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读历史
怎样读历史(转)
一.历史跟中国人的关系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历史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的民族,你很难想象中国人与国外有什么类似的地方,中国人更多的特点是入世和历史的,所以中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过,原来说四千年,现在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七千年,历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国人缺少形式宗教,所以中国人很难理解西方人去教堂。
总体来说,中国人缺少外在的超越的信仰,但是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你们每个人可以自己问自己,其实你们也有道德的坚守,在国外是宗教提供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历史来提供,中国人相信人可以通过言行、功业成就一生的价值,流传后世,我们相信历史的审判,我们不相信有公正的上帝,但是我们相信有公正的历史,我们不相信有天堂地狱,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是别人的信念,我们不相信这个,我们相信历史,我们相信好人就能流芳百世,坏人就遗臭万年,这是中国人与历史的奇特关系。和其它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着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按照胡平的说法儿,跟其他国家的史书相比,中国的历史写作至少有两个特点:
1、它坚持真实性,不畏权势,秉笔直书;
2、它强调道德裁判,春秋笔法,意含褒贬。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转型,这种史官文化,这种史书写作传统仍未中断。即使有意识形态史观或党派史观的横切,但中国人仍接近并洞察到了历史的真相;比方说抗战,要说抗美援朝,反右,三年灾害,这要从目前中国公开的教课书里很难看到真实,但是只要与人私下聊天,很多人都知道这些情况,好像中国人无师自通的掌握了这段历史。有时候想起中国这个历史感觉,就非常惊讶,也是了不起的东西。而且中国人对很活跃当代的历史人物,内心有真正的是否判断,这种判断也是历史的裁判。孟子很夸张的说,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惧。虽然不是这样的,但是作奸犯科的人心里有个底线,有一个限制。
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像孔子之道不行于世的时候,他就退而写史,他作春秋而乱臣盗贼子惧。像司马迁遭受男性奇耻大辱,隐忍苟活,也在于他相信历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以待来者。秦桧设计害岳飞,一度犹豫不决,怕死后遭唾骂。像文天祥从容就义,他的精神支柱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文革中,刘少奇遭陷害,百口莫辩,只能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及妻子儿女,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至于其他人,陶铸、彭德怀、陈毅这些人,他们也曾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一个党或一个领袖,但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还是把自己存在的价值托付给了历史。对历史的这种信仰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七十年代,号称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时候,日本公明党一位人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了他,他说我们中国人不会永远这样下去。这个日本人一辈子都记着这事,为什么?因为当时中国人的状况最糟糕,就像官方说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时候,社会秩序非常无序。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作为国家的大管家,他知道这种样子是不会长久的,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内心有一种耻辱感,在文化大革命最黑暗的时期,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第一次访问中国。周恩来接见了他,在会见后送客时,周恩来突然走到他的跟前说:“竹入君,我们中国不会永远这样下去的。”说罢转身就走。竹入告诉李慎之,他当时分明看到周恩来的眼里噙着眼泪。比如80年代,陈云针对党内保守派用扣帽子的惯用手段打压对手时说,难道过几年还要我们再
去给人平反吗?这种对历史的信仰,其功效甚至大于对宗教的信仰。当宗教都被历史进程打压奴役时,人们就会本能地信仰起历史的正义。比如俄国虽然有东正教,但东正教在极权主义横行的历史时期低头了。1943年,阿赫玛托娃在列宁格勒监狱服刑时遇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嘴唇冻得发紫”,完全有可能从未听到过女诗人的名字,“她从那种我们每个人常见的麻木中惊醒过来,把嘴唇凑近我的耳朵(那儿每个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你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阿赫玛托娃回答说:“我能。”于是,一丝朦胧的象是微笑的表情掠过了这张曾经是人的脸孔。阿赫玛托娃执行了她的诺言,跟索尔仁尼琴一样,他们的经典写作,诗歌、小说,都是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历史叙事之一。从中国人的理解来看,历史就是人心,就是人性。对历史的信仰就是对人心的信仰,我们相信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这种历史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它内在于人,它更朴素本真,所以它比依托客观外在的知识、上帝更有灵活性,它经常在危机时刻进行救济,比如西方人遇到危机的时候,上帝死了,作者死了的时候,他们也要诉诸于历史的审判。
二.因果论式的历史感及其文明机制
这种历史感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对自身存在和世界的看法。关于人对世界的看法,按传统的划分有这么几类,认知的、意志的、情感审美的。涉及到人类的话语言说方式,就是科学叙事、历史叙事、审美叙事。别人也有历史感,只是他们的历史感跟中国人的历史感侧重不同,对这些人类心智世界的侧重强化,导致各个传统文明相似而又彼此不同。比如西方人的历史感是一种知识论式的,他们强调历史可以抽象出客观规律,抽象出理念或绝对精神来;信仰民族的历史感是一种宗教观式的,他们强调总体性审判,末日审判,他们相信历史有一个神正目的,有一个彼岸的超越性的存在。当然,向上的路跟向下的路是一样的。各个传统文明向高端前行,最终是相通相融。尤其是现代化以来,各个文明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了,全球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承认,各个文明的同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而各个文明内部的个体差异性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说中国人的历史感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单纯地看历史感,尤其是我们把这种立身处世的感觉跟其他文明的感觉相比,我们可以说,怎么评价中国人的历史感都不过分。它当然是一种文明观,一种世界观,一种宗教信仰情怀,又是一种方法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伦理态度。跟那些把一切关系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的民族不同,中国人更注重自身的修为;跟那些把一切关系交给上帝的民族不同,中国人自己可以审判一切。像孔子说的,求仁得仁。像王阳明说的,我心光明,夫复何言?跟那种讲求真伪美丑的民族不同,中国人觉得真伪美丑就在历史里写着。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相比,中国人的历史感要更包容一些,它更入世一些,更少偶像崇拜。历史感可能缺乏求知狂热,也没有神正目的论关于世界和人类方向的想法,但它的关怀更自觉具体。它是把祖先和历史人物事件召来,一起参与自身的现世成就,所以它更亲切更有人情味。那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明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跟知识论的历史感、跟宗教观的历史感之间的差别呢?虽然这几种人生世界观在终极问题上一致,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但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上,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些差别。不用说,大家都同会理解,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是伦理的,我们把生命看作是跟宇宙万物有关系的,人在宇宙中。但我今天对这种伦理的历史观更强调其中的一方面,即我们的历史感是对因果论的敬畏。这种因果论大于西方人说的因果律,也不同于信仰民族所说的末日审判。这
种对因果的敬畏,既出自本能,也出自理性,更出自人的良知良能。宋美龄有一篇非常漂亮的小文章,说的就是行为决定命运。她写道:如果过去的日子曾经教过我们些什么的话,那便是有因必有果——每一个行为都有一种结果。宋美龄甚至说,这种想法是宇宙的道德基础;它不仅适用于今生也适用于来世。——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龙泉寺,陆建章负责执行。陆说袁曾手示八条保护太炎,如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说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毁物骂人听之,物毁再购;早晚派人巡视,恐生意外,等等。陆建章对人说:“太炎先生是今之郑康成。黄巾过郑公乡,尚且避之。我奉极峰命,无论先生性情如何乖僻,必敬护之;否则并黄巾之不如了。”——韩复渠曾视察青岛大学,由青岛市长沈鸿烈陪同。沈市长介绍时说:“主席,这是我们自己的学校,你不必客气,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出人意料的是韩主席没有什么指示,他只嘿嘿了两声之后慢条斯理地说:“我没有什么话说,各位老师都教得很好,很好,很好。”——当中共领袖得知白求恩染病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力抢救。周恩来密令上海地下党,一定要弄来延安没有的抗生素盘尼西林以及其他必须的药品。地下党负责人万般无奈,最后硬着头皮去找上海闻人杜月笙帮忙,杜看了单子后半晌没说话。地下党负责人有些着急,一字一句地说:杜先生如果肯帮忙,我们是绝不会忘记的。杜月笙说:这次药单的确有些难办,与以往我帮忙的小事儿不一样,不过人家一个外国人能不要命地来帮助我们中国人打小日本鬼子,我们中国人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请明天晚上黄浦江口接货吧,所有费用就算我捐助了。中国人的历史感有自己一整套文明机制。它是普适的而不是特殊的。它是关于个人的文明认同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因果论式的历史感跟知识论、宗教观的历史感不同。社会学家证实,一个家族的成就高低跟它的宅心有关,比如调查江南明清以来的一些家族,那些家族繁荣几代甚至十几代的,都有着善良、诚信、正直、谦让等等品德,反之,那些奸滑、自大、虚伪之人,虽然暴发,仍会破落。这种历史现象,如果用知识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发展出一大套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的知识来,从中得出结论,人要诚信、正直等等;如果用宗教观式的历史感来表达,人们就会得出结论,这种历史现象在于那些宅心仁厚的人家是被上帝捡选的人。但用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表达,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种直觉,使得中国人活着有一种相当踏实的认同,他活在这种历史里,他也在写自己的历史。这种历史感在各个阶层里有不同的落实方式,我们简化一点说,它在老百姓那里是因果报应,它在儒生和士大夫阶层那里是因果律,它在统治者那里是天象天谴天命和人心向背。它也有知识背书机制,比如个人修史传统和朝廷修史传统,无论哪一种历史写作,都是要进行道德审判,在这种审判里,中国人完成了自己的价值和生命认同。它当然也有物质财的表现形式,比如宗祠、庙堂、各种民间组织,有仪式、节日、有祖先崇拜,但它更是一种现象学式的处理态度。现象学有一个词叫悬搁,直取本质,中国人也是,中国人把客观规律或上帝什么的都悬置起来,中国人的历史仪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便,是孔子说的,祭如在,是老百姓说的,信则有;为什么要祭,要信,还是要解决中国人的精神或心理问题。中国的历史感及其文明机制在于中国人求放心,在于救济中国人自己。三.当代中国人的史观
通过观察中国人的历史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历史感正是一种非常坚实的信仰情怀,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信念。对中国人来说,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也活在当
下,活在我们心里,并成为我们的营养,成为我们教养自己和后人的财富。我们可以说,这种历史感是一种坚定的入世宗教。我们的文明之所以早熟,之所以没有经过别人那种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就是因为因果论的历史感,它比经院哲学和修道院论证上帝存在更有社会关怀,更有个人关怀。它更世俗,西方人需要通过现代化来完成除魅的任务,中国人是通过因果论式的历史感来完成的。如果我们也俗一把,说一些别人有的我们古已有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自由主义的精神中国早有了,中国人的自由意识是通过历史感的意识来表现的。19世纪的俄国赫尔岑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境界可以说今天的知识分子也少有达到:自然并无计划,历史亦无剧本;原则上,并无任何单一锁钥、任何公式能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普遍的解决并非解决,普遍目的亦绝非真实目的,每一时代各自有其质地,各自有其问题;捷径与概括不能代替经验„„但他的这种思想在中国人因果论式的历史感里有着非常好的答案,也有非常好的解决之道。中国人相信生命存在,既非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也非从上帝的选民等角度来相信,中国人从来不说,我种下了龙种获得了跳蚤,中国人习惯说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历史感在传统文明里,借助于儒生、士大夫阶层和史书写作而得到了加强。但到了近代,这种历史感开始出现问题了,林则徐晚年感慨,青史凭谁定是非?中国人一旦对历史产生怀疑,它能否沉淀出真实,能否对人物和事件达到公认的道德定论,传统的道德秩序就根本动摇了。我们可以说,现代转型上百年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历史危机的。只是上百年的历史进程都没解决得很好。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的史观出现了问题,历史正义反而被意识形态教条和政党学说取代了。按照一些朋友的说法,我们作为后发民族的现代化历史,其特点是观念先行,协同进化的历史。但观念,必然比不上现实更生动更不确定,甚至也比不上传统文明模式那种大成包容的一面。所以新儒家们认为中国文明的现代化是坎陷的历史,中国文明是一种智慧,一种佛家所说的般若,一种直觉,但在现代转型的历史里,智不得不把自己坎陷为识,一种死的知识。这种知识甚至是妄自尊大式的,它不接受其他文明的智慧,它宣称自己是宇宙的法则,是历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型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现代观念面前,不仅传统文明、而且人本身都显得不足道了。一切都服务于这种历史主义,历史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对历史的解释不再是由人心人性来完成,而是由观念、阶层、政党、国家来完成。
怎样读历史,其实是怎样读我们自己的内心,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只要我们还有心,我们的历史感就不会丧失。我们仍会用自己先辈们常用的方法立身处世、安身立命。从今天社会转型的过程来看,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正在恢复,正在从个案向普适性转变。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民间对陈寅恪、顾准、林昭、王小波、黄万里、李慎之的纪念活动,都表明一种历史价值评判机制的启动;比如网络所代表的民意,不管人们说那些民意多么民粹,盲目,但它仍是了不起的,它反映了网民要求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的主体意识。还有这些年历史图书的热销,读经运动,传统节日、民族服装的讨论,都象征中国人历史感的恢复。我相信,假以时日,一种以因果论的历史感为基础的文明重建工作也会卓有成效。这样,我们活在当下,也是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的世界里。
第二篇: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
怎样更好地读点历史
这段时间,接连听到不同职业身份、不同知识背景的朋友说:最近在读史。甚至有人把传统的二十四史,从《史记》读来,一路读到了《新唐书》。惊讶之余,发现“读点历史”早已成了潮流。不是吗?《明朝那些事儿》等历史类通俗读物,已经高居图书排行榜很久;年初《孔子》的上映,又让更多关注转向更为遥远的先秦史。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的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
然而正如西哲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如果读历史,仅仅看到帝王将相的勾心斗角,看到才子佳人的恩怨情仇,或者仅仅是把历史当做职场的“厚黑教程”,当做励志的“心灵鸡汤”,那也未免有点明珠投暗。
实际上,读点历史,更多是来自内心的渴求。“鉴往而知来”,发现时代变迁的大势,追寻历史演进的规律,这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功能的认知。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深刻变革、深刻变动、深刻调整、深刻变化”的时代,变动不居中,难免会有种种矛盾,带来种种困惑。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读点历史,是希望历史的密码,能启发当下的思考,提供理解自己、理解时代的参照坐标。
从这样的角度读史,能进一步推进思想的视界。如果在读点历史的同时,也读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史证事、以古证今,就更能拓宽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使读点历史,从纯休闲阅读,变成启人心智的思考型阅读。
就像任何学科一样,读好历史,也有门槛,也需引导。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让许多文史爱好者,得以一窥门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也以“大历史、小视角”让人耳目一新。可是目前,这样普及型的历史读物,还是太少,读点历史的热潮,更多地停留在帝王戏、宫廷剧的“戏说”、“大话”层面。
所谓的科普,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普及,也应该包括像历史学这样的社会科学的普及。历史学不仅仅是故纸堆中的寻章摘句、考据钻研,也应该走出书斋、面向大众,不仅让大众获取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向社会介绍历史学看问题的方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它、接受它,把它转变成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
在艰深如量子物理和广义相对论的领域,有《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读物,让门外汉也得以窥见现代科学之一斑,没有太大障碍地遨游于宇宙的开始和结束。期待在历史学领域,也能出现《时间简史》这样的“大家小书”。读点历史时,“大家”的力量,或许能让读者更好地拨开历史风烟,进一步接近真相和真理。
读点历史,是好事;在此基础上,再读好历史,则善莫大焉。相关专业人员通俗之、普及之,读者慎思之、明辨之,“读点历史”的热潮,必能产生更为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怎样读大学(上)历史记忆篇
怎样读大学(上):历史记忆篇
侯桂新
2012年10月15日19:00-20:30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一教101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谈一谈怎样读大学的问题。这个讲座分上下两个半场,今天是上半场,谈谈我的历史记忆,明晚是下半场,讲讲我的现实思考。
我是1995年上大学的,很古老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小说名),这个题目在现代社会是很多人都必须面临的人生基本情境。我们在座的同学可能百分之九十以上现在都是十八岁,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并且都是独自一个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因此,这一次出门远行可以说是我们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开端。我们在以前所进行的很多准备——中小学时期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次出门。但是这一次出门之后怎么办?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同学跟我的出身是一样的,都是来自农村。他们第一次从一些比较偏僻的山区来到广州这样的所谓一线城市,必然会遇到很多的文化冲突和文化不适。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假如从理论方面来跟大家探讨怎么样进行调适,我觉得意义其实并不是很大。这个大家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所以我觉得,唯独从自己的个人经历这一方面来讲,可能是目前其他人暂时代替不了的。所以呢,想跟大家看一看在十七年之前,我面对跟大家几乎是一样的问题,甚至更加严重的问题的时候,我自己个人是怎么走过来的。
所以我重点讲一讲我的大一,当然也包括后面的几年,整个大学时期。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家选大学,上大学,为什么特别计较大学的排名,特别在乎你上的是哪一个大学。能上中大的就不上华师,能上华师的你就不愿意去湛江师范学院。原因到底在哪里?当然你们可以举出很多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而我自己今天想到一句话,我想给它一个比较高度的概括,我们为什么向往好大学呢?我们都知道好大学门槛很高,这个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门槛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想到这句话之后,自己特意在网上搜索,暂时还没有人说过,所以可以认为这是侯氏语录之一:门槛的高度基本上就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所以我们大家现在很幸运地来到了这样一所门槛不低的大学,更应该充分让这句话成为现实。我自己,可能各位看我的履历的时候,私心会有一点羡慕,其实我自己回忆起我的大学时期,始终是觉得充满了不少遗憾,这是要回过头来才看得比较明白。我觉得我个人状态最好的时期其实是中学,具体来说是高中,在大学一直都没有回到高中那一种比较好的状态。所以我觉得人的一生其实还有很多重要的阶段,高中时期,可能有的同学现在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有时候其实不亚于大学。当然我们今天讲的是大学时期,高中时期的那一段由你们各位去给你们的弟弟妹妹去讲。
我之所以说大学时期有很多遗憾,这个遗憾是从我一入学就开始,或者说从高考就开始了。虽然我比较幸运地考上了据说在中国还比较好的一所大学,但是呢,这一种考试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因为在高考之前的一次模拟考试当中,当时我成绩非常好,是我们地区的第一名,总分是619分,这些我都记得很清楚。有了这个分数之后,我们的班主任非常高兴,他觉得你这个分数上北大肯定没有问题,并且我希望你去冲击一下地区状元,冲击一下全省前几名。因此他就劝我,你可不可以把你那个地区三好学生的10分加分让给另外一名同学?意思是你自己已经非常地稳当,应该是毫无问题,这10分要不要无所谓。我在这之前很多事一直是先人后己的,但是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特殊的敏感让我觉得不能让。这10分,虽然到最后可能没用,但是事关重大,确实是人生中的一个大槛,这个时候让10分,好像还没有无私到这种程度。所以我坚持说,这10分我自己还是需要的。后来结果证明了这一次选择对我的人生至关重要。后来,高考分数线出来之后——当然这些是入学之后我才了解到的——我们那一届北大中文系录取分数在我们省是575分,当然当时的分数跟现在的不一样,现在大家的分数是节节攀高。575分可以说是一个总分,那我在卷面分上,考试的时候只考了569分,加上那所谓的10分加分,才达到了579分,所以是非常幸运。加分之后,才超过了4分。如果没有这10分,我现在就不知道在哪里流浪了。因为当时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就是读大学,不成功则成仁。所以我的第一志愿——北大中文系,然后第二志愿呢,我想假如考不了北大中文系,那我就随便在北京上个学校就可以了。所以别的什么重点大学的本科我都没有考虑,我的第二志愿竟然填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专科。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极其悬殊,现在想起
来是非常滑稽的一种填报志愿的方式。当时自己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填,父母当然也不懂,我从上中学之后,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他们除了物质方面,其他关于学习一概不管,所以后来想起来非常地后怕。因为在高考期间发挥严重失常,远远没有发挥出原来的水准,最后的成绩非常惨淡。后来了解了一下,只是在我们那个地区都排到第6名,在全省排到了第73名,而整个北大的文科,在湖南省只招12个人,确实是万分幸运,假如是按原始分计算,我就是名落孙山了。以第73名,搭上了末班车。幸亏有很多分数比较高的同学胆子比较小,他不敢填报,所以我们地区一个第2名,一个第6名考上了,第1名、第3第4第5名反而就不知道他们哪里去了。一件事如果太幸运的话,它往往让人很不安,所以这件事情过后,到了大学时期我就经常做一个噩梦,关于考试的噩梦。这个我一说可能很多同学都深有体会,就是无数次地梦见自己在考场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者是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根本就没办法继续考,或者是已经快迟到了,结果忘了带什么纸笔等等,总之没有一次按时交卷。这个噩梦一直伴随着我大学四年,刚开始频率很高,后来慢慢地时间有点延长,但是整个四年反复做这一个梦。所以我后来想一想,大学在帮助我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大的心理创伤。高考这个东西就是让人爱恨交加。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看我以前的个人档案,看到晚上四点钟,看得我自己冷汗直流。这是曾经的我吗?想了这样一个问题。仔细回忆,就是!只不过自己很长时间已经不敢去看从前的一些记录。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往后,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记录,昨晚看到了四点钟才看了很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当中,觉得自己当时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跟各位现在相比,我那时真的是属于极其无知的这一种人。我在填志愿的时候,拿着那个志愿目录到处找北大中文系,就是没找着。后来又看,排在第一位的叫做中国语言文学系,我就自己乱猜,我想,这个东西大概跟中文有点关系,我就选了这个——中国语言文学系,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它就是中文系的全称,愚昧到这种程度。当我到大学报到的时候还是如此,连大学的中文系的门我都找不着。当时下着小雨,我没带伞,一个人在校园里逛了半个多小时就是找不到中文系。然后我就问其他人“中文系到底在哪?”别人回答我说:“在五院。”我听了之后很震惊,中文系在舞院?因为我脑子里马上想到的是跳舞的“舞”。(众笑)我说怎么可能呢?所以,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非常冒失地闯进了北大中文系。
到了之后,更加不幸的是,马上被告知,说你们这些人,因为本部资源有限,所以大一的文科生,只好把你们送到另外一个分校去读,这个分校区叫做昌平园,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县——昌平县。然后我们这一批人还没来得及品尝进入大学的狂喜,就好像被充军发配一样,(众笑)被几个大巴士集体拉到了所谓的昌平园。很远,大巴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越往外开我们的心越凉,感觉自己犯了什么罪,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说考上了那个学校,结果来到昌平园一看,跟个中学没什么区别。面积很小,总共就四栋楼,而且这四栋楼还不全属于我们,有三栋楼是属于别的单位的,(众笑)只有一栋给我们做宿舍,当然还有教学楼是属于我们的。条件极其艰苦,总共就一栋宿舍楼,所以男生女生全住在一起,一二层住男生,四五六层住女生,三层西边男生东边女生。包括当时北大本部也很偏僻。我从动物园换乘332路车过去,一路发现怎么越走越偏僻,因为之前在市内坐车的时候,不断地给我巨大的震惊,我看到好多建筑,虽然外观上灰不溜秋的,可是看它那块招牌,肃然起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部,某某部,怎么走到白颐路上,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马路,而且这个马路还不宽,这个马路是有马的,(众笑)旁边确实有几匹马在拉砖头,慢悠悠的,公共汽车还必须给它让路。当时北京的发展还没到现在这个程度,北大所在的主校区——燕园身处北四环,当时相当偏僻,所以到主校区的时候,我们的热情已经被浇灭了不少,现在到了昌平园,那更不用说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很多人一时无法适应。
到了昌平园之后,感觉自己还没来得及安顿下来,马上就有一件事——英语分级考试,毫无准备就让大家考一下。跟高考卷子一比,觉得自己一下子渺小了很多,我高考之所以能上,主要就是因为英语发挥正常,就这一门发挥正常,结果现在一看这个分级考试的卷子,比高考难了很多,考完之后心里很没底。后来分班,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宿舍三个人(另外三人是历史系的),一个山东的赵同学英语很好,考了三级,一个陕西的方同学只上了一级,我呢,是在中间——二级。总之,来了之后一个基本的感觉就是发现自己以前引以为傲的一些东西,到了新环境突然变得不值一提。觉得整个学校藏龙卧虎之辈太多了,自己非常非常渺小。当时我们一些同学,后来看了他们的一些履历,有的已经是什么国家级配音演员,还有一个是奥运冠军,还有一个是围棋九段,(众惊呼)什么人都有,给人的感觉是无一人无来历,包括身边的同学也大都是当地的所谓状元。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心理不可避免地处于比较大的失衡状态。就觉得整体的感觉,我后来打了个比方,原来自己在读中学的时候,相当于一颗月亮,有很多老师同学捧着。而到了这个地方,迫使你必须承认,自己只是一颗星星。这就是我进大学的第一课:要学会怎样在身份意识上,从月亮调整为星星。当时,这种感触一直很长时间流连不去。后来在我们
园区有一个园刊,叫《世纪风》,要招新编辑的时候,我就投了一篇稿子,文章的名字今天看来很有意思,叫做《无名星》,是我当时心态的一个非常真实的写照。今天翻一翻,发现这篇文章的复印稿竟然还在,十七年前写的这篇东西。我觉得可能其中有一部分心绪、心态跟在座的各位说不定可以引起一些共鸣,所以在这里读一读其中的一部分。虽然对我自己来说,很不好意思,看到十七年前自己竟然是这样,在进大学之后,如此脆弱、敏感的这样一颗心灵,但是为了大家,我就大胆地读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看一看,一个中文系的一年级新生他的基本写作水准大概是什么样的。
夜静如水。(众大笑)独立风中,突然一个冷战使我颤抖了许久。一片虫子的鸣声,将一注冰凉直浸到心底。
瑟瑟地抬头望天空,或明或暗,星光满眼。从前听人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颗星,而我,总认定了那最亮的一颗——北斗。可是,今夜,我还是吗……
曾经很谦逊也很孤傲,平静的外表掩不住躁动的灵魂。在高三的第一天便当众宣布:北大是我的唯一目标。也不顾是否会引起竞争对手暗中的讥笑。而当梦想成真,每一个星光灿烂的晚上,漫步林间如沐春风,任思绪随风儿飘向遥远的北方……
就这样一个人轻快地飞到了燕园,然后又到了昌平,一切是那么美好纯真,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那几天,到处是一声声热情的问候,一张张明媚的笑脸,我报以同样的祝福同样的真情。那几天,竟没了想家的意念。
可是啊,几天后,意料不到的是,现实的另一面打翻了我的渴望。
都说北大是藏龙卧虎之地,英才汇萃之所,张大眼睛,各界精英名不虚传。党员、国家级配音演员、奥林匹克金牌得主……无雨的黄昏,由衷钦佩之余,突然觉出了自己的浅陋和黯然。那曾自鸣得意的辉煌历史,此刻无异于水沟旁布满墙角的绿苔。我苦闷,我彷徨,甚至怀疑自己入北大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明星的光辉可以掩盖一切。强光之下,我失去了几分灵性几分激情。总想晨跑却迟迟不醒,拿出日记又不知如何下笔,字写得越来越糟,大脑越来越沉重。早读已经不可能,于是提前上学,孰料教室前五排已座无虚席。课堂讨论,同学真知灼见妙语迭出,而自己岿然不动噤若寒蝉……
我变了吗?难道就这样下去?
那晚的湖南同乡会上,一个女孩提起‚唯楚有才‛的话来,我羞愧得坐立不安。回到宿舍,一个人孤零零的坐着。想倒杯茶喝,却没有动。窗外传来一缕游子的歌,不知怎的,恰撞中了心弦……
好,后面是一些思乡和思亲的文字,就不读了。(众笑)
冥然中看到从前的日记:‚永不止息地奋斗,就有了美好的未来。‛ 擦干眼泪,我又坐立不安了。这一次,觉得自己的心情太悲壮。
信步出房,凝眸星空,久久地,竟如醍醐灌顶一般,我明白了自己只是那无数沙粒般小星中不知名的一颗——然而,毕竟,它也有自己的一份光辉,一份热量。
在期刊室看到《世纪风》,翻阅那一颗颗年轻滚烫的心灵。出乎意料,从上面我发现,我的心境与许多人‚何其相似乃尔‛,而他们后来都走出了心的沼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星空……
我不再惘然。
我没变,我还是原来的我,不过是参照物不同了。
灿烂的星空依旧清亮迷人。我不再以北斗自况,唯愿认真地做一回无名星……
这是我进大学半个月之后的一个基本心态。后来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去投稿,去竞选编辑。有一天我们班主任王老师把我叫过去,跟我说起这篇文章,当时我很忐忑,见到这个东西他会怎么说。结果王老师说:“从你这个文章看来,你的文字功底不错。”说了这两句话,我等着他说下文,结果没有了。(众笑)就这一句,所以让我又很高兴,觉得自己得到了一种肯定,同时又很担心,文字不错,是不是思想意识有问题,(众笑)情绪不大对头啊?后来就因为这篇稿当上了园刊的编辑,在这种社团活动当中可以说是有限度地走出了自我。有了一群人,就不会太沉浸在自己一个人,尤其是有点悲观的情绪当中。
入学初期,还有别的一些事也让我产生所谓的“文化震惊”,其中很多都是生活当中的一些琐事。比如有一次,吃完饭之后去水房洗碗,发现另外的一名同学,来自天津的一名同学,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对我叫了一声:“咦,你洗碗怎么不用洗涤灵呢?”当时我受到很大的震动。我觉得活到十八岁,连洗碗都成问题了。(众笑)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对的,洗碗不用这个东西怎么能洗干净呢?用那个常温的水,油污确实洗不干净。后来一系列这个琐事让我觉得,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跟他们这种自小在大城市生活的学生相比,在生活方式方面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并且后来据我的观察,我们这些人后来通过自己的苦苦努力,奋斗,拼搏,哪怕过了十几年,其实你达到的终点还不如别人的起点。整个大环境给一个人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来说则是需要学习的一些生活规则。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学不会、学不全这种规则。所以后来就因为这样一些事,愈加引发了一种比较浓重的自卑心态。我就是农村来的孩子,怎么样?人家已经跑到你前面去了,你本来基础就不如人,怎么样才能逐步缩小这个差距甚至赶上别人?我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读书。其他任何方面,有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在你自己一个人能够应用你的大脑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在某一些方面做到他们也不容易做到的一些事。因此,这以后,我就觉得没有必要讳言自己的出身,就是个农家子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从此就沉沦呢?从此就无所作为呢?在大一的时候始终在想这一个问题。在这种思考的过程当中,我就开始了自己的图书馆生涯。觉得其他东西你跟人家比,本来就起点不一样,基础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唯有在这一方面大约还是可以自己把握,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对图书馆产生了一种亲近感,觉得自己只有在图书馆里度过的这几个小时才是比较充实的,才可能拉近跟人家的距离。
因此这以后,很多的时间都是在自学和课堂中度过。而这课堂也给我很大的冲击,从中学到大学,刚开始很不适应。我们当时学习的印象比较深的几门课,一门叫《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门课是北大中文系的王牌课,它是把整个现当代的十几个老师全都叫过来每人讲一次,也就是说这是两个教研室老师的集体亮相。这次亮相其实当时很多老师讲的我们根本听不懂,但是把那些老师都给见全后,自然而然对学术的敬畏感就产生了。昨天我翻了一下当年的日记,发现里面对当时上课的情形有一个记载,比如其中一个老师上课时谈到乡土小说,他就跟我们说:你们现在来到北京,很多同学都是外地的,你们不可避免地有种思乡之情,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在你这种思念当中,你的家乡是经过了极大程度的美化,你如果自己真的回去,你会发现根本就不是那样。后来从实践证明,他说得非常对,我们当时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说到底骨子里是一种非常软弱的表现。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之后,想从以前来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据。
还有一个更大的冲击是有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课上(就是我现在教的一门课),这门课的老师当时是温儒敏老师,他出了一个期中作业题,让大家谈一谈各自的鲁迅观,你们心目中的鲁迅是什么样子。我呢,为了完成这个作业还很下功夫地去查了一些资料,解读鲁迅,然后写了一篇文章,自己觉得还不错,基本的观点就是所谓鲁迅是一名战士。我觉得我写得挺不错的,写完之后交上去很长时间没有回音。后来直到快期末了,温老师是很认真负责的,他在每位同学的作业上都写了评语评分,然后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结果在这个课堂上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他读了很多其他写得比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让我眼界大开。我发现跟我年纪一样的一些孩子,年纪一模一样,他们怎么有那么多的想法呢?(众笑)温老师讲了大半堂课,我迟迟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没有听到关于自己的作业。我那时就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后来果然,温老师到最后顺带提及,说我们有四五位同学这次作业写得不好,然后大约说了一说,没有点名,但是我知道我是其中一个。就那么四五个同学,大约得的是75分以下,等作业发下来我一看是72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自己所谓的强项,竟然得了最后几名,而且自己认为还花了功夫,没有抄人家任何一句。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仔细看了温老师给我亲笔写的评语,这个评语我一直非常珍视,还把它抄在日记里流传至今。这个评语是这样写的,不长,就几句话,两段话。“抄了许多早年研究者的‘定论’,然后一看新生代评论家的说法大不相同,于是,彷徨了。”这是第一段。虽然我自己认为没有抄,因为那些句子都是我的,但是他认为我抄了人家的定论。我的“鲁迅是战士”的说法不是我自己的,人家早就有了,我只不过把语言给复述一遍。在抄 的基础上再一看比较年轻的评论家又有新的想法,于是彷徨。这第一段可以说是一种批评。第二段是鼓励。他说:“不要紧。多读原著,找感觉,又读各种不同评论。学会独立思考。”这最后四个字,后来我觉得对每个文学院或中文系的同学来说都是你们这四年当中可以作为座右铭的。“独立思考”,就这四个字。我觉得这份作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从主观意志上来说我已经独立思考了,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没有摆脱前人的窠臼。你自己觉得行,老师一看不行。所以这一次给我的打击非常大,当时前一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雪还没化。课后我拿着这一份作业漫步在昌平园中,感到非常失落。这一次作业可以说是重创,从此促成了我以后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怎
样才能多读一些书,早日实现独立思考。温老师自身在课堂上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比如他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毛泽东这一篇经典文献就有限度地提出了批评。我当时很不能接受。当时是什么概念呢,我虽然比老师年轻很多,但是我的思想比他保守多了。我很守旧,当时我的基本感觉是毛泽东的话怎么可能有错呢?一个大学老师竟然说毛主席这篇文章有问题,当时心里很怀疑。这一次之后,以这一门课为契机,后来才逐步摆脱了以前自己树立的这些偶像,包括政治方面和学术方面等的偶像。刚开始我是很信奉毛泽东的,后来毛泽东慢慢走下神坛之后,有一段时期,我又觉得周恩来是不是好一点呢?后来自己觉得有问题了,就又觉得谁谁谁也不错。就一直这么下来,大约到了大三或大四的时候所有的偶像全部坍塌了,这才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成为你的偶像,你不必崇拜任何一个人。这就是从这一门课的结果导致的一个重要的结论:不要有偶像。大一的时候你可能还无法避免,在以后,别跟我说你大学毕业之后还以谁为偶像,要是这样,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独立思考还没有达到。
因此这个学期,也就是大学第一学期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挫败。当时就特别盼望赶快放寒假。基本的感觉,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回去疗伤,因为受到很大的创伤,所以需要在家庭温暖中得到安慰。可是在我回家的途中也有了另外的一些感觉:第一,当我回到我们那个地区郴州,我非常惊讶,突然发现这整个城市不管是它的街道还是建筑都比以前矮小,都比以前肮脏,都比以前显得逼仄。我就觉得很奇怪,才离开半年怎么现在感觉就那么差?后来这种感觉一再地浮现,就是当你到过一个比较高等的文明、文化地区之后,重新回到你熟悉的地方你就会觉得实在是无法忍受。它的种种问题这时候非常触目惊心,这是一点。第二就是我回去之后,找到了我一些高中的同学,当时在地区的师专读书,我自己本来觉得自己很失败,第一个学期上完之后,可是到了这个地方一看,发现这些人根本就不叫上大学。他们整天在干什么呢,几乎就没有几个人在那读书,整天注重的就是其他的东西。比如有一位同学,人家给了他一个绰号叫“舞棍”,就是因为他喜欢参加各种舞会等。然后学校的各种软件硬件简直就是不堪入目。有了这些刺激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心态可能有问题,自己在如此好的环境当中,对自己还有环境本身的认识可能需要调整。想想如果一个人在北大读书你都觉得对这不满对那不满,觉得一无是处,你怎么能够忍受这些普通的专科学校,这些普通的地级市的人的生活。所以我回家之后除了原来所谓的个人疗伤之外,觉得自己的心态应该调整一下,积极一点。
所以回到学校之后就觉得自己有种重新出发的感觉。后来知道了第一个学期的成绩,心态也有了好转。原来那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期中作业写得那么差,可是期末的整个学期的总评居然是90分,班级最高分。也就是说作业讲解后那个短暂的时期,我所做的努力见效了。包括当代文学,好几门专业课都得到了非常高的分数。我们班总共有69个人,分三个专业,中国文学33人,汉语言学23人,古典文献13人。69人里有男生33人,女生36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劝华师的学生要考研就要考到那些综合性大学去,因为咱们这种师范学校,100个人当中有93个女生,比例极其失调。我们那时候大致上是一比一,男生稍微少几个人。总共69个人,等拿到年级排名一看让我很惊讶,自己竟然是第四还是第五。这之前是绝对没有想像得到,因为在学期初的那两个月对自己的打击实在是太大。这个成绩就给自己吃了一个定心丸,就觉得在读书方面,只要努力,方法得当,有目标,你是可以和城里的同学平起平坐的,可以不必那么自卑。后来到了这个学期中途或是快要结束的时候,就开始评奖学金了。评奖学金也是各位在大学期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评之前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就有一个介绍,说我们现在大约有这几种奖学金,一一列来。最高的一种叫做奔驰奖学金,是德国奔驰公司给我们捐助的,当时这是整个北京大学本科文科生最高的一个奖学金。它的金额是400马克(大约相当于4000元人民币)一年,但这个奖学金跟其他所有的不一样,它是第一年评上之后,后面三年还给你续,也就是一次就能评上4年这种感觉。所以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对这个都心里极其渴望。当时大概大家相互之间还不太了解,去填志愿的时候可能没有相互考察,所以我自己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就报了这个,结果最后也获得了。我们整个中文系就两人,我跟另外的一个女生,一个第四一个第五。因为有了这个做基础,我只在第一个学期用了家里的一点钱,大约是3500块,后面几年基本上在经济上就不需要家里负担了。当时的那种兴奋现在想起来就是一种彻夜难眠的感觉,当晚我就给家里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现在我想起那时自己的情感心态,真的是跟现在有很大的区别。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对事情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确实有典型的青春期的特征。因此大一这一年刚开始是比较失落,结束时就觉得自己比较正常了。
但是读完大一马上就面临了一个问题,我们就要回到燕园,搬回主校区。本来这是一件大好事,可是我们是大一结束之后,自己回本部的,学校方面没有任何的仪式,然后等到了开学就直接开学,感觉就是我们昌平园来的同学还是被视作弃儿。来了之后那些原来很熟悉的同学,我们以前整个园区就六七百个同学,虽然不记得名字,但基本上大家的脸都能认识,见了面也能打上招呼,那种心态,那种态度是非常的真诚。现在突然回到本部,简直就像一条小河流入了大海,那些人都找不到了,各回各的学院去,整个又重新经历了一次跟大一刚开始一样的心态,从一个小地方来到一个大地方,又要重新适应。只不过有了第一年做基础,这一次大部分同学适应得比较快,有小部分同学一直也没适应过来。所以后来我一直怀疑所谓的分校区可能会对很多同学造成伤害,也是基于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不知道你们在小谷围这个分校区,面对石牌的主校区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同学:自豪。)(众笑)
自己到了主校区之后,简单地说下做的一些事。适应之后就从事了刊物的编辑,比如说班刊,系刊,后来加入了校刊,成为校刊的记者,这是一条线。另外一个就是经济方面,就是做一些兼职,无非就是做家教,因为要自力更生嘛。我们那时候做家教收入其实跟你们现在差不了多少,大约也就是每小时25块钱左右。可是你想想17年前25块钱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一般来说我们做家教的距离非常远,我不知道是时代的因素还是什么原因,我们当时出门基本上是骑车,跟你们现在不一样的一点。所以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做一个比较长距离的家教,离我们学校大概15公里以上,所以骑车去每次都是来回30多公里,两个多小时。有一次我去看一个老乡,他在人民日报社,从我们学校去,来回100多里都是骑车。我们当时很多人对骑车都有很大的激情,像我的一个中学同学,他在读中央财经大学,他们班的一批同学就相约骑车去天津。(众惊呼)从北京骑到天津,后来经过计算需要13个小时,他们真的就去了,骑车去骑车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很多事真的很令人感慨,今天我们这种精神很多都没了。从北京到天津,大概有300多里。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听讲座,各种各样的讲座。因为北大有所谓的招牌优势,不管是再著名的学者和社会人士,只要北大请基本上没有不来的。因此我们就能见到很多一流的学者和社会名流。你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可以说每个星期都能见到各样的名人。以文学方面来说,短短几年我就见到了很多有名的作家,比如余华、张承志、王蒙,学者则有李欧梵、王德威等等。其实他们当年讲什么我现在很多是记不起来的,但当时有热情。大家对听讲座、逛书店这些已经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在我们的时代,你有一段时间没有听讲座或两个星期没有去书店,你就会觉得你的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少了什么东西。
当时我们逛书店特别方便,因为北大周围的几个大书店都是中国最著名的民营书店,比如国林风、风入松、万圣书园,等等,都在北大周围500米以内。只要你在其中任何一个大书店呆上一天,那真的是一次知识的爆炸。除了书店外,学校本身每个周末也有周末书市,各种新书旧书应有尽有。新书当然很多是盗版的,比较便宜。旧书就是高年级同学看完了不想收藏了拿出来卖的。所以北大的同学特别喜欢买旧书,物美价廉,一级一级地传下去。关于这个学校,我们自己特别自豪的一点就是它有一个昵称叫做“一塔糊涂”。所谓的“一塔糊涂”就是指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这三个可谓是校园里的经典场所。它的图书馆确实是整个亚洲地区最大的一个大学图书馆,里面当时就有600多万册书,尤其有一点跟今天不一样的,就是可能因为当时还没有扩招,里面一些稀有资源我们都可以直接去触摸,这点很重要。比如说它有一个学位论文室,收集了从燕京大学到北京大学的很多学位论文,其中有很多民国时期的论文,都是用毛笔写的,论文的题目非常大,论文本身简直就是一些艺术品。这些我们当时都可以亲眼去看,亲手去摸。再比如说一些古籍,我们都可以直接进入图书馆去看。当然现在估计就不行了。现在一个普通教授都不让你看了。比如《红楼梦》最好的一个版本,庚辰本,就是藏在这家图书馆,现在你想去看原作,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当时就是在这种熏陶当中获得一点文化气息。后来我在香港读书,有一个名教授,刘绍铭先生,他跟同学说,今天你们这些人,没时间读书,不学无术,我也不怪你们;关于这个线装书,我不要求你们读,但是呢,你至少要去摸一摸。你摸和不摸,你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我回忆起在北大的时候,确实深有同感,你有没有看过《新青年》那个原来的样子,你对这个杂志的理解就是不一样。
当然,这个时候,总体上,读书气氛很浓,我们甚至觉得在燕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丝空气当中,都具有这种读书的气息。但是在读的过程当中,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些分化,大致来说有这么值得注意的几点。第一,大部分的同学,他的书单是差不多的,藏书也是差不多的。其实没有人给我们开书单,但是当大家都去学习的时候,好像自然而然就知道哪些书应该读。整体的读书氛围它就有这个好处,不需要人家去告诉你读什么书,你看看周围的同学读什么书,这就是你该读的,因为大家都在读它。所以我们当时几乎大部分同学手头都有这么些书:比如说《古文观止》,比如说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等等。所有同学的床上基本都有一块木板,专门用来放书的。在这里一看也是这么几本,在那里一看也是这么几本,说明整个学校的风气,大家就爱看这几本书。所以像《古文观止》这些书,我都是在这一时期自己读的。当然还有一些同学,他们就读得更专业一点。除此之外呢,在青春期,大家也了解,我们的求知欲在课堂之内,是远远不能满足的。我们对很多别的很有兴趣,可是后来呢,课堂不教了,怎么办呢?比如说在一个方面,性教育这一方面,当时学校也没有这一门课程,但是同学如果有这
方面的需要怎么办呢?(众窃笑)所以我们就口耳相传,大家都去从事科学研究,专门作为一个课题,然后呢,一届一届这么传承下来,大家都知道有一本书特别重要,我们所有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几乎是人手一本。买了一本什么书呢?这是一个外国人叫做霭理士写的,中国的潘光旦翻译的,叫做《性心理学》。每个人买来这本书,把它放在床头,(众笑)
有空的时候就研究一下。大家注意一下,“性心理学”,不是“性生理学”啊,是有区别的。这本书对当时年轻人的成长,可以说影响非常大,而且翻译得很好。我不知道在你们当中还有没有这种读书风气,如果没有读,我在课上已经隆重地向大家推荐了这本书。不管是男生、女生都要自学这本书,很有好处。我就是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还不够,自己又广为搜求旁的一些相关书籍。我们图书馆那时候有个好处,每过一段时期,就处理一批旧书,因为馆藏有限。卖掉的书里面,有一些其实价值非常高,只不过没人看,没人看有各种原因。有一天我去了,发现一本很好的书,英文的,很厚,有四五百页,是一本性社会学的著作,叫做《Sex Today》,可翻译成《今日之性》。我如获至宝,花了二十几块钱把它买回来,然后我就自学。我在自学这本书的过程中,词汇量大增,(众笑)很多专业词汇,从来不可能学的,通过这本书,无师自通,全部懂了。因为它图文并茂,真是一本好书。(众笑)所以我觉得在北大读书真的有个好处,就是没有禁忌。在其他的一些学校,很可能有一个同学在看这种书,别的同学会眼光不对。在我们那里没有,人家只是公开的揶揄一下:哦,你在看这种东西,看懂了没有啊?(众笑)不懂吧?诶,一起来研究研究。(众笑)我们是这样一种读书气氛。大家都是处在十八岁,我深知你们在这方面的求知欲有多强。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有几本小说,因为其中涉及到对性的描写,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其中一本,叫做《白鹿原》,(众笑,‚哦‛)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当时,大家都是穷学生,所以很多同学特别盼望在毕业甩卖的时候,能买到一本全本的《白鹿原》,但是往往很失望。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他去逛这个毕业书市,回来之后很高兴。我看他拿着一本《白鹿原》。我说,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你看一看第126页还在不在。(众笑)结果一看,果然不在,啊!(众笑)很愤怒,哎呀,回去退书了。师兄你怎么能够这样对待读者呢?不行的。这就是我们当时读书的一些小花絮。
大致来说,当时读书逐渐出现两种严重的分化。有一部分同学,从此他就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说我们宿舍有一个同学,姓宋,来自武汉的,现在在武汉市公安局工作。这个同学,从大二之后,他几乎就不上课,也不读所谓的专业书。读来读去就读金庸,别的什么都不看。刚开始,金庸一套是要读很长时间的,大家想一想,金庸全集,五六十本,大概可以消遣一个学期。后来到第二个学期,还是无书可读,怎么办呢?又读金庸,再来一遍。他就这么一遍一遍地读,到最后读得很快,可能几天就看完了这整个的一套。实在没有办法了,怎么办呢?唉,只好读一读古龙了,(众笑)只好读一读梁羽生了。最后这几个他全部都读完了,又没书可读了,后来又出来了一些什么新派武侠,新新派武侠,出来一个叫什么黄易还是什么的人。总之,他那时候读的武侠书,比我们研究武侠小说的严家炎老师可能都还要多。他这大学四年没有白过,真是过足了他这个武侠瘾,别的什么书都不看。这是一种类型。第二种类型的同学呢就越读越专业,让我感觉真是高山仰止。比如说有一个女同学,在大二的时候,我有一次就听到她跟一个教授在讨论。她说,钱钟书的《管锥编》里面,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怎么怎么样,我想问一下老师,您怎么看。当时我听了,在旁边冷汗直冒,这个女同学都竟然通读了《管锥编》了。我们看上去呢,望而却步,根本就不敢翻开,就这种感觉。而且我很惭愧的是,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读《管锥编》。所以我想起我的那些同学,我心里真是又敬佩,又自惭,确实如此,很惭愧。当时的一个基本的趋势是什么呢?班上学习好的,大部分都是女生。前十名大概有八个是女生,只有两个男生。其中一个,现在在日本,他在东京大学读了博士之后,留在日本教书了。那个同学很争气,最后他四年的总成绩,全年级第一,给我们男生争了口气。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在这里跟大家讲这个东西的人。
在这种读书趣味的分化过程当中,还有一种人,内心陷入了极大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我们这些人,比较普通的人,能够感知他的痛苦,但是没有办法排解他的痛苦。比如有一个同学是来自山东,这个同学智商很高。他曾经做过一个智商测试,他的智商是132。当时他很自豪,来挑战,说你也测一下,看看你有多少。我有点不服气,说测就测,我测了之后是128,确实不如他。然而这个同学从大二开始,他的精神就陷入了极端的痛苦之中,他觉得大学让他的梦想破灭。这种感觉,我知道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的。就是中学时候是极其地理想主义,到了大学突然发现,越往后越像一个小社会,很多东西都不如人意,怎么办呢?所以这个同学你从他的外在表征来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到高年级的时候,特别喜欢唱摇滚,特别喜欢一个叫郑钧还是谁的歌手,唱来唱去唱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句子,一些歌词。比如说,有一首叫做,“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假如你看我有点累,请你吻我的嘴”。(众大笑)各位你们在网上可以下载这首歌,这是其中一首。第二首叫做,“路边的
野花你不要采,不采白不采”。(众笑)他经常在走廊上引吭高歌,引起大家的注意。还有一首叫做,“是该找个女朋友,还是养条狗?”(众笑)我每次听到他唱歌就头大。我们就去劝他,不要这么颓废啊,怎么怎么样,可是我们有谁够资格劝他呢?人家比我们还聪明。他的学习,平常很少上课,考试的时候,他自己就去图书城那个“加州牛肉面馆”,只花8块钱吃一碗面,然后那个面馆是24小时营业,他就在那儿吃一碗面,复习一个通宵,第二天去考,每次都是前几名。(众惊呼)就这样一个同学,你说,课堂能满足他吗?多余的精力,他只好用来喝酒,用来唱摇滚。可是呢,当我们这样质疑他的时候,他对我们非常不屑,你们懂什么呀,这种感觉。然后高声喊出了下面这几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既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这样一位同志,你说我们拿他有什么办法呢?当然这个同学后来发展得非常好,现在在广州日报社总编室写社论,引导舆论。现在从事这种工作。(众笑)现在终于找到了发挥他才能的一个场所,北大根本满足不了他,就这种感觉。
这是到了大二之后,读书的一个基本状况。那到了大三之后的一些事,看上去离大家还比较遥远,所以我只简单地提一提。大三以后,从我自己来说,我本来上大学,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个作家。可是,一到学校就从师兄的口中听说,每次系主任对新生讲话,他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告诉大家,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给很多人兜头一盆凉水。完全不符合我们想像,连中文系都不培养作家,那什么系培养呢?当然我到现在才了解它的含义,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天赋。但是当时对我们打击很大。我现在觉得这句话后面为了完整应该加上一句: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可是中文系也不拒绝作家。应该加上后一句。就是,你只要是一个作家的料,你在哪儿写都可以成长为一个作家,在中文系也是一样。但是,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还有第二种可能。所以,很多人就自动地放弃了这个梦想。到了大三的时候,我自己也渐渐地觉得作家梦已经遥不可及了。怎么办呢以后,想了想,人活着干什么呢?假如真的要从事所谓的精神生活的话,那就只能去做学问了,别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所以,大三开始,我就觉得我应该考研,继续读,把专业学得更好一点。因此我在大三的暑假,也进行了两个月艰苦的考研准备工作。因为当时自己的成绩很微妙,好像可以保送,又好像不可以,处于这么样一个状况。最终,到了九月还是十月份的时候,成绩出来了,我们全系可以保送八个人,其中,有四个人可以保送到本系,有两个可以保送到外系,大概还有两个可以保送到外校。结果我的成绩,刚好是第四名,就保送了。这所谓的第四名,我后来自己去复印了全班同学的成绩单,一一核对,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工作,看看我的成绩到底怎么样。最后的结论是这样,在所有的专业必修课当中,我的平均成绩是第一名,但是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所有科目,就变成了第四名。落到第四名的主要原因,是我有几门课程的成绩特别低。其中,有一个学期的体育比较低,有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比较低,还有一个学期的中国古代史比较低。这三门课就把我的分数拉下来了。其中,后两门,计算机跟中国古代史,是我被老师黑的。当时我就知道,不是我考得不好,是因为老师对我有意见,故意打击报复。(众笑)在北大也有这种小人,对这个不能美化。虽然我自己认为,大家看我这个人,平常也是一个比较没有锋芒的人,按道理说,也是一个乖学生,可是又并不是完全没有个性的人。所以在这几年当中,终于还是得罪了一两个人,结果,被黑了,虚惊一场。那个古代史的老师给我66分,计算机的老师给我73分,很低的成绩,在我的成绩单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总之,后来发现自己不用考了,那怎么办呢?还有一年哪。大家都知道,到了大四的时候,就有一种说法:找工作的人,活得像一条狗;保研的人,活得像一只猪;考研的人,活得猪狗不如。那我想,我最后还有一年,你不能白过,所以又做了些事。我这个人很奇怪的一点就是,经常进行自我回忆,自我反思。所以我写了一个大约四五万字的自传,想起来,很奇怪的一件事。第二件事,到了最后一个学期,反正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我就想,不行啊,在北大中文系读书,结果发表的东西太少了,也没写东西,有点不光彩,好像有点不划算。然后就立下了一个很大的志向,我要写一本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学期,我就正襟危坐,认认真真的开始写了。最后没有实现,我原来计划是写30万字,然后争取能够出版。当然了大学的学生,一般都写不了别的,无非是写大学的生活,这点大家都比较熟悉。最后只写了三分之一,大概写了十万多字,只写了大一的部分,昌平园这个部分。因此到现在为止,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断章。写完这个之后,也差不多就要毕业了。
大家从我这个简单的回忆当中,可能有一些同学会得到一些启示。但是毕竟因为时代很久远了,有些东西,其实已经很难相通了。那我自己希望通过这简短的一个回顾,提醒各位,注意到其中几点。三点:第一,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通过自己的大学时代,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农家子弟,如何进入现代社会,一个农民的孩子,怎么样成长为一个现代青年。这个是在大学时期基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有的人一辈子,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第二,我觉得读大学要培养我们两种重要的意识,一种是精英意识,另外一种就是责任意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责任意识就是精英意识的一个部分。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不配成为一个精英。我
们现在因为大学扩招,很多人认为高校是进行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但是我要告诉各位,就在今年,教育部重新拟定了一个文件,其中规定:211以上大学,仍然从事精英教育。也就是在座的各位你们要在心理定位上,接受这一点,要努力把自己往精英的方向去培养。这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表现。第三,我的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在大学里,很长时间,我们所有的人都难免有失落,有挫折,有迷茫,困惑,焦虑等等。但是在任何人生处境当中,都不要忘记要去做点什么,都不要忘记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能够做一点往你理想当中的自我靠近的事。也就是说,在任何场合,在任何环境当中,都不能无所作为。
我前面讲了一些趣闻轶事,大家可能会觉得,大学可以那样读吗?读一个学期甚至读三年的金庸,等等。但是,我想说,那些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还是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基本上没有荒废自己的时光。现在同学聚会,大家回忆起来,多数同学还是觉得当时的几年时间自己过得很充实。因此,通过这种个人史的讲述,我希望能够把所谓的北大的某一种气质、某一种精神很少的一点传递给大家。这就是我今天来到这里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谢谢各位。
(录音整理:陈霖烁 陈丹纯 陈欣,特此鸣谢。)
第四篇:教师怎样读经典
教师怎样读经典
1271篇:教师怎样读经典 逍遥行者
2015年12月24日
众所周知,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自从参加教育工作之后,我一直是在经典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近几年来,我逐渐喜欢上了阅读中外教育家教育经典著作,也陆续地购买了几百册教育家的专著,特别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人的著作,我几乎全部都买到了。在阅读教育经典的过程中,也写下了许多篇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在此,我想同青年教师朋友们谈一下阅读教育经典的方法。
1、阅读教育经典要注意选择。教育经典卷帙浩繁,而且有的距今时间久远,写作的背景与今天也大不相同,要想进行阅读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读书时间确实有限,因此,在阅读时必须对教育经典进行选择。除去为了作专门的研究之外,阅读教育经典不必追求系统性,但要注重实用。为了节省阅读时间,最好围绕一个专题进行阅读。为了研究一个专题,就要把一位或几位教育家的有关著作和文章找来集中阅读,以取得最好佳的阅读效果。
2、阅读经典要先阅读导读或介绍的文章。目前介绍教育经典的著作或文章也非常多,它们或介绍了经典的主要内容,或介绍了经典的写作背景,或介绍了阅读经典注意的问题,因此,先阅读“解读”或“导读”这一类有关教育经典的入门读物,会有助于一线教师产生阅读教育经典的兴趣,减少对阅读教育经典的“恐惧”。由于教育经典内容很多,而且有的教育经典理论性很强,读者一接触,往往不能入门。有关教育经典的“解读”或“导读”文章,可以说是帮助我们打开经典之门的钥匙。但必须注意,这些文章并不能代替阅读教育经典的全部,要想获得真正的阅读效果,必须阅读经典原著。
3、阅读经典可以使用一些阅读拐杖。比如,你要了解先秦文学,你可以先读一读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你要了解孔子,你可以先读一读于丹的《论语·感悟》;你要了解尼采,你可以先读一读刘国平的《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还比如你要了解西方哲学,可能不知道先读哪个哲学家的书,你可以找一本写得好的哲学史看看,例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或者美国学者梯利写的《西方哲学史》,看后觉得对哪个哲学家感兴趣,再去找那个哲学家的原著去读。还可以参照译文来读懂原文。但你不能停留在看辅助读物上,要尽快甩掉拐杖,直接进入原著。
4、要与一些相关理论书籍结合起来。现在研究教育家经典著作的文章或书籍也非常多,在阅读教育经典时可以结合读一些与这位教育家相关的读物。例如,要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与教育思想情况,可参阅《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等书;要想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可参阅《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等书;要想了解叶圣陶先生一生的教育经历,可参阅叶至善编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等书。这样比我们直接阅读陶他们的原著再去提炼教育理论要好得多。
5、提倡有坡度地阅读。有坡度地阅读,这是杭州市建新学校校长闫学倡导的教师阅读经典的要求(《给教师的读书建议》第119页),她说:“有坡度的阅读,是指书目的选择必须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应该犹如爬坡,不费相当大的力气就不能到达顶峰,甚至费了相当大的力气也不一定能到达顶峰。这样的阅读就是有坡度的阅读,也只有有坡度的阅读才能真正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用。”教师要选择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的经典来进行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6、要做好摘记和写好心得体会。这是阅读教育经典最关键的一点。在阅读教育经典时最好能做一些摘记,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一些阅读体会。这样,我们就能慢慢地领悟到阅读教育经典的甜头,逐渐养成阅读教育经典的习惯。我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对里面闪耀着教育智慧的精华观点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归纳,专门辑录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观点摘录》的专题,以后在撰写文章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时,只要打开摘录内容,即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近10年来,我通过阅读教育经典,写下了近1200篇教育日记,其中很多就是阅读教育经典的心得体会。阅读教育经典,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生命质量。
另外,根据自己多年阅读的经验,教师在进行经典阅读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读经典著作就要读大家著作。大家的著作,是经得住实践与历史的考验的。教数学的老师可以读一读笛卡尔、罗素的著作,如罗素的《数学原则》;搞外语的要读一读语言学专著,教语言的要理解语言;理化教师应该读近现代科学史的大家著作,把它作为学科的思想资源;教语文的要想教学到位,一定要认真研读吕淑湘、叶圣陶的学术论著,深刻了解他们的语文教育观。
2、要阅读第一流的经典书籍。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篇文章:新东方的创始人之一王强在一次演讲中倡导: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第一流的书籍。是的,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书籍,我们不可能全部读完,只能进行选择,这个选择的标准就是好书,“第一流的书籍”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书籍。当然,选择怎样的经典书籍进行阅读,这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籍来阅读。
3、经典要反复阅读。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过:“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有些重要的经典书籍,阅读一遍远远不能发现其精髓,要反复阅读,有些经典篇段要熟读成诵。北宋宰相赵普靠半部《论语》来治理天下,看来他对《论语》精读是非常深刻的。
4、教师要注重多从原理上进行阅读。一位教师要注重多从原理上进行阅读,学养才丰厚,形成扎实功底。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浮其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负其大翼也无力。在学科上唯有经过经典的原理性的学习,才能形成较渊博的学识,在本学科才有居高临下的视野,就能克服肤浅的弊端,也不会轻易跟风。
5、要有做学问式的阅读态度。现在不少教师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能坐下来认真读书的越来越少了。快餐式的文化,来的快走的也快,没什么根底,对此教师应该有所不为。“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做学问讲求精益求精,“吹尽黄沙始到金”,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该励志。学不长进,一是疏懒,二是找借口,这种毛病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为人师表,教师应该做出好学求问的榜样。
6、要努力扩大教师的学术宽度。知识面太窄,发展有限,也会影响深度。学文科的教师要学一下数理逻辑、科学史、技术发展方面的知识;学理科的教师,更不能有人文缺失,提高文字能力、提高阅读能力,能直接影响教学效应。进一步说,无论那一科教师,都应该学习教育哲学。作为一个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常常能作一些哲学思考,这是极有修养的表现。
7、努力追求经典的精力力量。我们阅读经典,总希望能够有所收获,最关键的还是经典的精神力量。教育家朱小蔓教授在其讲话《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人为什么要读书,知识分子为什么渴求读学术精品,究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因为学术精品中具有强大的文化的力量。”这份文化的力量,就是促进我们不断成长的精神力量。
为什么要读经典?易中天说得好,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因此,我们应当每天没有不看书的时候,没有不接触经典的时候,否则就觉得怅然若失,缺少了根基,没了底气,丢了自信。亲爱的教师朋友们,让我们捧起教育经典,从教育经典中采下教育智慧的蜂蜜吧!
第五篇:怎样读好书
用心灵去关注读书
张
山
头
小
学
王继展
2014年7月
用心灵去关注读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名言佳句,说明读书是多么的重要。古人把重读书看成是成才的渠道,而用现代观念去解读,读书实则是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途径,是每个人成长进步、完善、提高的必需选择。
开展读书活动,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确立“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理念,以“全员参与,读写结合”为活动思路;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确保实效、持之以恒”为活动要求;以“多个层面打造书香校园,引领师生与知识为友”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习惯。读书活动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就开展读书活动谈谈自己的的做法:
一、营造阅读氛围
要让读书真正成为学生津津有味的精神食粮,就让书的香气像花一样弥漫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布置美化书香教室。在教室内外醒目的地方张挂读书名言、格
言、警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班级内精心设计了专题读书角。读书角内有学生的精彩篇章,有学生写的读书心得,也有学生精心制作的诗文欣赏手抄报,师学生在不自觉中走进阅读,成为习惯,并乐在其中,反复玩味,品尝甘甜。
2、充实班级图书柜,方便学生借阅图书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从学校图书室借来新的图书来更新图书柜里的书,以满足学生借阅需求。想读的书,学生可以信手拈来,随读随取,随取随读。小小的书柜增加了教室的书香气,使读书之风初见端倪。
二、“读好书”重在“读”字
1、教师的引领示范
教师是学生的读书榜样,是学生读书的领路人。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爱读书的学生。如一些要求学生背诵的名段名篇,我也和学生一样背,有时先背给学生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背热情。我给学生提出“三不读书”的要领和方法。即:不会默读不读书、不动脑筋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教师要知道不同年级段所读内容有所不同,低年级主要诵读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童谣、儿歌、科普故事启蒙读物;中年级主要诵读古诗经典和现代红色诗歌经典;高年级主要诵读经典古诗文、中外名著。这样指导读书才不至于盲目乱读,层次不分。
2、重在培养学生的读
开展读书活动,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清晨,校园朗朗书声,永远都是校园独特的风景,课间、廊下、树荫,捧卷而读,永远都是校园最亮丽的光影。一个校园没有读书声会使学校呆板、沉滞、没有生机,我的具体做法是:
1、读书时间落实,幽要求学生每天晨读20分钟,放开喉咙大声○
诵读,做到书声琅琅。每天中午安排30分钟的自由读书时间,因为
中午很大一部分时间同学都在学校,教师也基本都在校。每天午后,我都进班督促检查学生读背情况。每天放晚学前15分钟对一天的学习进行自省,写成日记或笔记,天天坚持,始终如一。到本学期结束时,我班42名学生中有38人除会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外,还把课外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读本全部背完,其中有17人每人读完一本名著。学生读书做到“三为主”○、“三结合”。“三为主”即以语文课本为主体开展课内读,利用早自习、语文课为载体进行;以《古诗文读本》和《小学生学习报》为主要资料开展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以教师推荐的名篇名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假日阅读,并要求学生定期完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形式多样,如妙词、佳句、锦段、名言摘录、妙语赏析、读书心得。读书方法坚持做到:读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名篇、名著,用其中生动有趣的古诗情节诱发学生,使学生想阅读老师介绍的书,去寻找老师介绍的有趣故事;读书活动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懂礼仪、知美丑、识善恶、明是非,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懂得如何做人处事。我班学生张荣耀是一位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的话根本不听,学习不认真,爱花零钱。结合我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我有意识的经常找他交谈读书的感受。我和他开展读背竞赛,激发了他的读书兴趣,有的段落他很快就抢在老师的前面念会背了。我有意识地在班里表扬他书读得好,记忆力强。自己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认为自己行。通过
一学期的读书活动,他学习也变得认真了,现在的他与原来变了个样。他爷爷奶奶十分高兴,说老师的教育方法好;读书活动与课外积累相结合。我校把阅读纳入课程计划,每天坚持晨读、午读、晚读,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真正在书海里自由畅游,尽享书中乐趣。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在阅读中学会做笔记摘录好词佳句,背诵精美诗文,写读后感,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开展各种读书竞赛活动
为推动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每学期都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评比竞赛活动。我们六年级班是全校“读好书”试点班。学校每开展读书比赛之前,我们班首先要先走一步在班内举行读背课文和经典诗文比赛,一组为一个参赛队,组长和组长比,朗诵能力好的在一起比,差点的在一起比。由老师和班委会做评委,评出前10名同学和朗诵优秀的学习组,发奖状和奖品。竞争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每逢比赛时,个个都精神百倍,都想读的好些,为本组争荣誉,争取得高分。为使我班读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我们还成立了经典诵读表演队,谁报名参加老师都欢迎。每次活动确立一个主题,2013年诵读内容以“爱国、惜时、友情”为主题,我搜集了从古至今一些名篇名句,有爱国诗人岳飞、文天祥、杜甫的名句名段,有孔子的《论语》,有《三字经》、《弟子规》,采用集体背诵、个人吟诵、对口接诵、融唱、舞、讲故事于一体,通过这种形式,增强了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014年同样组织了经典诵读表演队,内容以“孝道文化”为主
题。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赢得了师生的好评,并代表我校参加了县第三届“读书节”活动,获得了三等奖。
回首我们开展读书活动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段历程,活动之初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是一种迷惘与困惑,而逐渐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时,是一种渴望与需求,最终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眸然回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是一种境界。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读书使人心胸开阔,头脑清明,诚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书籍中汲取生命的清泉,让生命之树葱茏繁茂,是我们张山头小学全体师生在读书活动中的共同追求。让我们用心灵去关注读书,并且深深地爱上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