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企业行为安全管理实践与应用(推荐)
毕 业 论 文
题 目:企业行为安全管理实践与应用
学 校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论文目录
一、行为安全管理的定义
二、行为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一)、事故致因理论
(二)、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
三、行为安全管理系列工具的构成
(一)、人人说“我要安全”
(二)、安全5分钟
(三)、HSE(健康、安全、环境)观察
四、实施行为安全管理的要点(一)、应遵循的HSE管理原则(1)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谁主管,谁负责,安全责任不可推卸(4)安全是生产的前提(5)不培训,不上岗(6)严格安全作业制度(7)关注行为,关爱生命(8)安全是最根本的效益
(二)、明确企业各级人员的角色和责任(1)企业领导的角色和职责
(2)管理人员的的角色和职责(3)基层员工的角色和职责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五、结语
企业行为安全管理实践与应用
10春专工商管理 学号:1034001411703 赵秋生
[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对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而各类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和扩大追根溯源都是基于“人”的因素,因而本文以“人的行为”为安全管理的基本出发点,运用基础理论,结合实施工具,阐述“行为安全管理”的实践与运用,旨在强化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发展,保障企业根本效益。
[关键词]安全管理 人的行为 企业发展
一、行为安全管理的定义:
行为安全管理,顾名思义是以“人的行为”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出发点,理论结合实践,而提出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同时,它也是一项企业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活动。它的实施可以起到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消除企业安全隐患的作用。行为安全管理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开发出安全5分钟、人人说“我要安全”和HSE观察三个实施工具,注重发挥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基层员工的安全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员工被动服从,处于“要我安全”的监管之下,而行为安全管理从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行为习惯,倡导员工互相关爱、关注行为,并以简便易行的具体工具实施为切入点,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行为安全管理,变“要我安全”为员工自觉主动的“我要安全”。
二、行为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一)事故致因理论
美国安全工程师Heinrich于1931年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提出了“安全三角形”法则,该法则认为,在每1个死亡或重伤事故背后,会有29起轻伤害事故,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即未遂事故),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用:以重伤死亡事故为塔顶到29起“轻度伤害”事故再到300起未造成伤害的未遂事故到以3000个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为基础构成的“安全三角形”来描述。该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企业安全工作的重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事故的发生。我国多年来的事故统计表明,大多数事故也是由于不安全的行为导致的。如:2008年国内某石油化工公司发生的上报事故中85%是由于不安全行为导致的。
(二)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
行为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全体企业员工,要使全体员工主动地采取安全的行为,首先要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走捷径、省力的完成工作是人的本能,在工作中往往会表现为不按
安程序、制度、惯例操作,这种操作大部分是不安全行为。而一旦事故发生,员工的安全意识会得到强化,但强化的安全意识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同时,由于小范围内发生严重事故的频次不会太高,会造成员工“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事故”的想法,这也是在基层员工中不安全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管理者的安全认知模式是:不安全行为引发事故会增加企业安全管理的压力,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同时,在经营压力下,有些管理者会采取降低安全投入的举措,而安全投入的减少会影响设备的本质安全和安全培训教育的力度,进而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会增加,又导致了事故的增多,形成恶性循环。反之,管理者采取措施减少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会使事故率降低,管理者可以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设备的本质安全和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安全需要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并遵循上下一致的管理原则,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即:消除不安全行为是防止事故的关键;消除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必要手段;消除不安全行为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在形成正确的、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基础上,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得到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诸项措施才能得到真正落实,才能达到减少和杜绝事故的目的。行为安全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形成和强化正确的、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规范作业行为,随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三、行为安全管理系列工具的构成
(一)、人人说“我要安全”
我们已经认识到要想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观念。人人说“我要安全”是通过四个话题的讨论,即:安全对我意味着„„;我对领导的期待„„;触动我的一件事„„;希望同事提醒我„„。鼓励员工说出“我要安全”,从而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人人说“我要安全”工具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加以运用,例如:以班组安全会的形式来引导员工说四个话题、将人人说“我要安全”的四个话题制作成爱心形卡片请全体员工填写等,组织者可以将员工说出的话题内容进行汇总,反馈到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答复、跟踪和落实。此外,人人说“我要安全”参加的人员不仅限于本企业人员,也名手长期为企业服务的承包商员工。
(二)、安全5分钟
许多人常常会因心存侥幸而忽视了安全,因粗心大意而放过隐患,从而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经济损失。作业过程中,此类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抢工期而忽视安全酿成的事故更多。“安全5分钟”工具的实施目的是为了使员工在作业前能够主动识别、分析作业中的风险,采取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安全5分钟”工具的内容是:作业人员在开始作业前,用较短的时间对作业中的危害进行识别、确认,准备好要采取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意外和事故的发生。其应用步骤为:
第一步:停下 接到工作任务进行操作前,先停下来问一下自己:是否已了解工作内容?是否需要办理作业许可?工作条件或场所与以前相比是否有所改变?
第二步:思考 确认了第一步的三条以后,思考以下问题:会不会发生意外?自己或别人会受到伤害吗?会发生坠落、滑倒、跌倒、扭伤、物体打击、触电、中毒吗?使用的工具或设备会伤到人吗?
第三步:识别 在第二步,已经针对所从事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伤害进行了分析,第三步,就要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进行相应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第四步:计划 针对识别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落实控制措施,进行安全工作条件确认;针对识别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落实现场作业的防范措施;确认使用的工具符合要求;确认个体劳动防护用品齐备;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清楚如何应急。安全5分钟工具的实施可以用制作成“安全5分钟”提示卡片发放给全体员工的方式来实施,员工在作业前应对照卡片内容,在5分钟内按步骤操作,切实降低作业风险。
提示卡片适用于企业员工和承包商员工进入生产和作业区域的施工、检维修作业以及其他临时作业活动,在作业前使用。实施安全5分钟的目的是帮助员工和承包商员工建立事前风险评估和危害识别防范的习惯,因而“安全5分钟”提示卡不能取代作业许可制度。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应定期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确认提示卡内容的充分性是否满足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各企业应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任务特点予以完善,并在推行一段时间后,根据员工和承包商员工的现场表现确定在哪些作业上使用。
(三)、HSE(健康、安全、环境)观察
员工在作业场所的行为表现对企业的HSE业绩非常关键,员工不安全的作业行为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工作环境不良或设备设施的不良状态也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HSE观察”这一工具是借鉴部分企业的做法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引导全体员工互相关注行为,来改进员工的作业行为,及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良状态,以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HSE观察的内容是通过对工作区域内员工的表现和作业行为以及设备调入的状态进行现场观察来确认已有的制度、要求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寻找可以改进的方面,是体现企业安全、环保、健康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积极的事故预防方法。其运用方式是使用“HSE观察卡”。
HSE观察方法:实施HSE观察的目的是为了使现场HSE工作达到管理层所期望的标准,即减少不安全行为,消除不安全状态。因此,在实施时首要应该考虑管理层如何开展HSE观察,以体现“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并给员工作出表率,同时,组织和引导体体员工实施HSE观察。管理层包括企业级领导;各生产区域负责人;HSE管理、设备、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各生产区域HSE管理人员;HSE管理、设备、生产、技术部门管理人员等。管理层与管理人员进行HSE观察的目的在于强化管理层对现场HSE工作的领导和责任;强化各区域第一责任人对区域实际HSE工作的责任;现场观察各区域落实HSE制度、要求的情况;寻找可以改进的方面;对发现的问题或隐患跟踪其整改情况;为员工起到表率作用。企业员工进行HSE观察的目的在于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方针;培养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寻找可以改进的方面;对发现的问题或隐患跟踪其整改情况。实施HSE观察的人员在实施前应接受培训。在进行HSE观察前,要准备好观察卡,确定观察的作业和区域,明确观察内容,在观察到不安全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并以平等的方式与员工或企业承包商员工进行沟通,观察后要做好记录,认真填写HSE观察卡,定期进行HSE观察卡内容的统计分析,HSE观察的重点是观察作业行为,在观察作业行为时,可能也会观察到不安全状态,可以一并记录到观察卡中。观察区域一般要覆盖所有的区域,包括生产区域、生产辅助区域(辅助车间、实验室、仓库等)、办公区域等,其中重点是生产区域。观察的内容应包括作业人员的表现、行为以及作业场所的现状。其中作业人员表现、行为包括:人体劳动防护用品(是否正确佩戴、使用,是否存在缺陷);作业人员工作位置、作业规程的执行;员工的反应等,作业场所现状包括:作业区域清洁、整齐;作业环境;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完整性和投用状态;工具、设备、设施;应急准备情况等。
在进行HSE观察时应注意沟通的内容和技巧。现场沟通时,对员工的安全行为给予和引导,同时指出员工的不良表现、不安全行为以及工作场所、工具、设备存在的问题,沟通时首先要取得对方的认可,避免对方出现反感。面带微笑,以平等的态度采用讨论的方式与对方沟通是常用的技巧。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后果是对人的伤害)――有没有更安全的方法(引导对方自已提出)――不呵斥或批评对方
――不运用“你应该如何„„”的语言方式与对方沟通。
在进行HSE观察时,能够马上提供帮助的应立即提供帮助,但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对方处于危险中,如:登高时、切削等作业时,不能因HSE观察时的沟通分散其注意力而导致伤害的发生。
在现场与员工沟通后要填写HSE观察卡,HSE观察卡可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两个方面考虑,同时应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适用于自身的HSE观察卡。
应定期对HSE观察卡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目的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趋势,找出企业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统计时可按:部门或单位自报和他报HSE观察卡数量统计;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类型及数量统计;管理原因的分类统计;问题处理率统计。统计分析可作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对问题的分析可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对应的管理体系要素来做。举例说明:
首先描述HSE观察经过及相关信息(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相关记录等),然后从以下方面分析产生HSE缺陷的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包括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工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或坐不安全位置、在吊物下作业或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不安全状态包括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失或有缺陷、生产或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对可能存在的直接原因进行分析后,要对产生缺陷的可能的间接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充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或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及其他。找出产生缺陷的可能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后,推行HSE管理体系的企业要从体系的完善性上对相应的要素进行评估改进,HSE体系管理要素分为: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运行和维修、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检查和监督;事故处理和预防;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等十个方面。
四、实施行为安全管理的要点
实施行为安全管理首先要在遵循一致的HSE管理原则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引导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其次根据企业管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领导示范、人人参与、班组自主、部门督导、扎实推进,从而形成长效机制。
(一)、应遵循的HSE管理原则(1)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虽然事故发生的原因会多种多样,事实上,如果深入剖析事故的原因,总是会归结到管理上的原因。通过系统的风险分析,无论是行为安全方面,还是工艺安全方面,都可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事故的发生会有一定的预兆或规律,我们通过前期预防、过程控制、应急处置,避免事故发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从思想上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这一理念,能够杜绝事故的发生。许多认真践行这一理念的企业,在安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尊敬的业绩。
(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任保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切实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严把每一个环节、落实每一个岗位、每位员工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决不仅仅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只有实现安全工作的全员参与,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让每一位员工都自觉地把安全生产当人自己份内的事情,才能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杜绝事故发生。
(3)谁主管,谁负责,安全责任不可推卸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其核心就是“谁主管,谁负责”。企业每一级领导,每个层面的员工都是所管辖区域和业务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负有监督管理的直接责任,操作人员负有本岗位的安全责任。
(4)安全是生产的前提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但绝不是说生产和效益可以高于一切,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重要到置安全于不顾的地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财产和人员的巨大损失。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保证安全条件下的生产是合算的。过分强调生产和效益的企业不仅面临事故风险,还要面临法律方面和经营方面的风险。因此,安全是生产的前提。
(5)不培训,不上岗
要保障安全生产,最终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而这两方面都需要不断强化教育培训来实现。没有接受必要的培训,员工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就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失误或错误操作,发生紧急情况时处置不当。因此,安全教育培训不仅是为了满足法规要求,也是员工上岗的必要前提,不培训,不上岗。、(6)严格安全作业制度
作业环节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正确的、规范的操作可以安全地实现预期目标,而违章操作则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制度,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带来危害的不安全行为。
(7)关注行为,关爱生命
员工的行为直接关系着安全工作的成败。关注行为就是要引领员工安全作业,引导员工开展行为观察,通过鼓励推广安全行为、互相制止不安全行为,在员工中形成安全互动的良好氛围,最终
使不安全行为没有遁形之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员工作为生产的主体,其基本利益必须得到保证,而作为员工最根本的权利――生命权,更是重中之重。设备出现了问题,可以进行维修和更换;财产出现了损失,可以通过欺了途径挽回或弥补。一旦发生伤亡,那么员工的生命和幸福将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我们提倡关注行为,规范行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事故,关爱生命,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权。
(8)安全是最根本的效益
安全生产是为了保护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健康、设备设施和财产不受损失,环境不被玩弄。从实践经验来看,保证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巡全投入,将事故和职业危害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是合算的,是最经济、最可行的发展之路。在当前提倡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形势下,安全不仅是生产和效益的保障,而县域是最根本的效益。
(二)、明确企业各级人员的角色和责任
行为安全管理是一种行业管理活动。它强调企业领导的率先垂范、管理层和基层之间的互动、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爱,明确的角色和责任是顺利实施的关键。在实施过程 中,全体员工都是主角,领导层提供政策和资源的保证,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督导,全体员工需要亲历践行。
(1)企业领导的角色和职责
应对推行行为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给出承诺和资源上的支持;负责对实施效果做出响应和激励,并提出更高的目标;率先垂范、直接参与,亲自参加或实施责任 区域HSE观察或活动;对任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
(2)管理人员的的角色和职责
明确活动计划的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提供意识和各种工具的培训和指导;组织并指导员工开展“人人说我要安全”、“安全5分钟”、“HSE观察”活动;参与HSE观察活动,定期 实施HSE观察;负责HSE观察卡的发放、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负责HSE观察卡分析结果的反馈、整改措施的制定和效果评估。
(3)基层员工的角色和职责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行为安全管理实践。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与建立和实施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一样,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也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因此目标必须明确,并应得到企业领导的承诺和支持,在实施过程中还应保证执行力度,定期、合理地检查评估实施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激励机制,确保持续有效实施。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涉及企业和个管理部门,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企业要根据管理实际认真策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理念转变、角色职责、培训教育、激励措施、目标责任、考核要求等诸多方面着手,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取得好的效果。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建立“领导示范、人人参与、班级自主、部门督导”的运行机制。
五、结语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形
势趋于好转,但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与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安全生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要站在以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高度,坚持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安全管理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更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重要举措,只有形成了“人人参与、全员动手”的良好安全管理氛围,从每位员工的安全行为做起,企业安全综合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相信通过我们安全管理的研究者和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企业“本质安全”终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海因里希(Heinrich).工业事故预防.1931。
[2]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审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3]毛海峰.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4]国际劳工组织.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2001。
[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Q/SHS 0001.1--2001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2001。
第二篇: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实 施 细 则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一、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正文字数为5000字以上。
二、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范围内。为方便学生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供参考: 提高我国广告业设计水平的对策思考 2 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机制建设 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探索 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若干思考 5 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灵活应用 6 体验营销方案策划与实施策略研究 7 论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9 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研究 10 论建筑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 因特网数据中心的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 12 “壳”资源重组有关问题的研究 13 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14 我国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论我国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16 中国企业的民族品牌策略研究 论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18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19 某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析 20 论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21 论现代企业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 现代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23 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成功的营销战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5 论我国零售物流企业如何迎接国际化挑战 26 中国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研究 27 论电子商务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 28 论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29 论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 某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分析 31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汽车制造业的品牌经营策略 33 创业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34 房地产企业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35 体育服务器材市场渠道管理研究 36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37 教育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38 国企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39 某地区家政服务业市场分析 40 论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设计 41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论我国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营销管理 43 论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环保管理 44 论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45 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管理 46 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研究
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48 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需求个性化下的营销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51 论现代企业应具备的环保意识 52 论投资活动中的造价管理 53 我国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55 论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6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57 论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58 论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59 论企业的危机管理
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
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2 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63 某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论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65 论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
中国外资利用的状况分析及合理利用外资策略研究 67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68 新环境下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 69 管理本土化问题研究
论银行如何加强对民企放贷款的管理 70 某企业总经销制方案设计 71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对策思考
经济转型阶段国有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的重构研究 73 国有大中型企业薪酬机制研究
论新的资质就位政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75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76 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77 对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网络营销的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研究 79 论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 80 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81 论企业如何创建名牌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83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论我国外贸发展从比较优势战略到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 85 论如何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品牌 86 论国有资产重组与国企活力再造 87 我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
论我国轿车制造企业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 89 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现状分析 90 试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 91 企业重大事故预防机制研究 92 论房地产企业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 94 论金融风险管理
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96 论我国保险企业的诚信经营 97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研究 98 我国房改存在的问题分析
论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100 企业战略并购行为研究 101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10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103 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104 国有企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105 论烟草行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关于中国保险市场规范化管理的系统思考 108 中国城镇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 109 国有企业要走创新之路 110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分析 112 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供需矛盾分析 114 企业CIS的导入研究 115 财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探索 116 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
现代商业连锁经营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 119 中国商品批发企业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120 旅游市场问题及研究
三、毕业论文档案
毕业论文档案包括统一的包装、论文正文、经指导教师审定过的论文初稿等内容,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四、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在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达到最低毕业学分的80%以上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不得少于6个月。
五、指导教师
1、毕业论文写作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专职教师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指导教师由地方电大遴选和确定,其资格审查由北京电大负责,并报北京电大备案。
3、指导教师只能指导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
4、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电大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
5、在本校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向社会聘请指导教师,但资格标准不得降低。
6、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其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签署评阅意见。指导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定期与自己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二稿和定稿,指导过程中的各种意见要点须写在工作记录表上。
7、指导论文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8学时/人。学校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六、成绩评定
1、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按百分制评定。
优:(85分——100分)
①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
②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③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良:(75分——84分)
①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②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及格:(60分——74分)
①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②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③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④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0分——59分)
①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②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③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2、成绩评定办法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经过分校论文审查小组审核,根据毕业论文与审核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成绩再由北京电大核审后报中央电大,由中央电大进行抽查和认定。
3、学分
毕业论文经审核后成绩在及格以上(含及格)者给予5学分,并取得毕业资格。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注意:1.所有同学必须于下学期第五周上交毕业论文初稿,如有逾期未交者,视同放弃,需于下次重新申报,并交纳补做费用。
2.论文写作过程禁止抄袭,如有抄袭行为取消下次论文写作资格。
第三篇:电大-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科毕业论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浅谈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
学生姓名李俊
学号1033001471145
指导教师方美君
专业工 商 专 科
年级2010秋
学校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浅谈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才争夺的局面愈演愈烈。很多企业意识到了人
才是一个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而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各项需求,不惜成本留住人才。却也有
只重眼前利益的企业,一方面认为“离职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发一个招聘广告,就可以招
到大批的人”,另一方面确抱怨刚招到的人没几个月又走了,却不坐下来想想,这样频繁的人
员流动不但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还会增加企业的重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使企业内部人员,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企业声誉下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同大企业比较,中小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较弱,尤其是人才流失问题比大企业更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在提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策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出现了大幅度
增长,其中,中小企业的力量不容忽视,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令
人担忧的问题,最突出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本来吸引人才竞争力就较弱,随
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现象。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只有妥善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才能最终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中小企业由于具有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决策较快、员工数量较
少等特点,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特点。
1.1 中小企业拥有灵活的用人机制
产权明晰几乎是所有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决策具有
较强的独立性,受到的政府干预较少。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可以根据
自身的需要确定用人的原则。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灵活的薪酬制度,能真正根据员
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决定薪酬的发放标准,员工除了获得规定的物质性福利以外,还经常获得一些非物质性的福利。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应聘者提供一些职位的待遇和赋予他们决策管理的权力来吸引他们。
1.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普遍比较频繁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进出的频率相比大企业而言要高,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也比
大企业要大。因为,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工作压力比大企业大,工作的强度也
较大,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经常进行超强度的工作,如果
报酬待遇或个人的发展机会不像预期的那样好,他们很容易就从企业流出。由于
这些人不仅有特长,而且还有管理经验,他们从企业流出,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
机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损失,还会增加企业人力的重置成本,影
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的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因此,一方面,中小
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不要对人才的流
动存在恐惧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企业关键人才的管理和激励力度,避免人
力资源流失对企业造成过多的损失。
1.3 选择合适的人才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所谓合适的人才,就是最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能够满足其追求工作的动机,而且认同现有的企业文化,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合作。中小企业在用人
上不要好高鹜远,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企业抽出巨额的资金进行人才的储备,企
业需要的是能迅速胜任工作岗位,并能忠诚工作的员工。因此,中小企业不要追
求天才,只有“适才”才会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2、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规模小
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而且,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中
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的风险。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参与竞争,在招聘时
不得不实施高薪承诺,一旦市场形势风云突变,各种承诺又难以兑现,使引进的人才有一种受骗的感觉,结合其它一些原因,往往很难留住人才。
2.2发展思路不清晰,带来人才规划上的左右摇摆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长期以来是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走的是一条拾遗补
缺的滚动发展道路,产品和产量不能形成系列和规模,由此而造成企业的发展思
路不清晰,在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规
划,带来了人才规划上无所适从,难以在日常工作中确保人才的合理引进和使用。
同时,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创新能力差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因为创新能力
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的发展,这势必造成人才流失。
2.3 落后的人才观念,随意选拔与配置人才
(1)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或招聘者心理上往往有一
种“施舍者”或“权威者”的优越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公司现状远未具备与同
行进行人才竞争的能力,使人才得不到被尊重的感觉。
(2)是不管招聘什么岗位,一概要求本科学历和几年以上工作经验,似乎优
秀人才就是学历加一段工作经历,要知道人的才能不一定与时间和所读的学历成正比,实际上有的时候也是把一大批优秀人才让给了竞争对手。
(3)中小企业大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机制,对人才的配置与选拔上存在随意性,没有达到人才的优化组合,尤其是家族式企业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模
糊地人员配置,随意地选拔,在员工中造成了不公平的工作环境,导致人才流失。
2.4 忽视员工培训和人才自身事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大多处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事业发展,对人才要求得多,给予得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为节省开支,培训预算是
最容易被削减的。因为对于管理者来讲,培训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而当受
训者离开本企业时,培训投资会付诸东流。实际上,员工希望在其职业生涯中获
得最大可能的成果,在努力寻找着提高其职业水平的最佳途径。若员工能在企业
里完成其不断发展的目标,那么他会留下来继续发展,反之则会选择离开。另外,有些中小企业把人才看作成企业的成本或赚钱的机器,有时还对人才提出不合理
要求,如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等,而不知员工是一种有人性的再生资源,这种忽视
必然造成人才的流失。
3、应对人才流失的策略
3.1 环境留人,营造积极向上的用人环境
(1)应树立人本管理思想。企业中人才思变、思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
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受到压抑,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抱负。人本管理的思想
正是注重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协调人际关系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通
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和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来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使人获得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2)应做到以事就人,人尽其才。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
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人才,其管理模式为“以事就人”,人为主,事
为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好岗位职责界定和分工工作,对员工的素质要有
全面的把握,使企业的发展与个人能力同步提高,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统一。
海尔集团正是本着这一理念,充分发掘每个员工的优势与潜力,使得所有员工都
能在企业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这是海尔集团留住人才的法宝之一。
3.2 制度留人,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撬动企业人才智慧和潜能的有力杠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活力。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要改变传统的偏重资历和“名气”的评估,要将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相结合,鼓
励创新意识和合作共进的态度。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中小企业应制定
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底
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
作性质和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在完善多层次奖惩制
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奖罚制度不可单一货币化,避免简单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要在职务提升、参与管理、精神嘉奖、给与培训进修等方面有所侧重。
(2)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人才培训是企业员工各种层面培训中关键的层面,一方面企业通过对人才的培训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对人才的培训,使受训人获得知识的储备与提升,感受到企业组织对
其重视程度,激发“效忠”和奉献意识。
3.3 文化留人,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如果说激励机制是企业留住人才的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防止人
才流失的软件。企业文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中的每个人。
(1)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在企业中大力推进团队精神,鼓励员工之间的开放与合作意识。要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如各种有益的竞赛、参观考察、联
谊会、集体郊游等,加强信息交流增强组织凝聚力,使企业人才感受到和谐、宽
松的人际关系氛围,增强他们为企业贡献的主动意识。
(2)应强化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不仅要对在职员工进行企业价值观、企业
宗旨、企业经营理念的教育,而且还应严把招聘关,在人才招聘选拔上,注重选
择那些能够很好领悟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的人员,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团队工作中起到润滑剂和加速剂的作用。
4、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发展力量之一,而人才优势是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中小企业频繁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流失对企业造成代价很大,也
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小企业必须在用人理念、制度规范化管理
和企业文化的熏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失,保证中小企业的健
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瑾轩.人力资源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孙健敏.关于跳槽的“社会协同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7).
[4]叶军.忠诚雇员的经济意义和培养雇员忠诚度的对策[J].南开管理评论,2000,(7).[5]张向前,黄种杰.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经济管理,2002,(2).
第四篇:成都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工商专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及其规则(工商专科毕业班)
毕业作业是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毕业作业的形式
开放教育高等专科工商(专科)的毕业作业采取论文写作形式,原则上其体例应当是专业科研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二、选题
1、选题原则
(1)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
(2)选题方向不超出工商企业管理领域,不得跨专业选题。
(3)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4)鼓励在工商企业管理的新发现、新创造、新成果、新经验方面选题。
(5)量力而行。学生在选题时,应考虑自身的知识基础、构成以及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
2、选题参考方向
(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2)市场营销方向。(3)企业文化建设方向。(4)员工队伍建设方向。(5)企业经营管理方向。参考以上方向,学生最好结合具体企业来写。
备注:
1)选题最好结合自己的企业运作,不要过大,一定要符合专业要求,不要跨越专业范围选题。
2)论文的写作提纲主要围绕三个部分:
三、要求
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作业。毕业作业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1、体例
专业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2、字数
正文5000字左右;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3、装订要求
统一A4纸打印;主标题--3#字黑体,居中;副标题--4#字黑体,居中;正文--宋体小4#字;参考文献--宋体小4#字;
注释--全部采用脚注。
4、毕业作业装订顺序
由上至下依次为:封面(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学专业、办学单位等相关信息)→写作提纲→正文→参考文献
正稿的装订必修为三份,必须在指导教师的同意之下才可以打印和装订正稿。
5、备注:
1)毕业作业评语表和毕业论文袋由成都电大统一提供,在教材处统一发售。
六个内容,加上评语表,共计七个内容装入论文袋中.正稿三份必须是规定打印格式和装订要求.改,也可以采用电子邮件修改。
第五篇:电大专科工商管理《企业信息管理》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 012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企业信息管理试题
2012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收集信息、识别问题”属于在决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A.情报阶段B.设计阶段
C.选择阶段D.实施阶段
2.主码不允许为空,体现了关系模型中的哪种完整性约束?()
A.实体完整性约束B.引用完整性约束
c.参照完整性约束D.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3.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以生产和库存控制的集成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哪一阶段的特征?()
A.基本MRPB.闭环MRP
C.MRPⅡD.ERP
4.能帮助使用者掌握事件因果间的关系,清楚地指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和子原因,这种风险识别方法是()。
A.专家调查法B.鱼骨图法
c.风险分解结构法D.核对表法
5.在企业信息化开发队伍中,负责与用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建立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
A.文档管理员B.项目管理员
C.系统设计员D.系统分析员
6.在数据库设计的各个阶段,“把用户的信息要求统一到一个整体逻辑机构中”属于以下哪个阶段?()
A.需求分析阶段B.逻辑设计阶段
C.实现阶段D.概念设计阶段
7.在结构化设计中,好的模块设计要满足()。
A.高耦合低内聚B.高耦合高内聚
c.低耦合低内聚D.低耦合高内聚
8.在数据库设计中,表达概念模型最常用的工具是()。
A.C/S系统结构图B.B/S系统结构图
C.鱼骨图D.E-R图
9.存在“费用高;维护困难;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等缺陷的企业IT项目建设模式是()。
A.自主开发方式B.委托开发方式
C联合开发方式D.购置软件包
10.下述人员中,()是信息系统项目的关键。
A.系统设计员B.系统维护员
C.程序员D.系统分析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计算机网络通常被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A.城域网覆盖范围最广
B.局域网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
c.广域网的传输速率较低
D.城域网的覆盖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
12.DSS的特点表现在()。
A.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
B.易于使用
c.面向高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问题
D.分析数据的能力不高
13.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中,()。
A.考察期是客户关系的孕育期
B.形成期表明双方建立了一定的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关系
C.稳定期是客户关系的快速发展期
D.退化期是发生在稳定期之后的一个时期
14.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作用体现在()。
A.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是直接的B.信息系统对组织战略的支持
C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变革提供支持D.信息系统可能成为组织的累赘
15.ERP的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
A.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
B.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C.体现事后控制的思想
D.考虑能力约束
16.客户关系的退化期是客户关系的逆转阶段,关系退化()。
A.可能发生在考察期B.可能发生在形成期
C.可能发生在稳定期D.只发生在稳定期之后
17.下列选项中用于管理组织中的知识,促进交流沟通的IT工具包括(A.群件B.协作系统
C.事务处理系统D.商务智能
18.下列选项中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的是()。
A.广域B.总线
C.局域D.网形
19.企业系统规划方法的基本原则是()。
A.确定信息系统的优先顺序,不考虑管理部门局部的主观利益
B.数据作为企业资源来管理
C.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D.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
20.下列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机动优势的是()。
A.开放式系统B.电子商务
C.语音处理D.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企业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更大的信息价值。()
2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个利润指的是制造商收益。()
23.系统分析就是一个认识系统、理解问题和描述系统的过程。()
24.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
25.企业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情况不断调整,因此二者不必保持 一致性。()
26.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是直接的。()
27.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应用开发战略和系统维护战略。()
28.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描述、组织和构造新系统的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网络设计、代码设计。()
29.广义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
30.闭环MRP在基本MRP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功能,其中就包括反映资金流。()
31.数据是已经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信息。()
32.不同关系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外键实现的。()
33.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城域网之间。()
34.外联网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它只是一种技术。()
35.企业级电子商务系统包括: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36.总线形拓扑结构的优点之一是查错比较容易。()
37.瀑布模型在有些情况下允许返工。()
38.客户数据的分析是CRM最关键的内容。()‘
39.信息随载体的性质而改变。()
40.委托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
()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41.什么是信息系统?其功能是什么?
42.简述原型法的优缺点。
五、论述题(20分)
43.试述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试卷代号:219
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企业信息管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2.A3.C4.B5.D
6.D7.D8.D9.B1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BCD12.BC13.AB14.BCD15.AB
16.ABC17.AB18.BD19.CD20.A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22.×23.√24.×25.×
26.×27.×28.×29.√30.×
31*×32.√33’.×34.×35.×
36.×37.×38.×39.×40.√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41.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IS)是由人员、数据、反映业务活动的软件、网络和计‘算机硬件5个构件组成的一个集成系统,其目的是支持和提高企业的日常业务运行,以及满足管理决策人员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信息需求。
任何信息系统都具备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提供五个方面的功 能,但不同的信息系统对这五个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强调的重点也不同。
42.原型法的优点是:
·由于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系统的开发,减少了开发时间,大大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
·通过原型法使信息需求的定义工作更为直观、简单。
·通过一系列对原型的修改和完善,大大增加了用户对设计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了信息系统的质量。
·减少了系统开发费用。
原型法的缺点是:
·分析和设计上的深度不够,从而可能造成在未能很好地理解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就着手程序代码的编写。
·原型法中的第一个工作原型可能并不是一个最优方案。
·通过原型法所开发的系统不具备灵活性,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工作原型不见得容易修改。
五、论述题(20分)
43.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
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就是敏捷
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 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