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的万花筒》读后感
《人生的万花筒》读后感
书籍是色彩斑斓的油画,书籍是净育心灵的源泉,书籍是指引迷路的明灯,书籍是呈现温暖的港湾。如今,书,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东西。大千世界,书籍千千万,可真正对我们感触很大的又有多少呢?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为《人生的万花筒》,这是卢晓蓉作家所作,同样也是冰心奖的杰作之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确实挺大的,有卢作孚的炽热爱国情,有江姐为国不屈的意志,有默默无闻为人们带来一片美丽的将三元“花儿匠”,有因为特殊原因而被盖上“此生不已录取”的红章的惊讶,有插队落户到农村而发现的人生道理,„„一次次的磨练,一次次的感染,一次次的汗水,作者被灌输成了一个读懂人生应怎样做与极度爱国的人。
本书分为五辑,每一辑都无不送给读者一份赞扬与震撼。“祖父的遗产”讲述的是卢作孚先生一生成就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而祖父却把这些财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人民和祖国,而从来没有想过要索取任何回报。祖父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留给他们的只有知识和劳动的本领。在这个世上,金钱是有止境的,而知识和劳动是无止境的。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份责任,去履行责任靠的不是金钱,更应该是我们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金钱只不过是一种看的见,摸得着的物品,而聪明智慧与辛勤劳动却是一种不可代替的情感。
“水咬人”讲述的是作者因插队落户在乡下做苦力活,几个知青因为逞强插秧而被水“咬”了,当后来知青找到了对付“水咬人”的方法时,因钱财有限,他们把这个方法留给了自己,没有与农民们分享。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情,但是他能正确地反映人们的自私心理。也许有人问:自私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无视他人;自己有东西,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不舍得与别人分享,这就是自私。作者因骗了那些淳朴的老农民,愧疚之心让自己耿耿于怀了二十几年。那我们呢,当拥有了利益,伤害了他人后,会回头想想自己的所做是自私的表现么,?“水不再‘咬’我的皮肉了,却‘咬’住了我的心。”作者对自己的所做有这样的耻辱之心,而自己对别人会有愧疚之心么?那对自己又会有耻辱之心么? “圆了大学梦”讲述的是作者因为“出身不好”而没有考上大学。本有三次跨进大学门槛的机会,而前两次只是在门口“虚晃一枪”,最后一次才获得成功。而最后一次的成功,让作者真正体会到了范进中举时的那种灵魂出窍的“状态”。在作者的那个时期,上大学已成为梦想。而现在,人人都有上大学的权利,人人都有上大学的自由。我们应该把能上大学当做是一种骄傲,这证明我们可以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了。但是,如今的大学生把上大学当成了儿戏,由各种途径得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每天以吃、喝、睡为主,有多少会努力去研究奥妙的知识呢?因此,作为21世纪的新主人的我们,就更应该发奋学习、努力争取,让21世纪在我们的手里辉煌!
这本书,不仅只是字与字组成的篇章,她它是文化精神的源泉。《人生的万花筒》更是让我品出了人应该怎样活,怎样才活得精彩。从人生道理中学得知识,从知识中学得爱国,从爱国中学得发奋。就让我们扬起手中的风帆,活的精彩,活的出色,活的有知识,活的更爱国吧!
第二篇:《人生的万花筒》读后感
读《人生的万花筒》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生的万花筒》读后感。——高尔基
是啊,书籍是色彩斑斓的油画,书籍是净育心灵的源泉,书籍是指引迷路的明灯,书籍是呈现温暖的港湾。如今,书,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东西。大千世界,书籍千千万,可真正对我们感触很大的又有多少呢?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为《人生的万花筒》,这是卢晓蓉作家所作,同样也是冰心奖的杰作之一。
《人生的万花筒》汇集了冰心奖作家卢晓蓉的儿童文学作品,传承了儿童文学真、善、美的精神。用时间隧道这样的万花筒回望作者的成长经历,作者看见了像烛光一样长明在她心中的“花儿匠”、师长、英烈和敢为人先的思想者,看见了在苦难中给了她亲人般慰藉的农民和生产队长,看见了和她患难与共的知青朋友,和她分享好运的大学同学,也看见了被人为地割裂成两个阵营的中学时代。尽管有过屈辱和隔膜,但透过岁月的万花筒,她看得更真切的,还是曾经拥有的同窗之乐和手足之情。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确实挺大的,有卢作孚的炽热爱国情,有江姐为国不屈的意志,有默默无闻为人们带来一片美丽的将三元“花儿匠”,有因为特殊原因而被盖上“此生不已录取”的红章的惊讶,有插队落户到农村而发现的人生道理,……一次次的磨练,一次次的感染,一次次的汗水,作者被灌输成了一个读懂人生应怎样做与极度爱国的人。
本书分为五辑,每一辑都无不送给读者一份赞扬与震撼,读后感《《人生的万花筒》读后感》。
“祖父的遗产”讲述的是卢作孚先生一生成就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而祖父却把这些财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人民和祖国,而从来没有想过要索取任何回报。祖父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留给他们的只有知识和劳动的本领。在这个世上,金钱是有止境的,而知识和劳动是无止境的。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份责任,去履行责任靠的不是金钱,更应该是我们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金钱只不过是一种看的见,摸得着的物品,而聪明智慧与辛勤劳动却是一种不可代替的情感。
“水咬人”讲述的是作者因插队落户在乡下做苦力活,几个知青因为逞强插秧而被水“咬”了,当后来知青找到了对付“水咬人”的方法时,因钱财有限,他们把这个方法留给了自己,没有与农民们分享。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情,但是他能正确地反映人们的自私心理。也许有人问:自私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无视他人;自己有东西,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不舍得与别人分享,这就是自私。作者因骗了那些淳朴的老农民,愧疚之心让自己耿耿于怀了二十几年。那我们呢,当拥有了利益,伤害了他人后,会回头想想自己的所做是自私的表现么,?“水不再‘咬’我的皮肉了,却‘咬’住了我的心。”作者对自己的所做有这样的耻辱之心,而自己对别人会有愧疚之心么?那对自己又会有耻辱之心么?
“圆了大学梦”讲述的是作者因为“出身不好”而没有考上大学。本有三次跨进大学门槛的机会,而前两次只是在门口“虚晃一枪”,最后一次才获得成功。而最后一次的成功,让作者真正体会到了范进中举时的那种灵魂出窍的“状态”。在作者的那个时期,上大学已成为梦想。而现在,人人都有上大学的权利,人人都有上大学的自由。我们应该把能上大学当做是一种骄傲,这证明我们可以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了。但是,如今的大学生把上大学当成了儿戏,由各种途径得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每天以吃、喝、睡为主,有多少会努力去研究奥妙的知识呢?因此,作为21世纪的新主人的我们,就更应该发奋学习、努力争取,让21世纪在我们的手里辉煌!
这是一本多么富有诗意,蕴含哲理的文章啊!每一个字多是那么具有韵味,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应有尽有,它深深吸引着你。就仿佛是一个幻想王国,不仅有着无穷的魅力,还使你留恋往返。作者把每个读者当作笔友,互相诉说心中的波动,思考到什么,联系到什么,就倾泻在字里行间,用心灵的飞鸽传书来让大家分享心中的另一篇天地。
这本书,不仅只是字与字组成的篇章,她它是文化精神的源泉。《人生的万花筒》更是让我品出了人应该怎样活,怎样才活得精彩。从人生道理中学得知识,从知识中学得爱国,从爱国中学得发奋。就让我们扬起手中的风帆,活的精彩,活的出色,活的有知识,活的更爱国吧!
第三篇:《万花筒》读后感
《万花筒》读后感
吴盼盼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万花筒》的书。这本书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奖”,是由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依列娜·法吉恩所著作。
这本书诉说了一个聪慧、单纯、爱幻想的小男孩:安东尼。他喜欢和别人打交道、交朋友,常常幻想出一个个天马行空,令人不可思议的梦境。他住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里,爸爸称那里为“地球的眼睛”.直到有一天,他过生日时得到了一个绚丽多彩、变化多端的万花筒后,他觉得这个小山村就像一个万花筒,十分的美丽。每天都有新鲜的事儿,变来变去的十分有趣。在这里他认识了会找蘑菇的傻子比利、听树生长的烟鬼杰姆·斯托克斯、假装吃饭的木匠伊莱·道斯、巫婆跳跳大娘和两个与他形影不离的保姆:咩咩和啦啦……时间像是小马车,飞快的流逝着,伴随着安东尼度过了一个个喜、怒、哀、乐,的夜晚。当他长大了,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山村。当他再回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这里是多么的美丽,发现了许多自己没有发现的事情,不敢去探索的事。这时他才知道:其实生活、地球就是一个变化多端万花筒。
读完了这本书,我依然沉浸在安东尼的梦幻中。我明白了:世界就是一個万花筒,只要你細心观察。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說:“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巴斯德:“我們要給自己的熱心找一個不可分离的伴侣,這個伴侣就是嚴格地观察。”是的,观察对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第四篇:春天“万花筒”
春天“万花筒”
听,那动物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看,动物们用自己的方式欢迎春天的来到。闻,让我们重新闻到大自然的气息,说,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听,那花园里阵阵鸟鸣在歌唱春天,看,那破土的小草,给大地铺上一层地毯。闻,朵朵鲜花争先恐后的吐露芬芳,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听,那校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看,一个小角落里,一株鲜花正在悄悄绽放。闻,食堂的美味,让我们对午饭充满了遐想,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听,那广场上嘻嘻闹闹“好不热闹”,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风筝,把天空装扮更美。闻,那路边的美味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说,那春天如此的美妙。
人大附小四年级:李思琦
第五篇:浅谈万花筒教师
做一名百变、善变的“万花筒”教师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 高莉
哪种职业最让人着迷?演员?模特?律师?还是作家?笔者认为都不是。最让人着迷的职业是做一名教师—— 一名百变、善变的“万花筒”教师。
什么是“万花筒”?“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只要往玩具的筒眼里看,筒眼里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样。把它稍微转一下,筒眼里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的转动它,图案的花样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也有人称它为百变“万花筒”。
我们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不仅也应该像这个“万花筒”一样“百变”,而且还要学会善变,呈现不同的美丽图案,让学生赞叹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百变、善变的“万花筒”教师呢?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万花筒”教师,首先应该在衣着打扮上要“百变”。
我刚毕业时在南方一所私立高中任教。在每次周一升旗仪式上,校长都会在主席台上要求:“教师的着装应当职业化,但不能穿黑色。黑色就是心中无阳光。”下面一堆年轻老师窃窃私语:“黑色就是心中无阳光”真是无稽之谈。但是,校长的要求又必须遵守。南方气候炎热,校园里一年四季有五颜六色艳丽的裙子飘过,就像展翅的彩蝶飞舞在“花丛”中。甚至有和我关系好的女学生私下跟我说:“老师,你要学学XX 老师的穿衣风格。你看XX老师总是穿撞色的纱裙,一打铃,就像仙女一样飘进了教室!”我听了暗自好笑,但也开始慢慢的重视在学校,尤其是在课堂里的穿衣打扮了。
曾经看到一份关于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对教师衣着、发型等与教师外在形象相关态度的调查报告: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在教师背后议论教师的衣着,发型,初中生有59%的学生关注过教师的服饰,高中生关注教师服饰的比例则明显上升,达到86%。
教师通过把自己打扮的漂亮得体,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信和魅力,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所谓漂亮得体,一定要与自己的性格以及所教授的学科紧密相关。比如说一名英语老师,为了凸显自己与时俱进,大胆新潮,将所有的时尚元素原封不动的搬到自己身上,其结果只能成为学生的笑柄和课下讨论的话题,大大的降低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在“语音、语速”上要百变。
语言是传递信息非常重要的媒介。对于教师而言,语音、语速则是重中之重。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不管课程理念多么新颖,不管教学设计多么科学,课堂质量都要取决于教师讲课的语音水平,而语音形 1 式基本体现在语速。有一位心理学家总结出一个有趣的公式:情感表达=7% 语言+38%声音+55%表情动作。
对于教授语言的老师,对于语音语速的控制要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朗诵英文诗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时,语音要轻柔,语速要缓慢,像潺潺流水,像低声细语。在批评上课精力不集中或者捣乱他人学习的学生时,语言要铿将有力,有理有据,切中要害,各个击破。当然,这种批评最好在课下,并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教师不能有伤害学生的任何“显性或隐性”的语言。同时,在经过“机枪扫射”般批评的同时,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表情,揣摩他的心理动态。当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到忏悔时,教师要及时“刹车”,峰回路转,将学生捧在心头,细心呵护。
我班上有名男同学,英语基础弱,自我学习能力差,学习动机不强,上课经常犯困。屡次提醒没有好转。翌日,下课后,我找了间空教室,把学生“请”进来劈头盖脸一顿狠训,从学生即将面临的期末升级到毕业会考,从父母的不易到老师、领事的辛苦,从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刻苦用功进步较大的学生,最后到他自己的表现和状态,语言犀利,表情严肃,掷地有声,一气呵成。看着学生从最开始进教室的“死猪不怕开水烫”,耷拉着脑袋,眼睛看着地面,再到他抬头正视老师的目光,逐渐到最后面带愧疚之后,我马上转变语气,就像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到了高潮,慢慢回落,开始和他一起探讨怎样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语言基础”设计切实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督促他一步一步实现。这时我的语言,侧重的是温柔的引导。后来,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情感态度开始朝着“良性”循环发展。
所以,教师的语音、语速的“混搭”能够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味的“麻辣咆哮”,学生早已学会屏蔽;而一味的“水蜜桃”,也会让学生变本加厉。
第三,教师在“眼神”的锤炼上可以大做文章。
眼睛是人的五官中最灵敏的器官,被誉为“五官之首”。它不仅能识别事物的五颜六色,还能辩识世界的美善丑恶,更能展示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所以说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学生第一次见到老师,通过观察教师的眼睛,可以揣测出老师的性格,到底是“灭绝师太”型的,是“温柔细腻”型的还是“圆滑处世”型的。一位初中英语老师的眼睛非常有“杀伤力”,平时稍微挑动下眉毛,学生都不寒而栗。即使是眼中含笑,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敢放纵,规规矩矩。笔者习惯在“眼神”上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 2 很出色,我会用“导师”含笑的眼光肯定他,表扬他;当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我则用“学长”含笑并坚定的眼神期待他,鼓励他;有同学没吃早餐,体检抽血后回教室,我会及时从背后递上一袋牛奶或一块面包,用“母亲”温柔的目光送去我真诚的关爱;“万圣节”当天,我挖空心思,打扮成各种惊悚片里的造型,并且在眼睛周围画上红色的血痕。当我的眼神与学生目光相对时,我的眼睛悄悄的放出哀怨的光芒„„我敢保证学生当晚的梦里一定有我!
第四,“分身术”让教师善变,让学生High起来。
众所周知,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魅力,除了在服装,语音、语速和眼神上“修炼”百变之外,最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渊博和授课技巧的善变。尤其是英语教师,最忌讳的是将英语各项技能的学习“五马分尸”,今天专门讲“语法”,明天做“阅读”,后天“写作”指导„„这样下去,老师累个半死,学生云里雾里,灵魂出窍。在授课技巧善变方面,我采用的“分身术”让老师变成了善变的天使,让学生High翻了天。
1、教师变成了模特。
记得在教授“服装与时尚”单元时,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服装相关词汇,并通过“班级讨论和阅读理解”,让学生了解了中国以及世界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当今“时尚元素”的转变之后,怎么让学生能更鲜活的去理解和领悟“时尚”成了困扰我的课题。经过一夜的思索,第二天我突然以“模特“的形象出现在课堂,引起了全班的惊叹!我改变了发型,戴上了度假才用的太阳镜和高雅的真丝围巾,还有我喜爱的PRADA 手提包,在教室里走起了模特步,并大方的摆出各种POSE.(尽管不太专业,我表现的相当自信),学生争着拍照,合影。我让学生回忆我们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对我的打扮进行描述并表达自己观点。课堂上,学生们非常积极参与,High翻了天。
我把时尚活生生的引进了课堂!
为了唤起学生对时尚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故意戴了一款运动手表,和我今天的整体风格不搭。有细心的学生发现并指出,并且总结说“So, we know, dressing collocation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ashion。”
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实的体会和领悟,我安排学生第二天脱掉校服,都以模特的形象出现在课堂并尝试走T-型台,因为有老师之前的“大胆铺垫”,再加上学生每天在校园都穿“无味”的校服,大家对这一提议非常配合并跃跃欲试。大家在热烈的“fashion show”和相互的品头论足之后(English Only),都静下心来写journal “Who is your favorite model today? 3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Fashion Elements on her/him? 活动最后,大家一致总结出两句---“Fashion is a means of self-expression.” “Clothes create a wordless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at we all understand.”
2、教师变成了妈妈。
本学期笔者担任高一“英语基础最弱班级”(称之为foundation’s foundation)的英语教学任务。对于高中生,他们中有的英语基础是零,有的还是停留在小学或初一的水平。他们所掌握的英语如同“夹生饭”。如何能更大限度的调动他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积极性则是我授课的重中之重。
在这学期开学不久迎来了中秋节,所以我特意在中秋节这周开设了“Food Unit”,其中有一个课题是关于“在教室包饺子,开派对”。(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外市外省,并且中秋节没有假期,所以,节假日里学生很难跟家人团聚)。我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准备不同的话题—
(1)如何会成功的派对做充分准备;(2)包饺子的配料;
(3)包饺子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4)包饺子的步骤。
小组内部成员需要充分讨论,写出关键信息,做成精美英语海报来做口语汇报。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因为从没有经历过在教室全班师生一起包饺子,大家都特别期待一场成功而难忘的聚会。中秋节那天,我不仅仅是一名英语教师,更重要的是,我是学生们的妈妈!从活动的组织和人员安排,原材料的采购,到包饺子派对现场的布置,都有专门的不同的学生负责!我需要做的是静静的,面带微笑的聆听他们大胆的用“蹩脚”的英语向我汇报各项工作,然后领着全班比赛包各种形状的饺子,看谁更有创意。活动结束,学生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食物的知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和情感!很多学生在JOURNAL上写到“第一次吃自己动手包的饺子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虽然中秋节不能回家和父母团圆,我在学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感谢老师和同学们!”
3、老师可以变成„„
在教授完方位介词和地点介词之后,如何让枯燥的语法变成快乐跳跃的“英符”则成了我新的思考课题。经过一夜的思索,第二天一早,在“FREE TALK”环节,我给句型,4 让学生猜想20年之后老师退休了最想去哪里居住并给出理由。学生们的答案如同绽放的烟花,让我心花怒放。最后我故作神秘的告诉他们 “I’d like to settle down in Hong Kong because it was my dream when I was young.Last month, I bought an apartment in Hong Kong which cost most of my money.”学生们瞪着大眼睛半信半疑。然后我“面带愁容”接着告诉他们,我已经没有钱去请设计公司来装修了,所以需要我的学生们群策群力帮我设计一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房子。正好我们上周学习了一些关于室内的词汇,我娓娓道来“My apartment includes a main bedroom, a children’ room, a study, a kitchen, a living room, a dining room, a huge balcony and 2 washrooms.You have to design a flat plan with all the rooms, adding suitable furniture and equipment.”
任务交代的清清楚楚——学生要做“英语海报”来设计一套公寓;在海报上写上英语作文来详细介绍各个房间的特色和位置,尽可能多的用上方位和地点介词;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做英语口语展示。
老师给出活动得分的标准并要评选出“most characteristic poster;best writer;best speaker”。
整个活动将“词汇,语法,写作和口语”,多种英语技能融合在一起。学生担任着“帮老师设计出最温馨,最有特色公寓”的重任,当然更有主动性和创作性!有的组还“自作主张大方的”赠送我一个室外游泳池呢!
英语学习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快乐的天堂!“万花筒”老师手里如同有根隐形的“魔棍”,千变万化的课堂让学生应接不暇,乐在其中。他们的英语能力和情感态度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的提升。正如“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从兴趣出发,寓教于乐,提高英语的各项能力并培养综合人文素养,促进心智发展!”
“万花筒”老师因为百变,所以可爱!因为善变,所以美丽!
最后,附上部分课堂活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