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段孩子作文如何起步
低段孩子作文如何起步、如何培养非常重要,如果抓好契机、做足功夫,全面渗透,将为孩子作文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机,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好奇心,求知欲,就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诱人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景,跃跃欲试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二、多看、多读、多积累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读书能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好词佳句,更重要的是在读书中进入角色,领悟感情,点燃思想火花,激发学生表达灵感,正如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抓课本、重教材,辐射课外阅读。广泛涉猎各种书籍,让学生在读中掌握丰富的词汇、优美的句子,学会修辞,学习作者观察的视角,表达的方法,懂得如何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作文提供大量的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摘抄下来,贮存在大脑中,以备今后作文之需。
三、丰富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
1、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养成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山川林木、花草虫鱼、人事百物,了然于心,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说瞎编乱写。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过不歇”。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目的地补充学生的作文“素材仓库”。如在校内:开展各种体育竞赛、趣味游戏、春游、……在家里:作一日家长,扫地、洗碗、游泳、滑旱冰……在社会上:乘车让坐、做绿色小卫士……。
四、加强说话和口语交际训练
1、利用课文问题,看图说话,遇事说话,讲故事,复述课文、亲子交流等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如“小军正在做作业,妈妈叫他去买东西”进行对话;“玩电脑好不好”进行对话……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表达能力。
3、在学生说话和口语交际后进行适时点拨。如:说话要有顺序,意思表达要完整,由单句到多句发展到段落,由简单到生动。
五、重视作文训练低段作文有其特殊性,因此应多样化、趣味浓。
1、加强词句训练,学会遣词造句,写长句,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更具体。
2、放飞想像,续写课文。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成功的作文是离不开想像的,想像能让孩子思维纵横驰骋,妙笔生花。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①根据课文想像续写课文。如《井底之蛙》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续写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他在干什么……②根据插图想像续写课文,如《黄山奇石》仿“仙人指路”续写“仙女弹情”。③写绘训练。把写作和孩子们最喜欢的绘画联系在一起,既消除了孩子们对作文的畏惧感,又增加了孩子们对作文的兴趣,如春天来了,画一处春天的景物再配一段文字;画一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写出它们的样子与它生活中的一些趣事等等。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的心灵完全处于自由快乐的状态,文思如泉涌就不见怪了。
六、多肯定,少批评,重点拨面对孩子们一篇篇稚嫩之作,要善于发现他们文中的闪光点,进行赞赏和鼓励,不足之处要委婉地指出,并帮助修改。另外,从作文中选出好、中、差三类作文进行点拨,让学生知道写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从而懂得如何写好作文。心理学家皮亚指出:“一切有效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就会视它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乐此不疲地写。
实践证明,只要老师重视低段孩子作文起步,抓好各个环节的训练与培养。教师常抓不怠,学生常练不懈,孩子的作文能力就会与日俱增,大大提高。
第二篇:作文起步
作文起步,从观察入手
————课题小结
四年级教研组 马传莲
经过一年多来的实验与研究。“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策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经再次问卷调查与考核,学生作文兴趣有提高的占72%,作文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在研究中也获得了理念与素养的提升,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对我在一学期内的做法做一下小结: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观察作文,首先也要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
生活是创作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我就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我还提醒同学们在观察时,不仅要用眼,而且要用心。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这样长期坚持认真细致观察,班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慢慢得到提高,写起文章来也有丰富的资料积淀了。
二、指导学生观察方法
1.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小学生作文,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的毛病之一。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让让她们按一定顺序观察,为作文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本学期的第一篇习作,要求学生观察图上的画面,展开想象,描绘春景图,我就按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远到近、按游览的顺序等进行观察,这样写出的作文也言之有序。
2.观察要抓住特点
客观事物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在观察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鲜活、生动。如在写自画像时,就引导孩子抓住自己与众不同之处进行介绍,避免众人一面的现象。
3.观察要五官参与
在指导中,我要求学生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模、嘴问、耳听,以各方面了解事物的属性,全面、细致、深入地把认识事物。例如,在写水果时,我就要求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逼真,具体细腻。
三、本学期开展的各种观察活动
1.自画像
本学期,由于新分班,很多同学都不认识,所以我抓住时机让孩子们做自我介绍,回家后,请大家画好一幅自画像,再指导学生观察,在观察时,充分发挥自画像的作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管是写,还是
画,都要抓住自己最主要的特点,在指导写作时,直到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不要面面俱到。
2.找秋天
要让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变化。秋天到了,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学生平日未见过的或难以见到的秋天的变化(例:小羊长出了绒毛准备过冬、大雁南飞、丰收的农田、果园,以及农民收割的忙碌景象……)再让学生说说他发现的秋天的秘密。最后引导学生用“找到了,秋天在()的句式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3.观察水果
秋天到了,各种水果都上市了,我抓住机会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如桔子,可以闻一闻,摸一摸;柚子,可以称一称重量,了解一下它的广泛用途等等。这样,同学们会觉得,作文,并不是坐下来空作,而是照着客观事物实记,实记要比空作容易的多。
4.观察文具用品
5.观察小动物
6.观察活动“老鹰捉小鸡
四.成果
1.在班级论坛上建立了作文专贴,为学生交流提供平台
2.有几名同学的文章发表在各报刊杂志上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已学会观察的方法,可在观察实践中,如何灵活地综合运用就有些难了。例如:如何使观察能抓住特点,什么情况下该怎样观察等。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对学生的观察勤于指导,在布置观察任务后,认真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具体的观
察,并可根据情况,和学生一起或教会学生列观察提纲,从而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并加大检查力度,及时肯定鼓励,久而久之,我想学生应该能真正学会观察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抓方位
对于写景类文章的指导,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抓住方位的顺序来写:从近到远、从远到近、按游览的顺序等,都是常见的观察顺序,学生也比较容易把握。
联系了本册书中我们曾经学过的好几篇写景的文章,里面都有大量的优美词句,如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那效果应该是非常好的。于是,我就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画片,再由远到近地来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尽量能用上学过的好词好句。在练说之后,我就让学生打了草稿。习作交上来一看,有的同学能用上之前说过的词句,但更多的同学说过之后又忘记了。还有一个通病,就是写得没有顺序性,一会儿写近,一会儿写远,一会又写近了,读起来比较乱。这样的作文显然是不合格的。想到学生这学期才刚接触到大作文,可能一下子让他们写出完整通顺的、语句优美的文章还是难度挺高的。于是,我又将草稿发还给他们,进行第二稿。
考虑到要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有次序地描写,前面的两个小节我采取了让学生填空的形式,而第三小节则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来写:
“森林里的景色()。
远处的山()、(),山上长满了()、()的树木。树木与天上()的白云相互映衬,美丽极了!
近处,……”
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方向,从远到近的线索也很明确,再观察的时候目的性就强了。在括号里,让学生将学过的优美的词句尽量多地运用进去,都想比一比,谁能把森林写得更美!而在课堂上,我把重点放在第三小节的说话训练上,让孩子们来想象一下近处会有哪些小动物,将动态描写集中到第三小节中来。说下来,孩子们较多地都说到了小河里的小动物,我也主要指导了“小鱼”“小虾”“小龙虾”“水草”这些动态的事物。不少同学都想到了小动物们在捉迷藏,但只是一句话了结了,我又让他们用上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一些语言积累多的同学马上就能写得比较具体、生动了,再把几个好的片段在全班朗读了一下,也算是抛砖引玉了!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片段进行修改,再把前两个小节整合上去,一篇较为完整的习作就这样诞生了。仔细一算,前后也写了三稿。功夫不负苦心人,这次的习作交上来,整体质量也让我很满意了。得到优秀星的同学就有将近十位,其余的同
学也大多得到了优秀。作文讲评好之后把本子发下去,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优秀,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二、抓主次
在指导学生写人物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写,即抓主次。
在本学期的作文教学中,也涉及到了多次写人物的文章,比如:写自画像、写爸爸或妈妈等。在写人物的作文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的现象:孩子们写上来的人物形象都如出一辙,都是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因此,在教学中我就特别强调了要“抓主次”,即抓住外貌的主要特点加重笔默,而对于与别人并无异之处一笔带过,或者不用笔默。在经过范文的引领和几次修改之后,学生对此感受颇深,也尝试着将自己的“特点”写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我的爸爸,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脸庞,光秃秃的额头上头发很少,那是因为上班辛苦,把头发都累没了。——郑玙《我的爸爸》
乌黑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白发,脸色经过山西阳光的强烈紫外线的照射,已经透不出红色了,眼睛却还是炯炯有神,那就是我的爸爸。——袁越凡《我的爸爸》
我的妈妈身材苗条,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妈妈的脸上总是面带着笑容,脸上的皮肤非常嫩滑,大概是做面膜的缘故吧!妈妈鼻子高高的,最特别的是,鼻子上长了一颗痣。妈妈的头发非常漂亮,用手摸一摸妈妈那长发,柔柔的,舒服极了!——沈力行《妈妈》
我有一张圆圆的脸。虽然眼睛不是很大,还戴了一副眼镜,但在浓浓的眉毛的衬托下,显得很有神儿。我还有一张小嘴,粉红色的嘴唇映衬着红扑扑的脸蛋,像一个红红的苹果。爸爸妈妈都说我长得很可爱。——《我的自画像》
三、抓层次
在写到状物一类的文章时,除了抓主次,还有一种比较多用的方法就是抓层次了。本学期中,我们写过一种水果,写过一种文具,在对这类事物进行描写的时候就要仔细地对事物的各个层次进行观察,这样的文章写下来才会更有条理。写水果,可以从外到里:看、摸、闻、尝,逐层深入;写文具(书包,铅笔盒等),也可以从外到里,分门别类地将该文具的外形、功能介绍清楚。
在指导学生写桔子的时候,在讲述过程中,我给学生列了一个提纲:外皮,剥开外皮,闻一闻,尝一尝,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去写。在学生交上来的习作中可以发现,观察时有了层次,写起来也有条有理,而且经过了这次指导,在布置学生自己回去写一种水果时,大部分学生也掌握了这种由外到里,看-闻-尝,逐步深入地写作方法。
我很爱吃香蕉,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香蕉。
香蕉的身子黄灿灿的、弯弯的,像一叶黄色的小船;竖过来,像一个金黄金黄的小月亮;又像一个黄灿灿的电话简;横过来,又像一座黄得发亮的小桥。
香蕉的味道也很棒。香蕉香蕉,就是很香的蕉啦!不信?那你先闻一闻,香蕉散发的香味就会把你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然后,扒开它金黄金黄的外衣,就会露出那白白的果肉。咬一口,香香的、糯糯的,真好吃!
香蕉不仅色香味美,还有许多功能呢!它的果皮可以帮男士擦皮鞋;可以去除家中、车中的异味;小孩吃了可以润肠通便;缺牙老奶奶吃它再合适不过了。
香蕉味道好,外观漂亮,功能多而且实用。真是集各种优点为一体的好水果啊!
第三篇:低段作文两篇
难忘的一课
今天早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吃饭。我吃饭后,手里还有一个包子没吃完,随手就扔了。
奶奶看见后说:“娃啊,现在的生活虽然好,但也要勤俭节约呀,不要把雪白的包子乱扔,这多可惜呀!在旧社会的时候,我们都很穷,没有吃,没有穿,吃的都是野菜和树皮,好多人都被活活的饿死了。现在人们吃的这么好,我连做梦也没想到。” 妈妈接着说:“你奶奶说的是实话,我们那年代正赶上60年代,那时候人们平时连米饭、馒头都吃不上,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一两餐。”
我听了奶奶和妈妈的话,心想,奶奶吃的是野菜和树皮,妈妈吃的是蕃薯等杂粮,而我们吃上了白米饭,顿顿还有香喷喷的菜。那奶奶和妈妈吃的与我们相比,过去生活太贫穷!想到了这些,我把刚才仍的那馒头放好,因为奶奶早把它扣干净了。吃过晚饭,妈妈又递给我一罐“健力宝”饮料。我接过“健力宝”心想:新中国成立60年后的今天,人们都富了起来,不光吃得好,就连喝的也是高级饮料,一买就成箱;吃的水果就整袋搬。。。想想这些,我们真够幸福。奶奶和妈妈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伟大的祖国。
小镇新事
常听大人们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条件好了,可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丢了。我就不这么认为,因为星期天的早晨,我就遇到一件新鲜事。
星期天的早晨,太阳从晨曦中冉冉升起。
“黄瓜哟!卖黄瓜哩!”随着清脆的喊声,只见一个40来岁的中年妇女推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载着两筐黄瓜,来到我家门前的大树下招呼道:“黄瓜要吗?新鲜的。”她脸色稍黑,浓眉大眼,穿着一身旧衣服,但很整洁。
这个时节有黄瓜是稀罕的,也是鲜口味。奶奶说买几斤尝尝鲜,连忙提着篮子跨出门槛问:“妹子,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彬彬有礼地答道:“老奶奶,您要买,就一块钱一斤,要几斤?”
奶奶挑了一些,阿姨过了秤收了三元钱,奶奶很谨慎,拿回家后照例要复秤。“四斤,多出一斤!这是怎么回事?”
奶奶连忙提着菜篮赶上她,“妹子,你称给我几斤菜?”“三斤。” “错了。” “没错。”
“妹子,一定是你看错秤了。”奶奶不住地说。“阿姨”摇摇头说:“收您三斤就是三斤菜,没错。”
奶奶说:“那为什么多出一斤啦?”“菜刚刚给你洗过,每斤得除去一些水分,这水还用收钱?”这时旁边的人听了,都竖起了大拇指。
太阳越升越高,大地上阳光灿烂。
第四篇:做三年级孩子作文起步的引路者
做三年级孩子作文起步的引路者
邗江区杨庙中心小学姣
摘要:都说三年级孩子的作文起步难,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但在这样的难题面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及时解决难题,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写作文,喜欢上写作文,因此教师要做好三年级孩子作文起步的引路者。
关键词: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师引路者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写作文,犹如一个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成为他们的搀扶者、引路者。让孩子们学会写作文并且喜欢上写作文。接手三年级的一学期以来,我班孩子们已经尝试写了几篇作文了。写人、写景、写文具朋友、写童话故事……孩子们写出的作文语言文字虽然还很稚嫩,但看着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心中不免涌出了一丝丝的欣喜。现就一学期来的教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先说后写。刚从二年级转入三年级的孩子们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发新书”也算是新鲜事之一了。第一次上作文课,我就抓住“发新书”这件事来做做文章了。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当然,起步作文总不能让孩子提笔就写的。我引导孩子们先说说,开学报到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什么?有的说是“大扫除”,有的说“见到新同学”,还有的说是“发新书”,于是我就顺水推舟,接着发问,拿到新书前你是怎么坐的?心情又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着急”有的说“期待”。到底是怎么个着急法呢?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当时着急的心情。我又问:拿到新书了,你都做了些什么呢?可想而知,全班46个孩子,答案是多样的。回家后,你又准备做了什么呢?答案几乎一致:把书包起来。在这期间,教师不时的引导与点拨让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让原本普通的“发新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同时教给孩子可以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我像看宝贝一样翻看着每一本新书”,“我像呼吸新鲜空气一样去学习新的知识”“我给宝贝新书们穿上了漂亮的外衣”等等。在强调了作文格式后,孩子们提起笔写下了第一篇作文。在批改作文时,虽然有一部分的作文内容读起来几乎是雷同的,但我也是感到欣慰的,因为孩子们觉得写作文并不难。他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小步。
二、利用好范文的引导作用,照着样子写。
《我的自画像》是《习作二》中的一篇范文,介绍的是王小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范文,明白范文是由图入手,从整体到形象、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按顺序介绍的。接着教师归纳本次习作的要点,介绍一个人要写清楚人物的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等多方面,要有顺序地
介绍,还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内按照老师的要求照着例文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之间相互提醒、补充。学生们介绍得很开心,课堂气氛也很热烈。动笔时,孩子们自然就能紧扣范文,照着范文的样子,按一定的顺序抓住要点介绍自己。当读到这样的语句:“我喜欢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的兴趣爱好是弹古筝,从此弹古筝便成了我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我最爱踢足球,不管那一次比赛我都能得第一名”……我觉得孩子们又向成功迈出了前进一步。
三、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抓住特点写。
秋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在悄悄变化。我给孩子们任务就是观察我们的周围,看看秋天来了,那些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了。因此,《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难,因为他们已经读了很多关于秋天的文章了。例如《秋游》《北大荒的秋天》等等。在课上,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把他们眼睛里看到的秋天都说出来,在学生们说秋天的同时我也给了孩子们一定的顺序:天空(白云)——秋天的鸟——大树(树叶)——农田——果园——花草——小河。孩子们说的内容可多了,说的也很棒,用上了比喻句:“小草变黄了,想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一片片树叶往下落,像一只只蝴蝶在随风飞舞” ;用上了拟人句:“果园里的石榴熟了,个个裂开了嘴,还有的笑破了
肚子,露出了白色的籽” ;还有的一听就是平时积累的语句“天空一望无边,好像蓝宝石一样”,非常生动优美。可想而知,这次的作文是成功的。学生们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充分发挥想象,在快乐中写
“想象是翅膀、快乐是源泉”在作文教学中也需要想象和快乐。在写童话故事这篇习作前,创设有趣的情境,你喜欢小动物吗?最喜欢哪两种小动物?他们俩可能要一起干什么去呢?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结果怎样呢?先让孩子说一说,编一编,在说和编的过程中享受想象的快乐,丰富语言的积累,然后动手写一写这个有趣的故事。教师此时要做的是倾听和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说通顺的话。在孩子们写出的童话故事中,当我们读到“挑战的欲望战胜了恐惧”、“小狗咕噜咕噜从山顶滚了下去,屁股摔得好痛啊”、“小狗最后明白了,做人不能好高骛远,还是回到主人身边帮主人看家护院去吧”。当我们又读到 “小花虽然有大树为它挡风遮雨,但没有阳光的照射,它长得又黄又瘦,其他的花却开得娇艳无比。”在这些语句中,作为读者的老师读到了快乐和成功。孩子们在写这篇作文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正是有了想象,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习作,自己快乐,读者也快乐。另外,在作文起步教学中笔者觉得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励为主,如发现优秀的作文,作文中优美的语言和句子就可以作为范文在班级里读
一读,以起到榜样的作用,给学生以鼓励,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优美词语和句子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孩子鉴赏哪些是好词和好句,交给他们如何将这些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三年级孩子们起步作文的引路者,让他们在作文的道路上没有坎坷,没有荆棘,一路鲜
第五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试着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事物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学生只有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在写文章时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能真实、生动。所以,我这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比如说,在教学生写《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时,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秋天的图片,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想写的,说自己发现的,最后再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学习总结,概括自己的经验,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源泉,他们的思路活泼了,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一种表达方式。所以,我每次在作文教学之前,会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遵循他们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自然的交流过程中主动地说,积极地说,畅快地说。但有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即使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无从说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去埋怨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低,而是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发表意见。比如,在教学《回族的风俗》这篇作文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知道的一切风俗,结果学生都抢着说,课堂上气氛活跃,情绪高涨,作文都写得很好。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写作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学生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或对事物看法的话,那么他们自然也会运用文学来阐述,做到从说到写,从述到作。
三、加强指导写的方法
习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关键切入点,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明确有什么可写、懂得该如何去写,如何才能写好。在教学《元宵节》这一习作时,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写,学生很难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写生动。所以,我分几步对学生进行指导:(1)展示元宵节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先观察。(要求:认真、仔细观察)(2)说一说观察到哪些方面?(生用笔先记记,越详细越好)(3)列提纲。(生自由畅谈:先介绍元宵节的时间,然后写灯展,再写烟花,最后总结,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看到的写了出来,也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使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难,只要用心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不但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要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并长久地保持这种兴趣和自信!
(作者单位 青海大通回族女子中学)
??S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