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诗经》的故事[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8: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与《诗经》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与《诗经》的故事》。

第一篇:我与《诗经》的故事

我与《诗经》的故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本古老的诗集在我心里一直是神圣而奇妙的存在着,它为世人所称颂,代代流传,经久不衰。而我也始终怀揣着敬畏之情,细细品味着这部经典之作。伴随着我的成长,我对它的体会也渐渐变化,也许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孩提时代,常常萦绕在耳边的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母亲常以此要求我,别贪吃,保持身材;说话做事要有礼貌,要有淑女形象。可我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她总是用这些老掉牙的陈诗限制我的自由。

而到初中,才算真正的了解《诗经》,这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私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孔子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对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并同她完婚的全过程。纵观全诗充满着男子的浪漫情怀,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深刻细微而不失理性的平和,感情热烈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痛苦呻吟。这是我们现代人每谈感情便置于死地,玉石俱焚的毁灭作为要好好反思的。那时的我恰好也读了《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第一节是:“女曰 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燕。”女人说:“才是鸡鸣,天还早,咱俩再躺一会儿。”男的说:“ 不对啊,该是昧旦了。”于是两人打赌,看外边的星星,看看谁对。小两口从被窝里出来,揭开窗帘一看,外面星光灿烂。男人输了,两人便又躺下了,男人给女人讲用箭射凫鸟和雁的故事。这便是第一节了,第二节讲的“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意思是:记不得啦?咱俩结婚那天。人家都说咱俩是天生一对,我和你喝了酒,我还说和你白头到老。那天的琴瑟特别好听,我觉得自己特别好看。你说是不是这样啊?第三段便是讲的她男人说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他送的玉佩,其实这个男的早就打听好她要经过那里,他便早早等候,知道她爱美,便送她玉佩。这样你就和我好上了啊!女人嗔骂着男人坏,俩人便闹起来了。而此时天已朦朦亮了。这样的感情如此纯粹简单,又是多么实在的生活呀!也许是因为当时没有儒教,没有理学的束缚,人们的思想没有受到种种羁绊。反观现代社会,人们的纯美爱情已逐渐消失不在,仿佛只属于童话中的梦幻世界,更多的便是张口问收入,有无车房。物质早已超越感情逐渐变得势不可挡了。但是我们心底的那份感觉是不会变的,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尽管世界上有许多的迫不得已,我们还是要追寻内心中最渴望的东西。

直至高中,我学了《氓》,我便对爱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首诗讲的是一名女子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直至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自己遭受虐待的悲哀和痛苦,以及对男子二三其德的愤怒。尽管她对往事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和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古代社会的妇女在政治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都只是丈夫的附庸,这种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的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姻的权利。她虽然勇敢的冲破过封建的束缚,但她的命运,始终与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迫之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的相同了。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是:“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女孩是感性动物,而男孩是理性动物,在我看来,女孩总是容易陷入爱情的漩涡无法自拔,而男孩总是乐而不疲的追求自己心爱的女孩,这个不爱了,又会有下一个出现。也许这便是每份悲剧的爱情缘由之所在。至于《蒹葭》,耳熟能详的一句便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便是对佳人的思念了吧。细腻入微的感情夹杂着淡淡的哀愁细微绵长,让人回味良久。现在大学了,公选课选了《诗经》,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诗经里面的情感,每次上完课,走在灯火绚丽的校园,好生感慨。也许有些感情是需要时间,需要用心去体味,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受才是重要不可比拟的。也许我是一个受外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人,记得当年学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时候我就异常兴奋,追求真正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爱我所爱,这样的人生才会是真正有意义的。前几天外教的口语考试刚结束,同学们便都议论纷纷。原因是外教问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你同意婚前同居吗?”我同学理所应当的回答了:“不同意。”但是外教却露出了十分惊讶的表情,外教又继续问:“不同居那么结婚后发现不合适怎么办?”同学淡定的回答:“容忍。”这位同学很明显是传统勤劳的有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好同学,但也许在外国人眼中她确实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我不能评价谁对谁错,只能说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诗经》,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如此古朴纯净的诗歌也呼唤着现代人的纯美爱情,追求自己发自内心渴望的东西,而不是因为那些所谓的迫不得已。我会泛着一页扁舟,在细雨江南,吟诵着诗经,等着你的相遇。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每一次重逢都是漫长的等待。所以我会安静的等待,等待和你的久别重逢。

第二篇:我和《诗经》的故事

我和《诗经》的故事

豆蔻年华里就有诗经相伴,真好,诗经,这里不离不弃,相伴如衣 如果追溯源头的话,《诗经》可算是汉诗之祖了,在百年之前这本书还算是读书人的必读必背之书,现在这本书买的人仍然很多但读的人却很少了,能背的人就基本没有。因为这本书差不多可以算是死一半的书,死了并不是说它的艺术价值死了,而是它的社会价值死了。这一百年来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白话文,简体字,西方观念的入侵,让这本流传三千年的书成了一本难书。

《诗经》是一本语言简朴却意义深远的书,经过无数人的打磨使它成为一本细腻到极致的书,在《诗经》之中往往就会有一字之异差之千里的意义。现在很少人能认全或正确地读出《诗经》里面的那些老字,这些文字现在要么消亡了要么就是成了生僻字。拿出一本《诗经》能把里面的字认全读出来的,可能只有专业人士了。这种现象对于一些别的类型的书,比如古典小说、历书、诸子百家之类的可能还影响没那么大,但对于《诗经》来说却很可能是灭顶之灾。读书和读诗是有很大区别的,读书是一种理解和思考的过程,读诗则是一种感悟,这种感觉就像禅宗所说的境界不可言说,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这些我们不认识的字完全破坏了读诗的感觉,使很多的句子读起来没有了味道,如果诗读得断断续续就失去了读它的意义了。这样的情景就会如同嚼蜡。

在读诗时用一本字典边查边读,也是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它缓慢了读诗的时间也打断了读诗的节奏,而且现代人除了专业人士做学术之类的很少有人会有这种心境查字典读诗。所以《诗经》除了有限几首的诗之外其他的也少有人知了。现在《诗经》不少人买是因为它名气大,是一本可以装有文化的书,却少有人读因为太艰难,不花大功夫读之亦无味道。现在很多人读古诗都是从唐诗开始,也有从魏晋开始。唐诗可以说是中华诗歌的一个顶峰,它气象万千,各种形态大开大合。再者唐诗朗朗上口,字多被简化,易读也易懂且名人名句甚多,可以随口拈来,所以很多人爱读也喜欢读。但我觉得唐诗虽然从很多方面都超越了《诗经》,但我觉得,从意境的深远和语言的古朴上,《诗经》还是要比唐诗好一些。不知不觉间,《诗经》便陪着我走过了两年多的时光。记得两年之前,我还只是个孩子,今天却已经是一个少年了。

我记得大概是三岁时,外公便教我读诗书,我那时哪懂这些,只是照识便是。到了我三年级时,我头一次听说了《诗经》。

是那首《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这句话,是我当年觉得比唐诗宋词还要恬淡的诗句。当年的我才九岁,会背的唐诗不少,可《诗经》里我只会背这一

句。

那些年耳畔在有一段时间内一直充斥着“诗经”二字,终于,我这个从小便对古诗词很敏感的人,就开始吵着要买一本《诗经》。可家里人总是笑着说,一个小女娃娃,连《夜雨寄北》都没弄懂,还要来背《关雎》。谁又知道呢,我不知又从哪里听了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便更是嚷嚷着要买《诗经》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我来思,雨雪霏驾彼四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孔棘!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里的整体含义,单单是这一句话,便让人心头温暖。虽然比不上《上邪》里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来的轰轰烈烈,却是真挚爱情最真实的愿望与写照。

我便是上初中了。我记得我在文笔摘抄里抄记的便是《诗经 小雅 采薇》里面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当时我仔细地读了很多遍这几句诗,终是真的体会到了诗里那归乡之人心里的苦楚。当年离开家乡的时候,河边的杨柳还是绿的,花还是美丽的,薇菜才刚刚成苗,心中也是壮志满满。到了今天回来的时候,天空已经纷飞了大雪,天地间已经不是当初,年岁老了,时间变了,就连薇菜都已经枯萎了。如此之久才回到家乡,而且在路途中也劳累不堪,心里没有了豪情壮志,只有莫名的感伤。可是,心头的感伤,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突然地心疼了。不是因为伤感之情,而是当时的社会状况。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什么要无辜的百姓遭受战争的折磨?纵然,战争是历史前进的必然,是天下统一,百姓安康的必然,可战乱,带来的不止是伤亡,还有心灵的创伤。那些远征的士兵们回到故地,却是物是人非,心里多少是有些疼痛的吧。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玁狁之故。玁(xiǎn)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盬(gǔ)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我来思,雨雪霏驾彼四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孔棘!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诗经 国风·周南】

关关[2]雎(jū)鸠(jiū)[3],在河之洲[4]。

窈(yǎo[5])窕(tiǎo)[6][7]淑女,君子好(hǎo)逑(qiú)[8]。

参差[9]荇(xìng)菜[10],左右流[11]之[12]。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13]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14]。

悠哉悠哉[15],辗转反侧[16]。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17]友[18]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19]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20]。[1]

第三篇:与诗经有关的故事

读了之后才发现,《诗经》原来是小说呀,每一首作品,都有一个庞大的故事在幕后。本文为与诗经有关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与诗经有关的故事

汉广:拒绝泅渡的爱情

《诗经·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少年时候读过《蚕马》的故事,一直不能忘怀,说是有个女孩,父亲从军边疆,音讯皆无,她与母亲在家中,十分惦念,母亲放出话来,谁能把那父亲找回来,就把女儿嫁给他,不曾想应征者竟是一匹白马,它一声长嘶,绝尘而去,不久,真的把父亲载了回来。

听说了原委,父亲反悔了,白马咆哮,父亲干脆将那白马杀掉,曝皮于庭,白马凄厉的灵魂不肯罢休,某日,忽然卷女而去,最终栖止于桑树,两人合二为一,化为蚕。

两情相悦的爱情可以化蝶,一厢情愿的爱情,只能化蚕。白马与女孩身份迥异,它原本只能遥远地无望地注视着那女孩的背影,一个突发事件,使得它的爱,有成功的可能,它尽了力,仍然一无所获,还受到了至为不公众的待遇,愤怒与委屈夹杂在一起,爆发出了超自然的力量,当那马皮破空而来,向女孩罩去,一个底层男人的蛮性与血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刻,真令人魂飞魄散。

《蚕马》的内核,是愤怒,愤怒得如此壮观、丰富、唯美,作为观众,我只剩下目瞪口呆的份。

按说描述不可触及的感情,《蚕马》已经做到了极致,但人类的感情,有动与静的两面,《蚕马》的极致,是在动的一面,那样狂暴的激情,你只能仰望,无法参与。可以倾听、感触、啜饮的,是那宁静的广阔的爱意,如同月光下的水波,只有隐隐起伏着的轮廓。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广》开头四句,就是尘埃落定的局面,南方有那高大的树木,却不可以在它下面休息,汉水边有那美丽的女子,却不可以追求。高大的树木,应该是很好的倚靠,为何不能休息,只因它不是我的,同理,这个美丽的女子,连追求都不可以,应该也是因为她与“我”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对于爱情来说,距离不见得是个坏东西,求之不得,于是辗转反侧,一日不见,方觉如隔三秋,相反,若是美人在怀,长相依偎,哪还有那么多罗愁绮恨,距离,让抒情成为可能。

但是,对于《汉广》中的男人,这距离太远了一点,远到他已认了命,连相思想念和白日梦也不可以有,他用命运般冷静的声音告诉自己,“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是铁一般的“不可”,如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我早已知道,你我之间的距离,如同广袤的长江之水,永远不可泅渡。

这距离从何而来,按照大部分学者的说法,《汉广》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樵夫,关于“游女”,大多语焉不详,也许是她身份高贵,也许是她名花有主,总之,她的人生,与他无关,他无法得到她的爱。

他的感情有了两种可能的走向,一是像蚕马那样,施以不管不顾的热情,另外一种,是让爱情逐渐平息,在岁月的帮助下,打磨成一片叶脉书签,搁在心中的一隅,也许慢慢就会忘记。

然而,这位樵夫的选择不在这两种之中,他走上一条寂无人迹的路,不愤怒,也不委屈,连伤感哀愁也无,但也不是要回头,他是这样平静又这样深刻地爱着这个女子:假如他的爱也如这江水一样,不可以泅渡,那么,就不泅渡,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天长地久。

你千方百计,想要抱得美人归,和他暗自出手,试图在心中斩草除根,都是要泅渡到彼岸,把这件事完成,把自己从那澎湃的让人坐卧不安的爱情中拯救出来,重新回到既定轨道。爱情或者终止于得到,或者终止于放弃.而这位樵夫,他不作为,不采取任何自救的行动,“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仍然是劈柴、喂马,进行着日常事务,只不过,他喂的马,是要送这个女子出嫁的,他还是这样从容、平静,有条不紊。

也许,有一种爱,只与自己有关,不会随着世事变迁斗转星移而变迁,我只想把你放在我心中,我已经把你放在我心中了,还有什么可以夺走呢?即使你离开,即使你已走得太远,都没有关系,和我自己在一起时,就是和你在一起了。

诗歌仍然在咏哦,“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如是三遍,但不再是感叹那江之广,水之长,我看到的,是他天阔水长的爱情,不可以泅渡,也无须泅渡,就这样永久相望,明澈的目光,有如月光。

篇2:与诗经有关的故事

草虫:爱情本身就是天灾

《诗经·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清代学者方玉润,坚持认为《草虫》是一首借思妇思夫比喻臣子思君的诗,他甚是理直气壮地说,彼妇自思夫,纵极工妙,何足为《风》诗之之正耶?

在方老先生看来,老婆惦记老公,这种感情写得再漂亮,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他心中的伟大情怀只有一种,就是臣子对君王的缠绵牵念,这会儿要是跟一百多年前的方玉润掰扯,到底是龙椅上的帝王,还是一个亲切的男人,更值得被深沉地想念,不但比他老先生更不合时宜,还有些没话找话的矫情——现时眼下,还有谁真的信方老先生那一套?我看了几个版本的注释,都说这是一首描述女人思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诗。

把“伟大情怀”还原成“个人感情”,算是“思想大解放”的成果了,可是我细读这首诗,还是有些疑惑,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两人婚姻状况以及所在方位的字句,为何就能将两人身份确定为夫妻,将两人的方位定位为此处与远方呢?

是否是因为那感情来得有点严重: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草丛里的蝈蝈儿叫个没完,不时蹦出一只蚱蜢,没有看到那个人,让我怎能不忧心忡忡,假如能够看到他,假如真的能够看到他,我的心才能够降落下来。

并不是一场花前月下的约会,在外人眼中,她只是南山坡上采野菜的女子中的一个,从那平静的容颜上,你看不到有风暴在她内心迭起,从“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再到“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内心的隐忧层层升级,“忡忡”是些微的疑虑,“惙惙”是巨大的不安,到了“伤悲”,则是沉重的绝望,一个也许并不漫长的时间段里,她的内心,跌宕起伏,兵荒马乱。

也许在某些注释者眼中,这样忧伤的感情,总该有些缘由,所以他们假设她是与爱人天涯暌隔,不能相见,然而,我看这不可自抑不可把握的感情,不像是山高水长的想念,那种感情,节奏要更慢一点,更悠长一点,感情被拉扯成了一首长调,再伤感,也可以从容道来。而这首诗,一连几个“我心……”,让我感到的,是一种被什么摄住的窒息感,世界无限广阔,她却无可选择,大脑空白,呼吸停顿,日常杂念皆向后隐遁,她紧紧地抓住一个念想,就是要见到他。

除了见到你……只能是见到你……一种梦魇般的慌乱紧张,“看见你”是唯一的救赎之道。当我开始爱,就再也没有自由而言,我的命运在你的手上,而你的手,在我看不见的彼岸。这世界无边无际,本来就像隐藏着无限的风险,当我看不见你的手,你的脸,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旋转着的黑洞,那种不可知与不可能让我恐惧。

女友S说,她读书的时候,和一个她喜欢的男生通信,每一天她都感到再也收不到他的来信,想象在她这边,或是他那边的信箱边,会有一个顽劣的小男孩走过,没心没肺地,向信箱里投进一根划着的火柴。她实在是太紧张了,才会冒出这么有创意的念头,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却会被她当成现实,因之深深地绝望。

和S的故事相同,《草虫》中亦未有任何凶险的预兆,上一次分别时,他的笑容温暖如昔,她恐惧,只是因为她珍惜,因为她感到绝不可以失去,世间最大的安全感是,预先做好失去的准备,可是,我绝不可以失去你。

不需要外力给予不幸的遭遇,爱情本身就像一场天灾,像地震,像洪水,像泥石流,一路追击,把人变小变惊惶变无助,爱情,让太平盛世也像乱世。回看这首《草虫》,本该是一个和煦宁静的春日,草长莺飞,卉木萋萋,蝈蝈在暗处弹琴,蚱蜢不时跳出来撒个野,不管是赴约而来还是不期而遇,那个人都应该即将出现在她面前,可是,她的内心,却风云诡异。

他们最后见到了没,诗里没有说,也许他来了,也许他没来,他来与不来并不那么重要,这首诗着重说的,是她那一瞬间毫无理性的倾斜,在爱情的洪荒里,明晃晃的青天白日下,她抬起头,突然就没了信心,那个人,犹如戈多,永不到来。她感到他不到来,是因为她把他的到来看得太重要。

第四篇:我与故事

别样的小城,拥有别样风味;别样的人生,富有别样的经历;而别样的我,却充满着别样的故事。―题记

花开花落,我的人生如莲花的开没;云起云涌,我的故事如仙鹤般飞过!苦读十年,十年苦读,只为那一朝的寂寞,那是可怕而又兴慰的寂寞!激动的我,不由得荡起往事的沉没......三年酷署,酷署三年,积压了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我,终于到了展翅飞翔的时刻!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难以忘怀.高一的我,刚刚脱去满身童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的向往,满心欢喜的跨入高中的殿堂~那个我久久向往的天堂!在我的视野里,一切都那么新奇,两只黑色的眼球总被吸引,绝不放过一切!一片细小的绿叶,一株微小的嫩草,甚至一只彩蝶也不放过!好想把自己化为一张厚实宽阔的网络,将它们一一掬入怀中,细细品味,仔细观摩.秋风吹过,金色的枫叶随处飘落,厚厚的密密的铺了一地,暖暖的映出秋色!他们悄悄躲入我的怀抱,藏进我的心窝!呵~真想化为一片枯叶,甘愿悄悄陨没!我很快乐,快乐的我!秋天静静走过,那寒冷慢慢降落!他生生的把快乐剥夺.叶,轻轻陨落,不再拥有那可爱的绿色,甚至连那丝丝淡黄也难以找寻!留下的,只有满身青褐,婉如被黑夜所包裹,再无半点亮色.一次次的考试,就象一把把钢刀,深深的将我的胸膛插破!......不知有多少涕泪,曾为此划落.一阵寒风吹过,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不禁打了个颤~好冷!再度拾捡那枯叶,才知时光已然远去,欢笑也随风落没.惜日里那童真的我呢?那个满怀幸福的我呢?隐藏了,消失了,还是沉默了?心如死灰的我,再无半点激情,更无半点星火!有的只是一片黑暗,有的只是层层寂寞!经历哀愁的我,好似静静的没落!高二,苦涩的高二,青涩的自我!不知有多少时刻想要放弃,可却又不舍!因为:''不经炼狱的苦楚,何以美妙的生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金鳞开.''乌黑的阴云挤满心头,压得透不过气来,好似身体即将崩溃,心理即将溃乱,再也没有半点气力!整日埋没在书海里的我,抬目四望,难觅欢笑,悠悠愁愁的我!整日飞驰,如那奔腾千里的野马,决心超越自我!在这炎炎夏日,处处一片燥热,难觅半点清凉!心也随之激荡,与那攀升的温度相和!昂扬起斗志,只为今朝的寂寞!不知曾有多少不眠夜,我在捧书而过!那困顿的双眼,常常给我折磨,不知道被它袭击了多少次?有时被重重击倒,在那冰凉的书桌上埋没;有时与之相抗,直至东方出现丝丝亮色!......辛劳铸就高三的底色,默默演义着我的故事,畅想着我的生活!一切都在此刻沉默,没有言语,只有故事里别样的我!

第五篇:诗经与上帝

诗经与上帝

中山大学哲学系 08本科 梁潇月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五经》中的一部。其他4部是《易经》《书经(尚书)》《礼记》《春秋》。传统认为由孔子编订,也有认为是为太史或太师所为。历史上遗留的《诗经》版本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和赵国人毛苌所保存,故又称《毛诗》。

《诗经》包括风,雅,颂3个部分。共计305首。

风,又称国风,共有15篇,160首。首两篇为周南,召南,其他为在13个诸侯国采的风。这13个诸侯国在今黄河流域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以及河北、甘肃、湖北一带;即中原地区。

风是民间平民文学,大部分是抒情诗,主要是男女之情,也有亲子、兄弟、朋友之情。

雅有大雅,小雅两大篇,小雅有诗名80首,但仅74首有诗句,有学者认为无诗句的6首可能为曲谱。大雅有31首。故雅共有105首。

雅者正也,为士大夫文学,主要言王政所由废兴也。其中有一些讽刺诗,讽刺宫闱丑事,横征暴敛,为君殉葬,尸位素餐,无礼乱政等。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3篇,共40首。颂为殿堂文学,既对‘天’‘上帝’表示敬畏,也对君王公侯歌功颂德,歌而兼舞。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意义和历史意义,读《诗经》,不仅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还可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周朝的政治和祭祀。《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然而,在这部中国传统经典中却多次出现了“上帝”这一个让我们马上就联想起基督教的词。这个“上帝”引起了许多学者、诗经爱好者和基督教研究者的关注。接下来,我们就诗经中“上帝”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诗经中含有“上帝”一词的诗句有很多,如,《周颂·执竞》“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等等。整本《诗经》提到‘上帝’的有38处。总观全书,《诗经》中表征“上帝”意象的有四个象征:“天”、“帝”、“神”和“祖”。1有几处“上帝”被汉儒解释为“君主”,也是借至高神上帝之地位、权势喻指君主2。《诗经》中的君主只称“王”如,《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后”如,《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天子”,不直谓“帝”。所以,此“帝”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皇帝、一国之君,而是指统帅、统治之意。在周朝的原始鬼神巫卜思想中,祖与神是密不可分的,远古的祖先即是神。而周人崇拜的至高无上的神便是上帝,或称为天、上天、昊天、苍天,如《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诗经》中出现166个“天”字。其意义有三种:一是自然之天,如《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二是指父亲,仅见两处,如《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惊人只。”三是指至高神,这是《诗经》中“天”最常见的含义,如《大雅·文王》:“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天”也与其它词组成双音词使用,共有76处。如苍天、昊天、皇天、天子、天下等,3这些词多是指具有某种属性的至高神天,也有指自然之天的。也就是说,“上帝”

是指自华夏上古先民观念中就有的至高神。

在诗经中,上帝是有种种属性的。4在这些诗句中,大部分是直接表述出上帝的属性,如“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大雅·大明》),“荡荡上帝”、“疾威上帝”(《大雅·荡》)。有些是在叙述上帝的作为时,反应了上帝的某些属性,如“昊天不傭,降此鞫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小雅·节南山》)《诗经》表达的上帝属性,主要包括以下数种:一是超越属性。将至高神称呼为“上帝”、“天”,反应了上帝对人的超越性。并在空间上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天监在下”(《大雅·大明》)、“自天降康”(《商颂·烈祖》)。一是权能属性。与所有的神灵一样,上帝具有人所没有的能力。不同的是,上帝的权能,在所有神灵之上。这些全能包括:创造:“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大雅·烝民》)、“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周颂·天作》);授命:“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 12 《浅论<诗经>中“上帝”意象的心理学意义》 张敏、申荷永、刘建新 《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一期 p196-P200 有三处,《小雅·苑柳》、《大雅·板》、《大雅·荡》。其中,《毛序》认为《小雅·苑柳》是“刺幽王”,可解。3 参见蒋立甫:《〈诗经〉中“天”、“帝”名义述考》,《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向熹主编:《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8页“帝”条目,第556页“天”条目。4 关于诗经中上帝的属性,直接引用自《诗经中的上帝》 帝既命,侯于周服。”(《大雅·文王》)“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周颂·昊天有成命》);赐福和保佑:“天保定尔,俾尔戬榖。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小雅·天保》)降祸:“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大雅·召旻》)。一是道德属性。《诗经》所反映的人对上帝道德属性的认识,既有其美善的一面,又有其暴虐无德的一面。如“上帝是皇”(《周颂·执敬》)、“昊天不傭,降此鞫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小雅·节南山》)人既相信上帝有美德,也就相信至高的上帝对人也会有道德的要求。所以人要以好的德行“克配上帝”。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上帝”是完全具有中国文化含蕴的,是“本土”的,又为何会和西方的基督思想发生联系,被基督信徒看成是基督思想统一的证据呢?

基督教的神YHWH最初按照叙利亚传统音译为阿罗诃(alaha,同阿拉伯语“安拉”)。5明末,利玛窦来华传教,把YHWH译作“天主”、“天”、“上帝”、“天帝”。其《天主实义》说:“天主之称,谓物之原。如谓有所由生,则非天主也。物之有始有终者,鸟兽草木是也;有始无终者,天地鬼神及人之灵魂是也。天主则无始无终,而为万物始焉,为万物根柢焉。无天主则无物矣。物由天主生,天主无所由生也。”他试图以“驱佛补儒”的手段进行传教,策划通过“合儒-补儒-超儒”“阳辟佛而阴贬儒”“贬佛毁道,援儒攻儒”的路线图超越儒家的上帝观,取而代之,达到以夷变夏的目的。1877年,有120位外国新教传教士在上海集会,这次集会的会议纪要中有:“据《新旧约》所论之‘上帝’,即《六经》所言‘上帝’若合符节,其揆一也。迨后诸教士各执己见,辨论孔子之道。有云:‘儒书所载之上帝,非造化主宰’。”6也就是说,将基督中的““gods“ods”译为“上帝”,是服务于传教的,存在着一定的穿凿附会。此二者并不能同为一论。

第一,”gods”和上帝都存在超越性,但是,在《诗经》中,上帝不以偶像出现,在人的观念中没有具体可视的形象,也不在具体的时间、空间里,而是以一种人的感受出现在人的心灵和观念中,如“浩浩昊天”(《小雅·雨无正》)、“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大雅·大明》)。上帝不关切个体人的生活,人要与上帝交 56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阿罗诃欤判。十字以定四方。”

艾约瑟译《各省教师集议记略》,载李天纲编校《万国公报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2页。往,除了王、德高者的祭祀以外,别无他法。而“gods”是人神同一的,神是被清晰地人格化的,信徒只要信便可与神同在。第二,虽然“gods”和上帝都有全能的的至高能力,但是诗经中的上帝在人的眼中,具有独立于人的至高能力,而天意难明,所以《诗经》中有很多感叹天命无常的诗句。《大雅》的首篇《文王》就说“侯服于周,天命靡常。”而“gods”则无此说。第三,基督的“gods”是全能、全善、全美的,诗经中的上帝却是既有其美善的一面,又有其暴虐无德的一面。”《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傭,降此鞫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这两者就存在相当大的区别。由此看来,“gods”与上帝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却被某些人同一而论,实在是大大不妥。

诗经中的上帝,反应了古人简单又朴实的天人思想,随从天意,敬天爱人,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

参考文献

1.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赵逵夫等编:《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3.向熹主编:《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4.層山草木,《<诗经>中的上帝》 5.恩典博客,《基督徒读<诗经>》

6.作者不详,《<诗经>无长篇史诗原因探究》

7.《浅论<诗经>中“上帝”意象的心理学意义》 张敏、申荷永、刘建新 《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一期 p196-P200

下载我与《诗经》的故事[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与《诗经》的故事[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 《诗经》与爱情

    浅析 《诗经》与爱情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

    诗经与耶稣

    《诗经》是孔子亲自所编。但孔子为何要编《诗经》,《诗经》究竟为何重要,竟而成为中华文化之经典呢?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揭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原来,《诗......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 一、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 国风 和代表《楚辞》的 离骚 并称为“风”“骚”。 2.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

    我眼中的诗经

    我眼中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对其作过整理。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诗”被尊称为经典,定......

    我与故事3[范文]

    我与故事 重庆一考生 丰富指数:☆☆☆☆深刻指数:☆☆☆☆文采指数:☆☆☆☆创新指数:☆☆☆☆ 生活有了故事,就像图画上了色彩五彩斑斓;心灵有了故事,就像漂泊的鸟儿有了归宿;人生......

    我与经典的故事

    演讲稿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诚实的人》。 同学们,你可曾想过,文明不只是不打架,不骂人,其实诚实也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呢?为人处世,要诚实守信,这个......

    我与经典故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祖国栋梁成长的地方,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净土。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我与故事(精选五篇)

    我与故事 小时候,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狼来了》。第二个,《阿拉丁神灯》。接着,《白雪公主》,《灰姑娘》……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因为深刻,所以铭记。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