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时间:2019-05-13 08:2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第一篇: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很多人在追求幸福,却一直无法明白幸福是什么。有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明白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对于我来说,幸福不是金钱,更不是权势,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作为爱人,就要彼此用心去体会,去理解对方的心。作为爱人,就要彼此用心去保护,不要因为对方比你强或者是个大男人,就以为你保护不了他,因为爱情的力量强大无比,足以保护你所爱的人。作为爱人,就要彼此用心去珍惜,对方为你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要牢记在心里,常常的去想一想。因为对方至所以为你做一切,都是为了爱所付出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罗密欧、朱丽叶,梁山伯、祝英台,真爱永存。当排除世俗和杂念,用一生去守候那份真爱,让人肃然起敬。可是现实生活就像一个大染缸,不是你被淹没在红尘里,就是打破缸子羽化成仙,而人世间能有几人不食人间烟火?谁也逃脱不了世俗,爱情不是坚不可摧,只是徘徊间让人黯然神伤。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找到那个人之后,在自己没有失去他之前,一定要珍惜、呵护、心疼他,能牵手的时候,请别只是肩并肩,能拥抱的时候,请别只是手牵手,能在一起的时候,请别轻易说分手。珍惜这一个人,珍惜这一份情,不要在失去时说想念,更不要在失去时说后悔!“我爱你”三个字,写出来很容易,说出口更容易;但爱从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真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尤其是在如今,真爱还能有几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更是少至又少无处可觅!我曾经站在爱情的彼岸,凄迷等待,我曾经放弃了很多,但从未有过后悔。因为自己清楚地知道需要的是什么?渴求的又是什么?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人,由于性格、内涵、修养的互不相同,能会有几个是彼此的知音呢?又会有几个人懂得真正的爱?更会有几个人懂得要珍惜?多少人在几经变迁几经沧桑之后,为故人而泣、为旧景唏嘘,苦苦追忆当初。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幸福,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人彼此相爱,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真正的幸福是写在脸上的,是发自内心的。茫茫人海,冥冥之中,要找到一个自己心仪,而又彼此真爱的人,实属不易。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能有两颗心互动磨合,从心有灵犀到浑然一体,这是缘份。为了追求一份真爱,为了唯美的归宿,你我何妨众里寻她千百度,弱水三千,独取一瓢足亦。群花争艳,独摘一枝怜。

第二篇:“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读后感

今天从下午一点来钟到图书馆,一直坐着拼命地看啊写啊

中间就起来吃个饼干充饥

到6点来钟的时候

脖子实在受不了,肚子也有点熬不住

就站起来在旁边转了下

翻了下杂志

意外看到一篇题为“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的文章

想该是心灵鸡汤之类的文章吧

可貌似不是非常心灵鸡汤

谁不愿意找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可并不是人人温暖

对作者不是很认可

作者假想所有的男人都是温暖的,很强,很辛苦,担负家庭重任的,把妻子当宝贝,宠着妻子

所以女人不要发脾气,不要任性,要顺着男人,要对另一半无条件地好

如果真是这样,我倒还赞成可世事就不总会如人意

我就想问:如果你的另一半不是这样的呢?

而你也没有为所欲为呢?

你还能无条件地做得到那一切吗?

如果你的另一半就是长年累月一周12节初中的课外加改两个班作业,下班就意味着没事,不知科研论文为何物,没有职称压力,不愿为家庭付出比你多一点的力气

而你最少12节最多20几节大学的课外加3-5个班的作业,还写论文,还搞科研,辅导学生论文,辅导学生竞赛,带学生社团活动,带班主任,杂七杂八的党的事,背负着上不了职称就下岗,上职称大把时间花在科研论文上的压力,除了两三周一次的打球,有时间尽量陪孩子,做家事

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当他认同他的爸爸跟你说“我对他没有高要求,他这样已经很辛苦了”而在知道你的工作性质的情况下却跟你说“年轻人就应该辛苦些”

你还想为他做什么吗?

当你写论文需要他帮你一起报一下数据,他看见密密麻麻的数字劈头盖脸说“做论文哪有像你这么麻烦,弄这么多数据,输个一整夜都输不玩,“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读后感-牢骚篇。弄个10个样本随便弄弄就好了。我知道问卷怎么做的。我看过***博士论文”,而他说这话的时候正好在网络上看电影,浏览网页,或更之前在玩游戏!而你之前却刚刚把孩子收拾妥当哄睡。除了报数据,他到目前为止也没在你的工作上帮得上什么忙。

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当你因此而拒绝他帮忙,自力更生输数据到深夜,而他就在你旁边看这视频笑到深夜,第二天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数据输完,累得眼冒金花,他还怪你让他多带孩子了,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当你忙着工作,加班到很晚回家

孩子还在等着你洗漱,你哄睡,而他继续他的电视节目或游戏,压根不会主动或勤快点帮你多干点活,而他的理由是:事情要平均,你再忙是你的事,我再闲是我的事,我前面带过了,现在当然是你的事了

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当你下班早回来,他宁愿看电视上网玩游戏也不会主动多陪孩子多干些家务让你安心干活完成未完的工作,而当你加班拼命地在学校把一切能干的活都干掉,不把活带回家,而他却一边玩着自己的游戏或上着网或看着电视,一边怪你回来晚?

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当他认为家里是没有家务的,你干的活一切都是自找的,是你自己太讲究,因为他不干都过得好好的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当你想要他干点什么都得三催四请,直到你有一天请得烦不胜烦,不愿意开口请,周围的人全跟你说“谁让你事情都自己干呢,读后感《“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读后感-牢骚篇》。他会干的,你叫他就是”,你什么想法?你愿意一辈子这么叫下去吗?

而当他告诉你,为什么都是你叫他干活,而不是他叫你干活?你会不会觉得好笑?错就错在你太勤快,大家都这么说。家就不需要一个勤快的人!

他告诉你,要让他干活你就得好好哄。而你却压根不需要哄,全自动,他也不会在你压力大得承受不了的时候有任何一句好话,从来没有什么温暖的话语和行为,这样的人值得你宽容他的一切吗?

你因为工作原因早上7点前就得出门,而他怪你不送孩子上学而让他送,你会心绞痛吗?当他告诉你他可以晚点上班时他争取过来的,责怪你不去争取,而你的工作单位根本不容许你去争取这个特权,你心酸吗?你争取周一,周三送孩子上学,周六一整天带孩子,以跟他的一二四五送孩子、周六加班扯平,他却还觉得自己吃亏

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你周六带一天孩子,晚上花一两个小时打个球,有时还带孩子,回来第一时间给孩子洗漱哄睡,还被他说只顾自己

你能觉得他大度可靠吗?

只要听到别人说孩子晚睡,尤其孩子的爷爷奶奶,他就责怪你哄孩子睡觉太晚了,爷爷很认同,他认为应该把一切都撇下先哄孩子,而当你问他,“撇下的事情谁做,你做?”,他会告诉你“哄睡了起来再做”。当你处于非常累的状态在哄孩子的时候能不睡着就是一种本领,睡着了再起来更是一种大本领,起来了再干活就是极大的本领”。所以你一般情况下把自己和一切弄妥当了安心睡,因为第二天要早起。所以总是很晚。因为一切都靠你!

跟这样的人

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他不睡午觉整个人没力气,而你睡得再少也得充满力气,睡得少是你自己的事情!在两个人都累的时候,绝对是他先休息,而你得等到把孩子搞定才能休息!

你觉得这么个肩膀你能靠得住吗?

你还做得到那一切吗?

如果你的爱人没有珍惜,保护,心疼你

当你和他一样赚钱养家

不依靠他一分一毛

而你们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很不对等

而他又不愿意为家庭多奉献一分

最终只能是你变成超人,机器人

而他却嘲笑你自负,自傲

你怎么办?

一个有闲的教师,却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上,多陪陪孩子是那么地勉强

更不用说花心思陪孩子玩,教孩子些东西,看育儿经验啊书之类的更是奢侈

不是一个文盲,家里电器的说明书几乎不看

几年了,家里稍微需要看说明书的电器都不会用

包括电压力锅,消毒柜,洗衣机,热水器等的功能都不太清楚

也不会想到看说明书,不知道乱用就是

告诉他水槽漏水了

当没事

现在还漏着

拿水桶接着

他还不知道

往水桶里放东西

告诉他过年贼多

睡觉前锁门锁窗

他不管

下了网就钻被窝

无奈你又得起来

完全不顾别人的方便

完全一个无暇无故的孩子

想他细心是奢谈

听着虞老师讲因为他老婆上班早

女儿小的时候他送女儿

因为女儿短头发不好看

他就学着扎头发

后来就一直扎着

章老师说他老公也是没办法学会给女儿扎头发

而我只希望他早上能给孩子梳一下头发就可

不知道能做到几次

我不知道一个男人能干的事情怎么能这么少呢

为什么简单的不做,复杂的第一时间拒绝?

真的很累,很忙,不然不会这么计较

当然,如果你一天到晚没事跟他玩,经济上也不用他养,家里事情不叫他做,他还是一个乐天派!

当孩子气,老实这些优点可以掩盖所有缺点的时候,也就是责任心彻底被漠视的时候

当一切的琐碎叠加,隐藏的破坏力是无穷的

第三篇:一辈子的温暖

一辈子的温暖

一句话一辈子

“这些年一个人

风也过雨也走

有过泪有过错

还记得坚持甚麽

真爱过才会懂

会寂寞会回首

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

很喜欢周华建这首略带忧伤的歌,每次听这首歌都有不同的感受。此刻,听着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禁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暖洋洋的。阳光下,打开记忆,曾经盘踞在心头的创伤,因为有你的温暖,有你的关爱,陪我一路走过漫漫冬夜。

不知谁说过“伤了、痛了不要用哭来表示,长大不是心变老,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哭泣太累了,请用微笑来代替。我幸福不了的,请你代劳。给我一双手对你依赖,给我一双眼看你离开。美梦醒来,我们都自由自在。”想起你,也想起这些美丽的话语。夜深人静时,曾经停留在心头的往事,擦肩而过的回眸仍会在眼前浮现,不由的让人伤感。

记得你曾说过:“妹子,坚强些,哥哥永远会陪着你的。”一句暖暖的话,陪我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风雨来临的时候,温暖着我,鼓舞着我,让我永生铭记。你说过会一辈子记着我,让我感动,此生有一个人如此的记着我,月圆月缺,花开花落,纵然前方险山恶水,再多的伤痛,我也有勇气去面对。

曾经读过一篇寓言故事,一位樵夫在山上迷了路,一头黑熊收留了他,第二天告别时,黑熊问樵夫招待的怎样,樵夫说:“招待的很好,就是你身上有股难闻的气味,熏得我受不了。”黑熊说:“既然这样你就砍我一斧子,算是我对你的补偿。”樵夫就砍了黑熊一斧子,若干年以后,樵夫再次遇到黑熊,就问它的伤疤好了吗?黑熊说:“我早就不记得你砍过我一斧子,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你对我说的那句话。”伤我的是语言,给予我温暖的也是语言。而不是刀子,却比刀子更锋利,更伤人。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是你,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给予我关爱和温暖,我走出了冬天。

是啊,一句暖暖的问候,让我感觉到你的关心。一个关爱的祝福,让我感觉到你的温暖。一个浅浅的笑容,尘封在心里的往事随风而散。陪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一路走向明天。

记不清,多少个夜晚,仰望夜晚的繁星,猜想你在干什么?这个时候,是否还会在网上?是否也会想起我?你可知道,你一句暖暖的话,带给我多少温暖。你可知晓,一句在你看来平淡的话,对我来说,是经典,是一辈子的记忆。让我泪流满面,心中所有委屈的泪水在那一刻渲泄。

曾经盘踞在心头的伤痛,挥之不去的往事,倾刻间化作云烟。好象一幅山水画,不用太多的墨笔,让人心旷神怡。又象一首丛林交响曲,心随着这首乐曲穿过缓缓的溪流,越过大森林,慢慢的沉静下来。对你,我很想说声谢谢,却没有说出声。此刻,我把它写下来。感谢你陪我一路走过这段不开心的日子!

我不贪婪一辈子拥有你的温暖,透过心灵的窗户,那一抹亮光就是我的温暖。

我不渴求拥有你一生的承诺,太多的承诺会让人生厌,那句话一直珍藏在心间。

我不奢求与你生生世世的相守,天涯咫尺,你的话鼓励着我勇往直前。

我从不奢望与你朝夕相伴,纵然远隔天涯,也只想看你快乐的笑脸。

一句激励人心的话,一句给你启迪的话,一句温柔抚慰的话,让人豁然开朗,享用一生。如一缕缕天籁之音感染着我,仿佛人生路上一盏明灯,照亮我的心空,温暖我一辈子!因为有你这句话,让我感动一生。恍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温暖的话不需要多,一句话足够记住一辈子。这个世界总有一些身影让我感动,总有一句话让我温暖,总有一些面孔将我暗淡的心重新点亮,重新回到快乐的起点。

人这一辈子,说长又很短。明天,我会带着你温暖话语一路前行,无论岁月怎样的流逝,不变的是真情,是爱心。我愿把这所有的一切,在现实面前归于一粒沙尘。然后轻轻的抖落在心底,再用心底的那泓泉实实的浸透,让它其长久的保持。带着那颗爱心,一路走下去!

往事如风,尘梦似歌,夕阳渐远,我心已醉。一句话,一辈子!我感觉到了人生的惬意,爱的温暖!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一辈子

一生情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单过

一声朋友你会懂

还有伤还有痛

还要走还有我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一辈子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个共产党员的一辈子》读后感

芒棒镇人民政府

张华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一辈子》一书,读后使我感触颇多颇深。当前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三查三看”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不正是要弘扬杨善洲同志的崇高精神吗?

——走进杨善洲:杨善洲同志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领导干部的楷模,是老干部中的优秀典型。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创业之初,没有办公设施,他自己动手做办公桌、板凳,用马灯照明;没有住房,他带领职工用油毛毡、树枝、草料搭建房屋;没有生产资料,到街上捡拾果核做种子,捡拾畜粪作肥料;没有基础设施,他带领林场职工修建了26公里的林区

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三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四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五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追忆杨善洲:一是要与“三查三看”教育整改结合起来,与调结构转方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促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第五篇: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汇总[模版]

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

——追记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杨跃萍 人民日报记者 姜洁 宣宇才

他走了,就像一个操劳了一生的老农民一样,走了……身旁留下一顶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烟斗;身后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有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

他奋斗一辈子,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自己却两手空空而去,而把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

他,就是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一辈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为家乡大亮山上永恒的春天

1988年3月,杨善洲退休了。一头牛,卸了架,该休息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了另一种活法。这是一次还债,也是最后的报恩。

地处施甸县南边海拔2619米的大亮山,是杨善洲家乡最高的山。他16岁时父亲病逝,和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母亲常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拿到集市上卖。是大亮山养活了他一家。

在日后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杨善洲亲眼看到曾经长满大树的大亮山,一点点变秃变荒,乱砍滥伐,曾成为一个时代的隐痛。他不止一次向身边的人诉说:“都是在我们手上破坏的,一山一山都砍光了,多可惜!我们要还债!要还给下一代人一片森林、一片绿洲!”

他当地委书记期间,曾带人风餐露宿,徒步24天,详细了解大亮山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一个“种树扶贫”的梦想在他心中萌芽。

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对家乡的人说:“退休后,我会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

现在,他退休了。

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按规定到昆明安家休养的厚意,说服了家人希望他回家团聚的愿望,留下一句滚烫的话:“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

3月8日,杨善洲退休的第三天,他卷起铺盖,当晚就赶到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第二天,他带领着从各方调集的15个人,雇上18匹马,驮着被褥、锅碗瓢盆、砍刀镢头,一鼓作气上了山。

晚上,他们搭起草棚,挖出炉灶,点起篝火,召开了大山上的第一个火塘会议,做出计划,第一年种树1万棵。是夜,狂风四起,大雨瓢泼,窝棚被掀翻,炉灶泡了汤,一群人只好钻到马鞍子底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杨善洲的大亮山植树造林就这样开始了。

“好个大亮山,半年雨水半年霜,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

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住下来,成为第一考验。最初用树枝搭的窝棚,不到半年就被风吹烂了。他们又修建起40间油毛毡棚,冬天冷,夏天闷,碰上下雨,被窝常被淋湿。上山几年,杨善洲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夜深人静,人们常常听到他阵阵咳嗽声从毡棚里传出。

1992年,林场建起了砖瓦房,职工们首先想到了杨善洲,可他死活不住,他说:“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最后硬是把房子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自己仍住在油毛毡棚里,一住就是9年,直到全部人搬进了砖瓦房。

没有路,他们往山上运苗子和物资都是马驮人扛,杨善洲常常一边赶着马,一边挑副担子,在山里一走就是大半天。

1990年,杨善洲跑到省上要了一笔钱,林场开始修路。有人主张请专业设计部门来做公 路规划,他不同意:“林场现在没有多少钱,有钱也得用来买树苗呀,我们自己干!”他找来一些仪器,每天背上一袋干粮出去测量,常常天不亮出发,摸黑回来,14公里的山路,不知跑了多少趟,哪里有个窝窝,哪里有块石头,一清二楚。最后,全部路修下来,平均每公里只花了不到1万元钱。

买树苗资金不足,杨善洲就经常提个口袋下山到镇里和县城的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扔掉的果核,桃核、梨核、龙眼核、芒果核……有什么捡什么,放在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用马驮上山。他说:“捡果核不出成本,省一分是一分。”

每年的端阳花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捡果核,成了花市上一道“另类”风景。

有认识他的人说:“你一个地委书记,在大街上捡果核,多不光彩。”他说:“我这么弯弯腰,林场就有苗育了。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

不过,在大街上看到父亲捡果核的女儿老二老三感到不光彩了,劝他不要再捡。他说:“是不是你们觉得丢面子了?不要老想着你们的父亲是个地委书记,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你们感觉我给你们丢面子了,那以后不要说我杨善洲是你们的父亲!”两个女儿流下泪水:“爸爸,我们错了……”

有一次,捡果核,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小伙子恼了,张口就是粗话,有人赶忙把他拉一边,告诉他老人是原来的地委书记,捡果核造林呢。他惊得半天没吭声,转过身说了一句:“这样的官?我服了!”

如今,杨善洲捡回来的果核,已成为大亮山上郁郁葱葱的果林。

为种树造林,杨善洲倾注了多少心血与艰辛,大亮山知道,每一棵树知道,每一片绿荫知道……

1999年,杨善洲在山上用砍刀修理树杈时,一脚踩到青苔上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很多人都想,老书记可以留在山下好好休息了。可半年后,他拄着拐棍,又走进了大亮山。

22载辛勤耕耘,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5.6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美国山核桃……

一辈子的生命坐标,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

杨善洲从20多岁起担任县领导直至地委书记,他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

他很少呆在地委机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顶个草帽,穿双草鞋,随身带着锄头、镰刀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块地里的草长高了就锄两把。地里看过了,群众访问过了,这才到乡上县上。他说:“与群众一起劳动,了解到的基层情况最真实。”

保山有5个县,99个乡,每一个乡都留下了杨善洲的脚印。龙陵县木城乡地处中缅边境,不通公路,是最远的一个乡,很少有领导去。杨善洲上任不久,便徒步4天,进了木城乡。

在一间破旧的茅舍前,一位农民把他引进屋。一张用竹竿捆扎的床,一张草席,火塘旁放着一只破瓦罐,杨善洲把手伸进瓦罐,抓出一把干瘪的包谷。他走到那位农民面前:“老乡,对不起,我没有当好这个地委书记……”

当夜,杨善洲召开乡干部会议,他说:“我得先做检讨,你们这里的山是荒着的,地是闲着的,人的肚子是瘪着的,袋子里是空着的,我没尽到责任。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帮助父老姐妹铲除贫穷的根子,让他们都过上幸福的日子!”

第二天,他从木城出发,又徒步3天,跑遍了周围的几个乡,十几天后,保山地委做出了改变边境贫困乡村面貌的实施方案。

杨善洲常对地委一班人说:“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也不安宁!”

不安宁,成为杨善洲烧在心头的一把火,为了群众能过上好日子,他一刻也不安宁。

“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这是早年流传在保山地区的顺口溜。由于保山地区山区面积占91.79%,土壤贫瘠、种植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产量在解放初期很低。

杨善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

他专门在保场乡种了半亩粳稻试验田,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一亩地可以提高产量三四百斤。为让群众熟练掌握这一种植技术,他常年跑田间地头,亲自示范推广。

直到现在,保山当地群众插秧还用这个“三岔九垄”。他还种了“坡地改梯田”、“改条田”、改籼稻为粳稻等各种试验田。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作“粮书记”。

毋庸回避,杨善洲也不是事事都看得准。他也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落后于农村改革的实践。但当他一旦了解到群众的意愿,便会义无返顾地为之奋斗。

一辈子的精神品格,用手中权力老老实实为人民办事

1985年,保山地委建办公大楼,第一层已经建起,这时,昌宁金华乡发生水灾。杨善洲立即赶往灾区,看到老百姓受灾严重,十分难过,回到保山,命令办公大楼在建项目马上停工,把资金拿来救灾。有人想不通,认为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动资金。杨善洲激动地说:“如果眼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地坐在这么富丽堂皇的大楼里,悠闲地办公,你不觉得有愧吗?”

在杨善洲的心里,对人民群众永远怀着一种谦卑与敬重,他们真正是主人,他是公仆。

公仆如牛。杨善洲说:“我就要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下乡,总像一个三人战斗小组,司机、秘书,一辆212吉普,其他随员一个不要。上路,直奔田头。

碰上饭点,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绝无例外。

有一次,在龙陵县调研,结束时,三人在县委食堂吃了一顿饭,一碗白菜,一碗蒜苗,一碗酸菜炒肉,外加一碗萝卜汤,一共6.5元。秘书去结账,县委书记推辞:“菜很简单,我用我的伙食费去冲抵就行了。”

回保山路上,杨善洲突然问起吃饭是否结账,秘书如实相告。

“停车,你立刻搭班车回去结账!”他的口气不容商量。

秘书只好下车,拦了一辆公共汽车,回去结了那6.5元的伙食费,可他在路上来回的车票、住宿却花了33.5元。他一路都在想,这就好像用一只鸡去换一只鸡蛋。

回到保山,一连几天,他想着最后全部由老书记掏钱结的这笔花费,忍不住脱口而出:“为了6块多,你又花上33块多,值不值?”

杨善洲接口道:“账不能这么算。领导机关的人不能占基层便宜!”

杨善洲用钱“散”是出了名的。走到哪里,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有人劝他不必,他说:“我是这里的书记,老百姓有困难,我能看着不管吗?”

用钱“散”的杨善洲,自己的生活却“抠”得很。

他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木桌,一张木板床,床上一个草垫子和草席;穿的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喜欢抽烟,还舍不得抽纸烟,天天一包烟叶子一支烟斗带在身边。他走到哪里,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大干部,曾经闹出几次去宾馆开会被服务员挡在门外的笑话。

杨善洲更“抠”的是,他绝不允许自己占公家一丁点便宜。

他的家在保山施甸县姚关镇大柳水村,离保山有100多公里。他回家从来没用过一次公车,都是自己买车票坐班车回到施甸县城,往下的路当时不通车,他就徒步走回到大柳水村。他 3 的理由很简单:“回家是私事,不能用公车!”

1984年一个星期天,杨善洲回家后,与三女儿杨惠琴一起回保山,突然天降大雨,淋得没法走,他们就到一旁的姚关镇政府躲雨,镇委书记说:“老书记,我和县上联系,来接你。”他说:“接什么接,我们躲一下,等雨停了就走。”

父女俩躲了一阵,见雨不停,就打着雨伞走了。区委书记赶忙给县委办公室打电话,县委办公室主任深知老书记的脾气,专门派车,他肯定不坐。于是,他想了个主意。

驾驶员小李按吩咐,开车沿大路朝老书记驶去,碰面时不停车,开过几公里后再折回来,赶上他们,大声招呼:“老书记,去哪里?是去施甸吗?我刚办完事,正好捎上你们一脚!” 杨善洲没想到他们的招数,确信是偶尔相遇,这才和女儿一起上了车。到了施甸,父女俩买上车票回到保山。

杨善洲的二女儿杨惠兰是乡里的民办老师,那年考地区中专差一分落榜,他拍着女儿的肩头说:“别难过,明年再考。”女儿问:“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他严肃地回答:“不行!我没这个权力。”后来女儿考上了公办教师。为此,县里特别叮嘱杨善洲的秘书:“请你一定要告诉老书记,他家老二是自己考上的,和我们没关系。”

在杨善洲眼里,权力是人民的,他只是为人民来行使,行使的标准,就看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有一年,他的一位老相识从外地回来分配到公社工作,老相识找到他,希望帮忙转到城区。杨善洲说:“为什么首先考虑的不是工作而是个人利益?这是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的,你应该去报到,以后有困难再研究。”

在回地委的路上,杨善洲对秘书说:“地委是党的机关,要告诉机关所有的干部,不能为那些只图个人利益的人开方便之门。”

回到地委,一位亲戚早已在屋里等候:“大哥,你现在说话办事都管用,把我爱人和小海从乡下调进城里吧。就求你这一次……” 杨善洲笑了:“我这个共产党的干部可真不好当,办私事的都把我给包围了……”他对这位亲戚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

多少年来,杨善洲把“后门”关得紧紧的,但他的“前门”总是敞开的。地区农科所农艺师毕景亮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农村,家里比较困难,杨善洲在地委常委会议上提出:“像毕景亮这样的科技干部我们要主动关心他,尽快解决他的困难。不光是他,也要注意解决其他科技干部的后顾之忧。”

群众说:“老书记‘后门’上的那把锁是没有钥匙的,但是他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困难的钥匙却揣了一大串!”

一辈子的为官情怀,宁愿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与群众一道,承担起通往幸福生活路途上最后的艰难

环抱在山洼洼里的大柳水村,是杨善洲这辈子从未起过根的家。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20岁就成了这一带有名的石匠。后来,在这里娶了媳妇成了家。又后来,他跟着共产党的土改工作队走了。

然而,对于这个家庭,走出的男人身份的改变,丝毫没有影响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一家人的人生轨迹。他们和大山里每一个农民一样,至今依然过着地里刨食、山上找钱的艰辛生活。

看过去很普通的几间砖瓦房,是2008年才建起的。村里人说,他们家原先的房子是全村最差的。

1967年,老房子破得挺不住,一到下雨,满处漏水。妻子张玉珍看着婆婆和娃娃在雨水中躲来躲去,无奈之下去了保山,找到当家的说了家中的难。杨善洲听了,半晌无语,摸遍全身,找出仅有的30元钱:“你先拿这些钱去姚关镇买几个瓦罐,哪里漏就先接一下,暂时 4 艰苦一下。”

妻子回到家里,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爹爹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多少艰难困苦,张玉珍靠着山里女人石头一般的坚韧挺了过来。

3个娃子上学,当家的捎回的钱不够,一到秋天,她就每天跑十几里山路去采野果子,背到集市上去卖,一背篓能卖2元钱。

早在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就提出把他的妻子孩子转成城镇户口,他谢绝了。

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后,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母亲、爱人和不满16岁的儿女可以“农转非”,可他却把申请表格压在抽屉里一直不办。他说:“大家都来吃居民粮,谁来种庄稼?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愿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1988年,家里人想在施甸县城附近建个房,为他下山进城办事方便,家里人也可多照顾他。他同意了,心底里更多是为弥补多年来对家人的愧疚。于是儿女先借下5万元钱,买了地,盖了房。老伴找到他:“能不能凑点钱,帮娃娃们还还账?”

杨善洲东拼西凑只凑到9600元。老伴问:“9600块,能还5万?”账还不上了,为了不拖累儿女们,杨善洲做主,房子还没住就卖了。

这件事在保山广为流传,人们编成了顺口溜:“施甸有个杨老汉,清正廉洁心不贪,盖了新房住不起,还说破窝能避寒”。

杨善洲的根,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大柳水村。

每当有人问起张玉珍老人:“你当家的是‘大官’,你一家子怎么还过得这么苦?”

老人总会平静如水地说:“他当官是为国家当,又不是为我们家当。”

也有人问过杨善洲,作为一个儿子、丈夫、父亲,你对家人有愧疚吗?

他点点头,低声地说出两句话:“自古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啊!”那一刻,他眼里有泪。

这个秉性忠厚质朴的山里人,何曾没有一腔儿女之情?!

他是母亲的孝子。每年,他都会花钱从保山买一包补药,煨给母亲吃几天。地委的人都知道,只要书记老家来信说是母亲病了,他一定回去。母亲89岁那年,他回去探望,原打算第二天就走,看到老人家病重在身,便留下来,日夜侍奉,整整住了9天。这是他离家几十年中,回来住得最长的一次。老母亲是在他的怀里去世的,他抱着母亲的头失声痛哭:“娘,不是儿子心肠硬,只因为您儿子是人民的干部!”

他疼爱妻子。每次回家,哪怕住一晚,他都会下地,把要做的农活做了,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了。逢年过节,总记得扯几尺女人家喜欢的花布。他23岁娶了她,那会儿穷,没给她点什么物件。他出去了,可这事一直没忘。直到1997年,他省吃俭用攒下500块钱,塞到她手上:“替我给你买个戒指吧。”

他是慈祥的父亲。3个女儿都是他给起的名——惠菊、惠兰、惠琴,爱树爱花的父亲,把女儿们在自己心里种成了三棵美丽的花。每次回家,他都会从粗大的手掌里给娃娃们变出几块糖,几个果子,然后拉着她们的小手一块下地干活。惠兰总忘不了,有一次爹爹给她梳头,扎的两根小辫子就像两只小牛角。

杨善洲这一辈子,是带着他的家人和他一起担当起一种胸怀,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他心疼家人,但是,看着更多的还在艰难中的群众,他别无选择。

一辈子天高地阔的豪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杨善洲病了。他得了肺癌。尽管家人瞒着他,他心里明白,这一回,是过不去了。

其实,对于死亡,他并不在乎。重要的不是死,重要的是如何生。他欣慰,这一辈子选择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即使在人生最后的年月,他依然没有愧对自己的心。

作为大亮山5万多亩林场的指挥长,他除了拿自己退休后的一份退休金,在林场拒绝拿一分钱工资,只接受每个月70元钱的生活补贴,后来随物价水平,涨到了100元。林场曾多次要给他一个月500元补助,他总是一句话顶回去:“我上山是来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不仅不要钱,他还倒贴钱。

他下乡、出差都是自己掏腰包,22年里,他在林场从没开过一张发票,没报过一张单子。

按照保山当地政策,引进资金可以有5%-10%的提成,按这个额度计算,杨善洲这些年前前后后引进的资金应该有40万元的提成,他从来没要过一分钱。他说:“拿工资就要干活,引进项目是本分,怎好意思提成!”

上级部门考虑他年纪大,上山下山不容易,给他配了一辆吉普车,他还是老规矩,私事不用公车,用了就要交钱。他老伴去医院看病,用了4次车,他一共交了370元的汽油钱。

有人曾问,杨善洲凭了什么能拢住十几个铁杆追随者,在一片荒山秃岭上造出这么大一片森林?

林场的人说,我们就是冲着老书记这个人,再苦再累,跟着他心甘情愿!

大亮山就这样在杨善洲带领的这支队伍手中变样了。

树苗儿一片片扩展,一年年长高,长成了林子,汇成了5.6万亩的林海,林海招来了云,蓄住了水,昔日干涸的大亮山在水的滋养下“活”起来了。

多少年,喝水靠马驮人挑,婚丧嫁娶送礼要送两担水的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喝上了甘甜的水。有了水,农民种起了蔬菜、蘑菇、茶叶……拉到集市上换回了钱。

多少年,山里人出门没有路,如今,林场的一条大路串通了村村寨寨,山里跑起了大大小小的运输车。

多少年,山里人没有电,如今,林场的电拉到了七岭八坡,夜晚的大亮山如同掉下一片星星。

多少年,荒芜的大亮山吓跑了所有山里的野生动物,如今,这里又出现了野猪、野鸡、狗熊,还有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

大亮山成了聚宝盆。

有关部门算了一笔账:整个林场约有1120万棵树,按每株30元的最低价算,总价值也有3亿多元!林子每年成长,又是一笔可观的绿色存款,至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无法估量。

杨善洲笑了。

这时他才感觉自己老了。老了,就要做老了的安排。

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他说:“这笔财富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和群众的,我只是代表他们在植树造林。实在干不动了,我只能物归原主。”

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我早就说过,自己办林场是尽义务,不要报酬。”

保山市委市政府决定给予他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转过身来,给保山第一中学捐出10万元,给林场建瞭望哨捐出3万元,给山下老百姓修建澡堂捐出3万元。

他最终留下4万元。因为,他想到了老伴,一个一辈子含辛茹苦、给他撑起整个家、没享过他一天福的老伴。

他对老友说:“如果我先走了,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了。”

他决定把这4万元留给老伴百年之后,让他一生愧疚的这个好女人安安稳稳,一路走好…… 2010年,杨善洲突然病倒。他预感到,他真的要走在老伴前头了。他躺在病床上,老伴来看他,俩人都说不出话,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两双眼睛都在淌泪……

他知道,她懂他。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她更懂他的了。他为什么一生选择了这样一条人生道路?根,在大柳水村。

他16岁,滇西抗战,被派去参加担架队。和他一起抬担架的是一个叫刘贵的40多岁的农民。刘贵用绳索将年少的他套在担架上,万一滑倒,他会拽住他。上坡时,刘贵叫他在前,他在后;下坡时,刘贵让他在后,他在前。少年的他走得轻松稳当,可他走得挥汗如雨,磨烂的草鞋露出脚趾,在山路上留下点点血迹。

这件事在他心里装了一辈子,父老乡亲给予他的真情,成为他日后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一辈子为人民谋幸福的源泉。

后来,村里土改。他家是佃农,没有一分田地,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分到一亩地。没曾想,他家分到了10多亩地,从此他可以在自己的田地上种庄稼了。他感恩共产党。也就在那一年,22岁的他,娶了邻村21岁的她。

再后来,他走出家门,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懂得了共产党的理想与信仰,他的心一下子变大了,认下一条道,这一辈子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她懂他。病床边起身,她轻轻留下一句话:“病好了,就回家……”

他终于要回家了。

这之前,他在林场房前仔细种下一棵玉兰花,这是万千花中他最喜欢的花。玉兰花在当地称 “报恩花”,他说,这棵花是我对家人最后的表达了。

这之前,他给林场4棵雪松仔细培了土,这是他当年上山时带上来的4株小盆景,如今已在大亮山上扎下根,苍翠挺拔。他说:“共产党人就要做雪松。”

2010年10月10日,杨善洲告别人世。

他留下话:不开追悼会,不办丧事,遗体火化,如果我的亲朋好友和家属子女想念,就到雪松树下坐一坐吧……

这是大亮山最悲伤的秋天,层林如挽,长风当泣……

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涌出家门,为他们的老书记送行……

“一尘不染香到骨,两袖清风昭汗青”……哀思如潮,挽联如织。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

这首歌唱遍了整个大亮山。

下载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爱情、小幸福、一辈子

    小爱情,小幸福,一辈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也是这个世界上永......

    做一辈子幸福的人

    做一个幸福的守望者我是一名教师,和许许多多的老师一样,是无数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教师中的一份子。业余的我喜欢吟诗,喜欢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喜欢把它编成我自己......

    找幸福

    找“幸福” 浙江省天台始丰小学六(3)班洪XINGWEN 我在台灯下认真地读着《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不禁想到:书本中 的“幸福”,我们早已在享受了呀,不算新鲜事。眼下,我们还能找到什......

    一个SOHO人的找厂难题

    一个SOHO人的找厂难题 我是一个SOHO人,在外人眼中SOHO人“不用黎明起,不用挤公车,不用着正装„„”,但其实做SOHO并不轻松,从谈业务到打杂都要一人包干,还要承受生活和资金的压力......

    一个故事,两个人的一辈子

    一个故事,两个人的一辈子 (#两年前,男孩认真的写了这辈子写过的最长的,最真的一篇文章.写给他初中作文里唯一出现过的那个女孩: 在很久以前、一个男孩喜欢上一女孩、当时两个......

    幸福的爱你一辈子(合集5篇)

    幸福的爱你一辈子 ========== 傈僳乡音原创 ==== 词曲:贺顺才苍茫的路上 让我遇见你 从此我的人生添增了意义 爱情的光芒 照亮了前方 我们相依相偎一起闯天涯 坎坷人生路 有......

    低头找幸福

    低头找幸福 ————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二三事 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学陈德鹏 每个人都在寻求幸福,其实幸福就在平淡而又温馨的平凡生活中,珍惜平凡就是珍惜幸福。 ———题记......

    人就这么一辈子杂文随笔(大全)

    前些天,在本地的微信平台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35岁的女子因和在上海打工的丈夫闹矛盾,一时想不开跳楼自杀了。正是如花的年纪,却用这种极端的方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在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