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08:3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愈演愈烈,因此,笔者深入研究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本质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诚信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考

一、研究背景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讲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特别强调要继续和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并把“讲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予以高度重视。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诚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通过知网对“诚信”二字进行检索,共得出61396条检索结果。这些结果涵盖工、农、商、法等各行各业,而对“诚信”相关研究进行报道宣传的报纸杂志也非常多,如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法院报、中国商报、金融时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由此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各界对诚信越来越重视,诚信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JP+1]诚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更应该引起重视。早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就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其中第五条就是“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明确要求大学生要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因此,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也意识到诚信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知网搜索“大学生诚信”得到2801条检索结果,笔者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发现,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人基本都是全国各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他们中有的从学校办学层次和类型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的从地域角度分析大学生诚信状态存在的差异性;还有的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提出如何开展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

笔者从这些研究中发现,尽管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依然存在一些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对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原因没有追根溯源等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三个环境

1.社会环境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文明,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收到人类最辉煌文明的熏陶,同时也被一些文化糟粕所浸染,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等。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也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闭塞,国民素质整体不高,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社会上一时间充斥着一些非诚信的思想和举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学术剽窃、评估造假、招生腐败等失信丑闻残酷地冲击着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存在的事实也给涉世未深、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冲击,因此,大学生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2.学校环境

对于大学生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问题,社会上普遍认为是高校的德育教育不规范、不系统,疏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所造成的。笔者将通过知网检索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很多同行在研究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只是简单而草率地从高校这个学业终点来分析。其实,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学、初中、大学的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能简单地把其中一个阶段划分出来讨论。因此,要想把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诚信影响分析清楚,必须从源头说起。

我国教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而学生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笔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目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形式、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等进行调查,共收集到55份调查问卷,具体结果如下。

以上几个图表反映出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师资力量不够和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在调查中,37%的教师认为德育课应该多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来开展,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的德育课存在少实践课甚至无实践课的现象。在调查针对今后德育课应该加强的方向时,48%的教师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可见,中小学教师已经普遍意识到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加强管理的方向。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当前的德育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德育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各个学习阶段只是简单地完成自己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进行教学延伸;其次,中小学包括当前的高校依然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导致中小学部分德育课程教学时间被主课占用,高校依然是以成绩定乾坤;第三,德育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这一块还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即使是高校也存在德育教育师资力量不够或者教师不够专业的问题。

3.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启蒙教师。而当前在校大学生都是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当是导致很多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有的父母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能力素质培养;有的父母偏重于金钱和名誉却忽视孩子的思想品质教育;有的父母不注重个人修养所为,不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总的来说,家庭环境的方方面面,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思想上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新对策

1.全社会共同打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诚信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失信成本低,同时又面临社会转型和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诚信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既然诚信已然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应该从政治的高度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带头提升诚信的信用度,建立完善的诚信激励机制,加大诚信缺失的惩罚力度。具体来说,一是制度建设,要做到坚持依法治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严厉打击欺诈违信、制假贩假等违法乱纪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也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公信力,取信于民、增信于民,极力创建良好的社会发展信用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和推动整个社会诚实守信。二要有严格的监督机制。目前,无论是对高校来说还是社会上的其他部门来说,对于诚信的监督机制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相应的部门和?F体制订失信约束机制,即使目前对大众最有约束力的银行信用制度也存在因裙带关系等而被打破,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实行。因此,加强对各管理部门的监督,成立相应的诚信委员会,制订关于诚信和失信的规定等举措迫在眉睫。

2.学校建立系统的诚信教育体系

首先,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诚信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为社会输送各式各样人才的高校应以做好全体学生的诚[HJ1.32mm]信教育为己任,联合中小学,制订相应的、适合各阶段教育特点的诚信教育体系和评价机制,指导中小学切实开展好学生的诚信教育。其次,学校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制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的相关制度和举措,真正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高校就有对学生的综合测评机制,通过一定的量化标准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素质进行测试,通过一定的数据来评判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目前相对准确、公平的测试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综合测评成绩,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于今后及时改进。这种测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学校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前面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在各中小学包括高校[JP3]进行的德育教育,基本都是以教??的理论讲授为主,没有或很少有配套的实践课程做保证,因此,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这一点上,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人才,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有助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的。因此,高校更应该让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营造良好的家庭诚信氛围

首先,“在现代社会,诚信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现代人之间的怀疑越来越多,信任越来越少,光靠呼吁道德回归是不够的,还应该从生活的点滴中去规范行为,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更应该让他们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这句话是钱文忠先生在百家讲坛中关于《弟子规》的解读第十二讲中说到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规范行为。《弟子规》信篇开篇就强调“凡出言,信为先”,也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诚信为先。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首先就要从说话开始,对孩子也要信守承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就曾说过“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此原则,让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

其次,父母在家庭中也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在小说《洗澡》中描写到,老一辈知识分子在家里吵架时马上用英语,之所以用英语,就是为了不让长辈之间的事情影响孩子。在我们现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不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尤其是一些不诚信行为对孩子产生了很大影响。

最后,家长也要改变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德育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传统观念。应试教育让孩子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甚至忽略了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起友,王莹.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问题实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3(6):81-84.[2]何筱,朱骏,朱方枝.构建我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初步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24):231.[3]陈勇“四位一体”.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139-141.

第二篇: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持之以恒的优良传统和道德追求。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诚信”被列为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充分表明诚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和主力军,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希望,具有良好的诚信道德是大学生成为未来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成为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成为高校教育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大学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成才立人的重要转折点,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真正学会如何处事为人,应充分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却令人堪忧。如2001年11月28日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中国学生成绩是优秀的,但诚信度不高[1]。

(一)故意拖欠学费,信用意识淡薄

自从国家实行高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以来,如何解决少数学生故意拖欠学费的问题成为许多高校面临的尴尬困境,如何追缴毕业生拖欠学费的问题尤为突出,尽管高校不得不采取了扣押毕业证的方式,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学费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确实部分学生因家境贫寒而无力承担学费,但也存在大学生诚信危机的问题。旨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助学贷款面临着同样的诚信危机,一方面国家推行无需抵押的助学贷款政策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成才,完成学业;另一方面银行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优质客户对待,以其身份和信誉为担保,便可获得银行贷款。但部分大学生片面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国家的支持误解为免费的午餐,存在侥幸心理,又无具体担保人,恶意欠贷的情况时有发生。某高校对2001年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3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听说过“个人资信制度”,近20%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款问题,7%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还很难说”。

(二)作弊现象严重,造假问题突出

在大学期间通过刻苦努力取得真才实学是大学生今后立足社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关键,所以大学生的诚信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然而当前作弊这一令人痛斥的失信行为在大学考试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将作弊作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条捷径,并且作弊也开始愈益高明,从小抄随身到手机传信,更有甚者求助枪手代考等等不一而足,外语考试、论文写作中找“枪手”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成为一个无法禁绝的现象。尽管校方三令五申加强教育,采取种种严厉的惩罚措施,仍有部分学生甘愿“以身试法”,成功了便侥幸过关,失败了便接受处分,无论怎样都是令人心痛的结果,一方面作弊这种失信行为在大学生中蔓延滋生,腐蚀他们年轻幼稚的心灵,对于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有百害而无一利;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通过作弊蒙混过关虽然可以一时遮掩,但终究失去了诚信品德,害人害己。不仅是考试作弊,研究中的数据造假,从网上下载资料抄袭成自己的论文成果等等学风不正的问题同样反映出诚信理念已经不仅仅是滑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快要从大学中消失了。

(三)求职履历掺假成风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为谋求一份满意的职业而刻意在求职履历上美化自己,甚至采取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等等不诚信手段,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遇到过收到掺假履历的情况,无疑增加了选人用人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大学生的择业成本。另外,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很多高校也参与制造学生虚假履历,有的老师甚至为学生出具假鉴定、假成绩单、实验假数据、假实习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助长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与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复杂化趋势日趋明显,旧有的传统价值理念和西方价值文化观念交错融合,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滑坡愈益明显,这必将对思想观念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失信惩戒的法制建设不足等客观因素,在经济领域的失信成本较小,从而出现了坑蒙拐骗、非法得利、制假售假等严重失信行为,造成了“失信者得利、守诺者受损”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政治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政绩工程、浮夸风现象屡见不鲜,个人信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从而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失信已成为社会的正常现象,甚至是谋生手段。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环境的弱化给大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正确的诚信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忽视对子女的诚信道德教育,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关心较多,忽视了诚信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没有认识到诚信教育是贯穿子女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对子女存在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加以制止和纠正;另一方面,有的家长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不能以自身的正确行为引导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行为使子女加以效仿,严重影响了子女诚信品格的形成。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缺陷

长期以来,尤其在中学阶段,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无论家长、老师还是社会都无法走出以“智”为主、“德、体”为辅的应试教育的樊篱,过分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2]。在着力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高校也往往侧重于加强对大学生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忽视了对学生加强诚信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往往以灌输说教为主,没有注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实际提升,在对大学生的成绩考核中缺少诚信内容,缺乏对诚信教育方法的研究。另外,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针对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激励惩戒机制,对于学生的失信行为在不触及学校管理制度的范围内采取默认态度,对于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干部竞聘、评优评先的学生没有进行批评制止,对于坚持诚实守信的学生没有加以褒扬鼓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失信行为的发生,也抑制了坚持诚信行为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整个校园内诚信风气的弱化。从学校本身来说,有的高校学术风气浮躁,在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各类评估上的虚假行为都会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授课教师个人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等都会影响诚信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责任意识缺乏,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明显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对加快发展、急剧转型的当代社会具有相当的敏感,但由于其本身经历单纯,阅历有限,缺乏对复杂社会现象的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能力,常常受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不良影响,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失信现象当作正常行为,从而带有偏执的眼光看待整个社会,更多的从自我角度出发处理问题,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缺乏正确的责任意识,放松了对自身诚信品质的提高,没有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高校是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阵地,承担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诚信水平的重要责任,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现代文明的代表者,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

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比较优势,善于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变化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之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整统一。首先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应该在《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等有关必修课程中强化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将诚信知识作为所修课程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增加对诚信的理论认识,从思想上对诚信理论的重视;其次要避免诚信教育的填鸭式教育,避免就诚信教育而诚信教育,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论述和诚实守信的典型人物,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美德,选取现实生活中成功人物坚持诚信的实例,正面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分析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激浊扬清;认真剖析现实社会中不诚信的反面例子,教育学生深刻理解诚信是做人、立业的基本准则,使大学生明确诚信教育的价值标准,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自觉地按正确的诚信规则为人处事;再次,要注意诚信教育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有区别的开展诚信教育,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趋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使大学生面临复杂的社会变化的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诚信价值观。

(二)创新诚信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育实效

在加强传统课堂教育的基础上,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手段,积极探索创新诚信教育的新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首先,要积极开展诚信实践活动。积极进行实践活动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检验诚信教育成果的一项标准,在从思想上、理论上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诚信创建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报告、讲座等活动,邀请事业成功人士到学校进行诚信教育讲座,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有效作用,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和周围的信用现象,在实践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诚信素养,真正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其次,要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优化诚信环境。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校报、版报等媒体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诚信宣传,大力宣传表扬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倡导建立校园诚信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文化创建活动,自由提出校园诚信文化主题和创建方案,从而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诚信褒扬惩戒机制,加强制度约束

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是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现有的诚信教育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所以高校在加大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相应的诚信褒扬惩戒机制,力求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实际效果。首先,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将大学生在校期间遵章守约的行为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量化考核指标并纳入诚心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对在校大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具体评估,以次作为大学生评优、竞聘干部、择业推荐、信用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将当前难以根除的学术抄袭、考试作弊作为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大学生失信成本,营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其次,高校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包括学生个人资料、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个人诚信守诺宣誓书、学校意见等等能反映学生信用状况的具体内容。诚信档案将充实到学生的人事档案,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诚信档案作为对大学生诚信纪录,全面说明的详细记录是大学生进行自我诚信教育、自觉诚实守信的纪录,是对大学生的约束机制,督促大学生获得良好的诚信纪录。不断提高诚信度,同时也是大学生拥有的无形财富,拥有良好的诚信纪录为大学生踏上社会增加了获得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砝码。

第三篇: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包括诚实、信誉,它体现于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甚至出现在举手投足之间。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将“诚”视为哲学本体,既是天道自然,也是所有人道的本源。

作为大学生,“诚信”同样重要。很多学校的校训上也带有一个“诚”字,如南京大学的校训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安徽财经大学的校训是“诚信博学,知行统一”,厦门集美大学的校训是“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这些都说明大学很重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而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考试作弊、助学贷款违约等诚信失范的状况表明,大学生的诚信状况难以令人满意。

首先,目前,各高校都存在着考试作弊的现象。据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4%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成绩中等以上的舞弊者占80.66%。其中,目的是“帮助”同学的,占8.86%。即使作弊一旦被发现有着相当沉重的后果,作弊现象也屡禁不止。其次,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还表现在:家庭不困难还要申请贫困补助,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图书馆借书不归还。以上种种现象都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缺乏诚信、与自身高学历难以相一致的素质状况。

那么,当下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为什么会产生呢?

在我看来,大学生缺乏诚信最主要的还是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下的社会环境没有将诚信作为一项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是否有地位的标准。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向钱看齐的扭曲的道德准线上,在这种前提下,诚信在人们眼中、在大学生心里也就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二,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还与家庭教育和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有关。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孩子的诚信状况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家长的素质。而后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学习中,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使得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培养,而诚信等德育无形中受到忽视,随着近两年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实用性的,以解决就业为第一目标,对诚信教育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往往涉及很少。学校和学生自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却忽视了道德教育,没有认识到身为一名新时期的建设者所应具备的起码的素质。

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诚信问题“何去何从”应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深思。

树立诚信,不能只靠个人的道德完善,它还应该形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公众舆论,一种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完备机制。整个社会应该树立明礼诚信的良好社会风貌,将诚信纳入评定社会发展的机制中,在制度中与品德操行记录挂钩,不要再把品德考核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考试,将它看作是形式主义,要把品德考试作为评判一个人人格的重要标准。

树立诚信,不能制依靠学校的教育,更应该从小做起,在家庭、学校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普及诚信教育。家长要严格把握诚信大关,使孩子从小就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学校更应该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进一步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诚实守信,提高自身素质,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便会提高,诚信教育会深入人心。

在我看来,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跟社会、跟教育、跟个人等方面面是脱不了关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诚信问题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我们应做的、能做的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刻刻要求自己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的人。

第四篇:大学生诚信教育

调查目的:了解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诚信意识状况,探索影响大学生诚信意思的因素,以及为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提供一些建议和理论依据。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谈话,收集资料。

调查对象:湖南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在对诚信的基本态度问题上,70的学生对诚信问题是很重视的,20的同学认为诚信问题只是一些琐碎小事,觉得无所谓,由此可见,诚信仍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在作自我诚信评价的问答中,大部分同学选择“基本上做到诚信”,存在一定比例的同学“看情况而定”。从心理的角度分析,一个人都有想在别人面前有个好印象的意识,因此,这个问题本身也是一个对诚信问题的考验,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是一个基本讲诚信的人。我们也相信大部分人的诚信,但是“基本”这个修饰词说明了大部分依然存在不讲诚信的时候,为什么许多人认为自己大体上是诚信的,而有时就可以不诚信了呢?许多人的诚信是建立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或者不会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而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他就会可能做出失信行为,或者只是纯粹的心理仿效,看到别人做出不诚信行为,就认为自己也可以那样做,当被问起为什么那么做时,还会理直气壮地说“别人都是这样做的”,这个理由似乎成了“一般性”的道理。当然事实上大部分同学是诚信的,这也有利于扫除那些所谓的“一般性”的道理,营造更诚信的校园环境

二,对于“你觉得生活中细小事情能反映一个人的诚信意识吗?”的问题,结果是64的同学认为能,36的同学认为不能。可见大部分同学把诚信意识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这是值得肯定的,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把诚信意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不迟到,不旷课,不乱扔垃圾,不浪费粮食,不对别人撒谎,这就是恪守诚信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能从生活细节中遵守诚信,那么在关键时刻不用怀疑,他一定会做出崇高的选择,当然在那36的人群中,也不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只是有些人心存大义,却不拘小节,不在意生活中的小事。虽然在一部分人的眼里,生活细节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诚信态度,但是现实告诉我们诚信就是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乱帖广告,乱扔垃圾,浪费粮食等正成为大学校园里不和谐的因素。这些是否应该归结于大学生诚信约束的缺乏呢?至少应该存在一定的联系吧。或许就是那36的比例,才使我们的大学校园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

三,对于“你如何评价学校目前的诚信状况”的问题,61的同学认为较好,24的同学认为一般,15的同学认为较差,认为较差的同学中,大部分是对学校环境的抱怨。尽管一部分人认为学生抄袭论文,考试舞弊,填报虚假材料的情况比较严重,但多数人还是相信我们的学校是公平公正的,相信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诚信的。我们无法保证某些调查的真实性,但是我们相信群体的力量,大部分人的意见才能代表学校的真实情况。也许那些广告的泛滥,个别的炒作会影响到少部分人的价值判断,我们相信我们同学多数是对校园的诚信环境持乐观态度,只有少数人对人对己在诚信方面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自己今后人生的发展,也是影响整个校园诚信环境的不利因素。我们认为大学这个相对良好的环境里,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宽与待人,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第五篇: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xxx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人无信而不立”。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随着社会大转型时期各种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的急功近利心理,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诚信问题“何去何从”应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深思。本文调查列举了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其形成原因,从而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了多层次深广度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危机;诚信教育;

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社会各个单元都要坚持以诚为本,以诚立信。党和国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与以德治校并举。我们呼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价体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也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树立包括诚信在内的健康的价值观,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从中学过渡到大学,这是每个大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直观地表述,应该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大学生涉世不深,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

够的认识。

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用一句“诚信危机”来概括并不为过。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我想,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

(一)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

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最低点。

(二)抄袭成风,蒙混过关。

在大学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很多学生把这些自习时间用来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等,要到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花一、二十分钟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

(三)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

(四)求职履历,“掺水”成风。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

(五)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其中,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涉及面广、支持力度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重要举措。国家推行政府贴息助学贷款政策,无需抵押。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但结果往往让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重要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针对以上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入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就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位,那就是不讲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制度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公正的制度对于建设良好的学校道德风尚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教育制度却长期存在着一些偏向,影响了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和诚信品质的形成。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层次不清,序向不明,不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可行性不足,操作性不强。二是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三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抽象,只重思想灌输,轻道德浅行,使许多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上而没有达到理性的理解,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以至于出现学生“知其不善而为之”的现象。四是学校德育评价制度不力,并且缺乏常规性的检查和监督。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的普遍存在,很大原因在于失信者预期失信成本小于守信成本,而失信收益高于守信收益。

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基地,对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也是建立社会信用的过程。在发达国家,人们笃信“信用就是生命”,没有信用寸步难行。但是,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轻看和破坏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乃至人生发展的直接障碍。当代大学生是一个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的诚信程度如何,不

仅对他们本身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一)在教书育人中要注重诚信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之本。一般地说,“教书”是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内课外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通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及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及技能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即所谓“德才兼备”。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笔者认为,狠抓诚信教育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榜样。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其三,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充分依靠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依靠学生的各种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诚信教育。

(二)加强“两课”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牢牢把握住自己诚信选择的方向,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体现“两课”教学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提高诚信教育效果。

(三)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高目标,低起点,可以从他们的基本行为抓起,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如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观的调查;建设校园网站,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比赛,“诚信承诺”万人签名活动,网上“诚信论坛”,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周围和自己身上;聘请事业成功的校友回来讲“诚信、素质、发展、人生”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定期召开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讨论会,让学生自己解析诚信,关注诚信,对受到社会资助、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对于诚信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彰,树立宣传典型等等。鼓励广大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诚信素养,从而真正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这些都会

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建立诚信档案

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开始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基本内容包括“做诚信大学生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个人意见”、“学校意见”、“备注”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纪录,它对学生的各方面有较为全面的描述。从而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建立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也为高校的诚信教育配备现实的教材。同时,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中最活跃的消费群体,诚信档案的建立,将为大学生信用形象提供一个社会化的展示平台,与整个社会的“个人资信制度”相衔接。

五、加强大学诚信教育对社会的意义

眼下,在全国很多高校里,诚信缺失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而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如何帮助这些还未长大成型而又即将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大学生们树立诚信意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中华民族传统的要求,容易被公民所接受和认同。

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学校德育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德育积累了许多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趋势,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

对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来讲,诚信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没有了诚信。对少数学生中出现的“说谎献媚”、“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脱离诚信道德的“两种语言系统”,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与引导,对不诚信道德开展批评与帮助,制止不诚信的“两种语言系统”现象在学校生活的其它领域进一步蔓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伦理对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网络伦理以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诚信观念新颖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但是,网络伦理是一种虚拟伦理,具有“数字化”、“虚拟化”运行的特点,学生网上的交流与沟通以字符为中介,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因而表现出非常自由、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可以做出许多与现实人格不相适应的事情,表现出与现实社会诚信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这对缺乏分辨力、判断力的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也产生着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年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首先,德育工作者要树立学生是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主体的观念。

其次,深化诚信道德体验教育。

第三,形成诚信道德的舆论宣传。

第四,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

第五,以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如果把诚信协议书和加修“诚信课”两个结合起来,诚信的“前门”、“后门”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的诚信意识何愁建立不起来,社会的诚信何愁不能确立?

诚信的预置和后补都有积极意义,请大家以扶持新事物的态度,去呵护、支持这些工作创新,让它结出我们期待的“诚信果”。

六、建议

要坚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落实到诚信教育的全过程。高校道德教育环境建设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要切实完善人人育德、德育人人的优良格局,改进创新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净化、美化、优化诚信道德教育环境,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身作则,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切实增强诚信意识,树立诚信观念。

【参考文献】

[1]王煜坤.浅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4,(12)[2]陈晓玉,高秀芬.浅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N].河北日报,2006-5-23 [3]杨少锋.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广东师范技术学院学报,2005,(1)[4]丰根凤.浅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6)

下载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诚信教育演讲稿[大全]

    子曰:“言而无信,人不知其可也”、 子曰:“言必行,行必果”、鲁迅先生说:“诚信为人之本”。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大学生诚信教育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大学生诚信教......

    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总结

    2009年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德育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2009年本院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以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感

    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感 仁义礼智信,是贯穿古今的为人以善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中华人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这几个字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尤其是其中扮演着重......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

    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

    法学院“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汇报目录 1.2007年5月28日举行了“风华五月”演讲比赛,活动主题围绕“树魂立德,达诚申信”展开。通过本次活动,就大学生与诚信的关系,我院学生有了......

    大学生诚信教育演讲比赛方案

    关于开展以大学生诚信教育为主题的 演讲比赛决赛的通知 各系、班级: 根据《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举办全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的通知》(宁教资字【2011......

    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方案[定稿]

    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弘扬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降低考试作弊与归还贷款违约率。 二.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21日 三......

    诚信演讲稿——大学生诚信教育初探

    诚信演讲稿——大学生诚信教育初探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