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

时间:2019-05-13 08:0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

第一篇: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

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

原创:小白-cabbage00

内容摘要:鲁迅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接受,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由于生活在近代中国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目击了中国人民深受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痛苦,加上幼年遭受家庭变故,之后奔赴日本学习,看到中国人民的麻木,历经冷暖的鲁迅,开始冷眼看待世界,并积极寻找到以文化来救亡的道路。在其自身文化选择意识推动下,鲁迅吸纳接收西方文化,并根据自身特点对其加以改造,而不是生搬硬造,创造成为自己的思想,其中包括进化论、立人思想,非物质重精神等。这些思想继承了一些西方文化,但又异化于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也赋予了它们新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鲁迅;早期思想;选择意识;接受表现

一、影响鲁迅早期思想的时代背景

中国自1840年被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国门之后,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交锋无一胜绩,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被推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境地中,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亡主张,总括起来则主要有林则徐、魏源首先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及洋务派提出的“富国强兵”和维新派提出的“君主立宪”以及革命派提出的推翻满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主张。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的主张彻底破产,中国不但没有走向富强的道路,反而惨败于自己曾经弱小的近邻。维新派在甲午战争之后乘势崛起,但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但让人看清了中国残酷的现实,也让人们认识到要依靠满清政府来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不切实际。革命派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满清政府由于与广大的汉族人民存在着激烈的民族矛盾,他们不惜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屈膝求和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方式维持自己的腐朽统治,因此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进而促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就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但革命派过于注重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对于文化启蒙缺少应有的重视,主要依靠华侨,会党和新军的力量,没有取得下层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支持,这也就为日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取埋下了祸根。清末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各式各样的主张,但却并未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中国甚至益加的沉沦衰落。鲁迅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的,他认识到,中国不可能通过从器物上学习西方实现救亡,也不可能通过制度上的改变现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中国人看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到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如此的进步,拥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根源是什么。西方能够如此强盛,根本的原因不在器物上,而是在观念上,在思想上。在思想上拥有创造力,才会有创造器物的动力,才能主动的创造财富。鲁迅认为中国落后就落后在国家的闭关锁国,自诩为天朝上国,没有上进心,观念迂腐陈旧,清政府的腐败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实质的是笼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就必须从思想上、从文化上入手为此,中国的出路就要冲破传统,另辟蹊径,向西方学习科学和物质文明,同时也应该注意吸取西方的教训,不能以为“科学万能”,还应警惕从西方传来的“新疫”。为此,他不断的学习西方文化,并在学习与接受中加以选择、创造,希望通过改变国人的观念来改变中国的现状,从而实现救亡图存。

二、导致鲁迅文化选择的主观因素

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有时代背景上的原因,也有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观因素方面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童年经历对他的影响,另一个是在外留学经历对他的影响。

(一)童年经历对鲁迅的影响

鲁迅出生时,绍兴周家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讲究读书。鲁迅幼年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家教虽严却不失温和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里。十三岁时, 祖父因科场案发下狱, 鲁迅兄弟避难下乡, 父亲久病不愈, 随之是长辈的怨恨, 亲友的辱骂, 同族的倾轧, 世人的冷眼。作为破落户的周家长房长孙, 鲁迅过早过多地承受了世态炎凉的煎熬、摧折和人世变幻莫测。从那时起鲁迅已经不再有少年人任性的权利, 也不允许他像其他孩子一样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内心世界因家庭的变故而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使他拥有比常人更敏感,更容易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这些家庭变故带来的缺失、不幸、坎坷, 使他很早在饱尝世态炎凉中认识了社会和人性的丑陋和卑劣, 从小便用阴郁、怀疑、憎恶的眼神来看待眼前这个社会的黑暗面, 并形成一种趋于实际的人生态度和明显内向、孤僻又略带偏执的性格, 滋生出愤世之情, 并奠定了鲁迅以揭露为指归, 以警世为追求, “ 为人生” ,“ 改良这人生” 的感情基础和文化选择倾向。

(二)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经历对鲁迅的影响

家族没落,漂泊流连于外地,经历着世间人暖,鲁迅开始冷眼对待这个世界。后来在21 岁时,即1902 年,拿到清朝政府的奖学金来到日本,之后奔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鲁迅发现日本人都瞧不起中国人。那时中国人、都留着长辫,日本人经常把中国人的长辫戏称为“猪尾巴”,这刺激了鲁迅的自尊心,但还没有达到愤怒的地步,对他刺激最大的是这两件事情,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幻灯片事件。鲁迅在异国感受到了中国被鄙视的处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验证中华民族并不是劣等名族。在藤野先生的帮助下,鲁迅努力的学习医学,学年试验完毕之后,同学一百余人之中,他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可是在日本人看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于是他们便对鲁迅的讲义翻检了一通。当他们发现藤野先生用红笔批改过的那些讲义后,便断定鲁迅“得到先生漏泄的题目”,于是借通告内容隐剌他,写匿名信诬陷他。这件事使鲁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而另一事件,幻灯片事件,又从反面坐实了这种轻蔑。有一天上课的时候,鲁迅与同学看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的片子,那个中国人被手持钢到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却个个无动于衷,神情麻木。看到这种情景,鲁迅被深深刺痛了:拥有西方文明的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在内心深处鲁迅一直对这种蔑视进行着默默地抵抗,但幻灯片上麻木的中国人却坐实了这种轻蔑,他深深地感到作为中国人的悲哀。他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他深感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很难根治心里的“疾病”,学医只是治标不治本,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根本是要救治人的精神,改变国人观念,唤醒民众觉悟。

正是由于经历了这许多的人情冷暖,面对遭受外国侵略与封建压迫的现实环境,鲁迅展开了他对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加上他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包括兴趣爱好等,一定程度也影响着他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接受。据许寿裳讲 ,在弘文学院学习时,鲁迅的书籍中就有拜伦的诗,尼采的传,这正是他幼小兴趣的延伸,以至后来喜欢东欧被压迫民族的小说 ,专门写文章介绍拜伦、雪莱等摩罗诗人。留学期间,他学习、掌握了日文、德文等外语,这更有利于他直接接触第一手外文资料,接受外国文化思潮。这种求知欲,使得鲁迅能冷静对待中西方文化,并对西方文化进行取舍,做出相应的选择与接受。在这样一些主观因素的推动下,鲁迅早期主要是希望通过文化思想上的变革,思想上的觉悟,来转变国人观念,唤起沉睡的中国人的觉醒。

三、鲁迅的文化选择意识

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进行了不同的选择与接受。如何处理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重建民族新文化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鲁迅认识到,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知识分子有两种错误的心态。一种是“抱残守闷”的国粹主义者。他们以中国传统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文化习俗为 “至美”之物,竭诚 固守,以致“耳新声而疾走”,表现 为一种“欧化 恐惧”的顽症。一种是 “蔑古尊新”的欧化主义者。他们“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同西方之术弗行,掊击旧物,唯恐不力”,表现为一种 “全盘西化” 的痴想。

鲁迅的特异之处在于他以现代人的价位尺度,“审己度人”,“慎施去取”,在理性的批判中进行比较和选择。他对异邦“新声”的选择比起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表现出更加鲜明的开放意识。早在 《文化偏至论》中, 鲁迅就曾表达了他关于文化比较方法的思想“ 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爱生 自觉” ,既要反对 “近不知中国之情” ,又需反对“远复不察欧美之实”,这样,才能确立新文化的范型“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怎么审己,怎么知人,中西文化的差别在哪?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说道:“平和为物,不见于人间„„西方哲士,作此念者不知几何人。虽自古迄今,绝无此平和之朕,而延颈方来,神驰所慕之仪的,日逐而不舍,要亦人间进化之一因子欤?”与西方不同的是“吾中国爱智之士,独不与西方同,心神所注,辽远在于唐虞,或迳入古初,游于人兽杂居之世;谓其时万祸不作,人安其天,„„思永保其故态。”中国人易安于现状,喜欢追思怀古,缺乏自我的创造精神“上下求索,几无有矣。第此亦不能为彼徒罪也,人人之心,无不泐二大字曰实利,不获则劳,既获便睡”,鲁迅认为中国缺乏一种积极上进的氛围。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是以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而意异于前说。有人撄人,或有人得撄者,为帝大禁,其意在保位,使子孙王千万世,无有底止,故性解(Genius)(33)之出,必竭全力死之;有人撄我,或有能撄人者,为民大禁,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故性解之出,亦必竭全力死之。”这便指出了所有中国人都出现的一个问题: “不争之民,其遭遇战事,常较好争之民多,而畏死之民,其苓落殇亡,亦视强项敢死之民众。”在鲁迅看来, “唯无校仇故,则宴安日久,琴落以胎,迫锣不来,上征亦辍,使人茶,使人屯,其极为见善而不思式”。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其特征之一就是压抑人的个性,扼杀人的精神。在封建权威的压迫下,人们开始变得思维迟钝呆板,麻木而缺乏自由创造精神。而西方则高度张扬人的个性和精神在实现自我和改造社会中的价值 ,把人视为自由的主宰。鲁迅对西方先进的理解是“然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而此特现象之末,本原深而难见,荣华昭而易识也。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张个性而张精神。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 鲁迅希望中国人正视现实 , 不能“安弱守雌 , 笃于旧习”, 要以西方文化的优长弥补中国文化的缺陷 , 只有不自满的民族 , 才能“争存于天下”。

为此,他在《文化偏至论》中表明了他的文化选择意识:“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 , 内之仍不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 ,由是转为人国。”鲁迅的文化选择是在选择与接受之前运用比较文化的眼光,亦即“运用脑 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能动的取舍。在鲁迅看来, 文化选择者的主体素质既可以从本民族文化潜能中获得,发扬“将彼俘来” 的汉唐文化精神,又可以从外国先进文化的启悟中获得,学习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以及 “摩罗”的创造精神。鲁迅本人作为一个出色的文化选择与接受者,就主要是通过这样深刻的继承与借鉴,获得了文化选择能力及丰硕的文化成果的。

四、“弃糟粕,取精华”,选择与接收西方思想文化的具体表现

鲁迅早期文化选择中,最早接收的西方外来思想无疑是以进化论为核心的西方近代理性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海克尔的生物哲学一元论、约翰.穆勒和斯宾塞以及梅契尼可夫的人类文明进化观等,都对鲁迅早期文化选择中的人类文明整体观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支持。但几乎与此同时,他又接收了叔本华、尼采、施蒂纲以及克尔凯郭尔的现代主义哲学的思想影响。这使他不仅能够使近、现代西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想体系并存于自己早期的精神世界里,而且能够运用后者批判前者。

鲁迅《摩罗诗力说》文中的一段话,说,可以说间接表达了他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与立场:“意者颂扬宗邦之真大, 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 爰生自觉。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 清晰昭明, 不同凡响。„„故曰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青年鲁迅在求学、留学与回国从事文艺运动的过程中,先后写出了涉及自然史、人类史以及世界史、文化史、美学、文学、民俗学、伦理道德与宗教等多学科范围的论文(它们是: 《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这些论文反映了青年鲁迅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识见,其知识面之宽、视野之广,足以见出外国文化思潮对他的多方面影响。具体地看, 《人的历史》属生物学范畴, 涉及了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科学史教篇》属文化人类学范畴, 《文化偏至论》涉及世界文化史与中国文化史,《摩罗诗力说》属文学、美学范畴, 《破恶声论》属民俗学、伦理道德与宗教范畴„„它们从广义上看,是青年鲁迅与外国科学文化发生关系的具体反映表现。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进化论——“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一条规律

在英美法等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 并已威胁到中国生存的特定时空条件下,严复着手翻译《天演论》。他以《天演论》宣传了以生存竞争、直线进化为特点的社会进化论,指出“ 盖生存竞争, 天下万物之公理也” 既竞争则优者必胜, 劣者必败, 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避免之公例也。”在严复以《天演论》宣传了以生存竞争、直线进化为特点的社会进化论后, 一些敏锐之士曾对此提出不同或修正意见!如章太炎的“ 俱分进化论”强调进化和退化的同时存在,李石曾介绍的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指出互助和竞争同为进化的不同侧面。到五四前, 物竞天择、生存斗争的理论逐渐为人淡忘。然而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演变出来的“ 唯新论” 却基本未受动摇, “ 弃旧图新”、“ 一代胜过一代”作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五四后, “ 进化” 这一词逐渐为“创造”“革命”等字眼所替代,更突出了新旧、古今之间的隔绝与对立。

《天演论》也大大启发了鲁迅,使他认识到了生物是不断进化发展的, 自然界存在着生存竞争, “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一条规律,并由此悟到,人类不自强则灭亡,唯自强方能生存发展,而且自强则必需要变革、斗争, 不能守旧、退息。鲁迅并非一味全盘接受严复传播的进化论思潮, 他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对“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作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解与诠释,并将之引申到了世界范围各民族(尤其包括弱小民族)。他自觉愤慨地抵制、抨击“弱肉强食”论,在《破恶声论》、《摩罗诗力说》等文中,斥责了暴力与侵略者, 讴歌赞颂了声援支持弱小民族的 “摩罗诗人”拜伦等。可见,鲁迅虽深受进化论思潮影响,。当然, 限于时代及自身认识条件, 当时的鲁迅,还只能以庸俗进化论来认识社会与历史发展,这是他的局限。

(二)立人——“任个人而排众数”:思想启蒙向现代意识并轨

早期的鲁迅以尼采的新理想主义和唯意志论为理想, 其目的在于使中国避免19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缺陷, 改造国民性, 提倡奋发自强以挽救危难中的祖国。在文言论文《文化偏至论》中, 鲁迅敏锐地观察到了19 世纪通行的精神已经到了“人唯客观的物质世界是趋, 而主观的内面精神, 乃舍置不一之省。重其外, 取其质, 遗其神, 林林众生, 物俗来弊, 社会憔悴, 进步以停”的地步, 是需要矫正这种“偏至”的时候了。如何矫正? 因此, 鲁迅认为尼采等“先觉善斗之士”张扬“主观”精神的做法值得仿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鲁迅认定并提倡了尼采的超人观念。那种从情感出发而又能勇猛奋斗、具有坚强毅力的“意志绝世”的超人就成为鲁迅心目中的希望之系。在此基础上, 鲁迅进一步发挥, 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 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立人”理念,所谓众数, 指一些政客通过金钱, 利用偏见, 操纵多数, 左右民意, 动辄以“ 大群”为幌子, 对各种新思想、独到见地攻击压迫、不遗余力。这种手段以集团利益为目的,忽视个人,抹杀了人的个性。鲁迅的“ 排众数”,是要排除那些“替统治阶级保守着奴才主义”的“大部分的市侩和守旧的庸众”,是那些“飞扬其性,善能攘扰,见异己者兴,必借众以陵寡, 托言众治, 压制乃尤烈于暴君”之辈。他透过表面而寻求本质, 得出西方社会发展可以炫天下者“ 根抵在人”的见解。“ 是故将生存两间, 角逐列国是务,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 ,,“ 人既发扬跨厉矣, 则邦国亦以兴起”。立人,立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所有的人,其核心和本质是要追求一个“个体的”与“精神自由”的价值理念。在鲁迅看来, “ 立人” 是兴邦振国的根抵、“尊个性而张精神” 是“ 立人” 的主要途径。“ 立人” 是实现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和创造性转化的主体和中介。没有“争天抗俗” 的先觉者的崛起, 就不会有“ 至诚伟美” 之声的产生, 也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振兴的希望。鲁迅的“立人” 说已经是中国化了的现代启蒙的追求。他期待的不是尼采式的“超人” , 而是屹立于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的“真人”。这种“真人”,具有“独具我见”“争天抗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具有“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意志; 具有与“ 古朴之民” 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具有深邃“ 内耀” 的精神世界;具有能够“白心于人前”的严肃品格。这样的“真人”才是“国魂”的代表者, 才能肩起重建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使之走向现代化的使命。

(三)“非物质重精神”

鲁迅对西方文化选择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精神的推崇,他提出非物质,重精神的主张。他所谓的物质, 指世纪末期西方社会中弥漫的道德颓丧、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对人的精神的腐蚀败坏。因此,他摒弃物质,而注重人的精神。鲁迅早期思想的一个关键观念就是“精神”。从《科学史教篇》:对“科学”背后的精神因素的揭示,到《破恶声论》标举“精神”为人性进化的标的,对“精神”的强调贯穿于五篇论文中。鲁迅在论述“非物质” 时, 首先批判近世文明的物质主义倾向: “ 不知纵令物质文明, 即现实生活之大本, 而崇奉逾度, 倾向偏趋, 外此诸端, 悉弃置而不顾, 则按其究竟, 必将缘偏颇之恶因, 失文明之神旨, 先以消耗, 终以灭亡, 历世精神, 不百年而俱尽矣。递夫十九世纪后叶, 而其弊果益昭, 诸凡事物, 无不质化, 灵明日以亏蚀, 旨趣流于平庸, 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 而主观之内面精神, 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 放其内, 取其质, 遗其神,林林众生, 物欲来蔽, 社会憔悴, 进步以停, 于是一切诈伪罪恶, 蔑弗乘之而萌, 使性灵之光, 愈益就于黯淡: 十九世纪文明之通弊, 盖如此矣”。在介绍“ 主观主义”时又说:“其说出世,和者日多, 于是思潮为之更张, 鹜外者渐转而趣内, 渊思冥想之风作, 自省抒情之意苏, 去现实物质与自然之樊, 以就其本有心灵之域;知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巅, 非发挥其辉光,于人生为无当;而张大个人之人格, 又人生之第一义也”。从这里可以看到,何为鲁迅之“精神”?意即物质文明不能成为人类生活的终极, 因为“客观之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 而其创造力的根源则是“主观之内面精神”,故“精神现象”才是“人类生活之极巅”,鲁迅以“主观”表达“精神”,“ 精神”在他那里, 是内在于人的, 并通过作为个体的“人格”承担下来, 在这个意义上,“精神”即“个性”。可以说,鲁迅以“主观主义”和“意力主义”来阐释他的“精神”,此“精神”既非外在于人的某一客观存在, 而就是人的主观存在, 亦非主体性意义上的建构理性, 而就是人的情感和意志,。

应当强调的是, 鲁迅“非物质”和“重个人”的思想, 和尼采的主张有着不同的内涵。鲁迅提出的“重个人”,是接受了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哲学家提出的个性主义思想。鲁迅的出发点是要通过宣传个性主义的思想达到启蒙的目的, 来改变“ 愚弱约国民”麻木精神状态,“瞿然者, 向上之权舆已。盖惟声发自心, 联归于我, 而人自有己,人各有己, 而群之大觉近矣”。只有人们有了自我意识,觉悟出人类的尊严和个性的价值, 才能够打破封建主义的桎梏, 使精神得到解放。他所提出的“掊物质而张灵明, 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 不仅批判了中国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盲目崇信西方的错误思想, 而且广泛、深入地考察和分析了十九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及其没落的原因, 对于叔本华、尼采和易卜生等人的思想作了介绍和估价, 业用来作为医治“十九世纪通弊” 的“药方”纳入其改革社会的思想轨道。鲁迅相信,二十世纪的文明将会扫除一切虚伪的东西,而变得深刻庄严, 因为它是建立在自觉的精神和意志力量之上。在中国建设这样的精神文明, 是青年鲁迅的理想和迫切的愿望。

五、鲁迅早期在选择和接收西方文化时的不足

鲁讯对西方文化经验观察、逻辑分析等科学方法积极地吸收科学,也自觉地选择了追求真善美统一的方法。身在日本的鲁迅 ,积极地感应这新的时代思潮 ,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武器 ,想用它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一方面体现了某种前沿性 ,即传达了在西方高度工业化国家的社会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人们的思索;同时由于国情不同,也必然存在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状态不甚吻合的方面。高度发达的西方工业化社会的焦虑与以传统农业为中心、尚未开始近代工业化过程的中国 ,存在着太大的差距。西方和日本已到了物质文明烂熟的时期 ,而我们还是正欲起步的阶段。西方要 “非物质”,不悖情理;而我们“非物质”,则似乎有些过于超前。上面说到鲁迅提出“掊物质而张灵明, 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它尊崇人的个性,但是这个主张不是一个科学的表述,它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个人和群众对立起来夸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方面。造成“ 十九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 的根源, 不是因为物质文明的发达, 而是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 任何一种形式的剥削制度, 都不可能产生高度的精神文明。此外, 鲁迅过高地估计了精神的力量, 幻想依靠精神战士的启蒙运动来改变人们的精神, 来张个性而建立“人国” , 这自然也是不可能的。鲁迅所要建立的“人国” ,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旧中国, 仅仅是个朦胧的理想。由于他当时没有找到科学的思想武器, 因而对于中国的“ 病态社会” 未能对症下药, 他的建设二十世纪中国精神文明的主张, 也必然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轨道。他把叔本华、尼采和易卜生等人推崇主观猜神, 宣扬意志力量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当作医治‘通弊”的药方加以介绍, 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惟有意力轶众, 所当希求, 能于情意一端, 处现实之世, 而有勇猛奋斗之才, 虽屡踣屡僵, 终得现其理想。鲁迅所向往的正是那种既有勇猛奋斗的才能而又能屡遭挫折跌仍能坚韧不拔, 终能实现其理想的意力超群的人。只有靠他们才能扭转时代的颓风。他从叔本华、尼采和易卜生这所摄取的也仅仅是这种坚强无比的意志力量, 从而把它作为改革社会与旧思潮斗争的精神武器。鲁迅“非物质” 的思想,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不科学之处在于它没有抓住“通弊”的病根,因此它既不能治本, 也无力治标,这一点已为中国革命的实践所证明。

六、鲁迅对西方文化选择的现实意义

正是对中国贫弱根本原因的洞察, 使鲁迅以开放的文化心胸去摄取当时新的思想学说, 以此来唤醒国人的自觉, 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这种摄取尽管还不圆熟, 但已显示出一个思想家开阔而敏锐的文化视野。鲁迅早期深刻的思想洞见, 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鲁迅摄取新思想时的主体自觉和文化视野。他能够认真地整理古籍并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面对西方文化,他大胆地拿来,绝不盲从,而批判地吸收。

鲁迅的文化选择不仅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构成添了许多重要的内容,更为中国文化转型和发展确立了一个理应如此的价值尺度。当我们把当年鲁迅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评的基本思想移入今天中国文化与社会状态中,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一位真正的思想家的价值,不仅表现为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深刻认识,更表现为他由此而推论、预见未来的能力。这种自觉地文化选择意识对我们当今这个较为浮躁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浅谈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随着中国走向国际化,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交际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了解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于西方文化的一些认识。

西方文化是在与基督教实力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西方特有的自然环境使之产生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宗教。西方文化冲破宗教统治不可能一下子就打破它的束缚,那么它就从细节上去一点点的蚕食宗教势力,结果就形成了发自于基础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个体文化,西方文化史是从古希腊文化开始的,期间涉及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西方文化也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核心就是观念的共识,东、西方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是互补互足的。西方文化现在也在不断地向东方文化学习,并且从东方文化中吸收一些有益的观念来融合在西方文化中,譬如一些西方国家倡导“团队精神”,并引入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对我个人而言,我是十分喜欢西方文化中的称谓礼仪、交谈礼仪、女士优先礼仪、餐桌礼仪的,这些礼仪会使人看起来有礼貌、有素养。

在科技创新方面,近代西方取得的成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从蒸汽机的发明,到通讯设备与系统的建立,这些无不体现着西方文化的先进。西方文化的确在各方面都很优秀,都处于世界的顶端,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持着西方文化优越论,总想着要出国发展,东、西方文化各有各的优缺点,喜欢国外的文化,首先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文化,更不能全盘否定东方文化。

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西方人是时间观念也是很强的,任何事都要按照计划进行,这些都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以上即是我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

第三篇: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赵林

基督教对西方的影响概述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是只信仰一个神的民族。A、波斯民族 B、犹太民族 C、希腊民族 D、罗马民族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截止到2003年,北美基督徒大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A、75% B、76% C、80% D、81%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摩西十诫要求不能直呼上帝的名,但可以图腾崇拜。()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4 【判断题】旧约指的是摩西与上帝签订的条约,新约指的是耶稣与上帝签订的条约。()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犹太民族的历史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犹太人把总是被别人奴役的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后,他们的苦难意识逐渐转化为了()意识。A、不幸 B、罪孽 C、敌视 D、欢快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犹太民族伟大的领袖()领导犹太人摆脱了非利士人的统治。A、亚伯拉罕 B、摩西 C、扫罗 D、大卫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公元前2世纪末1世纪初,犹太民族受()的统治。A、新巴比伦 B、波斯 C、希腊 D、罗马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犹太民族生活非常苦难,毫无优越感可言。()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犹太教的发展与基督教的产生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犹太教发生分裂后,艾赛尼派代表的是()。A、贫穷的游牧民 B、一般人民 C、知识分子

D、上层祭祀集团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制定了现代普遍使用的公历历法。A、保罗

B、尤里乌斯·恺撒 C、小狄奥尼修斯 D、希律王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下面犹太教派别中()信奉耶稣就是拯救他们的弥赛亚。A、法利赛人 B、撒都该人 C、吉伦特派 D、加利利派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一直都保持着和睦相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的来源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耶稣的观点的是()。A、上帝的国在人心中 B、弥赛亚不能被肉眼看到

C、要把上帝的国带到人们中间 D、上帝的国不能被肉眼看到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耶稣认为下面哪种律法最重要?()A、安息日不可做任何工 B、不可妄称神的名字 C、不能崇拜别的偶像 D、爱上帝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圣经只包含了新约的内容。()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和“弥赛亚”是同一个意义,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发音不同。()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差别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公元2世纪时,()企图斩断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A、撒都该人 B、灵智派 C、法利赛人 D、加利利派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新约的同观福音书不包括()。A、马太福音 B、马可福音 C、约翰福音 D、路加福音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基督教把耶稣之死都归结到犹太教身上,称为一种强烈反犹的宗教。()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二战中希特勒排犹的极端做法使得基督教徒开始同情和帮助犹太人。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希腊早期的宗教与哲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希腊文明最早起源于()。

A、多利亚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爱琴海文明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希腊自然哲学三杰不包括()。A、泰勒斯

B、阿那克西曼德 C、阿那克萨哥拉 D、阿那克西米尼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希腊神话中,文艺女神是()。A、阿佛洛狄忒 B、雅典娜 C、阿尔忒弥斯 D、缪斯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米利都学派和艾菲斯学派都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希腊哲学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提出了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对立。A、巴门尼德 B、苏格拉底 C、毕达哥拉 D、柏拉图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致力于把犹太教的摩西和希腊哲学的柏拉图结合起来的先驱。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斐洛

D、普罗提诺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毕达哥拉斯强调()构成事物的本源。A、灵魂 B、命运 C、数

D、神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奥尔弗斯宗教一个是哲学,一个是宗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想。()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思想的贡献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A、斐洛

B、赫拉克利特 C、奥尔弗斯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斯多葛主义观点的是()。A、主张世界主义,反对分离的国家和民族 B、主张世界公民

C、肉体要超越灵魂精神 D、禁欲主义的生活态度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普罗提诺对基督教的最主要的影响是提出了神学“三位一体”学说。()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普罗提诺“三位一体”中的“太一”相当于基督教的上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播和早期发展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是最早开始迫害基督徒的古罗马皇帝。A、奥托 B、高卢士 C、尼禄

D、君士坦丁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基督教最初传到罗马帝国时,只被()接受。A、公民 B、下层人民 C、贵族

D、皇族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罗马帝国皇帝对基督教的迫害使得基督教一度衰弱下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教之初的活动就包含领圣餐。()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的合法化和国教化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是由于()。A、大公教的成立 B、教义的统一 C、大公会议的召开 D、《米兰敕令》的颁布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由君士坦丁皇帝主持的大公会议是()。A、尼西亚大公会议 B、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 C、以弗所大公会议 D、卡尔西顿大公会议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希腊化时期开始后希腊文化的中心是君士坦丁堡。()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君士坦丁皇帝是罗马帝国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皇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教会之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罗马公教与希腊正教正式公开决裂是在()。A、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占领 B、1054年

C、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民族占领 D、四次大公会议之后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在后来几次大公会议上,西派教会总是略占上风,主要是因为()。A、西派教会的成员更多 B、西部经济更发达 C、西部文化水平更高

D、西部在政治上有更多的权力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在不需要殉道的时代里,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徒,就必须进行修道。()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大量罗马人开始加入基督教是因为他们之前就信任基督教义。()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罗马修道运动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早期教会三杰不包括()。A、圣安布罗斯 B、圣杰罗姆 C、圣安东尼 D、奥古斯丁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下面属于罗马文化特点的是()。A、彼岸主义 B、禁欲主义 C、唯灵主义 D、功利主义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基督教义认为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是不符合神意的,人不该有欲望。()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随着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成为排他性、专断型的意识形态后,修道运动开始走向相反的方向。()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和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大日耳曼尼亚的区域包括()。

A、多瑙河北岸 B、多瑙河南岸 C、莱茵河西岸 D、两河流域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日耳曼民族中最先入侵罗马帝国的。A、马扎尔人 B、阿兰人 C、西哥特人 D、匈牙利人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把基督教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A、凯撒 B、奥古斯丁 C、君士坦丁 D、狄奥多西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公元前四世纪以前,日耳曼人就曾主动攻打过罗马帝国。()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欧封建制度的来源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最小的单位是()。A、封建主直领地 B、采邑 C、庄园 D、村庄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封建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A、土地依附关系 B、人身依附关系 C、财产依附关系 D、思想依附关系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西欧封建社会封建主的土地和主权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4 【判断题】领主和封臣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也是一劳永逸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封建王国与罗马天主教会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11世纪以后,西欧最大的庄园主是()。A、公爵 B、王族

C、教会、修道院 D、国王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查理曼去世后,他的三个子孙通过《凡尔登条约》把查理曼帝国分为三个部分,不包括()。

A、东法兰克王国 B、中法兰克王国 C、西法兰克王国 D、北法兰克王国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国王始终拥有着自己的封地。()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西欧中世纪时期,教会是凌驾于世俗王国之上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第一阶段的教俗之争——教会与罗马帝国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关于《艾西多尔文》文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东罗马帝国的世俗管辖权赠送给教会 B、发布于公元4世纪

C、以查理曼大帝的名义发布

D、是罗马教会以君士坦丁的名义伪造的文件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从()开始西欧皇帝必须要经过教皇的加冕。A、凯撒大帝 B、奥托一世 C、查理曼大帝 D、查理一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天主教会是分属于不同地区的平等相处的关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教会世俗权力最早来自于“丕平赠礼”。()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第二阶段的教俗之争——教会与法兰西王国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成为教俗之争的重要转折点,从此教会势力开始走向衰落。A、向教士征税

B、控诉教士并处以绞刑 C、第一次三级会议的召开 D、阿维农之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14世纪以后,罗马教会的对手发生了变化,由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转为()。A、中法兰克王国 B、高卢王国 C、法兰西王国 D、东法兰克王国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被教会长期控制的原因是德国人分离、愚昧、狡猾。()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法国能够控制教会的主要原因是法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内部比较团结。()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十字军东征对宗教的影响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第()次十字军东征进一步加深了西方天主教徒与东方东正教徒之间的矛盾。A、二 B、三 C、四 D、五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教皇()动员欧洲内部进行十字军东征。A、格利哥里七世 B、亨利四世 C、乌尔班二世 D、卜尼法斯八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1071年以后,塞尔柱突厥人控制了(),不允许基督教徒去朝圣。A、麦加 B、耶路撒冷 C、小亚细亚 D、罗马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中世纪,教会一度最多出现了两个教皇,使得教皇的权威大打折扣。()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与西欧中世纪的文化生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辉煌的希腊罗马世界的崩塌,罪魁祸首应当是()。A、君主的愚昧统治

B、教会与世俗王权的斗争 C、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D、日耳曼民族的入侵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西欧封建社会第一个综合性大学出现在()。A、罗马 B、波伦纳 C、巴黎 D、牛津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教会教育只限于宗教领域。()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西欧最早的大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是学生聚集到一起后再聘请老师。()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及大学兴起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世纪大学中,不是专科性质的学科统称为()。A、法学 B、医学 C、人文学 D、神学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课程中,不属于低阶的是()。A、数学 B、文法 C、修辞 D、逻辑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博士和硕士是平级的,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位名称。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要求学生学完低阶课程后就能进入专业学习。()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处于中世纪第一等级的阶层是()。A、贵族阶层 B、僧侣阶层 C、平民阶层 D、大学学生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罗马教会在中世纪的进步意义体现在()。A、普世性、超越性 B、精神性、平等性 C、普世性、平等性 D、精神性、超越性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教会扶持大学的初衷是培养虔诚的教徒为教会服务,结果却培养出了思想自由、叛逆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经院哲学不同于教父哲学,它不是基督教神学的奴婢。()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经院哲学的兴起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被称为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是()。

A、德尔图良

B、托马斯·阿奎纳 C、安瑟伦 D、奥古斯丁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骑士文学反映的是骑士精神,一般指哪个阶层的人员?()A、骑士阶层 B、贵族阶层 C、国王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文学艺术都打上了基督教理念的烙印。()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经院哲学使用信仰来排斥理性,而教父哲学是在信仰的前提下追寻理性。()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世纪基督教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能体现骑士精神影响的是()。A、《战争与和平》 B、对妇女尊重 C、《佐罗》 D、《巴黎圣母院》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以法兰西宫廷为首的欧洲贵族腐败但是行为举止非常有礼貌,主要是源于()。A、宗法礼制 B、大学教育 C、骑士精神 D、基督教义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现实生活的苦闷、苦难与骑士精神崇高、典雅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受骑士精神影响的贵族,即使生活糜烂、作威作福,他们也是高尚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世纪基督教与哥特式建筑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唯灵主义的表达,下面不是它所代表的是()。A、天国 B、物质 C、彼岸 D、理想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下面不是哥特式建筑特点的是()。A、纤细轻巧 B、拱底高 C、高耸入云 D、实用、结实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哥特式建筑的十字架横短竖长。()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哥特式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物质对精神的压制。()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南北文化圈的差异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中世纪,拉丁文化圈中经济最繁荣的国家是()。A、西班牙 B、意大利 C、法国 D、德意志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2 【单选题】15-17世纪,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世俗国家是()。A、意大利 B、法国 C、德意志 D、西班牙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日耳曼文化圈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文化根基薄弱,根本无法与拉丁文化圈相比。()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中心都在意大利。()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南部欧洲文艺复兴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文艺复兴时期最先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概念。A、但丁 B、薄伽丘 C、布鲁尼 D、彼特拉克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占领。A、奥地利 B、匈牙利 C、土耳其 D、阿拉伯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君士坦丁堡沦陷以后,大批希腊人被迫回到西欧,带回了大量希腊典籍,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开始。()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是在文学艺术上,科学上的成果并不多。()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北部欧洲宗教改革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A、基督教徒的享乐主义 B、道德体现的崩溃 C、文艺复兴的影响

D、多明我会的修道士到德国出售赎罪券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罗马天主教会统治下,想成为神职人员要发三个誓愿,其中不包括()。A、贫穷 B、赎罪 C、贞洁 D、顺从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判断题】英国的莎士比亚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作品。()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过度推崇自己的欲望,导致了道德体系的崩塌。()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宗教改革的过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宗教改革后,新教出现了三大主流教派,其中不包括()。A、路德教 B、加尔文教 C、安立甘教 D、卫斯理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其主要矛头指向()。A、欺骗底层人民 B、教皇的腐败 C、买卖赎罪券 D、教徒的暴虐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认为教会的核心是()。A、教皇 B、教徒 C、教义 D、教廷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奥托、约翰·威克里夫都曾领导过宗教改革。()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与德国宗教改革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理论根基的核心是()。A、因信称义 B、善功称义 C、十字架神学 D、人人皆僧侣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A、经济繁荣 B、哲学发达 C、政治强权 D、物质丰富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文化后果是()。A、因信称义 B、人人皆僧侣 C、人人皆祭司

D、开创了内在的精神自由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称义就是指成圣。()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英国宗教改革的爆发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英格兰的宗教改革没有涉及到的是()。A、基督教教义 B、教会组织 C、教会权力

D、教会行政体系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仍然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会阶层。A、福音会 B、加尔文教 C、路德教 D、安立甘宗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3 【判断题】罗马天主教不允许教徒离婚。()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英国宗教改革是国王蓄谋已久的一次宗教运动。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英国宗教改革的发展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执政期间把安立甘宗确立为国家教会。A、伊丽莎白一世 B、爱德华六世 C、亨利八世 D、玛丽一世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包括()。A、建立安立甘宗 B、圈地运动 C、教产还俗

D、通过《至尊法案》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教产还俗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亨利八世受到封建主的拥戴。()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玛丽女王统治英格兰期间,得到了辉格党的支持。()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光荣革命”与三大主流教派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统治期间。A、伊丽莎白一世 B、詹姆士一世 C、查理一世 D、查理二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标志着英国走向了君主立宪的道路。A、宗教矛盾的结束

B、奥伦治亲王和玛丽女王共同统治英国 C、光荣革命的成功 D、《权利法案》的颁布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光荣革命是一次没有流血的革命,结束了英国100多年来的宗教矛盾。()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克伦威尔在处死查理一世后被推举为国王,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路德与加尔文的思想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符合加尔文对善功理解的是()。A、捐献财产给教会 B、做好本职工作 C、要购买赎罪券 D、要购买圣主遗物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只设立()作为教会的领袖。A、主教 B、大主教 C、神父 D、长老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在因信称义的神学理论方面,加尔文教与路德教是一样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加尔文宗教改革时期,他控制了日内瓦共和国的政权和神权。()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加尔文教的影响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受到加尔文教鼓励的活动是()。A、喝酒 B、看戏 C、放高利贷 D、开设妓院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最早提出了预定论。A、胡斯 B、奥古斯丁 C、加尔文 D、路德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下面关于双预定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人预定要被得救,有些人预定永沦地狱 B、由加尔文提出

C、可以凭着两个确信在生前就得到确定 D、信仰和善功帮助人们知道自己的预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加尔文认为,一个对自己灵魂得救充满信心的人,一定是具有内在的坚定的信仰和外在的敬业精神的人。()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对宗教改革的评价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天主教阵营的国家是()。A、法国 B、德国 C、西班牙 D、意大利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宗教改革后,广义的基督教不包括()。A、东正教 B、天主教 C、新教

D、伊斯兰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没有文艺复兴对其的影响大。()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西北欧国家获得了发展空间。()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天主教与新教的对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伊纳爵·罗耀拉的修会组织成员要发一个“三绝”的誓言,其中不包括()。A、绝财 B、绝色 C、绝赌 D、绝意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最早到中国传教的耶稣教会人员是()。

A、罗耀拉 B、利玛窦 C、沙勿略 D、罗明坚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德国“教随国定”的原则承认的教派包括()。A、加尔文教 B、安立甘宗 C、福音会 D、路德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16世纪的宗教改革仍然没有摆脱等级思想。()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宗教宽容与17世纪的精神氛围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被称为近代民主的代名词的是()。A、伏尔泰 B、卢梭 C、洛克 D、牛顿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里提了“四假相”,不包括()。A、种族的假相 B、洞穴的假相 C、市场的假相 D、阶级的假相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等人均不是基督教徒。()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是近代第一个国际法合约,划定了一条南北分界的宗教信仰线。()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7世纪的“自然神论”思想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下面人物不属于无神论的是()。A、卢梭 B、狄德罗 C、爱尔维修 D、霍尔巴赫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2 【单选题】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经验主义开创人是()。A、弗朗西斯·培根 B、霍布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3 【单选题】“特兰托会议”是哪个教派所召开的改革会议?()A、东正教 B、新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自然神论认为基督徒最本质的标志就是信仰上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17、18世纪的法国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17世纪中叶以后,()借助宗教的力量成为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启蒙运动的启蒙指的是()。A、重视科学的发展 B、反抗基督教神学 C、开启人们的理性

D、继续走文艺复兴的道路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加尔文教传入法国后形成了胡格诺教派。()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伏尔泰对基督教义进行了全面批判,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把无神论推向了共产主义。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马克思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启蒙思想家()著有《袖珍神学》,对基督教所有教义进行了挖苦批判。A、伏尔泰 B、梅叶 C、霍尔巴赫 D、狄德罗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基督教的批判是比较肤浅的,也是形而上学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启蒙运动时期,许多启蒙思想家都公然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康德的“三大批判”不包括()。A、纯粹理性批判 B、实践理性批判 C、美学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最先提出上帝不在自然界中但可以在人们的心中。A、卢梭 B、康德

C、施莱尔马赫

D、费尔巴哈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自然神论把上帝赶出了自然界,是法国无神论者批判基督教的出发点。()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纯粹理性批判在自然科学领域和道德领域都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第四篇: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

摘要:作为中国文坛中最为不屈的战士,鲁迅的文学观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孔。本文旨在梳理总结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在这个期间,留学日本的鲁迅受到了大量欧洲近代思想的影响,结合自身,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鲁迅既继承发展了中国的传统诗学,又破旧立新,呼吁艺术真实和艺术美感,提出了独具见解的“艺术功利”观。通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一系列作品,鲁迅发出了作为摩罗诗人的呐喊,为日后破除中国之萧条,开辟中国的文艺革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字:鲁迅;文艺观;摩罗诗力说;浪漫主义

从民国七年,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到民国二十五年留下未完成的《死魂灵》译稿逝世,在这十八年间,鲁迅至始至终以战斗者的身份,置身于中国文坛的中心位置,作为一个孤独的战士,直到逝世。“鲁迅度过十八年文坛生活,就时间而言并不算长,但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近代文学的全史。”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页。

鲁迅的思想,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的思想发生了两次明显而深刻的变化。由此,将鲁迅的思想历程划分成三个阶段:从一九0二年到一九一八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初期阶段;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七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中期阶段;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后期阶段。可以明显看出,在不同的时期,鲁迅曾受到不同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如果说在初期阶段,鲁迅主要通过阅读日文著作,接受德国古典美学的薰染;那么在中、后期,他所受的影响则直接来自俄罗斯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的美学观。鲁迅美学思想从初期到中、后期的发展,是由革命民主主义文艺观递变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过程。一九二七年以后,鲁迅完全是以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之上了。本文主要对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做一个分析与梳理。

1906年放弃学医一直到1909年的三年,是鲁迅日本留学生活中收获最多的一个时期。他接受了大量欧洲近代思想,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通过日本的翻译文学吸收了很多欧洲近代文学。鲁迅积极创办《新生》杂志,虽然等待他的是流产的结局,但是为这本杂志创刊所准备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按鲁迅编辑《坟》的顺序)等文章却没有跟着杂志一起销声匿迹,而是陆续发表在了留学生杂志上。“这些文章是鲁迅的文学原论,也是他青年时期思想的集成”。按鲁迅这样排序,这四篇论文可“层层推进,自成一个整体。”

郜元宝:《鲁迅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人之历史》显示了鲁迅早期关注的问题核心是“人”;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在对“科学”历史探讨中揭示了“人之历史”的决定因素是人之精神;《文化偏至论》警告国人,我们所推崇的西方发生了严重的偏至,所幸有“新神思宗”的“重个人”思想才得以矫正。紧随其后的《摩罗诗力说》指出要想“剖物质而张灵性,任个人而排众数”,文艺作为“人的心声”,是一切精神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其中,《摩罗诗力说》这篇文章在俄国和东欧被压迫民族的诗人中间找到了英国被称为摩罗派诗人拜伦的谱系,其内容超出所谓批评与介绍之上。这篇在人类精神发批评与介绍之上。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求得救国救民方策的诗论,是鲁迅文学的出发点。

北冈正子(日本):《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摩罗诗力说》标志着鲁迅文艺思想的初步形成,总体上具有浪漫主义诗学的特征。

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摩罗诗力说》是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以拜伦为代表的欧洲浪漫主义诗派的论文。文中鲁迅对“精神界之战士”的呼唤也可以说是鲁迅的第一声呐喊。鲁迅通过对拜伦、雪莱等“恶魔诗人”及他们作品的介绍,旨在宣扬他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反抗精神。

开篇鲁迅便引用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一段话:“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尼采对鲁迅的影响,可谓深矣。《摩罗诗力说》处处显示了尼采式的激情,蔑视世俗传统、呼唤精神战士构成了这篇论文的主旋律。鲁迅认为,中国向来缺少敢说敢做的“超人”式的英雄。当一个民族在怀古中不思进取,失去自我更新能力时,就需要一些不拘旧俗的“摩罗”诗人出现。

全文共有九个部分。第一部分里,鲁迅借史来说明如天竺等古老民族“灿烂于古”却“萧瑟于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保守、静止、倒退的世界观。他在第二部分里说到所谓和平这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发出反抗之声,才能生存。而诗人,正是这“撄人心者也”。鲁迅在第三部分里开始谈到艺术的本质以及文学的任务和作用。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涵养人的“神思”,揭示人生的真理,便是“文章之职与用也”。从第四部分一直到篇尾,鲁迅分别介绍和评价了拜伦

(George

Gordon

Byron),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普希金

(A.Pushkin),莱蒙托夫

(M.Lermontov),密茨凯维支

(A.Mickiewicz),斯洛瓦茨基

(J.Slowacki),克拉辛斯基

(S.krasinski)和裴多菲

(A.Petofi)等诗人和他们的诗作,这些诗人各有其本国的特色,但他们“大都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最后,他期盼中国文学革命的“先觉之声”来破除中国之萧条,开辟中国的文艺革命道路。

鲁迅从中国古典文学而来,到西方近代诗学去,他诗学观里必然有对中国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神思。

首先是在鲁迅早期几篇文论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神思”,仅在《摩罗诗力说》中就出现了十一次。“神思”是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概念,并曾专章论述“神思”。它指的是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展现了艺术思维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情状:“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刘勰的“神思”继承了西晋陆机《文赋》中提到的“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思想,这对艺术想象的自由性及其超越时空特点的描述是极为深刻的。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鲁迅借“神思”这一古代美学范畴来阐释艺术创作的想象与联想。“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閟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鲁迅说诗歌正是古代人们通过想象联想与大自然的奥秘相沟通,同万物暗暗相吻合,心领神会而产生的。这里的“神思”正是指自由的艺术想象。“……于是运其神思,创为理想之邦。”

这里讲的是人们为了避免战争,便运用想象力,创造出一个理想之邦。“神思”在此处也是指想象力。而第三部分里,鲁迅在阐释文学功用是说道:“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文学的任务和作用,是培育人们的理想。在这里,鲁迅扩展了“神思”一词的含义,特指人的理想。所以,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继承和发扬“神思”。

(二)诗言志。

“诗言志”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汉代《毛诗序》中提出“诗者,言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使“诗言志”的传统得以定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古代“诗言志”的实质就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鲁迅在文中对“诗言志”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他认为诗本是言志的,但是自古却被“无邪所蔽”,“即或心应虫鸟,情感林泉,发为韵语,亦多拘于无形之囹圄,不能舒两间之真美;否则悲慨世事,感怀前贤,可有可无之作,聊行于世。倘其嗫嚅之中,偶涉眷爱,而儒服之士,即交口非之……”鲁迅指出,这实际已经背离了“诗言志”的本意。屈原在临死前,心中万千哀怨,于是发愤为诗。面对江水一切顾虑都抛弃了,然而他还是未能抒发出自己的反抗之音。鲁迅不得不感叹道,这种约束之下的“志”还是“志”吗?这样的言志,如同皮鞭下的自由,是没有意义的。他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言志”。中国的文艺正是需要对“诗言志”重新定义。只有摆脱约束的言志,才能发出“沉痛著大之声”,“攖其后人,使之兴起”。而鲁迅心中真正能做到以诗言志者,正是摩罗诗人。

(三)兴观群怨。

最早来自孔子对诗的社会功用的高度概括,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6页。

这不仅包含了诗歌的教育功用,而且还涉及了诗歌的美学作用问题。鲁迅继承了这一批评理论,首先,他认为认为“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这是鲁迅对文艺审美特征的理解,这便是“兴”。鲁迅基于这个观点,进而分析文艺与科学反映现实方式的不同:“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

惟文章亦然,虽缕判条分,理密不如学术,而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使闻其声者,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故人若读鄂谟(Homeros)以降大文,则不徒近诗,且自与人生会,历历见其优胜缺陷之所存,更力自就于圆满”,鲁迅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直接揭示人生的实质和规律,能使人清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里体现的便是他对儒学“观”的思想的继承。经过对文艺本质的分析,鲁迅提出了文艺的功用是

“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诗人能作“至诚至声”,使人民变得“善美刚健”,“

此其效力,有教示意;既为教示,斯益人生;而其教复非常教,自觉勇猛发扬精进,彼实示之。”此为“群”。“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而诗人正是撄人心者。正是因为诗歌能对现实社会,不良政治进行批判,这正是孔子提出的“怨”。“怨”是孔子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一个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判发展史上的重要传统。鲁迅显然深受“兴观群怨”传统理论的影响,而且在《摩罗诗力说》中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理论。

鲁迅的文艺思想中,除了对古代文论思想的继承之外,也有破旧立新的一面。《摩罗诗力说》所评介的摩罗诗人,大都是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的“破坏者”。鲁迅曾说“无破坏即无新建设”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他通过对这些“破坏者”的推崇,来建设自己现代的诗学观。

(一)艺术真实。

“如中国之诗,舜云言志;而后贤立说,乃云持人性情,三百之旨,无邪所蔽。夫既言志矣,何持之云?强以无邪,即非人志。许自繇于鞭策羁縻之下,殆此事乎?然厥后文章,乃果辗转不逾此界。”鲁迅将“言志说”与“无邪说”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诗论放在一起提出,并以“言志说”批判否定了“无邪说”。他指出,既说要言志,又说要“持人性情”,这样的情感是伪的,就算是那些赞扬自然美好的诗歌,“亦多拘于无形之囹圄,不能舒两间之真美”。更别说一些诗“悲慨世事,感怀前贤,可有可无之作,聊行于世”,“倘其嗫嚅之中,偶涉眷爱,而儒服之士,即交口非之”。更有甚者,根据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诗人只有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类普遍观念以及由普遍观念所生成的道德相一致,才能写出不朽的诗篇。这种提法,显然是要求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受制于封建思想意识的枷锁。鲁迅一针见血的指出,“无邪之说,实于此契”。鲁迅批判了司各特等诗人,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同旧的宗教道德极为融洽。显然,鲁迅坚决反对歌功颂德的文艺,讥笑吟风弄月的文艺,鞭挞瞒与骗的文艺。这些都是不具有艺术真实的。

对此,鲁迅提出了他的艺术真实观:“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至诚之声”与“温煦之声”实质上就是一种真实之声。鲁迅说道“十八世纪时,社会习于伪,宗教安于陋,其为文章,亦摹故旧而事涂饰,不能闻真之心声”,直到拜伦“超脱古范,直抒所信”。鲁迅用拜伦自己的话来解释“直抒所信”:“吾之握管,不为妇孺庸俗,乃以吾全心全情感全意志,与多量之精神而成诗,非欲聆彼辈柔声而作者也。”可见,鲁迅推崇的艺术真实,正是拜伦这样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实倾吐主观情感,自由无拘的表现自我。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鲁迅在这个时期的真实观,更强调文艺的主观性,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艺术美感。

在对艺术的美感问题上,鲁迅极力反对所谓的“和乐”之美。特别是儒家倡导的“温柔敦厚”的诗教。鲁迅清醒的认识到,文艺所倡导的这种“和乐”之美,是为了符合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统治。“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而意异于前说。有人撄人,或有人得撄者,为帝大禁,其意在保位,使子孙王千万世,无有底止,故性解之出,必竭全力死之;有人撄我,或有能撄人者,为民大禁,其意在安生,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故性解之出,亦必竭全力死之。”所以无论对统治者而言,还是对诗人自己而言,“和乐”都是符合自身生存之道的。然而,这样的“和乐”之声让人“驯至卑懦俭啬,退让畏葸,无古民之朴野,有末世之浇漓”,逐渐也就“寂然无声”了。

所以鲁迅主张新文学给人以崇高的美感,反对“和乐之音”,主张“雄桀伟美”之声。从鲁迅评介的摩罗诗派的生平事迹,和这些诗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字里行间都流溢着激情、悲壮、雄桀的美学特征。

就摩罗诗派的生平事迹而论,他们多具英雄气概和反抗精神,呐喊着,抗争着。譬如,拜伦“自尊而怜人之为奴,制人而援人之独立,无惧于狂涛而大做于乘马,好战崇力,遇敌无所宽假,而于累囚之苦,有同情焉”。雪莱亦是如此,“性复狷介,世不彼爱,而彼亦不爱世,人不容彼,而彼亦不容人”,充满了反抗精神。“壮龄而夭死,谓一生即悲剧之实现”的莱蒙托夫,自信自负,与沙皇统治者奋力反抗。波兰的三位诗人,以爱国复仇为“至高之目的”。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也非常喜欢拜伦与雪莱的诗风,性情亦如二人,他投笔从戎,最后战死沙场。

摩罗诗人作品中的形象就更是如此。他们都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

鲁迅从摩罗诗人处“拿来的”崇高的美正是用以摒弃中国传统古典式的和谐的美的武器。这种崇高的美学形态,使人民的鼓舞,民族精神得到振奋,从而推翻封建统治。鲁迅认为,济慈之所以不算作摩罗诗人的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中没有体现出崇高美,他的美感思想更多的是“优美”。鲁迅强调只有崇高美感才最能掀起人们情感的巨澜。

(三)艺术功利。

艺术功利观在鲁迅早期文艺思想中呈现出复杂、矛盾的多面性。一方面,鲁迅在仙台弃医从文,就是因为他把“改造国民精神”看做当务之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当然要推文艺。”因此他的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性格,他的文艺观承认艺术的功利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摩罗诗力说》本意就旨在通过介绍摩罗诗人,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中国“精神界之战士”,以此来振兴民族。鲁迅引用英国人约翰·密勒的话说:“近世文明,无不以科学为术,合理为神,功利为鹊。大势如是,而文章之用益神。”指出讲求文艺功利目的,是世界近代文明之潮流,大势所趋,理应如此。他明确地认定,文艺“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室,宫室,宗教,道德。”鲁迅十分重视文艺的功用,在《科学史教篇》里,鲁迅也提到了文艺,他将“艺文”与科学对举,将“艺文”与思想,精神,神话一道画进神思的范围。而且他坚信“艺文”(广义的诗歌)作为人的心声,就是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鲁迅在早期如此重视甚至夸大文艺的作用,正突出了他早期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色彩。

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另一方面,鲁迅又说“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鲁迅在肯定文艺的功用后,又说文艺同个人和国家的存亡没有什么联系,它完全脱离实际利益,也不是穷究什么哲理。而且认为“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是艺术的价值和目的。在《摩罗诗力说》第三部分,他把我们观赏阅读文章比作游泳。在游泳时,大海放佛只是“波起涛飞,绝无情愫,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但我们却能在游泳后感到身心有了变化。文章也是如此,具有“不用之用”的功能,与康德美学观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特征想暗合。19世纪浪漫主义理论基础的康德美学观就认为美是无概念的,超功利的。

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为什么鲁迅一方面强调艺术的功用性,甚至夸大艺术的作用,说它是“国民之首义”,说他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一方面又完全否认艺术的功利,说它与国家存亡“无所系属”?

主观上,是有鲁迅早期诗学观中的二元论造成的。

孙昌熙:《鲁迅文艺思想新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一方面他认为文艺的源泉是人的心灵。“凡人之心,无不有诗”,这就必然是站在纯文学的角度来看待文艺,认为他只能给以人审美的愉悦,与社会功利无关。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文艺是人生社会的反映。正如他在《文化偏至论》里所写到的:“如诗歌说部之所记述,每以骄蹇不逊者为全局之主人。此非操觚之士,独凭神思构架而然也,社会思潮,先发其朕,则迻之载籍而已矣。”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鲁迅说诗不是诗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社会中得来的。所以诗歌必然反映社会,必然对社会产生认识和教育作用。

客观上,一方面受欧洲浪漫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罗素在论及浪漫主义运动时,说道“浪漫主义者的道德都有原本属于审美上的动机,政治上又有反动革命的地方……”,这就指出了浪漫主义本身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当浪漫派要捍卫文艺自身的独立价值,他们便标榜文艺的超功利,超动机和纯艺术观;而当他们要借文艺解放个性,长相主观精神时,他们又强调乃至夸大文艺作为精神武器的作用。

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另一方面,中国当时的那个社会里,从事文学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也不被认为是一项独立的事业。

李欧梵,尹慧珉译:《铁屋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页。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提到,在他们准备创办《新生》之际,“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政法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幸而寻到了几个同志”,文艺在当时是极少人的选择。“《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最后连着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命运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从“改变精神”这个目的着眼,文学似乎也不如教育有效。文学究竟能带来什么?或许鲁迅当时的看法也是模糊的。他明确的是:中国人的病根绝不在身体,思想和精神的病绝不是用医药能解决的。

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虽然鲁迅早期收到“非功利”观的影响,但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有功利”观点。

孙昌熙:《鲁迅文艺思想新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本文通过总结鲁迅早期诗学观中对中国古典文论如“神思”、“诗言志”“兴观群怨”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他文艺思想中的破旧立新,具体体现在艺术真实,艺术美感和艺术功利三方面,完成了对鲁迅早期浪漫主义诗学观的的归纳总结。

他的早期浪漫主义诗学观既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有新旧思想的嬗递。他珍视传统,同时他又对传统进行发展改造;他学习西方,同时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他是最先介绍并深刻理解西方现在主义哲学和文艺思潮的少数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位,而且将其运用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变革实践,鲁迅更是先行者。

张富贵:《“活着”的鲁迅》,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摩罗诗力说》不仅是鲁迅对西方摩罗诗人的评介,也不仅是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确立的标志,更是鲁迅为中国文学发出的呐喊,而且鲁迅用他的一生实践了他在文中所呼唤的中国“精神界战士”。

【参考文献】

[1]

北冈正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

郜元宝:《鲁迅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4]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孙昌熙:《鲁迅文艺思想新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

王士菁:《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8]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9]

张富贵:《“活着”的鲁迅》,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

李欧梵,尹慧珉译:《铁屋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

[12]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13]

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

伊藤虎丸,李东木译:《鲁迅与日本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五篇: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围城》中方鸿渐被家乡中学校长邀请去学校演讲,校长想必是个大有学问的,预先给他出了个演讲题目《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演讲时却因穿错了衣服没有带演讲稿,方鸿渐上了讲台没有摸到演讲稿,惊慌的忘记了演讲稿里都写了什么,情急之下暴露了思想真相,原来一脑子鸦片和梅毒。小说里这样写一个原因可能是小说整体就这风格,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个题目本身并不容易说清楚,而是回避了正面解释这个问题。现在将这题目拿回来再来看,那么钱钟书原本对这问题究竟是怎么认识的呢?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钱钟书自然是知道的,他后半生百万字的著述《管锥篇》,以及整部《围城》其实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常规的思路,一是要先回答什么西方文化是什么?再知道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或者理解不对路,那么所得到的答案也肯定不对路。首先就来看看中国文化是什么?不就是所谓的国学吗?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王小波基本是完全否定了国学的价值。王小波的想法典型,也很普遍。王小波是比较极端的,就是鲁迅这样极端的人说话也不敢把话说死,在《拿来主义》也只是谈论鸦片可以治病的理论。《拿来主义》的道理自然是没有错的,不过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滑头主义。

胡适的思想口头上比较西化,他主张全面西化,但是他的学问却相反是标准的国学,问题变得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胡适主张全盘西化,而做的学问却是国学呢?他自己可能也无法说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也五四时期文人们一个普遍的现象,满世界折腾一圈子,最终还是都抱起了古籍,就是鲁迅也研究起中国小说史。王小波可以将话说死,说了痛快,看了舒服,因为他自己是不做文学问的。要做学问就避不开要谈论这些东西,因为需要一个叙述的载体,当然可以更简捷的认识问题,一句话色既是空,其他什么都不说全世界都概括进去了。钱钟书则比较高明他不明说,他不肤浅的做愤青。从《围城》中的戏说,却隐约可以看出他的倾向,他的内心或者说本能中有些抵制西方文化的情绪,但并不是明确的反对西方文化,一些问题实在是不可以定论。

象王小波这样认识是比较痛快,但是一些事是没有办法痛快的。对于中国学人或者一般的学生,学本国历史,就要比美国学生累太多,历史比较长啊。一个美国历史专家大概也要比中国历史专家轻松很多。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了,不过也是一种现实。但美国历史也许变的非常细致,估计一个特别点的刑事案件就可以写进历史。在美国电影《国家宝藏》中,编剧能想出来的美国最重要的文物只是《独立宣言》原件。有一个词叫做博古通今,但是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就困难了,什么样才能叫博古。谁要是能写个《四库全书通考》那他一定可以算是一个博古的人,这还是玩笑了,《四库全书》现存的有79000卷,不要说写个通考,就是看一偏,估计没有成为一个博古的人,肯定就成了一个废人。没看过谁敢做评断呢?谁敢象王小波那样说呢?

王小波没有直接说他喜欢西方文化,他说他喜欢法拉利,怎么弄点铜丝绕吧饶吧,就能弄出电磁,太神奇了,换句话说他喜欢科学,这也是西方文化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原因。科学和民主本来关系不大没有直接的关系,极少有那种严谨的学术体系将这两概念放一起研究的。“五四”时期用了两个非常蹩脚的比喻:“德”先生和“塞”先生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浓缩成西方文化的精华,被极力的倡导。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不说,先说对文人的影响,却教会了中国文人假装没有民主自由,为什么可以假装没有自由呢?主要是因为对这个词意思没理解,所以只能假装没有。这个词的对于社会学的意义也不去说,其实所谓民主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面子,所谓的人权也就是面子。有面子就是有民主了,就有人权了,要死要活的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到底在要什么?面子和民主本质是一个东西,但是有人既想要民主,却反对要面子,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对科学的态度,圣人也是有态度的,孔子说“君子不肖小艺。”这个小艺的艺就是指科学。

中国西化最彻底的部分是教育制度,小孩子没有多少民主思想所以对于教育的改革没有多大意见。改变教育体制不象改组清政府那样严重的涉及一些人的切实利益,所以非常谨慎,甚至弄的潭嗣同这样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改成。说是重视教育功在千秋,但几千年传统教育方式说扔就扔,扔的非常干脆,也可以说是改革的不太谨慎。传统教育是不是就真的那么不值钱,原因是教育是功在千秋,反过来说就不是当务之急,改了就改了,应个景的事而已。那么传统教育和西化的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教育是从《五经四书》开始学起的。《五经四书》实际上是早期人类的思想,也就是说传统教育的教育把教育对象作为人类来教育。用西方的思想来说,《五经四书》一类的书,被胡适等编写成哲学史,成了大学以后甚至专业学者才去学的哲学。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启蒙教育是从哲学教育开始的。而西式教育是反过来的,是从“小艺”开始的。西式教育实际的教育方向是将人向工具性的方向教育,而不是把将人教育成人。“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而这批人恰恰都是具有传统教育的根基。而当这批人过去之后,就基本成了青黄不结的局面。完全的西式教育究竟教育出了什么?启蒙教育从哲学教育开始是不是真的是个错误?从哲学开始对一个人来讲教育模式和方向将是开放的,发散的,而西式教育实际是闭合的。这对于呼吁什么民主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的人来讲,实际效果和他们的愿望是相反的。传统教育和西化教育的差别还可以做一个直观的比较,在红楼梦中十三四的小孩的情商和智商,是现在二十岁的大学生很难达到的。请你自问你在二十岁的时候,是不是有林黛玉十三岁时候的才情,你三十岁的时候人际交往能力是否达到薛宝钗十五岁时候的水准。你也许说那她们数理化是不行的,其实你要是和林黛玉现在是同学成绩能比她好吗?这种假设不可以实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情商和智商不高的人学什么都不能学通透。《红楼梦》中也许有虚构的成分,这个比较也许太特别不具有普遍性,至少可以看出读《五经四书》的结果不是想象的那样把人读成书呆子。但这种现象也还是十分令人费解,唯一的解释就是现在的西式教育将人教傻了。

下载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大家好,我是电气2班陈少阳,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也包括西方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对比。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于南欧、北欧;然......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别: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

    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认识[★]

    通过 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认识 高二上学期,我利用上课时间读了这本书,前几天又重新温习了一遍。读后感谢很深,通过阅读这部著,让我对美国文化或多或少又对了一些认识与了解。 故事......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围城》中方鸿渐被家乡中学校长邀请去学校演讲,校长想必是个大有学问的,预先给他出了个演讲题目《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演讲时却因穿错了衣服没有带演讲稿,方......

    2016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期末考试

    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期末考试(20) 55' 39''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01-06 18:00 一、单选题 在文艺复兴时期最先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概念。  A、 但丁  B、 薄伽丘......

    葡萄酒与西方文化论文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差异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7000多年前的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可能最早开始栽种葡萄,而古波斯(今伊朗)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但这并不说明人葡萄酒是......

    葡萄酒与西方文化作业题汇总

    第一章作业 1 以下哪个不属于罗马神 _________ ?     A、宙斯 B、维纳斯 C、巴克斯 D、狄俄尼索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分: 5.0分 因葡萄为攀缘生长植物,故栽培中需要 _____......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调查问卷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调查问卷前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融入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我们展开了以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