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那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要求:搜集并汇总源于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第一类:直接给古诗词谱曲而演唱的现代歌曲。第二类:引用化用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第三类:具有古诗词意韵风格的现代歌曲。分组展示 要求:各小组分类列举,其他小组补充。第一类:直接给古诗词谱曲而演唱的现代歌曲。第二类:引用化用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第三类:具有古诗词意韵风格的现代歌曲。
一、诗词配曲式。
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词的《但愿人长久》,借着王菲唯美的唱风不胫而走,感动着无数的痴男怨女、游人浪子,在大江南北大为流行,广受称颂,成为传统中秋节不可缺少的咏月抒情的精品。
在原文配曲式的古典诗词歌曲中,最有名的是邓丽君《淡淡幽情》的专辑,这专辑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全是唐宋诗词上配曲的,典雅动听,引人入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词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在浑厚的音调之下,表现对世事沧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浑而深沉。二,词句提取式。
这种融合的形式很容易被广大词作者经意不经意地使用着。徐雯的《梅花三弄》,便是一首不朽之作: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白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风中纷飞 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 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 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 伤感一夜一夜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 是慌乱占据了心扉 有花儿伴着蝴蝶 孤雁可以双飞 夜深人静独徘徊 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 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还有黄安《新鸳鸯蝴蝶梦》、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蔡琴《明月几时有》,李政《一剪梅》,张伯宏《床前明月光》,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等,三、语言改造式。这里的语言改造,主要是指具有深厚古文功底的作者以仿古的字词、意境、节律描述当代的情感、事件、意愿、审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古典诗词的气息何炅的《看穿》、张晓松的《中华民谣》、陈涛的《英雄谁属》、吴奇隆的《转弯》、(晏菲《黄鹤楼(现代版)》)等等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当河水不再流 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 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 当地球不再转动 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化 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四,意境化用式。从古典诗词里吸取营养,保留或化用古典诗词经典中的美好意境,借古韵抒今意,用当代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来。毛宁-《涛声依旧》高胜美的《青青河边草》、陈瑞的《白狐》、张学友《楚歌》、屠洪刚《精忠报国》、周华健《刀剑如梦》、羽泉《辛弃疾》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涛声依旧》毛宁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弯弯的月亮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 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娇 呜―― 阿娇摇着船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 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泪 象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啊流进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满惆怅 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故乡的月亮 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呜――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小组讨论总结 现代诗歌中古诗词的特殊作用和效果? 如何充分利用古诗词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 古典作品中具有音律美,如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又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等,可谓丰富,数不胜数。“唐诗中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宋词里轻巧尖新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元曲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明清文艺中的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构成中国文化史中优美的旋律。”①(葛金平《流行歌曲歌词创作源泉--古典诗词》)“ 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如《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开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创作一首现代校园歌词,充分利用古诗词的相关元素。参考题目:《秋日校园》《离别》《乡思》《学子吟》等。* 烟花三月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 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第二篇: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那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要求:搜集并汇总源于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第一类:直接给古诗词谱曲而演唱的现代歌曲。第二类:引用化用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第三类:具有古诗词意韵风格的现代歌曲。分组展示 要求:各小组分类列举,其他小组补充。第一类:直接给古诗词谱曲而演唱的现代歌曲。第二类:引用化用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第三类:具有古诗词意韵风格的现代歌曲。
一、诗词配曲式。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词的《但愿人长久》,借着王菲唯美的唱风不胫而走,感动着无数的痴男怨女、游人浪子,在大江南北大为流行,广受称颂,成为传统中秋节不可缺少的咏月
抒情的精品。
在原文配曲式的古典诗词歌曲中,最有名的是邓丽君《淡淡幽情》的专辑,这专辑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全是唐宋诗词上配曲的,典雅动听,引人入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词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在浑厚的音调之下,表现对世事沧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浑而深沉。二,词句提取式。
这种融合的形式很容易被广大词作者经意不经意地使用着。徐雯的《梅花三弄》,便是一首不朽之作: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白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风中纷
飞 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 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 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伤感一夜一夜 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 是慌乱占据了心扉 有花儿伴着蝴蝶 孤雁可以双飞 夜深人静独徘徊 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 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 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还有黄安《新鸳鸯蝴蝶梦》、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蔡琴《明月几时有》,李政《一剪梅》,张伯宏《床前明月光》,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等,三、语言改造式。这里的语言改造,主要是指具有深厚古文功底的作者以仿古的字词、意境、节律描述当代的情感、事件、意愿、审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古典诗词的气息何炅的《看穿》、张晓松的《中华民谣》、陈涛的《英雄谁属》、吴奇隆的《转弯》、(晏菲《黄鹤楼(现代版)》)等等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
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
当河水不再流
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
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
当地球不再转动
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化
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
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四,意境化用式。从古典诗词里吸取营养,保留或化用古典诗词经典中的美好意境,借古韵抒今意,用当代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来。毛宁-《涛声依旧》高胜美的《青青河边草》、陈瑞的《白狐》、张学友《楚歌》、屠洪刚《精忠报国》、周华健《刀剑如梦》、羽泉《辛弃疾》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涛声依旧》毛宁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弯弯的月亮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 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弯弯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娇 呜―― 阿娇摇着船 唱着那古老的歌谣 歌声随风飘 飘到我的脸上 脸上淌着
泪 象那条弯弯的河水 弯弯的河水啊流进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满惆怅 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 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故乡的月亮 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呜――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小组讨论总结 现代诗歌中古诗词的特殊作用和效果? 如何充分利用古诗词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 古典作品中具有音律美,如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又如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
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
长征人未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笑渐不闻
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等,可谓丰富,数不胜数。“唐诗中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
命节奏;宋词里轻巧尖新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元
曲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明清文艺中的色
彩斑斓的人世画卷,构成中国文化史中优美的旋律。①(葛金平
《流行歌曲歌词创作源泉--古典诗词》)“ 用古典诗词的 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
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
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
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
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如《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
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开放/你的美一缕飘
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
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
伏笔/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
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
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创作一首现代校园歌词,充分利用古诗
词的相关元素。参考题目:《秋日校园》《离别》《乡思》《学子
吟》等。* 烟花三月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 缈孤
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上邪!我欲与
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id=loadingad>
class=waiting>广告还剩
文档加载中...秒
第三篇: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古诗词是现代流行歌词的远祖,有其“剪不断理还乱”的藕断丝连和“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一脉相承,这是事实,不可否定。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结果。前苏联词作家萨柯夫斯基明确指出:“好的歌,它的词都具有不依赖音乐的独立艺术价值。”因此,研究古诗词的承传与转化,对当代歌坛的开拓价值,具有畅通古今的现实意义。
同是情感的载体,同是通俗的文化,同是文学的创作,同是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又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再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乐歌。楚辞“书楚语,作楚声”,与《诗经》成为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乐府诗集》中的乐府,多为歌词,“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表达了诗与歌之间的密切的血缘关系。
在中国,诗与乐很早就发挥着抒情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诗依靠乐得到广泛的传播,诗就是歌,即声诗。古诗词吟与诗是紧密相联的。吟诗也是诗人赏析、抒情、创作诗词的重要方式。《辞海》解释“吟”为:“吟咏、做诗”。《孔颖达疏》又对“吟”作了明确解释:“动声曰吟,长言曰咏,做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实际上吟诗的过程也就是品诗的过程,吟出其情其感。吟诗有三品:一吟一品:品物境;再吟再品:品情境;三吟三品:品意境。从原始歌谣、《诗经》、汉乐府、直到词曲,声诗的发展源远流长,当一种诗体产生民间时,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诗经》也好,唐诗宋词也罢,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宋词就是配合乐曲而唱的歌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流行歌曲称通俗歌曲。“通俗”是就其演唱方式而言的。流行的歌词创作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词创作的范畴。流行歌曲展现了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态,为一种通俗文化。“以歌传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词都确定一种感情基调,字里行间中寻觅以词抒情、以情带声的重要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非常讲究,在遣词造句、叙事抒情上自有一套严格的理论,是字字珠玑,千古传颂。古典诗词非常强调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结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含蓄委婉,百折千回,动人不已。这是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许多音乐创作人采用挑选经典的古诗词,谱上曲,诠释千古佳句。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著名歌手邓丽君、王菲等人都曾演唱过,流传甚广。
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词被重新谱曲后歌名为《月满西楼》,配以古典情怀:一位古装女子,手持罗扇,独倚窗前,望穿秋水,只为等待归人。整个歌曲朴素清新,笼罩着深层的相思之痛,与李清照的词风尤为吻合,实乃天作之合。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的《雨霖玲》(寒蝉凄切),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等,由古月、刘家昌、翁清溪等著名曲作家谱曲与诗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加之有婉约清新唱腔的邓丽君演唱,使得这些曲目成为现代音乐史上传颂的极品。曾被《音像世界杂志》评为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可谓评价之高。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就曾弹唱了这一曲,但这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由何占豪作曲,用的是李商隐《无题》前四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脍炙人口的好歌。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词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在浑厚的音调之下,表现对世事沧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浑而深沉。《三国演义》电视剧将词谱曲,杨洪基演唱,为电视剧增色不少。
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是你吧/高高挂在穹苍千年啦/看尽了人世离与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歌曲中引用了古诗直接谱曲,在诗的前半部分,也可以看作是对李白的《静夜思》做的全新注释。
著名音乐人宋柯曾说:“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古诗新唱还是意译古诗,都是适用了经过上千年有中国特色检验的文学精品,它们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群众基础。借用古典诗词来表现流行歌曲的主题和内容,既给予了流行歌曲一表现空间,广泛的也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找到了一条将歌手推进众人的捷径。”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歌曲创作有着深远的的影响。
在流行歌曲创作中营造古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诗词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营造意境是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歌词作者来说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鲜独特,决定了一首好歌的成败。反之,有独特完美审美意境的曲词,一定是一首好歌。
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展现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副南国水乡风情画,对那一种有距离的爱情的重温和怀想,言词简洁、真挚,没有审美高深词汇却让人感到一种任性的温馨。
“月亮”,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乡、思家的意象出现的。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面对寂静的夜月,思乡、忆弟之情油然而生。现代流行歌曲有的也沿袭了这一意象的思乡情怀,《月之故乡》(彭邦祯词,延生、刘庄曲)“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月亮纯净而美丽,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望向思慕已久的心上人,是何等的清新柔美、深情款款。这时“月亮”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早已成为美丽心上人的代名词了。
“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许多人都以龙的子孙而自豪。“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一曲《龙的传人》(侯建德词曲)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
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提及周杰伦,就不能不提到方文山。台湾著名词人,1969年生于台湾莲花县。从《发如雪》、《双截棍》、《爱在公元前》,到《菊花台》、《东风破》,再到风靡2008年的《青花瓷》、《千里之外》、《本草纲目》,到目前为止,为周杰伦创作了五十多首优秀歌词,首首经典,首首风行,被称为周杰伦的“御用词人”和“周杰伦成功背后的男人”。他的作品亦诗亦词,亦词亦诗,将唯美的古典情韵、浓郁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既承传了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形式与语言,又用现代的创作技巧与思维对其进行了完美转化,给人以特殊的审美享受。《东风破》是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是标准、完整的中国风歌曲代表作,浑然天成的旋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词风,仿佛真有首宋朝传世的词牌叫《东风破》!中国风在周杰伦和方文山诠释下独具特色!
“东风破”题目可以理解为词牌名的借用。词牌里有“东风第一枝”大曲,从音乐上讲大曲有“破”,也就是曲的后半部节奏加快,繁弦急促。借古曲来抒发忧伤的爱情,有描写曲破的词句:“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形容乐曲入破之后,随着音乐的急速,舞娘的腰肢越翻越快,身上的红衣也随身体翻转而旋飞。古诗词中还常用“东风吹花落”来喻示青春的逝去,暗含感情不能圆满。比如“东风飘兮神灵雨„„思公子兮徒离忧。”因此“东风破”是有多重涵义的。用“东风破”为题,带给人不尽的余味。
歌词《东风破》是一首有古典韵味的作品,无论是取材还是题目,都能让我们找到古典诗词的浪漫感觉。又让我们不会完全沉溺于陈旧的过去而找不到现在的自己,恰恰相反,它让我们能够找到现在的气息,仿佛词中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自己。这就是方文山语言的魅力。他跳出了华语情歌惯常“听到上句就可以知道下一句要唱什么”的框框,将古代辞藻与现代口语结合起来,既做出了不太突兀的搭配,又遵循了流行歌曲歌词要求口语化的原则。做到了既不少古风雅致,又不少现代气息。
歌词选用了“月”、“烛”、“酒”、“琵琶”、“古道”等怀古的意象,整首词呈现的意境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依旧笑春风”中那种情愁及其相似;内容虽属于写情思,纯真无邪,类于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的爱情;词中“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很有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似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其实音乐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倾听音乐所要的是一种感悟,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或是对真我的唤醒,或是对内心深处的触摸。如此浓厚的古诗词韵味与文化底蕴的《东风破》是值得人反复玩味。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及今后的流行歌曲的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古典诗词是流行歌曲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意境铺陈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语言都应当具有节奏性,歌词更应如此。歌词将有声语言与音乐曲调相结合构成了歌曲,要求歌词明快、响亮、朗朗上口,就韵律和谐来说,押韵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押韵,是古典诗词讲求韵律美、节奏美、音乐美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承传古典诗词的传统,不仅每首词都押韵,更可贵的是,将古诗词元素重新注入流行歌词的文字里。
臧克家曾有这样的论述:“押韵确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有如鼓点,它可以使诗的音强更加响亮,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鲁迅先生也曾对诗入乐有精妙的评述:“诗歌虽有眼看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
在流行歌曲创作中融入古典诗词,加以现代方式配器及演绎 流行歌曲的创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学创作,讲究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展示其主题的广泛性。在歌词创作中融入古典诗词,沿用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及意境,再加以现代方式配器及演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也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及品味。
用古典诗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歌名:烟花三月(吴涤清)、敦煌梦(张眯)、涛声依旧(毛宁)、青花瓷(周杰伦)、大浪淘沙(毛宁)、一剪梅(费玉清)、一江春水(邓丽君)、人面桃花(刘海波)、巴山夜雨(李进)、东风破(周杰伦)等。
在歌词中巧借古典诗词的名句:如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取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几多愁》取于李煜的《虞美人》,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取于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成功的例子。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代诗词都是精粹之作,拿来当作歌词是绰绰有余的。借用古诗词的语境和意境,用现代汉语进行再创作,比较典型的是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取材于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取材于张继的《枫桥夜泊》;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取材于苏东坡的《卜算子》。
如黄安的歌曲《鸳鸯蝴蝶梦》是化李白的诗歌而成的。李白原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黄安词:昨日象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漂流。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李白诗中写送叔之情,从而借以抒发不得志和人生在世不称意的内心悲苦。词作者也是抓着了这一低沉格调借以转换情感嗟叹爱情和人世的苦楚。
如陈小奇的歌词:《涛声依旧》是化张继的古诗:枫桥夜泊而来的。张继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陈小奇的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作者巧妙的把古诗句中的部分东西拆散然后再有机组合,在保留原诗和不失原诗格调的前提下进行情感转换顺口而就,虽然文字组合平常之极,但功底可见一斑。
借用古诗词的语境和意境用现代汉语进行再创作,是最难和最挑战作者的文学素养的。观赏成功的例子,其歌词本身就是很好的现代诗。前面提到的三个曲子,《新鸳鸯蝴蝶梦》写得的确不错,可惜谱的曲子不很优美;《涛声依旧》就比较全面一点,词曲皆备;《寂寞沙洲冷》似乎找到了一点《卜算子》的凄凉幽美的意境,可惜也犯了改编歌曲的通病,从歌词的文字内容看,思维和情緖的起伏不很流畅自然,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将内容狭义化了,把所有的感情一律归过于浅显的爱情,使人感觉到重复和缺乏新意。
台湾女作家琼瑶,改编的电视剧插曲有相当浓郁的古典诗词意味。如《在水一方》(琼瑶词、林家庆曲):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这差不多就是对《诗经·蒹葭》的白话解释。《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是化用古乐府诗《上邪》:“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换,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琼瑶对中国古典诗词十分熟悉,歌词既源自某一首古诗, 她将这些古诗词名句置于整首歌词中而浑然一体,又融入了自己的解读和人生感受,与电视剧中人物性格刻画、气氛渲染有机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婉转深情的意境。这些古诗词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的歌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因为“古诗词表现的是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传递的是中国文化真善美的观念,表达的也是中国人特有的细腻含蓄的情感处理方式,这将是流行歌坛取之不竭的源泉”。
贺岁电影《孔子》热映,王菲五年后复出演绎主题曲《幽兰操》应该有功劳。但主题曲《幽兰操》的词作者可能为了孔子的历史文化氛围,在没有眞正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居然将韩愈的同名原诗莫名其妙地改写了,不是改编再创作,而是生搬硬套,把原诗的韵律、节奏和情緖的起伏顺序都改了,手法显见拙劣,这不能不说是电影《孔子》的一大败笔。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元素,可以旋转出不同的审美天地。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词作者手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境界与氛围。“歌词首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式的艺术表达形式,歌词的文学性语言必须能概括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氛围”。
通俗歌曲的歌词创作,一方面对歌词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通俗易懂浅显直白,另一方面歌曲创作的主要部分是作曲,曲调旋律是歌曲得以流传的主要载体。这两个因素造成歌词创作的质量要求略低,加上当代娱乐业本来就是一种快餐文化,通俗歌曲的受众的文化结构层次也不高,大多数人压根就不去在意歌词写得好不好,所以词作者也就不需要花费多少心思精力了。通俗歌曲的歌词粗制滥造的情况就很普遍,没有确切的内涵,或者没有完善的结构,有些是文理不通的病句。
写歌词一定要尽可能精简句子,繁琐的语句使人看了生烦,不得要领,不知所云。词藻华丽和句式花哨更不好。不是提倡简单或说简单的就是好,是说以现代歌词的形式你想表达什么,表现什么都是可以用简洁简短的文字来诠释的。有一位著名的词作家说:写一首歌词无论你要我写什么,给我二百字足矣,甚至更少。这一点与古诗词是一样的。上边提到的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在有限的上下两阙中尽现回忆亡妻和思念亡妻的悲伤。崔护的人面桃花一诗,28个字平平无奇,却能让人读后感到莫名的怅然。欧阳修词,40个字,也是平平无奇,但读来内心却有一种触动,这种触动就是共鸣!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虽然可怜,但却很讨厌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啰唆和絮叨。
歌词繁杂咬嘴的歌曲是成为不了经典的,一时流行也只是昙花一现。有一个“留白”的问题。什么是“留白”呢?“留白”就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有什么话什么词你都用尽了说尽了,让别人想象什么?那就没有味了。就象我们平时看的电影和电视剧给你一个无言的结局让观众自己想象体味。所以说歌词的语句表达是很重要的,通俗而不庸俗,简洁而不简单方为上品。
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陈小奇,他是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他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喜欢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后来有一个冯小泉,因为他是学民族乐器出身的,对民族文化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多是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秋水长天》等。
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方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增添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的韵味。
香港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渗透明显超出大陆和台湾两个地方,是和香港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的盛行有干系的。很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广东方言用词造句方式为基础,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香港的很多词作家,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用唐诗宋词的写作方式,规范来进行创作。
黄沾,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寞,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还有《射雕英雄传》里的一首《千愁记旧情》“红日/再不会升/热心渐似冰/彼此星沉天际/剩我低回血泪凝”,(《射》里还有一首《四张机》。手法相当规整“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想对浴红衣”,这应算是金庸的作品了。还有著名的《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邓伟雄。他和黄沾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是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源泉。在《京华春梦》中他写到“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我泪垂/为何缘逝似水/大江去/那堪追„„无恨情深遭抛弃/漂泊如今怨恨谁/奈何又逢暴风雨/落花飞尽碎。”《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说“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换/水也请/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心》也是他的作品“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到天边/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应知爱意似流水/斩不断/理还乱/身经百劫也在心间/恩义两难断”。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词风。
卢国沾,他的作品中民族情怀与历史评判的味道很浓,这正是诸多唐诗宋词名家为世人所景仰的品质。他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少女慈禧》:“巾帼历次胜男儿/男女代代对峙/曾否推测过/明天举世/重由弱者再把持”。
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偏重于现代文本,关注风花雪月,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一个主要素材。最突出的还是琼瑶,她最善用古诗旧典,来表现恋爱儿女的浪漫情怀。如“绿草苍苍/白雾茫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风/风而携我梦/天涯绕无穷”《几度夕阳红》。小虫的作品,都表现出古诗词中的一些情怀。如他写给陈淑华的《情关》:“我本有心/我本有情/奈何没有了天/爱恨在泪中间/才能拥有这个梦”,《红楼梦》“昨夜红楼入梦中/多少伤心往事上心头/今晨醒来梦已空/徒留红楼在梦中/红搂,红搂/为何浓浓的红妆遮不住你的轻愁/红搂,红搂/你轻愁只因为人们将你遗漏”,给潘越云写的《红娘》“盼你来/盼到桃花谢又开/问天也不能明白/„„/对望两相爱/心似祝英台/这应是天的安排”。
大陆的歌词创作人才多,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除了陈小奇、冯晓泉,还有陈涛,他的词作也是极具典雅风韵,他写过《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挡住绵绵情痛/看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精忠报国》(均为屠洪刚演唱),还有《红花红颜》:“一朵红花在今夜,匆匆带走残阳如血”(书剑恩仇录主题曲),他的一首《雁衔泥》(眉佳唱):“金陵的美人横吹笛/引来了燕子衔春泥/燕子双双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声笑语/江南的春雨润如玉/从来不湿行人衣/„„/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急,”精巧别致,其意境又让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极富画面感。写过《苦乐年华》的张藜也有一首很有名的《未了情》。电视剧《夜深沉》的主题歌其中写道“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劳燕纷飞各东西”恰好映衬了李商隐的那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着戏曲创作的背景的阎肃老人也颇多诸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回首月明中/„„/天浩渺/水迷蒙/上下求索空缱绻/回望九州岛岛岛曙色红”电视剧《戊戌风云》主题歌,那英唱之类的作品。
现代流行歌曲从唐诗宋词中汲取了不少营养,讲究韵律感与意境美,这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现代歌词的创作沿袭着古典诗词的创作的路子起步发展,然而,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比如说很多流行歌曲都提到电话,那是现代人交流的方式,这在唐宋时期就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更不用提“穿新衣啦,剪新发型啦,奔腾电脑,WINDOWS98”和什么“穿着风衣听着MD”了。而唐宋时期的“宫墙柳,黄腾酒,红酥手”或者什么“一骑红尘妃子笑”,什么“酒榭歌台”,“红袖添香”,也都只能是那个时代的浪漫,很少出现在现代的流行歌曲里。这些都是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的,谁也改变不了的。
流行歌曲则只要押韵就行,甚至有的都不需要押韵。唐诗宋词的遣词造句十分考究,历史上曾有贾岛的“推敲”佳话传颂,而现代的流行歌曲的语言则重现代白话为基础和主导,更为直白,也更加口语化。当今的歌词很多在语言上不太讲究规范性,更多是服务于曲调,所以其中的错误很多。奇怪地现象是,最好的词作与最滥的词作都出现在香港。相比较而言,香港的词作爱用诗词文化,但多是滥用甚至曲解,这也是香港城市快餐文化的一个显着特点。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探视宋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唐诗宋词会是流行歌词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已经铺陈方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http://blog.sina.com.cn/s/blog
一、关于古词。
古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元,衰落于今夕。词,最早叫曲子词,以后也叫诗余、长短句。由于它形成年代早,故名古词。那么,我们依据这些基本特征,可以给词下这样一个定义:词即采用长短不一的句子,押不定句式之韵,可配乐歌唱的诗歌变异式的文学形式,叫古词。
词和旧体诗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词调在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方面,都存在着近体诗格律的因素。词是长短句,而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也没有限制死;有些词调要用仄声韵,有些词调还要求换韵,而古体诗也可以用仄声韵,也可以换韵;很多词在对仗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而古体诗在对仗方面则更自由一些。因此,词和古体诗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更有甚者,纥那曲、罗唝曲等词调与五言绝句没有什么区别。塞姑、回波词、舞马词和三台等词调与六言绝句一样。杨柳枝、浪淘沙和清平乐、欸乃曲等词调与七言绝句没什么区别。而古词的玉楼春又实实在在是首活活脱脱的七言律诗。足见,词与诗在许多地方相类一说,并非妄言。但却,诗,除了《诗经》之诗是配雅乐的歌词,汉魏乐府是配清乐的歌词以外,其余诗就不作配乐之用。而唯词却是配燕乐的歌词。
(一)关于燕乐
所谓燕乐,乃是在北周以前从印度中亚细亚新疆、甘肃而传入中原一带的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新兴音乐。到了隋唐时代便普遍流行了起来。因它常被用于宴会,故随时间推移,“燕”与“宴”通假,遂为“燕乐”。燕乐传入中原以后,也受到民间音乐的影响,其中也有部分民间音乐的成分。但其主体仍然是自外传入的大量的“胡乐”。由于胡乐的旋律相当复杂,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只能与一部分乐曲相配,对于那些大量结构参差的乐曲就不相适应了,只能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子的词。在这样背景下,“词”就诞生了。而且初始便是以齐言与杂言并行而发。
词,既是和燕乐相配的歌词,那它的准确名称就应该叫“曲子词”。“曲子”是指音乐部分,“词”则指文辞部分,在乐曲中,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词,唐人又将其称为曲或曲子。如唐代学者崔令钦《教访记》所载的曲名《浣溪沙》、《菩萨蛮》等,其实就是“词调名”,他的所谓的“曲”就是“词”。除此以外,词的名称还叫乐房、诗余、长短句、乐章、琴趣、语业、歌曲、别调等,但它多般都是一个来由。
我们在谈到燕乐配曲的同时,不能不提到“宫调律吕”。那么什么是宫调律吕呢?我国古代最先有的是五个基本音即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就相当于今天的1(dao)、2(lai)、3(mi)、5(sao)、6(la)或5(sao)、6(la)、1(dao)、2(lai)、3(mi)。五音其间在当时是没有半音4(fa)与7(ti)的。随着音域的显窄与表达上的窝囊,其后又增加了变微(#4升fa)和变宫(7ti)。于是就组成了七个音,也正是今天风琴上的一组音。而“律”指的是“十二律”,即把声音的清浊高下定出准则,共分为:黄钟、太簇、姑流、蕤宾、夷则、无射(以上为阳六律,亦称为律),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此为阴六律,亦称为吕)。这十二个不同的音律就是高低不同的标准音。十二律的次序是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黄钟、大吕、林钟、无射、太簇、夹钟、姑流、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相当于今天手风琴或钢琴键盘上的C、降D、D、降E、E、F、降G、G、降A、A、降B、B十二级,是用以定音节命高下之用,即为宫调律吕的最基本概念。至于十二律各有七音、八十四宫调、二十八调名称等等,不在本词名调,为非涉之列,且按下不谈。
词既然是配乐的歌词,那么,每首词必然有它自己的腔调,也就是词调。而每个词都属于一个宫调,词调必须依据宫调定律。不同的宫调往往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气氛。打个现代的比方:如《大中国》,这个词调大气、热烈、欢畅;而《二泉映月》便凄婉、惨烈。再如苏轼的《赤壁怀古》,配曲要气势磅礴、魂冲霄汉、威壮无屈;而李清照的《雨霖霖》则着重表现和抒发那种情怀零乱,一泄悲愁、满腔忧苦的中怀。
(二)填词与谱调
这里我们似乎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问题需加以认明:古人创作歌曲与今人无甚两样,今人创作歌曲,有的是先谱曲后填词,也有的是先写好词再进行谱曲。古人亦如是。隋唐不说,单说宋人写歌,多般是按谱填词。所以,宋人中的词常常出现一调多体的现象。如《念奴娇》这一词调,在《词律》中即列出三体,都是一百个字的《念奴娇》这个调子,而配乐的歌词却不尽相同,就是因为按谱填词的结果,只要合乎乐谱的要求,唱来美听,同一乐谱,不同的人去填词,出现字句不尽相同的现象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再如,我在一份关于词学研究文论中看到过这样一个例证。说的是五十年代的进步歌曲《毕业歌》,原歌词共二十一句,用的是江阳韵。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的人就根据《毕业歌》的原歌谱重新填了词,新词也是二十一句,用的也是江阳韵,大多数的句子与原歌词也相同,只是在第九句、第十二句两句上却比原词各少一个字,第十三句却比原词少了两个字。由此可见,同是一个曲谱而按谱填的新词与旧词字数却不尽相同,我们完全可以说,按谱填词没有硬性的束缚是有一定的自由度的。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宋词中“一调数体”的现象十分普遍。据周密《齐东野语》卷十记载,南宋修内司所编《乐府混成集》中,“大曲一项,凡数百解,有谱无词的占了一半”。但宋代以后,随着岁月的迁徙,那些跟词相配的乐谱日渐亡佚,后人作词就不能再按谱填词了。如我写词,只能是按照唐、宋、元各大家的词来填词了,此后话者,且不提。因此,现代人多般从事现代文艺的研究与创作,间或专事者也大多出自学院与专所的学者进行那些所谓传统文化的法效与再造,特别是对于今天的40岁往下的青年一代,我们不能不老老实实地承认,对古典的东西愈来愈情趣移淡,知之甚少了。因此,既然是介绍古词,我们还必须费些周折将词调的来源和调名、歌词等有关内容作一粗略地概览,这样或许更能有一番激活彼此,策励我们足踏实地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古典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词调的来源
一般地讲,词调主要的来源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来自民间的歌谣曲词,如《竹板词》来自巴楚民歌《竹板曲》;
二、来自外国或近地的音乐曲调,如敦煌曲中的《悉昙颂》,由梵文翻译而来,不仅曲为梵曲,辞亦原是梵辞;
三、从大曲、法曲中“摘编”而成,如《婆缩门引》;
四、由乐工歌伎自己创作,如《郑郎子》,原为人名,后借作调名;
五、由国家乐府机关制作,如《角招》;
六、源于齐梁乐府或古歌,如敦煌曲《长相思》;
七、词人自度曲,如姜白石的《扬州慢》、《长亭怨慢》、《淡黄柳》、《凄凉犯》等;
八、来源于佛教僧侣的唱导曲调,如敦煌曲《百岁篇》等等。
(四)调名与题名
调名和题名,无论是古人写词还是今人写词,这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和需要注重的事情。每一个词调,必须有个调名,又称词牌。这里我想举一些例子,同时作为回答从前与现在许多青年朋友向我的提问。
调名,每一词调,有个调名,又称词牌,如《力布新古词集》中所写的《沁园春》、《望海潮》、《木兰花慢》、《西江月》、《清平乐》、《玉金秋》、《脱脱落》、《宽宽心》、《冠真情》等等,就是词牌或词调名。词是起初时,调名即题名,词的内容和调名是完全相同的,如敦煌曲《谒金门》三首的第一首,“其内容则为黄冠(道士)之谒金门也”,“分明咏调名本意”;又如姜白石的自度曲《扬州慢》,就是作者抒发对扬州的黍离之苦悲的。到后来演化与变异的缘故,词的内容和调名常常毫无关涉,只是标志某首词用的是某某首词调而已,因此,往往在调名之下写出词题或小序,如《力布新古词集》中的《声声慢》,下面便标出了题名即文章内容的概领——怨恨无公;《雨霖铃》下面写出了:怒志光宗;《念奴娇》下写出了:无心由求;《满江红》下写出了:决心等等。当然,还有调异名同、调异句同、一调数体等多种情况,此非我们要介绍的重点,捺下不提。
(五)词调的分类
我们在阅读与撰写古典词的时候发现,词的表达形式十分丰富,如有的字数很少,有的字数很多,那么它们的名堂又是如何呢?这就涉及到词调的分类问题。
词调的分类是根据字数的多少而定的。总体上讲,词大抵分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或者分为小令、慢词两种。清代毛先舒的《填词名解》中,他把五十八字以内的词列为小令,把五十八字到九十字的词列为中调,把九十一字以上列为长调。这样的划分我们感觉似乎有某种嫌疑在。后来我在翻开中国现代汉语学家、韵律学家王力先生的《汉语词律学》一书,王先生主张他把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六十二字以内为小令,第二类为六十三字以外的为慢词。但我个人认为,以上两大家的分类未免略略显粗。我主张既然是一种研究与传教,要想把千姿百态的中国古典词的情态以及开态揣摸的仔细一些,是否可将令再细化。譬如将令分为小令、中令、大令、长令;慢调可否同样细化分为小慢、中慢、大慢、长慢,或者是小调、中调、大调、长调。这样既有利于在“令”与“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解,使读者、撰者、评者有更具体的模式可仿可描可析,同时作为一种文化,也自觉地与社会化分工与时代细化这一特征进行了同步,更重要的是证实后人在学习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当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研而究之,还在身体力行地传承、发扬与光大。
除了上述的划分以外,词调又因分段的关系,还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之说。我们所谓的单调即全词就一段;而双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上阕和下阕,或者名曰上片,下片;三叠即为三段,四叠即为四段。我们常见的词一般为双调即两段。然而,作词又不象写其它文种,每段必须另起单列。词不必也不能如此。分段的标志主要要靠中间的隔阂,双调也好、三叠四叠也罢,中间的隔阂只标明相当于在音乐上的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结。就通常情况而言,上下阕词作的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大致相同。凡是上下片字数、平仄不尽相同的词,其下片的头一句叫做“换头”或“过遍”。但也有将一首双调词生硬分成上下两个段落的作者与作品,此属个别,非主流。我必须有这样一种愿望——因为古词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有些必要的东西要紧需讲出来,否则会大离原型,而读者仍然不得要领。因此,我们在讲词调分类的同时必须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词调的分类不仅有以上说道,同时还因为音乐节拍的不同而分为令、引、近、慢四类。它又相似于今天的京戏。如西皮标明一种调式,二黄同样是标明一种调式,但西皮又分西皮快板、中板、慢板,二黄亦分为二黄快板、二黄中板、二黄快板等等。但字数上仍然大体有些区别:即令调一般的字数较少,近词和引词一般的都长于小令而短于慢词,慢词大多是长调。如慢词中最短的《卜算子慢》,有89个字。字数的区别,只是大体上而言,并非绝对,如以令词来说,其中《胜州令》就四叠,长达215个字,只能说令词一般是字少调短而已。
(六)词调的声情
从音乐角度讲,词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腔调。每一个腔调都表现一定的情感色彩,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者其它更甚者,这便是不同的腔调表现不同的感情。一般地讲,从词、曲到今天曲艺中类似《京钟大鼓》、《苏州评谈》、《天津丝调》等都是这样。如声情激越的、渲发豪壮情感的词调有《六州歌头》、《满江红》、《贺新郎》、《念奴娇》等,象现代的《辣妹子》、《大中国》、《再过二十年》等等;如抒露表现凄婉情绪的有《阮郎归》、《小重山》、《生查子》、《千秋岁》等,又象现代的《二泉映月》、《西湖诉》、《痛说革命家史》等等。这些都表现了词调的不同声情。不过,所谓的词调的声情,也不可绝对化,早在宋代,有些词人由于填词并不是为了歌唱,就大都不顾及腔调的声情了。无论以前、现在,也就出现了“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的现象了。
(七)词 谱
本来意义上的词谱,就应该是词的乐谱,但后来词的乐谱逐渐亡佚了,就出现了今天通行的“按词填词”的词谱。词乐谱亡佚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探故,究其主要原因似乎是我国古代把音乐或声韵统为“口耳之学”,强调面传口授,那时记谱标音的方法不普及且欠科学,这样因年代久远或因战火连连,加之传授者甚少,就不得已无奈而亡之了。据考宋人姜白石深谙音律,他的自度曲有十七首之多,旁边均注工尺谱。固定乐谱与文辞相配,一字一音是不好唱的,再者姜谱无拍号,即使有,今人亦不复晓通,同样不能歌。就是今天的古乐家的研究所译姜谱是否为其本来面目,那亦十分难说。(并非质疑)其次,词的乐谱一部分逐渐演变成曲的乐谱,曲的乐谱盛行,而一些词的乐谱就不再独立存在了。曲调与词调同名的有75调,占现存全部曲调的四分之一,从文辞上看,同名的词调与曲调,有的就字句平仄全同,很可能当时与之相配的词、曲谱也是相同的,这二者不可能互不相干,这种同名的曲调,很可能是从同名的词调演变而来的,当然也包括了同名的词调乐谱演变为同名曲调乐谱的可能。至于词的乐谱亡佚时间的下限,当是“按词填词”式的词谱产生的年代,因为只有词的乐谱已经消亡,词作者无法按乐谱去填词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当时现实的需要,才有可能产生“按词填词”式的词谱。如《力布新古词集·声声慢》、《力布新古词集·浪淘沙》等都是按词谱填词而非按乐谱填词的。相反如果非常熟悉乐谱再填词那就不那么难了。譬如《大中国》,大伙都熟,即使我们不唱“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我们同样可以根据这首非常好听有气势的曲乐去填词,如唱词是这样的:“我们的好生活呀,地久天又长„„”。当然,无论是上古,还是现在,有谱无词的现象同样存在,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奔驰在千里草原》、《赛马》等等,均专以曲谱的情感色彩表达世界、事物的中怀,也就只能另当别论了。
(八)词谱的创制
那么古词谱又是怎样创制的呢?在这里我们不妨简要一提。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钦定词谱四十卷》条下作了这样的说明;“今之词谱,皆取唐宋旧词,以调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取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可平可仄,自《啸余谱》以下,皆以此法推究,得其崖略,定为科律而已。”可见所有词谱,都是从唐宋人的词作中按照词调的不同而分别加以归纳出来的。这种归纳出来的规定,便成了后人填词时要遵守的格律——词律。
(九)词的韵
古典词也是押韵的,不过填词押韵不象近体诗那样严格。一些唐人填词曾用《唐韵》,一些宋人填词曾用《广韵》、《集韵》。这些词押韵,实际上与近体诗一样,用的是“诗韵”。
但是,填词用的韵远比近体诗要宽,并不全受“诗韵”的框缚。宋代词有许多词就突破了“诗韵”。清代仲恒根据清初沈谦生前未及的刊印的韵书《词韵略》,归纳宋词用韵的惯例,合并“诗韵”一百零六个韵部为十九个韵部,(其中:平、上、去三声有十四个韵部,入声有五个韵部),而编写了《词韵》。以后,戈载在清道光元年编成了《词林正韵》,它基本上用《集韵》的韵目。此后,就有人根据这些“词韵”填词了。词人把“词韵”的平声字用于平声韵,把上去入三声的字合称为仄声字,用于仄声韵。一般地讲,仄声韵的上声韵和去声韵可以通押;而入声韵则独立用,不与上、去声韵通押。而我所著写的《力布新古词集》都将一声二声为平声韵。
诵读诗文,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
诵读诗文,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
翻开中国文化的历史,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文化瑰宝,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受它的影响。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美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学所不能取代的。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吸收经典?诵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一切不正是对“读”的作用的经典概括和诠释?事实上诵读遵循了形象感知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吸收语言、转化语言、积累语言。
(一)指导朗读,增进朦胧理解
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字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读,反复咏唱,才能体味得到,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将“读”简单地理解为唏哩哗啦的乱读一气,而应该在“读”的方法、情感等多方面指导学生,引导他们读出丰富多彩的味道。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求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读出意蕴。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们古文诵读的原则不是“不求甚解”吗,这样会不会拔高要求,引起学生的排斥?事实证明,单纯的读只能吸引孩子极短的注意,不久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而有滋有味的品读,特别是“会其意,悟其神”的朗读,不仅能激起学生长久的兴趣,还能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尤其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及古诗文学习能力,更应该强调读出品味。
此外,我还将古文朗读与音乐结合,例如,一些气势磅礴的古诗文,搭配雄浑的古琴乐曲,营造出豪放、旷达的气势;一些色彩明丽的写景文,配以轻快活泼的琵琶乐,将学生带入生机盎然的情景之中;而一些悲凉凄婉的抒情文,搭配哀怨凄清的二胡曲,更平添一股苍茫的味道……;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文的学习不知不觉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融进了诵读中。
(二)引导“趣”背,实现“量”的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可是,孩子毕竟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特别是即将成为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并且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呢?开始,我们利用午休的时间,每周背诵2—3首。由于形式单一,两三周后学生的积极性就越来越弱了。怎样才能把背诵古诗文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求呢?我开始了新的尝试。
1、以唱助背。前面提到把音乐与朗读相结合能取到较好的效果,其实把音乐融入背诵当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古诗词。所谓词,即可以配上乐曲歌唱的诗歌一种。我们现今的许多音乐家也总喜欢把古词谱成曲,如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就是由《临江仙》而来,又比如《虞美人》《水调歌头》《孔雀东南飞》……,让孩子们学习这些旋律优美的歌词不仅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还能加深记忆,取到快速背诵的目的。
2、游戏背诵法。古诗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仗压韵,琅琅上口,因此,可以将它与孩子们熟悉的游戏、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玩中背。例如与拍手游戏、跳皮筋相结合,它们本身就伴有童谣,现在把童谣换成了古诗;跳绳不以多少分胜负,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边跳边背诵古诗,以背诵多少分胜负,规定时间还没到,只要诗还能接着背下去,就可以接着跳;迈大步时,由原来的锤子剪子布定胜负改成了古诗接句、你问我答等方式定优先权和迈多少步。于是,背诵古诗文成了孩子游戏的一种,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了巩固。
3、利用边角时间背。一些五言或七言古诗较为简短,学生要背诵并不困难,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边角时间进行背诵。例如:每节课上课第一遍音乐响起的时候,可由当天值日班干部带领全班同学背诵。虽说只有短短的一分钟时间,但一天七八节课下来,孩子不知不觉就背下了一首古诗。又比如每天睡觉前的温习背,上、放学路上同学间的交流背等等,都是充分利用时间的好方法。
4、竞赛激趣法。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会下落。为此,我在班级开展“诗王争霸赛”“小组拉诗赛”,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汇报会,如:小小诵读家,古诗接龙,诗配画等,让孩子在竞争中得以展现自我,激发学习的热情。
唱流行歌曲,品美的语言——从歌词中学习语言活动案例
活动目的] 流行歌曲,中学生喜闻乐见,并深入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天然地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语文教学似不应漠视流行歌曲。但中学生自觉地在流行歌曲中学习语言的很少,大多以流行歌曲的曲调、浅浅的哲理的歌词来舒缓情绪。本活动则以学习语言为目的,通过活动积累语汇,抒发性灵,品赏语言。在提高语言修养的同时,提高对流行歌曲的赏鉴能力,从而提升精神,促进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形成。[活动准备] 本活动由两项内容组成:一项是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表现中学生的生活(包括人和事),一项是化用古诗词或直接将古诗词谱上曲的流行歌曲的鉴赏。前者,由于大多中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熟悉,无须作多大准备,只要提供每人一份的书写纸就行。当然教师这一头要准备一些范例,以供学生参照。后者,化用古诗词或直接将古诗词谱上曲的流行歌曲,涉及许多朝代,因此,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新诗的鉴赏性书籍应俱全,以供师生查阅。以流行歌曲为对象设计活动,学生本是欢喜,但亦可适当鼓励竞争,评选优秀条目和优秀的欣赏文字以适当的形式予在表彰。那材料的收集、整理由谁负责,评委怎么组成,发什么奖品等均应在准备阶段落实好。为了使活动过程轻松活泼、充满乐趣,宜在唱中学语言,那么领唱、教唱人员应预先物色好,或准备相应的音像设备。至于课务方面,活动的方式、进程、时间、地点,宜事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到图书馆阅览,应提前联系。[活动过程] 之一: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表现中学生生活
(一)激发热情。对中学生喜好流行歌曲事,社会媒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常常是颇有微词,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课堂的严肃场合,学生不一定能真实地袒露心胸,教师可从自己所喜爱的流行歌曲以及自己听流行歌曲的感受谈起,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喜爱的流行歌曲,借此激发参与的热情。
(二)明确任务。从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引到对歌词的关注,不少歌词用以表现学生生活却也别开生面,生动风趣,引人深思。比如,用流行歌曲表现人:①尖子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②差生:伤心总是难免的(《梦醒时分》)。用流行歌曲表现事:①上课了,不得不放下心爱的课外书:让我再看你一眼(《让我再看你一眼》);②高中生减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③做多项选择题: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学生依照例子进行拟制。需要提醒学生的是,用歌词表现的生活不宜笼统,应当具体明确,否则会失去效果,如,失败时:爱拼才会赢。“失败时”过于笼统概括,歌词与生活内容虽然协调,但难以给人直观的感受;另外,所用歌词实际上具有对某种生活自我解嘲或幽默评判的意味,因此表达忌直露,如上面的例子,即使把“失败时”具体化,“爱拼才会赢”的表达也过于直接,重复歌词本已有之的内容,意味不足。如果用“现实总是太残忍,我早已付出了灵魂”(《谢谢你的爱》)来表达,则是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每生拟制条目的数量,最好与学生商量确定。
(三)学生拟制。学生拟制时有几点教师要予以指导:
1、克服思维定势,不受歌词原来所表达的内容的限制,善于换一个角度思考。原来表达爱情的,现在用来表达体育活动行否;原来是伤感的,现在用来表达欢乐行否;原来表达人生哲理的,现在用来表达考试感觉行否……比如,“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我”(《朋友》)在歌曲中是表达友谊的,但用来表达考试时,碰到似曾相识的题目的心情却也是贴切而幽默;“何不潇洒走一回”(《潇洒走一回》)在歌曲中是表达一种人生态度的,如果用于表达长跑跑了五圈,实在跑不动了的感觉,借“走”的意思改变,收到轻松、风趣的效果;听历史课:过去的时光难忘怀(《妈妈的吻》)借角度的转换表达自己的观念。
2、要善于联想。生活与歌词的联系,可从相关、相似等方向展开联想,拓宽思路。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由“记起”想到知识的记忆,由“走”想到长跑,在字面上是相关,类型上是相似。听历史课:过去的时光难忘怀,是相似联想。高中生减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则是利用相似,用歌词评判现实。
3、同学之间多讨论,思维的撞击往往会有崭新的发现。
4、要注意规范。如果歌词记不清楚,要找相关的材料核实。所用歌词要注明歌名,要养成严谨、踏实的作风。
(四)活动评价。把学生拟制的条目进行筛选,然后汇总打印,学生人手一份。由评委评出优秀条目。优秀条目可分若干种类分别评出,如最幽默的、最能表现中学生心声的、最能引人深思的等等。之二:唱流行歌曲,欣赏古典诗词
(一)搜集。古典诗词入曲的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把古典诗词谱上曲,如《诗经》中的《蒹葭》(歌名改为《在水一方》文字有改动)、《无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歌名改为《月满西楼》),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李叔同的《送别》,徐志摩的《偶然》等。一类是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入曲,如《当》,化用汉乐府民歌《上邪》,《涛声依旧》化用张继的《枫桥夜泊》等。这些可由学生搜集整理。按朝代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把搜集到的歌曲录下歌词,注明诗词题目,是词的注明词牌;歌名与诗词题目不同的要对照写出。如果是化用,则同时录下原诗词和化用后的歌词。然后汇集打印,发给学生。
(二)欣赏。欣赏要充分活动化,尽量成为学生的体验过程,不必拘泥于词句意义的解释。建议分三个步骤:唱、赏、再唱。
•唱。选择其中若干首歌曲,在唱中体味。如果为大多数学生熟悉,则可采用合唱或小组唱的形式,如果学生不为熟悉,可由文娱委员或能唱的同学教唱。尽量不用音像手段,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如果使用,也要为提高活动效果而用,不能让丰富的音像去陶醉学生。
•赏。这是关键一步,也是难度较大的一步。唱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更关注曲调,而赏则让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到古诗词美的语言。教师应当是指导学生完成欣赏过程,这是从唱中体味的深化。指导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包括歌词的背景和诗词的鉴赏文章,可以分组进行,然后每组推选出一至两个代表在课堂上交流。
•再唱。在第二步完成的基础上再唱,将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更能体会到这些诗词的语言所浸润的浓厚情感。
(三)点评。要求学生撰写整篇的欣赏文章难度恐怕较大,用点评的方式学生易于把握。点评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背景点评。如评李清照:国破家亡,内心怎不凄切?二是词句或整首诗词点评。如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人人喜爱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伤感 之情何以堪?再如评《当》化用《上邪》:率真、大胆的爱的誓言。三是歌唱点评。歌唱的曲调是否良好地传达了原诗词的意境。如评《水调歌头》:原词豪放中透出阴柔,回肠荡气;听歌曲,感觉顿失。每位学生至少点评一句,鼓励多作。点评文字作为作业上交。
(四)评价。把点评筛选汇集,印发给学生作交流。如有条件,可选优秀的点评推荐给校文学社或校外有关刊物上发表。[活动建议] 本活动以课外为主,课内安排三到四教时,第一项活动,教师指导、明确任务可安排一教时。第二项活动,欣赏环节,除了查阅资料在课外进行外,其他活动可安排两到两个半教时,点评环节的指导可安排半教时。进程不宜太急促,总体上可安排三至四星期,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讨交流、品味、歌唱的时间,学生活动的成果应予以充分肯定,以适当的评价方式给以鼓励。“唱流行歌曲,欣赏古典诗词”活动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搜集资料方面应多指导,多帮助,学生所需资料如果找不到,教师应尽量给予满足,因为,在这个环节学生最易因资料难找而失去兴趣。活动基本上在课外进行,教师要注意督促提醒,方式可以在中间选择部分先做的学生作课堂交流。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尽量为学生寻找发表的园地。
两项活动均可进一步延伸。第一项活动,把学生所拟制的条目打印分发后,选择若干条目连缀成文,如果能够在同一话题下,有前后一贯的主旨,那所缀之文一定不失为幽默小品。第二项活动可以增加让学生写鉴赏文章的环节。要不要延伸当视学生的兴趣和层次来定,或者不作全面要求,由一部分学生作延伸性活动。[案例评价] 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大致上有两种状态:一种为所知,一种为所有。“所知”是对语言的认识,如语法结构、修辞方式等。“所有”是对语言的占有,亦即语言已成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所知”不一定能成为“所有”,学生能说出语法结构、修辞方式,但常常不能运用,这样的语言只是独立于学生心灵之外的认识对象;“所有”不一定“所知”,学生占有许多富有意味的语言但对之往往作不出分析。“所知”与“所有”相比,“所有”更加重要,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语言而不是认识语言。对语言的占有主要通过言语活动实现。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所占有的语言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就好比空气,人们吞进吐出,在使用、占有,却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一样。这就需要一定的触媒,使所占有的语言浮泛上来,成为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本案例就是这样的触媒。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言辞早已拥有为学生“所有”,但这种所有常为情爱一类心理占据着。“唱流行歌曲,品美的语言”活动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语言的存在。从学生的语言“所有”出发,提高他们的语言修养,培养语言审美意识,事半功倍。否则,无疑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本案例设计的基本理念即在于此。
第一项活动表面上看,独立的一句歌词并不一定见得美,似不宜看作美的语言的品味。但语言之美在于运用,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也许平淡甚至粗劣,但它却实实在在被中学生拥有着,简单的批评只能令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感到惶惑,同样的歌词换一个角度表达新的内容,则是别开生面,是语言之美的创造,这种思考方式,也促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促使学生认识语言之妙,妙在运用,妙在内蕴。
从流行歌曲到语言的品味,中间自然存在着距离,缩短距离的方式是唱,这在活动设计中有所体现。
以流行歌曲为对象设计活动还可以涉及许多内容,比如歌词的诗意表达,生活化表达,歌词创作对语言规则的叛反,流行歌曲与流行情感等等。利用学生的言语资源,自然还可设计多种活动方式。
[活动附件]
一、学生拟制的部分条目:
1、清华北大: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想说爱你不容易》)
2、看小说入了迷,蓦然回首,发现还有一大堆作业:如果说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梦醒时分。)
3、考试: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雾里看花》)
4、考前复习历史:我怕时间太快,不够将你看仔细。(《至少还有你》)
5、考试得满分:千年等一回。(《千年等一回》)
6、考试之后:就当是游戏,总又忘不了结局。(《就当是游戏,总又忘不了结局》)
7、成绩:现实总是太残忍,我早已付出了灵魂。(《谢谢你的爱》)
8、做选择题: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雾里看花》)
9、下课铃: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晴。(《明天会更好》)
10、被老师叫去办公室:祝你平安,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祝你平安》)
11、批评好学生: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心太软》)
12、上网:爱上她不要家。(《某某某》)
13、父母送我上车时: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14、坐在上学的车上: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爱的代价》)
15、听老妈唠叨:有时候交谈变得空洞,沉默却像沟通。(《有时候》)
16、长跑: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钡。(《男人哭吧不是罪》)
二、学生点评《虞美人》
1、“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信夫!
2、成也此词,多少人因此词而认识李煜;祸也此词,李煜因此词而命绝他乡。
3、粗听曲调高亢,细品悲恨相接。
4、春花、秋月,人人喜爱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伤感之情何以堪?
5、亡国之音,深切的痛苦亦复何用?
6、问答之中,内心波涛起伏。
7、愁乃无形之物,却似“春水向东流”,化无物形为有形。
8、愁似水东流,何时能尽?
9、据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大概李煜已抱死的决心,感情抒发才会如此深挚吧。
10、回忆是痛苦的加剧。
11、听歌曲《虞美人》,才知道什么叫靡靡之音。
12、听《虞美人》潸然泪下,但感伤的不是亡国,可见欣赏也即移情。教育部提倡“古辞新韵”
9月8日,教育部宣布向社会征集“古辞新韵”,即鼓励大家用流行的曲风诠释经典诗词,向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原创性曲谱。大赛推荐篇目审定委员会从中华经典诗文中精选出300篇左右的诗文,作为推荐篇目。参赛人群以大学生
第四篇: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教案
课程
(一)古典诗词直接配曲类歌曲
一、导入新课:
播放王菲演唱《明月几时有》
问同学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好不好,美吗?你们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
二、展示苏轼的《水调歌头》
PPT分别展示邓丽君和杨小琳古典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绿蓑衣》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歌曲,像邓丽君的专辑《淡淡幽情》,收录了12首,还有杨小琳的《绿蓑衣》中包含了十首。
教师问,这么多的诗歌,为什么上面展示的这些诗词会被谱曲传唱,进入流行乐坛?
三、学生思考交流:
1.为何现代流行歌曲能融入中国古典诗词的元素? 2.什么样的古典诗词才能进入当代流行乐坛呢?
(能够进入当代流行歌坛并为大多数听众所接受的,主要是那些抒发离情别恨和表现男女恋情之作。)
给同学们两分钟的讨论时间,同学们自由发表言论,带着问题进入对古典诗词的赏析。
下面,通过老师对三首词的简单讲解中,我们来探寻答案。
四、《水调歌头》赏析
播放《水调歌头》朗诵音频,让学生对比感受原词和歌的不同体验。
作品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大醉”遣怀(仕途不顺)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此词上片望月,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五、李煜《相见欢》和《虞美人》赏析 《相见欢》
1.听邓丽君的《独上西楼》
2.学生齐读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教师讲解: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词句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
赏析
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 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4.PPT弹出:“故国之恋”、“亡国之痛”,点明诗歌主旨,点学生带感情试读。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我们再看李煜的另外一首词,也是被邓丽君演唱了的。《虞美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赵匡义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白话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析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小结:李煜的两首词,表现的是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一类的离愁别绪,其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将“愁”形象具体化,化无形为有形,从而让读者在情感上与之形成共鸣。PPT弹出缪塞的话: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六、教师总结观点,明确为何现代流行歌曲能融入中国古典诗词的元素以及什么样的古典诗词才能进入当代流行乐坛。
流行歌曲: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情感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会是今人的心理映照。
古典诗词:古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同时抒发的感情也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的,这些恰是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古典诗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
很大程度上与审美趣味相关,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关。能够进入当代流行歌坛并为大多数听众所接受的,主要是那些抒发离情别恨和表现男女恋情的作品。
七、歌曲《白头吟》(演唱:丁当;作词:卓文君)
第五篇: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关系
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关系
摘要:古典诗词里的爱情,总会勾起人心中异样的情愫,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也是古典诗词历来受人追捧的原因。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歌曲中对于爱情诗词的吸收越发明显,在歌曲意境创造以及情感传递上的超凡效果也使歌曲更加撩人心弦。这也启发流行歌曲积极汲取古典诗词抒情隽永的特点并加以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古典诗词;流行歌曲;爱情
一、古典诗词里的爱情对流行歌曲创作角度的启发
古代诗词浩如烟海,爱情是诗词经久不衰甚至是历久弥新主旋律。不论是诗经、楚辞、汉赋、唐诗还是宋词“情”字贯穿其中,让人流连回味无穷。钟嵘《诗品》中“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更进一步说明诗歌浑然天成的感染力,它能穿透千年的云翳遇见未来的你。而现代歌曲在寻求打动听众上恰恰就需要诗歌这种感染力,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效果的表现出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情感刻骨铭心才会弥足珍贵,梁山伯与祝英台爱之深;许仙与白素贞情之贞;陆游与唐婉失之痛,无不令人叹息。这也是文学所具备的基本素养: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性。在层次的相互推进中达到情感的顶峰,这也即诗与歌曲共同的追求。
二、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古典”的继承
近年来古风歌曲对古典诗词有很大的吸收跟发展,不少歌词是借用了古代诗词的内容,甚至有些歌词直接引用古代诗词原句。一方面古代诗词含义隽永,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将爱情化为绵绵相思之意,在欲说还休中将朦胧的情思与人的关系联系的更为密切,更能够勾起之大范围内听众的共鸣。另一方面流行歌曲积极汲取古代爱情诗词内容较为含蓄蕴藉的方面,将歌曲情感与意境做最高层次融合,使之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且跟通俗歌曲的差别更加瞩目。接下来文章将从意境渲染与感情烘托两个方面介绍现代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继承。
三、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发展
(一)变通趋时
诗从最初的言志,到后来的抒情都是跟人密切紧紧相连系的,或多或少都会有弦外之音。刘勰《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相较于诗词现代歌曲在表情达意上更为热烈跟直接,即使是情感体验不强的人,也能懂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这也就是现代歌曲在引用古诗词时把它所要表达的内在完全挖掘出来,为歌曲表情达意服务,古典诗词要传达的东西与现代歌曲从中截取的相比就相当“川渎”之于“珠玉”。这是局部的扩大,与有意的运用,将情感更为直观强烈的表达出来。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将末路英雄的形象直观展现,个人能力与天时地利不相匹配境遇中血脉喷涌的慨歌夹杂无力回天怨愤,将他的壮志豪情抹地一干二净。而相同的事件,在杨赤和霍尊共同演唱版的《霸王别姬》中这首现代歌曲中表现出不一样的蕴意。“力拨山兮气盖世,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道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总是离人,泪千行。”在原诗的基础上,创造出具体的情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人物形象二次塑造还原,这也将情感在人们面前完全展露。爱、狠、情、愁、悲、欢、血、泪一起涌上心头,皆因我护不了你一世周全,这种痛来的太过惨烈,七尺男儿泪如雨下。这也将情感的抒发达到了极致,人人都知道他是英雄末路,可只有他一人知道那时的他是爱美人而不爱江山的一女之夫。白头偕老这样简单的事情,对于呼风就是雨的他来说此时变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梦幻破影。
(二)触类而长
“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涉及感情以爱情为主,这就使得二者在表达上就有相同的目的。这也就方便以诗词入歌词,或者化用诗词大意或个别关键词进入歌词。作词家在这方面可以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 毕矣。孔颖达疏:“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诗词在歌曲中的广泛应用,一是诗词本身在内容和功能上所具有的“民生而志向,歌咏所含。”二是因为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诗词资源的丰富。三是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美感,给歌词创作提供灵感。就早先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唱经久不衰,打开了作词人创作的新方向。
四、结语
从诗词中窥见爱情的模样,从歌曲中感受爱情的伟大。这不仅会使我们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更能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接受如发掘。爱久见人心,人心很小只能装下有限的事物。在爱与被爱的双方里没有弱者,只有不曾退却;在相逢与失去的过程里没有失望,只有不曾后悔;在思念与孤寂里没有害怕,只有我愿意。青山依旧,半生出走半生归程。在最美的诗词里遇见爱情,在最美的音乐里聆听爱情。“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在文学史的发展长河里古典诗词静待岁月,在一次次的绽放与凋谢中与人神交曼妙,发挥其与众不同的风采。随着《诗词大会》热播,古典诗词再度受到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的热爱,同时也更加受到音乐家、作词家的关注,将中国现代音乐乃至流行音乐融合古典诗词进行创作,形成独具风格特色的音乐类型,也即是古风音乐。这也将大大开拓音乐领域,作为一个新生的音乐领域,其潜力更是有无限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赵仲邑.钟嵘诗品译注[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1、6、7-8?
[2]曹旭.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诗评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77、106页
作者简介: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在读。
彭家丽(1993.4―);女;安徽阜阳人;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试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试论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一,诗词配曲式.这种古词新唱,借古意表今情的形式,既有古典的雅调,又有当代的风格,细细体 味,意蕴无穷.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词的《但愿人长......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的痕迹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的痕迹 王汝昊 现在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诗词的运用都非常广泛,比如:王菲 《水调歌头》 邓丽君《在水一方》 毛宁《涛声依旧》 廖百威《白云深处》 李进《巴......
浅谈古典诗词的现代意义(范文)
浅谈古典诗词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一个思想结晶,它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古代,诗词歌赋是才能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还一度被纳......
旅游景点与古典诗词
旅游景点与古典诗词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
古典诗词
黍离 子衿 彼黍离离,彼黍之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知我者谓我心忧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不知我这谓我何求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悠悠苍天,此何人......
古典和现代的交融 诗词与歌曲的融合(5篇)
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肇始于先秦时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随着朝代更迭,在历史长河中所产生的优异作品如珠玉般美玉满目,愈加富厚,‚楚之骚,汉之赋,六代......
古典诗词与儒家智慧
古典诗词与儒家智慧 康 震 一、关于爱情 我一到这里,就感觉比较魔幻,这里的气场对我非常好,这觉得成都这个地方特别养人真是的好地方,相信这里的人也好。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古典......
古典诗词鉴赏与朗读
古典诗词鉴赏与朗读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一、中国古典诗词 提起古典诗词,有必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古典诗词。我以为,所谓中国古典诗词,是指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有韵的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