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
(一)刚刚我所讲授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在三年级的时候,通过分东西,使学生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体会分数的本质,尤其是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三年级初步认识时,是通过整体去感知部分,而这节课再认识中重点是通过部分去感知整体,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运用分数知识做好铺垫。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为了体现这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并精心设计了“想、画、说”三大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从而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接下来我将说说本节课我认为比较精彩的部分,首先在让学生由部分感知整体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展示不同的形状,但每个图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整体的总量总是相同的,从而让学生发现一个分数“部分”表示的个数相同时,“整体”总数一定相同的。学生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我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让学生帮猪八戒洗冤屈,从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出发,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想都是1/2,,怎么拿出来的不一样多呢?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理由,再进行小组讨论,动手画一画得出结论。这一环节,学生在小组讨论、探究中深刻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完成这一节课重点的学习。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节课我主要以“3/4可以表示什么”“都是1/2,,怎么拿出来的不一样多呢”这两个大问题为纽带,精心设计了“想、说、画”三大环节,教学过程中转变了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课堂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数学课标的核心理念: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篇:分数再认识说课稿
《 分数再认识》说课稿
平泉县小寺沟中心小学 刘敏 【说教材】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中第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真分数和假分数既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又是对原来分数理解的一次补充。通过这节课学习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的理解分数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于分数的数感,也为下节课学习带分数打下基础。教材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这些直观材料都具有数形结合的特点。
【说学情】
学生在三年级已有了初步认识分数的经验基础,但那时主要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现在,引入了假分数,这就需要学生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又因真分数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而假分数意义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感受体验概念的建立总结很重要。【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过程。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分数知识充满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正确读写并区分。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说设计理念】
(一)自主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分数的初步熟悉,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概括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感,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操作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本节课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做分数、观察、分类、合作交流等实际活动中,熟悉、理解了新知,使学生能具体的感受真分数、假分数。【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类、比较、交流等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导入: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我以复习以前的知识导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新旧知识融合,自主探究真分数假分数。
(1)利用课件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分数表示的意义。重点是第二组分数的意义。
(2)仍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分数,通过分子、分母的大小关系概括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在引导学生和1比较他们的关系。(3)让后学生自己举真分数假分数的例子
2、小组合作操作建立带分数的概念
(1)出示分苹果一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纸片代替苹果,亲自分一分。(2)展示不同的分法,两种不同的形式5/
4、1又1/4,从1和1/4合起来引出带分数
(3)举出带分数的例子,进一步完善带分数的概念,同事让学生思考带分数整数部分可以是0的为题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本环节主要以书中练习为主,由易到难分层练习,再试一试练习中1又3/4和7/4两种不同形式,加深对带分数和假分数关系的理解,练一练二题在教师原题基础上进行的设计,经过这些训练,学生对三个概念的理解提升,获得方法形成技能。
【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这个板书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难点。]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真分数:分子<分母、真分数<1 假分数:分子≥分母、假分数≥1 带分数: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成、假分数>1
第三篇:《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的再认识〉
(34~36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储备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基于以上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过程,自主思考,总结规律,自我反思,质疑评价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生命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不同数量的圆片,叫学生拿出你全部圆片的1/2。你拿了几个?是怎么拿的?通过怎么拿圆片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要把圆片平均分,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几个,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根据学生拿出的个数不同,由学生揭出问题,进行本课的设疑,为什么拿出的1/2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呢?从而入新课。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通过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分两次拿铅笔,首先叫全班学生拿出同样总数6支的1/2是几支?这个活动的目的有2个。一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是把整体6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3支,6支是整体,3枝是部分,二是让学生感悟整体相同拿出的1/2的数出是相同的。
然后叫三个学生到讲台前拿铅笔。从拿出的铅笔数结果,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三人拿出来的不一样多?经过讨论交流,然后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接下来是利用对分数的新认识,判断两个小朋友谁看的页数多,笑笑一次能吃完一块蛋糕的1/4吗?
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通过学生两次数操作发现,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逐渐抽象的认识,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结合这个知识点,及时的练习,必要的巩固和强化,能有效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四篇: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热门)
篇1: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应聘小学语数教师的(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分数的再认识 》(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 分数的再认识 》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 五 )年(上 )册第三单元分数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在( “拿铅笔”、“看书”等 )情境中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根据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电脑课件等。
二、说学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五 )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是他们需要方法上的指导,在知识方面他们已经认识了单位”1”但对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理解还存在问题,这些都将作为我教学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按照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四、说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我设计了如下的学法。在自主探究、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采用分层练习法,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探索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在 开课之初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做一个小游戏:看成语说分数:投影成语,请同学来说分数。如十室九空,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并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以这样的方式导入即复习了旧知,奠定了知识的学习基础,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索,加深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的两个活动
(一)活动1(我拿一盒同样多的铅笔)
先后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请同学们来猜猜看,他们拿出来的数目相同么?然后向同学展示,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一样多,两位学生都拿出的是4枝。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感知整体“1”相同时,同一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相同。
(二)活动2(我拿出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
再请两位同学上台,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再请同学猜,他们拿出的数目相同么?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同学拿出的是3枝。进而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取出1/2,数目却不相同?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整体“1”不同时,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根据学生汇报,我板书。
然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让学生看看他们两人看的书页数一样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体“1”不同时,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
通过以上的探究学生加深了对分数本质的理解,在教学画一画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画法,并引导学生汇报总结一个图形的1/4有多种画法。
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总结规律。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重要手段。为了加深同学们的认识我设计了不同层次(梯度)的练习。
1.基础性练习:完成课后习题练一练的1—3题,主要是通过写一写,涂一涂、画一画、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应用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展示出示捐零花钱的情境,以及选一选和分数墙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3、探究性练习
最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些分数引导学生探究,那个分数接近1,那个分数接近0?
这样有层次的作业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近的原则,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学习这节课的感受。组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让学生谈谈收获体验。同时我会布置作业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哪些可以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和你的同伴说一说。这样我把数学的学习的平台从课堂内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思想。
最后说下板书设计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为了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以上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2: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
《分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34~36页)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的,为后面学习分数的性质以及公因数、公倍数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的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过去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维。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将教学目标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挑战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学情
《分数的再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次,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通过故事“西游记中的唐僧分饼”引入课题一天,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去摘果子解渴。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唐僧很高兴打开了干粮袋,里面装着2张糖饼,3张油饼。同学们,你能用分数表示出糖饼占饼总数的几分之几吗?油饼呢?唐僧说:你们辛苦了,给你们一张油饼吧。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徒弟们得到的这张油饼呢? 为什么这样表示?一张油饼分给三人吃吧。你们说怎样分才公平啊?
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是否相同。肯定会有两种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先叫全班学生拿出所带笔的偶数支。再是让学生数出偶数支的1/2。最后全班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深的了解。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使学生认识到:
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使认识进一步提升的:
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四)巩固反馈,发展能力
在处理具体练习中,我觉得应该指出的是。
1.画一画中,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练一练第1题重点是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的使用。
3.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4.练一练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平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还要比较这三个图形的1/2是否相同。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巩固和强化。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回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五、说板书
篇3:《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内容。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数的再认识》这一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的问题情境、说一说、画一画、和“你知道吗”来呈现教学内容。让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有了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从而安排合理有趣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 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所得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具准备: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电脑课件等。
学具准备:彩色笔等。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创设情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2、学法:
课刚开始,教师就创设“拿铅笔”活动情境: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
并提出问题: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了解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之后,
让学生动手操作,以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等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不同的分数,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新的知识。
四、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是分这样三大块进行设计的:从实际情境引入课题、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将分数应用到实际生活。
1、创设了“拿铅笔”的教学活动引入教学,让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2、创设了利用实物让学生“说一说”的情境活动,联系厚薄不同的“两本书的1/3”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3、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在每一个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外在“动”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这种“动”,不只是学生自己单向的学习,还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5、回到生活,用“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学数学是为了解决问题,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6、通过阅读“你知道吗”,去了解分数产生的漫长过程,了解分数的各种记载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7、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评价怎么样?学过今天的知识,你想到哪些分数? (通过小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篇4:小学生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小学生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
《分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34~36页)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的,为后面学习分数的性质以及公因数、公倍数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的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过去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改》倡导同学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维。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将教学目标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挑战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学情
《分数的再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次,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三、说教法学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通过故事“西游记中的唐僧分饼”引入课题一天,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去摘果子解渴。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唐僧非常高兴打开了干粮袋,里面装着二张糖饼,三张油饼。同学们,你能用分数表示出糖饼占饼总数的几分之几吗?油饼呢?唐僧说:你们辛苦了,给你们一张油饼吧。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徒弟们得到的这张油饼呢? 为何这样表示?一张油饼分给3人吃吧。你们说如何分才公平啊?
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是否相同。肯定会有两种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先叫全班学生拿出所带笔的偶数支。再是让学生数出偶数支的1/2。最后全班交流,依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深的了解。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使学生认识到:
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使认识进一步提升的:
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四)巩固反馈,发展能力
在处理具体练习中,我觉得应该指出的是。
1.画一画中,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练一练第1题重点是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的使用。
3.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4.练一练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平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还要比较这三个图形的1/2是否相同。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巩固和强化。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回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五、说板书
分数的再认识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
篇5:三年级《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三年级《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材通过创设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也就不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先安排了“拿铅笔”活动,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正方形,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和我班学生实际,我把教学教学目标定为: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32支铅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4个完全一样的基本图形、长方形纸条一张
教学流程: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相对性呢?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拿铅笔”“猜大小”这两个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多少和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就是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相同)。二是整体与部分的具体关系,也就是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越多(大),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就越多(大),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越少(小),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就越少(小),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一样多,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一样多。
在“拿铅笔”的活动中,我首先为学生准备了四盒铅笔,分别是8支、8支、6只和10支,与教材不同的是我多准备一盒,其原因是想让学生体会到得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不是偶然的。在活动的开始,我请上四个同学上台来分别拿出所有铅笔的1/2,这时学生很自然地就发现“都是拿出所有铅笔的1/2,为什么有的同学拿出的铅笔支数相同,有的同学拿出的铅笔支数不同呢?”从而诱发他们去思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再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猜测----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造成相同的分数表示的大小多少不同。然后明确指出: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两次观察比较,让学生体会到相同分数在不同情况下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
在“猜大小”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同一个圆变大和缩小,让学生猜猜这时它的14有多大,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整体的变化对部分的变化的影响。
在巩固阶段,我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选一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我把书上的“画一画”改为“摆一摆”,其目的是这样安排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弥补学生因为画的不准确带来的负面影响。接着,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吃月饼”一环节,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通过对“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这个问题的讨论,深化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五篇:《分数的再认识说》说课稿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的第一课时。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为后一步学习、应用分数知识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再认识》,一个“再”字,就明确的告诉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所学的相比,是有深度的:一方面表现在,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因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教学难点:体会在不同整体下,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了解起点。
1、师谈话,猜谜“有一种数,分上下两部分,中间有一条短横线隔着”,学生肯定会争先恐后的回答(分数)。师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
2、请学生拿出课前完成的题卡(教材35页“练一练”的1、2题),集体订正,并抽一两个分数说说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再现并巩固三年级所学的分数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1、拿一拿。师准备三盒糖果(不告诉学生糖果的总数),请三位学生帮忙拿出各盒糖果的1/2,并问帮忙的学生:“你准备怎么拿呢?”同时请其他的学生猜一猜:你觉得拿糖果会有怎样的结果?学生都说完后就观察拿糖果的过程,看结果。然后思考:都是拿出全部的1/2,为什么拿出的糖果数量却不一样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再请三位学生上台分,验证之前的结果,并揭示谜底:由于糖果数量不一样多,所以各盒拿出的1/2的糖果数量也不一样多。师引导学生边回答边小结并板书。再让学生齐读一遍结论。
2、说一说。
(1)课件出示教科书情境图(一本书厚,一本书薄)。提问: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让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汇报时一定要说明理由。
(2)师述:昨天,笑笑告诉我,说她一次能吃1/4块蛋糕,你觉着她能做到吗?学生先思考,说理由,再课件出示情境图;一个蛋糕小,一个蛋糕大,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由于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3)课件出示问题:明明喝了一瓶水的2/5,欢欢也喝了一瓶水的2/5。明明说:“我俩喝得一样多。”欢欢说:“我喝得比你多。”他们俩谁说得对呢?此问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找准整体,阐明观点,得出此问不能确定,无法判断。
3、画一画。第一步先完成题卡(教材35页第3题)分别画出各图形的1/2,它们的大小一样吗?目的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再课件出示:一个图形的1/4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吗?师先提问: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呢?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师巡视。最后有目的的选择学生作品进行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自己来评价。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不仅能从整体到部份,也能从部份到整体,既能进一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又能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三、在练习中进一步体验。
(1)师接着刚才画一画的话题请学生完成教材36页第5题,师利用课件出示,学生回答时要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更清晰和表象。(2)课件出示教材35页第4题,让学生读题并思考: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此题目是一道难题,两个分数不一样,整体也不知道,但它的目的跟前面一样,都在让学生体会由于整体不确定,无法判断对错。(3)课外拓展练习
有AB两个正方形,B正方形面积的1/2大于A正方形面积的1/4,对吗?
小明喝了一瓶果汁的1/2,弟弟喝了剩下果汁的1/2。他俩喝得一样多吗?为什么?
四、反思提高
师问:今天这节课你对分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回答,回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