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成绩分析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沙浯小学 王倩
本次期末质量监测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卷从字词,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本试题分五大部分:词语、选择、积累运用、阅读和习作。字词和选择部分包括对要求掌握的生字、选择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组词、病句及句子训练的检测。题型还积累与运用主要检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测了学生对课文背诵的情况及学生对日积积累和背诵课文的掌握情况。阅读有两篇课外阅读,检测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短文的能力,检测了学生对句子中的词的所起的作用的理解能力,检测了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掌握情况。作文部分是让学生根据两篇课外阅读写一篇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文章,任选一个角度,可以写父母为自己做过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写父母表达爱的特点,还可以写其他的内容。习作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该试题对引导今后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一、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
本班考试人数61名。平均分80.4分,及格人数45人,及格率74%,成绩不是很理想。
二、试题分析与评价
本次期末质量监测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卷从字词,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本试题分五大部分:词语、选择、积累运用、阅读和习作。字词和选择部分包括对要求掌握的生字、选择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组词、病句及句子训练的检测。题型还积累与运用主要检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测了学生对课文背诵的情况及学生对日积积累和背诵课文的掌握情况。阅读有两篇课外阅读,检测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短文的能力,检测了学生对句子中的词的所起的作用的理解能力,检测了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掌握情况。作文部分是让学生根据两篇课外阅读写一篇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文章,任选一个角度,可以写父母为自己做过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写父母表达爱的特点,还可以写其他的内容。习作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该试题对引导今后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三、教学反思 成效及经验 积累运用部分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 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总的来看还不错,但有个别学生对于复杂难写的字掌握得不牢,如“嫌疑”“瞻仰”要加强这部分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题:多数学生能正确选择多音字的读音,但是在改正时只改了一个并未找出全部,这是扣分的主要原因。
第二题的第四小题:多数学生能够做对句子训练。
第三题: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的第一小题的歇后语部分学生大体情况不好,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求甚解。第三小题是课外阅读的相关内容主要是涉及《语文主体丛书》,这部分学生的答题效果还可以,这与平时的阅读息息相关。
第四题:课外阅读。
阅读部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课外阅读两篇。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优秀学生能够准确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哪那几个方面说明。
第五题:习作,让学生根据两篇课外阅读写一篇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文章,任选一个角度,可以写父母为自己做过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写父母表达爱的特点,还可以写其他的内容。习作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该试题对引导今后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看,学生写得较好。经验:教师能够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认真研究并贯彻执行三环节教学模式。抓好个人的常规教学,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四、问题与经验:
有个别学生对于复杂难写的字掌握得不牢,如“嫌疑”“瞻仰”词语学生写错的较多。要加强对学生生字的书写指导。学生对多音字掌握不准,今后要多加强训练。个别学生书写不够规范,有几名学困生有做错的现象。由于部分学生的不细心和平时阅读不够。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本次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部分学生字迹潦草不规范。
原因: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还不够科学。双基训练还不扎实。对差生的辅导时间上还不充分。
四、改进措施及做法。
1.认真做好三环节教学研究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率。2.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3.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巩固识字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期末成绩分析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素质检测四年级共有233人参加考试,总分18259分,平均分78.36分,及格率为 91 %,优秀率为 34%。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四大部分:基础知识 知识回顾 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亮点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本次期末测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掌握较牢,基础较好,尤其是生字词扣分较少,看来期末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对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基本掌握。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的掌握,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基本上很少丢分。此外,知识回顾部分学生失分也较少,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透彻,知识点掌握牢固,这跟老师们平时精彩的课堂教学是分不开的。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2)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一件令我自豪的事》,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3)不注重审题。
从整体卷面看,一大部分平时比较优秀的学生在一些简单的题上出错,但是下来一问,他们都能答出来,可见失分的原因就是考试时不注意审题,没理解题目的意思,比如有一道题要求把句子“下雪后的大地真美啊”写具体。因为平时练习的句型转换比较多,结果学生都写成了感叹句,反问句等。因此而失分非常遗憾。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3、潜心解读文本。
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
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4、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5、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五、帮扶计划
此次考试中,在六个班中7班的成绩偏低,从卷面上来看,导致成绩差下的原因是班里学困生较多,四分之一的学生成绩在60分以下,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成绩在60---70分之间,而纵观这些学生的卷面,基础知识和知识回顾部分失分严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单独辅导,课堂上也应更多的关注这些学困生。今后在教学中,我们教研组全体老师发挥集体的力量,多交流多探讨,尽力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总之,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成绩分析(共)
语文上学期期末成绩分析
二年级
明霞
本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写话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6人,人平分,及格人数 人,及格率 %,优秀人数 人,优秀率 %。
二、试卷分析
本次的语文试卷共12道大题,整个试题以突出学生识字、认字的能力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扩展练习,体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1、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试题分别从字词句段等方面入手,从字词识记、理解,文章感悟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检测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扩展的能力。
2、阅读与写话的锻炼与扩展。
从试卷的7、9、10题中体现了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的重视程度。包括阅读理解和最后一题的写作,充分体现了“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终服务于生活”的宗旨,从孩子的身边挖掘写作素材,让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看生字书写生字、形近字组词、查字典几题失分少,出错的原因多是由于个别学生基础差字词掌握不牢,出现错字现象。可见低年级的识字更应该经常地“温故知新”、基础薄弱的孩子需要老师耳提面命加强督促。另外写出反义词的第6题个别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个别孩子在日常学习中“读天书”,会背不会写。这也源于平时对其督促不到位,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差。7、8、9三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孩子们对词语搭配、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转换这类题型已能很好掌握。所以,失分较少。
阅读理解学生做得一般,只有少数学生不能理解题义,对部分字不认识导致不能读懂题意,因此不能填入合适的词语,也不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填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有的学生是因为怕时间不够,急于完成试卷,看到问题后就忙着去找答案,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只是为了完成文章后面的思考题而读书,缺少正确的读书态度。
2、教师引导不够,指导不到位。每次让学生读书,个别同学只是机械地看,而不愿放声去读,注意力不集中,对读书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缺乏思考。
最后一题写话,学生得分比较。主要原因是平时对于写作练习,我着重于孩子们多读、多听、多练,孩子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学会给词语加上“颜色”、给句子加上“眼睛”。这也是本次测试孩子们能写出“天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的雪花”的原因。标点符号的使用也算比较理想,大多数孩子在上二年级之初基本不会使用标点,通过一次次考试的一次次提醒,目前已经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冒号、感叹号、引号。但由于个别同学前面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出现错字。
三、整改措施: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显现出的问题,我发现部分个别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阅读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在平时的作业、课堂练习中,着重强调写字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认真书写的快乐。多读,多说,多写,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阶段检测,以便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尽量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完成课堂达标。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会写。
3、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引导教育学生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多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首先就是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所要传达的意思,先口述再动笔,尽量地把语言写通顺。、认真做好单元测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弥补.。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巩固并深化所学知识,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平时的每一节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认、写、读、说这些项目有机融合到平时教学中,常抓不懈,做到功夫下在平时。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养成了认真的习惯,课堂效率才会提高,考试成绩才会提上去。那时我们的课堂才真正做到了优质高效,学生才真正的达到了童心飞扬。
第四篇:五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成绩分析
五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成绩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共有11人,学情调查考试平均成绩为88分,最高分95,最低分65分,全县排名第4名。
二、试卷分析:
试卷质量不错,检测类型多,比较全面地包含了所学内容,深受师生赞同。
三、成绩分析:
全班11名学生都及格,及格率达100%,10名学生语文都在88分以上,有的学生达到95分的好成绩。只有申宝丽同学考了65分,全班合格率只达到90.9%,严重地影响了全班的整体成绩。
四、存在问题。
具体分析下来,我认为申宝丽同学之所以考不好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基础差一些;二是上进心不强;三是怕吃苦不肯认真完成作业。问题出在学生,其实根本还在老师。我认为我的责任最大。一是对差生关心不够;二是对差生缺乏耐心;三是辅导不能长期坚持,时冷时热。
五、采取的措施:
平时多到学生中间转转,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与帮助,对取得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与鼓励,想方设法转化学困生。牢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教育理念,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学困生。多与家长联系,家长与老师齐抓共管。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弥补学生在家中无人辅导的不足。
六、努力的方向:
在新的一学期,下大气力消灭不合格,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2011期末成绩分析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各位老师,全体同学下午好!
我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从7月6日开始到8日圆满结束。7月12日成绩统计分析完毕。成绩分析结果表明:
一、从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比较来看:
语文科目成绩较好的班级是:
八、1
七、3
数学科目成绩较好的班级是:
七、4
八、英语科目成绩较好的班级是:
八、1
七、2 政治科目成绩较好的班级是:
八、1
七、物理科目成绩较好的班级是:
八、2
历史科目成绩较好的班级是:
七、5
八、地理科目成绩较好的班级是:
八、4
七、1 生物科目成绩最高的班级是:
八、1
七、5 二、从同一科目各年级比较来看:
语文平均成绩: 七年级:58.1
八年级:66.1 数学平均成绩 :七年级:29.9
八年级:33.6 英语平均成绩: 七年级:44.7
八年级32.4: 政治平均成绩: 七年级:69.1
八年级:62.7 历史平均成绩: 七年级:50.8
八年级:57.4
地理平均成绩:七年级:50.7
八年级;64.5
生物平均成绩:七年级:39.6
八年级50.9: 物理平均成绩: 八年级:43.4
三、在本次考试中,共有
36名同学成绩突出,并通过思想表现、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将获得表彰奖励。希望这些同学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向这些同学虚心学习,奋起直追,争取在期末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为自己争光,为班级争荣誉。但是在本次考试中仍有少数几个同学不顾老师的再三强调,违反考场纪律,在考试中作弊。不但影响了自己的成绩,也损害了自己班级的良好形象,希望这些同学及时改正,端正思想,平时抓紧学习,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拿真实的水平考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