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父亲的36种称法
古代父亲的36种称法
男
在以前的男权社会里,父亲在家庭里的角色里是重要的主角。自然对父亲的称呼有很多种,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36种称呼。有前缀的称呼方式 阿父
《南史 · 谢诲传》:“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诲女(诲诛)被发徒跣与诲诀曰:'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阿伯
对父亲的一种口语称呼。清人梁章钜《称谓录·一·方言·称父》:“吴俗称父为阿伯”。阿公
对父亲的方言俗称。阿耶
清代著名小学家钱大昕《恒言录·三·称父曰爷》条云:“古人只用耶字。……《木兰诗》'阿爷无长男’、'卷卷有爷名’,本当作 '耶’字。” 阿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有“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乃翁”乃是陆游自指,而非称呼他人之父。阿爹
《续古文苑·二十·汉·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伤。” 阿妈
这是女真人对父亲的口语称呼,在看清代特别是满洲人的小说或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叫法。以“家”为前缀的称呼方式 这类称呼主要用于和别人说话时称呼自己的父亲,有自谦的意味。家父
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家君
既用做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也用做对别人父亲的称呼。家大人
清代著名的小学家王引之在他的著名著作《经义述闻》里每一篇的开首都要冠上一句话:“家大人曰”,“家大人”,即王引之称呼自己的父亲。家严
清 陈梦雷 《绝交书》:“先慈恐不孝激烈难堪,遣人呼入。家严出,以婉词相讽。” 家尊
称呼别人的父亲。家翁
《晋书·山简传》:“简曰:'家翁乘鹤业三载。’ 家公
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以“先”为前缀的称呼
这类称呼一般用于称呼自己死去的父亲。先父
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先君
裴松之注引《吴历》曰:“先君(即指孙坚)与袁氏共破董卓。”也用做对别人死去父亲的称呼。先府君 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儿子给父亲写行状,一般也用这样的称呼。先考
这种说法不用于口语,一般在祭文、灵位或者碑文中出现。也用于称呼别人死去的父亲。先人
对别人死去父亲的称呼。先子
女子对丈夫死去父亲的称呼。先舅
女子对丈夫死去父亲的称呼。先君子
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先夫子
对自己死去父亲的称呼。先公
对自己死去父亲的称呼。先帝
现在皇帝对死去的上一代皇帝的称呼。先卿
古代君主对臣子已经死去父亲的敬称。先严
对死去父亲的敬称。以“老”为前缀的称呼
这类称呼一般用于子女称呼父亲,表示一种亲昵。老爷子
对父亲的方言称呼。老舍《骆驼祥子》:“'也不是我说,老爷子,’她撇着点嘴说,'要是有儿子,不象我就得象祥子!可惜我错投了胎。’” 老公
此说见于《南北史续世说》。原文为:“高昂兄弟并劫略。其父次同语人曰:'吾四子皆凶狠,我死后有人与我一楸土耶?’及次同死,昂起大冢。对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压,竟知为人否?’”老公即是高昂对他父亲高次同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老头”。老太爷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尊称别人的父亲(也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或公公、岳父)。” 老爷子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对人称自己的或对方的年老的父亲。” 老子
对父亲的方言称呼。老爷
封建社会大家族里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老爹
儿媳妇对公公的方言称呼。老大人
对别人父亲的敬称。老父
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第二篇:古代法(范文模版)
法理学读书笔记
——读《古代法》有感
梅因,英国著名的法制史学家,历史法学派的重要代表及该派集大成者。《古代法》是梅因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著作,它顺应了时代前进的潮流,标志着历史法学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梅因认为只有采用“历史方法”把法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考察研究,才能改变华而不实的学风只有改弦更张重视本国和外国法律史的探索研究,特别是罗马法史的研究才能把法学建立在可行的历史基础上,进而将罗马法中的商品经济原则适用于当时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梅因在第一章开篇称,法律研究者对法学的起源认识并不完全与事实相符,他们认为罗马法学来自《十二表法》,而英国的法律理论来自古代的不成文惯例。离开习惯法时代,法律发展到了另一明确划分的时代,也就是“法典”时代。当原始法律一经制成法典,所谓法律自发的发展,便告中止。自此以后,对它起着影响作用的,如果确有影响的话,便都是有意的和来自外界的。他宣称,文明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律限制文明,而不是文明发展法律。在进步社会中,社会需求和意见通常走在了法律的前面,这就要求人们协调法律和社会的矛盾。梅因在考察了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种协调手段:法律拟制——衡平——立法,并且认为这一排序顺
序也是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顺序。
第五章原始社会和古代法中从另一个角度论证法律的演变规律。他通过考察人类原始社会的宗法制度,得出了全部英国法律文献中最著名的一句话:“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梅因认为,古代社会并不像现代所设想的是一个个人的集合,而是一个许多家族的集合体。人类最初分散在彼此孤立的家族集团中,这种家族集团由于对父辈的服从而结合在一起。梅因说:“用一个不完全贴切的对比,古代法律学可以譬作国际法,目的只是填补作为社会原子的各个大集团之间的隙而已。”会议的立法和法院的审判只针对家族首长,至于家族中的每一个人,其行为准则是家族中的法律,以“家父”为立法者。但随着民法的发展以及其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法规逐渐在私人事件中取得同在国家事务中同样的权利。在《古代法》一书中,梅因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观点既是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的表述,也是对自然法先天空想进行攻击的矛头。
梅因在第三章自然法与衡平法中,通过考察万民法、自然法和衡平的产生、发展及相互关系,得出了所谓自然法只是从一个特别理论角度来看万民法和国际法的结论。他说,一方面旧万民法与自然法是通过衡平而接触和混合的。另一方面罗马人通过衡平这个词所理解万民法的特点,即平准的意思,正是人们对自然状态最鲜明的感觉。在本书中,梅因
对对当时流行的政治理论中旁若无人的、根深蒂固的某种“先天主义”给以第一次攻击。他要批判的是古典自然法理论中“先天主义”成分,但并不否认历史上客观存在过自然法。自然法理论是现代人强加于古人身上的一种偏见。
梅因在第六章至第十章中考察了遗嘱与长子继承权、财产、契约、侵权和犯罪等一些重要法律制度的早期史。他认为,遗嘱在民事部门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内容多,而且时间长,早在社会状态处于幼稚时期就已出现,到封建制度时代,发展到了顶点。遗嘱和继承权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罗马法的产物,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财产制度也不是自古就有的,在某一时期,财产不属于个人,甚至也不属于家族,而是属于社会所有。只有在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实行对无主物的先占而取得财产。梅因按照罗马法把契约分成四类:口头契约、文书契约、要物契约、诺成契约。他还指出,犯罪法是一个历史逐步发展的产物。所有的文明制度都把罪行区分为对国家、社会的罪行和对个人的罪行。梅因分别称之为“犯罪”和“不法行为”。前者有专门机关进行惩罚,后者是被害人用一个普通民事诉讼对不法行为提起诉讼。梅因还把原始犯罪法史分为四个阶段。
《古代法》贝认为是梅因毕生研究工作的一个宣言书,凝结了他一生的主要法律思想。他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竟发现很少有必要就其最早见解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大胆的创
作方法,只有凭借梅因非凡的直觉和创造力才能获得成功。
然而本书本书最大的不足,是梅因在考察法律历史时,跳过了从罗马人到格罗托人之间的几个世纪,忽略了中古世纪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自然法转变成为有无限活力和影响力的一种神圣概念。《古代法》在英国对自然法理论首次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这给肃清它给法学领域带来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倾向起了划时代作用。他收集了古代大量法史资料,对后世研究古代法有重大参考价值。特别是梅因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研究法律的产生发展史,使法学首次明确了自己真实,明确的历史基础。他的这种研究法律的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从而为今天的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等学科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古代法》一书也开阔了法学家们的视野,从而明确了法哲学、法学研究与其他各种社会学科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互为基础和条件的。
第三篇:《古代法》书评
历史的慧眼审视古代法
《古代法》——书评
从所有文明国度里精挑细选出来那些最具智慧、最富机趣的人来陪伴你,然后以最佳的秩序将选者好的伴侣一一排列起来。这样的人知道每个时代每个地方的每个人,都面临一个不变的问题——关乎个人和其同侪、社会,乃至全人类、宇宙之间基本关系的性质的问题。对这种问题的看法,可以决定他会怎么做,甚至可以决定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古代法》给人以启示,用历史的法眼去审视古代法,去汲取精华推动社会的发展。
法律拟制——在人类直立行走和学会运用火种之后社会化生活是人类历史的又一大突破,这里所说的社会化生活与群居生活是不同的概念。在人类尚处原始状态的无力解决生存和自然环境以及天敌时群居生活是动物本性天然的显现,也是唯一的选着。而社会化的生活则是人类已经进入“人”阶段的为了繁衍后代与寻求保护发挥的不同于动物本性的趋利性选择。社会的扩展依靠限制于生产力的家族,而非个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族的延续与壮大有两种至今仍在沿用的两种途径:
一、人的自然繁衍;
二、:收养——法律拟制收养。
提及法律拟制作为一个学法的人都不陌生,但是讲到法律拟制大家又似乎很陌生。一个古代的法律概念不只是相当于一个而是相当于几个现代概念。这些概念无论如何是出于一定目的,而这些愿望和目的,同原时代所最求的完全不同。古代法中的法律拟制是同衡平和立法并列的法律与社会协调的媒介的三种手段之一。当然,收养是其与现代法律拟制同一概念的文字的重合。从古代法中规定的收养(法律拟制的一种)的目的与愿望可以知道解决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家族的延续——其另一目的是来扩充家族力量。法律拟制一词最最初为了给是赋予审判权,相当于英国高等法院和财政法院令状中的主张,来剥夺民事诉讼的审判权。但很久以前它的法律规定已经改变,指用以掩盖或假装掩盖一个事实的任何假定,虽然它的文字没有发生变化,但其运用却改变了这一事实(不同于古代时期的用法)。这就和现代的收养法律拟制很相似了,用以掩盖这样的一种事实,两者之间在自然事实上并没有血缘关系、亲子关系,但是由于法律上的一种拟制掩盖了这样的事实,让其在法律上存在这样的一种身份关系。与此相似的还有很多的法律拟制,如岳父岳母、兄嫂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深刻且明白的理解各国在收养关系上规定的保密义务,出于对这样的一种制度的延续,准确的说是事实的掩盖,以及法律关系主体间关系维持稳定,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当然也有例外,如美国的收养制度就没有规定这样的一个义务,并且告知当事人一方有权知晓,另一方有义务告知。这样的差异并非偶然,包括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人权保护等方面。社会制度方面美国与我国截然不同,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当然会有多不同。在人权保护制度方面,美国一直一来标榜其所谓的人权,其价值性再此不论。而本人认为两国的法律制度与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值得我们深究的,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法制也是有益的。
首先我们应当认清法律制度背后的社会基础关系。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中详细论述了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个人与其他个体紧密相连的社会。而美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中国社会这样紧密。特别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美国社会强调个人主义,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但子女成年后就已经独立了,与父母间的关系犹如和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父母老年时期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社会福利,社会养老。这就与中国完全不同了,中国有句老话说养儿防老。讲到这里就必须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继承,这也是梅因在《古代法》中所提到的另一个问题。罗马法中的继承虽然字面上和现代的继承无差别,但其意义上几乎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古代法中的继承指遗嘱继承、概括继承,这源于当时的社会形态即家族的存在及延续状态与形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小农经济发达,一家一户为单位决定了继承的不同。当然罗马法中的继承与现代的继承也是不同的。
在美国父母对于子女的依赖性与中国不同,一方面也是很重的一方面是无论父母子女间的自然联系还是社会联系都没有中国这么紧密或则说“藕断丝连”,所以在收养拟制上的运用法律技术掩盖事实这一行为时并没有中国这样严格。另一方面在继承观念上也淡薄了很多。这里的淡薄并不是指不够重视或则法律技术上不够完善。举个例子就能形象的进行说明了,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是是最被人所最为诟病的富二代、官二代。
这里的论述可能有些差强人意,但仍能让我们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特定条件下去研究学习古代法律制度,汲取精华。
第四篇:《古代法》读后感
《古代法》读后感
一部经典著作不同于平庸作品之处,就在于对原初的问题以新颖的论述作出了强调。梅因的《古代法》正是如此。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话,“首
1先是对于法律的进化论方式的解释”(evolutionary account of law)。以下
主要通过陈述自己对全书的理解来学习历史法学的方法论。
一.书中运用的法学方法论
法国大革命时期反对理性主义和自然法学的历史法学的兴起对当时人们思想所造成的冲击和震荡是巨大的。而在历史法学发展史上,1861年被视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历史法学的扛鼎之作《古代法》便诞生在这一年。《古代法》被认为是英国历史法学派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亨利•梅因毕生工作中的一个宣言书,是关于雅利安民族各个不同支系的古代法律制度的一个比较研究,对法律以历史的角度进行了诠释。但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也同时受到另一位“巨人”的影响,那就是德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萨维尼认为:法律绝不是可以由立法者任意地、故意地制定的东西。法律就像语言一样,既不是专断的意识,也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缓慢、渐进有机发展的结果。法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民族生活作用的结果2。对此观点,梅因无疑是同意的,甚至是赞叹的。他在《古代法》第八章中直接提及萨维尼的名字,并将“伟大的德国法律家”、“天才的萨维尼”这样的美誉毫不吝惜地送给了萨维尼3。
正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使梅因完成了传世之作——《古代法》。从《古代法》中不难看出由梅因所奠基的英国历史法学派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所运用的崭新的历史学方法。《古代法》一书的全名是《古代法:它与社会早期历史的联系和它与现代观念的关系》,这表明它不仅仅是一部专门性的技术性法律史学著作,而是一部涉及社会、思想、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史论,尤其重视探究古代思想与现代思想的关系。从法学历史方法论这个角度来看,其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梅因分析了各国法律演变的历史进程,指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法律渊 源都是沿着“判决”——“习惯”——“法典”这样的顺序产生发展的。最初法是以父权家长或是国王判决形式出现的,这种针对特定案件的,假借神意指示而下的判决并没 有形成一般原则,只是法的萌芽状态;随着社会的进化,国王逐渐丧失神圣的权力,而为少数贵族集团所取代,这些贵族集团不再假借神意,而是确立自己的权威。他们依照习惯原则来解决纷争,成为了法律的仓库和执行者,他们所依据的习惯也就成了习惯法,从而法律的发展也就进到了“习惯法”时代;再后来,由于文字的发明,加上大多数 人民对于少数贵族的独占法律表示不满与反抗,从而促成了法以法典的形式加以公布,这使得“法典时代”最终到来。经过这三个阶段之后,静止的社会便停止下来,只有进步的社会的法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2.进步社会法的继续发展主要依靠三种手段:其一是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如罗马的法律解答。其二是衡平方法(Equity),例如古罗马以裁判1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M].陈叔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26,7.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 夏出版社,1987,82-83.3 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64.官法来补十二表法之不足,而英国以衡平法补普通法之所失。其三是立法,即由立法机关制定法规。
3.梅因在比较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他提出的“从身份到契约”的公式,不管曾经引出过怎样的辩难与批评,毕竟是从法律史角度深刻描述了两千余年西方社会的一个根本性转变。4
4.梅因在《古代法》一书中,还具体运用历史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对遗嘱的早期史,财产、契约的早期史以及侵权和犯罪的早期史进行了专门研究。
二.历史法学与其他法学流派的对立
梅因促使人们对形成法律的各种力量加以重视,而不是只服从于自然法的设想。梅因在研究中提出的问题是,法律在过去的年代里究竟是如何发展的,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法律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十九世纪流行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被人们看成唯一的理解法律的路径,梅因指出了这种思潮的偏颇和浅薄:“卢梭的信念是,一个完美的社会秩序可以通过单纯的对自然状态的思虑来实现,这种社会秩序同世界的现实情况完全没有
5关系,而且同它完全不同”。
对于以奥斯丁为代表的分析法学派,梅因的观点是“主权者的命令”一说至少在法律产生时并不符合事实,并且它可以解释的问题也有限,尤其是对于“宏大叙事”型的法律发生发展解释缺乏力度6。而梅因在研究中提出的问题是,法律在过去的年代里究竟是如何发展的,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法律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于洛克的社会契约,梅因的观点是:洛克所主张的法律起源与一种社会契约的理论很难掩饰住其实它源自于罗马7。
而对于广受推崇的孟德斯鸠,洛克似乎也要找出点问题来,他认为“孟德斯鸠似乎把人类的本性看作是完全可塑的,只是能被动地复制从外界接受的印象以及绝对服从与外界所接受的刺激”8。很明显他也是不赞成的。
然而,梅因的不足也正好蕴含在他的伟大之中。无论梅因、卢梭、洛克,孟德斯鸠还是奥斯丁,实际上都是法律的解释者。奥斯丁立论的基础是普通人对法律的态度,卢梭立足于“为什么法律应当遵守”的冥想,洛克立足于社会契约的构建体系,孟德斯鸠已在三权分立上找到突破,而梅因在《古代法》中却试图作出一个根本性的解释:历史是如此,现在即如此,将来也必如此。值得追问的是,历史果真如此吗?梅因并不是评判的标准。
梅因提出了法律发展的一般图式,其基础是《古代法》不只一次提到的人类社会的幼稚与成熟期。对理解《古代法》有帮助的是,梅因作为法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个作为“文化进化论”者的人类学家。“进化论”的历史方法蕴藏的风险不仅是理论上的偏见和独断,它和历史决定论的关系也显而易见。现代已经有一些哲学家对进化论的理论基础作出了反思,结论是意识形态统治的历史悲剧并不仅仅来源于东方专制传统,而是内在于决定论本身。实际上,关于历史的“进步”,4
5梁治平.“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读梅因《古代法》随想,北大法律信息网《古代法》(上)九州出版社 2007.1 第一版 P111《古代法》(上)九州出版社 2007.1 第一版 P131《古代法》(上)九州出版社 2007.1 第一版 P145《古代法》(上)九州出版社 2007.1 第一版 P147
《古代法》中的一些观点也呈现出很大的片面性。梅因对于历史的判断决不是离开了自然法,他的研究让人感觉出某些“历史的规律”,但由于历史并不能说明法律应当成为社会秩序的理由,自然法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样,梅因仍然没有成为一个离经叛道者。梅因也提到“如果自然法没有成为古代世界中的一种普遍信念,这就很难说思想的历史,因此也就是人类的历史,究竟会朝那一个方向发展了。”9这正是进化论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致命之处;进化论不应当受到信念、理想这些上层建筑的决定,否则就难以自足,难以否弃超验的的观念达到纯粹。
三.结语
梅因的这本《古代法》,把法当成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考察研究,进而告诫学习法律,研究法律的我们如何才能改变华而不实的学风,才能真正地领悟法律。要领悟法律,应当考察它的历史形态、历史进程,应该考察那些非法律的因素。“法律并不是自己产生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所以我们应当从法律事件入手而不是从法律原则入手来考察和研究法律。”“法学家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原则来解释、创造、反对现实的法律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学家对新的法律
10而言是起到一个助产婆(midwife)的作用,而不是去做法律的母亲”。
每个学期的法学名著读得都不多,但都是精华所在,从中我们都能领略到每一位大师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和为人类进步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觉悟,这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不断地升华。9(英)亨利•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3.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固有法制与现代法学[M].台北:成文 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87.
第五篇:古代男子二十岁称
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珞璃
阅读我国古典诗文时,经常接触到“弱冠”一类的词,例如唐朝王勃《滕王阁序》里的“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是何意呢?《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为什么说“弱”呢?孔颖达解释说:“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原来是指体格还不够强壮。在实行加冠礼的时候,男子还要把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因为要戴帽子,由此又产生一个现象:“结发”。当然,“结发”还有指结婚或者妻子的意思。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这里说明,李广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与匈奴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