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教育差异访谈录
谈一谈中美教育的差异和比较。
教育总是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问是牛奶好还是豆浆好时,其结果将会是争论不休的。同样的道理,是中国的教育好,还是美国的教育好?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就是要通过相互比较,来认识一下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和特点。
我想用我的两个孩子的故事来举例说明。
我的大儿子去美国这前,在中国学了钢琴,这是我在他五岁时要求他做的一件事,就像我妈在我小时候逼着我学钢琴一样。学了一年半,他就不想学了。正好这个时候,我们全家移民去了美国。到了美国,我和太太商量后,将大儿子送到当地一家音乐学校继续他的音乐学习,由一位美国音乐老师教他钢琴课。从那位老师教他的第一天起,我这小孩的态度就改变了,他是完完全全地喜欢上了音乐。他从学校回家以后,自己不由自主地坐在钢琴旁,想弹钢琴。
他的学习已经融入了真实生活,因此他的学习不是为练习音乐的基本功,不是为了今后要搞这个专业,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性格,陶冶情操。美国老师怎么教他的?一开始,老师教他们美国歌曲,都是一些简单的歌曲。这就很真实,很快就能学会,并且与别人分享。这种方法,能调动孩子的兴趣。美国的这种音乐教育是很普及的,比中国要好一些,因为他们的教育没有应试的成分。我的孩子就不用去考级,他只要去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就行,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关于应试的问题,应该考虑什么时候该有应试环节,什么时候不应设应试环节。
因此在引导第二个儿子学音乐的时候,我和太太就说,我们等吧,不要逼他学,问他想学什么?什么时候想学?去年,也就是他12岁时,我们等到了他的一句话——想学萨克斯,虽然迟一点,但我们依然很高兴,全力支持他。一年下来,他已经吹得很不错,因为这是他喜欢的东西。他并不想把它作为今后的专业。
我是在中国长大,当时读书仅仅是为了生活。在中国考试是一种真正的竞争,有时候有很多压力,这是我上大学感受得到的。中国曾经有个调查,读书到底有多重要?在2004、2005年还是比较重要的,但到2008、2009年读书变得不重要了。所以,在这里我有点担心。
第一次出国时,我觉得自己是学外语的,就要出去见识一下,但当时感觉很不好。我在美国呆了两年就想回国了,因为文化差异大,很多东西接受不了。我当时对美国社会的认识也很肤浅,没有意识到读书对美国人来说其实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在上课时也很不习惯,老师一个星期见一次面,一次是三个小时,而且有一半时间是讨论,老师讲的内容很少,当时我觉得老师多给我讲点东西比较好,后来习惯了,但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痛苦的。从那个时候起我注意到该学什么东西,该看什么东西,我对什么有兴趣?所以在美国教育环境是这样的,让“你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社会的事,也不是老师的事。
前年我带小孩回中国,小儿子11岁,我刚好有休假,就把他带回来,我把他放在一个学校中让他体验中国的课堂,有一个故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说老师对学生很“rude”,不让他提问题,即使他举手老师也不看他,课后老师跟他说“你不要举手,老师叫举才举”,但他觉得想提问题时就应该立即提,“问题在脑海里,我要立即提”。小孩子有时候是比较天真的,我觉得从教育理念来说,老师应该让孩子真正去学习,学好他们想去了解的东西。这是中美教育的一个小小差异。
现在公立教育只培养学生基本功,一直到高考,中间没有什么其他的培养,老师也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好,美国教育就是鼓励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
■我们的教育还有私塾的痕迹
中美教育制度差异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们的优势?哪些是美国的优势?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回顾一下中美教育的历史。17、18、19世纪,中国教育在做什么?
1636年:努尔哈赤第四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科举制沿用明代旧制。
1663年:康熙二年“明史案”。利用“文字狱”对有思想的文人残酷镇压。
以私塾为主体的教育加上府州县学及国子监等官方机构,以满足科举取士制度的需要。学生所习学科主要有四书、五经、性理、习字等。
中国教育体制几百年来都是以私塾为主,没有公立教育。私塾实际就是家庭教师,那时主要是满足科举制度的需要,因为古代做官是要考科举。当时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说起来比较单一。
而同一个时期,美国当地教育在做什么?
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
1776年:新国家已拥有14所大学。1800年大学增加至35所。
南北战争结束后,从小学到大学,人人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公立学校成了一个塑造美国文化、传授职业技能和科学知识的机构。学生所学学科包括文、史、地、数、理、化等。
我们公立教育说起来有100多年,起步较晚,至今还有深刻的私塾教育痕迹。换言之,私塾教育影响在中国依然有优势。家长付出很多,可以不顾一切代价把自己所有的所有都献给下一代。就是说,以家庭为核心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学习语言等等。现在公立教育只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一直培养到高考,中间没有什么其他的培养,而老师也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好,美国教育就是鼓励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
我们从小学习复杂的数学运算,所以中国学生的基本功确实很扎实,但基本功好不好,与有没有创造力是两回事。
■美国人注重创造力培养
我们30年前曾经有错误的一个预言。1979年中美教育刚刚开展交流相互派了两个代表团,当时中国代表团回来写了一个报告,其中有两句“美国学生无论品德好坏,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人人都觉得世界因我而不同凡响”、“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在奢谈发明创造”。他们是重音、体、美,数、理、化比较弱。我们代表团说“美国的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了”,并预言20年后,中国的教育就可以超过美国。
当时美国人也参观了北京、上海、西安几所学校,回去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膊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他们就有一个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美国人比我们要谦虚,他们在看我们的长处,而我们在看他们的短处。但以上两个预言都不对。30年过去了,在“病入膏肓”的体制下他们培养出多个诺贝尔奖获奖者,而我们一个也没有。在科学技术上,创造力方面其实是美国学生在打基本功呢!这是美国看到的。我们在看美国人的时候没有看到他们在培养创造力,看起来像在玩。所以,这是我们的认识上的差异。
“中国学生学多悟少”,中国的学习是在练“基本功”。美国学生是“学少悟多”,美国学生是在练“创造力”。这一般来说是正确的。我们从小学开始学数学,到五年级已经开始算比较复杂的数学运算了。所以中国学生的基本功确实很扎实,但基本功好不好,与有没有创造力是两回事。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美国人有一些思考是我们没有的。他们觉得年龄小的时候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因为思维能力强,学起来就会有劲。所以,这个“基本功”和我们中国人看起来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报告中说他们重视音、体、美是对的,这个可以体现人的个性。但我们当时是在嘲笑他们,觉得他们不学数理化。
我们在观念上觉得老师总是权威总是对的,但在美国,发现权威不总是对的,小孩回来会说老师说得不对,他们会质疑。
■中美教育七个方面的差异
中美两国考试制度的比较:两国考试制度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考试目的。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淘汰人;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开展。
班级人数上的比较:中国学校的班级人数平均50多人,而在美国,很多州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一个班的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这确实有好处,这样老师就和学生有比较好的接触。这是一个比较直观的东西。希望经济发展后,我们的学生和老师的接触也多一点。
时间上的比较:一个美国同事帮我统计了美国学生学习时间是多少,我们中国学生学习时间是多少,结果出来了,让人非常惊奇。在一年中,中国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2个小时学习时间。美国学生比我们低很多,只是1000个小时左右。我们和美国比是要看看这些方面,到底他们这些做法好不好。我们小孩子一天12小时,最后是为了高考。我离开中国前后20年,现在考试和我1977年高考考试已经不一样了,现在是一次性地淘汰。所以,在学习时间上比较,在经济学角度上说我们是亏本。
在成绩单公布方面:在中国不属于隐私,但在美国是隐私。在美国,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反之在中国,每年年末成绩公布的时候都要公布全班的成绩。老师现在评优秀教师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教育部门的专家应该好好商量怎样进行改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环境下,12年过去,心理压力肯定很大。
提起隐私,我想起发生在我们家里的事。在我大儿子三年级时,也就是他来美国约三年的时间,他已经完全接受了美国学校的教育,在一些观念上与我们这些传统的家长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比较关心孩子,经常要看看小孩的东西。他母亲在为他洗衣的时候,掏出他的钱包,并翻看一下,发现里面有个小女孩的照片。三年级就开始与女孩交换照片,这在我们这些传统的父母看来,很惊讶。他妈妈在吃饭时就问了他一下:这个女孩是谁,叫什么名字?结果他不说话,站起来就走,回到他的房间。不与我们说话,饭也不吃,一直到很晚,局面也未缓和。我去他的房间询问原因,他终于忍不住了,生气地说道:这是我的隐私权!你们不应该翻我的钱包。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对我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击。在美国的小学校,孩子交往是正常的;尊重隐私权也是学校和社会大力提倡的。
教材上的比较:我们基础阶段没有他们深,没有他们难,这是我们一个打基本功方面的好事。在培养基本功时不要忘掉创造性的培养,如果只是为了得到基本功把创造力去掉就不好,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在选择教材时,同一个学区里可能教材不一样,每个学校选择教材不一样,在选择教材尺度上教师可以进行参与和探讨,而我们这里是一个地区统一的教材。
师生关系比较:在中国,小时候就知道老师总是权威。但在美国社会,我去了之后就发现教授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我在读研究生和博士时,如果要问一个教授这里的权威是谁,他会说权威的不是你面前的我。美国人就是这样,他们不承认权威。所以,我们在观念上觉得老师总是权威总是对的,但在美国,发现权威不总是对的,小孩回来会说老师说的不对,他们会质疑。老师和学生关系上,我们差别也是很大的。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聊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课外生活的比较:课外活动我们都有,但有一些区别。最大区别是我们现在社会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美国,在小学就开始真正参与了。比如,课外活动去卖糖,就是练他们接触社会的能力,为一些活动集资。美国的课外活动经费很少,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的。比如,他们会帮人家洗车,等等,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这个参与的意识,我们现在还不够。小孩不一定是为了挣钱,也有很多是打义工的。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好,这样小孩会找到他们想做什么的一些理念。
美国也在学,20多年就有了类似中国的家庭作业,但不像我们这么多。现在就在考虑该不该取消布置家庭作业。
美国也在学,20多年就有了类似中国的家庭作业,但不像我们这么多。现在就在考虑该不该取消布置家庭作业。
■美国的教育观点也有争论
争论一:课程设置标准是否应该统一?
美国人在布什时代提出不让一个小孩掉队,于是设置了统一的课程,这在美国引起激烈争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没有反对,坚持了布什的观点。
支持派这样说:公立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没有统一标准就无法衡量;学校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地方,必须有统一课程来完成这项任务;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必须要用统一课程来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反对派这样说:学生应该有权利自由选择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学生个性差异很大,统一课程标准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自然发展;统一课程标准会给社会、家庭及学生本人带来许多负面压力,比如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电脑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买。
争论二:家庭作业是否应该被取消?
大家知道,在30年前,美国人发现在中国有一个家庭作业,它是学校作业的延伸。美国也在学,20多年就有了类似中国的家庭作业,但不像我们这么多。现在就在考虑该不该取消布置家庭作业。
支持派这样说:家庭作业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及学生社会交往;家庭作业会受家长水平、家庭经济等状况影响,是社会不公平待遇的体现;家庭作业抹杀个性,使学生成为统一的学习机器。
反对派这样说: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强调动手能力的家庭作业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家庭作业可以增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进家长和学生的理解。
争论三:电脑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不管哪一个小孩,从中国到欧洲,用手机、随身听等电子产品,或者在家制作一些电脑课件,这在小孩子中都是非常普遍的,这就在美国形成一个激烈的讨论。克林顿在任时就拨了很多款,要学校的孩子上互联网,要所有小孩享受互联网教育资源,这个理念很好。但是现在美国政府也在考虑是不是取消这个理念?
支持派这样说:电脑会使人际关系淡薄,并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互联网是一个危险的地方;电脑技术稳定性尚有问题,教学产品有待开发。
反对派这样说:电脑是时代的产物,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在学习中学会运用;电脑所带来的现代电子技术能给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兴趣和动力;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才会让电脑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家长如何加强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现场问答
让孩子享受课外活动带来的乐趣
问:家长如何加强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答: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现在,中国很多父母凭借自己的经济条件和人际关系,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很大的“吸氧”空间,带着孩子去旅游或参加夏令营。
我认为,家长应当改变长期以来的应试观念,让孩子纯粹地享受课外活动带给他的乐趣。
问:公立教育一百多年过去,我们如何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体系?
答: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教育观、知识观及社会文化内涵。中国教育的传统必然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在教育上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注重“做人”。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中国人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关怀,这种关怀更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等等。
但教育如何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问:孩子的早期教育应该注意什么?
答: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看家庭能否给他带来正面的影响。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是小孩的老师,你的言行和举止小孩都会潜移默化学到。
我建议好朋友的孩子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中国的孩子接触社会不够,家长害怕他们接触后会有坏习惯。所以这方面我们的胆子要大一些,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就不应该给他们太大的桎梏,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主要看你怎么教育孩子区别是非好坏。
问:我们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您认为如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答:体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任何时候,体育是脱离不了的。你不能是因为有体育课才去关注体育。在学校没有改变现状之前,可以自己找一些方法来锻炼身体。
问:有的同学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一些老师就随手拿粉笔刷打他,这种现象在美国有没有呢?
答:在美国没有这样的事情,对学生惩罚的现象是不被接受的。老师应该用好的方法来让学生注意学习,希望这种现象不要再出现了。
第二篇: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摘要]文章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并就中西方饮食文化未来的发 展方向作了预测。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化的先驱。无论是从事物原料的采收、加工还是从饮食习惯、饮食方式及饮食观念来看,无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风情、生产模式及哲学理念。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中西饮食文化各树一帜,各领风骚。中国饮食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其技术之高超,菜式之多样,造型之精致,不得不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综合性饮食文化[1]。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2]。中西饮食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传播、交流中不断的碰撞、融合,为人类的文明添砖加瓦。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1.1 在饮食内容上的差异 1.1.1 饮食原料和饮食结构
从“食”的角度来看[3],中国人的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主,辅以肉类。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 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传统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 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肉食在日常生活中也变得更加平常,但是以蔬菜为主导的意识仍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西方人的主食以肉类、奶类为主,他们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奶类食品也大都是取之于动物。从“饮”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中国人习惯于饮茶,茶的性味平和,需要通过细品方能领略各种真味,悠远绵长,与植物性格相合[4];而西方人则喜欢酒、咖啡等具有刺激性的饮料,尤其是酒,有着水一样的外形,火一样的性格,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会使人神经兴奋进而麻痹,西方有许多以浓烈为特点的著名的酒;咖啡一般以苦、醇、香而著称,饮后会使人兴奋,后力很足;茶类也
多是红茶、奶茶等,口味比较重,总的来讲是比较热情奔放的[5]。1.1.2 烹饪方式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中国的烹饪强调随意性[6],各大菜系各有所长,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及各种调料的搭配,都会因厨师的个人风格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道菜,也会就季节、场合、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调整。同时,同一道菜还可能因厨师的即时情绪变化而做出不同于其原烹饪特色的菜肴。据史书载[7],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烹饪在中国向来被视为一门艺术,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众多以饮食为人生之乐的国内外人士,几乎可以说是中国饮食的专利,它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使之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8],令西方乃至世界其它民族可望而不可及。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烹饪,其菜肴制作讲究规范性,要求调料的添加量要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就拿西餐中的牛排来说吧,除了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添加的调料以外,刚做出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如出一辙,其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
菜有限的几种;再拿美国来说[9],其食品广告铺天盖地,但也依旧是万变不离其中,炸土豆条、炸鸡、炸鱼块、面包夹肉等;1995 年第1 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还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其调料架上排着整整齐齐、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活像个化学实验室”[10]。烹饪在西方已成为了一份机械性的工作,毫无趣味可言。
1.2 在饮食方式和食用餐具上的差异
在饮食方式上,吃中餐时,无论是什么样的宴席,食客们都是围坐在餐桌旁,厨师做好饭菜以后,将所有的饭菜都置于食客的中央,食客们可根据各自的喜好各自行选取相应的饭菜,即各取所需。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然而,在吃西餐时,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主人会预先根据来客的多少将准备好的饭菜分为相应的份数,厨师将做好的饭菜分成相应的几份,将每一份饭菜端到相应的食客面前,然后自顾自地食用,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中国人还喜欢劝酒、夹菜,举杯共饮,气氛和睦生趣。而西方人则没那么热情,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那么客气,他们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此外,中餐讲究丰盛,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点,到水果,可谓琳琅满目,且对上餐次序也非常之讲究。而西方人在宴客时,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餐后甜品以甜为主,种类有煮烩类、炸制类、酥皮类、布丁类、冰糕类。有人会问,热狗、三明治等与正餐的关系,其实这只是快餐食品,对西方人而言,这只能是快节奏生活下的职业食品,是不能取代正常的饮食享受的。在食用餐具方面,中西差异就更为明显了。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也有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不仅仅是带来了进食习惯差异,影响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 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1.3 在饮食观念上的差异 饮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上的差异。在饮食观念上,中国人讲究美学、感性,而西方人则推崇理性、科学[10];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追求菜色的千变万化,讲究每一道菜的色香味搭配,比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 会说这道菜“好吃”,那盘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时,可能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而西方人则不在乎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他们更看重食品营养的搭配,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多少蛋白质、多少维生素等等。中国人也很好客,觉得上一桌子菜便是对客人最热情的款待,推崇“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有时候也更注重形式。而西方人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有多么豪华高档,其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无艺术可言。2 小结与展望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的差异,尽管不同的哲学理念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这样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这种差异似乎正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模糊。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搭配合理、营养平衡、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通过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才可能在文化碰撞中不断的发展、融合,这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讲,都是关键的一步,尤其是中国入世之后,将迎来有史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程度的交融,并将在中
国乃至东方引发一场“吃”的革命。这是因为,入世必使国际经贸来往更加频繁,外国食品将大量倾销到中国市场而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这就把严峻的挑战摆在中国食品企业面前。同时,把握国际食品发展趋势,把中国美食推向全球,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 中国饮食文化,促进中国食品和世界食品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在世界科技腾飞与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的今天,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新鲜的思想理念绵延为千年的中西方饮食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饮食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神韵逐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李维冰.国外饮食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3]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4]徐永成.21 世纪茶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J].茶叶,2000,(3).[5] Kittler, Pamela Goyan.Food and Culture[M].Australia :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1.[6]杜莉.中西烹饪历史比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3).[7]徐海荣.中国饮食史[M].华夏出版社,1999.[8]郭立久.美学升华烹饪艺术[J].中国食品,2003,(2).[9]徐熊.美国饮食文化趣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10]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6.
第三篇: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看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朱有为
学号1210520126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饮食本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但若将问题提到为什么吃、怎么吃的层次,它就体现为一种意识或观念了。在饮食观念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遵从理智的告诫,将它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性。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二、食物种类
首先中卫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于食物种类或者说是食材上,比如中国人是以米饭、面条、面饼为主食,而西方人则不同,它们则以面包为主食,几乎不吃米饭。如果从三餐角度来分析的话,早上中国人喜欢喝粥、吃面条、吃大饼油条、喝豆浆、吃榨菜、萝卜干,而西方人则吃三明治、面包、牛奶,佐以花生酱,奶酪等等。午餐的话,他们喜欢吃汉堡包,配以可乐,咖啡等饮料,而中国人的午餐则是米饭,面条,炒菜加上一个汤,晚饭的话中国人的晚餐和午餐区别不大,而西方人则会享用牛排,土豆泥(羹),一整只烤鸡等等。
三、烹饪方法
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
四、食用习惯
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它是以氏族宗法观念为基础的。会食方式首先在家庭及家族中普遍存在,继而推广到家族之外。中国人常通过这种用餐方式来教化和表达各种“礼”,来反映长幼、尊卑、亲疏、贵贱等关系以及交流感情。由于这种围坐共饮的方式迎合了传统家族观念,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家庭稳定和促进家庭成员团结和睦的作用,所以长久地流传下来。合家老小,欢聚一堂宴饮也确是一种天伦之乐。但同时这种用餐方式也有它的弊端,主要是不讲科学、不卫生,浪费也很大。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这种弊端,开始改革,如我国的国宴已实行了分餐制,但在全社会尚有待于普及。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饮食纪录片中,这种亲情、团圆,家的感觉或许比那些美食更加明显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在一些电影中经常可以看见。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五、使用器具的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主要有不锈钢餐具,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也是各司其职,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象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在上海的西餐馆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其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远远不止于此,还有饮食礼仪,饮食内容等等。其实正是存在了不同,所以我们的食物才会如此多彩美味。
第四篇:[原创] 中外商务沟通差异
[原创] 中外商务沟通差异
2008-04-25 15:2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员工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差异与冲突。如何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与冲突,将直接关系跨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客观存在,探讨应对国际商务沟通中文化差异的对策,呼吁涉外企业管理者重视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文化研究。
Edward Tylor认为,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文化的价值观、准则和信仰等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人们共同接受和遵循。即它具有共享性,才能成为文化。文化的共同性表明,尽管任何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并非总是相同,但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可以预期,因而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试着去了解另一种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内容是不能遗传的,必须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正是因为人们习惯了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文化准则、行为规范、模式、价值观念,所以当人们看待外国文化现象时,便总是不自觉地用自身文化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或选择吸收他人的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差异与冲突。
一、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国际商务沟通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正逐步融入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馴,国际是贸,国际经贸和商务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跨国合资越来越普遍。跨国公司在处理种种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在文化上表现为多元化。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围内,人们共处时很少产生沟通上的障碍,但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时,往往会出现误解和冲突。例如某中美台资企业的外方部门经理在休假前一个月,向中方总经理提出休假,并得到总经理同意。可在他休假前两天,中方总经理却安排了许多会议,休假前一天,会议还未结束。此时,这位外方经理感到很为难,但是他还是准备按
期度假,并向总经理提出他不能参加第二天的会议,因为按计划,他从第二天起开始度假。中方总经理劝说他以工作为重,顾全大局,叫他推迟度假期。但遭拒绝。中方总经理当即大发雷霆,而这位外方经理却责怪总经理工作无计划,最后还是扬长而去。
此案例中,美方部门经理坚持按期度假,理由之一;就是他早已作了休假安排,并且提出的申请得到批准,因而总经理不该在他假期之前安排他参加会议;理由之二,如果在假期里强迫他从事一些工作。这既违反劳动法,又侵犯人权;理由之三,以后的会议内容与他分管的工作无关。中方总经理却认为,任何人都应以工作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由此而否定了美方经理以前的成绩。中方总经理与美方部门经理之所以会产生冲突,归咎于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人办事有计划性,时间观念强。他们认为。工作时间就应该拼命干,休闲时也应尽情潇洒。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美国人在休闲时从不谈工作;在工作中。经理与下级保持一定的等级距离,对下级的工作过锴极为认真与严肃。但在休息时,下班后或一起在酒吧、高尔夫球场时,上级和下级之间毫无等级距离,关系融洽。热情友好,经理也会虚心地向下级讨教经验。这说明美国文化有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分。在私人空间里,无人可以入侵。在公共空间里,每一成员应受公共空间区域的限制。中方总经理并没有认识美国的这种文化。而是以中国的文化来对待美国的文化,因而冲突得以产生。
像这样由文化产生的问题,在合资企业中屡见不鲜。这种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误解和关系恶化,甚至导致商务活动和决策的失败,严重影响合资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回报。即使美国这样一个文化包容性很强的国家,据《华尔街杂志》估计,每年因为跨文化沟通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也高达几十亿美元。文化差异与冲突已成为国际商务沟通的绊脚石。
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普遍,这就要求商务人士了解并得体运用国际商务礼仪,才能友好、真诚地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
我国和西方国家商务交往最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礼仪上有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具体来说有七个方面,必须首先有所了解。
1、对待赞美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 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4、劝告和建议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喜欢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议和劝告,以示关心和爱护。但中西方人在提劝告和建议的方式上却有很大区别。
中国人向朋友提建议和劝告的时候,往往都非常直接,常用“应该”、“不应该”,“要”、“不要”这些带有命令口气的词。比如,“天气很冷,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你要多注意身体!”、“你该刮胡子了!”、“你该去上班了!”等。
西方人在向亲朋好友提劝告和建议的时候,措词非常婉转,比如,“今天天气很冷,我要是你的话,我会加件毛衣”、“你最好还是把胡子刮了吧。”一般来说,双方关系越接近,说话的语气越直接。但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之间,也不会使用像我们那样的命令语气。否则,会被认为不够尊重自己独立的人格。
5、个人隐私权
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权。在日常交谈中,大家一般不会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这些私人问题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工作、住所、经历、宗教信仰、选举等。同时,人们还特别注重个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别人房间里的壁橱、桌子、抽屉,以及桌子上的信件、文件和其他文稿都不应随便乱动、乱翻(如果需要借用别人物品,必须得到对方的许可)。假如别人在阅读或写作,也不能从背后去看对方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即使对方只是在阅读报纸或杂志。
空间距离上也很在意。即使在公共场所,大家都十分自觉地为对方留出一定私人空间。比如,排队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和别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第五篇:中外饮食礼仪差异
中西餐饮礼仪中的异同
班级:土木C135 姓名:刘硕 学号:136918
2014年12月21日
中国
古
今
餐
桌
礼
仪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
之
所的重
要
方
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 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
特别具体的英国礼仪寻找困难,可参考正规书籍
1、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 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养得到全面展示。
2、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
3、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在桌上。
4、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5、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6、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7、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
。、用叉子
叉着吃。
8、用刀叉吃有骨头的肉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最好是边切边吃。必须用手吃时,会附上洗手水。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意味着“请用手吃”。用手指拿东西吃后,将手指放在装洗手水的碗里洗净。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也可请侍者端洗手水来,注意洗
9、吃面包可蘸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是对厨师的礼貌。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作法。
客人们一般各自从菜肴盘里取适当份量在自己的盘里后再将菜盘传递给邻座。男士应负责给旁座女士添进食物及斟酒。如果觉得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那么就别再逞强,让杯子满着状态,别人就不会再给你倒酒了。喝酒之前记得先擦拭一下嘴唇,保持整顿饭杯子始终透明清洁。需要用餐巾擦拭嘴 手时要轻轻地洗。巴时,最好用两手握持餐巾为之。如果主人邀请你再添加菜肴,礼貌地先拒绝一次,以免落得饿鬼败誉,最好等主人再次邀请时始可接过菜盘。如果有一道菜一点都不对你的胃口,还是勉强吃一些,别使主人难堪。是不是总要在自己的盘子里故意剩下一些食物,以表示吾非饿狼或酒足饭饱也?答案:未必,一般把盘子扫得光光的反而会使主人高兴,特别是对精心选择及准备菜肴的女主人的一种赞扬欣赏与感谢。
用餐礼仪有很多的,一般讲究的是什么“不适合”或“禁止汤很烫时不要用嘴巴去吹(使它变凉些)土豆(或薯类)不要自己用刀或叉去“压制”土豆泥万一嘴巴里不慎有鱼刺,千万别用手指去拔取,应从嘴角轻放在叉子上然后放在自己的盘子边上。
7女主人示意后嘉宾始可离开座位,餐巾不需要折叠,边起身边把餐巾放在自己盘子旁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