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20141)_4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2014.1)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56分)
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5+2=7分)lián dāo quán shì nüâ shā kān câ
yóu yù
()()()()()你认为这些字中写的最美观的字是,理由是。2.根据下面的音、义组词。(4分)
①qiǎo()①表示“气息中止”()
绝 悄
②qiāo()②表示“独一无二”()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如果是成语,那就更好)。(4分)
一年一度的冬季三项比赛又开始了!操场真是。你看!在同学们的欢呼中,五⑵班的刘畅同学上场了,只见他一副 的样子,经过激烈的比拼,刘畅同学果然,夺得跳绳组的冠军,五⑵班同学个个!4.在下边的句子中,该填上什么风呢?想一想,再写下来。(3分)
⑴作为教师,教育学生应该有()化雨般的耐心。⑵冬天到了,()凛冽,吹在脸上还真有点疼。
⑶霎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骤雨即将来临。⒌按要求写句子。(2+2+2=6分)⑴这碗鱼汤没有加佐料。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⑵仿写句子。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
大海。⑶近阶段,我区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
这是有语病的句子,请改正 6.依课内外内容填空。(32分)
⑴“。”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给儿子的叮嘱;“。” 这是一向沉郁内敛的大诗人杜甫,在听到唐朝军队收复失地消息后手舞足蹈的狂态。(填诗句)
⑵ “民族英雄郑成功
、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请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使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⑶“ 一生都要求自己,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等。
⑷“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请写一句描写草原的诗句:。
⑸《詹天佑》一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事迹——,作者选取了此事迹中三件典型事件来写,分别是、、。
⑹读书千古事,开卷十年功。其实读书做学问何止十年之功呀!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就这样告诫他的儿子 “。”当然读书不仅仅是指读纸质的书,还包括读“生活”这部大书,鲁迅就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只学不用仍然不行,《古今贤文》中写成为
。”本文的作者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
到:。
二、阅读理解。(6+2+2=10分/7+4+2+4+4+3=24分,计34分)㈠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的。”
⒈仿照例子写词语。
⑴到来——来到: ——、——、——。⑵儿女——女儿: ——、——、——。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3.文中画线句子告诉我们,国家的兴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这让我们自然想到了这样一句名言(顾炎武):。
㈡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去年春节,我在佛龛(kān)前烧香,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振 震)撼了。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 细致)的触角,背(bèi bēi)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采 彩)的舞。
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忽然停住脚步,似(sì shì)乎被奇异的香气吸引,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zhuǎn zhuàn)身子离开。
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爬得高些,跌得更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摔下来,可是它不(惧 俱)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
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注:佛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 ⒈用“﹨”画去短文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读音。⒉根据意思选摘文中词语。(4分)⑴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⑵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⑶反复进行,没有止息。()⑷贫穷、缺少、不丰富。()⒊请用“ ”画出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⒋面对攀登路上的挫折,小虫子的分别有什么样的反应? ⑴ 最初的那一跌→。
⑵第二次爬得更高摔得更重→。⑶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⑷我把它移到远离佛龛的地方→。⒌仔细阅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填空。
作者最后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我们可以从文中“ ”这个细节,基本推断出
这就是作者先前看到的那只虫子。它之所以死去,一定是多次攀登佛龛失败而导致的结果,这一点不仅从前文可以推断,从本节中的“ ”这句话中也可以读出这一点。
⒍通常我们不会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只小虫子,作者为什么这样形容呢?请写出你的理解。
三、作文。(30分)
生活中处处充满笑声,在家庭、在学校、在公园„„是因为玩得开心?是因为获得成功?是因为遇到喜事?还是因为赢得称赞„„是你笑?是我笑?还是大家笑?请选择一件事情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题目自定。
附: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1.镰刀 诠释 虐杀 勘测 犹豫(自评内容略)
2.①qiǎo(悄无声息)中心 ①表示“气息中止”(悲愤欲绝)悄 绝
②qiāo(悄悄地)②表示“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此题答案不唯一)3.作参考不唯一:
人山人海(形容人多或热闹的四字词语都可以)胸有成竹 不负众望 欣喜若狂 4.春风 寒风(北风)暴风
⒌⑴虽然这碗鱼汤没有加佐料,但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参考:⑵大海不择每一个溪(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大海无边无际。⑶近阶段,我区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活动。6.依课内外内容填空。(32分)
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⑵ 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总结全文 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⑶哈尔威船长 忠于职守 履行 一名英雄的权利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⑷柔美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流入云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⑸修筑京张铁路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⑹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或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二、阅读理解。(10+24=34分)
㈠
⒈作参考:
⑴(写意思相同的倒顺词):讲演——演讲、依偎——偎依、喜欢——欢喜
⑵(写意思不同的倒顺词):牙刷——刷牙、牛奶——奶牛、年少——少年: ⒉解释说明。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㈡
⒈不正确的字、读音分别为:振细致bēi采shìzhuàn俱 2.得心应手 重整旗鼓 循环往复 贫乏
3.去年春节,我在佛龛(kān)前烧香,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
4.⑴摆正身子,又一次攀登。⑵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
⑶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⑷愤怒地一路疾行,又朝佛龛爬来。5.在佛龛下的角落里 它的触角残破不堪
6.要点:惊天动地是对虫子自身品质说的,它虽然小,虽然卑微,但表现出的品质高尚;关于虫子品质只要意思对即可,词语可以灵活,比如不惧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执着顽强、屡败屡战等。
三、作文评分标准:
1.一类文(27—)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充实,富有感染力,语言生动流畅,有文采,没有语病和错字,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2.二类文(24—26)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较具体,语言通顺流畅,语病和错字较少,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3.三类文(18—23)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内容完整,语言较通顺流畅,有语病和错字较少,结构基本完整,层次基本清楚。
4.四类文(17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思想感情空洞,有走题、偏题现象,内容不够完整,语言不够通顺流畅,语病和错字较多,结构不够完整,层次不够清楚。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评析
一、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参加人数15人,平均分69.5分,最高分93,最低分30,差距较大,优秀率6.6%,及格率93.3%。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与感悟、习作。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覆盖面较广。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包括四大题其中,第一题大部分学生书写的很好,较少人写错字。
第二题,大部分学生答得不是很好,对以错字及音的掌握不是很好。从第三题的第一小题,也可以看出来,我班学生在字的书写方面较差。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字词的教学存在问题,需要多注意学生的书写。书中日积月累的内容,学生背的很扎实。
第四题,第一小题判断,部分学生答得不很好,对“汤”这个字的理解有误区,虽然平时强调过,收效甚微。还有一个写信或是建议书的结尾应先署名,再写日期。这个顺序颠倒,部分学生没看出来。第二小题,诗词背诵中,写错别字较多,如将时节写成识节。第四小题第一问,较多学生将文中幻想与现实相结合写成了对比。其它题都答得比较不错。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与感悟,这部分有三个阅读,其中一个是课内阅读,两个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有的学生失分较多,从学生的答案可以看出,学生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答不到要点上,擦边球,还有就是审题不细心。阅读二,是在这三个阅读里,做的最差的一个,这个阅读,有的学生没有读懂,理解上懂得基础,此文的主人公有两个,其中一个,文中的笔墨非常少,而另一配角反而笔墨颇多,使学生将主人公混淆。还有学生不会跟据文题分析想表达的意思,致使这个阅读很不理想。第三个阅读,是一篇说明文,学生较容易读懂,但是,我们班的学生从大体答题上来看,并不理想,第一小题,填关联词语,就有较多人出错,除此之外,第三小题,概括过度食用冷饮的不良影响,较多学生只答对一半,从结构上讲,每段的开头,都告诉我们这段要讲的内容,但学生能看出来的不是很多。其它题答得大体还可以。
习作部分,写六一的节日,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自己在六一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都写了今年的六一是怎样过的,珍惜这最后一个儿童节,并且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之情,情感真挚。个别学生的作文卷面不整洁,篇幅简短,没有写出真情实感,重点内容不突出。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学生的书写是这一次测试最突出的问题,书写潦草,不规范,东倒西歪,特别是在作文这一块,书写卷面的分数值很高,如在这上面丢分很是吃亏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指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是教学工作的重点。
2、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和学以致用,因为学生的词语积累不够丰富,更甚者不懂得合理分辨及运用,对课文的分析还要更深入,让学生多读多分析。
3、从试卷分析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不高,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4、激励学生多注意生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变生活为自己笔下的东西,真正学会用情去写。一篇好的,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精选)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一、选字组词。(6分)
抚妩芜()媚()摸 荒()
竣峻俊()岭()工()俏
咐符附()合()近吩()
燥澡噪()音()盆 干()
二、将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用“——”画出来并改正。(8分)
若不禁风()暮天席地()出奇不意()庞然大悟()值之不理()乐此不彼()跃跃欲拭()聊以自蔚()
三、把搭配合适的词语用“——”画出来。(6分)
感情(脆弱虚弱)加快(节奏音量)教训(惨痛猛烈)发明(问题方法)意志(顽强稳重)增强(身体体质)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益:A.增加B.好C.更加
日益壮大()良师益友()延年益寿()
2、举:A.拿着B.列举C.全
举世无双()举棋不定()举一反三()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以“河流或溪水”为主题,写句子。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安静极了。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乱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谁能否定他所取得的成绩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天有雨。运动会改天举行。(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句子串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应用(8分)
1、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友情的一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是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2分)
3、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的春蚕和蜡烛不就是您的真实写照吗?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2分)
4、《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看似是写梨花,实际上是写冬天雪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七、把下面的四首诗的作者、题目、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线连起来。(4分)
于谦《墨梅》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孟郊《静夜思》 表达了儿子的爱心怎么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王冕《石灰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李白《游子吟》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八、阅读理解(22分)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
1、小草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1分)
2、“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争来的草”,其中“斗争”是指小草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斗争。(1分)
3、这段文字选自___写的《____》。(2分)
4、这篇文章写于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可以知道,作者表面上是对_________的颂扬,实际颂扬的是全国人民________的决心。(2分)
5、你还记得有一句描写小草纤细弱小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的诗句吗?试着把它写下来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生命的姿势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他们特意选定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从而忽略了携(xiéqiè)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进山洞暂(zhànzàn)时躲避风雪。
第四篇:2013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计34分)
1、漂亮的书写给人美的享受,请书写名言,展示你的书法水平吧。(2分)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rùn wù xì wú 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错误的一组是()2分
a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义矣(yǐ)。
b我不尽头涔(cén)涔而泪潸(shān)潸了。
c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d顶碗的少年歉疚(jiū)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jū)了一躬
4、快乐小字典,在括号中正确的答案下面打“√”(1分)
“及”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G、J),在“及格”这个词里,“及”的意思是(①赶上②和、跟③达到)
5、火眼金睛: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画龙点睛山青水秀赞不绝口邯郸学步
b 语重心长养尊处优峰拥而至哄堂大笑
c.专心致志各抒己见惟妙惟肖精兵简政
d.张灯结采发奋图强百炼成钢独出心裁
6、学习要会自己归纳总结,请你尝试着写出AABC式词语两个。(2分)
()()
7、画龙点睛(补充词语)再把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1分)垂头()气积劳成()一视同()
舍()逐末没精打()脍()人口
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句子训练营,试试就能行(4分)
①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1分
②仿写: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2分
③句子诊所,可要细心呀!1分
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9、填写合适的关联词1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如果如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10.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 ⑥千山鸟飞绝
a①④③⑤②⑥b③①④⑤②⑥c③①④②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说明:此题为的是考察学生诗句积累的归类和灵活应用
11.我能行:说说对“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4分每空1分)
①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的说过:“人固有一死,(),()。”(选自《为人民服务》)
②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选自《囚歌》。
13、在正确的解释后面打“√”。1分 桑娜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会挨饿。()
b.海上起风暴,气候十分恶劣。()
c.桑娜担心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会有危险。()
14、积累直播室3分(2+1)
①语文实践。在毕业之际,请你给一直缺乏自信的李亮同学写条赠言
②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2个吗?
15、智慧园(2分)
趣味标点:帮忙读信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
多钱。”父母读后一哭一笑。
1.哭的人怎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笑的人怎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17分)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
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úmó)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
汲(xī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kūɡū)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
(zāzhā)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是树,人()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分)
3、“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请在文中用“——”
画出能具体说明这个“不确定”的句子。(2分)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
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请举例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_______ ”画出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并谈谈你对句子的体会。(2分)
6、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3分
7、当前,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百般宠爱子女,在这种溺爱之下,孩子养成了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读了本文,你想对这些家长和孩子说些什么?(4)
对家长说:
对孩子说:
(出题意图:以往的习题将阅读和口语交际截然分开,让学生生硬的去进行交流,本题目的是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能结合习题和生活实际有感而发,使阅读和口语交
际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牵强附会的乱答题。同时也让学生从答题和“说一
说”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获取人生感悟。起到了间接育人的效果。)
(二)课外阅读(16分)
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
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
体开拓求生之路。
(5)如果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就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
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
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
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
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
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2分+2分)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2分+2分)
3、、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15、读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显身手30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相信大家对这首歌并不陌生
吧?在我们的周围就有不少充满爱心的人。选择生活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把他(她)写下来,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一、基础知识参考答案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d4、“及”字按音序应查大写字母J,数笔画查字法应查三画,选项是③
5、c6、如:翩翩起舞„„
7、垂头(丧)气积劳成(疾)各(抒)己见
舍(本)逐末没精打(采)脍(炙)人口
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8、①老屋旁种着桃花心木。②拟人句即可。③去掉“班主任和”或“全体教师”
9、因为„„所以„„
10、c11、本来我们是同一个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苦苦相逼呢?
12、①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②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13、c14、①略②邯郸学步 刻舟求剑 东施效颦 滥竽充数,拔苗助长,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愚公移山,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买椟还珠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狐假虎威 ,掩耳盗铃„„„..15、①哭的人这样读: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②笑的人这样读: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一)课内阅读
1、mó jí kū zhā
2、如果就.不只也
3、如:洪涝、风沙 雨雪、沙尘暴等。请在文中用“——”画出能具体说明这个“不确定”的句子是: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4、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例如:只要是符合题意的即可:如下岗、生病、车祸了„„.5、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体会: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6、因为种树人已经让树木学会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了,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了,学会自己再土地里找水,深深扎根,茁壮成长了。所以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围绕这方面的意思就可以酌情给分)
7、略思想健康,观点正确,围绕学会独立自主,克服依赖心等方面说,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二答案
1、比起蚂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2■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蚂蚁如果都单独地离开火海,将无一幸免;抱成团以后,外面的蚂蚁可能被火烧死,但里面的蚂蚁就可以活下来。抱成团是一种保护措施,所以说是一种智慧。
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3、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4、作者把生命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5、例:我想到了抗洪战士,他们不顾危险,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怕苦,不怕累,日夜不停在抗洪最前线。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完全不考虑自己,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想到了张思德等„„„只要是为集体利益而选择奉献、牺牲的事例均可。)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填空。(9分)
1.看拼音,写汉字。(5分)
xunsheziai
嶙()拍()()咒和()
2.读下面带点的字,在正确读音后的括号里画“√”。(4分)
二、查字典。(3分)(略)
三、选择。(9分)
1.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2.选词填空。(6分)
(1)改进改正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
我们要不断()工作方法。
(2)成绩成就
王刚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优异的()。
改革开改以来,我国四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
(3)无论……都……只要……就……
()下苦功,()能学好语文。
()山有多高,他()上得去。
四、修改病句。(12分)
1.语文对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家的生活在逐步提高和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洋里有带鱼、鲫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勤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队员们和师生们一起唱着校园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成语填空,再按要求归类。(12分)
崇山()岭()死如归心()肉跳拾金不()
()竽充数亡羊补()万丈深()犹()不决
1.表现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某种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课文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8分)
1.从那块琥珀,我们()出一万年前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
──科家根据什么知道世界上早就有了苍蝇蜘蛛的?用“──”在句中划出答案。
2.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你为什么要选填这个词?用“~~~~”在句中划出最能说明理由的词语来。
3.天街小雨()如(),草色()看()却无。
──第一句和第二句诗分别写的什么?用“”在句中标出来。
七、阅读短文,完成指定的练习。(17分)
《》
1一片花叶绚烂的果树林,使我迷惑了。
2这是什么地方?
3我站在大堤上,向四面张望:南面,在不远的地方,耸立着一座红色的房屋;北面,是人烟稠密的村庄和绿海似的麦田,再远就是和天空混成一色的碧蓝的大海;西面,在河西岸,就是县城,那高耸着的红色的楼房,就是县政府的大礼堂;东面,那巍然屹立着的山岗,就是人民解放军歼灭蒋军一万二千人的有名的三户山。
4哦,我终于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5这就是1946年我们武工队经常活动的地方。当时曾是一片荒凉而恐怖的沙滩。“还乡团”曾在这片沙滩上惨杀过一百多穷苦农民。
6今天,在这曾被鲜血染红的沙滩上,长起了枝叶茂密的果树林。鲜花正在盛开: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万紫千红,飘荡着浓郁的花香。成群的蜂蝶在花间飞舞,百灵鸟在锦簇般的果树林上空欢乐地歌唱。天,是瓦蓝瓦蓝的。
7我走进幽静的果树林,花香醉人。软绵绵的细沙,在脚下沙沙地响着。
练习:
(1)用一句话概述“我”被“迷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3)用自己的话回答“我终于想起来了”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篇短文拟定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书名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30分)
发生在________的一件事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学校、教室、家里、公园等处所。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3.注意事物和环境的联系。
4.字数不少于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