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郁达夫散文的特点大全
某学者说:“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巉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再把风俗人情穿插其间,浓淡疏密,无往不美,灵动浑成,功力惊人”。的确,读郁达夫的散文,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令人陶醉,获得一种如诗如乐的美感。
首先,郁达夫的散文,在行文中很讲究词语的修饰和选用,从而获得语言活泼形象和富有生气的艺术效果。
如在《闽游滴沥之二》中,描写闽江的秀丽时说道:“„„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这段文字中所选用的三个形容词“绿”、“曲”、“静”,表现了事物在色彩、形状、情态上所具有的美感和优势,说明它已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选用的同义词“没有”、“不及”、“比不上”,又表示了程度上不如,如果只用一个“没有”或“不及”来表示,那么语言的活泼多变和富有生气的效果也就不存在了。
其次,郁达夫的散文还常通过运用句式的长短变化、整齐和对应、均衡与错落等手段,产生一种疏密有致、和谐流畅、如诗如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如在《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中,“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条岭,辟一个天地,上上下下,去去回回,我们在仙霞山中,龙溪岸上,自北去南,因为要绕过仙霞关去,汽车足足走了有一个多钟头的山路”。这段文字中,有长句,也有短句,长句语意舒缓、绵细,短句语意急促、明快,长、短穿插相间,产生了舒缓平静而又跌宕起伏的节奏,读之,柔婉自在、韵味缠绵、富有情致,给人一种无可名状的美感。
再次,郁达夫散文语言上的美感,还体现在诗与文的结合上。在游记散文中,我们可以看见,在那清新的文句中,常会穿插进一两首文句优美的、抒情咏怀的旧体诗,这些旧体诗的出现,往往是作者对景、对物的有感而发,从而使景物美中更美,使文章通篇生辉。
《杭州小历纪程》一文,作者在游览中随口念出的两句打油诗:“落日半江红欲紫,几点星火点西兴”。这优美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晚秋的傍晚,钱塘江面那美丽的画面:落日余辉由红渐渐变紫,天色亦由明渐渐变暗,此时,西兴的点点灯火已映照着江面,前后景色密切相关,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运用了虚实相生、以少胜多的写作技巧,不仅描绘了江面的美丽,写出了它的多姿,而且还可以让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看出画面上本来没有而在生活中却确实存在的东西。最后,在郁达夫的散文中,作者一方面表现出对疏野清奇的词语的爱好,另一方面,郁达夫的散文取调于幽默的情趣,并且行文中那幽默诙谐的语言常常会在不经意之处溢出,却又总给人以畅快之感,并且令人回味。
如在《说木铎少年》中,作者借古喻今,巧妙地勾勒出现代帮闲走狗文人的嘴脸;在《声东击西》中,嘲笑了国民党的腐败怯弱、不敢抗日、自欺欺人;总之,郁达夫用他“散文的心”强烈地表现作家个性,又将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第二篇:散文特点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的探究(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文体特点】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2.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3.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三、散文的特征
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所谓的“形”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的、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例如:《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相关的事物来阐述哲理,《荷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术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较强的纪实性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也就是说,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的前提下,某些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很必要的。??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韩少华《散文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写作论》)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这一点也应该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取材的广泛性。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 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灵活性
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其服务的形式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①结构多种多样
散文的结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时间发展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组织材料,如《小桔灯》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序,如张洁《挖荠菜》和杨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帅,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同的侧面之内,如《土地》。
②表达方式自由灵活。
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叙述、描写等五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征、比兴、联想等手法。记叙散文以叙述、描写和议论;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间用叙述、描写和抒情。
③语言运用自如。
现代散文的语言主要是现代汉语,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借用文言词语和用法,方言俚语、歌谣谚语等语言形式。文言语辞如陶铸《松树的风格》中:“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用歌谣谚语的 如:朱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郦道元《巫峡》中“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诗意浓郁。
散文的诗意与它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分不开的,其诗意的浓度同作者感情的深度总是成正比的。为什么散文长于抒情呢?因为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无论写到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心灵的歌声”(高尔基)。同时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笔调。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
5.语言优美
优美的语言是散文所以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①讲究文采。
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彩,着力表现事物的“画意”,再现美好的形象。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识地化常语为奇语,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诗情”和“画意”。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语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极美的文章来。即所谓的“家常风”。如魏巍《我的老师》。
②灵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染,任情穿插,时而叙,时而议,时而抒情,或将它们水乳交融起来。可谓腾挪翻飞,无不随心应手。
③注重节奏。
句式富于变化,有时骈散相间,平仄相调;有时长短交错,张弛相映,使作品富有音乐美。
6.短小精悍。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层次较少,结构不很复杂,但又具有选材精要,言简意赅,立意深邃的特点。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现代散文序跋选》)
【读解规律】
一、考纲说明
考纲对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并明确规定分为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等级考查。
从上述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散文阅读的要求是完全基于文章体裁、结构、大意和主题的把握和理解。
二、明确散文文体特征
明白了散文的文体特征,我们在答题时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引。如分析散文中的景物形象就不同于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因为其文体不同,写作目的也就完全不同。
三、理清散文的结构特征
只有理解散文的结构特征,我们答题时才能完整地把握文章大意,恰当地寻找出答题区间,全面作答。
在历年来的散文阅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所选的文章都有深刻的内涵,而且结构也比较规范工整。我们通过对文章中时空转变,语意的并列、转折、层进等关系的把握,可以更全面的理解文章大意,更准确地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例如高考题《创造宣言》第5、6、8、9、10段首都使用了“有人说:??,不能创造”的句式,陈述了一系列的“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列的结构工整而有力。而第11段中则写到“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所以”一词揭示了文章前后的因果关系,也暗示后面的一句话阐明了作者自己对于创造的观点。再如今年广东省的高考阅读题《夕阳透进书房》中明显按照空间的顺序来描写,再比如高考题《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一文的第二段,开头的“在人群之中”和段落中间“走出了人群”两个句子明确地表明了段落的层次。
所以我们也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通过勾画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结构和段落结构,为全面理解文意打好基础。
四、要明确考点,看清设题的实质
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明确所答题目是要求我们理解概括,还是鉴赏评价,亦或是深入探究。
理解概括类题目多表现为概括作品主题和内涵、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以及概括文中主要事物的特点,主要设题
方式为“是什么”“为什么”。回答这类题目时,应抓住三个关键词:结构、筛选、主旨。通过对结构的把握,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结合主旨整合成句,亦可通过主旨验证答案。例如,2006全国题《阳光的香味》第3小题“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本题的答案分为三点:①夜来香和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光,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其中第①点是通过结构分析,在上下文中筛选出答案,第②③点从题目要求“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出发,结合主旨整合而成。
鉴赏评价类型的题目主要表现为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评价作品的价值和审美取向。这类题目完全基于对文章的正确全面的理解。回答这类题目时,也可通过几个关键词准确作答:手法、内涵、效果。明白该语句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通过对语意(表层义、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等)的阐述,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其表达效果。例如,2006年江苏题《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小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本题答案要求说明手法(第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第二段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并举例说明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在考纲中对探究类型的题目解释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题目往往表现为“怎么看”,如2006年重庆题《说村落》第5小题“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把握,同时也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而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也就正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回答时要结合文本观点和现实生活,从中提炼出个性化的看法。
五、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无论完成哪一类型的题目,都要规范严谨。这其中包括术语使用正确,观点表述明确,分析方法得当,阐述条理清晰,书写工整,符合字数要求等
第三篇:论郁达夫散文之艺术美
论郁达夫散文之艺术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职业中专
作者姓名:邱 霞
邮编:341700
摘 要:郁达夫一直是现代文学界津津乐道的一个作家,而他的散文风格独树一帜,个性艳明,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将从语言文字、意象意境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对郁达夫散文进行分析,以期触及其艺术美所在。
关键词:郁达夫 散文 艺术美
郁达夫的一生颇为颠簸,作品也是毁誉参半,但苦难却锻造了才子,郁达夫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建树,有小说和散文传世,还有旧诗词。就郁达夫的散文而言论,量多质高,形式多样,不但游记,记行体,书信、小品,杂文,甚至日记,无所不涉且运用自如,“散文大家”,实至名归,并没过誉。
郁达夫的散文妙不可言,令人沉醉,一字一句都透漏出浓郁的美感。“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而又得其神髓,写到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巉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本文将从语言文字、意象意境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对郁达夫散文进行分析,以期触及其艺术美所在。
一、优美的语言文字
生于富春江畔的富阳小城中的郁达夫,自幼饱读诗书,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在日本名古屋求学期间,又接触了俄国和西洋文学作品一千多部,这使得郁达夫又增加了丰厚的外国文学素养。因此,郁达夫拥有非常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功底,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既恰如其分又灵活自如。
郁达夫的散文很讲究揣词度句,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语言活泼自然,富有生气;同时运用句式的长短变化、错落、叠词、对偶、押韵等手段,使句子疏密有致、和谐流畅,也使整篇文章流淌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
《小春天气》描绘的是黄昏的日落,夕阳接近山脊,远远望去,一片虚无缥缈;近处的芦花丛掩映出夕阳的金光,芦绒在光影里翻飞,像一幅夕阳西下的油画。句式长短不
一、错落有致,又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色彩对比鲜明,动作捕捉到位,文章处处充满了美感。
再如:
仙霞岭的面貌,实在是雄奇伟大得很!老远看来,就是那么高那么大的这排百里来长的仙霞山脉,近来一看,更觉得是不见天日了。东西南的三面,弯里有弯,山上有山;奇峰怪石,老树长藤,不计其数。
——郁达夫《浙东景物纪略》
麦已经长得有好几尺高了,麦田里的桑树,也都发出了绒样的叶芽。晴天里舒叔叔的一声飞鸣过去的,是老鹰在觅食;树枝头吱吱喳喳,似在打架又象是在谈天的,大半是麻雀之类;远处的竹林丛里,既有抑扬,又带余韵,在那里歌唱的,才是深山的画眉。
——郁达夫《自传》
这两段文字中,有长句也有短句:长句语意舒缓、绵细,短句语意急促、明快。长短穿插相间,产生了舒缓平静而又跌宕起伏的节奏感,读之,柔婉自在、韵味缠绵、富有情致,给人一种无可名状的美感。这样的文句,在郁达夫的散文中随处可见。
郁达夫一直钟情于对语言文字美的追求,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一文中郁达夫曾说,“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细、清、真的三点。”郁达夫在描写闽江的秀丽时践行了这三点:“„„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人家在把它譬作中国的莱茵,我想这譬喻总只有过之,决不会得不及。”[3](《闽游滴沥之二》)笔触之细、文字之清、情感之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因如此,才使比喻显得美妙贴切,句式显得婉转整齐,整段文字显得精密娴熟。
二、浓郁的山水情结
郁达夫从小在富春江畔长大,青山碧水般的摇篮使郁达夫从小就迷恋自然。他的才华在对山水的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与现实中的自然风景吻合,给人以逼真的实感,而且勾画出山水自然内在的神致和风韵,表现了山水的性格特点,在别人不易察觉的事物中发掘出自然景物的美感,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身。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他笔下的大自然是富有生命、充满感情的自然,是饱含诗情画意的自然,正如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所说,“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钓台的春昼》,描写的是钓台东西两台及其周围的环境。先写整体景观,东西两座台,中间夹着一条深谷;接着作者如导游一般,带领读者先到东台看罗芷的人家,之后带领读者到西台看四山的幽静,江水的青蓝。钓台一带山幽江清的静秀之美便跃然纸上。
这种富有神韵的描写不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么?写山水风景,追求形似并非难事,难的是神似。郁达夫不愧为现代散文大家,他擅长勾山画水、捕捉其神韵的艺术天赋是很多同类作家所不能及的。
写山水最多的是郁达夫的游记散文,游记散文堪称郁达夫散文中的奇葩,除《感伤的旅行》一篇写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之外,绝大部分写于三十年代,是更加成熟时的老练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郁达夫的游记结集为《屐痕处处》、《郁达夫游记》,加上未曾收入集子的《闽游滴沥》、《马六甲游记》等篇,共计写作游记三十三篇,约十七万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现代散文作家中都是很突出的。
在《雁荡山的秋月》中,作者带领我们先走石砌路、过石桥,再从东外谷走进内谷,其间还介绍着在每个落脚点可看见的景致:千千万万的奇异石壁、很大很大的溪水、不太充足的光线、壁缝里的树木、奇突的山谷等等。行文中还掺杂着作者自己对景物的感受,如“都同天上刚掉下去似的”、“几乎被胁得连口都不得开了”,而且最后还产生了跟着罗马诗人进入另一个境界的感觉,使得这段文字既细腻又清新,情景兼备,且真切灵活。
郁达夫善于精心描绘途中所见的风光景色、世俗人情。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油画一般绚丽的风物描写有如江河上的沙洲、小岛,暂时挡住波涛的奔流,吸引读者进行一番风景、人世的漫游观光。然而这风景、人世原是让感情的江河泡透了的,观览不久就诱发起更加澎湃的激情,情感的潮水愈发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去。
三、真实的情感表达
郁达夫曾在《写作闲谈》中这样写道:“法国批评家说,文体象人;中国人说,言为心声,不管是如何善于矫揉造作的人,在文章里,自然总会流露出一点真性情来,这是一定的道理。”在《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里也曾经说,“我若要辞绝虚伪的罪恶,我只好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
基于此,郁达夫的作品普遍带有“自叙传”的性质,而其散文比之小说尤甚。在散文里,他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他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真实直白、坦诚率真的感觉。
“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总离不开真实的情感表达。而郁达夫的坦诚率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骨子里的感伤情怀。《小春天气》表达了作者油然而生的感伤情怀,但这种油然绝非偶然,像这一类的忧伤在郁达夫的散文中随处可见。郁达夫在《一封信》中将当时自己的忧郁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忧郁伤感的氛围再加上富于韵味的笔调,使郁达夫散文产生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5]
二是直抒胸臆,毫无保留地表达自我。《海上通信》、《给沫若》、《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病闲日记》、《沧州日记》等均属此类文字。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太息呼号、直言率语,叙述自己生活遭际时的感人肺腑,抨击现实黑暗时的字尖句利。文章没有丝毫掩饰,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真实且唯一的郁达夫。
三是敢于自我嘲弄与自我剖析。《还乡记》毫不掩饰地写出了一个留洋回国的知识分子“还乡”的困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留洋知识分子毫不留情的自我嘲弄和自我剖析,真实又发人深省。
郁氏散文处处自然流畅,看似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实则环环相扣、精巧清妙;写山写水描人状物,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文中所展露的情感内蕴更赋予了散文永恒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们后世学人捧读他的散文时,仍然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宛如走进了富春江畔清新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听到一位远游的赤子那真挚、诚实、如泣如诉的歌声。”
参考文献:
[1]刘海粟:《郁达夫传·序》,郁云:《郁达夫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郁达夫,杨世伟编:《郁达夫散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6]郁达夫,张梦阳编:《百花散文书系·郁达夫散文选集·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郁达夫,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85年版。
[5]晓行:《郁达夫散文的抒情个性》,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第四篇:【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立秋之夜》
【读书札记】郁达夫散文《立秋之夜》
黝黑的天空里,明星如棋子似的散布在那里。比较狂猛的大风,在高处呜呜的响。马路上行人不多,但也不断。汽车过处,或天风落下来,阿斯法儿脱的路上,时时转起一阵黄沙。是穿着单衣觉得不热的时候。马路两旁永夜不息的电灯,比前半夜减了光辉,各家店门已关上了。
两人尽默默的在马路上走。後面的一个穿着一套半旧的夏布洋服,前面的穿着不流行的白纺绸长衫。他们两个原是朋友,穿洋服的是在访一个同乡的归途,穿长衫的是从一个将赴美国的同志那里回来,二人系在马路上偶然遇着的。二人都是失业者。
“你上哪里去?”
走了一段,穿洋服的问穿长衫的说。
穿长衫的没有回话,默默的走了一段,头也不朝转来,反问穿洋服的说:“你上哪里去?”
穿洋服的也不回答,默默的尽沿了电车线路在那里走。二人正走到一处电车停留处,後面一乘回车库去的末次电车来了。穿长衫的立下来停了一停,等後面的穿洋服的。穿洋服的慢慢走到穿长衫的身边的时候,停下的电车又开出去了。
“你爲什麽不乘了这电车回去?”
穿长衫的问穿洋服的说。穿洋服的不答,却脚也不停慢慢的向前走了,穿长衫的就在後面跟着。
二人走到一处三叉路口了。穿洋服的立下来停了一停。穿长衫的走近了穿洋服的身边,脚也不停下来,仍复慢慢的前进。穿洋服的一边跟着,一边问说:“你爲什麽不进这叉路回去?”
二人默默的前去,他们的影子渐渐儿离三叉路口远了下去,小了下去。过了一忽,他们的影子就完全被夜气吞没了。三叉路口,落了天风,转起了一阵黄沙,比较狂猛的风,呜呜的在高处响着。一乘汽车来了,三叉路口又转起了一阵黄沙。这是立秋的晚上。
六年级:鹿泉--6--可可
第五篇: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姓名:李娅辉 考号:011109100419 考区:思茅区 指导老师:叶向东
论文定稿时间:2011年10月23日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摘 要:本文从各方面综合论述了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探究了其感伤情调产生的社会、家庭、自我各方面的原因;并对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从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意义上做了论述。整
篇文章从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意义上做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五四时期;郁达夫;感伤情调;意义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原因
五四”时期,“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标记和心理氛围,普遍地弥漫在文坛各流派和社团的作家作品中。由于“感伤”更多地是与一种浪漫的诗性联系在一起,因而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的创造社成为“五四”文坛的浪漫主义文学阵营,亦最为彰显的感情标记。
“五四”1时期是中国处于一个社会大变动的岁月,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特别是觉醒中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精神和感情上,都可以说是经历了非同一般的浮沉。在“五四”运动高潮中,觉醒了的一代知识分子曾经怀着满腔热烈的情感、美好的向往,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去寻求改造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与道德,但随着“五四”落潮之后又很快地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之中。而随着社会的大变动,大批知识分子背井离乡,从农村涌入城市,或出国留洋,国难家愁郁积于心,诸多原因造就了20世纪初期一大批孤苦的魂灵,于是苦闷、孤独、迷惘、彷徨就成了普遍的“时代病”。而郁达夫作为“五四”时期浪漫抒情派小说的代表,也许是其在小说中所取得的夺目成就,使人们忽略了他在其它方面的艺术才华。其实除去他那些曾经激励过一代“五四”青年的小说创作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之外,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从事散文创作的时间比他的小说创作时间还要长。在那个岁月,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然的抒情达意的文体,备受青睐,不少文人在散文中找到了感伤情绪的最佳载体,郁达夫便是其中之一。因其早年生活的不幸,加上社会的黑暗,使郁达夫散文具有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和强烈的抒情色彩,表现的情感也偏重于个人的孤独苦闷。于是郁达夫便以他忧郁、凄切的笔调,从各个方面营造出充满悲剧美感的忧郁伤感的境界。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注1)他常常在其散文中将自己孤独、感伤、苦闷,甚或种种颓废情绪,直接明了地告诉读者,在那个充满了贫弱、孤独、苦闷的时代,发出了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郁达夫就是这样一位将悲观、忧郁、感伤视为艺术美的人,他在《茑萝集·自序》中说:“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两字”。(注2)所以在郁达夫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他的经历、思想、感情,看到他毫不掩饰的痛苦、忧伤和愤懑,真实地展现了他的灵魂深处,而这也正是郁达夫的散文之所以震憾人心灵的魅力所在,也是郁达夫散文的真正价值所在。
郁达夫生于1896年,当时“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谛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 1
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已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不容易有点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设施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 怖狂,是神经质的。”(注3)可见,郁达夫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弱国子民的心理从他一出生就有了,他仿佛是个天生的忧伤者。
当郁达夫长到三岁的时候,父亲又因病而死,两个比他大的哥哥也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去了,姐姐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妇,母亲挑起了维持贫困家庭的重担,经常奔波于外面,家里只剩下他和“扁着嘴念经”的祖母,可见他从小就生活在孤独里,偶尔,他们受亲戚邻居的欺凌,郁达夫自小天分极高,但贫困的家庭和现实的污 ,把他夹在中间,夹碎了他的理想,夹碎了他的正常思维。贫和富,在任何地方都泾渭分明,由于家中的贫困,郁达夫虽然天赋极高,但在学校里也只能与贫困学生为伍,无形中与富者形成了隔膜,这畸形的年代,寂寞的生活,和世态的炎凉,郁达夫从小就深深体验到了。十四岁的时候,郁达夫远走他乡求学,对一个小孩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离开亲人离开家乡,尤其对于像郁达夫这样一个因孤独而产生忧郁的人来说更是这样。随着他这种远离家乡的忧伤和对富有者卖弄风骚的反感,使他对“装腔作怪,卖弄富有显示出更加的恶感和敌意,与他们筑起一道墙壁,日日愈筑愈高,使自己成了一个不入伙的孤独的游离分子”。(注4)这一切使天赋极高的郁达夫感到极大的自卑和伤感,促使他过早的形成了孤僻、内向、多愁善感和愤世嫉俗的性格。因此他有时自高,有时又自卑的不定型性格。自高了不顾一切,自卑了又感到十分伤感,所以他以感情支配一切,做文章亦是这样,每当一种强烈的爱或恨在他的心中燃烧,他所认定的正义之火便掩盖了一切,什么对现实、利害,世俗的议论,自己的生活,他全都不在话下了。由于他这种性格所决定,他在自我暴露 这一方面表现的相当勇敢,他说:“我相信暴露个人的生活,也就是代表暴露这个社会中某一阶段的生活。”(注5),他就是抱着这样的宗旨,以自叙传的形式,采用感伤的情调,喊出了自己也喊出了当时青年人的苦闷,孤独。震撼了一向寂寞无声的中国。正是由于郁达夫的作品具有如此强大的作用,因此,必然会使那些灵魂发黑的旧制度的代表和帮凶们的震惊,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扑灭这会燃起人们反抗火焰的微微火苗。他们讥讽、嘲骂,骂他人是“侮淫”,作品是“不道德的文学”;甚至侮蔑他“就如街头的乞丐一样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伤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面对这些,郁达夫又表现得非常脆弱,只能感到更加的孤独、痛苦和伤感,所以他说:“世人骂我意志薄弱,我也肯承认的,骂我无耻,骂我发牢骚,都不要紧,我只求世人不说我对自家的思想取虚伪的态度就对了,我只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注6)他几乎用了乞求的语气,让人理解他,可丑恶的社会谁能了解他呢?他只能在伤心中继续唱他的悲歌——一代青年人的悲歌。“中间生活愈苦,文章也作的愈多。”就是在这样的痛苦中,他的作品日渐增多,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把自己的伤感给了别给了社会,赢得了别人,也赢得了社会。
郁达夫从小就受到了社会的“虐待”,可他仍没有失望,他勤奋的读书作诗,十九岁的时候,随大哥东渡日本求学。郁达夫的出国志向是远大的,目标是向上的,他是为了国家,为了民众出过求学的,可到了日本,他的这种志向目标几乎被现实的铁锤砸得粉碎。
在日本,他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笑里藏刀”,听到了大和民族粗鲁的语言“你们这些劣等民族,亡国贱种,到我们这干什么?”这种由国际地位
的不平等进而演化出的民族的不平等,使其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强烈的爱国主义与弱国子民所手的屈辱,形成巨大的矛盾,使郁达夫更加感到独处异乡的孤独和悲伤。他心中只有伤感。“太不值得了!太不值得了!我的理想,我的远志,我的对国家所抱负的热情,现在还有些什么呢?还有些什么呢?”(注7)1922年七月,郁达夫结束了在日本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活,从神户乘船回国,散文《归航》记叙的就是他这次回国时在船上的情景和感受。文中从头到脚细腻入微地描摹一个富有肉感的少女,正是郁达夫所擅长的,然而如果仅仅有肉感的描写而没有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我”的心理状态来,作品就会流于浮艳了整篇散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和个性色彩。所以作者又着重描写了“我”的“愤恨与悲哀”的情怀,尤其是“中国可亡,但是中国的女子是不可被他们外国人强奸去的”(注8)这句带有总括性的话,更是充分表现出“我”的思想情绪。郁达夫曾在文章中写到:我在那无情的岛国上,受了几十年的苦,若回到故国之后,仍不得不受社会的虐待,教我如何是好呢!日本的少女轻侮我,欺骗我时,我还可以说“我是为人在客”,若故国的少女,也同日本妇人一样的欺侮我的时候,我更有什么话说呢!你看那euroa-sina不是已在哪里欺侮我了么?她不是已经不承认我的存在了么?唉,唉,唉,唉,我错了,我错了。我是不该回国来的。一样的被人虐待,与其收故国同胞的欺侮,倒不如受他国人的欺侮更好自家宽慰些。当日本的岛国在视线中慢慢远去时,他在心里叫说着:“日本呀日本,我去了。我死了也不再回到你这里了。但是,但是我受到了故国社会的压迫,不得不自杀的时候,最后浮上我脑海里来的,怕就是你这岛国喱!Ave Japan!我的前途正黑暗得很呀!”(注9)
归国后,为了生计问题,他一方面主持创造社工作,一方面奔波于各地教书,他先后在安庆、北大、武昌师大等地执教,并投入广州革命,然而“把满腔热忱,满怀悲愤,都投向革命中去的”郁达夫“在那里所见到的,又只是些阴谋诡计,卑鄙污浊”。(注10)因而愤而辞职。因为他在这里看到的是丑恶、是黑暗、是卑鄙、是肮脏、―――对于这些,生性耿直的他怎能容忍呢? 在国外他遭受异民族的歧视,毕业回国找职业却又处处碰壁。这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生活遭遇给他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创伤,但他又并不是一个良心泯灭,玩世不恭的人,相反,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只能是富有才智却又报国无门;反抗现实,但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同情受苦人,但又无能为力;不满于自己的沉沦,但又缺乏自拔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社会,这样的遭遇,怎能令郁达夫不伤感呢?所以他悲痛到自己“永远地踏入一个并无铁窗”的“囚牢”,他也只能用这些伤感的调子,唱这有血有泪的生活了。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表现形式
在郁达夫散文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
郁达夫散文中的感伤而颓废基调的形成,主要是吸收了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多余者”形象,使他从中找到了自己以及一代青年人的影子:他们是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但又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无力改变现实,又无法走向人民大众;有反抗意识,却又无反抗行动的人。他们为了排解愁绪,只好发发牢骚、泄泄私愤、漫步街头、独坐空室、自暴自弃,颓废堕落。
郁达夫于1924年春所作的散文《零余者的觉醒》(后收入《寒灰集》时改为《零余者》),文章中描写了一个残冬的黄昏,“将收敛光辉”的“日影”“在那
里伴人的孤独”,北京古城外一派“伤惨的寒意”,“凋丧零乱”的野景使人感到了“一种日暮的悲哀”。一个“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人,哀叹着“人生实在不知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我对于母亲有什么用处呢?我对于家庭有什么用处呢?”他觉得自己饱受压迫,又无法报复,变成了一个“对于家庭还是一个完全无用之人”,成了一个“对于社会人世完全没有用的零余者”。这篇散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郁达夫当时歧路彷徨的一种颓废的精神状态。当时正值“五四”狂潮已退,大革命又失败的时期,整个社会笼罩着一层煞气。另一方面,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自觉成为领导力量,故而也根本无法使当时的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嗅到革命的气息。郁达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社会生活的,而“零余者”也自然成为了在那个特殊的混浊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畸形儿,他们大都是社会上的零余者,是近代的“多余人”,在他们的身上笼罩着现实生活的痛苦气氛,而这些“零余者”更是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带着满腔的浪漫的情调,无奈在经济上却穷困潦倒、精神上失去依靠,更被凄苦的物质生活所折磨。因此感伤的情绪就更为深厚与浓烈,他们的理想、知识,以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个特定的时代以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常常发泄着对生活的厌倦、对生命的喟叹、对人间的怨怒。
时代的感伤、家庭的破落、生活的寂寞使郁达夫性格孤僻、内向、偏执和敏感,认为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而自我更是废物,“若说人的生活可以涂抹了改作的时候,我的第二次的生涯,决不愿意把它弄得同过去的二十年间的生活一样的!”对于这样的既无事业,又不能摆脱苦闷的生活,他选择了自我放纵,手里有了钱便去大嚼一番,喝个乱醉;而当情感与性欲无法得到正常满足,便去偷看女人,找妓女,听土娼与客人调情,想上妓院,他拼命地发泄着一个人的本能,竭力地想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种的一切与其说是由于性欲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变态,不如说是由现实社会的压迫才去寻求变态的性的满足。于是颓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其散文中强烈的伤感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是具有消极性的,这是郁达夫散文中不健康的内容,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也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想以这种近乎病态的一种方式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口的青年的苦闷。所以在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仍存在着“五四”时期“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这种积极的意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郁达夫的颓废以及这种颓废的具体表现——性苦闷,不仅是一己的感受,而且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这种颓废和性苦闷,是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郁达夫则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病”,从而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历史与社会面前。性苦闷和受屈辱是郁达夫在日期间压在头上的两座大山,自伤自怜,自我暴露揉进小说便成了伤感。青春期的悸动过后,郁达夫便明显的成熟了。然而归国后,残酷的现状使他的理想、抱负不得实现,他彷徨无计,他不知路在何方,于是便在坊陌之间寻求慰藉,他即便没有将对女人的肉体的占有作为自己人生成功的证明,却至少也是把获得女性的爱情当作他人生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一系列的作品中便更加肆无忌惮地描写猥亵的东西了。郁达夫因不合于灰暗的社会,便以“零余人”的身份自艾自怜,但骨子里却又透露出文人的高傲,而这种无人应和的高傲更增添了其感伤情怀。可虽自诩为零余人,却并不能真正脱于现实,那么现实加予他的精神痛苦必定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刚刚在女人身上建立起的自信。所以,流露在作品中的虽有极力描写的眠花宿柳,酗酒纵情,却终究遮掩不了自艾自怜
的感伤了。由于自我暴露的病态,这自伤自怜也变得病态起来。
第二,郁达夫的感伤、颓废包含着对封建旧道德的自觉的挑战。正如郭沫若在《郁达夫》中所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郁达夫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感伤,是因为他身上的封建士大夫习气那兼济天下的情怀。不可否认郁达夫是个真正的文人,所以,他身上也便继承了由屈原而来的封建士大夫习气。在郁达夫身上便体现出其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来了。所以,当他看到社会上受苦受难远甚于己的劳苦大众时,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同情来;当他看到社会动荡,混乱不堪,不知前路何在时,便会产生一种空茫的时代感伤来。
郁达夫归国后看到的社会现状无疑是悲戚的,这种悲惨的社会现状便使郁达夫暂时告别了个人无病呻吟式的病态的苦闷,将目光投向了劳苦大众,投向了这个畸形的社会。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封建士大夫式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也作用在了郁达夫身上。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人生理想、抱负志愿是无法实现的。独善其身已是奢谈,更何况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呢?为此,郁达夫抑郁不已,他不知前路何在,只能写几篇同情劳苦大众,控诉畸形社会的文章,寄几分同情,洒几点热泪,如是而已。文人自有文人的软弱,连刚强如鲁迅者,在《呐喊》得不到友声后,也进而《彷徨》了,我们又怎能苛求同样文弱的郁达夫呢?所以,这一时期,愤懑之情,抑郁之气,感时伤怀,悲天悯人,不知前路何在的空茫的时代感伤便成了郁达夫散文的主基调。
颓废作为郁达夫散文中伤感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虽然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其消极性,但却是他作为一个清醒的有爱心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生的悲哀是有着其清醒的认识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郁达夫可谓是颓废派的典型代表,如同他作品中的诸多主人公一般,是有着明显自虐倾向的人,是神经质的疯子,行为乖张怪僻,说得更坏一些,近乎狭邪阴鸷,但这都源于他作为一个清醒的有爱心的知识分子,是因为郁达夫对自己的生的悲哀是有清醒认识的,于是颓废便作为郁达夫散文中伤感的表现形式,在他的个人能力范围内与这个不公的时代、社会进行着对抗。郁达夫在回答一位外国记者的问题时,曾经说过:“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现在世上的国家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尤其是我们中国!”这一段无疑清楚明了地道出了郁达夫的感伤和颓废的确是源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所以尽管这种颓废或多或少有其不健康的成分,但是在社会功能方面,虽有其消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非常独特的、别具一格的风情,曾经激动过旧中国成千上万青年人的心。
与之相比,郁达夫由感伤所发生的憎恨情绪其积极意义就更为鲜明了。他恨什么呢?首先是恨社会,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郁达夫以愤世嫉俗的笔调,在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无奈,几分感慨中将社会的黑暗,下层人的不幸,来了个痛快的揭露,将自己对社会的憎恨作了十二分的强烈的表现。由这种对社会的恨,郁达夫又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了不满。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所处的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是最黑暗、最糟糕、最不人道、最无趣味,最无价值的时代,也当然就是最可憎恶的时代。在这里,这位被伤感折磨得无处解脱的人,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
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意义
郁达夫虽然在散文中伤感得无以复加,但他也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无论是伤感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还是几乎坠入颓唐境地的时光,他的心中总有一个诱惑着他的理想。这个理想谈不上崇高,也不具备多么深刻的内涵,但对郁达夫来说,却具有巨大的人生魅力,是推动他奋斗,创造的动力,这就是女人的爱。1927年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引者注)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在这之前,郁达夫在日记中还多次写道:“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是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 女人,在郁达夫的笔下被圣化了,爱,在郁达夫的意识与情感中被神化了,于是,他在自己的散文中只要写到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少女,他的笔下就充满了浪漫的诗意。在轮船上他见到一个“年约十八九的中西杂种的少女”,她的美,使郁达夫用近三百字来细细地刻划她的外貌、衣着、姿态,还有她那肉体蒸发出来的“香味”。最后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地想:“我头上那一块板,就是她曾经立过的地方。啊啊,要是她能爱我,就叫我用无论什么方法去使她快乐,我也愿意的。啊啊,所罗门当日的荣华,比起纯洁的少女的爱情,只值得什么?”郁达夫对女性的这神圣、痴想的情感,一方面当然是“自我”理想的表现,另一方面有分明映射着五四人的发现的光芒。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曾说过,女人和儿童的发现,是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物。而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来说,对女性的赞美和痴爱,那就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意识的表现,也是对封建礼教最直接的批判,因为,女性在封建规范中,不是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就是被当作玩物,从来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所以,郁达夫将女性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这种行为和艺术倾向,虽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备“崇高”的属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却是鲜明可见的。
所谓感情是有感而发的,否则就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郁达夫在散文中抒发的那种顾影自怜,悲观绝望的感情无疑是真实的,只是他特别善于把这种感情放大,使之达到让读者抹一把泪的程度,所谓“无风三尺浪,微风九尺浪”,这就是他的文章之所以特别吸引五四时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原因。
郁达夫散文强调文学表现说时,并非脱离现实一味随心所欲地寻找抒发感情的媒介,使内心情感无意识地自由流动,他重包括感情在内的客观真实性,做到了“情”和“真”的有机结合,“历来我都以‘情调’二字作为批评作品好坏的标准,只教一篇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染,能够很切实的感受这作品的氛围气的时候,那么不管它的文字美不美。前后的意思连续不连续,我就能承认这是一个好作品”这可以说是他创作的切身体会了,他创作的过程,可以说就是“酿造”这一种伤感“情调”的过程。注释:
(1)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11页;(2)郁达夫《茑萝集自序》,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3)郁达夫《悲剧的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4)郁达夫自传五《远一层,再远一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5页;(5)许雪雪《郁达夫访问记》,1933年发表在杭州《文艺新闻》第三期上;(6)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人民出版社;
(7)郁达夫《中途》,《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8)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401页;(9)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402页;(10)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2页
参考文献:
《郁达夫散文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郁达夫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6月第3版
《郁达夫作品新编》郁达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北京第一版。《郁达夫自述:传奇故事》张明林编著,西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图本郁达夫传》张洁宇著,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炉边独语上、下》郁达夫著,青年读本(第二辑),郁达夫著,艺术出版社
《郁达夫选集》郁达夫著,1954年,人民出版社
《郁达夫散文选集》郁达夫著,198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