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小论文:抓住本质 灵活解题
抓住本质
灵活解题
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不像语文和英语那样要死记硬背。数学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十分简单。有些时候就是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许多不同的题,只要掌握了这种题的方法,无论题目怎么变,都可以转化到这种方法上来,从而轻松面对。
那天在练习课上,许老师给我们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圆的面积的题目。顾老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图1),告诉我们正方形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让我们求圆的面积。我和我的同桌先想出了圆面积公式,但就是找不到半径是多少,思考了好一会,还是无从着手,这时老师提醒我们,仔细看看,这个正方形跟圆有什么联系?我睁大眼睛,马上发现正方形的边长不正是圆的半径吗?老师的提醒让我突然豁然开朗起来,既然告诉我们正方形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也就是说边长×边长=7平方厘米,那么半径×半径不也等于7平方厘米吗?也就是说r2=7,那么圆的面积就可以用3.14直接乘以7就可以了,这道题解决了,老师接着又画了两个图(图
2、图3),把刚才的正方形换成了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都是7平方厘米,还
图 1
图2
图3
是求圆的面积,这次我们一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图2把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得到正方形的面积,图3把三角形的面积乘以2也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这样就都转化成了图1的方法,真是神奇呀!老师看我们有些兴奋,乘热打铁,又出了一题(图4),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求内圆和外圆的面积。这题可复杂多了,但我们还是一下子求出了内圆的面积,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4得到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图5),那内圆的面积就又转化为图1的方法了。可是外圆的面积却有些困难,我左思右想还是没想到,这时我
图4
图5
图6 的同桌在图上把正方形的对角线连了起来,哈哈,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一下子又找到了求外圆的方法(图6),: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了4个相等的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乘以2就又得到正方形的面积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外圆的半径呀,外圆的面积我也很快求出来了。
那天的练习课真是收获大呀。我们在做数学题时,从一题中受到启发,举一反三可以得到很多的题,但只要抓住其本质,就可以灵活正确地解题。
第二篇:培养学生灵活解题能力初探论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努力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思维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思维能力呢?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以扎实的基本知识为基础
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是学生学习数学时进行思维的基础,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石。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思维也很活跃。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第九册P40),按传统的教法是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引进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提出矛盾,然后告诉学生解决的办法,最后让学生练习。新课标下,我改变了教法:首先深入研究教材,认识到当除数是小数时,必须把小数转化为整数,而转化的道理是教学重点,至于算法是上节课的旧知识,不能作为本课的重点,这部分教材的基础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商不变的性质。为引导思维,我先复习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再从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举例:用1.5元买橡皮,每块橡皮0.5元,可以买几块?学生很快算出可以买3块,然后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很多学生列成了1.5/5,这样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的不一样,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计算不正确,还是实际不是3支呢?这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我们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呢?学生讲了几种方法,我把正确合理的一种方法予以肯定,即转化为15÷5,并讲清理由,然后小结,利用商不变性质,使这道题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接着出现课本的例题:一台织布机7.5小时织布47.85米,平均每小时织布多少米?由于基础知识扎实,又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思维活跃,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剩下的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移位问题,同样,由于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熟练,没有什么思维困难。
二、以自主探索、大胆猜测为方式,做好引导工作
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不是直线形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基础不牢、没有掌握方法、思路不对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做好引导工作。
如教学循环小数(第九册P48~49),这是新知识,如果就事论事讲解什么是循环小数,学生一般也可以接受,但这样做,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是学生的自主发现,学生没有兴趣,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在教学时,立足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我先安排两道题作引导:1÷9,2÷3,提问这两题的商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小数点后面有许多个“1”和许多个“6”。然后再让学生计算例题32÷6和27÷11,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三人一组或多人围坐,互相探讨,相互交流,从而发现了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看书,从书上得到了较为详尽的准确的答案,接着学生会很自然地提出并大胆猜测和验证,做除法时,除到什么时候就不必除下去,就可以决定商中有几个数字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于一开始引导得法,学生对循环小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性高,主动性强,没有心理压力,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大胆猜测,探求商出现循环小数的规律,从而有个性地学习。
三、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设计好练习
学生思维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而且更主要的表现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即数学的练习中,因此要重视每节课的练习,要精心选题,着眼于“巧”。所谓“巧”,就是题目要选得好、安排得好,巧题目巧安排,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乐于动脑、积极思维。
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后,我安排了这样一组练习题:1.8÷0.48,18÷4.8,180÷48。有的学生逐一计算,但学得灵活的却先通过观察,发现这三题的商是一样的,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相同的倍数,其中以计算180÷48为最方便。有学生提出,我先算第二题,被除数18不变,除数扩大10倍,这样变成18÷48,所得的商缩小了10倍,再将这个商扩大10倍,结果是一样的。最后还有学生提出,除数是纯小数,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大。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开动脑筋、寻找规律,不仅巩固了法则,而且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总之,练中巧安排,对我们的老师要求更高,既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串成一线,节省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负担,又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能整理出构成知识系统的几条线。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清晰、更有条理,解决问题更灵活。
第三篇:数学小论文 怎样解题 北科大学生
题目:
作者:
目录:
摘要:解题表(摘自《怎样解题》)
关键词: 怎样解题
小论文正文:
引用: 1.2.3.4.怎样解题表
“怎样解题表”就是《怎样解题》一书的精华,该表波利亚排在该书的正文之前,并且在书中再三提到该表。实际上,该书就是“怎样解题表”的详细解释。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将解题过程分成了四个步骤,只要解题时按这四个步骤去做,必能成功。同学们如果能在平时的做题中不断实践和体会该表,必能很快就会发出和波利亚一样的感叹:“学数学是一种乐趣!”
(1)你必须弄清问题
弄清问题
未知数是什么?
已知数据(指已知数、已知图形和已知事项等的统称)是什么?
条件是什么?
满足条件是否可能?
要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
或者它是否不充分?或者是多余的?或者是矛盾的?
画张图。
引入适当的符号。
把条件的各个部分分开。你能否把它们写下来?
(2)找出已知数与求知数之间的联系。
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你可能不得不考虑辅助问题。
你应该最终得出一个求解的计划。
拟定计划
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
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
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应用它吗?
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为了能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
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
回到定义去。
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你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仅仅保持条件的一部分而舍去其余部分,这样对于未知能确定到什么程度?它会怎样变化?你能不能从已知数据导出某些有用的东西?你能不能想出适合于确定未知数的其它数据?如果需要的话,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和数据,或者二者都改变,以使新未知数和新数据彼此更接近?
你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数据?你是否利用了整个条件?你是否考虑了包含在问题中的所有必要的概念?
(3)实行你的计划。
实现计划
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
你能否清楚地看出这一步是正确的?你能否证明这一步是正确的?
(4)验算所得到的解。
回顾反思
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你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你能否一下子看出它来? 你能不能把这结果或方法用于其它的问题?
《怎样解题》表是波利亚在分解解题的思维过程得到的,看似很平常的解题步骤或方法,其实却已包含几代人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在这张包括“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反思”四大步骤的解题全过程的解题表中,对第二步即“拟定计划”的分析是最为引人入胜的。他把寻找并发现解法的思维过程分解为五条建议和二十三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们就好比是寻找和发现解法的思维过程进行分解,使我们对解题的思维过程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操作。波利亚推崇探索法,他认为现代探索法力求了解解题过程,特别是解题过程中典型有用的智力活动。他说《怎样解题》这本书就是实现这种计划的初步尝试,“怎样解题表”实质上就是试图诱发灵感的“智力活动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的精髓是启发你去联想。联想什么?怎样联想?让我们看一看他在表中所提出的建议和启发性问题吧。“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波利亚说他在写这些东西时,脑子里重现了他过去在研究数学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他解决和研究问题时的思维过程的总结。这正是数学家在研究数学,特别是研究解题方法时的优势所在,绝非“纸上谈兵”。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会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确或多或少地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在解题时,为了找到解法,实际上也思考过表中的某些问题,只不过不自觉,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罢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能又忽略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细节。因此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思路,用顽强的意志不断地模仿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争取达到灵活运用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程度。按波利亚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建议去寻找解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必将使自己的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了解题能力,而且养成了有益的思维习惯。
范例一:
1.《高等数学上册》173页22题第二问
已知f(x)在上连续,在(0,1)可导,且f(0)=0,f(1)=1.证明:
存在两个不同的点ŋ,Ɛϵ(0,1),使得f’(ŋ)f’()=1.分析(根据解题表)
①.弄清问题(略)
②.分析问题,(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你可能不得不考虑辅助问题)a.导数之积为1----------------已知原函数与反函数之积为1(知识点)b.出现f’(ŋ)f’()----------------要用两次中值定理(之前解题经验)
c.闭区间上连续,开区间上可导-------中值定理(之前解题经验)d.f(0)=0,f(1)=1--------------
③实施计划:
令g(x)=,h(x)=x
所以g’(Ɛ)=,g(0)=0,g(1)=1,= g’(Ɛ)====f’(ŋ)
证明完毕。
④检验,正确
证明完毕。
范例二:《高等数学上册》总习题三236页6题证明第二部分
设f(x)在上具有二阶导数,且f(a)=f(b)=0,f’(a)f’()>0证明:存在f’’(ŋ)=0 分析(根据解题表)
①.弄清问题和已知条件(略)
②.分析问题,(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你可能不得不考虑辅助问题)f(a)=f(b)=0-----------罗尔定理,f’(a)f’()>0,且证明:存在f’’(ŋ)=0-----------零点定理
且已知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③实施计划:
由罗尔定理得存在 f’()=0,f’()= f’()-f’(), f’()=f’()-f’()
(a-b-)<0
因为f’(a)f’()>0,所以
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存在mϵ[a,Ɛ],nϵ[Ɛ,b]使得f’(m)f’(n)<0 由零点定理得存在ŋϵ[m,n]使得f’’(ŋ)=0,即存在ŋϵ[a,b] 使得f’’(ŋ)=0.证明完毕。
④检验,正确致谢 5.6.敬!7.完成日期:2013年11月27日星期三参考文献: G 波利亚(男)(George Polya,1887—1985),著名美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著作《怎样解题》注释,个人见解,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审阅者指正,另外向杰出的教育家波利亚致
第四篇:解题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诚信教育
【摘 要】让农村的孩子知道如何去做一个诚信的人,是他们人生建筑的基础工程.在农村小学生的人生初级阶段,强化诚信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特别是学校在农村小学生诚信观念塑造中的作用,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农村小学生诚信养成教育策略。
【关键词】诚信观念 农村小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渗透 未来的栋梁
让农村的孩子知道如何去做一个诚信的人,是他们人生建筑的基础工程.在农村小学生的人生初级阶段,强化诚信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特别是学校在农村小学生诚信观念塑造中的作用,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农村小学生诚信养成教育策略。在小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诚实守信是“为人之德”的基础核心,是为人处世的应有之义。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必须从小就要做到诚信,坚持真理,明辨是非。
诚信是人类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诚信教育在个人诚信意识的养成和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诚信、团结合作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教育工作中广泛存在的高分低能问题,所以把诚信、团结合作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并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探索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
因为诚信、团结合作教育不仅是一个德育问题,还与心理教育有关。一个善于与人讲诚信、讲团结合作的学生,心理往往是最正常的。那些孤僻、自卑、偏激的学生,心理都不太正常,这会给他们的交往带来很大的困难,不能与别人很好的团结合作。所以要推行诚信、团结合作教育,在进行大量宣传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农村小学生的家长有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管;在家的家长也大都忙于劳作,文化水平较低,管理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以致孩子们有苦难言,孤僻自卑,这些心理问题都不利于孩子诚信、团结合作教育,因而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尊重学生现有的人际关系,珍视他们的友谊并鼓励其结交更多的同伴,多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有助于学生逐渐提高社交技巧,培养移情能力和化解冲突的能力。
二、文化学习中,探索诚信、团结合作教育的方式
因为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受到重视,所以诚信、团结合作教育只有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搞,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兼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因此,在学生诚信教育培养方面,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者。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一般是通过言传和身教两种方式来完成。而且,身教更重于言传。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在他们的眼中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承诺于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样对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言并行、行必果,守时、守法,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以往的文化课上,本来就有一些利于讲诚信、讲团结合作的方式,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继续搞下去。课外,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完成课下作业。这种小组可以按住址划分,住得近的学生可以结成一组。学生分组学习,当然要杜绝互抄作业,所以每一组必须指定一名组长进行监督。作业交上以后,老师要严查雷同现象,并给予适当的处分。课堂教学是诚信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我们要发挥课堂教学重要作用,将诚信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办法。
现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每一册都有一个单元主题是关于诚信的。例
三、品德学科中渗透诚信教育
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有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素材,比如我国法律将“诚实信用”与“平等”“公平”一起规定为生活中的三大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活动中不得弄虚作假、要言而有信;“诚实守信”等二十个字被《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规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的要求,不管各行各业或是男幼老少,都应遵守:“诚信”二字。“诚信”二字非常重要,不得忽视,它几乎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诚实不说慌,遵守时间,大到对祖国,事业上的忠诚。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昙姝,因为他的诚实,而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学者宋濂,虽然家境贫寒,但由于他的守信,人们都乐意帮助他。
四、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诚信教育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诚信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诚信教育氛围,精心设计“诚信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如毛泽东:“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邓小平:“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周恩来:“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等。在学校里组织开展各种关于“诚信教育”的活动,比如:“诚信”专题板报评比; “诚信”手抄报竞赛;“诚信”征文比赛。少先队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里经常安排“诚信”教育的专题演讲;校园广播站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在校园内广播诚信教育小故事。构建诚信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所以优化校园诚信环境、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对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促成个人诚信行为至关重要。我校大力营造校园诚信教育的文化氛围,校园墙壁展现出国学画,使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气氛。
五、家庭诚信教育
中国有句老话:“不知其人观其子”,这说明父母诚信品行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现今,家长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就业,对其社会责任、公德意识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投入;有的有权有势家庭横行霸道、贪污腐败、失信他人,孩子受到不良的熏陶;有的单亲家庭或不和谐家庭中存在诸多问题,都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品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之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因为孩子生下来后首先接触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和道德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严格要孩子从小不说谎话,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要教育孩子不能随便拿不是自己的东西,借用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内还上;见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家长要态度明确,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不仅要对孩子耳提面命,更要做到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引导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为孩子做诚实的榜样。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做到有责任心,以诚待人,父母自己首先就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好榜样。为了培养孩子诚实守信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说到就要做到。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营造诚恳、互信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特别重视快乐民主氛围的营造,尤其是要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孩子虽说年龄小,但是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只有在自己的家庭中受到尊重和新人,才能更加懂得如何去尊重和新人别人,以及如何取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现在学校只是关注学生的文化课,而对体育、音乐等不够重视,是搞不好诚信、团结合作教育的。学校可以举行一些比较大型的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和劳动,动员所有学生参加。这既可以使学生摆脱对电视、网络的依赖,回归到现实生活,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变得热情、活泼、积极,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这些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起来,适合小学阶段的的只有拔河、接力等简单活动,而那些专业性较高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只有中学才可以大力推行。音乐课上,合唱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当然,以上只是试行方案,在实行中可以结合本地情况进行改进。广大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探索一些其他方法,来交流、提高。
诚信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教育之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诚信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本质所在。参考文献:
[1] 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17-19.[2] 刘琼.试论青少年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学研究,2004(3):19-21.[ 责任编辑 张景贤 ] [3] 《教育科学》 , 2016(7):00087-00087
第五篇:灵活就业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论文
谈“灵活就业”问题
序号:19
姓名:张立群
学号: 20100649
谈“灵活就业”问题
摘要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一次深层次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结果。灵活就业的灵活性、流动性、短期性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主要以质量低的灵活就业为主,其主要特点是:灵活就业者大多处于贫困状态,融资困难;他们的教育水平偏低,没有技术含量;生产经营缺乏稳定性,没有固定场所及固定收入;他们的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难以融入主流经济,易陷入低收入、低技能的贫困陷阱。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灵活就业依然是对国家、企业、个人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就业形式:对国家来说,灵活就业不仅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一种缓冲和减压的作用,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起到了加速和助力的作用;对企业来说,灵活就业不仅能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组织效益,更有利于扭转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的僵化用工模式;对个人来说,灵活就业不仅满足劳动者日益多样化的就业需求,而且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给人们更多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此外,灵活就业在促进市场就业机制形成、推动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灵活就业”问题。第一方面介绍灵活就业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第二方面讨论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第三方面结合实际体会浅谈大学生灵活就业问题,第四方面进行总结。及及对灵活就业问题的感悟。
关键词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大学生就业
(一)灵活就业的性质及其意义
首先,灵活就业是我国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灵活就业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渐发展壮大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有自主择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有自主用工的权利,劳动者的经济活动不再依赖于上级命令,而是围绕市场和消费者来自主决定,从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也决定了就业模式变化的趋势。灵活就业与市场经济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其次,现阶段灵活就业属于“制度边缘”的就业。作为缓解就业的重要渠道,它的制度边界应该具有特定的属性。灵活就业尚未取得与传统正规就业平等的地位,灵活就业岗位所提供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和服务不是靠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取得的,而是通过规避制度、偷逃税费等非法手段取得的,一旦制度边界发生变化,其生存空间也就相应发生变化,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也无法获得可靠保障,因此应强调政策扶持性,尽可能地减少那些打着灵活就业的旗帜而进行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的发生。这样既能够扩大灵活就业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灵活就业的歧视现象。第三,现阶段灵活就业以面向社会弱势群体为主。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传播和应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出现了一部分易受劳动力市场排斥、就业前景暗淡的弱势群体。灵活就业有助于促进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减少城市贫困,改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灵活就业作为长远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劳动者就业的主要形式。有效解决这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可以体现社会公平,而且有助于改善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必须将灵活就业群体参保作为社会保障长期发展战略,决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首先,完善针对灵活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灵活就业的服务机构。一是政府部门支持。自上而下形成国务院、省、市、县等多级政府服务支持体系,专为灵活从业人员提供各类支撑性服务;二是基层社区组织的积极参与。基层社区组织与就业人员的关系最近、最直接,可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基层服务;三是发挥劳务型就业组织或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以协议或登记方式确立劳务关系,将分散的、以个体形式出现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就业人员组织起来。其次,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援助政策。对于从事灵活就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一定时期的免税、免费政策,对已承诺的若干年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要放宽其优惠对象的范围,增加可操作性措施,确保兑现落实,以取信于民,增强创业信心。政府可以出资购买或提供一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临时性社会工作,主要是一些社会公益性部门的工作,如城市的清洁和绿化、道路的维修与保养、报刊发行以及一些家政服务工作,照顾孤寡老人、病人、残疾人,简单的修理工作,蔬菜加工等等。最后,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强统一的、完善的制度政策设计,要适时的出台全国性政策及地方性法规,保证灵活就业群体参保工作有法
可依,既要保持与现行制度的衔接,又要适合灵活就业的基本需求。在操作方式上,要根据灵活就业人员自身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实事求是的操作办法,确定灵活选择的缴费方式、缴费基数、补缴方式及缴费年限,改进服务技术手段,提高管理能力。
(三)灵活就业,大学生的潮选择
随着就业局势的日益严峻,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调查数据显示,不少大学生接受了小时工、派遣工、短期工、兼职工等灵活就业方式,不再像前些年那样过于看重户口和“铁饭碗”。专家认为,对于应届生来讲,灵活就业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值。
灵活就业因其特有的工作性质受到毕业生的青睐。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很关注大学生灵活就业问题,看过关于灵活就业问题对大学生的采访报道:“一周上班两天、休息五天,工作时间更自由,我喜欢。”这是从沈阳音乐学院提琴制作兼提琴演奏专业毕业不久的一个毕业生说的,她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周末做家教。除时间自由,最大限度结合个人兴趣特长外,灵活就业的收入也不坏。“大学时我在一些滑雪场打工,每小时收费100元,自己只能得到20元。现在直接面向顾客,收入自然就高了。”一个毕业生这样说。对一个人印象很深刻,25岁的战鸿飞大学学的是德语专业,大三那年,他对平面设计着了迷,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创意工作室做了几个月,使得他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他还参加过团委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单干后接的几个活儿都是培训班的同学介绍的,有的是为网站设计网页、标识,有的是为台球室布局、配色等。后来,同学的朋友,同学的同学都成了战鸿飞的客户。战鸿飞十分看好自己的选择。“你看看,我多自在,时间全靠自己安排,而且收入肯定比公司上班的同龄人要多。”战鸿飞说,由于自己所从事的都是喜欢的事情,所以工作中充满乐趣,业务能力提高得也特别快。“灵活就业成本低,收费上有优势,但我们的质量是不打折扣的。”战鸿飞表示,灵活就业只是自己事业的一个开端,等经验丰富了,一定要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把业务做大。的确,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灵活就业将逐渐成为被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所接受的一种就业形式。灵活就业能通过提高整体就业的灵活性来促进就业,推动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为此全社会应该对“灵活就业”给予更多的关注,逐渐形成一种正视、承认、引导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及感悟
灵活就业已经成为缓解我国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渠道,要把灵活就业纳入社会发展和国家规划中,为其发展提供政策导向及创造有利的环境。我们应该从解决就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认识发展灵活就业的意义,将发展灵活就业纳入政府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考虑
范围,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也要正确看待毕业生灵活就业问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拥有更加充实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