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邪性故事

时间:2019-05-13 08:4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的邪性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的邪性故事》。

第一篇:中国古代的邪性故事

中国古代的邪性故事

1丶某地一车夫犯了命案,将被砍头。他的舅舅在衙门里当差,家人便求他救外甥一命。舅舅说可以想办法打听到行刑的刽子手,提前买通,到时候虚砍一刀,只断绳索,让外甥假死滚到乱草沟中,或可留住一条性命。家人于是变卖财产,凑了两只金元宝交给舅舅,舅舅多方活动妥当,又进狱中见到外甥,如此这般嘱咐了一番。转眼到了行刑之日,外甥被绑至刑场,跪于乱草沟前,虽然心脏狂跳,但舅舅的话不敢遗忘分毫,待身后刽子手一声断喝,顿感脖颈一松,立刻翻身滚入沟中,也不敢久藏,爬到对面,飞奔远去,一口气跑了四五十里,直到月挂中天才到舅舅家中,推门而入,叩谢救命之恩。哪知道舅舅见到他却大惊失色。舅舅说本来打点好的那个刽子手临时有事已被换掉。说完还取出退还的金元宝为证。外甥见此,脸色一变,抬手摸摸后颈,扑通一声人首分离,死尸倒地,原来早已断气多时了。2丶唐朝咸通年间,长安教坊有一对不知姓名的父子表演幻术。演出是这样,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躺地上,小孩的脑袋被一把大刀忽然砍了下来。大家都吓坏了,眼尖的人发现孩子伤口处没有喷血,这才放下心来。老爹拿着托盘恳求大家给钱:“行行好吧,俺们穷,没法糊口,就会这套把戏哄大家开心了。我们父子在此就表演十天,攒够了钱就回家买地,给孩子读书,再也不玩这个了。行行好吧!” 京城的百姓毕竟富足又善良,一会功夫,托盘就堆满了钱。老爹心满意足,大喝一声,小孩“腾”地跳了起来,脑袋竟长回脖颈,完好如初。第二天,成千上万人慕名而来,都主动先给钱,等着看惊心动魄的一幕。不料,孩子掉了脑袋后,老爹无论怎么叫嚷,他就是起不来了。这下可坏了!老爹强自镇定,心下已经明白了,谦恭地给大家行礼:“诸位,我初到京城贵宝地,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兄弟在这儿给您赔不是了!我这雕虫小技,不过是哄人玩的幻术,请高人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好让我表演完,不然我儿子可就悬了!拜托了!只要您行行好放我孩子性命,我宁愿拜您为师终身奉养!拜托了!” 老爹一番话很是真诚,众人却面面相觑,不知道谁是他口中所说的那位高人。老爹见没人露面,很是无奈,只得对着孩子继续叫喊,小孩还是纹丝不动,像是真的死了。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进而出现骚动,巡街小吏赶来,喝道:“你杀人了,跟我走一趟吧!” 老爹叫道:“官爷且等一下,这里有几千人,我跑不掉的。台下有高人施法镇住我了,可小人还有一个本事,让我再现一次眼何妨?” 小吏也觉得他没有犯罪动机,就答应了。老爹掏出一枚甜瓜籽来,用刀划开手臂,把瓜籽按进伤口内,强忍剧痛继续呼喊儿子。孩子还是一动不动。老爹手臂伤口处瓜子开始发芽,顷刻间藤蔓枝叶缠绕,开出小黄花来,紧接着,黄花落,一只小甜瓜慢慢长大。老爹垂下泪来,再次环视众人,恳求道:“我本不想杀人,还请高人放手吧!我儿子复生后,我发誓再不踏入京城半步,总行了吧?” 老爹接着又叫了一声儿子。孩子依旧不动。老爹叹息道:“唉,既然如此,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老爹拿刀轻轻一削,手臂上的甜瓜坠地。随即又大叫了一声,儿子应声起来,安然无恙。大家惊呼起来,高声喝彩,都没发现人群中有一个和尚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父子二人收好钱和行李,老爹又将儿子也装进布袋里扛在后背上,仰天吐了一口气,一道白色光练直上云霄,老爹攀援而上,快如猿猴,直到淹没在云朵深处。众人这才缓过神来,逐渐散去,这才有人发现一个和尚死了,脑袋都搬了家,落在刚刚父子二人表演的土台上。大家这才明白,刚才老爹手臂上长出的甜瓜,正是这和尚的脑袋。和尚自恃技高一筹,搅和人家表演,人家再三苦求仍不依不饶不肯罢手,不料强中自有强中手,枉送了性命。3.邯郸有这么兄弟二人,一个叫程樊,一个叫程玄,靠盗墓为生,干着扒人坟的勾当。转战南北,也算得上融会贯通,兄弟俩也颇为得意。但盗墓主要靠程樊,程玄主要靠扮鬼,以备不测。他俩干活时,程樊穿黑衣在下面动手,程玄穿白衣装厉鬼,若有人经过看到,则早已破胆,那还有功夫上前看个究竟。两人屡屡得手,好不快活。这晚月黑风高,二人又干起了勾当。程樊准备好了家伙,程玄画好了妆,因他两人早已盯上了一座富家新殡之坟,来到坟地,看早已有二人在那里,打扮竟然和他俩一样,兄弟二人议论道:“必是同道之人。”盗墓本不是正业,不分先来后到,只分技艺高低。二人越想越气,到手的鸭子又要拱手让人,实在不甘心。程玄道:“盗墓者虽总打死人主意,但其心中胆低七分,看我装鬼吓他两人。”于是程玄慢慢接近二人,怪的是那二人站在坟前并不动手,似乎木然注视坟墓。程玄观其二人打扮,也是同他俩模样一个黑衣,一个白衣。只是帽子很高,手中似拿锁链和棒子,程玄突然心中一惊,冷汗骤下,这哪里是盗墓贼,分明是黑白无常!不想程樊耐不住性子在后面学了一声鬼叫,这不叫还好,一叫送掉了他弟弟性命。那两“人”一回头直奔程玄而去,程玄早已吓的瘫坐在地,那还能动。只见黑白二“人”一起渗惨笑道:“用他交差便可。”一挥锁链将程玄套住,拽出其魂魄,转身一跳,遁地消失不见。程樊忙上前去,一摸,其弟已无气息。捣手顿胸,哭泣不已,后得知那坟中并未埋人,乃是重病之人为躲死期,迷惑鬼吏之用。怎奈程玄做了替死鬼。这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呀。4.湘西有一偏远小村,曾是个人丁兴旺的村子,然不久之前,小村一夜间全村人从老到少皆化作僵尸,若有路人经过,则群起而袭之,若被抓住,则被食其肉,尸首无存。即使不死,若被伤之,不到半个时辰便也化作僵尸,此村甚为偏僻,无官兵极少,也无良策,本来僵尸这样的邪物只有在夜间出没,然而这些僵尸却不分昼夜,在村周游荡,毗近邻村皆空,无人敢住。有仙道高僧前去灭之,然符咒神术皆无效,弄不好还搭了自身性命,无人能除。却说有一老药师细闻之说道:“此乃苗疆蛊术。非僵尸,乃活人受咒也。正术不能驱之。需找到下蛊之人杀之方解。”官民问如何找那下蛊之人。药师说:“凡下蛊之人,你对他叫声“降头在不在?”那人便会答应。”话音刚落,人群中有一人遂答道:“在!”众人看之乃一乞丐。其刚要逃走便被抓住,遂斩之,再去看僵尸,皆死之。后有人认得那乞丐,他本是那村中人,然经常偷鸡摸狗,调戏妇女,遂被村人乱棒赶出。不知在哪里学到的蛊术,害了这么多人。5.纪晓岚的岳父马周篆曾经说过一则奇闻:东光南乡有一个姓廖的,召集本乡百姓修建义冢,收葬那些死在异乡没有人安葬的孤魂野鬼的遗骸。附近村民都很善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四处收殓乡野遗骨悉心安葬,持续做这样的善举达三十年之久。雍正初年,瘟疫肆虐。廖某晚上做梦,梦见一百多人黑压压地站在大门外,为首一人倒头就拜,后面众人也都“哗”地一声跪倒一片,为首那人说道:“疫鬼将至,恳请您明日赶紧焚烧纸旗十几面,银箔糊制的木刀一百柄,我们好挥舞旌旗,手持钢刀,与疫鬼决一死战,以报百姓的大恩大德!”廖某醒来,惊得一身冷汗,想到附近瘟疫横行,就宁可信其有,赶紧买来纸旗木刀,到义冢前焚烧。几天后的一个深夜,附近百姓都隐约听到四野喧哗格斗厮杀声,通宵达旦,天亮方得消停。后来,附近村民真的没有一人染上瘟疫的,世人皆以为奇。6丶江西有一道士姓宋,平时在山上修炼,偶尔下山为百姓治病做法,小有名声,一晚在庙内炼丹,忽闻庙后材房有响声,以外是猫鼠之类,并不在意,片刻又传来孩啼之声,道士警觉,掐手一算,感觉不妙,遂带桃木剑,符纸而去,少顷,破窗而入,四下环视,见一小鬼吸食老鼠精血,正欲启符制鬼,一黑影从窗外来,竟然是一白衣女鬼。道士大怒:“此乃道观清净之地,你们两个妖孽竟然如此放肆!看我收了你们!”正欲动手,那女鬼竟然跪下哭泣不堪:“道长请别急着动手,我本是柳阳村贾氏,村中闹饥荒,狗官独贪赈灾款,无奈为求生路,带儿子逃荒,路中靠乞食,途中遇匪,小儿逃命到江边绝路,心想活着竟如此悲惨,还不如一死了之,带着儿子投了江,就这样丧了性命,谁知江中已有怨鬼太多等投胎,将我母子二人赶出,到哪里妖鬼神怪皆欺我母子,做鬼也没个安身之地,没办法我俩只好躲在道长住所,靠吸食蛇鼠精血,从未害过活人”道士听后叹曰:“活的时候受尽灾苦,死后还不得安宁,都说人鬼疏途,岂料如此”道士问清便答应作法度化母女。我听过这件事后,无不想起那句苛政猛于虎也。内容来源于古文翻译,经多人整理转载译者已不可考,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第二篇:中国古代经典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故事

1、猴子捞月亮

2、小马过河

3、司马光砸缸

4、孔融让梨

5、凿壁借光

6、守株待兔

7、掩耳盗铃

8、东郭先生和狼

9、愚公移山

10、神笔马良

11、曹冲称象

12、龟兔赛跑

13、盲人摸象

14、亡羊补牢

15、狼来了

16、小马过河

17、小猫钓鱼

18、兔子背包

19、敲屁股

20、萤火虫找朋友

21、小猪和十二只蚊子

22、请忙警察抓笨小偷

23、梨子提琴

24、三只蝴蝶

25、一个哭出来的故事

26、池塘里的狼尾巴

27、小雪人的红鼻子

28、长鱼的树

29、小耳朵飞象

30、一只被吵醒的鸡蛋

31、小手屋

32、小蝌蚪找妈妈

33、三个和尚

34、小熊请客

35、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36、咕咚来了

37、猴子捞月亮

38、小猴摘桃

39、野猪的经验 40、鼠美人

41、老雕借粮

42、狐狸、刺猬和青蛙

43、小白兔和狮子

44、房子里的小房子

45、风娃娃做客

46、桥那边

第三篇: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一、恣蚊饱血,二、扼虎救父,三、哭竹生笋,四、尝粪忧心,五、弃官寻母,六、涤亲溺器,七、扇枕温衾,八、拾葚异器,九、涌泉跃鲤,十、闻雷泣墓,十一、乳姑不怠,十二、卧冰求鲤,十三、戏彩娱亲,十四、卖身葬父,十五、刻木事亲,十六、行佣供母,十七、怀橘遗亲,十八、埋儿奉母,十九、孝感动天,二十、亲尝汤药,二

十一、啮指痛心,二

十二、百里负米,二

十三、芦衣顺母,二

十四、鹿乳奉亲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转贴的原作题记:我的祖母是个虔诚的(http://.cn/fo/)佛教徒,一生行善,宽厚温良,仁爱怀慈,节俭朴素,德高望重,闻名乡里。信佛之人,讲究心存爱心,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小时候经常听祖母讲二十四孝的故事,教育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人正直,一身正气。从那时起这些古代孝廉的故事就深深扎根在年少的我心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少时那些故事已经渐渐淡忘,但祖母的音容笑貌宛然仍在眼前。

今天坐公交车时偶然看见车厢里的24孝故事宣传画,就从网上搜集整理了下来,24孝的故事以前听过,但总不完整,今天把它整理出来在博客里写下来,希望古人的孝举能够感动今天的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我们看这些故事的同时,能够有所反思,在闲暇之余对父母能够尽一份为人子女的孝道。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四、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到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到家中有事,当即弃官返乡。回到家中,知道父亲已重病两日,经医诊治,疗效甚微。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如果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担忧,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亲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五、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朝天长(今安徽天长县)人,字康叔。七岁那年,他的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妒忌,只好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终于得到线索。于是决心弃官到陕西去寻找生母。他告別家人,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走到陕州(今河南陕县),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苏轼和王安石曾经用诗歌赞美朱寿昌的孝心。

六、涤亲溺器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著名诗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又是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官至著作佐郎。他十分孝顺,虽然身居高官,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七、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今属湖北)人,字文疆。他九岁失去母亲,事奉父亲非常孝顺。夏天暑热,他给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温暖父亲的被子。江夏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孝行,特地旌表他。黄香少年时就博通经典,能写文章,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当时魏郡遭受水灾,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和所得的赏赐賑济贫民.他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文章。

八、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字仲君。他少年丧父,侍奉母亲十分孝顺。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赶上饥荒,柴米昂贵,不足以供养母亲,只好拾桑葚母子充饥。有一天,不巧遇到了赤眉军,他们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

色的桑葚分别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 “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注>椹 通“葚”,桑树的果实。赤眉军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因用赤色染眉做标识,故称。

九、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明帝时广汉(今属四川)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十分孝顺,庞氏侍奉婆婆尤其勤谨。婆婆喜欢喝长江水,虽然长江离他家有六七里远,庞氏也常去取水回来给婆婆喝。婆婆又爱吃鱼,姜诗夫妇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就请来邻居老母一起吃。有一次,因为风大,庞氏取水回来晚了,姜诗怀疑她怠慢婆婆,训斥一顿,把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舍家,昼夜辛勤纺纱织布,把积蓄起来的钱托邻居老母送回家中孝敬婆婆.时间一长,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的事。让姜诗把庞氏请回来。庞氏回家这天,院子里忽然出现喷涌的泉水,口味和长江的水一样,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庞氏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再到远处去取了。

十、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性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有诗颂曰: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十一、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唐朝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那时还是崔家的少妇,十分孝顺。每天梳头盥洗后,她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给婆婆吃。婆婆不再吃其它饭食,数年之久,仍然身体康健。一天,长孙夫人病重,把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孙媳妇也象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象长孙夫人所说的那样,孝敬祖母唐夫人。

十二、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冬天,天寒地冻,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解开衣服,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继母食后,果然病愈。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十三、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在今山东)甫麓。他十分孝顺,尽拣美味供奉双亲;活到70岁,从不言老,常穿着五色斑斓的彩衣,手持拨浪鼓,在双亲面前如小孩子一般戏耍,以讨二老欢喜。有一天他给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看见大笑一场。楚王听说他贤明,召他做官,他闻讯携家人迁居江南,不知所终。老莱子属(.cn/dao/)道家,曾著书十五篇,言道家奥妙。

十四、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美貌女子,自言无家可归,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槐树所在地改名孝感。有诗颂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十五、刻木事亲

丁兰,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他是东汉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他年纪很小父母就死去了,没有尽到供养父母的责任。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像他们活着一样对待他们,凡事都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先敬双亲然后自己才食用;出门一定禀告,回家一定面见,一年到头从不懈怠.时间久了,他的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有一天好奇地用针去刺木像的手指,没想到木像的手指真的流出血来。丁兰回家看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十六、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字次翁。少年丧父,侍奉母亲十分孝顺。当时正赶上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路上几次遇到匪贼。有的匪贼要杀死他,江革哭着说:“老母年迈,没有人奉养。”匪贼看他孝顺,不忍杀他。战乱平息后,乡里人称赞他为“江巨孝”。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贫穷得没有鞋穿,自己去做雇工供养母亲,母亲所需用品一样不少。明帝(58—75)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76—88)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宫中郎将。

三国时,有一位孝子姓陆名绩,字公纪。六岁的时候,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悄悄把两个桔子揣到怀里,告别跪拜的时候,桔子掉在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跪着说:“我母亲一向很喜欢吃桔子,我想把它拿回去孝敬母亲。”陆绩年仅六岁就知道孝敬母亲,袁术大为赞美。有诗颂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桔实,遗母报深慈。

十八、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家里原本富足。父亲死后他把两千万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他对母亲十分孝顺,但家境逐渐贫寒起来。后来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想:如果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便和妻子商议说:“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怎么能够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奉母亲。”妻子勉强答应了。郭巨让妻子抱着孩子,要挖坑把孩子埋掉;挖下二尺,忽见一坛黄金,上有铁制的证书,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十九、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继母和异母弟象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相传他的继母、异亩弟,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继母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继母恭顺,对弟弟慈爱。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赞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二十、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曾参(约前505一前436),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里穷,他常入山打柴。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怎么办好,看曾参还没有回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http://.cn/ru/)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二十二、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二十三、芦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在一儿单,母去三子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二十四、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有诗赞曰:亲疾鹿乳医,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第四篇:有关中国古代感恩故事

引导语:除了一颗疲惫的心,麻木的心,你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吗?不要因为生命过于沉重,而忽略了感恩的心!下面是中国古代的感恩小故事,与大家分享,我们做一名怀有感恩之心的人。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四、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到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到家中有事,当即弃官返乡。回到家中,知道父亲已重病两日,经医诊治,疗效甚微。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如果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担忧,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亲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五、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朝天长(今安徽天长县)人,字康叔。七岁那年,他的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妒忌,只好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终于得到线索。于是决心弃官到陕西去寻找生母。他告別家人,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走到陕州(今河南陕县),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苏轼和王安石曾经用诗歌赞美朱寿昌的孝心。

六、涤亲溺器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著名诗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又是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官至著作佐郎。他十分孝顺,虽然身居高官,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七、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今属湖北)人,字文疆。他九岁失去母亲,事奉父亲非常孝顺。夏天暑热,他给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温暖父亲的被子。江夏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孝行,特地旌表他。黄香少年时就博通经典,能写文章,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当时魏郡遭受水灾,黄香拿出自己的俸禄和所得的赏赐賑济贫民.他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文章。

八、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字仲君。他少年丧父,侍奉母亲十分孝顺。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赶上饥荒,柴米昂贵,不足以供养母亲,只好拾桑葚母子充饥。有一天,不巧遇到了赤眉军,他们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别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 “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注>椹 通“葚”,桑树的果实。赤眉军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因用赤色染眉做标识,故称。

九、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明帝时广汉(今属四川)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十分孝顺,庞氏侍奉婆婆尤其勤谨。婆婆喜欢喝长江水,虽然长江离他家有六七里远,庞氏也常去取水回来给婆婆喝。婆婆又爱吃鱼,姜诗夫妇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就请来邻居老母一起吃。有一次,因为风大,庞氏取水回来晚了,姜诗怀疑她怠慢婆婆,训斥一顿,把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舍家,昼夜辛勤纺纱织布,把积蓄起来的钱托邻居老母送回家中孝敬婆婆.时间一长,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的事。让姜诗把庞氏请回来。庞氏回家这天,院子里忽然出现喷涌的泉水,口味和长江的水一样,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庞氏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再到远处去取了。

十、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性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有诗颂曰: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十一、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唐朝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那时还是崔家的少妇,十分孝顺。每天梳头盥洗后,她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给婆婆吃。婆婆不再吃其它饭食,数年之久,仍然身体康健。一天,长孙夫人病重,把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孙媳妇也象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象长孙夫人所说的那样,孝敬祖母唐夫人。

十二、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冬天,天寒地冻,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解开衣服,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继母食后,果然病愈。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十三、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在今山东)甫麓。他十分孝顺,尽拣美味供奉双亲;活到70岁,从不言老,常穿着五色斑斓的彩衣,手持拨浪鼓,在双亲面前如小孩子一般戏耍,以讨二老欢喜。有一天他给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看见大笑一场。楚王听说他贤明,召他做官,他闻讯携家人迁居江南,不知所终。老莱子属道家,曾著书十五篇,言道家奥妙。

十四、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美貌女子,自言无家可归,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槐树所在地改名孝感。有诗颂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十五、刻木事亲

丁兰,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他是东汉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他年纪很小父母就死去了,没有尽到供养父母的责任。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像他们活着一样对待他们,凡事都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先敬双亲然后自己才食用;出门一定禀告,回家一定面见,一年到头从不懈怠.时间久了,他的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有一天好奇地用针去刺木像的手指,没想到木像的手指真的流出血来。丁兰回家看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十六、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字次翁。少年丧父,侍奉母亲十分孝顺。当时正赶上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路上几次遇到匪贼。有的匪贼要杀死他,江革哭着说:“老母年迈,没有人奉养。”匪贼看他孝顺,不忍杀他。战乱平息后,乡里人称赞他为“江巨孝”。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贫穷得没有鞋穿,自己去做雇工供养母亲,母亲所需用品一样不少。明帝(58—75)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76—88)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宫中郎将。

十七、怀橘遗亲

三国时,有一位孝子姓陆名绩,字公纪。六岁的时候,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悄悄把两个桔子揣到怀里,告别跪拜的时候,桔子掉在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跪着说:“我母亲一向很喜欢吃桔子,我想把它拿回去孝敬母亲。”陆绩年仅六岁就知道孝敬母亲,袁术大为赞美。有诗颂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桔实,遗母报深慈。

十八、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家里原本富足。父亲死后他把两千万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他对母亲十分孝顺,但家境逐渐贫寒起来。后来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想:如果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便和妻子商议说:“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怎么能够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奉母亲。”妻子勉强答应了。郭巨让妻子抱着孩子,要挖坑把孩子埋掉;挖下二尺,忽见一坛黄金,上有铁制的证书,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十九、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继母和异母弟象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相传他的继母、异亩弟,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继母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继母恭顺,对弟弟慈爱。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赞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二十、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二十一、啮指痛心

曾参(约前505一前436),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里穷,他常入山打柴。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怎么办好,看曾参还没有回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二十二、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有诗颂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二十三、芦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在一儿单,母去三子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二十四、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有诗赞曰:亲疾鹿乳医,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第五篇:上邪的伤感故事

青鼎香烟缭绕,屋宇内依旧温暖如春,大地被盖的已无原色,唯有远处看得到的点点梅红,天和地却连成一片。

沐云山上,古朴的殿阁内,老者迎窗而站,身着白衣仙风道骨,面无喜乐,却超脱于物外。他向着内屋走去,停在书架旁,随手翻开手边的书,抚摸着书上的文字,而眼睛却看着墙上挂着的剑。此剑大器而成,剑身上刻着繁琐的上古文字,仔细瞧得上面还带着一丝灵气。

老者无奈的摇摇头说道“世间万物都逃不过一个情字”,随即又恢复了不为所动的表情,踏步离去。

“小邪,你快来看看我身上写的什么,为什么每次师傅看着我都在叹气,难道写的是‘世间万物都逃不过一个情字’吗?”

这本被翻开的书跳到了小邪的面前,而小邪便是这把挂着的剑,小邪也从墙上跳了下来,站在小古的身旁,盯着小古身上的几行字,神色也由开始的惊讶变为淡然。

“你不要乱说,你如果想知道就赶快修成人身啊。”

“可是我现在就想知道。”

“我就快要修成人身了,如果你在不努力,就再也追不上我了。”

“那你告诉我师傅说的情是什么啊?”

“我也不知道,应该说的是人间的东西吧,等我们修为人身,我们就下山去看看师傅说的情是什么。”

“我会好好修炼的,会和你一起修成人身的,一起下山,一起游历天下。”

此时此景,窗台,一高一低,相映梅、雪成景,一书一剑看景的画面是那么不相配,却毫无违和感。匆匆百年不值一提,这一书一剑在一起已不知是多少年前,任时光流走,他们有对方相伴,未曾知道什么是寂寞,时间慢慢溜走,四季轮回。

……

而今天是那把剑修为人身的时间,在小邪化身为一个15、6岁的少年之后,马上就去找到小古,站在她的面前。

“小古小古,你快看我修炼成人形了。”

“小邪你好漂亮啊,我也好想赶快修炼成人身。”

“小古你又乱说,我是男子怎么能说漂亮呢,小古如果化为人肯定漂亮吧,不过不用着急,我还想多陪你一段时间”。

“小古修为人身还是会一直陪着小邪的,不会离开的,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并肩而立,可以一起去人间,一起去看你说的生活,我们就可以在一起游历天下。”

听着小古的声音,虽然看不到她幸福的表情,但可以听出她对未来的憧憬,而此刻多想和你永远在一起。

小庭院内,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俊俏的公子抱着一本书在对话,他的声音温柔细腻百听不厌,他会把他每天在外面看到新奇的东西讲给那本书听。而那本书每天除了陪着小邪,就是努力修炼,因为她想陪他一同去看他说的天下。

“小古,我听师傅们说东海有一颗明珠,是上古人鱼的眼泪,听说特别漂亮,如果小古化为人肯定比这颗明珠还要漂亮。”

“人鱼是最漂亮的,每个人鱼的一生会为一个的挚爱的人留下一滴眼泪,如果得到人鱼眼泪的人,会得到人鱼的祝福。”

“那小古想不想得到人鱼的祝福呢?”

“当然想了,我想要人鱼祝福我,并且祝福我所爱的人。”

看着小古开心的笑着,好像在幻想着美好的未来,而她身边的男人嘴角也不自觉的仰了起来。

……

已经好几天不见小邪来找自己了,小古每天都在想小邪是不是因为人间太好玩,而自己太无趣,不来陪她,而想想到一些事情又释然了,因为再过几天就是小古的生日,小邪肯定会来看自己的。

生日前天,在小古的苦苦请求下,师傅赐了她一颗能够提前化为人身的丹药,因为明天是她的生日。小邪说过他化为人身肯定很漂亮,而她想漂漂亮亮的出现在他面前,再服下丹药之后,化为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此女子面容精致不失灵巧,眨着古灵精怪的眼睛,站在湖边,看着自己的倒映,想着小邪会不会喜欢自己的样子。

这是小古变为人形的第一次生日,她非常的高兴,在屋里等着小邪来找她,从没有感觉时间过得如此的之慢,时不时的站在门口眺望遐想,想着心中的人,却一直未等到想见的人。

等着等着好像忘记了时间,就那样一直坐着,一直坐着,天好像黑了,蜡烛好像燃尽了,天怎么就亮了,就那么坐了一夜。

第二天,去见师傅,师傅说小邪下山很久了,他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一直未等到小邪回山,所以小古决定下山去找小邪,于是她便一大早急忙下山去了。

小镇上,她看到了小邪所说的新奇,在城内,她看到了小邪所说的繁华,在大海边,她看到了小邪所说的广阔。踏遍千山万水,走过小邪走过的痕迹,一个人走着,走着。她未找到心中的人,小邪就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杳无音信。

……

三个月之后,小古失落的回到沐云山上,带着小邪已经回山的希望,站在曾经一起待过的庭院,却未看到期待的他。她好像淡然了很多,好像成熟了,懂了什么是情,谁是心中挂念的人。

几个月过去了。这天小古依旧站在沐云门前等候着小邪。

不知过了多久,她的耳边传来自己期盼已久的声音。“小古,我回来了。”原来是小邪。只见小邪脸色卡白。他触动着干燥的唇说“小古,快看我给你带回来了什么。”听到小邪的声音,小古的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站在距离小邪十步的距离,盯着他,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小古化成人形了,真漂亮,对不起,没能一直陪着你,这是我送你迟到的生辰礼物。”

小古开心的看着他,笑着流着泪,他也看着她,相视而笑。还未等小古上前,小邪身体后仰,慢慢倒了下去。小古飞跑过去,抱着小邪。

“你怎么了,你怎么伤的那么严重,我去找师傅。”

“没用的,小古,对不起,原谅我以后不能陪着你了。”

小邪闭上了眼睛,随即变成了剑身,剑身四分五裂,却在无灵气。而剑的旁边放着一颗珠子,流光溢彩,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人鱼的眼泪,这对小古而言是多么大的讽刺阿。

事情是这样的,小邪为了答应小古的一句话,去东海夺珠,却不料触动恶蛟,最后被重伤,一路颠簸坚持到现在,灵气全无。可是他满意的是,他带回了她想要的东西。

他以为他带回了她想要的东西,可是他可知她想要的是和他生生世世在一起游历天下。

而此时此刻,小古想到了身上所写的字,“上古成,上邪灭。”

现在她才明白原来她的名字叫《上古》。

那把剑的名字叫——《上邪》。

花开文学社十二锦瑟之—苏洛夏

下载中国古代的邪性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的邪性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最终定稿)

    今天我读了《中国老故事之民俗故事》,使我对中国的许多老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是小笔收集的关于《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谢谢!【第1篇】《中国古代民俗......

    《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精选合集)

    《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精选3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民俗......

    《中国古代敬老故事》读后感[范文模版]

    《中国古代敬老故事》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敬老故事》读......

    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各地人民。 1. 孝感动......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四则

    1.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黄帝尧舜......

    中国古代孝亲故事

    中国古代孝亲故事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

    中国古代感恩小故事

    中国古代感恩小故事 投桃报李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