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色财气”诗的故事 (平时积累)Word 文档
“酒色财气”诗的故事
相传,苏东坡一日在京都相国寺与佛印和尚对饮,佛印酒酣之际,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一首“酒色财气”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后微微一笑,随即和诗一首: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后来,宋神宗与王安石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诗,也有感而发,各和诗一首。宋神宗酒色财气诗: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梁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
王安石的酒色财气诗: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富财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同样是“酒色财气”诗,因作者的身份不同,认识也不同,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发表了见解,有意思吧!
第二篇:平时积累,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我必须拼命的奔跑 我知道有很多人等着看我狼狈跌倒的下场嘲笑我的不自量力 然后把我那卑微的自尊踩脚下狠狠的捻碎 在我落慌而逃的背影中放肆的叽讽着我的懦弱!
1.君子贤而能容霸,志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2.不会冒险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3.功名利禄四道墙,人人翻滚跑的忙,若是你能看得穿,一生快活不嫌长。4.身后的路只有一条,眼前的路却有无数条,生活原本有无数种可能,而结果却只有一种,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选择能不难吗?
5.席慕容说,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有一天,我也终能将你忘记。
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多情老得早,此情待可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默契,我相信它还在,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我身边。还有什么好奢望的美好呢?”
8.有人说,不必改变自己,他们不能接受最坏的你,也不配拥有最好的你。9.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1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1.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12.[我蛊惑人心][我俗不可耐][我祸害四方][我百毒不侵][我刀枪不入][我枪火难焚]这才叫坚强。
13.[ 你我终年不遇 ][ 承蒙时光不弃 ]
14.心死他身够不够。遍体鳞伤美不美。一枪崩你狠不狠。久溺深海冷不冷。地狱再见行不行。
15.他轻蔑的说,这个社会,弱肉强食。你只有被淘汰的份。
16.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是,成功者比失败者要经历更多的失败。
17.你会怀疑自己吗?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怀疑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其实,你本来就很优秀,阻碍你变得更优秀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
你对自己的怀疑。逼自己一把,不然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18.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19Life is not a race, but a journey to be savored each step of the way.生命不是一场赛跑,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旅程。
20.这个世界上朋友很多,可以用一生托付的朋友很少。
21.If you lose your way, your forever friend guides you and cheers you on.Your forever friend holds your hand and tells you that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ay.你迷失方向时,真正的朋友会引导你,鼓励你。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2.一个人,敢听真话,需要勇气;一个人敢说真话,需要魄力。
23.It takes a strong person to deal with tough times and difficult choices.But you are a strong person.只有强者才能勇敢直面困难时刻,做出艰难抉择。而你正是这样一位强者。24.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快乐起来,你叫朋友;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卓越起来,你是教练;因为你的存在,让别人强大起来,你是领导。
25.Real beauty comes from learning, growing, and loving in the ways of life.That is the Art of Life.真正的美丽源于生命里的学习、成长和热爱。这就是生命的艺术 26.一件事情,对你伤害的程度与事情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取决于你对这件事的态度。27.Don’t set your goals by what other people deem important.Only you know what is best for you.别人认为重要的事不一定是你的目标。只有你才知道什么最适合你。
28.人,想要优秀,你必须要接受挑战;一个人,你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
It takes being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your life.But you are in the driver's seat, and you can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you want tomorrow to go in.29.你必须在这场游戏人生中积极主动,而且你正在驾驭这场游戏,并决定着自己明天前进的方向。
30.世界上,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傻子是会吃亏的人,疯子是会行动的人No one can cheat you out of ultimate success but yourselves.谁都无法阻止你最终成功,除非你自己承认自己失败
31.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博,等于白活,所以,就算拼个头破血流,也要给我冲进一本大楼,提高一分你就有可能干掉的是上万人,上万人懂吗?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我现在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你们的成绩都提高的太慢,你们要记住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破釜沉舟,拼他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干他个无怨无悔
32.泰戈尔说过,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33.那些盛开在年华里的遥远夜晚。是无论如何坚持都回不到的过往。34.你用谎言编写开始,我用痛楚描写结局
35.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由于不甘心。36.你的话如万箭穿心冰冷的刺中我的心 37.心脏多矫情几句话就能让它痛的死去话来
38.你曾经犯下的过错又用什么样的谎言来代替,因为真的怕了不敢去面对你不相信所呈现在现在的事实与过去对比。39.姑娘我傲气一时,却在你面前低下了头!40.花谢花开,几度春秋:人来人往,终究成梦。41.你既然出现在我的过去,就不要缺席我的未来
42.也许有一天,你回头了,而我却早已,不在那个路口。
43.我选择离开,不是想成全,不是想放弃,只是想让你重新认识我 44.我们不停的翻弄着回忆,却再也找不回那时的自己。
4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爱,不是恨,而是熟悉的人,渐渐变得陌生。46.你甘愿,便是永远。若不是,你也可以说,这仅仅是一个谎言。人在得不到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不介意。得到之后,什么都有点介意。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真想指着心脏,骄傲的告诉你你,这里换人了。有些名字是锁在我们心里的,一辈子都忘不掉的。我一点都不怕一个人过情人节。就怕你和别人一起过 47.如果你视我为太阳 那么我绝对会给温暖。
48.我偏执温暖的东西尽管我不是个集温暖于一身的人。
第三篇:送别诗知识积累
送别诗知识积累
一、送别诗分类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离别诗所含情感:伤感、惆怅、留恋、嘱咐、安慰、祝愿、期待。
送别诗并不是绝对的分类,常和其他类别的诗混合
与咏物诗相似,在近年高考中,常常出现与其他类别混合的送别诗。由于送别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因此这“别离原因”往往也就成为混合其他类型的原因。送别诗的常见混合类别有以下几种:
1、羁旅行役诗
“羁”即停留,使停留,羁旅就是长久寄居他乡,“羁”也有束缚、拘束之意,可见羁旅给旅人带来的多是不快之感,此意从“行役”一词也可看出。羁旅行役诗最常与送别诗相结合,因为二者常是先后关系,先是送别,接着便踏上旅途;或是因果关系,因为不得已要踏上羁旅,所以有了送别一事。因此,掌握好这两种诗的混合是十分重要的。
2、爱国遗民诗
送别诗也常常和爱国遗民诗结合。在古诗中,爱国常常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国破家亡的悲痛,遗民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钟情故国,念念不忘。送别诗与爱国遗民诗结合的契合点常常是故国景。如《送人归京师》中,在国土沦丧,南北分裂的背景下,友人归京,触景生情,心中便生发出一段忧国之愁。诗人常常在送别之际看到或想起故国之景,故国之物,由此在离愁之外又添一层国殇。
3、咏怀诗
咏怀诗之“怀”多指人的心情,咏怀诗常常吟咏的是自己郁闷的心情,而引起郁闷的原因以仕途不顺为核心,还包括家贫多病、人生坎坷等。送别诗与咏怀诗的结合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送别之际想到一别再难相见,前程迷茫,离别也许就是永诀的伤感之意;一是离别之人遭到贬谪,前途黯淡,借送别抒发仕途不顺,才华未施的郁闷之情。
二、送别诗的常用技巧
托物寓情 形象生动
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谊。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 1
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该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
虚实结合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的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也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法,诗人常常将眼前之景与虚想之景结合起来描写,在时空跳跃中拓展境界,抒写心怀。在送别诗中,诗人在实写眼前之景外,还常常想象分别后的场面,通过虚写别后之景,更添此刻分别之愁。如柳永在《雨霖铃》中先实写眼前之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留恋处,兰舟催发”,接着虚写别后之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实与虚的结合,推发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千古绝唱。
三、送别诗的人物刻画
在送别诗中,人物常常有特定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两方面:
1、人物形象
送别诗中的人物形象以伫立凝望为特色。由于古代的交通限制,被送之人的远行方式无非徒步、骑马、行舟,无论哪种方式,离开的速度总是较为缓慢,因此被送之人总是频频回头,不忍离去,送别之人也久久伫立凝望,希望多看几眼。如“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当然,这样伫立凝望的形象不一定直接出现在诗句中,有时通过写景状物暗含伫立的形象,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行舟已远去,消失在天水一涯,但诗人仍然伫立江畔,望着滔滔江水久久沉思。
2、人物心理
送别诗中的人物心理一般以依依不舍、悲戚伤感为主基调,通过景、物等渲染使送别之境笼罩在凄婉哀伤之中。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之际神魂俱伤是自然的事。但除此以外,有些诗人也一反凄苦之状,在离别之际表现出安慰告诫,甚至乐观激昂的情感,别具一格。
四、送别诗的常见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送别诗中,诗人的主观情感一般就是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据此特定情感选择合适的意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形成送别诗的意象系统。
1、四大意象
在送别诗的意象系统中,柳、酒、月、水是最主要的意象,被称为送别诗的“四大意象”。
2、其他意象
除了这四大意象之外,诗人还对其他意象赋予了送别之意,如: 长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日暮:“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草:“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大雁:“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行别弟》)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孤舟:“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刘长卿《七里滩重送》)
孤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四篇:平时重积累,提高高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肖庄中学刘玉刚
近几年来,语文阅读题、作文在中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考试中的难点,同学们极其不愿做这样的试题,但是“难”在何处,我认为难的是“积累”,也就是没有丰富的“积累”。语文素质提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积累的过程。从某种角度看,语言的积累是阅读、写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我们不难看出,积累是感悟和运用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去主动积累,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源头才会有活水来。
一、利用课文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常常永远不会忘记。那么学生在基础语文教育中要记取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首先当然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这是一位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的积累,通过语文学习,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一定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水平。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是对语文“核心知识”的确切描述,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积累,通过听读理解语言,通过说写表达思想感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语言规律是发展语言的内核。
(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陶冶性情、提高认识。
(四)与书为友规范语言积累,下面分述如下:
1、语言材料积累
从理论上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而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2、其次要在基础阶段了解语言规律
学生要在长期模仿学习、语言实践中通过反复多次的感性接触,学生积累的多是模糊地、直觉的体验,千万不可过早的灌输高深的语基理论和逻辑知识。有些语文老师在语言教学中欲走捷径,在对课本的分析上,钻研求深、求细、求透,教案本上字斟句酌、微言大义,一篇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竟讲析三四课时,足足用了135分钟,一首《登鹳雀楼》竟“深细透”讲析了35分钟,看似热热闹闹的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老师洋洋洒洒,丝毫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自己的好恶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以数理剖析的方式刀斩美诗美文,焚琴煮鹤,而学生呢?灵性扼杀,一个个成了没有个性,不能创造的“孔乙己”式秀才。
3、其实汉语言博大精深,它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通过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一种感受能力并且有特定的感受模式,对于语感的培养不是零散的、随机进行的而是在学思维的深处有组织成系统的进行,也就是说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层,都存在一套有秩序的“语感机制”,一般通过目睹、口说、手写而逐步生成的。
4、与书为友规范语言积累
(1)、读书。格鲁吉亚当代杰出教育家阿莫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否有阅读愿望,作为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热爱语文,首先要让他们热爱阅读,让学生明白,语文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还负载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的文明。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诵书。通过熟读记诵吸收大量的妙词佳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底蕴,所以在知道学生积累时,要关注语文课堂的诵读,学生在一篇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课文里徜徉,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或婉转、或铿锵,而老师切莫取而代之把一篇篇美文碎尸万段,架空分析,七宝楼台拆成断壁残垣,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析代替了孩子的自悟自诵,美读吟唱。有位现代教育家说过: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有传达生命的动感,诵读的极致乃心道音道,抑扬顿挫自然彰显生命的真谛,读杜甫的《登高》,我化身杜甫,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愤苍凉,读李白的《将进酒》我化身了李白,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凌云壮志,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整体感知课文,表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情感,仔细品味作品中优美、精彩的语言,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是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就不在作文时为无“米”下锅而为难了。在学生心中学语文难,作文更难,让我们学习一下大家背诵的典范,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巨著。有人说熟读100篇古文,20篇白话文300篇古诗词,便达到了高中水平,在激发学生背诵兴趣上我们可以采用配乐诵、分角色诵、独诵、齐诵、赛诵、演诵、接龙诵„„花样多多,情趣多多。
(3)、抄书。不只诵更需抄,我们要不定期向学生推荐精美段落,警句名言,谚语韵文等,一字一字抄经典,我班学生就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随读随记,在记的方法中,学生自由选择,杂记、分类记、系统记。我班一位学生的分类梳理摘抄是这样的:如自我成长类、生活热点类、品德修养类、情感体验类、思辨感悟类、思想创新类或摘抄或摘要、或缩写、或写感受,看似很笨,其实效果明显,奠好文字之基,虽不可直接模仿大家之笔法,却每天可养浩然之气,正所谓“温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最笨之法,确实是实在之法,自然之法。
二、语文教学实践中语言积累的训练方法。
就目前情况下,教师采取一些恰当的方法,加强学生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打下坚实的基础。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就目前,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也不可能问世。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
累语言。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1)每周读唱课中安排一次为语文活动课,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2)在班上的学习园地、黑板报中,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介绍读书方法,诗文欣赏。3)每位学生备有一本“采蜜集”,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定期交流学习。4)手抄报交流,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交流手抄报时,也交流了优美词句。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4、从说话中积累语言,增加说话作文次数。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学生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
三、“语言积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然,语言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当前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需注意纠正以下倾向:
1.忽视语言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把学习者的理解、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许多人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重读”传统为理由,为不求甚解的读书辩护,殊不知古人重“多读”,更重“自悟”,没有“悟”的“多读多背”与死记硬背并无区别。语言积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鉴赏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利用最佳年龄时期多记诵一些优秀作品能够终身受益。但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理解感悟为前提的,“悟”得越多,记诵的效果也会越好。
2.缺乏一种真正的教学对话。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和沟通文化的两代人,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碰撞,从而提供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契机。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言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
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
3.语言积累指导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能读书。
4.在文化积累方面,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鼓励批判创新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缺乏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的引入,对待名家名篇过分依赖,缺乏批判心理指导。这样的人文教育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只能培养出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屈从者。
5.生活积累方面,太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割裂开来。只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看不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认识生活的目的模糊不清,语文学习仍然是脱离生活的纯工具训练。
语言积累似乎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同时又确实是一个老问题。乍一看似乎什么都清楚,仔细一想难度却很大。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语言积累而教,更要加强对语言积累的内涵、规律的研究。诵读、博览、作文,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再加上三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养定能得以提高。
现在语文教师煞费心机,重视积累的人越来越多,积累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只有正确全面理解了积累的内涵,才能指导学生科学、高效的积累,而积累又是一个过程,把握积累过程的内在规律,是指导学生高效积累的关键。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更好的学习语文。只有这样语文教学就会有源头、有活水。
第五篇:加强小学作文训练的平时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谈积累对提高作文水平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矛盾。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可作文,是个一直困扰师生的难题。提到作文,不少教师就觉得难教,学生也觉得难写。学生一看题目,有的感到无话可说,有的却有话不知从何写起。究其原因,是因为作文训练平时不注意积累。
要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切实有所提高,其功夫不在作文课内而在课外、在于平时的积累。在作文课内,教师名题,进行作前指导;学生习作,进行作文评讲,这是必要的。但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根本办法应该是指导他们的积累,而积累的工作在平时。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辉。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只言片语。当然要想写好作文,学生不但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应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呢?
1、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积累写作素材。作文首先要求有具体、充实的内容,而内容又来自生活。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具体、越充实。我们应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带领他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于此同时,我们应该要求他们随时随地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另外,还应该要求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分析,把观察和分析综合起来。那么,思考分析些什么呢?一是要在事物的比较中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二是要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抓住观察对象的重点。自然界和社会上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处处有生活,处处可以发现写作的素材。如日出日落、风云变幻、花开花谢、飞禽走兽、日常小事、路上见闻等等,只要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看、去听、去感觉、去探索,他们都会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都会拥有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仓库”。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在课内外读物中吸收语言养料,积累语言材料。
写东西要运用语言。有的学生虽然积累了很好的素材,但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得不够确切,这是因为他们的词汇太贫乏了。
现在语文课本入选的课文,大都是名篇佳作,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除了要求学生向作者学习怎样观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外,更重要的是要向作者学习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做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工作。怎样做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工作呢?一是要求学生都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随身携带。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及时摘录,分类整理,并在班里定期交流,互相学习。二是要求背诵。对于背诵要有所选择,要选择那些适宜背诵的重要段落,精彩片段和警句妙语,让学生熟读、背诵。三是多读学生优秀作文选。因为这些文章无论从语言特色、写作方法、文章内容上,都与学生很切近,学生易理解、掌握,并从中也是学习、借鉴、升华的过程。通过阅读、背诵,作者的语言,就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成为他们语言仓库里的宝贵财富。这样,积累多了,写作的时候,想用某些词汇、某些句式、某些表达方法,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3、耐心诱导,积累作文兴趣。
作文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认识能力的综合反映。对于年龄小,认识水平有限、亲身经历简单的小学生来说,提起作文就发愁。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人读后从中得到乐趣,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的培养由小到大,除了按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缩写、续写、扩写、换位思考等训练外,应从日记入手。一日之内,一事一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不定内容。老师定期检查批改,每周每人重点面批一篇,并根据日记的写作技巧,分别批以“良“、“优”等。大纲要求“小学生作文应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分记事、记人、写景、写物四大类,这时,教师必须以记事为突破口,全方位进行作文教学。我们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由难变易的推动力,准确把握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目标,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努力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综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找“下锅米”,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把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4、讲究实效,加强指导、积累作文技巧。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克服陈腐观点,坚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观,把提高质量,减轻负担,作为育人的根本宗旨。坚持年级有目标,学期有计划,课课有任务,按照句向段、段向篇,口头向书面过度的顺序,分项、分步渗透知识,教给方法,培养习惯,提高认识和表达能力。另外,改革课堂作文教学和训练过程,教师应按照全册作文训练重点,备好每次作文课,仔细分析、确立主次,全方位、多层次提出要求。例如:在命题范围上,由窄到宽;在数量上由“一事一议“到“一事多议”;在布局谋篇上,要求从“顺序“到“倒叙”、“插叙“、“补叙”;记叙过程中,力求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表情达意上要求能叙事赞人、叙事抒情、借事喻理。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创造“大环境“、“小气候”,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让他们有目的地观察、有重点地练笔。如诗朗诵、音乐传花、猜谜语、脑筋急转弯、主题班队会等活动。另外,紧扣习作任务、抓好基本功。在教学中,应坚持知能、智德全面培养,注意观察、思维作文的结合。严抓说话、观察等基础性训练和以写清楚、写具体、抓重点为主要内容的针对性训练。
5、改革作文评改方法,注重科学激励的积累。
由教师单一的评改作文,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我们应改革作文评改方法。具体做法如下:①、教师示范修改,可抽好、中、差几篇,抓住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对比分析;②、师生共同修改;③、小组集体修改;④、当面批改指导;⑤、学生自己改。另外,在讲评中应坚持多表扬少批评,作文分应偏高一些,下评语要多激励,注重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针对中、差生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给他们吃“偏碗饭”,“开小灶“,开始先适当降低要求,以后根据情况逐步提高,切不能操之过急而挫伤其积极性。
俗话说得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要想使学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就必须立足于平时训练的积累,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谈积累对作文水平提高的作用
(内容提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辉。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只言片语。当然要想写好作文,学生不但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应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呢?
1、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积累写作素材。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在课内外读物中吸收语言养料,积累语言材料。
3、耐心诱导,积累作文兴趣。
4、讲究实效,加强指导、积累作文技巧。
5、改革作文评改方法,注重科学激励的积累。
俗话说得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要想使学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就必须立足于平时训练的积累,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谈积累对作文水平提高的作用
白古屯乡桐林中心小学
张志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