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7:3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

第一篇: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

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

摘要:以传统文人绘画中的写意与现代艺术中写实为切入点简要的论述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进而分析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审美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扬广大。

关键词:传统审美理想 文人画 表现 现代艺术 写实 形神 天人合一 虚实

(一)、对传统文人画“写意”的阐述

传统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其别具一格的辉煌的审美形态,对中国的审美情趣、人格构成、生活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艺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追求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文人画在“真”的三种形态都与非文人画区别开来。就物象之真而言,文人画更能写出神、质和常理;就心灵之真而言,文人画家保持自由的品格,摈弃功名利禄,因而更能独抒性灵。更重要的是,文人画坚持天人合一的传统,无论画前的立意,还是画后的境界,都追求天成的自然境界。所以,简单地以“写意”概括文人画的本质,是不全面的,此其一。

其二,“写意说“赖以立论的依据主要是元代文人画。东西方学者都将此北宋文人山水画看做更为写实的作品。从宋到元,文人画逐渐地从重理向重意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元画纯粹为意,宋画绝对是理。相反,由于天人合一的规定性,无论理,意都须在与对方的融合中成其为自身,它们不但不对立,反而互相贯通。

如果仅仅把元画看做“写意”,那么如何看待另一种显然更为写意,却与文人画直接抵触的画风——南宋院体山水?所谓的表现主义,在西方绘画作品中,通常能通过作者个性化的笔触看出人物明显而激烈的心理活动,人物表情以动态为主,就中国山水而言,马远、夏圭等人的作品,物象经过明显的,精心的安排,云雾总是恰到好处地遮断山腰。这一切都能体会出作者心中的激荡,显然心意流露得更加明显。事实上,傅抱石先生虽然认为元代写意画将“写实”、形似的那一套简直鄙视的不值一顾,但他注意到院体山水同样具有写意性质:尤以马远夏圭在画面上敢于采取和写意比较接近的水墨苍劲的笔法,遥遥的从院体中伸出他的手向写意频频的招摇,表示会心。

如果这尚且不能称为写意,那么明代以徐渭、陈淳为代表的泼墨画,当可以正当地冠以写意,且是大写意的称号。因为他们二人,笔墨挥洒更为冲动,与自然中真实动植物的形象相差甚远;而且画面上的题诗将作者的心绪宣泄得一览无余,但是这些写意的画风,与元人山水整体的静谧寂然相距何啻千里?在风格上,元人作品更接近平淡天真的境界,即自然本根的特性。特别是倪瓒,学界一般都认为其“逸笔草草,聊写胸中意气”的语录是元代写意观念的宣言,但正如台湾学者高木森先生指出的:但是如果以今人‟自由创作„的观念过分强调那逸笔草草的创作态度,可能会对倪氏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认为他在绘画当儿大笔挥洒,为所欲为。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看他用笔墨之情,便会体会出他的真诚,他所谓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尽可能无为,使自己消失于太虚之中,故其画艺亦然。高从创作方式上再次论述了元人的山水力求能在纸面上遵循自然之道。而宗白华先生更进一步,论证元代山水正在将自然本身予以笔墨实现。

以天为美的本原,以有人复天的审美的归宿,这种美学思想本身就包含这信仰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的名族信仰在审美领域的体现。审美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那么,有形入神,缘心感物,以人合天,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观点。

(二)现代主义“写实主义”的阐述

随着国门的打开,现代艺术潮流呼啸而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画坛真正地实现了裂变,多元化的意识深入人心,艺术开始与世界接轨,尝试并努力同世界潮流同步发展。曾经被奉为传统和正统的写实绘画命运如何?在现代艺术思潮中,写实绘画一度陷入两难境地,似乎写实绘画被视作封闭和保守的同义语,在这种前提下,坚持学术性的立场变得十分苍白乏力。加之艺术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以来,由于艺术市场操作的不尽人意,也由于“市场”和“学术”的不同步,部分艺术家更属意于市场的竞逐,便使得写实绘画(当然不仅限于写实绘画)的学术形象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但是,写实绘画作为多元的一元,其自身的艺术使命和艺术魅力在经历诸多风雨之后,仍然不减它的风采。从近年展示的艺术实践来看,写实风格的艺术家至少带给我们以下三点提示:

首先,艺术家更注重绘画语言的表述,充分运用油画艺术的载体来关爱人生,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绘画语言风格各异,强调自我面貌的凸现。再者,艺术家在实践中吸收了多种材质的运用(部分功劳应归于依维尔和宾卡斯的材料技法教学),画面的效果处理明显优于八九十年代。最后,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现代艺术观念的融入,不少艺术家在作品中以全新角度诠释和表述心象,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新古典主义”、“新具象主义”、“新架上绘画”等等,我们姑且可以统称为“新写实主义”。

从古人言论中,我们发现文人画所以成其为自身,乃源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本根论。现代东西方学者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研究文人画,一方面丰富、拓展了研究思路,另一方面又未免以今人观点强加与古人,不尽符合历史。写意说主要认为文人画以抒发心灵感情为本,不关注客观现实与自然。中国的写意说从20世纪初兴起的传统文化大检讨运动开始盛行。无论是文人画的支持派,如陈师曾,日本大村西崖;还是反对派中的激进或者改良者,如陈独秀、徐悲鸿与潘天寿,对文人画写意文本这一点,殆无异议。陈师曾先生做<<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提出文人画有何奇哉?不过发挥其性灵与感想而已”,大村西崖更认为文人画为离于自然的绘画,并且对自然离却愈著,其气韵愈增。反对派则希望援入西方写实主意以格文人画不重自然,不写真景之流弊。如徐悲鸿先生提出中国艺术之复兴,乃完全回到自然,师法造化。潘天寿先生以为:元人作画之态度,对于有合物理与否,既每不屑顾及。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性发展最为迅速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汇入欧美资本主义潮流,民族工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国民党政权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奖励和提倡民族工商业,民间资本和海外侨资纷纷投资兴办工商实业。20世纪30年代后期全国范围内现代工业大约占据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十左右,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仍然占据百分之九十九左右。正是这些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发达城市的,大约只占国民经济的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工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俞剑华、张志安、傅抱石及现代诸多学者也大都持此观点。俞剑华先生定义文人画为:以气韵为主,以写意为法,以笔情墨趣为高逸,以简易幽淡为神妙,藉绘画为写愁寄恨之工具,自不乐工整繁缛之复古派,而肆意于挥洒淋漓之写意派。傅抱石先生提出:我以为荆关董巨以下的变,即似是“写实”向“写意”,“重色”向“水画”的变。有些学者以西方现代绘画观念来类比文人画的写意传统。如张治安先生说:“20世纪以来,欧洲美术界梦寐以求的东西,就正是中国画所已有的特色。他们倡导主观的情感意志的表现,而蔑视客观写实。

西方学者将写意称为“表现”,并与西方美术史的变迁类比。这几乎成为中国画研究的基本前提,如方闻明确地将山水画分为绘画再现、书法化的自我表现复兴时期和综合阶段四个阶段,以构成他整个风格分析论的基础。一般而言,他们以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称谓北宋前期山水画,而将元明新型山水画视为浪漫主义、表现主义。

(三)传统审美写意与现代写实的冲突

中国近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和经历是中国自魏晋时期人物、山水、花鸟分科以来人物画的又一次面临东西文化交流、融合、抉择的过程。近现代人物画选择了一种欧洲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创作手法,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直接切入人们的社会经历,重新确立人物画视觉真实的绘画研究方向,从而最大程度地再现和还原视觉认识和历史技艺。伴随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思想的步步深入,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写实的能力与技巧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然而人们认识上的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写意情节,并不能真正善意地接受刻意深入描写的写实表现风格。逸笔草草在放纵了形的约束之后归于精致、典雅、暗合了现代人们崇有的审美意识。在这里写意和写实的显性矛盾演变为中国水墨人物画隐形的形和神,以及虚和实的矛盾问题,这两者似乎存在着对立而不能调和的斗争。尽管传统人物画的贵无与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崇有是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同价值判断,然而人物画的形和神问题是绘画生活绕不开去的实际问题。现代人往往以科学实证为准绳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式推演出形实而神虚的理解方式,或许认为只有形准的人物才有传神的可能。围绕着形和神虚实问题的探讨,实际揭开的是写意和写实关系问题。在这里我无意评价写意和写实的高低,但必须真正理解和领悟形和神的关系是在旋转的运动中不断转变虚实的位置。

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无须顾忌形实而意失的误解,关键是写实的创作手法是否真正解释了自己所关注的命运和主题,是否达到了庖丁解牛的神遇而不以目视的畅神之境界。

近百年来,作为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不断遭到揶揄嘲责。其实,远非文人画如此,建筑、音乐、戏剧、小说,举凡本土固有文化,莫不与文人画所遭相同,乃中国人所用的语言亦被视为落后。

在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之后,东方的迷梦被惊醒了,失败的惨痛导致对固有本土文化的清算,与此同步,文化观念想西方倾斜,对西方的写实绘画加以推崇,从而否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对荆关、董巨的写意山水、花鸟加以批评。同时,受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的影响,中国的绘画走想了中西合璧之路,西风东渐之风如此盛行,陈独秀对美术革命的内涵有明确的主张,他说:“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精神。”他认为清初四王的画,尤其是王石谷的山水,不过是倪、黄、文、沈一派的恶画的总结束,若不打倒则输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将无从言起。这一类见解,其中心只有一点,即以写实改良文人画的写意。这正是关乎中国画存亡的所在。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就因其为写意。故从画家讲,称为文人画,从材料讲,则称水墨画,从精神讲,则曰写意画。中国画之须改良,自不待言,然而是否以写实主义来改良,并将其改良为写实主义画?说来颇具讽刺意味,当这里在高叫输入洋画写实主义的时候,洋人却从东方输入写意精神。众所周知,欧美现代派便从日本的浮世绘、中国的文人画乃至书法中汲取了美学精神。自法国印象派产生后,写实主义已不是独霸花坛的主盟者了,更遑论20世纪以后的画坛。

以社会功利目的为恒定艺术的第一性标准,从此以论优劣则安息的、自然的、直觉的、精神的、心灵的东方艺术无以是处矣。时至今日,文人画已非为文人所独擅了,所以,当代直呼之为中国画。极而言之,文人画经过漫长的历史,想非文人画的社会层面不断渗透,已经是民族独立精神的表征了。社会革命是取淘汰方式,中世纪社会终结,现代社会遂告成立,此断无逆转退回之可能,既往的社会形态至此遂成往迹。而艺术的发展则是取继承、吸收、包容、并存、补充的方式。

中国画自有其盛衰的历史,恰在近代,它落到了低谷中,所以,徐悲鸿先生才有中国画之颓败,时至今日已极之叹。但处于低谷是一回事,有没有价值是另一回事;它于社会变革取冷漠态度是一回事,是否落后又是另一回事,美术革命、国画改良,嚷嚷近百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嚷得漫天价响,中国画处于低谷之中,究其原因,不在于它不写实,相反,真要用写实主义来革中国画的命,则中国画只有死路一条,岂但中国画,即如中国书法、中国戏剧也将前途堪虑。国画之衰,在于文人太少。百年来,西学东渐,科学昌明,国人留学西洋,如蜂拥鹜趋,沉入国学的人已趋之若鹜。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审美之路是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产物,传统的审美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同时与传统的社会也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社会是小农经济的宗法社会。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两条,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导致在审美形态上,中国古代所追求的,主要是那种和谐、宁静、自然的美。中国传统艺术所创造的,也主要是这样的美。直到明中叶以后,随着新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力量的出现,情况才发生真正的变化。无论审美道路,还是审美理想,都表明:中国传统意识就是审美领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而它的历史本质,就是把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生净化为、超越为审美境界。

总之,写实绘画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有如此多的艺术家投身其中,潜心磨砺,必能再现无尽风光。

(四)参考文献

《美,从茶杯开始》汉宝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神与物游》成复旺 山东人民出版社 《后现代的故事》王其钧 机械工业出版社

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

姓名:窦林贤

学号:20094505007

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李超德

第二篇:艺术与审美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艺术畅想”。

伴随着歌舞青春,映射着明日朝阳,我们走进熠熠生辉的二月。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正吟唱着春之歌向我们款款走来。它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引领同学们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当前的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而大多数同学一提到素质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减负、不加课、少留作业,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涵义。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和世界观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艺术,它不仅仅指会演奏一门乐器、会唱一些歌曲、会画几幅画,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美好情感的培养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作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需要知、情、意、行的统一。如果对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认识,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又有付诸行动的能力,这样的人素质才是全面的。而具有我校特色的之一的艺术节恰恰正给各位同学提供了一个陶冶自己艺术情操、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的良好平台。

所以,艺术节对于每一位师生来说都是不平凡的、充满激情的一月。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节里,全校师生都热情积极地融入到另一个展示自我的课堂。在这里,同学们满怀热情踏上青春的舞台,让艺术成就美丽的梦想。在这里,文化塑造人生,艺术滋润心灵。一中的学子,肩负着希望,怀揣着梦想,在灯光闪烁、万众瞩目下,用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式展示着自我的风采:激情的舞蹈、优美的歌声、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奇异荟萃、精彩纷呈。这一切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一中学子的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每年的艺术节都昭示着艺术教育理应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间学会审美、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我们的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艺术节必将成为我校又一亮丽的风景线。

爱因斯坦(科学、艺术、社会;真善美)

生命是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以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桢彩图。黑还要加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闻一多)

第三篇: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环境雕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体现了城市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

关键词:城市环境 雕塑艺术 审美特征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面对这些理想或不理想的建筑与地面空间,就要求设计者在追求美也就是和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尺度大小确定方面既要考虑城市雕塑与地面空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观者视距的需要,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而巧妙的设计,使作品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的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就具有自然之美,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城市雕塑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金属、石材、木材、陶瓷、水泥还是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材料的丰富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传递思想内涵的可能性,雕塑家通过合理的选材,把触觉、视觉的感知与内容形式进行巧妙结合,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质。然而,在关注材质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城市雕塑是工艺与材料相结合的艺术。尽管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每一种材料都会显露出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但还是首先要了解材质美在人们视觉心理中的审美作用,以及应用材料的工艺水平,也应注意审美价值与材料价值绝不可等同这一事实。物质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并非单纯是由材质纯自然的实际存在引起的,应该认识到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是设计者在充分显现材质本来属性的同时,经过艺术的创造过程产生出来的,是艺术地选择、利用和创造的结果。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有机结合点,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雕塑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城市雕塑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其整体造型语言。因此,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雕塑的材料的审美观念。

城市雕塑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雕塑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架上雕塑,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而城市雕塑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城市雕塑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雕塑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雕塑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属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形式的创建问题。“形式”一词拆开来用,“形”可理解为象,“式”可理解为韵,在整个形式范畴中是韵统象,而不是象统韵。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形式的创造过程中,对“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式”,从整个作品来认识,指的是支撑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是形成“韵”的主要方面,也是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

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建构,还需要注意对作品“正视面”的把握。正视面也称“主体面”或“主视面”,是指作品整体结构的主体朝向,诉诸视觉。它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极为明晰的视觉状态,往往是依赖于雕塑主体的朝向、动势的伸展、形象的直观、内容的明确,完成作品整体形式的创建。正视面是建立在对环境空间和城市雕塑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而完成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在具体形态展开之时所凸显出来的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成功的正视面的获得,是建构城市雕塑形式美感的关键因素。另外,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独特运用也是构成城市雕塑形式美不可忽略的方面。

总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代城市环境雕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尺度、材料、形式方面对城市雕塑的审美特征作了一些探讨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相信,在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将会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注释:

①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参考文献:

[1]张道一.美术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刘森林.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美)沃尔夫 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3]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4]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5](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第五篇:传统与现代__作文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论传统文化的继承

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综观而得的尽是璀璨的星火:远古神话的浩大纯美,诸子散文的洋洋洒洒,辞赋经文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的经典奇葩。辉煌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思如今,我们的心灵和眼球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浩劫呢?

低级庸俗的小说随处可见,商业报刊杂志铺天盖地,明星逸闻秘事的书刊一路畅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被时代的步伐踩于足下,更不用说古代的礼仪道德了。当现今的中华儿女在圣诞之日狂欢庆贺、在情人节忘情浪漫时,我们应当看见传统文化受伤的表情:端午节时的冷冷清清、重阳节时的寂寥。我们接受了太多的时代潮流,却也遗弃太多祖先的东西。传承千年的文化、兴盛了万代的习俗在物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已是渐行渐远。

中国乃博大精深的文明国度,可我们的文化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过去端午节是很盛重的节日,可龙舟竞渡时的人山人海、粽子飘香的美丽传说已被时代潮流带离了中国。而我们的邻居韩国却将其占为己有,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文化遗产。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愤怒,都会 为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出谋划策,而不是把西方的圣诞节奉为狂欢的主。

新世纪的中国青年几乎都能讲上流利的英文,都能对哈韩文化信手拈来,可又有几个熟识孔孟之道,知晓五经六艺,甚至都忘了历史的痕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已被尘埃覆盖,反而那些外国的潮流占尽风头。传统文化见证了华夏的成长,是历史的结晶,也是我们的国宝,我们虽不能全盘吸收,可我们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我们的资本和骄傲。

在当代中国,粗俗丑陋的言行随处可见,压老欺幼、恶语伤人之事常见报端,再看看日本韩国,礼仪节数周到平常,仁与爱的理念深入人心,可那些原本都是中国的东西啊!我们丢失了、遗弃了,却在他们那里奉为真理教义,这是国人的悲哀,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那些记载着历史的文字、那些彰显着气度的礼节、那些散发着真理的教义,每一样都值得中国骄傲。可是否又是每一个人都继承和发扬着先人的血统呢?当全球化的浪潮袭卷而至时,当时尚潮流泛滥时,作为站在时代浪尖上的青年理应坚持自我,而不是对西方习俗的顶礼膜拜,对庸俗文化的疯狂着迷,而是应该学习继承中国的传统,吸收其精华,把自己传流本土的文化推上更高更灿烂的浪尖。

传统与现代

在一些人看来,传统则意味着“落后”、“保守”、“抱残守缺”,如同一位生命垂危的老者;而现代则给人以“时尚”、“希望”、“与时俱进”,它像一个富有朝气的青年,焕发青春的活力,吹响着时代的号角。从某一角度来说,我并不反对这种说法,有时,两者确有水火不融之势,但两者却又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它们共同统一于人类社会的进程中。

鲁迅先生在他的《拿来主义》一文中,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的东西时,他采取的态度是“吸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八个字也同样可以用来对待我们传统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所谓的“传统的事物”也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如中国女人的裹足、男女性别的歧视以及不合理的等级制度等,而有些传统则在我们的头脑中挥之不去。还记得小时候,姥姥、姥爷牵着你的手一起逛庙会的情形吗?手中拿着一串冰糖葫芦,看着街边的老艺人卖弄着技艺,捏泥人、剪纸、杂耍等令人流连忘返;还记得在烟雨迷蒙的江南中,那位撑着油纸伞,走在青石巷中,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吗?还记得端午时节,粽香四溢时,那些汉子们勇立潮头,齐心协力、奋勇前进的情形吗?这些传统,即使步入现代社会,依然会在我们的记忆中,不会因为社会的发展而随之风化。

人类文明的车轮一路向前,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欢欣雀跃,我们欣喜于现代化的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当手机短信代替了传统的书信,鸿雁传情的无尽思念也只能在唐诗宋词里去追寻。当电子阅读代替了纸质阅读,那一抹淡淡的书香还有谁能够体会得到?我们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好像天下没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但到头来我们却忘记了自己是谁,脚步太快了,灵魂被远远的落在后面。这是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致命的灾难,当一个人在现代化的节奏中迷失了自己时,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当信息风暴轰炸他的头脑时,他还有思考的空间吗?现代化其实就如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你成为至尊,也可以让你死在自 己的剑下。

因此,只有将传统的东西与现代化有机融合,传统借现代而大放异彩,现代因传统而富有底蕴。这正如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青年,既有底气,又有朝气。青春版的《牡丹亭》在这方面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一个优秀的传统昆曲剧目经过现代科技的“包装”,更容易为新新人类所接受,从而使这种艺术的生命力得以持久。现代与诗意、传统并不矛盾,你可以想象一下,日暮时分,与家人或三五知己围坐在一起,谈论古往今来的事情,听着远处传来的民间小调,在灯影摇曳中,请停下你匆匆的脚步,让灵魂附体!

传统与现代

参天大树的蓊郁苍翠,屹立不动,离不开那盘根错节的根;幽香屡屡,亭亭玉立的花儿,离不开那一抹沉稳的绿的陪衬;黝黑肥沃的土地,离不开那生命之源的水的灌溉。传统与现代,就好比根与树,叶与花,水与土的关系。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曾记否?你曾迈着轻盈的步伐,在历史的林间小道上前行。你曾在灯火阑珊处注视着世人。你曾为中华文化植入了不朽的根。而现在的你,却在这个功利化的社会中踽踽而行,犹如一个晚境凄惨的老人。

当天空飘着雨丝时,除了看到大家纷纷躲雨,是否还能看到一个撑着伞的丁香般的姑娘徐徐前行?当一瓶五粮液卖到成百上千时,人们还能否想起“欲饮一杯无”的情怀?我们看到的,是追求速度化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愈来愈淡出人们的视线。

现代社会是一个功利化的社会,在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传统文化的容身之处越来越小。人们需要的是如何在如此快的生活节奏中获得快乐,于是,快餐文化出现了,四大名著被改的面目全非,历史人物也被“翻新”形象,更有甚者,颠倒黑白,只为搞笑,娱乐大众。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需要的难道仅仅是这些吗?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传统文化向我们展示的精神,不是为了博君一笑而胡乱编造。

当然,并不是说现代化的东西都是坏的,没有价值的,只是如果我们把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不是创造出更璀璨的文化呢?应当牢记的是,没有了根,长得再高大的树,最终的结局都是轰然倒地;没有了绿叶,再漂亮的花都是有缺陷的;没有了水,在肥沃的土地爷逃脱不了龟裂的命运。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文化意义重大,现代文化若与传统文化结合,中华文明之树就会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传统与现代

世博会,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之处,也是传统与现代交汇之所。两者就似世博的两种表情,共同存在却各有千秋。

传统,是流动的时间的凝固剂,是外形的历史的显隐液。它可以是除夕夜的爆竹声,团圆饭,还可以是古朴的素砖汉瓦、温暖的宋瓷元陶;它可以是夏日度凉的团扇,也可以是秋日送暖的绍兴黄;它可以是东北的窗花,也可以是西北的腰鼓;它可以是一方天下为公的匾额,也可以是一幅“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对联。传统是民族个性的鲜明烙印,无法磨灭,风笛悠扬,苏格兰的清俊如威士忌沁人心脾;一曲弗拉门戈热情如火,西班牙人的热烈就好像曼陀罗在绽放;一个足球应声入门,巴西人的狂热像是里约的骄阳激荡人心……

传统是一种代代相守的价值观。陶潜的家园是人声暖暖,墟烟依依的田园居;王维的居所是“连山接海隅”的太乙峰;梭罗在瓦尔登湖躲避缠人的税务官的嚣嚣红尘,郝思佳相信“明天”在塔拉庄园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无论哪个年代,哪个民族,我们最终双脚踏地,亲吻自然,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价值观。

但是,如果没有蒸汽机车,人类文明至今在马车上上下颠簸;如果没有一段钨丝照亮世界,我们至今孤灯常伴,生活在一派蒙昧中;如果没有胰岛素,没有盘尼西林,没有遗传医学,人类将是多么地孱弱,在病榻上苦苦挣扎;如果没有网络,“山长水远,死生契阔”,我们终究无法知道世界尽头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都是现代科技导演的一部鸿篇巨制。

年轻的营养师把传统与现代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要尊重传统,但不固于传统,我们紧跟现代,但不盲从现代。我们知道“传承是我的权力,反叛是我的责任”。传承不是“亦步亦趋”,不是拘泥形式,而是对精神的领悟。反叛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创造思维的渗透,以缔造全新的传统。传统与现代,这两种世博表情,并不是哭与笑,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展示着各自的魅力。

传统与现代作文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撞击

“有鱼吃还捉老鼠?”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却引来我们无尽的思考。

其实,同样的问题,我们每天不也在问着自己和别人吗?——“有手机短信还用登门拜年吗?”“有百度知道还用去买那些工具书吗?”“有Email还用一笔一画写信吗?”……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生活中到处都是便捷的信息工具、交通工具、学习工具……

可以说,这些新科技的产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模式!当年跨海远航的哥伦布和郑和,一定不会想到千百年的后的超音速飞机,可以轻松到达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而当年怀揣八百里加急公函快马飞驰的驿卒,更是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只需指头动动,信息就可以飞速进入对方的眼帘……这就是科技进步的直接表象!但是,当我们尽享这些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与愉悦时,又何曾想到——在这享受的背后,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大海最美丽的难道只是海天一色、万里无云的美景吗?透过飞机的舷窗,只能看得到波澜不惊的蓝色汪洋,却感受不到一丝海风的吹拂,更不可想象在船头看到鱼儿跃起的那种欣喜!而当我们新年时看到那苍白的不过几十个字符的短信祝福时,又怎能想象得到当年驿卒驰骋于山水之间的那种酣畅淋漓?胯下飞驰的骏马、耳畔回荡的铃铛声和周围的崇山峻岭组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幅悠然惬意的画卷!而这种美丽,在手机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早已荡然无存!有情调的生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生活!所以,在如今电灯早已普及的年代,我们依然要在生日和圣诞时点燃蜡烛!在那样特殊的时刻,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光明,更需要一种温馨的氛围!曾几何时,全国很多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于是电子爆竹应运而生,很是畅销了几年!但是最终的结果呢?却是各地的禁放令在逐步放宽甚至不了了之。因为人民群众依然希望在除夕之夜看到被烟花照亮的夜空,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响、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烟花喷射出的硝烟的味道!这样的视觉、听觉和嗅觉,是电子爆竹永远所不能比拟的!北京奥运开幕之夜,夜空中由烟花所构成的大脚印一步一步走进鸟巢,这样的感觉和氛围就是中国所独有的!这就是民族文化力量的充分彰显!鱼与老鼠的关系,显然和鱼与熊掌的关系不同!后者不可以兼得,而前者,却都是猫所喜爱的食物,完全可以兼得!这就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一样,完全可以在当今社会中共同存在、共生共荣。比如各种铅笔、钢笔、中性笔,早已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可或缺。但是,传统的毛笔却依旧散发着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因为它所蕴含的,并不只是一支笔而已,而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黄庭坚的《砥柱铭》拍出了四亿元天价,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已经生活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依然需要毛笔和卷轴来铭记和传承先人的书法艺术!打开电视机、广播和网络,最新的影片和各种流行歌曲在撞击着我们的视网膜和耳膜。但是,诸如相声、评弹、皮影戏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却依然在民间具有广阔的受众群体!这些发源自最底层群众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文化信息,代表了太多的文化符号,所以,它们才有资格成为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只抛下鱼不吃,却辛苦捕捉老鼠的猫咪,从一个侧面去理解,其实就是在向我们表达着一种对于文化的积极态度——即使有了新的,依然不可以忘却旧的!我们只有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有益的养分,并将之在当今文化中发扬光大,才可以使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继续向着积极、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捉老鼠固然很累,肯定没有坐在那里吃鱼那么舒服;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也必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具有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具有这种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我们就一定可以成为称职的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我们为那只执着的猫叫好,也为那些执着于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人们叫好!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也许他们并不曾引人注目,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努力,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感召力!正是因为这样一朵又一朵小小的浪花,才构成了漫漫历史长河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下载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传统物流开始向现代物流转变,物流业已从发展以运输、仓储为主要功能的阶段转入以物流组织和管理体制创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

    传统与现代生产管理

    2.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和传统生产管理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最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尽量降低成本,赢取最大利润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的精益生产模式,更大的提升了效......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论文大全

    论文关键词:托尔斯泰《复活》宗教思想博爱道德自我完善论文摘要: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它深受东正教福音教义的影响,理想主义色彩相当浓厚;另一方面,无......

    大连理工大学艺术与审美笔记

    艺术与审美 什么是艺术: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艺术分类: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 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时间艺术(音 乐) 空间艺术 时空......

    审美与艺术鉴赏课考试题

    审美与艺术鉴赏课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审美趣味 答:审美趣味也称“审美鉴赏力”。审美趣味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

    竞技健美操艺术审美与评判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艺术审美与评判 中国健美操竞赛网 周建社: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 方奇: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论述了竞技......

    艺术与审美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艺术与审美培训心得体会 常言说得好:日久见人心,实践出真知。第一次接触李超香校长,觉得温柔善良,其它并没特殊之处。今天听了他的报告,看了他的展示后才深深体会到“腹有诗书气......

    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与审美

    目 录 摘要……………………………………………………………………………………2 引言……………………………………………………………………………………3 一、幼儿音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