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 语文精品案例 差异教育
附件:
语文精品课例
《怀念母亲》
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 燕
一、教材版本
鲁教版五四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二篇精读课文《怀念母亲》的一课时。
二、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基于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册教材接连安排了“体会自然之美好”和“感受爱国之热忱”两个专题。学生在阅读中既能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依据本学段学生特点,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相对以往更有思想深度,着眼于学生未来,联系于学生与国家,突出了教科书的育人功能。依据单元组整体教学思想,本课在训练组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情感导向上,继学习为国争光的《詹天佑》之后,进一步感受中华儿女眷恋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学生的爱国思想在《怀念母亲》的感动中不断推进,为下一篇《彩色的翅膀》建树报国之志积淀情愫,更为完成本组的单元习作——围绕“祖国在我心中”写一篇演讲稿积累了更真挚丰富的情感。读书策略方面,要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高学段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高年级的默读训练也提出了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的要求。为此,《詹天佑》一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有所感悟。学习《怀念母亲》则将默读与朗读相结合,落实“默读与理解、思考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阅读要求。学生在默读时悟情传情,培养语感。有了《怀念母亲》对默读的指导训练,略读课文《彩色的翅膀》要实现“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就水到渠成了。语言文字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焕然一新。本册教材体裁广泛,而《怀念母亲》一文更是特别:本文是季羡林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入选教材之后,有多处改动。它没有以写事或写人为中心,而是在叙述文字中夹杂了相当比例的日记和文章片段,真实感人。通过阅读,学生又积累了更丰富的语言表达和文体形式。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近五年的语文学习,积累了若干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娴熟地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解读文本。本文在经营布局中穿插了数篇日记和《寻梦》片断,虽然真实地再现了作者怀念的轨迹和怀念之苦,但也增加了本文的跳跃性,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困难还在于学生自身阅历浅薄,再加上时空的阻隔,使得他们不能轻易地体会到生母弃养和漂泊异国的痛楚。这是以往阅读课例很少见的。因此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背景资料适当补充,抓文章重点词句充分品读,唤醒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邓嘉乐、原乙丰等同学平日读书广泛,对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多有涉猎,可以借助他们搜集的资料和积极的交流带动其他。张松凯和李秉正两名同学父母离异,平日缺少母爱,在体会作者对生母的怀念时要对他们的情绪变化多些关照,课后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争取将对母亲的思念转换成努力学习的动力。总之,教学要在积极情感体验形成的培植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因热爱语言文字所以十六年一直热衷于语文教学,因坚持不懈地读书习惯所以自身素养和教学质量都在不断提升。我也有过父亲因病去世的情感经历,所以当《怀念母亲》这篇新课文走进视野时,很快地就被季老发自肺腑的语言感染,很快地就理解了作者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作者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亲情易诉,大爱难言。单凭文本我很难将作者深沉的恋国情怀读得通透,感悟得真切。于是,我围绕教材启动已有的阅读储备,搜集大量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阅读季老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中的《寻梦》等文章,慢慢走进作者的心灵,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深层对话。授课前,心中已装满对季羡林先生的无比崇敬和对文本的无限喜爱,力求在品读感悟中与学生共同经历“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真情洗礼。
4.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学习习性和已有的素养储备,我将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实现教学各要素间积极的思维碰撞,真诚的心灵沟通,生成以下教学目标: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和句式表达的特点,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抒发真实情感的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作者对生母和故国的深切怀念,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首先,教师用亲切的话语引导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母亲,学生交流、评价后揭题,板书课题。然后,联系课前预习和上学期学过的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加深对作者的认识。
最后,通过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来了解课前预习程度。在多次读文的基础上,准确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谁愿意自豪地介绍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导语既是依课题而设计,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与母亲相关的文本,又是生活化主题的口语训练。学生在演说中展开与“母亲”的对话,潜移默化地重温着久违的亲情,为学习本课做了情感的铺垫。本文的作者季羡林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文学泰斗,回忆四年级学习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强调“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中西贯通”的思想,引起学生对作者的极大关注,为学生与大师长期进行心灵、智慧的对接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品读词句,体验情感
首先,教师提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呢?”这一大问题贯穿全课。
然后,与学生共同默读静思,进行批注式阅读,展开学生与文本、作者间的深层对话。最后,充分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将情感体验再次与作者交融,将个性化阅读再次倾注文本,将“怀念母亲”的情感在一遍遍动情地朗读中尽情流露。
【设计意图】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采用批注式阅读,可以以读促悟,以思促情。新课标指出,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一次次感情朗读中,学生透过对重点词句的解析,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本相互结合。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读书时间,我减少环节的罗列,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为实现学生的自主体验、思维碰撞、互助合作、共享共建提供了保障。
第三环节: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通过观看视频课件:《我的中国心》,拓展阅读1945年,季羡林先生登上回国征程时写下了的一首诗,升华学生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们一遍遍阅读,一次次感悟,爱母亲,爱祖国的情感也随之一点点积淀,一步步提升。在本课结束的时候,插入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我的中国心”和作者的归国诗,既是将日常阅读生活巧妙地引入课堂,又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延续,以认知、情感、道德三者的和谐共处结束本课,期望可以达到“余音绕梁”的目的。
第四环节:生活实践,课后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
1.继续阅读季羡林先生的相关作品。
2.请同学们在家里认真观察母亲的言行,体会其中用意,写一篇日记,为下节课的练笔积累素材。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改”的精神,本次课外作业的布置坚持保护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原则,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特别是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母亲言行,一方面是为第二节课的练笔准备素材,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母亲”间精神上的对话在生活细节中继续延伸。
四、精彩片段
为突出教学重难点,课堂上师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潜心阅读、个性剖析,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积极展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思维对话和情感交流。以下是第二环节“品读词句,体会情感”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任何情感的抒发都是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有了课前充分的阅读储备,加上课堂对文本朗读的检查,学生的内心在“温故而知新”中不断泛着涟漪。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倾诉简单的体会,更没有安排气氛热烈的讨论,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的呢?”再次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把描写作者这种情感的语句标记出来,反复读一读,看看这些语句让自己又读懂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把瞬间产生的感想结合前面的阅读体会批注在文章的旁白处。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默读静思,情感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再次沉淀,再次丰盈。
思维活跃的原乙丰首先交流:“我批注的是第二自然段。”“你能读给同学们听吗?”原乙丰清了清喉咙,语调缓慢地朗读了第二自然段。“你的朗读将我们与作者的内心拉得更近了。从‘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作者怎样的面庞?听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呼唤?”“我仿佛看到作者面容憔悴,不停地在内心里呼唤母亲回来吧!”“你读懂了文章,因为你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课前我阅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赋得永久的悔》,了解到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所以感到很内疚,于是,当母亲永远离开自己时,内心充满悔恨和思念。”邓佳乐的发言总是煞有见地,因为她的书总是读得比别人多。看到好多同学都不自觉地议论《赋得永久的悔》,我便顺势暂停了继续交流的计划,“我提议请秦艺菲将这篇《赋得永久的悔》深情地读出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聆听作者内心的声音吧。”不知是秦艺菲的朗读太具感染力,还是季老的文笔太具亲和力,好多学生在静静地倾听中神情专注,个别女同学甚至眼含热泪。再次走进文本,学生们情感的闸门便被全部打开,在原有的批注上纷纷留下思索的痕迹,有的同学还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记了下来,足见听得多么用心。印象最深的是张松凯的交流:“除了儿子对母亲的悔恨和思念外,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心里一定也很痛苦。天下的母亲应该是一样的,都深爱自己的儿子,无论儿子在不在身边。”我知道,此时张松凯一定想起了自己与父亲离异的母亲。我轻抚他的头,赞许地说:“你是个懂事的儿子,你的母亲,作者的母亲,在座所有同学的母亲都是一样伟大的,而作为孩子,我们也永远深爱自己的母亲。让我们带着此时内心的全部体验再读这段话吧。”所有学生动情地朗读将课堂推向高潮。此刻,我不知道是学生感动了我,还是文本感动了学生,但我知道,借助没有预设的《赋得永久的悔》,学生得以互相审视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互相“对撞”,彼此启发,从而生成更丰富、更成熟的思维成果,提升思维的境界和学习品质。
片段二:以前教学本课时,好多学生对课后一道思考题感到疑惑——“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所以这次教学前,我布置学生在预习中通过各种途径来思考、解决课后的这个问题。学生们能解开这个疑惑,从中体会作者眷恋祖国的情感吗?我的内心又生出更大的“疑惑”。于是,学生在阅读批注中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好多学生都标记了这句话,只是对这句话的思考和体会并不全面。交流时,我故意叫批注这句话的王群起来读一读,她读完这句话说:“作者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一定非常想回到祖**亲的怀抱,可他又不能马上回来,所以,心中充满了凄凉,这说明作者很热爱自己的祖国。”“你是依靠什么办法体会到这种凄凉中的爱国的呢?”“我边读书边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事情进行分析感觉到的。”“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的确是阅读的好办法。但文中说凄凉的同时又是甜蜜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帮老师解开这个疑惑吗?”王群和许多同学又陷入低头沉思。我没有指责他们读书不够仔细,预习不够全面,而是鼓励他们:“问题是思考的动力。结合课文好好想想,相信你们一定能给老师个满意的答案。”短暂的思考后,班长王少鹏充满自信地说:“我也批注了这段话。我想作者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就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你是多么善解人意啊,多了甜蜜,少了凄凉,足以看出万水千山也不能阻隔故国亲情。谁能试着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更具体地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邓佳乐再次深情地说:“通过阅读季羡林先生的留德日记,我明白因为作者常年漂泊在外、孤苦无依,所以一想到故乡和老朋友心中就会寂寞凄凉;但因为作者想到故乡时又回忆起故乡的乡情和老朋友的友情,所以又在孤独的同时感受到一丝温暖的甜蜜。”“谢谢邓佳乐用丰富的阅读阐释出复杂的情感,也解开了老师心中的疑惑。心与心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充沛的情感,甜蜜也好,凄凉也罢,都承载着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爱慕和敬意,还是让我们用朗读释放作者内心的情怀吧!”
在难点的突破上,我没有包办、代办,而是用信任调动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正是有了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才有了孕育思维的“温度”;正是有了人文关怀,学生的思维才放射出丰富和多元的火花。
五、自我反思
几经实践、反复研讨,我最终确立以思维对话为核心,从“重教”向“重学”转变的教学过程。
1.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为自己对文本的喜爱和感悟太多,所以起初设计时,我将课文“割裂”出若干小节,带领学生分别研读生母和祖**亲,力求将文本挖掘得更深,结果环节过多、形式过死,课堂低效。我将原因马上归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于是,类似“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等难于理解的语句又被我深挖细讲。因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被我大量挤占课堂再陷低效。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学教”等理念的冲撞下,我尝试大环节设计,大问题引路,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尊重学生在“前理解”过程中的“阅读期待”,抓住情感这个纽带,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把真情实感融于教材。课堂上,将大量时间还给学生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一是要求学生读通、读对课文,即检查课前的预习情况;二是读懂、读透课文,即抓住关键词句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三是读好、读厚文本,即个性化阅读,读出感情也读出思考。我把批注式阅读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支点”,变“输”为“导”,变“主”为“副”,变师生之间主宰、被主宰的关系为平行、合作的伙伴关系,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最终在和谐中实现高效。
2.建设师生共同探究的课堂。几次教学实践后,困扰我的依旧是作者对两位母亲刻骨铭心的爱学生体会不深的问题。思维是智慧之根,是认知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深研“思维对话”的内涵,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有顺序地在大脑中建立起“思维对话网”。首先,我和学生在课前搜集记叙季羡林与母亲之间事件的文章进行阅读,感受普天下相同而无私的母爱,实现读者与母亲间的情感对话;然后,我与学生又相互交流课外阅读体会,渐渐走进作者痛苦的内心,与作者心灵对话;接着,再阅读本课的字字句句,学生便充满自主探究的欲望,他们希望在品味关键词句中继续探寻作者的心路,在自觉中与文本实现思维上的对话;当交流平台搭建好后,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课堂上的“首席”,在个性的思考、独特的体验尽情释放时,师生间、生生间情感的交织又会闪现无数智慧的火花;当“我的中国心”荡涤每个人心灵的时候,大家又在内心深处默默地与祖国进行着纯洁的深情对话。就在这个“对话网”里,我与学生体会着共同成长的快乐。
六、专业点评
生活阅历、背景的差异,语言的跳跃,构篇的独特,为这篇文章的学习增加了困难。但恰恰是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陈老师带领学生以思促情,以情激思,在渐次深入地融情对话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提升,实现了学生生命进步。
1.用心阅读,找准支点
阅读是理解文本的最佳途径。陈老师的课前阅读真情、深沉。课堂上,她选取“我对这两个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作为思维支点,引领学生在经历读通、读懂、读透的过程中,逐步体悟季老先生对两位母亲的复杂感情。
在支点的建构上,陈老师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环节设计上将课堂内外相关信息链接起来,相互走进,互相融合,一气呵成,增加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量;二是情感培养上始终以学生的个体体验为主线,让学生在品读批注和对话交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生母弃养、漂泊异国的痛楚,感悟作者日夕萦绕的爱国之心和思母之情,认知与情意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同时,也使得学生走进了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生活,这也是我们所期盼的“那”语文课堂。
2.深度对话,推进思维
思维对话的核心是思维的交流与碰撞。陈老师善于从学生的交流中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顺势而为,以适切的方式来解读学生独特的思维。如,母亲弃养,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教师没有急于解释这些生涩的词句,而是从容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谈体会、说感悟,互相分享思维成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最后通过朗读指导将作者的痛苦和不舍演绎得淋漓尽致。当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时,教师又充分发挥自身思维助推的作用,引领学生升华情感。如,最初学生对“怅望灰天”、“幻出母亲的面影”的理解仅仅局限在怀念母亲层面,教师追问——“为什么用‘怅望’而不是‘仰望’?为什么是‘灰天’而不是‘蓝天’?”有针对性地化解了他们的思维障碍。又如,当学生对“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中的“凄凉”和“甜蜜”提出质疑时,教师又巧妙地融入自身感悟,通过师生间思维的深度碰撞感受这种矛盾的心理变化。情感的互动推进了思维的发展,赋予课堂浓厚的生命气息,师生内心的情感也在变化中完成了各自与自我的对话。如果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陈老师的课堂设计匠心独具,一直似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贯穿其中。“明”是从认知上说,感悟字里行间透露的季老先生对两位母亲“同样的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暗”是从情感上说,环环相扣凸显出季老先生对两位母亲情感的产生和变化过程。从认知到情感的变化,到认知与情感的一体交融,有意识地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推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获得情意因素的发展与提升,真正做到情思一体,多维对话,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课堂的高效,这也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建设的基本立场在语文课堂中的表征。
第二篇:中西差异案例
中国人重“内”,西方人崇“外”。
中国人通过节庆活动企盼丰收、享受喜悦,而西方人则更偏向借此发泄个人情绪、张扬个体人格。
思维模式,西方重唯理、思辩细节分析;中方重经验、直觉整体综合。
隐私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时间观,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
客套语,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餐饮习俗,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行为规范,比如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
风俗习惯,中国人对龙有着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西方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为恶。中国人将红色视为“喜庆”“吉祥”的象征,而白、黑两种颜色为“不吉利”的颜色。因此在重大节日或者婚礼上会穿红装、挂红灯笼、贴红“喜”字。而在丧礼中,人们都会穿黑或白颜色的衣服,代表对已经过世人的哀悼。但西方人则非常喜欢白和黑这两种颜色。外国新娘则穿白色,表圣洁,参加晚会时中国女性一般穿黄色或紫色的衣服,表高贵,而外国女性则穿黑色的衣服,表典雅。(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不断深入,中国人的一些观念也在悄悄发生转变会穿白色婚纱)
饮食文化,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中国则是一种美性的饮食观念,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也难以涵盖全部。
宗教信仰,中国以儒学为核心,以佛教为宗教的文化体系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带来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666”在中国是吉祥数却是魔鬼复活的日子。
第三篇:浅谈东西方教育差异
浅谈东西方教育差异
总字数:
摘要:本文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几部中美教育类电影的赏析,对东西方教育文化中存在的各种差异进行了描述与比较(尤其对中美教育文化中的家庭及学校教育问题给出比较详细说明),对其产生原因以及其优缺点也给出作者理解性的解释。旨在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比较与分析,更好的促进双方教育的发展与提高,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并非想要抬高宣传或批评贬低某种教育方式,或是某个文化。衷心地祝愿在全球大发展的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东西方在教育问题上都能有所改进,有所突破;东西方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交流与融合。
教育实验学院
JS06004
060078
鲁婷
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
前几天在网上见一高中时候的学长,一打听,原来人家现在已经在美国了,那叫个羡慕啊。想当年,他还没我牛呢,考试就没考过过我,私下里,据说对我还是相当崇拜的,没想到,就两年不见,人家就„„发达了,哎!哪像我,还沉浸在等待出国的酸苦当中,其中滋味,那叫个难啊!
出国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尤其是美国,很多学生把它作为留学的首选。美国的大学,美国的学术氛围,美国优越的奖学金体制,美国的一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东方学子为之奋斗,为之努力。那里就像是学生们的天堂,学术的天堂,那里的一切都是美丽的,都令人向往。可是美国高校真比中国高校优越吗?美国教育真比中国教育优越吗?东方教育文化比西方教育文化到底欠缺了什么呢?
1979年6月,中国派出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这样的记录: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象都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在结论部分,是这样写的:
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盲,可以这样预言,再有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随后,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这样的描述: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种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
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可是结果如何呢?29年后的今天,美国病入膏盲的教育体制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在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美国究竟有都大的不同呢?
电影《喜福会》就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个问题。《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多次获奖并拍成电影。小说描写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爱爱怨怨,令人感慨万千。全书分别从母亲和女儿两个体系来安排,两者呼应得十分融洽,既可独立成章,又可连成一体。同时本书翻译时保持了原作的诙谐和美国式的幽默,更符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美籍华人的心态和观念,感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还能对美国家庭教育,美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喜福会》这部电影就以四对母女关系探讨了女性意识的时代流变,对于女性的弱者的地位,与女性为求改变的不断抗争,进行了描摹。我们再此不深究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女性意识问题,只想在家庭教育上对中美两方做一对比。
电影中四位女母亲都来自于中国,她们历经艰险与苦难,饱尝世间辛酸,终于来到了以为可以脱离苦海的地方,虽然她们在美国生活多年,可是过去永远像是影子一般紧跟着她们,进入她们的梦想,侵蚀她们的心灵。让她们永远对那段残酷的历史痛心不已。因此她们未能够全部的融入美国的生活中,东方中国的思想给她们的行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教育下一代上,她们更是倾注自已全部的希望与努力,虽然每个母亲都被她成长中的社会视为鸭子、不值一提的被轻贱,但她们不甘于这被轻贱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终于给了她们女儿尊贵的身份与地位。她们正像伸长脖子的鸭子,终能留给女儿天鹅的羽毛,与充满爱与尊严的未来。而她们的女儿,自小就生活在美国,虽然来自母亲的东方思想对她们有所影响,可是比起自小就耳濡目染的美国文化,就相对少了不少。这群生长在美国的女孩们,她们渴望自由,反对专制,渴望尊重,反对所有对她们而言不好的制度。对她们的中国妈妈,她们抱有很多的不解,她们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们要到处炫耀她们的成果,她们不了解为什么妈妈们再想得到赞美时总是先要将自己的不足,她们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们不喜欢她们的美国男友,对他们妈妈好像就是个迷,她们不理解,在做过尝试要去理解却失败之后,她们也不想再去理解。果然希望过大,失望过大。她们的女儿被这一份份沉甸甸的希望压抑着,她们并未按照母亲所设想的发展,成为音乐家,棋手或者什么,她们想做回自己,只做自己。而后母亲们也发现她们千方百计的想让女儿们摆脱自己原来的命运,但是女儿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承袭着母亲的过去,用另一种方式重蹈人生的悲剧,唯一自小反抗母亲的女儿,又特别的会被母亲「我不赞同」的 沉默所干扰,彻底的失去了自信与自我。她们之间急需一种调节的物质,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在这几对母亲和女儿身上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母亲必须跟女儿和解,母亲必须透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赋予女儿坚强的力量与自信;母亲必须伸出援手,让女儿及早阻止悲剧继续搬演下去。这种母女间「命运遗传」的关系,母女间的特殊情感,在电影中发挥的很耐人寻味。最后,母亲成功了,她们过去的经历,得到了女儿们的理解;女儿们也在母亲的经历中真正得到了力量与自信,对她们的人生道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给他们的婚姻,她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最后当外国女儿激动的抱住她的中国姐姐们泪流满面时,中美的教育文化差异得到最完美最和谐的融合。
故事以母亲女儿们的矛盾展开,以最终的和解结束,突出展现了中美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比如,中国人惜字如金,在面对矛盾时常常选择沉默,一切尽在不言中,亦无言对有言,而对与土生土长在美国的女儿来说,心里有什么事就应该说出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别人才能理解你,这一点在母亲女儿的交流中有所体现。母亲以为女儿在自己的沉默中会明白自己的意思,可是女儿却做出努力希望母亲能说出来。最后一个极富天赋的棋手就这样没有了昔日的自信与风采。
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在高等教育中也是有所体现的。美国学生为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这与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的政策相关。)
同时,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对大部分美国学生来说一向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他们不能相信,这么“难”的题目不用和计算器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中算出来。这也许就是美国计算机发展之快的一个原因吧。对中国的9*9乘法表,多数美国学生更是“不能理解”。
有个老师给出这一道题目给中美学生:“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我们不能说中国的这种教育方式不好,我们更不能否认中国9*9乘法表的优越性,可是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在我们视为病入膏盲的教育体制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在仅仅30年中。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孕育出了泱泱大国,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华夏文化。自孔子杏坛讲学,育“七十二贤”三千众弟子,桃李遍天下,几千年来形成了特有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学者李泽厚更是把“中国”一词诠释为一个文化的概念。相形之下,美国,当今世界的第一发达大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放兼容的文化结构,在不到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成为影响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美国,在21世纪分别为最具代表东西文化的国度,在影响世界的发展道路上,有着太多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首先注重品德的培养,这在中国的四字词语“德智体美”中就有所体现,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也有不同层次的体现,德育课可以说贯穿学习阶段的始终。这在美国学生的眼里几近是不可能的,美国人并非不关注品德的培养,而是她们最注重个人技能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并非不好,只有所有的人都健康了,都富有了,整个国家才可能变的强大。
美国的教育没有过早、过重地强迫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学校没有严格的管制手段,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没有扼杀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们自信心强,思维活跃,敢于异想天开。而中国的教育则过度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孩子们负担过重,天性过早地受到约束。“在世界上也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但相比之下,却鲜有成就。孩子们被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管制起来,个性和行为被最大限度地强行统一,“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
中国电影《长江七号》中对此也有所描述。电影讲述了讲的是贫富悬殊变化急骤的社会里一段朴实的父子情。一位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父亲,一只意外来到人间的垃圾外星狗,善良而富有爱心的女老师,恃强凌弱的霸王学生,面凶心善的老板……这些平凡却传神的小人物,组合成一幅人间善恶图。导演周星驰的搞笑功力我们早就见识过,但谁都没想到,这次星爷端出的“催泪大餐”,不仅轻易地让你笑,也达到轻易地让你哭的目的。影片中,相依为命的父子穿着捡来的鞋子,屋里爬满了蟑螂小强,每天吃着烂苹果,但我们仍能听到周星驰扮演的父亲反反复复地对儿子说:“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不打架,不吹牛。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社会的栋梁之材”。这时,观众的眼圈开始发红;当“7号”为了救人耗光能量,最后倒下时,观众的心都快碎了……这份外星狗与人类的感情,这份浓浓的父子之情,着实打动着每一个观影者的心。很多中国孩子曾有过这样的恐惧:因为自己不好,所以父母发生了不幸。这种负罪感在孩童时代很常见,只是很多人长大后忘记了。导演周星驰没有忘记。这就是本片剧情的心理依据。外星小狗的作用,则是为了安慰孩子,确保父母无恙。在我看来,故事的核心在这里。当然外面有很多层修饰,也并不觉得多余,结果片子看起来就不简单了。
这部电影虽说重在表达社会生活中小人物的悲悲喜喜,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境况,那些小人物在电影里,永远是英雄。他们或者笨拙或者超然,又很奇怪的间而有之。对幸福抱着打不死的希望。他让我们在银幕下微笑着流泪,就是这样。但是,就是在这小人物的身上,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教育文化的痕迹。“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不打架,不吹牛。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社会的栋梁之材。”这句重复多次的父亲教育儿子的话,让我们看到中国家庭教育中对国家对个人的理解,对技能对德育的看法。
在课堂教育中,影片中势力的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中过教育的弊病。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对美国来讲,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
是高中课堂的共性。而美国课堂班额小、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美国的教育方式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课堂俨然是一个讨论的战场,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在课堂上与老师展开争论是常有的事。美国学生从小习惯于在大庭广众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越是公开场合,越是侃侃而谈。在课堂上,大家都很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言之无物或是说错了也无妨,因此大家上课时无拘无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不只是一种表面的活跃,比较教师照本宣科,一人言谈要好得多,这种交流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能够主动地思考,从而辨明事理的多样性。而中国就没有很好做到这一点,上课时背在后边的小手,挺的直挺挺的小腰,不允许随意说话时的压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不正是在这样机械教条的教育手段之下泯灭的吗?自信心、抗挫力、创新变通精神、敢想敢干的勇气和胆略,不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之下被压制的吗?“听话、规矩”、胆小懦弱、逆反心理,不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卓有成效的成果吗?可这些成果使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如今,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国留学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理想阶梯,尤其是走向标榜自由世界的美国学习深造。除去对物质文明的渴求,对优越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追求,其中包括自由、开放、充满挑战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文化的追求。当然,中国的教育文化富含“合和”精神,“君子和而不同”、“实事求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都是中国教育所培养出的崇高的理念。我想,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针对自身的特点,发扬优良的传统,同时用于发现、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改造和完善本国教育的体制和文化,真正把教育做成培养人才、培育创新意识、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劲动力,这将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直面的问题。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培养天才,首先应具备成长天才的土壤。教育文化的土壤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强盛,关乎国家的兴衰。
我们真的不愿意再看到从美国回来的孩子大呼在中国的学习是多么的累人与辛苦!愿在不远的将来,融合了西方文化精髓的中国,能以一种更高的姿态展现在东方之林中。
第四篇:中西教育差异
中西教育差异
中西方存在巨大的差异,文化差异更为巨大,教育、宗教、饮食、礼仪、生活方式等,都是文化差异的不同体现形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这两片截然不同的文化大地,养育出了截然不同的中西方人。
中西文化一直还在传承,两者的差异也还存在。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形式。中西教育的差异,传承了各自的文化,同时也延续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从学校教育来看,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学生,中国的学生学的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太多,自己却想的很少。西方的学生学的不多,该学的都学,自己想的比较多。学的东西太多,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怪不得中国学生厌学较多。中国社会教育思想重视打实基础,唯书是从。长期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西方的教育思想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按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中国的课堂,是越整齐越好,还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过的上课时的标准坐姿,每个人都整齐划一,学生就认为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中国的社会就是要强调“守规矩”,这思想在我们最容易接受事物的年纪就牢牢地灌输给了我们。西方的学校课堂上学生们可没有这样的规定,完全不可想象。
从家庭教育来看,中西方家庭教育思想的差异也甚为巨大。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关系,自身也生活在这个东方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等等各种因素,极少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内心的真正想法,总认为孩子的话没什么道理,自己想的一定是孩子要的。前几天在车上听到后座一位妈妈带着刚放学的孩子,孩子不大,因为知道生孩子很痛而说以后不要结婚,她妈妈说,你那么小不要想别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给我想怎么考100分回来。中国家长的要求很多没有想到孩子实际的能力。西方家长鼓励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尊重别人。两者差别巨大。
教育是培养,不是灌输。
第五篇:语文差异教学初探
语文差异教学初探
——中枢镇桃笑小学教师李兴文
本人多年从事小学低段教学工作,根据自己经验,下面仅谈谈个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在目标制定上,我们不能只照顾学得好、学得快的学生,也不能保护慢者,约束快者。由于学生受遗传因素、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认识特点等存在着客观差异。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达到同一目标显然不切实际。如果采用统一的要求,“一刀切”进行教学,学困生的数量只会有增无减,只会使他们长期处在失败的阴影中,丧失前进信心和动力。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课堂上既要为优生搭建舞台,也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机会。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让优生有提高的时间,让一般的学生有理解的时间,让有困难的学生有补缺的时间。为此,教学中我采用分层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既让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新课程规定的基本目标,又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例如:三年级《小儿垂钓》一诗的教学,要求优等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朗读、背诵、默写古诗,把诗编写成故事。”中等生“掌握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学困生“掌握生字词,基本了解诗意,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试一试就会成功的愿望。
二、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弹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要只将作业作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与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要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首先要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在兴趣、学习爱好、学习速度、学习准备、认知能力等方面有什么不同,然后按一定的标准,客观地把学生分层。去年,我接手了三年级(2)班,头一天上课就很费劲,三年级学生不认识自然段,不认识标点符号。在学校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我慌了,怎么办呢?于是我开始了学生学习状态的摸底工作。一个月后,通过分析上学年年末统测成绩表、兴趣调查表和家访等,了解到三②班是一个重新组合的班集体,生源不同,起点不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识字能力差,理解力差,头脑迟钝,书写马虎。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的同学占了全班32.4%(12人),我把它称为学困生或学习障碍生;思维敏捷,基本功扎实,能自觉主动学习的占27%(10人),我把它称为优等生;另外,还有一批中等生,占了40.5%(15人)。根据这一调查分析,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作业。
1.自选作业。我校农村进城务工子女较多,学生学习资料缺乏,利用唯一的一本《一课一练》,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有便于优等生思维训练的综合题,有便于中等生思维训练的基础题,有便于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训练题。这些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勇挑难题,尊重学生的选择,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2.互命题作业。我指定学习小组长,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命题作业,命题的范围可以是课内学过的知识点,也可以是课外学到的知识。同时评比各小组的作业形式、内容以及作业题的质和量,对优秀小组授予“学习小主人”的称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轻松学习的乐趣。
3.小伙伴对学困生命题作业。为照顾学生的差异,帮助困难学生学好知识,应发挥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伙伴教学是帮助同学的有效形式之一。我挑选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又有责任心的同学进行培训,让他们以伙伴的身份担任学困生的辅导老师。学生作为辅导老师往往能很好理解被辅导学生在他们面前也能畅所欲言。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根据我们班学困生多这一实际,我挑选了12个能力强又有责任心的优等生,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培训,对他们的辅导内容和方法进行培训。然后让他们积极投身于对本班12名学困生的辅导,每天抽30分钟的时间辅导自己负责的学困生,包括和他们一起起阅读课外书以及设计一系列适合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作业题等。这一做法,使学困生的学习伙伴有了做老师的成功体验,他们往往会更严格要求自己,更努力地学习;被辅导的学困生也从中受益,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我惊奇地发现12名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时,我就通过全班民主评选出“优秀的学习伙伴”和“显著进步生”,对他们进行适当奖励。
三、单元测验分层设计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把好单元检测关非常重要。我采用单元检测的理由是:第一,教师可按课程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检测。第二,可促进学生学会较好分配时间,及时复习。第三,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学习的缺陷和问题,及时补救,避免影响以后的学习。我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差异分层组织检测。对能力强的学生提出难度较高的要求,对能力低的学生提出难度较底的要求。第一单元测验结果出来后,根据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及时进行小组成员的重新组合,再转入第二单元的学习检测,依此进行类推。这样,定期变换分组的形式,那么学生就会渐渐明白,自己今天所在的小组不一定就是明天所在的小组。因为分组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相同。一学期下来,学困生跑到了中等生组,中等生跑到了优等生组,大家在激烈而紧张的竞争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测验结果分层评价 在单元测验的基础上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测验结果与学生付出的努力比较一致,就能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评价。所以,如果老师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所有学习,不仅会扼杀学困生的积极性,也会挫伤优等生的上进心。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金矿脉”,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
对于每个单元的测验成绩,我都不作简单的全班性的横向比较,而是采用“同类横比”的方法。即学困生与学困生比较,中等生与中等生比较,优等生与优等生比较。这样在比较时考虑原有基础,有利于激励各类学生进步。每个单元测验结果出来后,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评选出前六名进行适当奖励。奖励时,充分利用文具,诸如:作业、笔记本、橡皮等,不断刺激他们的学习竞争意识。下一单元的测验在上一单元测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优化组合,使学困生往前冲。学期结束一统计,全班37名同学人人都得到过不同程度的奖励,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我把这种成功的奖励当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起点。在年末统测中,我班的语文成绩上升了15%,及格率100%,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分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