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
二0一0年参评论文
浅谈如何做好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
榆中县过店子小学 陈永明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如何使小学数学复习课能够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等因素,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呢?根据我近几年连续带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现就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进行小学数学总复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和形式,因此我主要采用“出示题目,发现问题,引出基础,分层解决逐步提高”的方法进行复习。
一、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要使学生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面面俱到。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书本编排内容照本宣读,让学生热剩饭吃,枯燥无味,费时费力效果不佳,教师应该有效合理、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自发、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总复习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板块的内容,前后知识联系紧密,但间隔长达六年,很多学生不能全面准确系统掌握,所以首先应进行全面试探性摸底,可以以大纲为依据,针对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难点和考点对学生进行测试。教师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编写复习计划,再指导学生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解决每部分知识中的典型问题.二、分层组织复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全班学生分层次组织学习,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师根据摸底测试情况,确立一些短期奋斗目标,优等生:完成作业绝不出错,而且解题方法灵活多样;中等生:细心检查,及时纠错,努力提高;学困生:以基础练习为主。同时还让优生与学困生开展“小手拉小手”帮扶活动,让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给学困生确定提高目标,根据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老师则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类似的习题,让学困生先独立练习,根据练习情况在进行辅导,普遍问题集体解决,个别问题,开小灶个别辅导,同时充分发挥小组长和优生的帮带作用。
2.对于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是不同的,教师应坚持采用针对性较强的内容进行限时小数量的过关练习,特别是加大基础题的练习,帮助学困生争取基本分,学生可以解决的,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尽量克服机械模仿,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平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注重培优补困。新形势下的升学考试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利于优等生和中等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学困生则利用中低档的题目进行训练,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心理、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主动与他们谈心交朋友,获得他们的信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激励他们勇于挑战,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3.在总复习中,当学困生的计算和基础练习能力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就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训练上,可以让学困生每天做1-2道稍需动脑筋的应用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以及有关比和比例的应用题等进行专题训练,同时组织优生负责辅导、检查、学困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对于一些典型的应用题,让学习委员把题写在黑板上,要求要写清分析过程并给学困生进行讲解,最后在让学困生讲一讲,努力使学困生熟悉分析方法,能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下载毕业模拟试卷,拓宽知识面
1.教师应根据下载试题,认真分析毕业考试命题的走向与趋势,明确考点。如:填空题中一般第一题读数、写数,第二题单位换算,第三题化简比、求比值等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全国部分重点名牌学校的考题形势及内容,以拓宽学生的试题面,还可以与兄弟学校授课教师联系交流,基本上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些活动,再次恰当的查漏补缺,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2.让学生正确评估自我,自觉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仔细审题,认真分析,弄清题意,准确寻找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启发引导优生和中等生总结出自己的复习经验来,在学困生中推广,从而起到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
四、考后反思,分析试卷是总复习的重要环节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总复习中,尽可能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试,这样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临场发挥上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和提高临场发挥水平,特别是在试卷分析时要做到考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什么;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哪里,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就可以建立错题档案集,及时查漏补缺,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发现了错误及时纠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长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那些方面应该引起注意,出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最重要的是找出了知识上的盲点,能力上的弱点,方法上的欠缺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五、采用多种方法练习并及时反馈矫正,在稳步中提高
1.复习中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对学生在复习中的错误教师要及时加以矫正补救。对个别错误可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对普遍的错误采取集体讲评、集体订正的方式,及时有效地进行矫正和补救,有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毕业复习对学生至关重要,教师要以精讲为导向,学生多练为手段,师生齐心协力,即抓全面又突出重点,相信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之下,学生的复习效果会在毕业试卷上体现出来的。
第二篇:如何做好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工作
如何做好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工作
兴隆寄宿六年级
李丽
一、注重指导学生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指导学生定好学习计划
复习前,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复习检测说明,让学生明确毕业考试的方向、内容和题形,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积极的投入到复习中去。
首先我们用一半的时间指导学生复习课本的内容,重在复习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方法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学生在复习中注重查漏补缺,教师注重解疑和检查。在复习中注重发现学生在综合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知识的运用的能力。并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补缺补差,把遗漏点降到最低。然后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阶段复习,把内容相关的单元内容分项复习。比如:数的复习,几何知识的复习等等。结合不同的复习内容。确定不同的复习重点难点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最后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各种题型,等等全面开展训练.在每一次综合复习中学生的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状态.2、指导学生巧复习
数学学习中概念,公式,计算等等是很枯燥的。俗话说:“熟能生巧。”良好的复习方法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知识和技能。教师指导复习时要做到四点:第一是定调。给出复习“导引单”,学生依“纲”复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给予具体指导。善于抓住重点组织复习。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辨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辨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
3.指导学生摸索技巧与规律,提高能力
能力测试是现代数学测试的主要方面,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定期做一些计算练习及创新练习。知道学生抓住解题的关键条件及应用题中的数学关系,归纳出规律和方法;指导学生排除障碍;对一些看似复杂的难题,引导学生斩枝去叶,找出其核心部分,更快,更准地对题意进行理解,从而有效地完成规定的答题。在这一过程中,提醒学生切勿死记硬背,重在开阔视野,培养实践能力,摸索技巧与规律。
二.注重研究教法,让复习省时、高效
1.准确处理好集中教学与精讲的关系
“集中教学是强化教学,它集中思想、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创造环境与条件,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根据这一原则,我觉得应该摆脱原有知识体系的束缚,打破原有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编辑知识体系,将那些基础知识重新编排、重新组合。通过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以及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综合等一系列双边活动使知识点、热点、重点具体化。这即夯实了基础,突出了重点,又给了学生新的感受。
精讲是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引导,尤其是针对前面的自主复习活动和讨论过程中思而不解或有误的问题进行讲解,目的在于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指引学习的途径,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而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
2.精心编排练习题
我们应该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一点提出来,我觉得精心编排练习题是实施教学论断和反馈的好办法。要坚持每天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并且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利用课余时间针对问题进行个别纠正,这一方法行之有效。较好地贯彻了“因才施教”,易于操作,效果明显,复习中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离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习题也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挑选和重心组织质量高、针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
3.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复习,及时评价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时,结合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专项训练,采用自主复习的形式,反复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运用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速度。学生不但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独立式学习。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另外,总复习期间,六年级数学组教师在每一节课之前互相研究每节课怎样上,如何组织,采用何种方法,在上完每节课后,要用较少的时间及时交流课堂中的疑难点,处理方法,让教师迅速成长。在学生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开展“四自”活动:自订一本数学改错本,自制一本数学笔记,自办一期数学小报,自出一份期末试卷,并进行交流、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以不断的成功提高复习效果。
总而言之,采用自主复习的形式,可以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走的走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就象长跑运动员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要及早精心安排,使学生的能量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华毕业复习分享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分享
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程美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觉得复习工作大同小异,但每一个老师的复习又一定各有千秋,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将我的复习工作计划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上好复习课,要遵循“三原则、五步骤、五为主”
(一)、三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针对性原则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3.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
(二)、五个步骤 1.忆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2.梳
“梳”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 1 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3.析
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4.练
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5.测
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
(三)、五为主 1.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求和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2.以课本为主。
期末复习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3.以课内为主。
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总结 2 出规律性的东西。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4.以练为主。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多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不应有失分。
5.以能力为主。
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知识的存在和增长,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复习范围
以十二册教材第六单元涉及的复习内容为主。(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它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四部分内容,按照知识间的联系,加以编排,使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比较完整和系统化。复习时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复习计划。
三、复习的要点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1)数的意义;
(2)数的读法和写法;(3)数的改写;(4)数的大小比较;(5)数的整除;
(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7)常见的量;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概念的识记和理解,难点是概念的辨析和运用。概念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记忆,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际问题的辨析、对比、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数的意义包含的知识点
①自然数、整数;②分数;③百分数;④小数;⑤循环小数。(2)、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整数读写法;②小数读写法;③分数读写法。
复习的重点是:整数的多位数读写。
由于较大数目的读写比较抽象,复习时要借助“分级线”加强指导。其中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是难点。(3)数的改写:
①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②求小数的近似数
③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④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相改写。
⑤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不包括循环小数化为分数)。(4)、数的大小比较: ①整数大小比较; ②小数大小比较; ③分数大小比较; ④百分大小比较;
⑤整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5)、数的整除:
①、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必须背会1---20但强调2是唯一的偶质数)、合数(必须背会1---20但强调9是最小的奇合数)、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③、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短除)(6)、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小数计算的基础。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复习时侧重的知识点:
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②约分(最简)、通分(公分母 分母相同即可)。
小数点位置移动是一个难点,复习时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7)常见的量 复习要点:
① 常用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②常用的质量单位
③时间单位
④名数改写(单名数 复名数)
复习的难点:建立各个单位的空间观念,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注意:可以由点 线 面 体入手)2.数的运算
计算知识包括四则运算意义、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估算。
这节是把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放在一起进行整理和复习。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是在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扩展来的。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运算的意义,应整理成表格,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参加运算的数不宜过大,按照《课标》要求降低计算的难度,但要加强计算的准确度,计算方法的灵活度的训练。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重点:
一是运算顺序、计算方法;
二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复习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下面四点:
一看有无抄错数;
二看顺序是否正确;
三看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四看算法是否最优化。
我们应注意从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⑴、整理计算知识。
⑵、进一步明确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要求,并加强练习。⑶、灵活选用计算方式,恰当应用计算知识,尽量使计算简便。⑷、强化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养成。
3、代数初步知识
复习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表示基本数量关系。(2)简易方程:①方程概念;②解方程
(3)比例:①比例的意义与性质;②解比例
要求:,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在这部分知识复习时,注意下列知识的区别: ①a的平方与2a; ②X-2=3、3-X=2;
③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④求比值与化简比; ⑤正比例与反比例。
(二)、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知识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几何图形集中整理复习。复习的知识点:
(1)图形的认识;(2)平面图形;(3)立体图形;(4)图形与测量(5)图形与变换(6)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认识》复习要点及要求: 1.在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一是将图形与其名称结合起来。在整理时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画出来(立体图形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简图).二是通过分类,再次深化学生对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
2.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复习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罗列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进行归类,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网络图等形式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1、《平面图形》
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梳理。
2、《立体图形》
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分两部分:
一部分让学生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主要从点、面、棱等方面进行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主要从面的角度去复习,还可以从展开图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另一部分是找出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并连一连。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与测量》复习要点:
1.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3.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与变换》复习要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尽管是复习,但教学时仍应重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对于平移来说,要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来说,要指出旋转中心、方向和旋转的角度;对于轴对称来说,要指出对称轴。
(三)、统计与概率 复习要点及要求:
(1)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统计表、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会分析统计图表。复习建议:
复习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解决问题策略 复习要点:
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教材要求,全面体现《课标》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要把复习与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使复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反思,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3、复习时要注意着眼于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提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4、复习方式要多样化。
让学生通过“说一说、量一量、填一填、算一算、画一画、调查、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高。
5、复习要注意考练结合,在考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6、分层提高(稳高提中保及格率)
谢谢您的聆听!
程美年4月6日
2016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
1.某工厂3月份用水250吨,比2月份节约1/5,2月份用水多少吨? 2.粮店原有粮食136包,运进的粮食是原有粮食的50%,卖出的粮食是总数的2/3,粮店还有粮食多少包? 3.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行完全程快车要20小时,慢车开出5小时后,快车才开出,相遇时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4.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1/6,第二天看了18页,这时已看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比是1:3.小明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5.修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3/7后,离这条路的中点还有17千米,求这条公路的长? 6.水结冰后体积增加1/11,12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水的体积是多少? 7.一根绳子,剪去2/5,剪去的比剩下的少3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8.红星小学五年级有学生90人,四年级的学生比五年级少1/10,两个年级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8,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9.某运输队运一批煤,第一天运走总数的1/5还多60吨,第二天运走了总数的1/4少60吨,还剩220吨没运走,这批煤共有多少吨? 10.某校绿化校园共植树90棵,其中芒果树的棵数和白兰树的棵数占总数的70%,已知芒果树和白兰树的比是5:4,芒果树有多少棵? 11.甲乙两班共有106人,甲班派出本班人数的1/8,乙班派出本班的1/10,共12人参加数学竞赛.甲乙两班各多少人? 12.有甲乙两个粮仓,甲仓比乙仓多装粮食780千克,乙仓所装粮食重量比甲仓的4/5多280千克,求甲乙两个粮仓各装多少千克?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8,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12千米,这时距乙地还有120千米,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4、海风洗衣机厂五月份生产洗衣机1367台,比计划立量的1.5倍还多17台,超过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
15、在相同的时间内,师傅加工80个零件,比徒弟加工零件的个数的2倍少10个。徒弟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有一批树苗,已栽种好的是还没有栽种的3/5,如果再栽种54棵,栽种的棵数与没栽种的棵数比是9:7。这批树苗共有多少棵?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分类汇总练习
(文字题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1、一个数减去24.8与18.6的和得65.9,求这
个数。
2、46加上某数的2倍得142,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3倍减去1.3与8 的积,得1.9,求这个数。
4、一个数和45的比等于8和1.6的比,求这个数。
5、两个外项分别是最小的合数和最大的一位
数,两个内项是x和最小的质数,求x。
6、2.2与0.2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7、一个数的2倍比它的1.5倍多1.9,这个数
是多少?
8、2减去
1718的差与3
19相乘,积是多少?
9、25与13的和除以115的商,再加上3
得多少?
10、一个数的23是11
4,这个数的的2
是多少?
11、甲数是72,乙数是甲数的5
9,甲乙两数的和
是多少?
12、一个数的712减去18等于3
8,求这个数。13、56减去23
3与4的积,差是多少?
14、4
加上18的和乘一个数的积是
1,这个数是
多少?
15、10153与3的和比4
6与5的和多多少?
16、一个数的12比它的1
多8,这个数是多少?
17、45
5与8的和乘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
18、一个数的422
5等于3与5的和,这个数是多
少? 19、23的1
与5相差多少? 20、用1.5乘1.6的积减去0.6后去除0.36,商是多少?
21、一个数的22315加上3与5两数的差,和是45,求这个数。
22、8.6的7倍加上95除以50的商,和是多少?
23、一个数乘0.8的积比45个0.6少7,这个数
是多少?
24、23与什么数的比等于34与
1的比?
25、从2里减去21
7与2的和,差是多少?
26、一个数的3倍比23大1
3,求这个数。
27、9个118的和乘5
6,结果是多少?
28、0.2与15
6的和乘6,结果是多少?
29、从516里减去3与1
9的和,差是多少? 30、一个数减去38等于12减去1
4的差,求这个数。
31、用2
与它倒数的和,去除3与0.1的差,商是多少?
32、10吨的325比2
吨多多少?
33、514吨比67吨的1
多多少?
34、一个数的525
6加上5,和是8,求这个数。
35、8个14的和与1.25相差多少?
36、一个数的3倍减去4与1.57的积,差是2.9,这个数是多少?
37、253米比6米的7
短多少?
38、甲数是34,乙数比甲数少2
3,乙数是多少?
39、6除以34的商减去12的1
3,差是多少?
40、一个数的50%比45的2
多16,求这个数。
41、比6米多它的1
3是多少?
42、比18米少5
6米是多少米?
43、甲数是72,它的3
乙数的75%正好相等。求
乙数。
44、16.8与1.5的积减去5.2后,再除4,商是
多少?
45、甲乙两数的和是27,甲数是乙数的45,求乙数。
46、102减去32个0.25,所得的差再除以47,结果是多少?
47、12的5比7除7
32的商多多少? 48、5的倒数比3.8乘0.7的积多多少?
49、用24乘3.5的积减去1
除0.4的商,差是多
少?
50、一个数的75%比5
4的倒数多5.2,这个数是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