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 教育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 发展 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高职教育界对其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 历史,分析 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可以提高我们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加明确如何处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 问题。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回顾;展望
一、中国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一)早期职业大学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为适应 经济 社会 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从1980年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职业大学。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多年来,这些学校通过校际协作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共同 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尚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近年来,经过改革和发展,部分职业大学逐渐从“压缩式”模式中走了出来,经过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上重要办学力量。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1985年,中央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为落实这一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 科学 校、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三所中专学校基础上试办5年制技术专科教育。实践证明,5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看,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 应用 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欢迎。(二)“双起点”、“双证书”的探索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条高中毕业程度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991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 工业 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这一举措整合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转变,也是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认识更加深入的体现。1997年,为了明确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范校名,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一律定名为“x x职业技术学院”或“x x职业学院”,同时鼓励其他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发展高职教育的学校照此更名。3月,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1998年,教育部提出“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并拨出了11万个招生指标,在20个省市用于试点发展高职教育。这一时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三)办学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1999年1月,为了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 考试 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便于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教育部提出: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国家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芯,以学生缴费为主(简称“三不一高”)[1]的政策。此项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科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的步伐。“三不一高”政策是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2000年1月,为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2],它成为此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2年7月,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 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次职教会议与其后颁发的配套文件,构成了新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思路和总体改革方向。会后,教育部指导各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 内容 体系改革、专业试点、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2004年2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概括了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形成的共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从1999年到2006年,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到2006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数量为1147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了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为796万人,接近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在办学原则上,我国高职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这一举措整合了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六类院校。(四)示范院校建设 1995年12月,原国家教委为推动职业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首次开展了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工作。2000年9月和 2001年6月,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国家首批15所和第二批16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2005年10月,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提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计划[3]。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的精神,开始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年12月和2007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先后评选出了首批28所和第二批4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这些学校的示范性建设带动和 影响 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五)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1年6月,教育部首次对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进行了试点评估。这次试评旨在逐步在全国树立一批高职高专教育的先进典型,运用典型的样板作用,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开始,在高等学校中建立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4],2004年至2008年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个周期。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评估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校,为适时地推广它们的经验,提升它们的办学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起示范作用,2005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工作试点。这次遴选对这两所学校的建设过程、建设结果和办学水平进行了阶段性评估,为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示范性评估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篇: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
姜晓萍
[摘要]政府流程再造,是当代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阐释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与特性,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为提升政府绩效提供必要的路径依赖和对策建议,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 政府流程 ;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纷纷兴起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浪潮,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流程再造”引入政府部门,实施过程控制与结果导向并重的绩效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中也开始尝试政府流程再造,尤其是各地通过举办行政服务大厅的有利契机,对各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然而,从我国实践看,更多是技术层面的移植,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分析和提炼,本文旨在阐释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程序、目标,为提升政府绩效提供必要的有效路径。
一、政府流程再造的内涵与特性
(一)政府流程再造的内涵
政府流程再造,是指在引入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形成政府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以适应政府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谋求组织绩效的显著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服务更能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其基本内涵是:
1、政府流程再造是对传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政府流程再造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政府部门在反思传统行政组织业务流程弊端的基础上,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摈弃以任务分工与计划控制为中心的工作流程设计观念,打破政府部门内部传统的职责分工与层级界限,实现由计划性、串联性、部门分散性、文件式工作方式向动态化、并联化、部门集成化、电子化工作方式的转变,建立以问题诊断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服务流程模式。这无疑是政府部门迫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公信力下降而进行的一场自我变革。
2、政府流程再造体现了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核心理念。
传统的行政组织流程是围绕“职能”与“计划”展开,对公众的诉求缺乏了解和回应。而流程再造的宗旨,就是要改“职能导向”为“需求导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为核心,在了解公众需求的基础上,从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改善工作业绩,以提升公众对公共服务品质的满意度,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实现政府流程再造的价值追求。
3、政府流程再造是多向互动的系统工程。
政府流程再造既非工作流程的简化或重组,也非单纯依靠信息技术实现部门的整合或联动,而是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理念、发展目标、行为准则、治理模式、制约机制的整体再造。它涉及政府部门内部机构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必然会带来政府部门在组织结构、决策程序、运行机制、评估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因此政府流程再造绝非在原有流程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彻底、深刻、持续的内部革命。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特性
政府流程再造尽管源于企业流程再造,但由于再造主体、客体和环境的不同,导致政府流程再造不可能是对企业流程再造的简单模仿和移植,必须在“公共性”的基础上呈现特有的属性:
1、再造主体和目标的公共性。政府流程再造的主体是行使公共权力,掌握公共资源,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公共组织。这与企业流程再造的由私人部门启动有本质不同。主体的公共性提出了再造行为的合法要件与形式要件,同时也决定了在价值追求上的不同选择:政府流程再造不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要最大限度满足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使效率与效益有机结合,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府服务。
2、对象需求与绩效评价的多样性。政府流程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指受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行为影响,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公众。同时政府流程的对象也具有特殊性,他们不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或主人”,政府的角色是“服务而非掌舵”,[1]政府流程必须以满足公共需求为前提。然而,对象的多元化导致公众诉求的多样性和满意度的多样性,他们不仅期望政府流程的高效、便捷,更期待政府流程的透明、公平与公民参与。
3、再造环境的复杂性与再造过程的长期性。
政府流程再造的本质是对政府在政治环境中的任务、产品与服务流程进行彻底的变革与改善,必然与政治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在政府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将影响和制约着流程再造的深度和广度,传统的以部门职能为核心的流程将被围绕过程与结果进行系统设计的流程取代,这势必引起政府部门功能定位、权利配置、职位分类、绩效评估、薪酬体系等敏感因素的变化,因此在政府部门实施流程再造会遭遇更大的阻力和障碍。
政府流程再造的复杂性决定了政府流程再造过程的长期性。政府流程再造既不是简单的组织结构重组或机构减肥,也不是单一的全面品质管理或电子政务的实现,需要一个不断改善、验证、持续跟进的过程。再造的流程必须用于实践检验,在实践中持续修正、改善,以保证新的流程全面达成改造的预定目标,使组织的核心能力有所增强。应通过检测流程运作状态、与预定改造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妥之处进行修正改善等方式,始终关注并实现流程再造的持续跟进。因此短期的效应和简单的满足并不意味着政府流程再造使命的完成。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政府流程再造必须以依法行政为前提,无论是对原有流程的梳理还是对新流程的设计,都需要对前置条件、程序等进行合法要件的审查。在实施政府服务流程再造中应特邀法律顾问参加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流程再造的合法性咨询和审查。
2、创新性原则。流程再造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重构,而不是追加式的改进或修修补补的改良,它要求转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发挥组织的创新能力,突破现存的结构与流程,重新发明完成工作的另类方法。故政府部门流程再造不能够简单地依靠减少几张申报表、缩短个别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更要根据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组织管理原则,对政府部门内部职能进行整合,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职能的相互区隔与协调。
3、绩效原则。政府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实现绩效的飞跃,即非常显著地减少作业时间、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生产力、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这就要求政府流程再造过程应着重搞好规划、程序建设和行为监管,尽量减少部门摩擦,实现便捷互动。
4、便民原则。政府流程再造的根本目的是“便民、利民”。在流程设计中应尽量实 现“全程代理” 和“并联式”服务,以部门职能整合或通过授权组建跨职能的联动团队,压缩决策——执行间的传递过程,减少公众往来于各职能部门间的消耗,为公众提高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目标
1、流程便捷化。流程再造的直接目的就是在分解和诊断原有流程的基础上,实施流程优化,使之达到便捷化和自动化,从而降低时间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但必须指出的是,流程便捷化不仅仅指的是精简机构或者是单一职能部门内部的变革活动,而是众多部门的联动;它不是单纯的技术变革,而是把行政业务流程系统化为战略决策。
2、行为规范化。流程再造首先是一种管理工具,其技术性的内涵便要求它是通过准确地描述并形成标准作业的一系列过程,因而,必须要求其目标和结构的科学、系统、严密和可行;同时,作为公共行政运行系统的战略性革新,它必须追求再造过程中的法治化、制度化、程序化。总之,不管是对流程再造的过程本身,还是承担过程顺利运行的制度和人,规范化都是基本要求。
3、过程人性化。在整个流程再造过程中,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要始终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进行快速回应、周到的服务;同时必须明确,流程再造的过程不仅仅是全程信息、全面技术的革新,其落实与运行最终要归结于广大公务员的全面参与,因而必须通过人性化管理,注重组织文化再造,激励和发挥行政人员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知识化、团队化、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和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工作关系。
4、品质标准化。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应体现无差别服务,公平与效率兼顾。再造流程的标准化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达成政府部门业务流程彻底重构的基本前提。
三、流程再造是提升政府绩效的有效途径
政府作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组织结构,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高效优质地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使社会有序的运行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剧,现代政府组织在其运行的内、外环境中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与困境,从而迫使政府通过行政改革摒弃传统积弊,突破发展瓶颈,如果说政府绩效评估是从结果评价的角度推动了政府绩效管理,那么政府流程再造则是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改善政府绩效,在变革中追求成功。
(一)以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由于政府职能的扩张导致组织规模膨胀,层级增多,行政过程的链条过长。加之传统官僚制组织过细的部门分工割裂了完整的流程,使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联动机制,从而降低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成本。成都市工商注册登记变“串联”为“并联”的流程再造为例,它原有的操作流程是:申请者必须串联跑六个部门,其中工商局就要跑两次;有较多从时间上难以控制的环节。由于部门间互为前置条件,只要一个部门出现拖延,就难以控制整个办件的时间;申请者与部门接触点多,协调成本高。(见图1)
图1成都市餐饮业工商注册登记的“串联”流程调查显示,企业和公众普遍认为目前的政府流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审批申报前置条件烦琐、环节多、流程长,流程重复、效 3 率低,协调成本高。通过流程再造可以有效地减少报批材料,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经济流程再造后,工商注册的流程就变为:一窗式服务,并联式审批。通过流程再造,新办企业涉及的卫生、文化、环保、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12个部门按照“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原则,在工商窗口受理进行办理(见图2),避免了办事群众在各窗口重复排队和若干次往返政务大厅。实践证明,新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事时间。通过流程再造,信息资源的共享,不需要前置许可的新办企业,工商、质监、国税、地税4个单位窗口办理时间全部压缩至1天之内办结,办理“四证”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对于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办理前置许可的,也在原有基础上压缩了办理时限(压缩最大由20个工作日变为1个工作日)。
图2 成都市新办企业注册登记“并联”流程
实践证明,新流程还方便办事群众,减少办事环节。通过流程再造,不需要前置许可的新办企业,所有的中间环节无需办事群众来回跑路,原工商、质监、国税、地税4个部门的11套表221项需填写的数据整合为5套表74项数据,申请人只需在指定窗口申报资料,并在第二个工作日缴费、取证即可;需要前置许可的,群众也只需要在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勘查时提交齐申请材料即可办理相关审批。
(二)以流程再造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区隔或有效整合,推动组织再造
尽管政府流程再造不是组织再造,但由于流程再造打破了以部门职能和分工为导向的流程设计模式,要求按照“公众需求”和围绕“结果”进行政府流程设计,必然涉及组织内部分工、职务、工作能力需求、薪酬、绩效评量、管理者角色及策略等因素,导致原有政府组织的重构。同时,对现有政府流程的问题诊断也表明:部门职能交叉与职能设置不够清晰、部门利益驱动、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意识不强、协调沟通不充分等是导致政府流程弊端的主要因素。流程再造要求突破部门间的界限,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以部门联动代替按部门顺序操作。其结果自然会因流程的调整或整合凸现原有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引发组织再造。如,变“外循环”为“全程代理”的流程再造模式就是一种有效途径。以成都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流程再造为例: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的原有操作流程涉及53个环节,其中要局长签字两次,土地利用处要多次安排经办人,文件资料在服务大厅与土地利用处之间要往返多次;有些环节从时间上难以控制,如局长办公会、4 土地利用处经办人踏勘现场等。该流程中申请单位需多次与业务处室直接联系,这样既不符合建设服务大厅的初衷,又不方便群众(见图3)。根据“全程代理”再造后流程,则明确了执行、决策、监督三职能的区隔,在该流程中,由服务大厅统一接收,服务大厅成为执行机关。减少了领导签字,局长签一次字即可;减少40%以上的办事环节(见图4);减少了处室之间的交接,防止了处室之间审核标准不一,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实现了“全程代理”。
图3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流程图
图4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流程图
围绕流程再造,成都市国土局对局的内部处室职能进行了调整和整合,将综合处服务大厅作为全局对外服务的执行部门,主要负责对外服务的业务受理和办理。相关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各项业务的工作规范和标准,进行政策研究,并对执行部门的办件情况实施监督和业务指导。局纪检监察部门主要负责行政效能监督和廉政监督。局领导作为决策层,主要着眼于全市国土资源管理的宏观管理和重大疑难事项的决策管理。这样一种新的职能分工格局,基本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了处室职责分工,实现了组织结构由垂直趋向扁平化,使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到位。
(三)以流程再造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公众满意度
政府行为的公共性决定政府绩效不仅强调效率,更要重视公平与社会责任。奥斯特罗姆认为“虽然效率准则规定稀缺资源应被用到其能生产最大纯收益的地方,但公平的目标则可能缓解这一目的,致使有利于特别是非常贫困的人群的实施得到发展”[3]政府绩效的特性表明:民众对政府的诉求与满意度不会仅仅局限在速度、经济等数量层面,随 着资讯的发达,民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既要求政府部门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又要求服务的公平、公正。而且希望加大政府过程透明与公民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对现有政府流程的问题诊断表明:暗箱操作、滥用自由裁量权、差别服务,态度生硬、作风粗暴等是导致公众对政府抱怨的主要因素。政府流程再造在强调流程高效、便捷的同时,更加注重行为的规范化,过程的人性化、透明化以及服务品质的标准化,始终把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作为流程再造的核心价值追求。通过岗位说明书和部分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对具体岗位的名称、工作内容、责任范围、工作关系、工作标准等进行规范性描述,并且对某一工作的岗位承担者、权责范围、程序安排、服务标准、时限要求等进行规范性描述;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岗位代理制,以规范各岗位之间和各级机构之间的授权行为,避免出现空岗,方便服务对象;同时还制定《服务细则与标准》,对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品质进行解释和承诺,以方便公众监督和评估;最后形成流程再造的持续性评估机制,通过专家和公众的参与,在实践中检测流程运作状态、与预定改造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妥之处进行修正改善,以保证新的流程全面达成改造的预定目标。调查显示,成都市实现政府流程再造的部门公众满意度普遍提高,其中85.2%的公众认为工作作风与服务态度有很大转变,71.5%的公众认为政府部门的公平服务较好,87.3%的公众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和过程透明较好。
(四)以流程再造推动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进程
传统的公共部门服务流程是建立在传统的组织结构基础上的,一般被分解为由基层工作中采集业务资料、进行汇总、逐级分析决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最后再反馈到基层采取行动措施等几个流程阶段。由于以前的技术不能实现整个业务条块的联网,整个业务数据流程不得不按地理位置和人力分配被分割在多个部门,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增加了交接环节和复杂程度,致使相同的信息往往在不同的部门都要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管理,不仅提供影响行政效率,而且加大了协调成本。
流程再造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上政务大厅建立并完善信息系统;提供工作过程查询和监督服务,把原属于若干个管理环节、若干个流程作业线加以重新整合;将业务流程“前后顺序”的运作模式改成“左右平行”的运作模式,既保证了流程运作的透明、公开,也可减少作业流程的步骤并增进不同部门的协调;避免电子政务的形式化,通过流程与信息的协作实现政府信息化平台的内在活力和持久生命。
(作者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地方政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成都610074)
第三篇:利川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利川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加入时间:2007-12-14 15:49:38作者:易文忠阅读:406
关 键 词:实用技术技能新农村任务
内容摘要:农村职业学校的根基在农村,教育的对象90%以上是农村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面向农村,服务“三农”是农村职业教育当前的办学方向,其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和专业设置都要紧紧围绕“三农”。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创造意识和坚韧精神,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的新一代劳动者是农村职业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国职业教育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蓬勃发展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也在曲折的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对人才人力的需求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时而澎涨,时而委缩,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也在变化。下面以利川为例,分析总结前二十年农村职业教育走过的曲折道路,探索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九十年代围绕“农”字转
利川是老、少、边、穷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级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职业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共创办五所职业高中、两所职业中专和一所职业初中,一度成为全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典范。烤烟是利川市的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70%以上靠烟叶,不少农民靠种烟走上了富裕路,市教育局与烟草公司联办的利川烟叶中学成为农村娃勇跃就读的学校。药材是利川市的优势产业,黄莲、贝母、厚朴、杜仲……全国闻名,特别是鸡爪黄莲天下无双,福宝山上办了所药材中学。坝漆名冠全球,在坝漆原产地毛坝有所坝漆中学。利川是鄂西林海一
颗璀璨的明珠,林业学校自然少不了。素有“金建始,银利川”之称的利川大米品质优良,支罗米曾是朝廷的贡品,现在的“支罗贡品米”是利川的一大品牌,一个农业大市一定有农业学校。烟中、农中、药中、林中、漆中象五朵金花,鲜艳夺目。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职业学校,不但省内不少学校来人观摩取经,就连发展职业教育最早、最有特色的山东省也慕名而来,内蒙、四川、贵州等省还来过多次。
在职业教育兴旺的六、七年间,利川职业学校为本地培养了不少实用人才,同时送上一批优秀学生到高校深造,为振兴利川作出了贡献。
二、二十世纪末——甩开“农”字干
二十世纪末,利川又增办了农广校和成人中专,职业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从服务农村向城镇转移。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沿海城市逐渐开放。农民进城务工开始走俏,到大城市去发财成了时尚。利川烟叶中学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新开设机电、文秘、公关、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针对城市的用工需求培养学生,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未跟上时代步伐的其它职校却陷入了困境,在校人数逐年减少。仅仅两三年时间,辉煌过的药中、林中、漆中、农中都失去了吸引力,有的学校教师甚至比学生多,利川的职业教育进入低潮期。此后,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对职校进行整合,到二十世纪末,全市仅存一所职校。这期间学校生存的两大法宝,一是紧紧抓住对口高考不放,尽可能圆优秀学生的大学梦;二是将学生成批地送到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务工,让普通学生有一条发发展之路。
学校开设的计算机、机电、财经、文秘、保安、军人预备役等专业,没有一个专业是面向农村,服务“三农”的,农村职业教育已失去了“农”味。曾经拥有的试验田、试验地变成了菜地或荒地,养猪场、养鸡场、鱼塘被闲置,甩开了“农”字的农村职业教育似乎偏离了方向。
三、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以“农”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
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兢兢业业和严谨求实的作风,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人才,让他们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能致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鼓声中,今春,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目标是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有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乐意扎根农村的具有创造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新型农民。造就这批新型农民的艰巨任务自然落在农村职业学校的肩上,因此,农村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以“农”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
(1)农村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三农”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农村是关键,只有农村现代化了我国才能现代化。农业基础薄弱,发展后进不足,农民增收困难,这些日渐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瓶颈,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要突破这个瓶颈。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才是生力军,现在和今后的中学生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必须围绕“三农”,服务“三农”,不能离开“农”字,更不能甩开“农”字办教育。
(2)加强对学生爱家乡、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90%以上是农村人,他们心里虽然有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爱家乡的赤诚之心,由于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城乡人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日渐悬殊,这不能不使他们感到自卑和沮丧,呆在农村是条死路的悲观情绪时刻笼罩在孩子的心头。女孩外嫁还有“鲤鱼跳龙门”的梦想,还有寻求一个“不穷”的新家乡的机会,绝大多数男孩只能守着穷家乡过上穷日子,有的甚至打一辈子穷光棍。鉴于此,学校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要宣传象华西村、八峰村那样的先进典型,访问本地走上富裕路的带头人,参观“公司+基地+农户”的示范乡村。在利川这样的公司不少,如毛坝的茶叶示范基
地、团堡的山药基地、凉务的莼菜基地、齐跃山反季节蔬菜基地、黄莲基地、都亭的园艺场梨园、扬子岭的新农村建设等等。开一些热爱家乡,分析家乡潜在财富和区位优势的主题班会和演讲、摄影比赛,寻找家乡的致富途径,让他们看见家乡的希望。帮他们算一算在家创业和外出务工的长帐和短帐,比一比弄得“鱼”可饱一餐与获得“渔”可饱一生的得失。现在的农村还是贫穷落后,要让学生能安居乐业于农村,还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创业,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优良作风教育,使他们具有永不停步的坚韧和坚持精神,象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全心全力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只有这样,新农村的建设才有希望。
(3)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用科技的实践实习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此,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育培训与农技推广、科技开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才能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着力点,向学生传授实用技术和进行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的义务和责任。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专业教师资源,把实用技术的推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措施。
农村实用科技不单是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技术,还包括科技信息、良种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成功模式。
要让学生能学到实用技术,具有一技之长的本能,首先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要求,恢复曾经拥有的实验实习基地、养殖场所和实验室,在学校周边建立联系村、联系户,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把技术学懂学精;其次,学校的课程设置应作适当调整,要增加专业课的比重,开设专业课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本地的实际,针对农村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紧迫的科技需求选择内容;再者,要建立学生科技小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开展课外科技讲座和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小组学习内容可根据地域特点和学生意
愿学习一至二种实用技术,在利川当前有山药、磨芋栽培与加工技术,黄莲、天麻、茶叶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玉米、蔬菜等良种适应性种植和对比试验,猪、牛、羊品种改良试验等等。科技小组的人员不宜过多,三、五人一组较合适,人少了缺乏研究探索的氛围,人多了,老师精力不够,无法让每一个人把技术学懂学精,三、五人的科技小组还便于走村窜户,向农民学习,为农民服务。
(4)给学生谋求一条发展之路
近十年来,农村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学生参加对口高考和外出务工而展开的,忽略了服务农村,加强对口高考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优秀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农村职业学校理应重视对口高考,今后还需坚持不懈,但是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人只是极少数,湖北省去年高考中职生本科上线率7%左右,估计今年不足5%。学校不能引导全体学生去挤这根独木桥,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再踏上应试教育的老路。进城务工,到发达地区发财,这是中职生最广泛的出路。学校把学生整班整班送入大城市或沿海地区务工,在解决学生就业的同时为农村增加了财富,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逐渐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在今后一段时间,进城务工仍然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出路,要改变这种局面还尚需时日。由于众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乡只剩下老幼病残,致使良田荒废,农事萧条,农村发展无力。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者,动员农村中职毕业生留守家乡,扎根家乡,建设家乡成了当务之急,克不容缓。没有人才、人力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句空话。农村职业学校要向当地政府进言献策,为学生营造一个建设家乡的好氛围和必要条件,让农村成为中职生创业的大舞台。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当地劳动主管部门联合,给中职生办理农技方面的技术等级证和从事农、林、牧、渔技术服务的资格证,鼓励毕业生开设“庄稼医院”、“兽医门诊”、“农技咨询中心”、“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站”等服务“三农”,选拔一些优秀学生进入村支两委,作为乡村后备干部。另一方面,争取国家的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向中职生倾斜,鼓励毕业生在家乡承包林场、荒山、荒滩和连片土地建园、办厂、办公司。号召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积极吸收中职生就业。争取税务部门能给中职生建厂办公司给予政策优惠,税费减免,鼓励中职毕业生在家乡扎根创业,建设家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鄂政发(2006)23号
《中国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
获2006年湖北省“农村职业教育为建设新农村服务”征文三等奖,2006年湖北省召开的“农村职业教育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经验交流会”大会经验交流材料。
作者资讯:易文忠,男,生于1962年9月,利川职校教师,从1985年从事职业教育至今。
电话:7211992邮编:445400
通讯地址:利川西城路325号
第四篇:中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要
】公路交通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概况,分析公路交通运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探讨性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交通 经济 公路运输 发展 趋势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从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量按不同运输方式的构成比例来看,公路交通运输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及公路网的日趋完善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路在当代已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公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骨干运输方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运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路网的形成,使公路运输成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骨干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技术经济特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机动灵活,适应个别交通运输用户的需要和具体条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最大优势,服务面深入广大,是最基本的集散运输方式,适应西部开发的基本交通运输需求。(2)直达性最好,在途周转、停滞时间短,运输时间利用充分,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时运输速度在地面运输方式中也是比较快的。是唯一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3)公路建设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公路运输企业兴办费用较低,易于进入或退出市场,经营机制比较灵活。上述这些特性无疑最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因而是现代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
二、公路交通发展概况
建国初期,全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万公里,技术等级十分低下。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建设,到1996,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1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22公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15000多公里,四级及四级以下公路87万公里,在一些大经济区域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网。全国100%的县城,95%以上的乡镇的74%的行政村通了公路。“九五”期间,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三纵两横”和两条重要国道主干线公路,五年新增通车里程10万公里(含中西部地区约6万公里),到2000年,通车里程达126万公。2001—2010年重点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余下的“两纵五横”主要路段,加快建设国道主干线系统以外交通特别繁忙的其他高等级公路,改善和提高边境口岸公路标准,完成川藏、青藏等国防公路的整治和改造,积极扶持未通车的行政村公路建设,实现行政村基本通公路。
三、公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成效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生产力水平不高。在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中,中高档客车特别是高档客车和大吨位柴油货车以及集装箱等专用货车所占比例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旅客和货主的需求。
2.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客货运输站场建设进度缓慢,到目前为止,在部分大中城市、相当数量的县城以及大多数乡镇,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仍很短缺且设备简陋,成为制约道路运输发展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公路基础设施功能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3.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在部分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存在着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空驶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降低,对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造成了消及的影响。
4.运输法制建设滞后。目前道路运输业执行的仍是部门规章,缺乏高层次的管理法规,使全行业的行政执法工作受到影响。
5.运政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运政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公路交通运输市场点多线长面广,行业治理错综复杂,因此,既要分析当前形势,以发展的眼光解决运输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重视行业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确保运输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
1.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从治理机制入手,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鼓励社会力量大办运输、办大运输。在运输组织结构方面,积极推行高速快客、超长线路实行集团化、公营化;跨区线路、危险货物、现代物流、站场经营公司化;其他线路、维修、检测、驾校等经营方式多元化。在运力结构调整方面,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城乡客运以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为主,货物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辆,加快普通敞篷货车的厢式化进程。
2.提高运输生产力,加快道路运输发展。采取多元化筹资的方式,鼓励扶持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客货运站场;同时切实做好客运站的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3.强化运营治理,加强道路运输安全。一是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治理,严格实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检查制度,把安全责任至上而下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二是加强营运车辆技术治理,坚持和完善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和定期维护制度,切实规范营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行为。三是加强对客运站的监督治理,切实加强营运客车安全例检和进站车辆经营资格的审查,果断防止超员车辆、“带病”车出站运行。
4.严细市场监管,创造规范运输环境。一是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解决运力大于运量的问题。二是监督治理机制,全面清理和规范运输行业各类收费项目,大力开展运输专项治理。三是多元经营机制,积极实施运输市场多种准入模式,探索推行主干线、热线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良性、公开、公正的运输环境。
5.规范执法治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按照“设权应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检查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办事,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五大趋势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要求公路交通运输提供更可靠、快捷方便的运输服务。未来几年,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公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但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相比,公路运输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路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
2.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智能运输系统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公路运输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管理、运输工具控制技术、运输安全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3.公路交通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
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公路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不仅是为了面对现有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更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和我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公路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服务的要求。
4.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要求“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同时,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公路客运营运质量提供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以及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都对公路客运发展方向提出了战略性转变的要求。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
参考文献:
[1]刘艳慧,贾元华.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探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11.沈俊.加入WTO对中国道路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4.岳卫民.浅谈中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标准化,2005,(6).乔卫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发展的思考.公路交通科技,2004.4.
第五篇:中国转型经济学二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转型经济学二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要:转型经济学产生已近20年,中国学者对转型中的许多问题,如研究范式、企业行为、公平与效率、经济增长、“中国模式”等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与国外转型经济学研究相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应更多地关注人民福利和社会保障、社会稳定、收入分配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转型经济学;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2-0006-05
虽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便已开始,转型经济学研究在中国却起步较晚。随着1989年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转型经济学在西方蓬勃发展,中国的转型经济学研究也随之开始。大致来说,自1993年开始,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国内正在发生的经济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94年4月,樊纲就中国渐进式改革发表的新观点引起了强烈反响;1994年6月,盛洪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出版,该书对中国转型经济学的内涵作了规范和说明;1994年7月底,由上海文汇报理论部、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邀请了30余名中青年经济学家,联合召开“中国过渡经济学”研讨会;1995年3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林毅夫表示,“现代经济学对于‘过渡’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中国最早进行改革且成效最大,经验丰富,‘中心’抓住这一机会有可能对过渡经济学做出前沿性贡献。”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多年的历程,作为现实的总结和写照,转型经济学的发展也近20个年头。回顾转型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同时与国际转型经济学加以比较,对推动我国转型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一)中国转型经济学的构建原则问题
中国转型经济学是指转型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实践的结合。“中国的过渡经济学有着比其字面较窄的含义。第一,它是指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文献;第二,它是指对中国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的研究。”中国转型经济学的理论构建要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转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包括动力、方式和推进机制。宋承先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全面和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过渡经济学。谷书堂呼吁转型期中国经济学应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着眼于经济运行与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学从不同层面融为一体,要求从中国当前阶段的实际和特点出发,运用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抓住转型期一些重大的具有理论意义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用以指导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并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转型过程中的模式选择问题
前苏联与中国在转型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转型方式、价格机制的形成、所有制改革、企业组织形式的转换及宏观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等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激进和渐进两种改革模式绝不仅仅是速度问题,也并不是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首先改革旧体制的哪一部分,先触动哪些人的既得利益问题。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谁先谁后仅是个方式问题,激进与渐进对速度的强调转移了人们本应关注的重点,不能反映任何一个国家转轨的复杂进程。因此,转型经济学应完成自身的“转型”,即遵循经济发展和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超越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将渐进与激进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度变迁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其中既会有渐进也会有激进。一个社会采用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和变迁路径,将最终取决于其生产力及其社会成员主体可以容纳或是需要什么样的制度。
(三)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及其独立性问题
转型经济学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由于转轨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是动态变化的,转轨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单一的理论框架无法涵盖所有问题。不同范式问的交叉造成了经济史上的独特情景,即转型经济学这一名词容纳了多种研究范式,如新自由主义、演进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等研究范式。单纯在理论上构建转型经济学所特有的理论框架是没有意义的,转型经济学正在同以上学科相融合,但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正在经历的分化。转轨经济学只有把自己严格界定为研究从中央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才可将自身与其他经济学科区分开来,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这一思路出发,转轨经济学应回答如下几个基本问题:一是经济转轨的起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二是经济转轨为什么会选取不同的模式。三是经济转轨的基本动力是什么。四是转轨过程中有哪些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五是新体制的生成与旧体制消解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六是经济转轨与经济结构变动、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四)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行为与企业重组问题。大多数对转型路径的研究,都是将企业重组建立在产权改革后企业进行裁员这样的微观基础之上,这使现有的宏观层面上的转型研究,虽然在技术上显得较为复杂,但却缺乏丰富的微观基础。如何将转型路径及重构的动态过程研究与企业重构的不同微观机制更好地衔接起来,是转型经济学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二是转型中的公正问题及经济转型的代价问题。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即国家以什么代价用平等来交换效率或是相反。由于转型经济脱胎于集权的计划经济,缺乏有效的机制以实现每个人的利益诉求,经济转型的代价被一些特定人群所承受,这一点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劳动力市场的剧烈转型而逐渐显现出来。公正因此成为转型经济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三是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问题。2002年以前,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往往是分开的。而转型中各因素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经济是否增长及其质量的高低又决定了转型的成败,所以二者应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由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具有特殊性、深刻性和复杂性,二元结构已表现出相当的“范式危机”,而对二元结构范式的借鉴性批判正是中国转型经济学的生命力所在。多元结构才应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的现实结构。四是转型中的金融市场问题。潘?@和谭鹏万利用25个转型国家1993~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转型国家金融中介部门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发现,存贷款利差与实际GDP增长率互为因果关系;对私人部门信贷的相对增加不仅没有加速经济增长,在有些国家反而还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在软约束盛行的转型国家,提高金融中介部门的效率比增加其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五是转型与腐败问题。
腐败是经济转轨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腐败增加了转轨国家特权集团(包括腐败官员及与其密切关联的人)的福利,并以牺牲大众的利益为代价。
(五)“中国模式”问题
“中国模式”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制度内生性,即中国转型的内生性制度安排。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中国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从外部(西方)“引进的”政策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在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政策、规则、路径和方式,进而逐步实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中国模式”包括经济改革模式、对外开放模式、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模式”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中国模式”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中性政府。中性政府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偏向社会的任何一个部分。二是把社会的长远利益摆在首位,能抵制部分民众对短期分配的要求。中性政府更容易选择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国模式”有六个特点:一是把保持稳定放在首位。二是把消除贫困看作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三是实事求是,不断总结与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大胆而又慎重的制度创新。四是采用比较渐进的方式推动改革。五是确立正确的优先顺序,即先易后难、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六是开放的态度,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绝不盲从。但“中国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政府干预过多、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行业垄断和寻租腐败、贫富差距问题、生态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因此,“中国模式”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与市场竞争之间的微妙平衡。二是对内放开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微妙平衡。三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微妙平衡。四是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之间的微妙平衡。
二、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国际比较
纵观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虽然文献众多,但与国际学术界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别。或者说,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水平还无法完全展示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冲突和矛盾,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开拓研究领域,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一)从研究方法看
在众多的中国转型经济学文献中,论文大多偏重理论综述或述评,著作大多偏重论文汇编且缺乏严格的理论体系。偏重规范性分析而缺少实证性的经验研究使转型经济研究结论缺乏一定的说服力,而同时期国外文献很少关于“是否应该转型”、“转型的意义”等问题的讨论,其研究大多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关于转型过程及转型后经济各方面变化的实证研究,且内容比较翔实可信。某些问题如转型中金融市场和财政行为、转型的速度、转型中的企业行为等虽然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分析效果。
(二)从研究内容看
中国转型经济学的研究文献所涉及的范围相比国外而言略显狭窄。国外文献广泛涵盖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居民健康、收入分配与不平等、劳动市场(就业、失业与社会保障)等等。如,关于转型与公民健康,索尼娅和玛丽安对俄罗斯日常热量摄取量、抽烟与否、性别及受教育程度与肥胖人群增加关系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对政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提醒人们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及其他因素来预防肥胖,教育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关于转型与劳动市场,克拉拉对俄罗斯职业流动的规模、决定因素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重组进程提高了职业再分配率;在职业流动总量的增加中,结构转变引起的流动占主要部分;现有职业的被破坏及新工作机会的创造是俄罗斯转型期间职业流动增加的主要原因;外部机遇与结构转变的规模极大地决定了职业转换的概率。安德鲁和帕特里克考察了工人从国有部门流向私有部门所花费的时间及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发现加入社会保险的经济体系没有得到任何的福利改善。与正常的直觉相反,增加社会保险可能会放缓转型,这种结果主要取决于在可替代的两种市场结构下,利率和储蓄一般均衡的互动。关于转型与收入分配,巴苏等对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俄罗斯的比较分析表明,转型后,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和波兰的私营公司比国营国有企业支付更高的工资,国有企业相比新成立的公司有较低的就业弹性且所提供分配的租金偏少。关于转型与不平等,格里和密茨凯维奇考察了27个转型国家的不平等、财政能力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充分的政治自由与较低水平的收入不平等相关;不平等程度是以国家的财政能力为条件的;及早进行经济转型且宏观经济稳定的转型国家目前享有较低的不平等水平;教育促进平等;较大的国家其不平等程度较高。鲁斯兰调查波兰、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代表性家庭后发现,就整体的不平等水平而言,房屋对财富分配的影响各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别;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私有化方案导致富裕家庭在极端有利的条件下得到更有价值的房屋资产,不平等问题加剧;波兰住房私有化制度改革却导致更公平的结果。此外,转型的速度、转型中的经济增长、金融市场、财政行为、腐败、企业重组等问题均被中外学者共同关注,但外国学者大都采用实证性的经验分析。
(三)从研究机构看
中国从事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大多处于分散状态,缺少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组织。自2005年开始,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CCES)每两年举办一次“转型与经济发展”(TED)国际双年会,但迄今为止也只举办过三届(2005年、2007年、20Q9年)。比较而言,国外从事转型经济研究的组织和机构较多,如比利时转轨经济学研究中心、美国密歇根大学戴维森研究所、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等,而美国《经济观察杂志》还专门辟有“转轨经济”专栏。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业研究人员也在从事转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三、中国转型经济学的未来研究趋势
经济转型依国别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内涵。总体来看,转轨国家新体制建立的制度起点是相似的,即都是以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似的制度起点条件下,转轨国家新体制的建立可能相差甚远。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使其整个经济在短期内与过去的制度断裂,由社会主义完全转向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地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与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经济转轨不同,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过程赋予转型经济学艰巨而漫长的研究任务,需要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不断关注转型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过程能否给人们持续提供相对稳定的各种环境。尽管目前中国学术界对转轨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存在分歧,但笔者认为,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转型经济学并非走到尽头,而是仍然任重道远。就目前形势而言,中国转型经济学的焦点应集中在转型中的社会稳定、转型中的人民福利和社会保障、转型中的平等与收入分配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责任编辑: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