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

时间:2019-05-13 07: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

第一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在全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电视

在全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张剑飞(2017年1月17日)

同志们:

2016年12月底,我们刚刚就广铁集团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今天又组织召开全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刚才,省国资委就相关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湘潭市、株洲市、华菱集团、中国南方航空工业公司、省财政厅、省电力公司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凝聚共识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加快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马凯副总理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企业办社会负担和 历史遗留问题,越早解决、成本越小,越晚解决、工作越被动、成本也越大,要求切实抓好政策落地。为贯彻落实此项工作,省委将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列为全省深化改革九大改革重点项目之一。家毫书记任省长时专门作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可在华菱湘钢进行探索开展试点”的批示,启动了省属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并多次到驻湘央企和省属国企调研,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政府与国务院国资委签订了驻湘央企分离移交“三供一业”试点框架协议,达哲省长多次询问工作进度,了解有关情况,要求加快推进。

(二)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只有分离办社会职能,轻装上阵,才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产权顺畅流转,也才能集中精力和有限资源发展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做强做优的目标。2014年试点先行的华菱湘钢通过“三供一业”设施设备维修改造,相关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每年节约费用4000多万元,促进了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体制机制转换与创新,为我省其它省属国有企业实行分离移交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客观需要。一方面,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后,其公共职能将由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实行集中管理运营,有利于有效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与公共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后,其公共 职能将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各市州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企业职工真正融入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去,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四)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是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惠民之举。据了解,承担办社会职能的大多是国有老企业,设备设施超期服役,老化严重,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低。部分企业居住环境较差,水电设施陈旧,安全隐患较大,职工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现状的呼声也相当高。近两年来,先行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企业,职工群众用上了安全电,喝上了干净水,美化了生活环境。不少企业反映,“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使广大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高。因此,将国有老企业承担的与主业发展方向不符的公共服务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纳入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进一步改善企业家属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改造提升与职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管理,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把握重点,加快推进

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方方面面,内容多、范围广、任务艰巨,是当前制约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抓紧推进。

(一)坚持目标导向,确保完成任务。目前我省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基本进入实施阶段,任务 更艰巨、更具体,各相关市州、企业要坚持目标任务导向,确保2018年底基本完成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2020年前完成退休人员移交等分离办社会职能任务。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不得在工资福利外对“三供一业”进行补贴。移交任务完成较好的企业、市州要进一步巩固成果,率先完成本地区分离移交工作,进度较慢的企业、市州要尽快启动实施分离移交工作,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二)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一要先易后难,优先抓好供水供电分离移交。水电分离移交既要坚持维修为主、改造为辅、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原则,又要保证不低于所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给职工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二要认真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市州和企业要把移交工作中出现的程序、资金、资产、人员等问题分析透彻,风险评估准确到位。三要加快推进社区、物业和退休人员移交的探索,实现平稳有序过渡。

(三)坚持依法依规,扎实推进移交工作。目前,我省构建了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政策体系,对相关移交工作都做了明确规定。各级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规范推进移交工作。一要吃透政策,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内涵,熟练掌握移交内容、标准、工作流程和要求。二要严格按程序办事,用好用足政策。在移交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依法依程序,尤其要加强人员、资金、资产及项目等重要环节的把控。各市州移交工作必须要以湘政办发 〔2014〕110号文件为依据,不能另立标准,设置条件。三要顾全大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企业在“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上要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主动筹备、主动衔接、主动落实。市州要全力以赴支持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尤其要按照湘政办发〔2014〕110号文件要求完成省属企业转供电、转供水的分离移交具体任务。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做好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落实工作责任。企业是分离移交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牵头负责,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前期已启动工作的,要在原有工作班子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弥补短板、完善计划、健全机制,确保责任到节点、考核到个人;尚未实质启动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立即部署落实,务必组成专业精干的工作班子,抓机遇、补进度。要积极主动与所在地政府协商,沟通汇报分离移交工作情况,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市州是分离移交工作的推进主体和协调主体,要及时办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的相关手续,建立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创造便利工作环境。进度相对靠前的市州要加快企业社会职能全面移交,进度较慢的市州要进一步加强梳理、统筹、落实,需出台有关政策实施细则的,要抓紧出台,未充实工作力量的要尽快充实,要确保无缝对接和工作到位。市 州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是移交工作的接收主体和服务主体,要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好落实和配合工作。

(二)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继续发挥好牵头协调推进作用,财政、人社、国土、住建、电力、供水等部门和单位要全力支持企业的资金筹集、人员分流、资产过户和施工改造工作,要加强研究解决移交工作中独立工矿区供水改造、物业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移交等面上的问题,切实完成“三供一业”移交任务。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推动分离移交工作。

(三)强化工作保障。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关键是保证原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社会化后,各项职能运转正常,管理到位。企业、市州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资金保障,实行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和协议要求保障项目资金。重大问题或需提请省级层面协调的事项,要及时沟通,确保各方指导协调高效、规范、及时、有序。

同志们,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工作事关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企业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我省国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任务。谢谢大家!

第三篇:某公司所属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

**公司所属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45号)和《中国**集团公司关于推动所属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201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

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人力资源部 主

任:(略)成员:(略)

二、机构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公司所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总体领导; 2.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检查、验收所属基层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3.审批所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及协议,定期向集团公司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组织落实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政策、方案、措施; 2.负责与上级单位沟通协调“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有关事项; 3.指导、协调、监督有关部门、所属企业开展“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审核所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

4.做好所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摸底排查,及时了解所属企业的工作进展,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5.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公司相关部门职责

1.人力资源部负责总体方案制定、人员安置等相关工作; 2.办公室负责信访维稳等相关工作;

3.计划发展部负责“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产清查、评估、变更,资产移交协议的审核,并组织签订协议与执行;负责移交项目有关前期工作全过程管理和投资计划;

4.安全生产部负责“三供一业”相关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技改有关方案的审核、计划落实;负责“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前的安全生产责任;

5.工程建设部负责依据赤峰市人民政府出台的相关标准和政策,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相关设备设施维修改造有关方案及相关测算费用进行审核; 6.财务产权部负责开展并指导有关单位实施财务清查,负责对上级单位进行移交分离费用的申请、预拨和清算等相关工作;

7.政治工作部负责政策宣传、解读;

8.监察审计部负责组织开展资产划转的相关审计工作; 9.其他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策引导、依法合规。把握“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政策性强的特点,严格依据国家政策要求开展有关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程序合法合规。

(二)坚持全面推进、分步实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6年全面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要求,确保2018年一季度前全面完成。

(三)坚持统筹兼顾、维护稳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情况复杂,涉及面广,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保持或提高“三供一业”水平。做好“三供一业”从业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四、总体要求

(一)明确工作目标

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推进公司所属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2018年一季度前,公司所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基本完成。2019年起,公司所属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二)把握工作进度

1.公司涉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所有企业,要在2016年8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并报备公司审核。

2.分离移交企业2016年9月底前,对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进行宣贯,落实到户到人;对本企业“三供一业”情况开展现场勘查、资产清查工作,摸清有关土地、房产、设备设施、管网、分户、配电、分表、物业管理和涉及从业人员等具体情况。

3.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末,分离移交企业与属地政府机构和接收企业对接。依据赤峰市人民政府出台的相关标准和政策,及时就“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积极开展现场勘查、评估,结合实际情况测算分离移交费用。

4.2017年10月底前签订分离移交协议,2018年一季度前完成分离移交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

有关基层企业要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专项工作小组,负责与地方政府、接收企业进行协调、衔接,定期向公司报送工作进展情况,根据有关政策制定本企业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分离移交工作。

(四)加强考核 公司将加大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考核力度,将分离移交工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对未按时间进度完成有关工作的要进行问责;对漏报、瞒报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有关情况,未进行移交或未全部移交的,擅自挪用、违规使用分离移交专项资金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办发[2001]12号 【发布日期】2001-04-06 【生效日期】2001-04-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国有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

(黑政办发〔2001〕12号)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我省不合理占用和浪费城市土地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现了“多占少用、早占迟用、占而不用、好地劣用、非法租用”等粗放型用地方式,严重阻碍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遏制这种现象,加强政府对土地供应和利用的宏观调控,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增加政府的地产收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国有土地储备制度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当前土地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运用市场手段消化、处置闲置土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也是促进土地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动力。对提高城市存量土地整体利用水平,保证城市用地走上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轨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建立土地储备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认真解决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推行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推行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献策出力,提供支持,以保证土地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二、准确把握适用范围,规范收购储备合理运作。收购储备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开展,涉及部门较多,范围较广,政策性强,在运作的实践中,各级政府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严格土地收购储备的适用对象。今后,各级政府要通过规范的运作,将城市分散、闲置、未能充分利用及依法应由政府控制的国有土地纳入收回、收购范围。遇有下列情况,应采取收回的方式进行储备:用地单位已经撤销或者迁移的空闲土地;企业破产、搬迁、撤销等腾出的划拨用地;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应依法收回的土地;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或者超出出让合同规定的开发建设期限,满两年未动工开发建设而闲置的土地;构成违法用地事实,应予查处并没收的土地。对下列情况可采取收购的办法进行储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政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土地;在企业改制、旧城改造、污染企业外币、企业为安置分流职工拟盘活及按城市规划对用地单位调整置换的土地;征用的集体土地。

三、三、全面清查,摸清底数,为土地的收购储备提供依据。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针对城市闲置土地隐蔽性、变动性等情况建立动态监测制度,显化城市可供储备土地;对城市闲置土地、可以置换的土地、已占未用土地、少批多占土地、优质劣用土地的数量、区位、发展潜力、适用方向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加强对土地利用程度和使用者经营情况的掌握,摸清城市土地闲置状况和问题,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储备对象,并分别进行归类统计,为储备决策及最后的储备实现和闲置土地的盘活、消化提供依据。

四、四、严格政策界线,确保土地储备工作依法顺利开展。各地要充分注意政策界线,根据不同情况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和相关配套措施。对适用收回的土地,一般不予补偿,确有补偿理由的,要依法严格掌握;对适用收购的土地,可比照该土地的开发成本给原土地使用权人相应补偿。对有能力开发并且愿意为拟收回(收购)土地继续投资的原土地使用权人,在其缴纳用地保证金(一般可按现行地价的10%确定),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动工和完成项目建设后,可准予继续使用该宗土地。对于濒临破产或危困企业,可依据企业向土地储备执行部门的申请或政府的意见,优先收购、纳入储备。

实施土地储备的具体方案需经原批准用地人民政府批准,由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储备执行机构组织实施。

各地在贯彻落实本通知过程中,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采取一宗一策等灵活方法,开拓创新,逐步规范。

五、五、加强储后管理,充分发挥土地特有的调控经济、积累财富的功能。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存量土地效益,减少城市新建建设用地,控制城市外延,增强各级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控制能力。各地要充分发挥土地储备作用,积极盘活存量,消化闲置土地,通过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进一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要求。要建立储备土地公布制度,搞好信息传递、及时将土地储备信息向社会公告,为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服务。

今后,凡进入市场的城市存量土地,除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和通过一级市场允许进入二级市场转让的土地外,都要逐步实行统一由土地储备执行机构提供,同时做到“熟地”出让;对纳入储备管理的土地再出让,均应采用公开招标、拍卖的方式提供用地,增加土地出让的透明度,避免任何形式的、人为的协议交易和暗箱操作,以保证政府的土地收益最大化。

2001年4月6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黑龙江省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8月15日

黑龙江省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

为切实减轻我省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负担,维护地方国有农场社会稳定,促进地方国有农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地方国有农场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农改〔2012〕4号)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2013年扩大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农改〔2013〕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推进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消除束缚地方国有农场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力度,切实减轻地方国有农场和农工负担,推动国有农场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推动地方国有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减轻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负担为目标,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省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通过改革,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实现地方国有农场政企、事企和社企分离,减轻地方国有农场和农工负担,提高地方国有农场社会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贯彻政策、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兼顾我省各级政府财力状况和地方国有农场实际情况的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各项政策,力求做到此次改革的政策与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国有农场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相关改革相衔接。

(二)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历史久远,情况比较复杂,管理体制各不相同。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和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确保地方国有农场社会稳定。

(三)坚持分级负担、适当奖补的原则。市、县政府为所属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责任主体,省直部门所属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责任主体为省直主管部门和市、县政府。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地方国有农场的隶属关系,改革的成本原则上由同级财政承担,省级财政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适当补助。

四、改革内容

(一)改革范围。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范围,主要包括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小三场)、监狱农场、原劳教农场等。此前已停办或转制的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机构及其人员不在此次改革范围之内。此次改革不包括地方国有林场和森工系统林场。

(二)改革政策。一是将公安派出所、中小学教育(含高中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社区管理、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及社会管理职能,由地方国有农场移交当地政府承担和管理。二是对已自行开展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地方,本着“不让先改革者吃亏”的原则,省级财政将按统一政策给予适当补助。

(三)改革形式。按照政企、事企和社企分开的原则,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可选择委托管理、成立社区、内部分离、实施合并等方式进行,具体改革形式由当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四)移交事宜。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及人员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由地方政府按相关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安排。地方国有农场公安派出所机构及人员移交后,所在地社会治安事务由所在行政区划内的地方公安机关负责。监狱、戒毒系统国有农场现有公安派出机构移交后,涉及到的人员由监狱、戒毒主管部门自行安排。监狱、戒毒主管部门所属国有农场所办医院移交后,在保留为服刑人员、戒毒人员提供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包括部分医务人员和医疗设施)基础上,涉及到的人员及设备如何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由当地政府与监狱、戒毒主管部门共同商定。

(五)社会保障接续。由地方国有农场划转到当地政府的人员,其各项保险如何接续,由交接双方按相关政策规定及接续原则,妥善协商确定;移交后社会保险的缴纳按照地方同类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执行。

(六)机构编制问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地方国有农场移交当地政府管理的相关机构,能够与当地相同机构整合的,原则上要进行整合,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相关编制标准规定,从严核定编制,所需编制原则上由各地在现有各类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

(七)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从地方国有农场划转到地方政府的人员,其改革前的欠发工资仍由原地方国有农场承担;改革后工资水平应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的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依据相关政策,视财力状况确定。

(八)经费保障问题。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及人员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经费均由同级财政承担,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九)资产划转及债权债务处理。原地方国有农场剥离机构的全部资产,由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界定产权及评估作价后,无论是否正在使用,均应整体移交,实行无偿划转;债权和债务仍由地方国有农场承担并妥善处理。

五、相关时限界定

地方国有农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人员,以截至2013年12月31日按照规定程序审批进入并经当地政府组织审核确认,档案在人社部门或主管部门管理的在岗在册人数为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原则上以2013年12月31日财务决算数为依据;资产划转原则上以移交前一年国有农场财务决算数为依据,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划转手续。

六、时间安排及改革步骤

全省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准备阶段(2013年5月初至2014年7月底)。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工作组,深入国有农场开展调研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方案,并报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审批;县(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机构根据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有关文件精神,摸清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情况,核实人员信息、资产等相关情况,实事求是地测算本地国有农场改革成本,为实施改革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改革实施阶段(2014年8月初至10月底)。分三步走:一是制定具体实施方案(8月初至8月底)。各地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机构及省直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结合本地国有农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于8月底前以市(地)、县(市)政府(行署)正式文件报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审批。二是开展职能认定(9月初至9月底)。各地及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本地国有农场办社会机构人员名单、承担的职能、认定的依据以及改革的成本等具体情况,于9月底前以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机构正式文件报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备案。三是组织实施改革(10月初至10月底)。各地及省直有关部门根据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审核批复的方案实施具体改革工作。同时,省级财政测算并下达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补助资金。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1月初至11月底)。11月15日前,各地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机构及省直有关部门以正式文件向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报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总结。11月底前,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检查验收,并形成检查验收工作报告,上报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按隶属关系由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高度重视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全面了解改革的内容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认真做好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宣传工作,统一思想、消除疑虑,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确保改革工作平稳运行。

(三)强化部门配合。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督查和安排拨付改革补助资金工作。省人社、机构编制、审计、农业、畜牧兽医、教育、卫生计生、民政、公安、广电、监察等部门负责做好相关人员的资格认定、人员管理、资产审计锁定和违法违纪行为查处等工作。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不定期研究和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的分类指导,对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成立专题推进组,进行分类指导和专题推进。

(四)落实改革资金。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测算改革成本,调整支出结构,将地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于此次改革情况复杂,工作任务较重,各级政府要适度安排工作经费,以保障各项改革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强化监督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改革政策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对改革中的资金使用、资产划转、人员安排工作要进行严格监督,防止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套取补助资金,以及转移国有资产、突击提拔等行为的发生。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政策规定引发上访等群体性事件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及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下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