋疲力尽,终于无力再挣扎些什么,撒手西去。我知道从今往后,我的身旁将不会再有母亲的叮咛;我的身边将不会再有母亲的音容笑貌出现;我的世界已永远失去一份慈爱的目光、一份殷殷的期盼;我已从今永远失去了母亲的关爱!悲伤的心情,如何用语言来表达? 千言万语也无法诉尽心中的伤痛。儿子只有用泪水送别您,用泪水告慰您远逝的英灵!也让泪水去抚慰 自己心中的伤痛,但是任泪飞如雨也表达不尽对您深深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母亲,在您生病期间,儿子没有将您照顾好,是儿子的无能和不孝,让您受尽了病痛的折磨。真的母亲我知道你想让儿子多陪陪您。虽然以前您生病儿子曾有两次请假陪护您直到康复,但这次儿子愚蠢的把白天交给了工作。由于儿子的无知,您带着遗憾永远的离开了我,留给儿子无以伦比的忧伤和哀愁,让儿子感到无穷的思念和内疚。我真的好后悔,这是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的!
母亲,这几天您肯定知道我要来看您了,您在想念您的儿子了。要不最近我怎么会几乎每晚都能和您相见呢!我现在真的相信阴阳也有心心想通之说了。这几天您的音容笑貌总是不时的在我的眼前和梦中出现。您还是那样的思念着、还是那样的牵挂着,还是那样的放心不下你的儿子。母亲,儿子又何尝不是呢!母亲,我想您,常常泪湿衣襟。晚上梦中见到您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哭泣中醒来才知道是梦中相见。您走后,我把您的相片集中到了一起,每当我一个人在家里想您的时候,就拿出来看,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在眼前出现:
以前我们住在乡场上,一次您看见有人从城里运的冰糕来卖,您自己从来舍不得用一分钱但您给我们买了冰糕,放在碗里浮在水缸中。我们回来后您兴高采烈的给我们吃冰糕,端出来一看碗里只有一根木棍和半碗糖水,您是多么的失望啊。可是母亲您可知道,虽然那时儿子没有见到那个冰糕是什么样子,但那半碗糖水至今还甜蜜在儿子的心中;
记得有次工作应酬酒喝得多了一点,回来后睡在沙发上。尽管是三九寒冬您一晚上起来了好几次问儿子有没有不舒服?问儿子喝不喝水?给儿子盖被子。我知道您那晚上心里惦记着儿子,您自己根本就没有入睡;
儿子还记得那年夏天我们一起翻秦岭,垮泾渭,过八百里秦川,漫步在临潼的万亩石榴园。看秦王军阵;看唐僧生活过的大雁塔;看杨玉环洗澡的华清池。喝黑米粥;吃羊肉泡馍;您是那么的开心!母亲啊,我多么希望您能再给我机会,让儿子陪您去北京,去上海,走遍全中国!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我流着泪写下这些文字。母亲,这一年又快过完了,新的一年就要到来,您在那边还好吗?这几天又降温了,您冷吗?您也在想念您的儿子吗?您的一切,是儿子今生今世永远的牵挂。
母亲,新年快乐!在您有生之年,儿子未能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来世,我还要您做我的母亲,让儿子能再有机会尽心尽孝侍奉百年!母亲,新年快乐!愿您在天堂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让您对我们的付出,得到您应有的回报。母亲,新年快乐!您对儿子的爱,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内心深处,在这新年就要来临之际,请接受儿子最诚挚的祝福
母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你的儿子 于2006年12月28日
第四篇: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今天,是我母亲遗体告别之日,我谨代表全家对前来参加告别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呜呼哀哉!“阴晴圆缺月,生死离别情,仰天空悲切,无泪报春晖。”2013年元月10日凌晨,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与世长辞了!如今,月圆人不圆,怀念怎不叫人肝肠寸断!母亲走了,走得匆匆,没留下任何遗愿;母亲走了,走得从容,没留下任何遗憾。回首往事,我们泪如雨下,千言万语也难诉思念之情„„
母亲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社会动荡不定,母亲幼年时家境贫寒,饱经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3岁失去了生母,有着辛酸的童年生活。后来嫁给父亲,来到西坡,过去的西坡村,风吹石头跑,茫茫戈壁狼群常常出没,贫穷落后是出了名的。父亲家里一贫如洗,可以说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垅,连父母结婚用的被褥都是借别人家的,然而,母亲没有丝毫怨言,硬是咬着牙,用柔弱的肩膀和父亲一道撑起了这个家。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精心抚育子女,操持家务,用她的执着、坚强和智慧支撑着家,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我们。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细雨,似拂面春风;有一份情,无私而博大,绵延不断,情谊深长,这就是母爱,永远都是不求回报,无私地付出。那年月,家家靠挣工分吃饭,一年三百六十日,母亲日日辛苦劳作。我们不会忘记,日日天不明,您就趴在井沿上打水,屋里屋外忙碌,还要赶着到生产队干活;我们不会忘记,每当我们一觉醒来,却看到您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们兄弟姐妹纳鞋底赶做新鞋;更不会忘记,每逢过年,生产队放假几天,晚上孩子们睡一炕,而您却顾不上休息,忙着把孩子们的棉衣拆洗翻新,为的是30日早上一定要我们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过年。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日子终于有了好转,可天有不测风云,1972年的一天,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充满悲痛的日子,父亲永远离我们而去了。那时,作为老大的我才年仅14岁,对于母亲来说,天都塌了,而长期为父亲治病,钱已花光,家徒四壁,外债如山,全家人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度日如年。然而母爱如海,面对几个尚未成年的孩子,母亲毅然担起了独自扶养我们姐弟六个的重担,因为您心里明白,没爹的孩子生活将是多么艰难。我们一个个吃不饱、穿不暧,出门在外,总感觉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每当这种时候,母亲您就抱着我们痛哭流泪,但人穷志不短,这更加坚定了母亲忍辱负重,扶养我们成人的决心。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母亲柔弱的肩头,历经艰辛和劳累,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成人了,成家了,而母亲由于长年的磨难和过度的劳累,积劳成疾,身体留下了严重的病根,给母亲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如今,咱们日子好过了,您老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本该苦尽甘来,理应享受天伦之乐,让我们好好伺候您,而您却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怎不教儿女们痛断肝肠?妈妈„„妈妈!(含泪呼喊)
母亲,您一生勤劳节俭;母亲,您一生坚强勇敢;母亲,您一生与人为善,为儿女们树立了榜样,我们无论为您做什么,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
夜沉沉,风萧萧,无情的病魔夺走了母亲的生命,儿女们痛恨世无救母药!母亲,儿孙们多么希望仍能和您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然而,您却驾鹤西去,与我们阴阳相隔,再也听不到亲人们的话了。此时此刻,您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重孙,共济一堂,跪立棂前,为您送行。母亲,您留下我们就这样走了,在这诀别时刻:我们只能祝愿您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这四个字,拖长带哭读)
遥望黄泉路,悲泪落纷纷!安息吧,亲爱的母亲!
第五篇:怀念母亲(本站推荐)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所含的复杂的思国与思母之情。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内容。
2.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情导入
1请说说我们学过与他有关的几篇文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认识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二、三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读得准确、读顺。2.读文检查
A 崇高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沮丧
忍耐
几篇
寝不安席
泪流不止
思潮起伏 频来入梦
可见一斑
B 选词填空。
惊恐
惊奇
惊讶
惊异
(1)管家看了扬科一眼,这个瘦小的孩子睁大了()的眼睛。(2)那时我有点()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3)同学们一个个睁着()的眼睛,看着魔术师的表演。
偶然
居然
果然
(4)报上介绍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长出一颗新的牙齿。(5)王戎说,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小伙伴们一尝()是苦的。(6)一个()的机会。使我俩成了好朋友。
三、再读课文,自主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从课文的那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4.结合课后练习题二,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四、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1、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
3、A怀念亲生母亲:
⑴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⑵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⑶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5.再来找找怀念祖**亲的句子。B怀念祖**亲:
⑴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⑵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⑶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⑷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⑸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⑹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⑺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4重点词句解析。
①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五、讨论质疑: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
六、提升、拓展:
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
》吧!结合课后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