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
论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如何在建设的过程中做好景观规划,如何将这个理念落到实处?针对于目前的新农村景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现在的设计趋势,我将就如何建设一个生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展开了粗略的研究探讨,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前景提出了美好的瞻望。关键词:现状 趋势 瞻望
一、目前新农村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任务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他们也迫切希望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于是大规模的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了。因此农村的景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通过对一些建设中和建设完工的农村进行了初步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建设在景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脱节 一些农村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许多项目并不是由景观设计师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的,而是由其规划师和建筑师独立完成的,造成景观建设的不完善性和被动性,甚至具有应付性。所以农村建设在景观建设方面还处在无序状态。
(二)建筑无法融入周围环境
农村住宅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经过千年的衍变,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但大多住宅都是由农民自搭自建的,建筑的色彩、格局、样式一味的相互抄袭,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甚至还大大的破坏了周边的环境。这些建筑不但没有继承或发展当地民居的传统与特色,更不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反而会使之将其慢慢遗忘。
(三)景观建设不够全面
在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往往忽略了一些残留的景观滞后,如集市、街道、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死角及宅前屋后的个人空间,景观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
当前的规划者一味的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农村,可是他们也不想想农村是否适应这种模式。其实假如真要这样的话,可以直接把农村变为城市,没必要做这么复杂的建设。这些完全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本意相违背。其真正的本意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是农村城市化。毕竟农村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态。
二、现在的农村景观设计趋势 俯瞰整个地产销售市场,“XX花园”、“XX新城”遍地开花,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城市中的住宅都设计成了都市中的田园,而农村中的村落却做成了田园中的都市,广大设计师本着为开发商创造价值的原则,逐渐形成了这股设计之风。但事实上,这样的追求是盲目的,这就好比是中国人抛弃母语学习英文,很容易跟风操作,却很难到位。某景观网站有这样一句留言:“决不要在自然中强调自然,也不要再现代城市环境中去炫耀现代!”看后笔者感触很深,从心底佩服这位网友投机取巧的意识,但是中国的耶路撒冷、美国的故宫只能成为让人们惊讶的怪胎。其实什么设计是经典?自然的,舒适的和适宜人的设计才是经典。
既然是居住环境,那一定是自然舒适的,农村——远离城市的嘈杂喧嚣,远离城市的污染,在这里有轻松的环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居住环境,它本来就具备比城市更为优越的条件,但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气派”,却硬生生的要把它与城市拉回到同一条起跑线,甚至还把它降到更低的位置。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舍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在这里的景色怡人,居民们男耕女织,到处洋溢着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世外桃源——几乎承载了所有人的梦想。麦克哈格也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说:大地是有内在价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个活的系统。也许,天然的一片森林,一弯溪流,一丛野花„„在农民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但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就应该善于去发掘普通人视而不见的“潜力股”,而后去规整,去修饰,从而变成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美丽。“麦田守望者”——俞孔坚教授,他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的作品。他用最经济的途径,用农业生产来营造景观环境的案例。此案例在中国新景观设计中影响很大,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我们现在讨论的新农村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问题,但他的设计思路却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纵横交错的田垄,一望无际的稻田,在从前在常人眼里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东西了。但正是由于他的发掘,我们找到了我们一直渴望的东西。那么农村的居住环境是不是可以不去一味地机械模仿城市的市政建设,而是完全可以结合农村实际特点,让“稻花香”来代替园林的主体绿地呢?
当然,在这里笔者只是阐述了一种观点,并不是去鼓励模仿俞孔坚教授的这种设计理念,再好的创意也抵挡不住克隆的杀伤力,因为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的枯竭,从而忘却设计的原点。何况新农村居住环境形式也是需要多样性的,不能让农村的景观设计模式化,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其具体分析,然后才能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思路。但是,不管是什么理念,都要立足于农民,因为他们才是最终使用者。
尽管每一个开发商都会扯开嗓子向市场叫嚣,重复他们“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我们却曾不止一次的亲眼看到农村的拆迁住户,会将“花园”里的草坪铲除,种上蔬菜;会在“花园”里的灌木上晾上拖把;会把“花园”围上一圈篱笆,或在里面养殖家禽„„。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习惯的做法就是去谴责农民,因为他们是败坏风貌的肇事者。但是,我却认为广大农民群众是无辜的,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有这个需求,而规划师、设计师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们无视了这种需要,用牺牲功能来满足自己眼中的所谓的“美观”。
所以,当我们着手投入新农村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时候,就必须首先去深入了解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需求,了解他们的审美眼光以及他们的愿望。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生的社会群体,其中有的也拥有自己的副业,也有的是往城市打工促农的,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他们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提高,有着自己的追求的眼光。他们大多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土地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他们渴望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同胞虽然温饱有余,却还谈不上富裕,所以在发展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走节约路线。还有大规模的规划拆迁,促使绝大部分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以工代农。一个一辈子都在自己土地上的农民,今后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一家。这些还需当前的规划设计师好好的琢磨琢磨。
农村的乡土树种很多,我们在建设绿化环境时,可以更多的倾向于经济的,符合当地特色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而不是为了强调所谓的视觉冲击,去修很宏伟的大道,两旁配置名贵的从远方运来的,还可能并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种,这样的树种不仅在一开始栽植的时候投资大,而且在以后的维护费用也会远远超过了其它一般乡土树种。事实上,作为居住环境,我们并不需要“震撼力”、不需要“壮观”,我们需要的是舒适与放松,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另外,在这里笔者还想提的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村因为位于高速公路旁或某国道旁,在短短两周内甚至还要更短的时间内,所有的路边的住宅都被齐刷刷的刷成鹅黄色,美其名曰:整顿美化。可当你折进村子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些被“美容”了的住宅却是一个阴阳脸(在住宅的另一侧并没有涂料),也许这也是一种特色吧。我们并不赞同这种刻意的统一,我们可以看一看澳洲这个农业大国的农村建设,虽然未曾到过,但从友人在当地所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村落毫无规律的延伸到远方,其中,你找不到两所相同的农舍,但所有的住宅都像是风景画的一部分,恰到好处的镶嵌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原始的和自然的。
三、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的前景
“绿色住宅”作为一种新起的生态人居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循环,节能环保成为了“绿色住宅”的首要条件。其实绿色住宅不单指个体的住宅,而是包括整个体系。在新农村规划中,我们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和植物学等的基本原理,处理好住宅建筑与整个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本地植物为基体,共同组成一个适合人居住又生态循环的系统。以达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具体设计上,注重本地植物的运用和不同植物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补充融合,不加修饰。目的使整个系统更趋向于原始状态与自然状态,最大限度地回归自然。中国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发展成今天的局面也牵扯着方方面面的因素。上述笔者的观点也许是琐碎的、不成熟的,也许是片面的,但也代表着某个角落一部分人的呼声。笔者衷心的祝愿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够真正的立足于农民,能够更好更快健康蓬勃的发展。同时,农村的人居环境景观建设也能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当代当地农业的特色,愿广大设计师能够集思广益,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不断开辟出具中国特色的景观之路。
参考文献:
[1]谢振宇、杨光穗.绿色住宅——一种新的建筑景观.热带农业科学.2002(8).[2]唐兰、鲁长亮.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模式初探——以仙桃市郑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为例.现代企业教育.2006(9).[3]强健.村镇景观当风流——北京郊区村镇景观规划建设之我见.城乡建设.2004(6)
第二篇: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园林化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追求高质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安全舒适、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等特点是人们对良好人居环境的期待,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园林化的景观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分析了人居环境中园林化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园林化
对于现代住宅区域的设计,应当更多的从人的角度出发,所谓人居环境,意味着应当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统一。随着社会的更替发展,城市空间,尤其是城市的居住区域已经成为景观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最佳的人居环境便是园林[1]。因此,应当重视人居环境中的园林化设计,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尊重可持续发展思想并结合当地地理人文特色,创造设出天、地、人合一的园林化人居环境。
1以人为本,创造合理的环境空间
1.1保持安全感的空间设计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安全感是一项很重要的主观感受,人居环境的园林化景观设计,若能从人的心理出发,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设计规划时,应当注重朝向和视野的便利和开阔,使人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保护隐私,视线上又不受到过分干扰,与外界形成良好互动。设计出能够保证安全感的人居环境,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放松自由,达到“可望”、“可居”的理想状态。
1.2合理利用边界区域
给停驻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环境,是开放式空间功能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2]。在园林化的景观设计中,人居环境设计要重视合理利用边界区域,例如座椅、阶梯、箱体、护栏等,从细节处发挥,相应增加辅助设施,创造舒适合理的、人性化的户外行动空间,以此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2生态化的景观设计
2.1科学的景观植物配置
景观植物的科学配置是园林化人居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住宅景观设计中,植物扮演着多种角色,除了观赏、调节光照等作用外,植物还起到分割空间、遮挡物体、导向等作用。为了保证舒适良好的人居环境,要结合住宅区地形特点,以生态理论为依据,科学合理地配置景观植物,规划出既能使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适宜,又具有高效生态功能的绿化环境。例如,种植草木花草时,重视空间切分,既能形成视觉上的美感,又方便通行。又如,创新设计屋顶绿化、室内绿化等新型绿化方式,增加审美和居住乐趣。此外,在配置景观植物时,要格外注意所采用的植物品种,虽然许多外来品种的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很可能在引入地区难以存活,因此,应当科学选取配置植物,可以少量选取适应性强、观赏性高的外来品种,但从长远考虑,景观植物应当首选当地植物[3]。
2.2水景设计
水,是园林化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同走向、不同行形状的水景设计带给观者的感觉也不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既有助于调节气温,又能改善干燥的空气状况;从人的主观感受上来说,大多数人是亲水的,依水而居,观水、听水是回归自然的体现。在住区环境中规划出良好的水景,与周围配置的植物或假山等设施相协调一致,做到在视觉和功能上相互衬托和补充。
3园林化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3.1营造园林意境时要结合时代背景
在景观植物的选用和水景设计中,要格外注意营造出优美自然的园林意境,但若是过分追求所谓的“异域风情”,或者严格依照传统园林的规划,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华丽亮眼的异域风格设计或许能较快吸引眼球,但与当地文化习俗相去太远,则很难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反而会破坏人居环境的整体协调性;过于遵循传统园林意境的搭配也会带来负面效果,例如九曲回廊虽然有曲径通幽之美感,但却不利于人们日常通行。因此,在进行现代人居环境的园林化景观设计时,要注重与当地人文习俗相结合,配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园林化设计成为更受人们青睐的人居环境景观规划的方向。
3.2生态系统的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注重绿化和水景的观赏性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任务,但园林化人居环境的生态系统设计也要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是仅仅追求一时的美感。自然生态的设计要充分利用花草树木的气候和湿度调节能力,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视觉享受设计大规模的观赏性草坪等,而降低综合生态效益。注重绿化生态的可持续作用,是人居环境园林化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
4结语
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结合社会、文化、人文、生态等多层面综合协调设计,而“以人为本”应是园林化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从人的感受出发,创造合理的空间环境、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景观设计园林化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第三篇:人居景观设计的未来
人居景观设计的未来
摘要:当前中国人居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强调个性的突出与张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公众参与四者间缺乏协调与统一、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36.68亿平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满足康居需求的改善型消费。这就预示着今后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警惕“建设性破坏”,避免或减少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平衡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是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人居景观 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居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居住区的房地产开发出现了以“景观”、“环保”、“文化”、“休闲”、“智能”、“绿色健康”等为主题的人居景观设计理念。也就是说,住区的开发设计已经开始向更多地关注景观和文化,倡导住区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展。
1、我国现代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因此,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人居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
解放初期,住区规划大多采用了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在3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位”的设计理论,居住区范围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城市干道为界,在居住区内设有小学和日常商业点;如上海的曹阳新村等。
五十年代中期受原苏联规划理论影响,采用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方式。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用封闭的周边式布置,有的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六十年代采用一条街的形式,沿街两旁各种商店、餐馆、旅馆、剧场等商业文化设施齐全。虽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却也带来居住环境恶化。
以上各阶段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实行低标准,着重解决房荒问题,如几家共用厨房、卫生间等;因此在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方面很少甚至几乎不考虑。
随着人们对生活条件要求的提高,居住区规划中开始初步涉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但也只是在绿化方面得到了加强七十年代后期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成为当时主要的建设模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
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4届大会发出了《华沙宣言》,指出“要认识人类—建筑—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建筑师、规划师在形成人类环境过程中的历史责任”.八十年代后期“欧陆风格”影响到住区的景观设计与建设,盛行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在小
区中心绿地中布置用希腊柱式、罗马拱门、文艺复兴花饰等装点的亭、台、桥、门等,既无使用价值,又缺乏艺术品位。反映出这一阶段的人居景观设计还处在初级的盲目模仿阶段,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居环境景观的真正内涵。
改革开放使我国在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居环境设计的国际交流也得到了加强。人们开始注重住区环境的建设,并根据住区的规模和所处的地段,合理配置公共建筑,组织多种空间,以满足居民生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如北京的塔院小区就是以反对称的手法,用折线形主路将住宅分成四个组团,布置了两种组合形式。一种将左右两排南北向住宅上下错开,避免了“直胡同”似的单调;另一种是采取高层塔式住宅与多层行列式住宅搭配,并适当错开的形式,从而改善了景观效果。???。同时国际上对我国在人居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如1992年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荣获世界人居奖;自1990年至2002年我国先后有唐山市政府(1990年)、深圳市住宅局(1992年)、杭州市政府(2001年)等十个城市或市长荣获联合国人类居住环境奖;2002年广东省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项目荣获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等。
进入九十年代后开始强调以人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突出了“以人为核心”,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在小区中心集中设置公园式绿地和休憩娱乐场所。同时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注重与自然相结合;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在全国出现了诸如大连的锦绣小区、上海春申城四季苑、北京的恩济里、深圳的金碧苑等许多优秀的住区景观设计。???
另一方面住区环境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6月在联合国第二届人居会议上向大会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提出了1996-2010年中国人类住区发展的“行动计划”,将可持续发展正式列入住区发展的目标。
2、人居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21世纪进入网络时代,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合作更为广泛,更能左右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独立,一切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更为分离。但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就是在保留传统石库门里弄建筑空间格局、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重新改建,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这也是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而成功开发的典范。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其范畴包括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等。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
2.2 强调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2.3 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如北京菊儿胡同和苏州桐芳巷的改造都在建筑符号语言、空间形态、色彩等方面继承了传统民居文化的精髓而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好评。
2.4 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盲目模仿、抄袭现象逐渐趋少;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
2.5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
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人居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结束语
当前中国人居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如建筑强调个性的突出与张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与公众参与四者间缺乏协调与统一、传统建筑景观保护不够等诸多问题。
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城镇将增加住宅需求36.68亿平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来满足康居需求的改善型消费。这就预示着今后我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警惕“建设性破坏”,避免或减少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平衡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是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由于我国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匮乏,要跟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设计营造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使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任重道远;需要环境设计者本着对历史、社会和人负责的态度把握时代特性,不断探寻人居景观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中国人居环境奖。
第四篇: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 分析 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 发展 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关键字: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 自然 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 问题,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中国 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 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发展 科学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 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 艺术 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1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 现代 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臵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臵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 研究 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 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 历史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 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 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 发展 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 时代 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 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 经济 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 哲学 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 中国 “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 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 科学 与 艺术。”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 研究,而应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 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臵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 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第五篇:人居环境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太原市晋源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荣春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简称,是以“人”为主体来研究生活的,是一个融贯综合的学科,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内涵十分丰富。人居环境强调融贯和综合,融贯是指从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主动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综合就是把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在内的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人类聚居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融贯综合思想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一、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既是一个古代的命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幕天席地的居住环境中学会了建造茅草屋,他们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当代,人们通过建筑布局和构造的变化来改善通风、温度,以及减少噪音等各种不同不利条件的侵入。但是,在快速化城镇发展进程当中,城市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匮乏和老化、生态环境破坏、旧城改造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激化、城市“美化运动” 1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切断了城市的文化和文脉。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劣,会直接对该城市的面貌、品质以及民生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观、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出行、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显得异常重要。
二、人居环境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结构健全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人居;还要具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性,重视人居环境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意,特别是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创意。现就人居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人类住区、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加强人类住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健康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两句话:第一句——人
人都有适当的住房;第二句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基本实现了,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应该向“居者优其屋”的方向迈进,解决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人居环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性、亲和性;令居住者身体舒适、精神愉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么,如何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住区环境长期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强调综合规划先行原则——强调整体概念,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要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在居住方面要提高技术,更新材料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的住宅建筑体系。
第二,建设健康住区环境,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阶层、各个层面的不同住房需求,都拥有各自的健康住区。同时,还需要确保住宅设施
同步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建材,营造绿色家园,保护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利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城建、生态城建、文明城建、高效城建、和谐城建和阳光城建的新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城镇化的里程碑工程,要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和供热网络,加大政府对供水、供气、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行业监管,确保供水、供气和供热质量;
第二,要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向农村延伸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要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
第四,要全方位推进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等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城市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城市绿地、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音控制等生态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第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和布局,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等造林绿化工程,同时还可以将城市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水体、林地、农田等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体系建设。
第二,遵循生态规律,整治城市水系,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同时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
第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综合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状况,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状况,打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四)发掘城市人文资源,培养文化特色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造成的文脉遗失。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城市形态、名胜古迹、古建筑、风
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宝贵的财富,各城市一定要加强保护、修缮和宣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要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文化广场、公园、雕塑等,培养城市的文化特色,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展现自已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的功能配置、工程质量、装修水平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综合配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绿色人居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