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呐喊导读
《呐喊》导读 整理撰写 万永翔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蔡元培称他为“新文学开山”。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是沈钧儒手书的“民族魂”三个大字。毛泽东评价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代表作品主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共16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书信集《两地书》;
辑录《唐宋传奇集》。此外,还有《毁灭》等大量译著。
现在总有一股贬低甚至糟蹋包括鲁迅在内的伟人的妖风,借郁达夫《怀鲁迅》中的一段话揭示某些人的本质:“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但愿郁达夫振聋发聩的话语,能警醒那些糟蹋我们民族伟人的卑劣小人!
二、《呐喊》内容辑要
(一)内容总说
《呐喊》最初收录了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15篇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篇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中篇,其余均为短篇)、《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和《社戏》,集子前有《<呐喊>自序》。
《呐喊》这十四篇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并将之作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心路历程。
(二)小说概要
1.《狂人日记》 该小说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该小说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吃人封建制度。该小说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小说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写实手法和象征手法有机结合,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这个被迫害狂的病态特征——敏感、多疑、妄想;另一方面,用象征手法,写狂人对封建制度的认识,极具象征性。二者有机融合,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人物语言个性化。《狂人日记》语言使用的是现代白话。狂人“语言杂错无伦次”,似杂乱而实敏锐,既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成功塑造了一个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反封建战士形象。2.《孔乙己》
该小说塑造了一个辛亥革命后没落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善良而迂腐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摧残下,穷困潦倒,因偷定居人家的东西而被打折了腿,最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借此形象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
该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结构严谨,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安排自然合理。二是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多方叙写孔乙己,显得真实可信。三是小说语言精炼传神。对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和孩子们,简笔勾勒,而对主人公则通过“排出九文大钱”、“窃书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等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孔乙己这个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令人叹服!3.《药》
该小说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夏瑜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华小栓的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辛亥革命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小说主题极为深刻。
该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独具匠心的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明线写华老栓为儿子买人血馒头治病;暗线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二是象征和暗示手法的运用。以“华”“夏”为吃血者和流血者的姓氏,包括夏瑜暗示秋瑾,坟上花圈的暗示等,其强烈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使小说主题深远、意蕴丰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三是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勤劳、善良而又愚昧、麻木的小市民华老栓,坚贞不渝、最终牺牲的革命者夏瑜,凶残、贪婪、仇视革命的刽子手康大叔,以及热衷于看热闹、麻木不仁的看客们等。四是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细节描写,如写康大叔将人血馒头交给华老栓的过程等。4.《明天》
该小说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对住在鲁镇咸亨酒店隔壁的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叙写,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冷漠无情。作者冷峻的风格、精炼的写实、纯熟的技巧,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表现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艺术方面,一是作者采用了极为强烈的对照映衬手法。一面将人物形象突现出来,一面将人物命运勾勒出来。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在办丧事时,她煮饭让“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借机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一贫如洗的单四嫂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至此,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鲁镇,人们的丑恶嘴脸显露无遗。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叫?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暗示出来。二是人物心理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精炼传神,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5.《一件小事》
该小说是现代小说中广为流传的名篇之一。它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人力车夫拉我时不小心将一个老太婆撞倒在地,“我”要车夫不管,而车夫却坚持扶老女人报警并承担责任,给“我”以深深地触动。小说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意识,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这在五四时期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该小说的写作特点:一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好似一幅速写画,自然朴实而意味深长。二是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衬出车夫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对比的妙处在于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的淳朴无私。6.《头发的故事》
该小说是通过N先生与“我”的对话——实际上几乎通篇是N先生的独白——从纪念“双十节”联想到辛亥革命的表面成果——剪去了辫子,理性地总结了辫子在中国的历史及其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弊病:甚至在辛亥革命后,剪掉辫子仍被辱骂。从而鞭辟入里地揭示了封建思想在国民心理上造成的印痕,是决非一次民主革命所能消除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回味。
在艺术形式上,该小说几乎是一个人的独白,夹叙夹议,声情并茂。若去掉头尾和引号,便纯然成了一篇杂文。显然是作者在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自己的感受,却既使之与作者保持距离以增强故事效果,又使人物语言更自由更有个性。N先生关于“本多博士”这一段议论读来发人深思,而篇末的话,呼应篇首的话题,更是引人深思,深化主题。7.《**》
该小说创作于1920年,描写了1917年7月,封建余孽张勋趁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之机,带兵入京,捧出清废帝宣统(溥仪)复辟。这一反动行径激起了广大人民的义愤,各地纷纷声讨张勋。作者以张勋复辟的事件作背景,描述了江南农村七斤因没有辫子被老婆数落,被赵七爷教训而惶恐不安的一场**。作品围绕“辫子”的危机,提示了这一事件的实质,即张勋复辟终究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滓短暂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小说通过一个偏僻乡村的场景,喻示了整个中国的状况。
该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无知,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一个陈腐守旧的顽固派形象。其他如七斤嫂的精明泼辣,九斤老太的固执保守等等,众多人物都是性格鲜明。二是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如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等真实体现了人物的个性。8.《故乡》
该小说作于1921年,小说通过叙写“我”一次回故乡与儿时伙伴闰土见面的经历,描绘了一幅五四时期中国农村凋零破败的真实情景,深刻提示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小说在艺术上偏重抒情,基调是沉郁、悲凉、压抑的。面对中国农村的破败和凋敝,作者以感伤的笔触淡淡地写来,有看见故乡萧索的悲凉,有与少年时代的朋友重逢的喜悦,有与闰土之间生出隔膜的困惑,有对下一代新生活的憧憬。作者流露出的浓烈、深切的悲凉之情,真挚动人,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笔下真实的农村图景及特有风情,构成了作品极大艺术魅力。以至于其他作家群起仿效,从而形成了“乡土文学”的第一次创作高潮。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主要采取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写故乡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反映了兵匪官绅给农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写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反映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下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写迅儿哥和闰土之间感情二十年前后变化的对比,反映了以闰土为代表的贫苦农民因生活的折磨而导致的精神麻木,等等。这些都显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广的忧愤,从而极大增强了作品的震撼力。9.《阿Q正传》
该小说是鲁迅唯一一个中篇小说,更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目的是暴露国民的弱点,写出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品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集中体现中国国民性劣根性的典型人物形象——阿Q,抒发了作者对于落后农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和忧愤之情。
阿Q,姓名籍贯不详,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城市游民,以做短工为生。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迅速忘却不愉快的事,在精神上获胜,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小尼姑更觉晦气全消。阿Q保守,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对吴妈叫“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阿Q的爱情梦被打破。他偷窃,生计成问题后,进城参与盗窃,得到了一些东西,回到未庄曾获得人们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他欺软怕硬,他屡屡被有钱人欺负,也被同为底层人的王胡欺负,但阿Q却反过来欺负小D和小尼姑。阿Q投机,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也要“革命”和“造反”;然而阿Q直到被抓、被杀,也一直没弄懂革命是什么。阿Q愚昧,临死前的遗憾居然是作为死囚画押画的圈不圆。
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而“精神胜利法”则是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
艺术上,除了塑造除阿Q这一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形象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作品采用了改造过的章回体小说形式,分九章讲述了一个个既独立又关联的故事,形象刻画了“阿Q”的性格特征。二是风格诙谐幽默而又冷峻,往往能引起读者会心一笑但笑过以后却又不禁同情怜悯阿Q,作者揭露了国民的弱点,从而也就引起了疗救的注意作者语言修养极深,可以说是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三是语言运用独具匠心,新颖别致,而又恰到好处。如“阿Q”调戏了小尼姑而“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阿Q从城里发财回来,大名从“浅闺”传到“深闺”里去了;等等。用得十分形象而幽默,活画出人物的性格灵魂或人生世相。10.《端午节》
该小说作于1922年,其最为显著的特色是作者那非凡的讽刺手法。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的风俗是逢年过节大家欢天喜地,大凡讨债一类事,都在年关前解决。该小说写了政府欠薪和教员索薪,“索薪”的时间从年关提前到端午节前。还从教员索薪写到官员索俸,这是对当局莫大的讽刺。作者的笔法从容有致委婉含蓄,在不露声色的描述中,暴露了政府的腐败。
对政府的官员,如方玄绰之流的小官僚,作者也加以无情的讽刺。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作者对于方玄绰的内心描写,以及通过方玄绰与方太太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很成功的,把这个可怜又可恶的小官僚塑造得栩栩如生。11.《白光》
该小说作于1922年,通过叙写追求功名利禄的旧知识分子陈士成第十六次参加科举考试仍然落榜,最后精神失常落水而死的遭遇,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罪恶。为揭露这种罪恶,作者营造了一个阴森、凄惨、诡秘的氛围,并展开情节。为了描写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作者通过四个方面来营造小说独特的悲剧氛围:一是陈士成的幻觉,听到各种嘲笑打击他的话,正式这种幻觉将主人公一步步拖进了命运的深渊;二是环境描写,月光的阴冷,默认的静谧,都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三是祖母讲的故事,富有神秘感;四是白光的描写,白光将陈士成一步步导向死路,白光既是陈士成的幻觉,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的形象化身。
12.《兔和猫》
该小说写一对可爱的白兔最终被可恶的大黑猫残害的故事。作者以代表善良的小兔子的柔弱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弱小的兔子,憎恶凶残的大黑猫,带有明显的寓言色彩,隐喻当时的社会现实。小说语言生动准确。作者以极强的观察力,传神的笔致把白兔的外形、动作、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13.《鸭的喜剧》
该小说带有纪实性色彩。作者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在北京有过一段交往,该小说即以此为素材。作者塑造的主人公爱罗先珂对世界充满爱心,那是一种博大的爱,他爱一切生物,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爱欢乐的世界,但世界并非尽如人意,他养的蝌蚪最终被他养的鸭吃掉了。作者通过鸭的喜剧——也就是蝌蚪的悲剧,揭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现象,由此折射出社会现象,委婉地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小说结构简单明了,但内容丰富深广。在写作上有散文化特色,情节性不强,但语言朴实、亲切、雅致,别有一番韵味。14.《社戏》
该小说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于1922年10月。作者对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的情景经久不忘,到了成年,在北京看的京戏却索然无味。农村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乐土,可以不必读书,可以钓鱼放牛,可以看社戏。作者在回忆对比中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农村小朋友质朴、温厚、可爱的形象。
小说对人物的刻画,生动形象,个性十足:双喜热情、机灵,直率;阿发无私、能干;六一公公纯朴,大度。而且,作者往往只用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他们各自的特征。小说心理描写非常出色,如对看社戏雇不到船时的急切和有船时的轻松两种心情,刻画得真切动人。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描写自然山水美景,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胧,笛声的宛转悠扬,营造了一种恬静淡雅的夜景,给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还描写了淳厚的民风,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都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使作品读来饶有情趣,亲切感人。
三、人物鉴赏
小说就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观点的。《呐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下面按不同类型介绍:
第一种:压迫者
《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里的赵七爷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猛: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里的赵七爷无知且蛮横: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总之,这些人都非常了不得。他们既占有话语权,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礼仪、陋习都非常习惯,对任何不符合这种恶习的行为,都特别憎恨。如果有什么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声叹气。鲁迅对于这类人的鄙视和憎恶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权威”和他们代表的旧时代、旧文化,一直是鲁迅不遗余力鞭挞的对象。
第二种:是革命者
《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夏瑜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用侧面描写,通过刽子手和茶客们的谈话刻画他的形象的。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他“不要命”,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夏瑜的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连他的母亲都不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一般”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总之,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响,只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愚昧的群众带来了一剂假药,给健壮的看客提供了一次鉴赏“杀人的壮举”的机会,给无聊的茶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给贪婪的刽子手提供了一个诈骗钱财的由头。所以,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凉的。
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时节,他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寂寞奔驰的猛士”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第三种:帮闲(看客形象的主体)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都是这类人。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反正他们是没有什么大的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流,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但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有意无意成了“压迫者”的帮凶或仆从。这些帮闲,作为一个群体,目标价值非常不明显,不值得革命者打击,也不容易受到打击。但他们对于革命者,却是具有伤害性的,同时,革命者对于这些帮闲还真是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而鲁迅认识到帮闲的危害,对他们厌恶之极,并不遗余力进行批判。
第四种: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人物形象
《药》里的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等,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却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么样去改变它。华老栓只是求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单四嫂子只是盼望明天情况好起来。他们构成了社会的底层,就像河底里的淤泥,无声无息。这类人物为读者熟知,就是鲁迅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类。写到这些人时,鲁迅的笔触就会变得沉重起来。
第五种:旧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成,《端午节》里的方玄绰等,都是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代表人物。鲁迅通常用轻快和嘲讽的语气来写他们,既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又厌恶他们旧思想和言行方式并借他们对毒害人的旧制度旧思想进行了揭露批判和揶揄嘲讽。
第六种:善良人的形象
《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少年闰土,《社戏》里的六一公公、双喜、阿发等,都是属于善良的人物类型。在这些人物里,车夫的人物形象最高大,少年闰土、双喜、阿发是一群可爱的少年形象,六一公公则善良可亲。对他们,作者是怀着或崇敬或喜欢情感的,他们代表了黑暗社会的一缕亮光。
第七种:阿Q们
阿Q可以作为一个最为独特的形象而存在,因为在鲁迅的其他小说里,没有一个人物形象能像阿Q这样,具有完整代表国民多样劣根性的特质。我们可以看到,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的身上除了“真能做”以外,可以说是没有一点有价值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自我作贱,他的愚昧保守、自卑健忘等,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其他人(无论是作品中的人还是现实中的人)身上,都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中国国民的深层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成为作者改造“国民性”理想中的一个最大成果和巨大贡献。
第二篇:《呐喊》导读1
扬中树人2009-2010-1高二年级语文作业纸(文)2009-12-9 《呐喊》导读及训练
(八)整理人:余红亮 校对:李梅 2009年12月9日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包括《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既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划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吧吧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 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副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在作品中,作者采用了极为强烈的对照映衬手法:一面将人物形象突现出来,一面将人物命运勾勒出来,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至此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叫?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向,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毁灭,丑的事物甚嚣尘上,而众人对此漠然处之。人们能够看出,这里美的事物实质正是被丑的事物的冷漠所杀。作者冷峻的写作风格显示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精炼而写实的艺术显示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纯熟。洗练而朴实的笔致精彩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而人物心理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更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衬出车夫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对比的妙处在于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的淳朴无私。在表现形式上,本篇好似一幅速写画,又近于当代的“小小说”,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长;情书真实可信,成为现代小说中传颂最广的名篇之一。
《头发的故事》是通过N先生与“我”的对话——实际上几乎通篇是N先生的独白——从纪念双十节联想到辛亥革命的表面成果——剪去了辫子,从而理性的总结了辫子在中国的历史及其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弊病,以致于在辛亥革命后,剪掉辫子仍被辱骂,从而鞭辟入理的提示了封建思想在国民心理上造成的印痕,是决非一次民主革命所能消除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回味。在艺术形式上,本篇几乎是一个人的独白,夹叙夹忆,声情并 茂,去掉头尾,去掉引号便纯然成了一篇杂文。显然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又使之与作者保持距离,以增强故事性效果。这样也使人物语言更自由更个性。N先生关于“本多博士”这一段议论。读来发人深思。那篇末的话,呼应了篇首的话题,更是余音绕梁。令人倍觉警策。《**》,这篇小说创作于1920年,描写了1917年7月,封建余孽张勋乘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之际,带兵入京,捧出清废帝宣统(溥仪)复辟上台。这个反革命阴谋激起了广大人民的义愤。各地纷纷声讨张勋。作者以张勋复辟的事件作背景描述了江南农村中一场**。作品围绕“辫子”的危机,提示了这一事件的实质,即复辟终究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滓短暂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小说通过一个偏僻乡村的场景,喻示了整个中国的状况。本篇制造的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无知,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一个陈腐守旧的顽固派形象。其他如七斤嫂的精明泼辣九斤老太的固执保守等等,众多人物都是性格鲜明,语言极富个性,真实体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虽然所花笔墨有限,而其中人物如九斤老太,赵七爷等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不朽典型形象。
《故乡》作于1921年,小说通过一次回故乡的经历,描绘了一幅五四时期中国农村凋零破败的真实情景,深刻提示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小说在艺术上偏重抒情,基调是沉郁、悲凉、压抑的,面对中国农村的破败和凋敝,作者以感伤的笔触淡淡的写来,有看见故乡萧索的悲凉,有重逢少年时代的朋友时的喜悦,有与闰土隔起的障壁的困惑,有对下一代新生活的憧憬。作者流露出的浓烈、深切的悲凉之情真挚动人,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笔下真实的农村图景及特有风情,构成了作品极大艺术魅力,以致作家群起仿效;从而形成了“乡土文学”的第一次创作高潮。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取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写故乡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反映了兵匪官绅给农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写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反映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下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写迅儿哥和闰土之间感情前后二十年的对比,反映了贫困农民因生活的折磨而导致的精神上麻木、愚昧。这些都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振撼力,显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广忧愤。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写出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品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集中体现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落后农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臆。阿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守小尼姑更觉晦气全消。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阿Q的爱情梦被打破,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回来曾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一直没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杀。临死前的遗憾是画押的圈不圆。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征。作品采用了改造过的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分九章讲述了一个个既独立又关联的故事,形象的刻画了“阿Q”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引起读者会心一笑。但笑过以后却又不禁同情怜悯阿Q,作者揭露了国民的弱点,从而也就引起了疗救的注意。作者语言修养极深,独具匠 心使用的词汇自然又恰到好处,如“阿Q”调戏了小尼姑而“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阿Q从城里发财回来,大名从“浅闺”传到“深闺”里去了。相对于“深闺”的“浅闺”和相对于“十分”的“九分”,用得十分形象而幽默。作品中鲁迅使用的词汇即新颖又妥帖,常给人以新颖别致之感。
《端午节》说作于1922年,其最为显著的特色是作者那非凡的讽刺手法。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的风俗是逢年过节大家欢天喜地,大凡讨债一类事,都在年关前解决。本篇写了政府欠薪和教员索薪,“索薪”的时间从年关提前到端午节前,还从教员索薪写到官员索俸,这是对当局莫大的讽刺。作者的笔法从容有致委婉含蓄,在不露声色的描述中,暴露了政府的腐败。对政府的官员,如方玄绰之流的小官僚,作者也加以无情的讽刺。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的惟妙惟肖。作者对于方玄绰的内心描写,以及通过方玄绰与方太太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很成功的,把这个可怜又可恶的小官僚塑造的活灵活现。
《白光》作于1922年,此文通过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旧知识分子的遭遇,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阴鸷。为揭露这种阴鸷,作者营造了一个阴冷,诡秘的气氛,并在阴森森,凄惨惨的氛围中展开情节,描述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作者通过四个方面来描写小说独特的氛围:一是陈士成的幻觉,这种幻觉极易感染读者;二是环境描写,月光的阴冷,默认的静谧,都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三是祖母讲的故事。富有神秘感。四是白光的描写,白光将陈士成一步步导向死路,白光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的形象化身。就写作风格而言,这篇小说明显受到安德列耶夫的影响,但更带有鲁迅小说那特有的犀利,敏锐之风格。《兔和猫》这篇小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作者以小动物兔和猫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大黑猫的凶恶,并由此寓射社会现象,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作者以极强的观察力,传神的笔致把白兔的外形、动作、神态描绘的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准确,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鸭的喜剧》是一篇带有纪实性色彩的小说,作者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在北京有过一段交往,本篇即以此为素材,作品结构简单明了,但内容丰富深广。作者塑造的主人公爱罗先珂对世界充满爱心,那是一种趋势博大的爱,他爱一切生物,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爱欢乐的世界,但世界并非尽如人意的。作者通过鸭的喜剧——也就是由蝌蚪的悲剧,提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现象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的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本篇在写作上有散文化特色,情节性不强,但语言朴实、亲切、雅致、别有一翻韵味。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于1922年10月,作者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经久不忘,到了成年,在北京看的京戏却索然无味。作者在回忆对比中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给读者留下了质朴,温厚,可爱的农村小朋友的形象,农村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乐土,可以不必读书,可以钓鱼放牛,可以看社戏,作者描摹出孩子的真实心理。同时,作品的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如对看社戏雇不到船时的急切和有船时的轻松两种心情,刻画的真切动人。作品对人物的刻画,相当生动形象,展示了其个性:双喜热情、机灵,直率;阿发无私、能干;六一公公纯朴,大度,都只用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他们各自的特征。作者用抒情的笔语写自然山水景致,诸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胧,笛声的宛转悠扬,营造了一种恬静淡雅的夜景,给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还描写了淳厚的民风。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都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民风的描述起了陪衬作用,使作品读来饶有情趣,亲切感人。
第三篇:鲁迅呐喊知识名著导读
《呐喊》(名著导读)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包括《狂人日记》(1918年4月)《孔乙已》(1919年3月)《药》(1919年4月)(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明天》(1920年)《一件小事》(1920年)《**》(1920年)《故乡》(1921年)《阿Q正传》(1921年)《端午节》(1922年)《白光》(1922年)《兔和猫》(1922年)《鸭的喜剧》(1922年)《社戏》(1922年)共14篇。
《呐喊》开头有一篇《自序》,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1.《狂人日记》 故事情节:是《呐喊》的第一篇,也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认为是让他养肥可以多吃肉。他记得大哥曾对他讲过“易子而食”、“寝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子”死时,大哥劝母亲不要哭,便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认为是是“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见序文)。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主题思想: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人物形象:狂人——“我”
“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既有得病时的多疑敏感和妄想,又是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又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
艺术特色:日记体的形式。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
2.《孔乙己》
故事情节:《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说,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后来因为偷了丁举人的书,被吊起来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忽然听见一个声音”,“看时又全没有见人”。过后看见人了,“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了;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尽管孔乙己惨痛到这种地步,那掌柜的第一句话却是:“你还欠十九个钱呢。”第二句话:“你又偷东西了。”第三句话:“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孔乙己”怎样回答呢?“不要取笑!跌断,跌,跌――”终于“孔乙己喝完了酒”,“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他的泥手“慢慢走去了。” 主题思想: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人物形象:
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以嘲笑比他们自己更不幸的孔乙己为快事。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将他推向了死路。
孔乙己自命不凡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得意于自己的“之乎者也”,他既死要面子、怕人嘲笑,却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他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鄙视体力劳动,不会营生,以至去偷窃。
作者在批判他的封建落后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善良的一面和对他的一定的同情心,如写他教“我”识字、给小孩子分茴香豆,他在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这些描写,更激起读者对毒害、摧残他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愤恨。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
艺术特色:小说用轻松风趣的语调,讲述沉重而辛酸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新文学中难得的精品。
3.《白光》
故事情节:在封建迷信中有一种说法,地下埋藏着珠宝金银的地方,它在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这便是小说题目的由来。《白光》作于1922年,此文通过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落第知识分子陈士成听信祖宗传言,在院子里挖银子未果,终于坠湖而死的故事。陈士成一心想升官发财,但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连秀才都没考取), 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双鬓已斑白的他精神出现异常,听到奇怪的呼唤声(其实不存在),勾起了他的发财欲望.在幻觉中,银子发着白光,左转右拐地把他从家引到山里,他怔怔忡忡的追逐白光,最后溺死湖中。
主题思想:全文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阴鸷。为揭露这种阴鸷,作者营造了一个阴冷,诡秘的气氛。白光将陈士成一步步导向死路,白光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的形象化身。
人物形象:陈士成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酸腐气味的旧式文人形象,也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他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4.《头发的故事》 故事情节:《头发的故事》通过N先生和我的对话(几乎是N先生的独白)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因为觉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辫子,却遭到了周围人的蔑视和厌恶,因此他深感中国的守旧和顽固——“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小说还用了不少篇幅,描写n先生回忆起当年因为没有辫子遭受人们嘲骂的磨难,这就更强化了对民众的愚昧、麻木进行启蒙的思想意蕴。
主题思想:《头发的故事》围绕着女子剪发、男人剪辫子的头发问题组织故事,鲁迅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愤激。辛亥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没有给民众实际利益,难怪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十分冷漠了,其实民众并不了解什么是革命。这样,他们与革命十分隔膜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民众只是头上去掉了一根辫子,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日后的改革也就举步维艰了。无怪乎n先生对现实十分失望、感慨万端。
人物形象:《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是一个脾气乖张的人物,他无端地生气,愤世嫉俗,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辛亥革命时期的斗士,而现在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所致。他想起一起奋斗过的“故人”,“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渡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与《端午节》中方玄绰是同一类人物。
艺术特色:鲁迅将人物独白作为构思这篇小说的主要手段,通过人物独白来叙事抒情,同时以辫子这种社会意象来叙事。小说创作过程中也采用了虚构艺术,通过虚构的“假”,达到艺术上的“真”。叙述和人物语言也精炼传神,富于美感力量。
5.《**》
故事情节:《**》的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靠撑船度日,经常来回于鲁镇与城里之间,•因此知道这些时事。七斤在辛亥革命时剪了辫子,然而“皇帝坐龙庭”(即复辟)了又要辫子了。赵七爷先前盘着的头发也放下了,他还特意到七斤家严厉地责问:“七斤的辫子呢?”七斤嫂也没好声气地骂他。一时七斤家聚集了许多看客。但过了十几日,皇帝没坐龙庭,七斤相安无事,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一场关于辫子的**就这样过去了,七斤重新获得了村里的尊敬,村子里的景象也依然如故,人们在少有变化中过着与上辈人一样的生活。主题思想:《**》中辫子,曾是清王朝统治建立和消亡的标志之一;在鲁迅眼里,又是传统文化和国民精神枷锁的一种象征,是国民革命与危机的一种征兆。这篇小说通过对江南水乡中一场辫子**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无特操”的国民性弱点。
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一场关于辫子的**,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于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从状态的“无特操”的国民性的弱点,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
文章围绕着张勋复辟,描写了不同的人的反映,表现了人们的是非之心被私心和愚昧所吞没,人与人之间没有善良的沟通,感觉到国民的自私愚昧。
人物形象:
七斤: 七斤是《**》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因此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七斤没有头脑,不加分析的相信赵七爷的谎话,被赵七爷弄得神志恍惚。村里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灾乐祸。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作品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民众与革命仍然极其隔膜,离革命实在还很遥远;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
赵七爷:他是一个乡村酒店里的主人,所谓的遗老,有学问的人。他总是靠假学问来骗人。“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⑶,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塑造这个人物是为了表现长期以来封建势力对人民的统治之严酷,毒害之深。他精神贫乏,空虚,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九斤老太: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讽刺。
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她是一个欺善怕恶,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贯正确的人,从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国民的劣根性。她与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样,依然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
6.《药》 故事情节:《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作者赞扬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民众的落后和无知。主题思想:《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作者赞扬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民众的落后和无知。
写夏瑜被杀时群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提住了,向上提着”的微观场面,把旧民主革命群众的那种麻木愚昧的精神状况,写的逼真至极。
人物形象:
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华老栓:爱子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浸泡的,可见他愚昧、落后;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华老栓拮据的生活,低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气愤,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
华小栓:在鲁迅笔下,华小栓不仅是痨病患者,他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众多患上思想病症的民众,精神是如此愚昧、落后、无知与无助,人血馒头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康大叔:他是封建统治者的屠刀,凶残、贪婪;杀害夏瑜的刽子手,有时把夏瑜的鲜血当作包治“痨病”的药卖给华老栓的骗子。此外,茶馆里的茶客及华老栓一家也通过他的口知道了夏瑜的事迹。封建思想的长期毒害,使他变得麻木愚昧,他对处决了革命者夏瑜视若等闲,甚至还感到有些自豪。
小说还刻画了贪婪的红眼睛阿义,尽量设法从夏瑜身上榨取油水,夏瑜向他宣传革命,反被痛打,最后还把夏瑜的衣服剥下来占为己有,还有贪财害命的告密者夏三爷,谋害亲侄儿以换取二十五两银子。这些人都是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帮凶,代表了凶暴、残酷的统治阶层,鲁迅通过他们血腥镇压及杀害革命者夏瑜,揭露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残暴和贪婪。7.《明天》 故事情节:家住鲁镇的单四嫂子二年前死了丈夫,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宝儿,她每天辛勤纺纱到深夜,不幸的是宝儿生病,为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想尽办法:求神许愿、吃单方、花大钱请名医诊治,但是“明天”到来了,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她茫然的双眼能看透自己剧的未来么? “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梦里,希望在梦里与宝儿见面;她只能呆呆地“等候明天”,但明天又会怎样?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
主题思想:《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副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人物形象之单四嫂子:鲁迅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么样去改变。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
何小仙:庸医。何小仙在诊脉的“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其实是一个庸医。而在“单四嫂子的心里却暗暗纳罕,计算宝儿的命该有救了。”可是这位小仙的回答玄而又玄。“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像单四嫂子这样粗笨女人是不会理解的。她急切地问心中这位偶像——“活菩萨”:“不妨事了么?他„„”,得到的却是“先吃两贴”,似是而非的回答。最后,干脆闭上眼睛菩萨般彻底不语了。
“好心”邻人王九妈: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王九妈是一个卫道士般的人物。单四嫂子颤栗着像敬菩萨一样问她:你老见多识广,给看看孩子吧。她那两声半屁响半敷衍的“唔”,足见其也是冷漠的的人物。后来又不许阿五抬棺材,还掰着手指头计算收敛的程序。
以红皮鼻子老拱、蓝皮阿五为代表的帮闲们。在宝儿垂死之际,他们照样唱小调,吃喝玩乐。在帮办单四嫂子的儿子丧事时,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而是碍于面子,是为了博取好名声,彰显自己所谓的同情心,是典型的中国人凑热闹心理,是为了占便宜。他们在贫弱者最悲痛欲绝的时候厚颜无耻地大加搜刮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他们银两照收,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
艺术特色:强烈的对比映衬手法 8.《一件小事》 故事情节: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写了知识分子身份的“我”雇用了一人力车夫,车夫无意中碰倒了一老女人,责任大多在对方,但车夫却坚持放下车子,扶起那个老女人,并走向警所。“我”从车夫的行为中深深感到了车夫的伟大及自己的渺小。
主题思想:作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车夫的负责任和我的自私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增加了我的渺小感,凸显出车夫的伟大。
艺术特色: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衬出车夫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对比的妙处在于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的淳朴无私。一是在表现形式上,本篇好似一幅速写画,又近于当代的“小小说”,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长。
9.《阿Q正传》
故事情节:《阿Q正传》是《呐喊》中的名篇。阿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守小尼姑更觉晦气全消。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回来曾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直到作为抢劫嫌疑犯而被捕,被当做替死鬼被杀,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大唱“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城里依然如故,掌权的还是原班人马,举人还在追求陈年老租,依然看客如云,只是审问的跪改为站,处决的砍头改为枪毙。
主题思想: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阿Q的悲剧指出了那个社会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觉醒过来,为建立新的生活而奋斗,二是继续进行自我欺骗直到最后的灭亡。
人物形象:
阿Q这个形象令人既同情又痛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既丧失了做人的人格、尊严,如不能姓赵,否则便挨打。又是一无所有的,只能借住在土谷祠中,靠给人打零工为生。他在失败、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阿Q尽管“合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之大防”,但有时也欺负更弱者,明里、暗里地耍流氓,调戏妇女。
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他觉得“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因此“深恶而痛绝之”。当决定“投降”革命党之后,酒后土谷祠做梦的描写则集中表现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尤其是他喊出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的“革命”口号,更使其狭隘自私、愚昧落后的特点暴露得一览无余。
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他麻木,愚昧,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自欺欺人。而到最后,阿Q竟被枉杀,以被错杀而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赵太爷:凶恶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合为一体,狡猾善变而又顽固守旧,贪婪、吝啬。这类人物有《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里的赵七爷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狠,“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他们是封建统治社会顽固的维护者和捍卫者,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
假洋鬼子:假洋鬼子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资产阶级投机分子的形象。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地主阶级封建思想的混血儿式的革命党人的形象。
赵秀才:接受正统封建教育成长起来,封建统治的坚决维护者。从本质上来说,假洋鬼子和赵秀才是一样,都是利用革命风潮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小人,都是造成阿Q悲剧结果的罪魁祸首,是封建势力的代表。王癞胡、小D: 压迫下的扭曲者。一个以丑为美,一个怯懦顽固。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不受人尊敬,生活或低级趣味或饱受欺凌,并好靠欺负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弱者获得自尊与满足感。
吴妈:喜欢搬弄是非,是一位麻木自私、缺乏同情心的看客。
弱者:小尼姑、老尼姑饱受欺侮却默默承受,毫不抵抗,她们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受尊重的人。
艺术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关于阿Q的肖像画即是突出的例证之一。又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④语言诙谐幽默,描述沉重现实。10.《端午节》
故事情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农历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本文以端午节为题。方玄绰是政府官员兼教员,他的口头禅是“差不多”,但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政府拖欠教员的薪水,方玄绰因为有官俸支撑着,暂不缺钱,便绝不索薪,而且还觉得索薪行为欠斟酌。可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他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
主题思想:《端午节》就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或许这就是鲁迅要批判的国人思想上的愚昧与懦弱,社会上太多对喜欢空发牢骚而不做实事的人,这样就形成了面对不公平的事,不敢也不能去纠正,造成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做为民族脊梁的知识应该担到起呼唤全民觉悟的重任。
人物形象:《端午节》塑造了一个懦弱、自私、一味逃避现实,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
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1)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栖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2)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但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艺术特色:鲁迅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让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来使读者发笑、沉思。11.《兔和猫》
故事情节:三太太买了一对白兔,养在后院里,非常可爱,不久还生了小兔子。可小兔子却被大黑猫吃掉了。
主题思想:这篇小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作者以兔子和黑猫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凶恶的大黑猫,并由此影射社会现象,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鲁迅由小白兔死在大黑猫的爪下,联想到那膏于鹰吻的鸽子、在奔跑的马车下轧死的小狗以及一切在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人不知鬼不觉地断送生命的弱小者,这些都触动着作者的感情。鲁迅热爱生命,同情、扶持弱小者并甘愿为之报仇、抗争的思想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正是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12.《鸭的喜剧》
故事情节:这是一篇带有纪实性色彩的小说,作者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在北京有过一段交往,本篇即以此为素材。《鸭的喜剧》主要讲述的是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居住在北京。他觉得十分无聊,寂寞,便托人买了一些蝌蚪儿,待它们长大后就可以听到交响曲般的“蛙鸣声”。当他从孩子口中得知“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然而,他又买了四只“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的小鸭。小鸭固然可爱,但它们在游泳的时喉,“吃掉”了河中爱罗先珂的蝌蚪。使他梦寐以求的“蛙鸣交响曲”就这样破灭。事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沙漠”般的北京。
主题思想:作者塑造的主人公爱罗先珂对世界充满爱心,那是一种博大的爱,他爱一切生物,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爱欢乐的世界,但世界并非尽如人意的。作者通过鸭的喜剧——也就是由蝌蚪的悲剧,提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现象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的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13.《故乡》
故事情节:“我”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眼前的故乡萧条冷瑟,与“我”记忆中的故乡截然不同,令我大为失望。我见到了童年的伙伴闰土,但眼前的闰土衰老迟钝,跟我也十分的生疏,与童年时聪明伶俐可爱的闰土判若两人。他已经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的生活剥蚀了所有的灵气。“我”还遇见了从前买豆腐的美名为“豆腐西施”的杨二嫂,但她已经被生活打磨得瘦如圆规,尖刻世故。“我”带着失望,悲伤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离开了故乡。
故事情节的三个阶段: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2)三幅故乡画面: ①回忆中的故乡——优美动人; ②现实中的故乡——荒凉冷落; ③理想中的故乡——令人神往。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活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人物形象:
1.闰土 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2.杨二嫂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力,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3.“我” 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
艺术特色:对比、反衬
如将眼前萧条破败的故乡和想象中美丽的故乡进行对比,人物肖像描写的对比,闰土和“我”的关系与水生和宏儿的关系的对比。
14.《社戏》
故事情节: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课文记叙“我”少年时代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详写)――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详写)――赵庄看社戏(详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六一公公送豆。主题思想: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作者对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现在”,也念念不忘。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晚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这只是过去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在成人烦恼的生活中,这样的标志在人的记忆里越发清晰,指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物形象:
热情的童年伙伴: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友爱热情。“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切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无私品质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他的性格表现得也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又表现了他善于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淳朴乡民:
以六一公公为代表。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就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只不过是当时的时尚风气而已,有人据此批评六一公公受封建礼教影响,就有些偏颇了。
艺术特色:细致传神的景物描写,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第四篇:呐喊 归纳
注意:本归纳主要用于学生整体把握《呐喊》这部小说集,要求能够熟知小说故事梗概,绝对分清各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了解小说表达的主旨。请轮流传阅。
《呐喊》
———故事梗概、主要人物及小说主旨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包括《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第一篇 《<呐喊>自序》
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第二篇 《狂人日记》
故事梗概: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
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第四篇 《药》
故事梗概: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出场人物:华老栓、华小栓、华大妈、康大叔 主要人物:夏瑜、华老栓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华老栓是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地位低下;他爱子心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浸泡的,可见他愚昧、落后;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不敢拿人血馒头还显现了老栓的胆怯。小说主旨: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赞扬了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它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第五篇 《明天》
故事梗概: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恪守妇道,“夫死从子”,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至此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向,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毁灭,第八篇 《**》
故事梗概:以张勋复辟的事件作背景描述了江南农村中一场**。七斤住在农村,靠撑船度日,经常来回于鲁镇与城里之间,•因此知道这些时事。七斤在辛亥革命时剪了辫子,然而“皇帝坐龙庭”(即复辟)了又要辫子了。赵七爷先前盘着的头发也放下了,他还特意到七斤家严厉地责问:“七斤的辫子呢?”七斤嫂也没好声气地骂他。一时七斤家聚集了许多看客。但过了十几日,皇帝没坐龙庭,七斤相安无事,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一场关于辫子的**就这样过去了,七斤重新获得了村里的尊敬,村子里的景象也依然如故,人们在少有变化中过着与上辈人一样的生活。
出场人物:六斤、八一嫂
主要人物:七斤、赵七爷、七斤嫂、九斤老太
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无知,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一个陈腐守旧的顽固派形象。七斤嫂的精明泼辣。九斤老太的固执保守。
小说主旨:以张勋复辟的事件作背景,描述了江南农村中一场**。围绕“辫子”的危机,揭示了这了事件的实质,表现了农村封闭落后,气氛灰暗,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即复辟终究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渣短暂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
第九篇 《故乡》
故事梗概:作于1921年,小说通过一次回故乡的经历,通过儿时好友闰土的外貌和精神的变化,描绘了一幅五四时期中国农村凋零破败的真实情景,揭示了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压榨下,农民的苦痛与麻木。深刻提示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主要人物:闰土、杨二嫂、水生
闰土:在生活压迫下有了很卑微的心态,闰土家境困难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我之间隔了一道屏障。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健康勇敢,无忧无虑。;中年闰土麻木迟钝,悲哀痛哭。杨二嫂: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个毫无道德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 水生:闰土的儿子
小说主旨:描绘了五四时期中国农村凋零破败的真实场景,深刻揭示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采取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写故乡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反映了兵匪官绅给农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写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对比,反映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下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写迅儿哥和闰土之间感
己应该得到报酬。端午节到了,他又没有领到薪水,又要面对家中主管柴米油盐的太太的唠叨与讽刺,他只能疲于应付,还是惯用他的口头禅“差不多”含含糊糊地应付窘迫的生存状态。
主要人物:方玄绰
方玄绰是一个懦弱、自私、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一味逃避现实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主旨:作者的笔法从容有致委婉含蓄,在不露声色的描述中,暴露了政府的腐败。对政府的官员,如方玄绰之流的小官僚,作者也加以无情的讽刺。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的惟妙惟肖。
第十二篇 《白光》
故事梗概:作于1922年,主要人物:陈士成,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酸腐气味的旧式文人形象。
小说主旨:此文通过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落第知识分子陈士成听信祖宗传言,在院子里挖银子未果,终于坠湖而死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知识分子的毒害,通过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旧知识分子的遭遇,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阴鸷。为揭露这种阴鸷,作者营造了一个阴冷,诡秘的气氛,并在阴森森,凄惨惨的氛围中展开情节,描述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第十三篇 《兔和猫》
故事梗概:作品讲述了后院的三太太在夏间买回一对白兔,几个月之后,这对白兔开始自己掘洞,为即将添丁而幸福地准备着。忙活了大半天,一个简易的爱心小窝建成了。而三太太家的那只猫却总虎视眈眈地盯着刚会跳的小兔。幸而,狗与猫不共戴天,三太太才放心一些。不料,在大家都漠视那只猫的存在时,这只猫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掠走了兔宝宝,可爱的小兔成了它的佳肴。然而,大家却全都没有听见狗警惕的吠声,以致两个小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去了,人们也悄无声息地在记忆里抹去了这段对小兔活蹦乱跳的影像,忙于关心那下一窝的兔崽子了。主要人物:三太太、小狗S
第五篇:《呐喊》
《呐喊》欣赏课教案
一、意义:《呐喊》是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品,而蒙克被誉为是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派的先驱,正是《呐喊》等一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都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2012年5月2日早上7点(北京时间),蒙克的《呐喊》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以1.199亿美元成交,一举创造了艺术品公开拍卖的最高纪录!
二、格式:
(1)课题:世界名画《呐喊》——欣赏课(2)年级班次:高二(3)班(3)教科书:《蒙克画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4)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了解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创作手法;
3、领会布面油画《呐喊》所表现的思想和对后世的意义。(5)教学时间:一课时(6)课型:单一课,欣赏课(7)教学重点与难度:
1、重点:探究作者的所处的时代与创作背景、作品表现的思想之间的关系;
2、难点:对表现主义手法的鉴赏与掌握。(8)教学方法: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9)教具与学具:多媒体、粉笔、黑板
(10)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进行阐述,《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也是书中的重点章节,其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去赏析和探究。(11)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下午好,上节课我们对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位画家的杰作——《呐喊》,让我们听听,这位不幸的画家到底要“呐喊”些什么„„
2、讲授新课:
<1> 作者简介: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于1863年12月12日出生在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使得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2>创作背景:1890年爱德华·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
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 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和两名友人在落日余晖中散步,心中感到一股淡淡的哀愁,突然天空变得一片血红,我停下脚步,疲惫地靠在栏杆上,凝视着像剑尖鲜血般悬挂在阴暗峡湾和城市上空的云彩,我的朋友已经走了,我全身颤抖的站在原处,仿佛听到一声尖锐的呐喊,划破寂静。”
<3>画面内容及主题:这幅画的英文原名其实叫做Scream,一直翻译成“呐喊”,实际应译作“尖叫”,画面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那扭曲的桥上人,目光无着,脸和嘴巴都被拉长,继而融入天空暮色的大旋涡里,他完全是恐惶恐的,因为存在的迷失境地而惊骇。然而尖叫者身后有两个衣冠楚楚的人走过,对他毫无同情,甚至好像听不到任何叫喊„„
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它反映了存在主义者对人类自身孤独和焦虑的呐喊:表现出在工业社会潮流的席卷下,对个人的渺小、心灵的机械化、理性的泛滥和科学主义的霸权等严重的不安和反抗,试图从这种现代性笼罩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表达了他绝望与逃亡的路。这不仅是蒙克自身灵魂的“呐喊”,也是他对工业社会中人的命运的关切。<4>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在印象主义中得到充分表现的自然主义被放弃,而取其简化的手法,并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加以发挥”。正是蒙克的《呐喊》等一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具体来看《呐喊》的表现手法:
首先,抽象化的人物直接而且震撼地传达内心深切的绝望。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脑袋上毛发全无,脸形像个骷髅,双眼和张着的嘴都大如空洞,身材瘦削嶙峋,衣着不清。他捂着耳朵,似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已被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他就像一个尖叫的鬼魂,让观赏者恐惧,不自觉得也想要尖叫呐喊。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只是一个被抽象了的代表恐惧的形象。
其次,压抑与鲜艳的色彩的同时运用表达情绪的恐惧与不安。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同时,他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比如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一方面,画中的天空颜色十分刺眼,就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另一方面,全画的色彩又是郁闷的:画面中的色彩混浊压抑,除了天空,其它景物的颜色中都参入了黑色,给人以不祥的预感。海面阴暗处的紫色伸向远处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燃烧的血红色彩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一种极度恐惧的情感。
最后,画面的构图与绘画技巧滋生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幅画长一米,宽75厘米,构图比较垂直,将焦点集中在画中人身上,为呐喊的声音创作了更多的空间。蒙克充分地使用动荡的、弯曲的、倾斜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和大地联系在一起,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前景,道路直接伸向观众,呐喊直接面向观众,使整个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律感。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的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这幅画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这种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整个画面充溢着一种躁动,也通过那个极度恐惧的人物使画面充满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它留给人们的不是宁静和美丽,而是扭动和不安。<5> 作品的意义:《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品,而蒙克被誉为是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派的先驱,所以这幅画之于后世有很大的意义。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在印象主义中得到充分表现的自然主义被放弃,而取其简化的手法,并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加以发挥”。正是《呐喊》等一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如今,《呐喊》中那个捂着脸扭曲着的人物形象被广泛的应用到商业、娱乐业中,人们用它来表达某种讽刺或恐慌的情绪。然而,《呐喊》最大的意义可能是它让人们找到了宣泄焦虑恐惧情感的出口,找到了人与人灵魂的孤独的相互映照。
<.6>作品最新信息:蒙克的《呐喊》是被偷窃次数最多的画作,曾在1994年和2004年被盗过两次。2012年5月2日早上7点(北京时间),纽约苏富比拍卖上,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作为第20件拍品在众人瞩目中登场。现场共有8位竞标者,从4000万美元开始起价后便引起激烈竞争,很快竞价便飙升至8000万美元。最终,一电话竞标者以1.199亿美元拍走该幅作品(1.07亿美元落槌,加上佣金为1.199亿美元)。<7> 作者其他作品展示:
1、蒙克《病中的孩子》
2、蒙克《 圣母玛利亚》
3、蒙克《生命之舞》
4、蒙克《病室里的死亡》、《桥和三个女人》
5、蒙克《卡尔约翰大家的傍晚》
6、蒙克《红葡萄藤》、《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