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五篇

时间:2019-05-13 08:1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

第一篇:《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

《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

内容提要:《狂人日记》最初发表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揭开了全新的一页。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典型形象,其主要表现在叛逆的性格和理性的思维。他的叛逆是彻底的、毫不妥协,他的理性思维主要表现在科学的理性。正因为叛逆与理性相互融合,浸透作者理想的狂人形象,影响几代读者,现在依然对我们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狂人”这个富有丰富美学内涵和思想内涵的典型想象,具有历史深广性,在此无法面面俱到的加以探讨,只就狂人的叛逆与理性精神浅论一二。关键词:《狂人日记》

典型形象

叛逆性格

理性思维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说到:“凡是弱愚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从事文艺的目的是要拯救国民的灵魂,而文艺又有文艺的创作规律,它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即凭借文艺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来使接受主体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变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那么塑造典型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了。因此,作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主义、象征手法、意识流、讽刺与幽默、欧洲语言的表达方式、西方的语片结构、心理分析等等以及作者借鉴中外小说的技巧,倾其生命激情塑造自由的形象。而自由的形象与自由的理想以及对客观必然的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密不可分的。“然而谈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的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赋予狂人叛逆与理性的精神,正是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世界文学宝库典型形象的延续和创新。

一、叛逆性格 放眼之,叛逆的典型形象从文学诞生之日起就成为文学的主题。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违背宙斯的意愿把天上的火盗来交给人类,成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马克思:《〈博士论文〉序》第3页)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反封建意识,中国古代文学《山海经》中的刑天舞干戚、夸父追日以及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文学艺术形象,都具有叛逆的性格。为什么众多文学典型形象具有叛逆的性格,而代代读者乐此不疲呢?这与人的本质有关,人类的发展蕴含着人类的创造性的一面,“创造作为人生的真理性事件,它本身既蕴含着对传统的顺应,又蕴含着对传统和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批判,从而使人生在价值关系上与现实和传统保持内在的张力,使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处于不断的创造之中”,③在人生相与创造相终极追求中符合人类审美原理。叛逆的典型形象因丰富的美学蕴含而被读者痴迷和被读者沥尽心血而塑造。“狂人”艺术形象中“叛逆”性格与历史文学宝库中典型形象相比具有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且“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反抗彻底的精神。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④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目的是“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狂人日记》中渗透着鲁迅先生的血和泪!当时的社会是封建势力走向腐朽而新的社会变革处于萌芽状态,在新旧势力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华大地一片沉闷,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一间铁屋子,是决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在这里要想摧残陈腐的社会,需要的是勇气和力量!《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具备了这一点。如日记的开篇就写到“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它,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鲁迅运用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月光”象征新文化,“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比喻“狂人”一直受封建礼教、家族制度的毒害,从中可以看出“狂人”彻底的醒悟和执着追求。“狂人”醒悟了之后就开始行动,明知道“他们”想害他,依然不怕,“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薄子踹了一脚”,对于想“吃人”的人鬼鬼祟祟,“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的正气”。对于“吃人”的有自己的兄弟,他就去规劝他,“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从太平。”即使所有的人合谋“吃他”,他依然带着善良的心愿,启蒙他们的思想,“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最可贵的是当他分析到“母亲”和“自己”也“吃人”,敢于彻底剖析和无情批判,“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狂人”在知道自己反叛无望,并不气馁,把希望寄托于将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 救救孩子……”

我们从作品一些关键性的词句所包含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中,通过联想作用所形成的和所体会到的,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家族制度的思想斗士的形象,他虽然站在萌芽的新思想一边,面对是强大的封建礼教、家族制度的封建思想,依然毫不畏惧,孤军奋战,毫不妥协,并把希望寄托于未来。这和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程朱理学中的“中庸”等等思想相比,“狂人”的叛逆性格何等可贵!

“我以我血荐轩辕”,狂人形象中有鲁迅先生的影子。

二、理性思维

“鲁迅的思维是东西方思维方式融合的产物,既蕴含了古代哲人的睿智,又闪耀着现代科 学的光芒,鲁迅的作品之所以具有深刻性和穿透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继承了前人的思维方法而又加以创新”⑤。“狂人”也继承了鲁迅先生的理性精神,但是鲁迅先生的理性思维与狂人的理性思维是有区别的,狂人的理性思维是与病态性纠合在一起,剔开狂人的病态性思维,再看他的理性思维,就是科学的理性。所谓科学的理性,其本质就在于怀疑、批判的认识态度,与超越、创新的价值趋归,表现为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通过不同的途径追求真知,而绝不停止于已有的认识水平。鲁迅所强调的“研究”,实质上就是一种怀疑和批判;所谓“明白”,标志着对旧的、现存的认识水平的超越。二者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了科学实证法则的因果律。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标举的“研究才明白”的运思逻辑,与传统的“论辩常法”划清了界线。近代翻译家、科学启蒙先驱严复说过:“中国由来论辩常法,每欲求申一说,先引用古书,诗云子曰,而后以当前之事体语言与之校勘离合,而此事体语言之是非遂定。”严复:《名学浅说》。这种征于圣、验于今的思想方法,显然与科学理性背道而驰。所以,“狂人夜读图”的象征意蕴,和“礼教吃人”的思想性命意一样,也展现了鲁迅要表达的思想方法的科学性原则。“研究才明白”的运思逻辑,又表现为不同的具体方式,在《狂人日记》中,这可以从思想内容的平行类比与思维模式的揭露、批判两个不同层面来具体深入地加以考察。日记的开篇就提到,“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的有理”,虽然狂人知道“真理”所在,但是他也知道环境的险恶,须小心谨慎从事,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翻开历史书看看,哪一种新思想萌芽初期而不遭到扼杀?普罗米修斯绑在高加索的悬崖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戊戌变法六君子”死得死,逃得逃,因此“狂人”是对历史的悟透而产生的多疑,对社会变革采取理性的评判,并不因为掌握了“真理”而盲目乐观,他知道革命的道路任重道远,他准备走一条艰苦而崎岖的道路。他通过赵贵翁的眼色进而推及所有的人想迫害他,包括孩子,“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在我们常人看来,小孩子是纯洁无辜的,何以成为陈腐社会的帮凶?这就是狂人科学思维的结果,他认为毒害人类的思想也有一个传承的过程,包括小孩如果没有新的思想启蒙他们,将永远陷入蒙昧状态,做残害先知先觉着的看客和帮凶,这是“狂人”科学思维对人类的贡献。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侯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为什么遭到封建礼教、家族制度残害的下层劳动人民也成为迫害解开他们身上枷锁的思想斗士的帮凶?我们现在都认为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者是觉醒的,是反抗万恶的旧社会的。1925年,女师大学生许广平写信给鲁迅先生,问他对当时**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鲁迅先生回信说:“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所以我疑心……”。⑥现在科学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一群猴子的都割掉,把一只没有割尾巴的猴子放到里面,那群割了尾巴的猴子就看不惯这只没割尾巴的猴子,非要把它的尾巴拉扯的鲜血淋漓直至掉了才觉得平衡。黑暗的社会如一个大染缸,它把每个人都变得麻木不仁,包括被残害的劳动人民,把毒素浸染到他们的心灵,形成黑暗势力,进而又摧残觉醒的勇士,“这是何等的痛苦与悲哀”!但是“狂人”依然带着冷静的态度去剖析,去思考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而发现真理性的事件。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也正因为狂人的理性思维,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看出了中国文化表面的“伪善”,实质上是“吃人”,这是多么深刻犀利的评判,也需要何等的勇气,这都是“狂人”理性思考的结晶。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也正因为狂人理性思维,不被表面现象迷惑,才敢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断。“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狂人不仅发现了中国整个历史的吃人,而且也发现自己的兄弟也吃人,虽然他十分震惊,但不隐讳这个事实,最后依然说出。我们试想狂人经过了怎么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许他宁愿相信这不是事实,但是他崇尚理性精神,不“瞒”和“骗”,这种精神在我们现在谎言流行的时代是何等的可贵!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狂人”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吃人”者的本质,但他依据依然是他们平时言行所透露出来的,例如在“我”放声大笑时,他们“却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狂人”的理性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他对细微处都要观察、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狂人”发现了真理还觉得不够,他要将真理的火种传播到人间,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但是他知道历史发展的规律,任何都阻挡不了滚滚的历史车轮,可是在当时历史现状,他的声音是多么弱小,处于孤立无援境地,但他决心动手,从身边的至亲兄弟开始,我们任何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他依然动手去做,并且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在我们现在充满享乐的社会里,谁还愿意去做那些有损于自己利益的事情,更何况是充满凶险的环境,这是何等的不易!但狂人依然带着科学思维,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去干常人看来是傻子干的事情。后来他去劝他大哥以及周围的人,但那些人都已病入膏肓,谁听他的真理性的语言,并且想办法在精神及肉体上残害他。但他依然说:

“你们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 这是何等的悲壮,这是何等的勇气。这里面浸透着狂人科学性分析,正因为他冷静的分析,得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也坚信“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狂人最后分析得出这些病入膏肓的人是难以拯救,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孩子的身上,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昭示着“狂人”分析是何等的精辟!狂人也因叛逆性格与理性精神具有美学思维中的“自由形象”而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宝库,由于众多学者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意蕴,相对于“狂人”这个典型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虽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但他不能清晰的知道他所反抗的对象,以及反抗的盲目性与妥协性;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虽然有叛逆性格,但不付诸行动。这样比较而言,狂人典型形象的叛逆性格与理性思维具有历史深广性,在中外文学形象中树立了里程碑。鲁迅先生的“狂人”典型形象只是他一生创作中冰山一角,我们对他的继承也必须是前瞻性的继承,将21世纪的中国文学纳入不断的螺旋式、阶梯式框架,即牢牢把握时代的现实基础,在选择性的世界文化整合的动态平衡中进行民族文化的批判、继承与提升,又在继承的同时有超越性的创造与发展,这才是继承的本质。狂人这个典型形象在我国现在科学发展观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依然具有指导、借鉴作用。现在我国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世界的一体化冲撞着我们传统的思维,怎样面临这个社会,我们就要象狂人那样敢于对陈腐的旧的文化、僵化的思维进行彻底的叛逆,需要一种大无畏的勇气。但这种以理性思维为底蕴,即科学的理性。这样我们在新旧文化交替中就不会困惑迷茫,在分崩离析中傲然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注释:

①②④鲁迅《鲁迅全集》,P422——42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③朱立元《美学原理自学辅导》,P25,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年版。⑤⑥邱存平《智者的思考》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文献:

⑴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⑵钱谷融、吴宏聪《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⑶金元浦《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年版。

⑷朱立元《美学原理自学辅导》,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年版。⑸邱存平《智者的思考》,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二篇:分析《狂人日记》的启蒙意蕴

分析《狂人日记》的启蒙意蕴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同时它也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对于鲁迅来说,《狂人日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狂人日记》是典型的鲁迅式的作品,最大程度地折射出鲁迅思想和文学气质。一方面是对封建文化的激烈否定和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的痛斥,另一方面也凝聚着鲁迅式的对人的终极自由的探索和思考;而且也表现了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

1、礼教吃人:对封建文化的深度批判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狂人日记》是日记体小说,全部都是狂人神经质的精神妄想。表面看好象很荒诞,不过是一些梦呓式独白,但是这种梦呓暗示着对封建文化的深刻否定。狂人是一个迫害狂,他对世界的核心感觉是恐惧: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敌人,都在迫害他,都要吃他。走在街上,所有的人都要害他,都要吃他,他大哥也要吃他,医生给他看病,也是看肥瘦,也要吃他,最后发现,自己也是曾经吃过人的。总之,狂人感到他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在作品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语言: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总是感到别人要吃他,同时也认为自己也是吃过人的人。甚至,吃过自己妹妹的肉。但是,这些肉体上的“吃人”却并不指向肉体吃人,而是象征着精神吃人。即封建文化对人的摧残。鲁迅说,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人的资格。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筵席。中国封建文化是一个人性缺席的文化。鲁迅在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中就把整个封建文化的要害抓住,从根本上彻底否定封建文化。这是《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白话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理性精神。

2、对人的存在悲剧的探索

如果说《狂人日记》对封建文化的否定,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所体现出一种时代理性的话。那么,在这种时代理性的背后,蕴涵着更为尖锐、深沉的文化意识和人性精神,就是对人的存在悲剧的思考。

狂人精神病一旦痊愈,精神恢复正常,成为正常的人,他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社会秩序、文化秩序之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封建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叛逆性、反抗性。而狂人一旦发狂,就没有了社会束缚和文化压抑,就会露出自己的本性,他只要依靠自己的本性就可以说出真理,就是一个反封建文化的斗士。鲁迅说,中国的“仁义道德”即中国文化“吃人”,连狂人自己也是吃人的人,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过人的资格等,这就是人的生存的悖论,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悲剧 启蒙意义深刻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它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作品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作者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的语言,其逻辑虽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义却是相当丰富而且深刻的。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的就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所以《狂人日记》,就其表层的社会意义而言,是一篇“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控诉书,是一篇充满启蒙理性的战斗檄文,是一声骇世惊俗的呐喊;而就其深层的作者的主观心灵投射而言,它又是一篇忏悔和绝望之作,是一篇对启蒙对象和启蒙主体感到双重幻灭的虚无主义小说,是一篇抒谴自我内心苦闷和寂寞的自叙传。

第三篇: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中国古代的诗歌,真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鸿雁形象的意蕴加以阐述。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语出《汉书·苏武传》,从这个著名的典故开始,鸿雁就成了书信的象征,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这一点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了。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李商隐《离思》);“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云中谁寄锦书来,实可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等。

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庭院中的“庭树”,由远而近,步步换景,由此触发独在异乡的“孤客”思乡之情。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梦中凫雁满塘,自得其乐的景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戏答元稹》);“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人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在古诗词中,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的诗词还有很多。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龚自珍《己亥杂诗》)等等。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在古诗词中,以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这一点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的诗词还有很多。如:“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这里是用“征蓬”、“ 归雁”自比,说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又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何等的逍遥,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诗从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这里的“鸿雁”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多维解读,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引领初学者更好地把握古诗词中的意象,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第四篇:典型性材料撰写范文

典型性材料撰写

一、概念:

典型材料可分为典型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就是为宣传表彰典型的事迹所写的材料,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叙事性和生动性等特点。一般可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叙述。典型经验材料是一种主要介绍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或成功做法的文字材料,它与专题经验总结的定法相似。

典型事迹材料与典型经验材料之区别:典型经验材料,是一种介绍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或成功的做法的文字材料,它与专题经验总结相类似,着重于叙述典型“怎么做”。事迹材料是一种通过对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的介绍,表现其思想、品德和情操,给人们树立行为榜样的文字材料,着重于叙述典型“做了什么”取得什么成绩,如写一个连队党支部,如果是经验介绍,重点要突出写怎样抓好党支部建设,可从坚持组织制度,严格管理党员,积极开展党内斗争等方面入手,而事迹材料则要突出反映这个党支部的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以从党支部的思想政治领导坚强有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强等方面来展开。

二、典型材料的写法:

一般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一)标题:典型材料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典型事迹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反映典型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一般而言,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事迹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单标题形式。双标题一般主标题反映先进典型的精神品质,副标题由单位+职务+姓名+某方面的事迹构成。通常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双标题形式。典型经验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揭示文章所介绍的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双标题,正标题揭示文章的核心经验,副标题由单位+某方面的经验构成。

(二)开头:典型事迹材料的开头主要写典型在什么情况(背景)下,经过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做出了什么贡献,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受到了怎样的评价。如卢伟昌事迹材料的开头:入伍14年来,(什么情况下)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安心服役,牢记职责,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精神境界),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特别是调到军械股以后,能时刻把枪弹的安全使用放在心上,脑子里始终绷紧一根弦,(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三年来,团队没有发生一起枪弹方面的事故,枪弹维修保养一直处在全师先进行列、(做出的贡献)。我个人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军民共建积极分子”(受到了什么评价)。

而典型经验的开头一般概述在什么情况(背景)下,从事了什么工作,创造了什么经验,做出了什么成绩。如某“模范通信站”的经验材料开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贯彻新时期军事战备方针的新形势下,(在什么情况背景下),她们始终牢记和努力实践军委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全面落实《军队基层建纲要》,(做了什么事),把握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正确方向,以总部站“龙头站”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纲建站做表率,全面建设用真功(创造了什么经验),为国防通信事业建立了卓著功绩,不愧为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取得了什么成绩)。

(三)主体:是材料的主要部分,材料中的事迹要在这一步展开介绍,写好主体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安排好主体的层次。也就是结构安排,通常有两种:①横式结构: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大跨度,多侧面的结构层次,从几个角度把典型事迹按类别集中,归纳在一定的观点之下,使之为突出典型的主要特点服务。②纵式结构:时间脉络为主要线索,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记叙典型的成长过程和事件的先因后果,它的优点,在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使典型材料步步深入。

2、提炼层次标题。层次标题,需要对典型的主要事迹进行高度的概括,标题需围绕文章主题,对不同性质的事 迹分别进行归纳,层次标题的提炼是写作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应下大功夫把他提炼好,如卢伟昌的事迹材料《把工作当事业干,立足岗位作奉献》,围绕“干事业,作奉献”这个主题,将其事迹归纳成刻苦学习、爱岗尽职、坚持原则、直面困难等四个方面,并且提炼标题:

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把本职岗位当成成才的支点 尽心尽责,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奉献人生的亮点 坚持原则,敢于较真,在人生道路上不留下任何污点 不畏困难,敢于承担,勇敢面对人生的难点

这样的标题,思想突出,语言精炼,而且对仗比较工整,也比较新颖,能给人予比较深刻的印象。

3、选择好材料。典型材料的写作要做到形象生动,血肉丰满,特别应注意好材料,具体说来,一是要详细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要从中选择最切合主题、最典型、新颖的材料,并深入挖掘动人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结尾:实际运用中,有的写结尾,有不写结尾。一般来说,在会议上发言的事迹材料应当有个结尾,不能收束得太快,以书面文章发表的典型材料,结尾可写可不写。写结尾时,如果是第三人称,可对典型做概括性结论;如果是第一人称,则主要表明自己对今后工作的决心打算或表示谦虚的话。

三、注重事项。

(1)实事求是。真实性是先进典型生命力之所在。虚假浮夸,人为制造典型,迟早要垮台。写典型材料一定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不有拼凑材料数字,人为拔高,笔下生花,编造典型。

(2)用事实说话。典型材料以事实为基础,通过介绍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经验,使大家通过感人的事实悟出道理,得到启迪。抽象空洞的形容、议论,是无济于事的。

(3)边叙边议。典型材料用事实说话,但又不是简单的事实列列,而是要从生动的事例中提炼出思想和经验来。注意发掘典型的价值和意义。以事实为基础,加以必要的议论,使事迹有灵魂有思想,使典型鲜活起来,富有感召力。

(4)留有余地。写典型材料,宣传典型,措词要有分寸,不要讲过头话,注意效果。要摆正先进人物与周围群众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不要为了写出典型而把成绩都算在一个人头上。否则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仅难为群众接受,而且直接影响典型宣传的效果

四、几个重点问题:

1、要精心选材。典型事迹材料是观点+例子,选材十分重要。一方面是要详尽地占有材料,要对写作对象的情况从各个方面作详尽的调查了解。因为一切事物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凡与写作对象有关联的人和事,调查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这样才能详尽占有资料,开阔思路,并在调查中逐步形成观点。对个人事迹材料的挖掘,不仅要了解本人的现实表现外,还要对人物成长过程、主要经历、志趣爱好等进行多方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充分占有材料,才能获得写作的主动权。选材还要突出一个“奇”字,也就是要有独具特色的事迹,要找到能体现事物共性的个别材料,有的人写材料之所以平淡无味,看起来有似曾相识之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写作对象的“奇”处。

2、要掌握剪裁艺术。占有了材料。如何运用材料至关重要,运用材料,首先要学会点睛之笔。写典型材料,要防止“见事不见人”,也就是要写出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这就需要画龙点睛。毛主席曾经批评说:“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这是很坏的方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巧用材料,还要学会使用表现全面的概括性材料和表现事物本质的个别材料,这一点很重要。有人总喜欢罗列个别事例,好象多举几个例子就能凑成一篇文章。却不知道个别事例是有偶然性,并不一定能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尤其是随意罗列几个例事,是没有任何意义或起完全起相反作用的。例如:有的人写党支部班团结,就举了一例子:有一次连长的小孩生病了,指导员立即把孩子送到了卫生队。这样的例子反映的班子成员生活上相互照顾的一个小侧面,但我们并不能推断出这个班是真正地团结了,说服力不强,如果我们把表现全局的概括材料和个别材料统一起来,文章的可信度就会大大增加。同样是讲班子团结,我们再在前面加上一段:支部“一班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处处讲团结,始终做到:工作相互补台,生活相互关心,错误相互指出,困难相互帮助,家庭相互照顾。有一次,„„人们对于这个班子团结的形象就会更深刻一些。运用材料还需要掌握归纳的技巧,必要的归纳可以使认识的思路更加清晰。

3、注重实践。有道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写好一篇反映部队建设或专项工作的材料,就必须了解部队建设和专项工作的规律,否则写出来的材料质量就不高,可在书刊、报纸、领导的讲话等方面获取经验,经常读一些经验文章,事迹材料,把文章的主人翁换成自己,在书本中实践,领导讲话、作指示,部署工作的时候仔细倾听,从中总结归纳部队建设中规律性的东西,同样也可把领导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所以,实践,是要手勤、脚勤、脑勤,处处用心皆学习。

第五篇:沈从文湘西女性形象及其美学意蕴分析

试析沈从文湘西女性形象的美学意蕴

作者:管桂英学号:20071360090886指导老师:尹文化

【摘要】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题材小说,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人生理想上,自然与女性的神性也使这一形式获得了定性。水和自然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在变化多端的自然之中找到与之和谐完美的女性之美,并以此塑造了一系列人质神性想结合的湘西少女的形象,构筑了一个清新脱俗,意味悠远的女性神话世界。而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和生存危机的现实的感叹揉进这一人生形式中,我们在真切的感受到作者酣畅淋漓地对湘西爱与美的赞颂和回忆的同时,也读到了作者心酸的眼泪和暗地里绞心的痛楚。达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这一审美境界。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系列 女性形象 人性与神性 美学意蕴

沈从文将人性推到了崇高的地位。当他面对都市社会用“文明”的绳索将“人性”捆绑、勒杀时,他那卑微敏感的“乡下人”的目光充盈着胜利的忧郁和哀伤。曾几何,“我觉得一身渺小,正如一只猫儿初置身于一陌生锦绣辉煌的室中,几欲惶惧大号。”①面对“文明”的洪流,来自“荒蛮之地”的沈从文感到无尽的虚弱和自卑。为了自尊,他的心顽强地抵抗着都市文明。如今,饱受“文明”炼狱般洗礼的他,猛然发现都市文明原来那么可笑、可怕,人与人关系变得复杂到不可思议,然而又异常单纯的一律受‘钞票’所控制。„„一切人事在我眼前都变成了漫画,既虚伪,又俗气,„„”②沈从文发现,那些原来使自己感到卑微、惭惶不安的城市绅士淑女们,原来是如此之空虚。沈从文很感性地认识到“文明”使人性失去了什么,“所有值得称为高贵的性格,如像那热情,与勇敢,与诚实,早己完全消失殆尽。”③他终于找到了心的强力支点,沈从文发现,在那遥远的故土,那“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的地方,是他理想人生的滋养地。于是为了那遥远的爱,也为了“人生至少还容许将来重新安排一次”的信念,当其他作家在为民族的前途命运而焦虑而呐喊时,沈从文却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唱那人性的歌,他要让“读者能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物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④于是,一个用感情蒸腾和用爱浸泡的“湘西世界”,新鲜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极善、极美,平静中躁动着生命的活力。但它又不唯美,不是世外桃源,人生的“常”与“变”融在其中,美中含着愁,感性中蕴藏着理性,人生理想与现实感悟有机地统一在其中,使湘西题材作品,特别是湘西系列女性形象显现出凄美的审美效果。

一、湘西系列女性的人性美

都市文明下的生活,是一种物化的生活,人们过多的追求权势、名利,忽视了人性的健康发展,他们为物质、观念而活着,却没想到要为“自己”而活着。湘西世界的生活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外化的生活。物在她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的,却不是重要的,山民们从祖辈以来,经受了太多的痛苦与艰辛:环境的恶劣、外族的入侵、统治者的征服与同化„„,他们的命运自己根本无法把握。人生的莫侧,使他们深感生命的无常,“一切都是命,万事不由人”,人生充满变数。所以,他们从不在意身外的一切,只求能完整而庄严地活着。“他们那么忠实庄严地生活,担负了自己的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生存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的生活、爱憎、得失里,也仿佛摊送了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往来,他们便比其他世界上人感到四时交替的严肃。历史对于他们俨然毫无意义”。⑤他们从来不以物化的标准去衡量人生,他们看重的是人格、1

情感的丰满与独立,守着一个“独立自主”的做人原则,宁愿受穷,也要让灵魂得到安宁,以保持做“人”的本色。沈从文对此深有感触。当他来到都市,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他总是顽固地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用他那“乡下人”的那把尺,那杆称,衡量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一个人活着,不能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不拘拘于物质攫取和人世毁誉”,他就能“硬起脊梁”,走自己的路,他才会活得自由,活得充满朝气。这种人看来也许粗一点,野一点,但这正说明他“是个人”⑥正因为如此,“湘西人生形式”中,每个人都保守着这一份本色,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湘西少女形象。她们美丽、温柔、多情、善良、活泼、顽皮、天真。她们是自然孕育的完美产儿,是为自己活着的人。《边城》中的翠翠就是这样一个透明、清秀、真诚的少女形象,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她爱爷爷,尽量为爷爷分担辛苦,爱心总是战胜玩心。她的爱情是纯净的,超越了一切世俗利害关系在她这里,爱情需要的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从心里流出的热情的歌,“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面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三三是沈从文笔下又一个可爱的少女形象。她长得很美,虽然在小说中我们并没有见过三三的面目,但是从碾坊外的小树林里飘忽的葱绿衣裳、母亲看到的苗条如一根笋子的身材、管事先生与白脸少爷眼里的“美人”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三三的美。但她美之处并非她的外表,而是她那清纯、真诚、正直的心。她抑强助弱,喂鸡时总是驱赶那横蛮无理的鸡,直到妈妈代为求情方止;对于到潭中钓鱼者,三三有双重标准,每遇不甚熟悉的人,则高声警告,或求助于母亲折断他的竿子,当母亲照例代为讨情后,三三便静静地看着,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告诉母亲。一旦看到因鱼大且拉得不合适而折断了鱼竿的,便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并急忙跑回家告诉妈妈。如果钓鱼人是熟悉的并且讲道理,则一边坐在旁边看,一边向钓鱼人讲述别人折断鱼竿的笑话;三三从不羡慕别人的金子宝贝,她热爱自然,因为黄昏太美,便要母亲陪她坐在枫树下,送那片云过去再走;她与母亲在一起,才能够安安静静的睡觉,但有时却任性无理,明明与母亲都感觉女护士长得体面,但当听到母亲先说出来时,却又否认,其结论故意与母亲不一致。虽然三三的心智简单得有些可笑,但她的活灵活现,犹如美丽的珍珠,晶莹纯洁。

除翠翠、三三外,还有《长河》的天夭、《萧萧》的萧萧以及凤凰小城、苗家山寨、沅河流域的少女们。这些窈窕的形象,如清风,如阳光。我们无从知道她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如何,轮廓怎么样,只知道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夭夭“乖巧谦虚,心性天真柔和、动人怜爱”,三三“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而媚金是“白脸苗中最美最风流的女人”。沈从文用笔极省简,似乎人间的词不足以涵盖她们的美,与其留下有限的印象不如留下无限的想象。但事实上,沈从文是有意为之,以为在他看来,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在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因此,他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是不愈余力地表现她们身上的人性的。

二、湘西系列女性的神性美

沈从文笔下塑造的湘西少女的形象还是人性与神性的结合体,这是一个清新脱俗,意味悠远的女性神话世界。她们从外到内的形象特质,似乎都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以及由月神分化演变而成的女蜗、嫦娥、洛神和旱魅有着一脉相承的对应关系。神话女神所具有的劳动与美的精神品质在湘西女性身上都有生动的体现。女性身上神性的特质与她的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沈从文生活在川黔湘鄂交界的湘西边鄙之地。一方面湘西边地奇险秀丽的大自然启迪着他的灵性。彼处山川灵秀,泛滥的“山精水怪”正是神话与巫鬼文化的温床。“苗族半原人的神怪观影响到一切人,形成一种绝大力量。大树、洞穴、岩石无处不神。狐、虎、蛇、龟无物不怪。神或怪在传说中美丑善恶不

一、无不赋以人物。另一方面,楚文化虽作为一个断裂的文化形态大多消融在整个传统文化之中,但湘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为我们保留了一部分活生生的楚文化的原生形态。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庄子哲学的相对自由的思想观念,无不对沈从文的审美意识产生影响。尤其是庄子哲学中强化的自然观念培植他崇尚自然的人性和自然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审美情趣。尽管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把女性禁锢在神权、族权、夫权之下,但文学作品中还是留下了美好的女性形象,如屈原《九歌》中的“山鬼”、“湘君”、“湘夫人”

及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这些原型或原始意象“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发生并且显现于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任何地方”,“山鬼”等原始意象积淀着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培植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三三和夭夭们。

幽深的民族文化融合了湘西少数民族独特的心灵历程和沈从文独特的情感体验。或许是深受湘西这一蛮荒之地浓厚的楚文化遗风的熏染,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于神话因素似乎“情有独钟”,他对神话特质、神话模式的追崇在现代文坛可谓独树一帜。他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古代,那个如神话般明净的时代。人与美与爱相接触的世界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是用写“实”与叙“梦”相结合的方法,把社会、幻觉、梦境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虚实交织的梦幻美的情境,更显出一种迷人的魅力。如他的一部分以苗族传说和佛教故事为题材,这些作品的情节安排,是完全在想象中完成的。《月下小景》以苗族男女的爱情为题材,画面在凄婉清丽的想象中展开。“薄暮的空气极其温柔,微风摇落大气里”,“月光洒满了各处,如一首富有光色和谐雅丽的诗歌”,在月亮的神奇传说和原始野蛮习俗的叙述中,在这一对情人对另一世界的憧憬中,口含毒药含笑死去。他们好象不是去赴死,而是在美妙的月下由爱神引渡,羽化登仙了。在《牛》这篇写实性极强的小说里,作者赋予了牛以人的特征,全篇交织着老牛伯与牛的种种心理活动,故事组织在一种半梦幻的情境中,它是非现实的,又是现实的。正因为沈从文于神话因素似乎“情有独钟”,所以在《边城》里,作家也倾注了自己的理想。作品通过许多动人情节,来表现翠翠温柔、明慧、天真、机灵和对爱情的坚贞,以充分展示翠翠形象的神性。他不忍心在她身上撒下半点灰尘。作者将他的笔,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运用想象,创造了作家所憧憬的那个“在头脑中建筑”的“人与美与爱”相接触的神秘世界,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山腰。这是一个多么甜蜜美妙的梦境!这梦飘渺却不离奇,虚幻又不荒谬,它是现实生活化了妆的表现,是作家执意创造的幻想美的极至。在这梦里,朦胧的爱情幼芽滋生了,萌发了。这幽美的梦境作为隐秘的象征,具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使翠翠的灵魂常常游离眼前的所作所为,而陷入如醉如痴的追求。“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爱情的结局也象虚幻的梦一样深沉而悠远。我们都盼望着翠翠的幸福,在人们的期待中,作家已将这美丽圣洁的爱,神秘的梦幻美无损地保留到人们的头脑中去了。人与自然心领神会,使“湘西人生形式”中的自然充满“神气”,处处流淌着人性的温情。

表现自然与人的融合,追求宁静旷达的野趣,寄身烟雨,啸傲山林,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历史文人骚客、官宦野士,在尘俗羁绊、仕途沉浮之后,莫不对此心向神往,留下许多传世之作。有如陶渊明,就不仅在诗中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之境,还在文中建构出一处“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沈从文热爱着生养他的大地,真挚地为自然中的一切而感动,山头的一抹夕阳,水底圆如棋子的石头,无一不感动着他,心中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单纯得毫无目的。他说,当你用“泣神情感”去接近自然时,你会发现,“阳光照及大地,随阳光所及,举目临眺,但觉房屋人树,及一池清水,无不如相互之间,大有关系。”⑦

三、湘西系列女性形象特征与水的关系

沈从文是人与自然间的一个媒介,诗性的人格和诗性的自然在沈从文笔一下是那样的和谐,于是他在变化多端的自然之中找到与之和谐完美的女性之美。他以赞美、欣赏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水一样的生命特质的自然女性形象。她们美丽、纯净、温柔、活泼、健康,无论从外表到心灵,从感情到意志,都闪烁着爱、美、善的光辉,她们是作者心目中的阮水女神。作家正是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浸染在这些女性形象之中,以此揭示出人性之美和生命之美,从而展现了他为人类社会描绘的那幅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图景,爱情最能体现这种特质,《边城》中“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天上的细雨云烟让单纯美丽的翠翠心事重重,有人前来作媒,心中烦乱的她躲进屋后的那片竹林;《雨后》中的阿姐,当她在空山雨后的野地上采摘蕨菜时,看到灿烂盛开的野花,想到“女人只是一朵花,开的再好也要枯。好花开不长,知道枯的比其他快,便应当更深的爱。”她被四狗的野性、气力、温柔所征服,把“所读的书全忘掉了”,成为自然人,像花一样,自由地随着季节而开放。《阿黑小史》中当桃花、梨花开得热闹时,阿黑和五明把草当床,在“这柔软床上,还撒得有各种野花”而采摘了青春。《龙朱》中龙朱每当追到唱歌女子待的地方时,发现总是遗下满地的野花。龙朱后来找到她时,还是被她发髻上那朵小黄花先吸引住。这所有的爱,尽管各有特色,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就是爱得真诚、热烈、忠贞,没有做作,不虚伪,完全出自内心。对他们而言,性爱不是兽欲的简单化,湘西人反对这种以金钱或其他手段满足兽欲的恶劣情欲,在他们的性爱履历上,明媒正娶也好,露水夫妻也罢,必须以爱为前提,“抓住自己的心,放在爱人面前,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门阀,也不是伪装的一切,只有热情真实的歌。”⑧所以,只要有爱,即使是妓女,也让人感到爱的伟大。这些女人并不为金钱,而是为了爱情,愿意付出一切。但没有发自生命的两情相悦,爱也就死亡了。正如《凤子》中苗寨总爷这样介绍湘西女子:“爱你时有娼妓的放荡,不爱你时具命妇的庄严。”“放荡”是因为爱的炽热,“庄严”却是因爱己逝去。灵与肉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这种自为的性爱就构成了.“湘西人生形式”在审美上的更高境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所以成为古今艺术家不移的定理,是因为能将思想意义移入自然万物(造化)之中,正是艺术品所应表现的最高境界。沈从文对女性美的情感是他从故乡山水中呼吸到的,特别是对于水的情感。他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恬静秀丽的山水,陶冶了沈从文安静自然的人事趣味,同时他将这些以善于捕捉细微之美的笔展示给我们。《边城》中有依山傍水的小城,有河街上的吊脚楼,有攀引缆索的渡船,有关系茶恫“风水”的白塔,有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白河三丈五丈可清澈见底,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这青山碧水的景致,自然而又清秀。是水,抚育了他生命,净化了他灵魂,陶冶了他人格,是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给了他作品中人物生命的灵性和张力。沈从文正是以他湘西“水之子”的眼睛和尺度,审视生活的一切,执着地追求“符合他的梦幻要求的作品形式”,描写故乡湘西古朴神秘、美丽动人的神话,讲叙绵长千里的沉水流域的水的故事,塑造具有水般美的女性性格,“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沈从文是在湘西幽美的自然环境中喝沅水长大的,水和自然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女人美总是流泻于他的笔端。

四、湘西女性形象特征中的忧伤色彩

沈从文总是平静地追求生活之美,但其感情之流中总是遮掩不住忧伤的思绪。沈从文的忧伤与他的生活环境及社会变化给湘西下层人民带来不幸生活命运的认识相关。沈从文在幽僻的湘西边地生活了二十多年,自然山水环境影响了他的心情,他自己就说“我文学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它常常使沈从文“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沉水和水边的人们”,用他熟悉的“感情同他们分不开的人事作题材,来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而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湘西地区,割据天下的封建军阀,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户便“农村所保有的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被大力压扁或扭曲,“几乎快要消灭无余”。这使沈从文感慨万端:“好看的总不会长久”。沈从文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看到了民族美好人性的毁灭,也看到了还留存在湘西这个环境中小女儿性情上的天真。因此他在赞美湘西少女的美好天真的人性美时,不免带着忧伤的思绪。正如他自己所说,作品

“带着一分淡淡的孤独悲哀,仿佛所接触到的种种,常具有一种‘悲悯’感。”《边城》中,翠翠依偎着祖父听她母亲少女时代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寂寞的月色陪衬着人物凄楚的心理:那悲凄是从人物心底里流出来,比任何悲苦的诉说都具有心灵的震撼力。沈从文在这少女身上寄托了他对生存的哀伤思绪,其哀伤中还融合有对民族历史及其命运的深深忧思。因此沈从文先生常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当然,忧郁的感伤情调其实所要表现的也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以,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就具有了柔美的特质。

注释:

① 沈从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M]》,(《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以下沈从文作品同)

② ②沈从文,《湘西·水云》.

③沈从文,《写在<龙朱>一文之前》.

④沈从文,《烛虚·小说作家与读者》.

⑤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⑥沈从文,《篱下集·题记》.

⑦沈从文,《烛虚·潜渊》.

⑧沈从文,《龙朱》.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一至五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何新,《诸神的起源一中国远古太阳神的崇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3]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4]凌宇,《从特异世界里探索美的艺术》,《读者》,1982,(6).

[5]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6]向成国,《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7.[7]吴立昌,《论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文艺论丛》,第17辑.

[8]赵福生,《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1).

下载《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狂人日记

    “狂人”幸福吗? 摘要:果戈理的《狂人日记》里记录了一个认为狗会说话,会写信的狂人。一天工作之余,他大部分的都躺在床上。就是这样,他后来还当上了西班牙的皇帝。最后,他却叫道......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A:朋友们,大家好啊! B:大家好! A:鹏鹏啊,你看今年咱们都不错,啊,还都在 B:什么叫还都在啊 A:你看啊,这眼看过年了,抵制日货活动也结束了,看样子你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B:和我有什......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了鲁迅的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初篇——《狂人日记》,鲁迅先生描写了一位迫害狂患者的心理活动,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那个黑暗、冷漠、血腥的年代对人的......

    《宝玉形象的真实内涵及文化意蕴》文献综述

    《从逃情到逃禅——宝玉形象的真实内涵及文化意蕴》 文献综述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作为全书的核心人物,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长期以来,有关贾宝玉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红楼......

    狂人日记赏析

    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巧妙地运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的社会里,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 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

    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笔下的狂人可谓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人如果放在现实中,绝对会是人们眼中的疯子。然而,当我们仔细品读时,却是发现了一些更深的东西。下面来说说我读完以后的感受,也许并不......

    再读狂人日记

    阐释《狂人日记》中的人文精神 在我的哲学的温床里, 我拥抱着儒家的仁义道德。 12月12日早上, 我坐公车到“文科楼”上课。 在二十一世纪, 我看到“狂人”“旧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