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知识——普通地质学范文

时间:2019-05-13 08:5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质学基础知识——普通地质学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质学基础知识——普通地质学范文》。

第一篇:地质学基础知识——普通地质学范文

1.我国地史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我国地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阶段。

2.我国地史中,古生代划分为哪几个纪? 答: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碳纪、二叠纪六个纪。

3.岩石按成因分为哪几类? 答: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4.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答: 长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六种。

5.何谓联合古陆? 答: 二叠纪时的一联合超级大陆,后在三叠纪时开始裂开。

6.何谓冈瓦纳古陆? 答:又称南方大陆。由非洲、南美州、南极州、澳州和印度组成的南半球超级大陆。

7.何谓劳亚古陆? 答:由称北方大陆。由北美和欧亚大陆所构成的北半球超级大陆。8.何谓大陆漂移? 答: 指大陆在水平方向大尺度运动,岩石圈在软流圈上飘逸,大陆分裂形成大洋。

9.何谓矿物?答: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结构的自然单质和化合物。10.何谓褶皱? 答:岩石受力发生弯曲成为褶。

11.褶皱几何要素有哪些?答:一是核。泛指褶皱弯曲的核心部位。二是翼部。泛指褶皱核部两侧的岩层。三是转折断。泛指褶皱两翼岩层互相过渡的弯曲部分。三是枢纽。褶皱的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枢纽可以是直线、曲线或倾斜线。四是轴面(枢纽面)。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可是平面,也可是曲面,其产状同样用产状三要素表示。五是脊线和槽线。背斜中同一面上弯曲的最高点的连线称脊线。向斜中同一层面上弯曲的最低点的连线称槽线。七是轴迹。轴面与包括地面在内的任何平面的交线,均可称为轴迹。12.何谓背斜和向斜?答:所谓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岩层老,两翼地层新。背斜受剥蚀后,在平面上,从中心向两侧,岩层从老到新对称出现。所谓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地层新。向斜被剥蚀后,在平面上,从中心向两侧,岩层从新到老对称出现。13.何谓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内动力地质作用?答:外动力地质作用以是以外部能为主要来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主要类型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坡运动。内动力力地质作用是以地球内部能为能源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深部进行,可波及地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外力加工塑造,共同作用。

14.何谓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答: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下移动的断层称为正断层。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上移动的断层称为逆断层。断层两盘延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叫平移断层。一个断层面上各点位移不等,意味着断层的运动具有旋转的特点,常被称为枢纽断层。

15.何谓节理?答:节理是断裂构造的一个美容,是断裂构造的先期生成形态。通常是相对连贯和贯通的破裂,延破裂面曾有不可察觉的运动。

18.何谓双晶? 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晶体有规律的连生在一起。是同种物质、同种晶体的规则的连生,其中一个个体可以通过一平面的反映,或绕一直线旋转180度后,即和另一个个体重合或平行。主要包括嵌入式双晶和接触式双晶。

19.何谓沉积相? 答:能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物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和。20.何谓岩基、岩株、岩盖?答: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岩体,根据大小、形状和围岩的关系分为不同类型。规模大,地表面积大于100公里,称为岩基。规模较小,地表面积小于100公里,称为岩株。顺层侵入,顶起上覆岩层;底部平,上部呈弧形,直径约2—6公里,厚1公里,称为岩盖。

21.何谓海沟? 答: 海沟是真正的陆洋分界线。位于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过渡地带,海底的长条形洼地,泛称海槽,其中较深且边缘陡峭者称为海沟。

22.何谓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答: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为代表,其特点:由大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阶、大洋盆地组成,无海沟。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以南美州西缘为典型,无海沟,并在大陆上有与之并行的山脉。

23.何为整合、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答:所谓整合,即上下地层沉积是连续的,无明显间断。是长期整体下沉,连续沉积所致。所谓假整合,不同时代的岩层平行接触,中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是下降沉积—上升剥蚀—下降沉积所致。所谓不整合,即上下地层有明显沉积间断,而且两套地层以一定角度相接触。是强烈的地壳运动所致,如造山运动。

24.何谓岩层、岩层真厚度?答:具有一定厚度的和上、下顶底界面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所谓岩层真厚度制岩层顶底面之间法线上的垂直距离。

25.何谓河流阶地? 答: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26.何谓岩石圈、软流圈?答:地壳和上地幔的坚硬部分。因为莫霍面上下均为固体,机械力学性质区别不大,所以称为岩石圈。软流圈位于深度60—400公里。S波速度过莫霍面突增,在60—400公里下降,而后回升。个别地方S波不能通过。软流圈是全球性的,边界渐变,界面不平整,有一定起伏,是塑性较大的层圈,部分熔融,温度达700—1300度左右。软流圈是固态的,但其是液态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个较软、易流动的岩圈。27.简述矿物的颜色。答: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在日光照射下,吸收某些波段,反射某些波段引起的。看矿物颜色要看新鲜面,因为矿物颜色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自色。即矿物新鲜面的表现。是矿物固有的颜色,有矿物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所决定。二是他色。由杂质所引起。如气泡和其他矿物被包裹,石英含镁变黑就是其中一例。三是假色。纯物理效应引起的。如矿物表面氧化薄膜。如,黄铁矿的自色是黄铜色,兰色和褐色的黄铁矿是假色。假色无鉴定价值。要注重自色,即观察新鲜面。

28.简述岩浆岩的化学组成。答:通过对岩石圈外部16公里岩带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分析得出,八种元素占此岩带重量的98%。分别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其中氧最多,镁最少。氧化硅占总量的3/4。因此地壳中硅酸岩矿物最丰富。特别是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和辉石。

29.简述影响风化的因素。答:一是岩石的性质。其中:超基性岩(超铁、镁质)最易风化,基性岩(铁、镁质)易风化,酸性岩(硅、铝质)不易风化,尤其是细粒。同时还与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有关。二是气候因素。气温变化,降水多寡,生物作用等。根本的是太阳热机器,综合地理环境因素。三是地形。影响风化的速度、强度、沉积物的厚度。四是时间因素。岩石暴露在空气、水中时间越长,越易风化。

30.鲍文反应序列、特点。答:各种岩浆岩因所含矿物及其比例不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按岩石中Sio2的含量将其划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其名称为岩石学的习惯用语,反映Sio2含量的相对高低,并不具通常化学上的涵义。分类 Sio2含量(%)矿物类别

酸性岩浆岩 75-65 以浅色矿物为主(长英质岩石)

中性岩浆岩 65-52 浅色矿物稍多于暗色物质或大致相等。

基性岩浆岩 52-45 般暗色物质(铁、镁质岩石)与浅色矿物大致相等或前者略多

超基性岩浆岩 <45 一般无浅色物质或极少,主要由暗色矿物组成超铁、镁质岩石

随Sio2含量增加,一些元素含量随着增加,另一些元素含量随之减少。如岩石中Sio2含量降低,钾、钠一般也相应降低,而镁、铁、钙则响应增高。按Sio2分类的另一原因是氧化硅在岩石中普遍存在。另有少数岩石钾、钠含量特高,称硷性岩,成分为Al2O3

岩浆冷凝,随着温度的降低,岩浆的主要成分按一般的顺序结晶。其结晶顺序称为鲍文反应序列。

不连续序列 连续序列 温度

二氧化硅SiO2含量 主要岩石 钙长石 1100℃ <45% 超基性岩 橄榄石 橄榄岩钙长石 倍长石 52-45% 基性岩 灰石 灰长石玄武岩 拉长石 65-52% 中性岩 角闪石 闪长岩安山岩 中长石 75-65% 酸性岩 黑云母 粗面岩正长岩 更长石

钾长石 钠长石 573℃

白云母

>90% 石英 花岗岩流纹岩

注:横向为其组合关系

特点:(1)岩浆作用的温度和范围很广,从1500℃开始到500℃,深度范围为地表以下几十公里到几公里。(2)不连续序列自橄榄石开始,表示富镁、铁的矿物开始结晶结晶顺序。橄榄石具有岛状的硅氧四面体[SiO4]群结构,当温度不断下降,这些[SiO4]群则聚合成单链[Si2O6]n、双链[Si4O11]n和层状[Si4O10]n。连续序列自钙长石[CaAl2Si2o8开始,结束于钠长石(NaalSi3o8)。(3)反应趋势是越来越酸性,更加富氧化硅。(4)连续与不连续两序列间有共结关系。(5)随岩浆结晶作用的进展,酸度越大(SiO2含量增加),结束早期形成的岩石越基性,晚期形成的岩石越酸性。

31.简述剪节理的主要特征。答:剪节理是由切面剪切面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理论上剪节理应成对出现,自然界的实际成矿也往往如此,不过两组节理的发育程度可以不等。其特征如下。一是产状稳定延伸远(不受岩性控制)。二是平直光滑的节理面(切割砾石、胶结物或结核)。三是两壁闭合间距小(常密集成带,受岩层厚度影响,厚层间距稍大,薄而软的层间距小,后期风化,溶蚀可扩大间距)。四是常有擦痕与磨擦镜面(可判断相对运动的方向,位移量不大)。五是羽列现象很常见。若干条方向相同,首尾相接的小节理呈羽状排列。沿小节理走向向前观察,后一条小节理(重叠)在前一条小节理左侧,是左行(左旋),反之为右行(右旋),可判断两侧岩石相对运动的方向。五是尾端变化有个:折尾、节理叉和菱形结环,反映两组节理共轭的不同方式。

32.简述张节理的主要特征。答:垂直于张应力方向产生的割裂式破裂面。主要特征:一是产状不甚稳定,延伸不远,单个节理弯曲且短。二是节理面粗超不平,且绕砾石而过。三是两壁张开距离大,开口状或楔状,内充填岩脉。无擦痕与摩擦镜面。尾端变化有两种,树枝状分叉与银杏状结环。

33.简述节理的实用价值。答:一是判断区域应力场方向。二是生产。地体划动与节理的关系(滑坡、塌陷、块状滑塌)。沿节理面开采建材。三是矿产的形成与开采。如石油与天然气,节理的存在引起流体的循环,节理是影响岩石空隙度和渗透率的一种重要构造。四是旅游(观赏价值)。水平岩层被陡峭倾斜节理切割的地貌景观。如溶洞,沿节理走向的溶蚀。五是节理本身的价值。节理本身可作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沉积场所或矿化寻找隐伏矿产。

第二篇:普通地质学总结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改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的学问。

内力: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个层圈相互作用

外力: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作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各种地壳表层载体的剥蚀作业、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青藏高原,西北黄土高原,大别-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云南澄江动物群,辽西热河动物群,陆相生油盆地,滇黔桂喀斯特地貌,华南花岗岩

克拉克值是地壳元素的丰度,用质量分数表示,地壳中:氧45.2%硅27.2%铝8%铁5.8%钙5.06%镁2.77%钠2.32%钾1.68%,共98.03% 解理:晶体抽到外力打击时能哦股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解理面)的能力 端口:矿物受打击后所形成的、不沿固定结晶方向的破裂面,总是不平坦的 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岩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硅酸盐为主的熔融体。超基性岩浆,小于45%,基性岩浆,45%~52%,中性岩浆,52%~65%,酸性岩浆,大于65% 中心式喷发:喷发沿地壳中的管状通道发生,常形成火山锥者

裂隙式喷发:岩浆喷发沿地壳中的巨大断裂发生,不形成明显的火山锥者

泛流是指平铺式的流动铺开,泛流玄武岩就是泛流式喷发形成的玄武岩,一般就是形成平平的玄武岩层。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洋脊火山带、红海沿岸与东非火山带 侵入作用:深层岩浆向上运动,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 侵入岩:侵入作用形成的,被周围岩石封闭起来的岩浆固结体 围岩:包围侵入体的原有岩石

火成岩的结构:火成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岩浆结晶的冷凝速度、温度、深度

火成岩的构造:火成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关关系。形成条件和环境的反映

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是大气(大气成分是许多地质作用得益发生的物质因素;大气圈是生命的保护层;由于大气圈的存在地球表面才具有适宜的温度;风的作用)、水(水圈中各部分水体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水是重要的外动力因素;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生物(生物是形成煤、石油、天然气及石灰岩、硅质岩、磷块岩等矿产和岩石的物质之一;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岩石起着破坏作用)

科里奥利效应: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水的运动,同样都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作用、生物物质、宇宙物质等,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层理(成岩性),波痕(沉积介质动荡的标志),泥裂(确定岩层的顶、底面),缝合线(判断层面),结核,印模和重荷模(沉积变形构造,只见于碎屑岩层)

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硅质岩;铁、锰、铝、磷沉积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岩石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结构、构造(和/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地质作用

因素:温度(地热、岩浆热、地壳岩石断裂)、压力(静压力、流体压力、定向压力)、化学活动性流动 角岩、斑点角岩、大理岩、石英岩、矽卡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

基体:混合岩中的变质岩,一般是变质程度较高的各种片岩、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石,颜色较深

脉体:变质岩中由外来的或内生的熔体和热液注入、交代而新形成的长英质(石英、长石)岩石,颜色较浅。(长英含量极高时,形成混合花岗岩)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演化P68 相对地质年代:地址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或穿插关系 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时间

标准化石:具有演化快速、特征显著、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等特征的化石。(鉴定地层的年代)

切割律:对相互交切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而言,被切割者老于切割者;对具有包裹关系的两地质体而言,被包裹者老于包裹者 国际地质年代表P74 生物大爆发:寒武纪初期,此时间段之前,主要生命形式是较低等动物,此时间段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突然涌现,小壳动物群繁盛,紧随之后的是澄江动物群生物大灭绝:奥陶纪末期,泥盆纪后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白垩纪末期

正是生物大爆发和生物灭绝时间的出现,使显生宙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生命繁衍和生物地质作用成为可能,使标准化石与标准化石带种类繁多且全球广泛发育,使人类的诞生和显生宙地质演化史的标准编年成为现实。

构造地震,断裂地震,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断所引起。火山地震,火山爆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所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地表发生塌陷引起的地震。

纵波,推进波,P波,质点做前后运动,物质呈疏密交替,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速度快,破坏性较弱。横波,剪切波,S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破坏性较强。面波,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沿面传播,波长大,振幅大,波速比横波小,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脊地震带,陆内变形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等震线: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坏程度的各点连线。地震序列: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或同一震源体内,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地震。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12级。地震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一个量,地震的基本参数,通过测量地震波中的某个振相的振幅来获取。地震图: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振动曲线构成的图件。地震仪:记录地震波的仪器(能够指示地震发生的时间、不同性质地震波所达到的时间和振动强度等一系列信息)。

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层面与假想水平面交线的方向,标志着岩层的延伸方向)、倾向(层面上与走向垂直并指向下方的直线,称为倾斜线,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倾角(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交角)褶皱: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一系列连续弯曲。背斜;向斜。褶皱识别P106 根据轴面产状:直立;倾斜;倒转;平卧。横剖面:扇形;箱形;单斜。枢纽产状:水平;倾伏。长宽比率:线状;短轴;弯与盆。组合方式:复背斜与复向斜;隔档式与隔槽式。根据相对滑动方向: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断层走向与被断层走向: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组合形式:地垒、低堑。特殊类型:低角度正断层。断层识别P110 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假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分界面是沉积作用的间断层(剥蚀面)。不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想分隔。侵入接触:侵入体与被侵入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层覆盖在侵入体之上,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P120第10题

大陆漂移说:距今3.6~2.5亿年前的石炭纪-二叠纪,地球表面有个统一大陆,称为联合大陆,从2亿年前的侏罗纪开始,联合大陆被分裂成若干块体,并各自漂移,最终变成现今的洋陆布局。(主导思想正确,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大陆漂移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海底扩张说:①洋底不断在洋脊裂谷带形成、分离,分裂成的两半分别向两侧运移,洋底不断扩张。同时,老的洋底随对流圈在海沟处潜没消减。这种过程持续不断,因而洋底不断更新。②洋底扩张速度平均每年数厘米,3亿~4亿年洋底便更新一次。③洋底扩张表现为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之上运动,起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④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新生大洋的开启。

深海钻探,海底最老岩石年龄不超过2亿年,且从洋脊轴部向两侧,岩石年龄一次对称逐渐变老。此结果和根据海底地磁条带建立的海底磁性地层年龄非常一致。

板块构造含义:岩石圈分裂成许多巨大块体——板块,他们驮在软流圈上做大规模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

离散型边界,聚敛型边界(俯冲;碰撞),剪切型边界

物理风化(热胀冷缩,冰劈作用,层裂,盐分结晶的撑裂作用);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生物风化

三类风化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物理风化能扩大岩石的空隙,使岩石碎裂,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水、大气以及生物的活动,促进岩石的化学风化;而化学风化则改变了矿物和岩石的性质,进一步破坏岩石的完整性和坚固性,为物理风化的深入进行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生物风化与物理及化学相伴相随。P156第2题

下蚀,底蚀,河水垂直向下侵蚀、加深河谷的作用。(侵蚀基准面)

旁蚀,河水冲刷河道两侧以及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的作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弯道发展,河谷变宽,横剖面由V变U直至碟形)

溯源侵蚀,河流向其源头方向侵蚀而加长的作用。(由小变大,由短变长,由单一的河流连结而成同一的水系)河流侵蚀作用:河流侵蚀其流经的岩石与沉积物的过程。

河流沉积作用:河流的溶运物及部分悬运物,往往要待搬运入湖、海以后,通过湖、海水的作用才会发生沉淀。河流底运物及部分悬运物可通过侵蚀、沉积的反复过程不断想河口方向移动,并在河谷的适当部位最终沉积下来。

大陆冰川:面状展布,山岳冰川: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地带的山谷之中(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山麓冰川)

剥蚀作用/刨蚀作用(挖掘作用;磨蚀作用);搬运作用:将刨蚀的产物以及坠落冰面的岩块一并冻结在冰体中向前搬运;沉积作用(原因:冰川消退、融化,搬运物数量增加,塑性降低,搬运能力减弱)冰川作用:气候寒冷时期,冰川大规模发生,冰雪覆盖面积迅速扩大。透水层:空隙大,水能自由透过的岩石层。隔水层:空隙细微,含水,但难于透过水的岩层。含水层:饱含地下水的透水层。

地下水面或潜水面是饱水带的顶面。此面以上为包气带。包气带中充填有空气,液态水不饱和,不能自由流动。此面以下为含水层。P192图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排泄口。水流具有向上运动能力者为上升泉。水流仅受重力驱使而向下运动者为下降泉。包气带中如有局部性隔水层存在,其上覆透水层中可以蓄有局部性饱和水,这种水称为上层滞水,是局部性水源。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称为潜水。

位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承压水,有向上运动的能力。孔隙水,裂隙水……

海进:海平面上升,海水向大陆漫进,海岸线向陆地迁移。海退:海平面下降,海水后撤,海岸线向海一侧迁移。

构造湖、火山口湖、河成湖、冰川湖、海成湖、溶蚀湖、陷落湖、风蚀湖、堰塞湖、人工湖、冰盖湖 沼泽: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繁殖并有泥炭堆积的地方。(湖泊沼泽化,海岸带沼泽化,河流泛滥地沼泽化)

泥炭:沼泽中典型沉积物。温度与压力不断增加条件下,可转变为褐煤、烟煤直至无烟煤。我国主要成煤期: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新生代。

荒漠:年降雨下雨250mm或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气候干燥)。沙丘:横向沙丘、纵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星状沙丘 黄土:粉砂为主的第四纪沉积物(典型黄土是风成的)板块运动:崩塌、滑坡、泥石流 防治措施:预防、预警、治理

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通过对月震震波的研究发现月球具有层圈构造。月壳、月慢、内核

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事物——大气、水、土地、岩石、矿产、森林、山脉、动物和植物等的总称。地质环境: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科学技术研究可及的岩石圈之总称。

城市地质学;灾害地质学;资源地质学;废物处理地质学;医学地质学;旅游地质学;军事地质学;环境法规 人为地质作用: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诱发地震、矿产资源枯竭

第三篇:普通地质学要点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国土资源调查专业

《普通地质》课程考核大纲

课 程 名 称普通地质

课程性质及类型主干专业基础课 理论课(含实践)开设时间:第一学期

学时72学时

学分4

适 用 专 业国土资源调查专业

一、考核目的1.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3.检查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5.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树立良好的学风。

二、考核方法

普通地质是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必修课,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期末、实训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40%和实习考核占30%。

1.平时考核: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平时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满分100分。

2.期末考核:学期结束后,进行总结性测验,全面检查学生对该课程学习情况,满分100分。

3.野外实训考核: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实训项目达标情况及实习报告评定,满分100分。

考核总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40%+实训考核成绩×30%

三、评分标准(百分制)

(一)、平时考核评分标准

平时考核项目包括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平时测验三项。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课堂表现20分。对课堂上认真听讲、作笔记、积极思考提问、配合教师教学的学生给与满分,对缺席、上课不认真、不作笔记等现象的学生每次扣1~2分,扣完为止。

2.课外作业(含实习课作业)50分。每次作业根据完成情况按百分制评定,期末再统计出平均成绩。对不交作业的学生每次扣5分,扣完为止。

3.平时测验30分。每次测验(含实习内容测验)根据完成情况按百分制评定,期末再统计出平均成绩。

(二)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期末考试试卷一般设有6大题,分别是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题、选择题、图解题、问答(叙述)题。各题评分标准如下:

1.名词解释20分:要求学生能按照书本定义或理解基础用自己语言正确表达定义的给满分,以自己方式表达不完整者,视情况扣分,基本或完全不符合者不得分。

2.填空20分:填对得分,填错0分。

3.是非题10分:判断正确得分,判断错误0分。

4.选择题10分:选对得分,选错0分。

5.图解题15分:按图解题要求,画(答)对得分,画(答)错0分,画(答)得不完整者视情况扣分。

6.问答(叙述)题25分:对回答明确,内容层次清楚,分析合理者得满分,对回答不完整者视情况扣分;对回答不对题者不得分。

(三)野外实训考核评分标准

分为以下五个具体考核项目:

1.野外实训表现20分。遵守实习期间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在实习中做到勤敲打、勤观察、勤思考,做好野外记录;具有团队精神,能圆满完成实习任务。达到上述要求得满分,未达到要求的视情况酌情扣分,缺一次实训的扣10分,超过两次以上的实习总成绩不及格。

2.罗盘的使用10分。熟悉罗盘的结构及校正,能熟练使用罗盘测坡度角、方位角以及测量岩层(构造等)产状三要素。由指导老师根据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

3.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及素描(示意)图10分。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信手地质剖面图和两幅素描(示意)图。基本掌握绘制方法,图名齐全;地形线、岩层产状、岩性花纹、剖面方位、比例尺基本正确;产状表示方法、主要地质特征表示基本正确。由指导老师根据上述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

4.地质现象的野外观察30分。能正确识别实习区内常见矿物及主要岩石类型;判别地层层序、识别不整合类型,指出不整合存在的依据;能识别褶皱类型;能判别出断裂构造(节理、断层)的性质,及其识别依据;地质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方法基本正确、完整,地质路线小结逻辑清楚、重点突出。由指导老师根据上述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

5.编写地质实习报告30分。能独立完成地质实习报告,格式正确、实事求是、逻辑清楚、言简意骇、图文并茂;报告字数在2000字以上。由指导老师根据大纲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如有抄袭地质实习报告的,本次实习总成绩不及格。

第四篇:普通地质学教案

※<教案编写思路>

鉴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和地学自身发展,《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国内有关教材较多,内容不尽一致,且冗长而杂,无适宜教材。本大纲暂以我校陶晓风主编的《普通地质学》(2007)和林茂炳等编《普通地质学》(1992)内容思路为基础。将课程内容分为A、B、C三类。学生必须掌握(必讲)的内容(A)、一般掌握(自学)的内容(B)、一般了解的内容(C)及难点采用下划形式注明,不同专业讲授内容要求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度调整。

5※<各章讲授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讲课1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地质学、地质学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B.地质学的科学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球(讲课2学时,实习0-2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圈层结构,地球的基本状况及地球在天体中的地位。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圈层划分依据及岩石圈、地壳主要特征。

B.地核、地幔及外圈概念,地表形态及表示方法。

C.地球形态、大小、各圈层关系及其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各种物性异常及其探矿方法。

第三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讲课2学时,实习8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地壳(岩石圈)物质组成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矿物、岩石基本概念,矿物形态及主要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岩石成因大类及三大类岩石常见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

B.元素克拉克值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矿物分类,各大类岩石进一步分类及依据,岩石命名及原则;常见矿物、岩石类型。

C.矿床及矿石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生命起源及地质年代(讲课1学时)

(一)目的:使学生了解并逐步建立起地质事件(地质作用、地质体、地质现象以及地球)的时间观念。

(二)讲授内容和要求

A.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概念,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和地质年表。

B.地球的年龄和地质时期基本概念,相对地质年代的岩石地层学方法、古生物地层学方法,构造地质学方法。

C.测定绝对地质年代常用同位素方法;岩石地层单位,绝对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

原理。

第五章 构造运动(讲课3-4学时,实习2学时)

A.构造运动的概念,构造运动的证据、运动的方式和研究方法,岩层产状要素,水平岩层、倾斜岩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概念及其要素,构造类型及其组合类型及它们的主要特征,构造运动的时空分布和历史演化规律,古、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

B.地层接触关系及其类型,岩层产状要素测定方法,构造旋回和主要旋回。地震作用基本原理及有关概念。

C.构造运动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板块构造边界类型和运动类型。

第六章 地震(讲课2学时,实习4-6学时)

A.地震作用基本原理及有关概念

B.地震的活动规律。

第七章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讲课2-3学时,实习2学时)

A.岩浆及岩浆作用概念,火山喷发的类型、产物及火山分布一般规律。岩浆侵入作用类型、侵入岩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

B.岩浆岩的产状,火山喷发方式,火山机构,岩浆活动的基本特征。

C.岩浆的分异作用与同化作用的概念,海底火山作用一般特征,岩浆起源及岩浆作用与有关矿产、地热资源。

第八章 变质作用(讲课1学时)

A.变质作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变质作用基本类型概念。

B.变质相和变质相系的概念,变质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C.变质作用有关的矿产。

第九章 风化作用(讲课1学时)

A.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动力类型;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原理及风化壳概念;风化作用的意义。

B.风化作用的地质现象及产物,铁帽,倒石堆、基岩。

C.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章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讲课2-3学时,实习2学时)

A.地面流水类型;洪流的地质作用及泥石流形成原理、形成条件;河流地质作用的动能、河水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河流的下蚀作用、侧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其磨园作用、分选作用、磨细作用的概念和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侵蚀基准面概念及河谷阶地成因及研究意义。

B.河流冲积物及其类型特征: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特征;三角洲成因、条件和研究意义。

C.片流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河流侵蚀地貌及地质现象,河心淮、河漫滩。

第十一章 地下水地质作用(讲课1-2学时)

A.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溶运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概念、原理及其产物,喀斯特作用在工程、水文、环境、旅游地质学研究中的意义。

B.地下水埋藏状态分类及潜水面概念,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泉及类型,喀斯特作用及喀斯特面貌,滑坡。

C.地下水的机械作用、地下水水源及水化学找矿概念。

第十二章 冰川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冰川的剥蚀作用、堆积作用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原理,冰川的形成、运动,冰川类型及其堆积物特征,冰期与间冰期。

B.古冰川遗迹。

第十三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讲课2-3学时)

A.海水运动的类型及特点及其海洋环境地理分带特点,滨海和浅海的(机械和化学)沉积作用,物源及分类、沉积分异及沉积特征,海洋搬运作用类型及特点。

B.海进和海退概念及海陆变迁和古地理概念,海洋的剥蚀作用,溶蚀作用,滨岸沉积作用和深海沉积作用及其一般特点。

C.海洋概况,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洋生物分布及特点,海洋有关资源。

第十四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沼泽生物堆积作用与成煤作用。

B.湖泊的沉积作用类型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沉积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沉积矿产,湖泊、沼泽的概念及成因类型。

C.湖水的来源,化学成分及其影响因素,湖水的排泄。

第十五章 风的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风的地质作用和灾害性及其形成条件与防治。

B.风的地质作用特点及风蚀作用方式和风蚀地貌,风的搬运作用、搬运能力、搬运量、搬运方式及其分选作用与磨圆作用,风的沉积作用,沉积特征及分带性,砂丘的形成与迁移,风成黄土与次生黄土,荒漠的成因及荒漠类型。

第十六章 重力地质作用(讲课1学时)

A.重力地质作用类型及特征

B.重力地质灾害性的形成条件与防治。

第十七章 地球科学与人类活动(讲课1学时)

A.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B.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及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第五篇: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

所有权归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岩土1班所有

普通地质学

(一)一、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地质学把自然界各种动力引起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

2、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它包括早期分层方案中的地壳(A层)和上地幔的顶部(B层)。

3、克拉克值—将各种元素在地壳中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环的过程。

5、地层及岩层—在地球表面由于各种沉积作用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成岩作用而变成了沉积岩层。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岩层称为地层。

6、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未经强烈的构造变动,就不会发生地层倒转,地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7、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下蚀作用不断使河谷加深,但这种作用不是无止境的。当河流下切到一定深度,河水面趋近与其注入的水体(海、湖等)水面高度一致时,河水不再具有势能,活力趋于零,下蚀作用也就停止了。因此河流注入的水体水面是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

8、风化壳—是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9、磁偏角—通过H方向的铅直平面为磁子午面,它与地理子午面的夹角。

10、冰蚀谷—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

二、选择题及判断题

1、下列各类矿物中最易溶解的是(A)

A、卤化物类B、硫酸盐类 C、硅酸盐类 D、碳酸盐类

2、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最快(D)

A、干燥 B、寒冷 C、温暖 D、湿热

3、下列岩石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是(D)

A、粉砂岩 B、砾岩 C、粗砂岩 D、粘土岩

4、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A、B)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

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

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

D、黄铁矿、黄铜矿、玄铅矿

5、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

B、石英﹥白云母﹥橄榄石﹥辉石

C、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

D、石英﹥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

6、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B)

A、钾-氩法 B、C14法C、铀-铅法 D、铷-鍶法

7、破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风化作用方式是(D)

A、溶解 B、氧化 C、水化 D、水解

《 判断题》

8、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白堊纪系)

9、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存在于沉积岩砾岩中)

10、如果一条河谷两侧有四级阶地存在时,则最先形成的阶地称为一级阶地,最后形成的阶地称为四级阶地。(√)

11、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各个河段内,均可以形成心滩。(×)(下游)

12、河流的侧蚀作用,可使河谷的横剖面逐渐发展成“U”形谷。(×)

(下蚀作用重新加强导致结果)

13、只要有可溶性岩石存在的地区就会产生喀斯特作用。(×)(气候湿

热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14、较新的地层覆于较老地层之上,即下老上新,是地层层序律的基本内容。

(√)

15、对相互交切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切割者老于被切割者,这是切割律的基

本内容。(×)(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16、河流的上游地段,只有下蚀作用;中、下游地区,只有侧蚀作用。(×)

(中游是由于地质作用)

三、填空

1、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氧),(硅)和(铝); 含

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石英)和(长石)。

2、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相对软硬度)和(条痕颜色)等

物理性质。

3、海底地形单位主要分为(大陆边缘),(洋中脊),(大洋盆地)三部

分。

4、相对地质年代确定的三个原理是(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地

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5、从老至新中生代由(三叠纪),(侏罗纪),(白堊纪)纪组成,其相应

代号为(T),(J),(K)。

6、从底到顶三角洲沉积物由(粉沙和粘土),(浮游生物的尸体),(沙质

沉积物)组成。

7、中国第四纪冰期至少可化为四个冰期,由老而新分别命名为(鄱阳)冰

期、(大理)冰期、(庐山)冰期、和(大姑)冰期。

8、欧洲阿尔卑斯山第四纪冰期进一步又划分为四个冰期是(玉木冰期)、(里斯冰期)、(民德冰期)和(恭兹冰期)。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化学风化作用的主要方式?

答;其主要方式有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碳酸作用。

例如像离子键型化合物(卤化物、硫酸盐及碳酸盐矿物)与水就可以

被溶解;黄铁矿(FeS2)和氧气、水的反应就体现其氧化作用;三氧

化二铁与水反应形成含水的结晶新矿物(水化作用);镁橄榄石的水解。

2、岩溶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及主要岩溶地形?

答;首先要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及膏、盐类岩石)等;岩石的透水性,即岩石的透水性要好,地下水的溶蚀能力,其取决于CO2的含量,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成正比关系,温度升高也能加速地下水的溶

蚀能力进而提高岩溶的形成;地下水的流动性特征,可溶性岩石要是

溶解度较大的物质,主要的岩溶地形有溶沟和石芽、落水洞、溶蚀漏

斗、溶洞。

3、河流侧蚀作用过程及其地形产物?

答;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环的作用

为河流的侧蚀作用。其主要的地形产物为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谷

加宽,河流不断侧蚀、下移会形成蛇曲“箱”形。

4、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答;岩石成分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矿物成分元素在地表的迁移在风化

期前后被析出,岩石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岩石结构、裂隙发育程度对

风化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孔隙发育程度及胶

结物的性质都会影响风化作用的速度,孔隙大且连通性好的岩石与水

溶液接触面积大,易受风化。气候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量影响风化作

用,岩石的化学风化是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气候决定其风化作用类

型,地形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地形的高低变化导致气候的垂直分带,从而导致风化作用类型和速度均不同。

5、谈谈冲积物与冰啧物的差异?

答; 冲积物一般具有分选性,磨圆度较好,成分较为复杂,不稳定矿物较

多,并具有斜层理、水平层理或槽状层理的特点,而冰啧物分选性极

差,磨圆度较差常为砾、沙、粘土混杂堆积,因冰川搬运距离较近,其成分与冰川发育地带的基岩成分一致,矿物成分较稳定,没有层理

特征。

6、绘图说明河漫滩二元结构?

7、河流发育的一般趋势

答;在地壳稳定期,河流有早期的下蚀作用转化为侧蚀作用,河谷不断加

宽,河谷中形成由冲积物构成河漫滩,若因地壳作用发生区域上升运

动,使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重新加强,河床降低,原

有河漫滩相对被抬升,洪水不能淹没的河流阶地,由于气候海平面降

低使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下蚀作用加强,形成气候阶地。

五、分析题

普通地质学

(二)一、名词解释

1、胶结作用—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颗粒胶结在一起,转变成固结的沉积岩过程。

2、岩浆—是由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

3、变质作用—是指原已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受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及地热流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成分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进而形成新的岩石的地质过程。

4、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它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发育最广泛的一种构造。

5、岩层倾向—是指岩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倾角大于零度,小于90度)的一套岩层。倾斜岩层分布广,是一种基本的构造类型。

二、判断题

三、问答题

1、试述地球动力地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答;其分为地表动力地质作用和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地表动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基本类型。

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溶化过程?

答;间歇性河流除携带大量泥、沙、砾石等碎屑物入湖外,还携带大量可溶性盐类物质入湖。因此,湖水中常含有K、Na、Ca、Mg的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等。由于湖水不断蒸发,湖水的含盐度逐渐加大,湖泊可演变为半咸水湖、咸水湖。盐度达到饱和,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沉淀为碳酸盐阶段形成半咸水湖,硫酸盐阶段形成苦湖,氯化物阶段形成干盐湖,沙下湖阶段。

3、岩浆或岩浆岩按二氧化硅含量划分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别?

答;岩浆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划分为;酸性岩浆(二氧化硅﹥66%)、中性岩浆(二氧化硅53%~66%)、基性岩浆(二氧化硅45%~53%)、超基性岩浆(二氧化硅﹤45%)。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其挥发分及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常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成分及物理性质,最终冷凝固结成岩浆岩,两者成分相同

4、对比节理和断层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两者都是岩石的断裂现象,不同点;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并且没

有明显位移的断裂。而断层是岩层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前者没有明显位移,是针对岩石裂隙;后者有明显位移,它是针对岩层裂面。

5、绘图说明褶皱的基本类型及如何识别?

6、变质作用的类型?

答;其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地壳浅部的动力变质作用、地壳深部的动力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低压区域变质作用、中压区域变质作用、高压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四、分析题

1、根据下列地质剖面图简图,指出该地区的构造运动的表现,并按先后顺

序标注在相应的位置。

以上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如有哪出现错误请大家提出一起修改,谢谢!

祝大家考试顺利!

下载地质学基础知识——普通地质学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质学基础知识——普通地质学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地质学复习提纲(模版)

    1、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对象:地球(既固体地球最外层—岩石圈)研究内容: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分类、成因及其演化规律的分科;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课内学时:50 学分数:2.5 第一部分 地球圈层 绪论 地质学发展简史、研究对象和任务、历史比较法,二十一世纪地学面临挑战与前景。 第一章 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特......

    普通地质学平时作业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作为平时作业。要求字数不少于1600字,纸张A4,页数必须大于1页。 时间:12月20日之前完成,并于12月20日考试时上交。如有特殊情况,上交时间最晚不得晚于12月23......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

    普通地质学大题5篇

    一.试述如何识别沉积岩和火成岩及其主要岩石类型?(15分) 答:1.可以根据其地质产状进行识别,也就是根据其成因区别,一般认为火成岩是由于岩浆作用形成的,包括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岩和......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全文5篇]

    《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70学时) 课程代码: 课程归属单位: 编写人: 何树兴 编写日期: 2014 年9 月 30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从事工程地......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有很多人到普通地质学不了解,更不要提写什么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篇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第一章绪言《地质学》是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