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本站推荐]
留些出路
近期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此书是我阅读的进度为最慢的,因为每读一段都要思考良久,与种种现状对比揣摩,似乎看到后人评价我们的制度一样。钱穆先生享誉海内外,拥有很好的历史视野,李敖先生也受其影响,至于后来李敖评价钱穆没有成为真正“一代儒宗”,另当他论(“我为钱穆惜,他有做成真正„一代儒宗‟的机会,可是他却成了个假。历史上,真正„一代儒宗‟是不会倒在统治者的怀里的!”——摘自《李敖的冷眼狷行》)。
此书本是五篇演讲稿,钱穆先生只讲了历史上五个主要朝代——汉、唐、宋、明、清,从四个方面分析——政府机构、赋税、考试和选举、兵役,这样大抵能看出一个朝代的概貌。其他方面涉略不深,只是对考选有所感触,故而闲言片语,以飨看客。
在汉代,设有太学,有三种方式来选拔人才。一种是策问,就是如果皇帝死了,或遇到天灾,政府就下诏选举人才,问他们解决问题的对策,贤良们提出建议为对策;第二种是遇到国家有大事时,需要特殊的人才时,如出使外国,可以推举有外交才能的人或认为自己有这种能力自荐;再一种是选举孝廉,诏令地方长官考察本地的有名的孝子和廉吏。不过到了后来形成了由教育、行政实习、选举和考试组成的选拔体系,“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最终进入政府的都是读书人,汉代政府就是一个“士人政府”。但在汉代后期,经过长期的演变,举孝廉成为了主要的仕途道路,并且要是读书人,当时印刷术还没发明,书籍很少,一般家庭的孩子很难有书读,渐渐地形成了门第社会,只有那些出自大门第的人能进入官府,掌握政权。这证明了制度是不肯能一直是好的,需要不断地完善。
在魏晋南北朝,使用的是陈群设置的九品中正制,后来此种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唐朝就开始了科举制度,这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科举实际开放了政权,刚开始时是有利于平民子弟进入政府的,后来应考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只好不断地增加职位,以至于冗员太多,这又是制度建立之初所没有想到的。
宋代的考试制度较之唐朝更加严格,内容上不考诗赋而考经义,本意是变学究为秀才,却难料反而使学生从秀才变学究。宋代由于军事羸弱,文化却较繁荣,盖因开国之初,宋太祖就立下家训:不准杀一个读书人。尚文轻武的思想形成了这等局面,当时就流传“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唐朝穷兵黩武,如果没有宋代的文化坚持,中国的历史文化就要断裂,经历了五代十国的黑暗,在宋代能达到复兴,我们应感到庆幸。
到了明朝,就有了饱受诟病了八股文,我们一直批判科举其实是批判八股,科举并没什么坏的,大家只是埋怨八股把学生禁锢在定式里,不过那也就是当时的一个标准,本意还是要选拔人才,只是后来演变超出预料。明朝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就是翰林制度,这项制度还荫庇了清朝,考取进士后,进入翰林院,就有保证以后做大官。在中央留几年,这几年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政治知识,这就是在培养人才了。他们或在会馆,或在寺院,寻师觅友,买书籍,逛琉璃厂,买古董;或去大臣家里教私馆;或游历各地风土人情,考察社会。然而他们负有清望,国家能担保做大官。虽然《范进中举》让我们觉得这种一劳永逸的制度有其弊病,但明清两代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多半是从进士翰林出身,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些士子十年寒窗只懂八股,书呆子一样。
清朝大抵和明朝一样,唯有变化就是文字狱很重,人才尽可能从满人中选,只有到了后期,迫不得已才任用一批汉臣,这与清朝的统治政策是分不开的。
按照钱先生的观点,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汉朝的地方行政最好,“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唐朝的中央政府三省制度比汉有进步;宋代又贫又弱,政治也没有建树,唯独文化传承可圈可点;明朝之初就废除宰相,流弊甚远,故而明朝的政治是为倒退了,更甚者,官场里形成以流品分界,官与吏不相干,行政效率大为降低;清代统治者本把中国当做殖民地,并不平等对待,官员的设置也以满族为主,没有什么可评价。
及至先今,大学扩招,可招录公务员计划又越来越限制应届毕业生的报考,这种官员的培养并不由政府管理,而是由学生自己在社会上积累经验,各处求职,两年之后再来报考。我不知这种的培养模式较之明清是进步还是倒退,只知道把压力转化到毕业生身上,而国家只是坐享其成,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促生了很多问题。当然不能为了解决就业就使政府机构臃肿,但应该保证一定的职位。坐火车时遇到刚高考完的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某高校的面试,憧憬着孩子以后多么多么出息,这是千万个家庭的写照。如果四年之后,毕业了达不到预期,中国社会将出现多么大的不稳定。现今已经出现读书无用论,某地已有相当数量的高中生放弃高考,这种关乎国家前途的事应当引起相关决策者的注意。
附一些钱穆先生在书中的话,与大家分享
皇权和相权之划分,这常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大题目。
不该把我们的时代意见来抹杀当时的历史意见,这才是正办呀!王莽失败了,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也不再有彻底的改革了。
我们看历史上一切制度,都应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的当时人的观念和理论。
中国决不是一个无制度的国家,而每一制度之后面,也必有其所以然的理论和思想,哪可轻轻用专制黑暗等字面来一笔抹杀?
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
至少他们(汉代统治者)懂得皇权之外有相权,至少已懂得皇室之外有政府了,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
但唐代已不是汉代的老样子,老制度,它又换了崭新的一套。直到待唐代的新制度又出了毛病,宋代又换了一套。此下明代,清代也如此。只因我们此刻不看重历史,不研究历史,所以说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政治都是一样,都只是专制两字已可包括尽了,其实不然。
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中国没有产生民主制的原因之一)
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中央集权不是件好事,而中央集才也不是件好事。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科举制度显然是在开放政权。
每一项制度之推行与继续,也必待有一种与之相当的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之贯注。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堪研寻的一个大题目。
每一制度也必待其他情况之配合。若其他情况变了,此项制度之功效及性能亦将随之而变。
中国在唐代穷兵黩武之后仍没有垮台,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持续,这还是宋代人的功劳。不该管的事而管,不该揽的权而揽,此是权臣,而非大臣。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西方社会有阶级,无流品。中国社会则有流品,无阶级。
若说政权,则中国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大权都掌握在士——读书人手里,从汉到明都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只有造反,而无革命。(到了清朝,却就是革命了)
政治权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
第二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这本书看得有一些波折,送到家拆开包装才发现买成了繁体竖版。打开一看通篇全是繁体字。不过既然已经买了,就狠心看下去了。最后倒是也有意外的收获,从开始对着简体版一一查字,到最后基本可以一口气通读下来。读着从右往左的竖版书,感觉也别有一番味道,这也算是以外的收获及感受。
书中重点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等五个主要历史朝代的社会制度。而每个社会制度,又分为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向,最后加以政治得失的论述。
对于政府制度,重点在于阐述君权和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与制衡。中国从秦开始出现大一统的国家以后,此消彼长的角逐也就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最主要的构架。
其次,作者谈论了选举制度,非科举制度,而是选举制度自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再进一步,作者论述了不劳而获的人是如何不劳而获的所谓的经济制度。
最后,作者回答了历朝代国家是如何“攘外”和“安内”的,这就是兵役制度。关于兵役制度重点有二,即兵源和粮源。
我认为,本书的精髓在于,其一,钱穆先生带领我们在以整体的视角审视这个社会,而不是去关注盘枝末节,当然这也造成了内容一定程度上的乏味,但是细读起来,却又有很大的收获,是一种对历史的大局观的理解与认识。其二,成书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看清,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社会体制,并不能以“专制黑暗”四个字全盘否定,封建社会不是专制黑暗的,每一项制度在产生之初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以下是我摘录的几段钱穆先生的几段句子。
“今天我们的政治,已经走上一新路,似乎以前历史上的往事,可以一切不问了。其实这观念还是错误的。传统政治的积弊,虽是历史,同时也还是现实。外貌变了,实质仍未变,如何能不仔细研究呢?正如我们误认了以往政治传统一切该打倒,而且也真的一切被打倒了。同时我们对一切传统和习惯,也失去了共尊共信新。”
“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使人才能自由发展,这是最关紧要的。但这不是推倒一切便可以成功。重要的不在推倒,在建立。”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人才,也总有一个时代的法制。”
“我们不能专看别人家,样样向人学。人家的法规制度,同样不能有利而无弊。但人家各自在创制,在立法,他们觉悟到有了毛病,还可改。”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在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至少我们讲人文科学方面的一切,是不该不懂历史的。政治也是人文科学中一门,我们回头把以前历史经过,再看一道,总还不是要不得。”
通读全书,我有以下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解决了我中学学习历史时的很多困扰。作为一个文科生,中学时期学历史学的只能说是分数很高,但是一直觉得缺乏透彻的理解。总觉得学的一直只是干巴巴的文字,死记硬背。现在读完这本书,使我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以前只是在学一个“是什么”,无论是史实还是历史评价,但是现在多了对“为什么”的理解。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一种渐进性,相信要是高中时期让我读这本书,也很难达到理解的程度,毕竟我不是什么天才。但是,现在还是缺少了一个“怎么样”,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
社会的进步,主要靠两方面,一是科学技术,一是社会体制。在远古社会,由于缺乏了科学技术,且社会体制也不完善,所以社会进步是缓慢的。而如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健全优化的社会体制。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包括以前看过的《易中天品三国》等一系列百家讲坛,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评价一个朝代的政治好坏的一种方法——历史意见,而不是只从个人所属的时代出发,站在现在回望过去,不能只凭自己时代的判断来吞灭历史的判断。钱穆先生指出,所谓“历史意见”,指的是一项制度实施之时代的人们由切身感受所发出的意见,而“时代意见”则是指后人单凭其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我们在研究历史上任何一项制度时,都应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当时人的观念与理论,没有一项制度能够凭空而产生出来的。”这种制度背后当时人的观念与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或已成为一种“历史意见”,但对当时人来说,无疑是代表着他们时代精神的“时代意见”。唯有代表着当时的“时代意见”,它才有存在的合理性,才能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而不变,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历史意见”。故钱先生认为,“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二者应该是精义相通的。如果说一个人在评价历史而又不知这种“历史意见”,那是他的无知;若其明知“历史意见”为何而又以自己的“时代意见”来肆意吞没“历史意见”,那就是狂妄,是数典忘祖。毫无疑问,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这两种情况都是要不得的。
我以为,史学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是,最终还是要落到“致用”二字上。人们通过研究历史得失,从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回望的视角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看问题,是对视角、观点的一种补全,若不能将此种洞察应用于当代,实在是可惜。钱穆先生书中谈到了得失二字,我们不仅仅应该去品评得失,更需要将从中得出的思考运用到现今问题上来,这才更有意义。比如:如果要在中国这个一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能长久维持其分权本意的制度的话,这个制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当然,我对政治的理解还相当肤浅,无法来回答,只是提出这样一个疑问。
当然,吹毛求疵,如果说本书有一些不足之处,我认为当是,评价中国政治得失,还需要将文化、思想与政治制度相结合来看,相信,如果融入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后,又会有一番发现。
纵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钱穆先生对于历史制度的解析中,的确打开了我对于很多历史的误解。
2014-5-2
第三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在钱穆的这本书中,他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从得失两个方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有人评论,“可以说本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发现了一些曾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老师给我们补充过的课本外的内容。同时,更多的没接触过的历史观点也在不断的改变着我对古代政治的态度。
这本中讲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几次批评一些人把中国古代的政治一律看作是专制黑暗的观点。钱穆认为任何制度绝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古代有了皇帝,违背了现代民主观念就以“专制黑暗”就把中国过去的政治一概否定。看完这本书,我很认同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明清之前的政治不能算是皇帝专制的观点。之前朝代的皇权和相权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他们有各自的职能和办事机构,皇帝是不能随便干涉宰相的事情的。
中国历代政治,汉代最好。在汉代政府和皇室的事都归宰相管,皇帝不能随便干涉。就制度上来说皇帝很难说是专制的,只有当遇上汉武帝这样的雄主时,才会偏离正轨。在唐代,皇帝发出的命令必须要经过政府批准,宰相一分为三,变成了“委员会制”。但到了后来皇权在逐渐加强,相权削弱,最终在明朝废了宰相,政府的事皇帝一人办。到了清朝,皇帝的权力没有了制衡,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向下面的官员下命令,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由此皇帝的专制达到了顶峰,终于导致皇帝制度被推翻。
总之,这本书确实令我获益匪浅、大开眼界。另外,我还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趣事。钱穆在书中写关于北平的时候,提到了一点关于北平气候的内容。他说北平之气候九月就结冰,次年二三月才解冻。从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的人的经验来说,这点有些夸大而与事实不符。但想来钱穆先生浙江无锡人,后又定居台湾,对北方的气候多少还是有些不甚了解,难免会逐了大流的定式思维的!
第四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范文模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不知道大家听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至少是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群贤毕至,绝代风华,那里握着一个时代的斯文正脉。我总觉得,西南联大的钱穆之于史学界,正如西南联大之于中国。
钱穆这个名字早就听过多遍了。历史老师开的书单里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几位复旦学长也极力推荐,说高中将这本书看五六遍也不为过。
终于,在极其仔细地读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笔。钱先生的形象是在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长衫、眼镜,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容与旷达。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是怀着深深的温情的,而这种温情在这本书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本书前,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
一、国家的安宁或动荡,基本由皇帝的“好坏”决定。
二、几乎没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共和”、“民主”、之类的词就是先进的,好的。而钱先生看待中国历史的立场,在《国史大纲》的引言四义中可见一斑,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办学,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势必经受社会、舆论的考验,这考验可能是批评、质疑、辱骂,也可能是赞扬、追捧、盲从。文人相轻,钱先生却从不轻视他人,鼓励后学怀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种批评,我想这才是学者的样子。那些张扬的,锋芒毕露的人,真的博大吗?静水深流……
顾颉刚说:“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张自铭说:“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毕秋帆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愚暗谓:“吾辈学当如此。”
同时,也提出两点问题:
1、钱先生谈清朝与元朝制度时几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与“私人化”,我总觉得有些民族主义的色彩在里边。
2、后来我将钱先生的史观运用于生活,又有了这样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温和平静,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么哪怕真有一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这岂不是成了宿命?读后感·为何鲁迅说出:“翻开封建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处处都写着‘吃人’”这句及不符合史实的话,却仍然成了激励中国社会觉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读书方法吧。
1、勾画,批注。不要害怕这会让书变“丑”。一定要及时写下你的“灵光乍现”。
2、回顾,梳理。特别是再看这种理论性的书籍的时候,先要把书读厚,也就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大量拓展;然后把书读薄,也就是简单地用一段话,或者话思维导图来梳理一篇文章的逻辑。
3、切问,输出。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倾尽毕生所学,去论证它,再绞尽脑汁去推翻它。特别是和师友一起进行这头脑风暴的过程,会收获颇丰。另外,最好可以找一个人讨论这本书,或者你讲给他听一遍。讲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为明白的东西,不运用出来,久而久之就只能成为“茶壶里装汤圆”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再者是中外制度的比较。孙中山曾经说中国古代政治比西方先进,这是实话。中国封建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发完备和巩固,汉唐之时达到顶峰,盛极而衰,腐朽和专制越来越明显,终于到清代在内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带到了终点。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据着“子民”的大脑,正是由于发展完备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顽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华夏文化发达之时,欧美只是蛮痍之地,放眼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美国更是称霸全球,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样看来,欧美国家正是因为封建体制的不发达、不辉煌锻造了资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当前世界中独占鳌头。对于中国来说,二战后的物质景象就是一穷二白、白纸一张,然而人民的思想却远远不是白纸一张,而是沉浸着中国两千年封建思想的余辉,思想的力量永远不可小视,两千年思想又不会在一代两代的传承之后荡然无存。物质可以摧毁,可以再建,思想由于不可见往往不能受到重视,中国目前的发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实质上在人民的思想,试想人人都赞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赏民权法治,国家制度又岂能停滞于此?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3钱穆先生从组织架构、考试、税赋、军事这四大方面讨论了主要几个朝代。基本就是公司经营几大方向,去解释很多历史出现的问题。用这几大方向将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窜联是理解历史很好的方式。本书清朝和最终章有不少直白的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
此书关于以上4大制度的讨论不作过多讨论,这部分很值得一读,通俗易懂。只想对本书最后关于钱穆先生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观点和问题。
1、钱穆先生明显是对清朝非常不齿,相信很多汉学人士也是这样像的。文中又说中国只有清朝才对言论自由这些有规定,其他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言论自由,甚至在明朝是鼓励言论自由。感觉本人与书中其他中国人一样,对历史有误解,也觉得有史以来我国不是一个十分言论自由的地方。
2、钱穆先生总是想用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说明我国是一早就实现「政治参与度」,解释民众为何不像西方民众如此喜欢讨论主权问题。先生文中指出中国一直主权就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主权方面的讨论。我想政治参与度的需求也不是从古至今存在的,不讨论的原因难道不是民众部觉得自己对政治有参与权?如果有此追求的科举制度能满足,但也不能说明自古我们民众就有这个诉求,帝皇真心就有主权是人民这个意识
3、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早已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在这个社会里的一切力量都平铺散漫,很难得运用。因其是平铺的,散漫的,因此也无组织,不凝固。这是为什么孙中山无法动员大家革命。这个也不敢沟通,革命难道根本原因不是私心+煽动,没有动员起来难道不是运命共同体没有找对吗?
最后要赞同一下钱穆先生,中国政治体系和文华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多加学习。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4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1、你知道的或许是不知道的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观地看待问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3、避免上帝视角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4、事情发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5、谏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第五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古到今概论了汉、唐、宋、明、清五个主要朝代在政府组织、人才选拔(考试与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制度和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的得与失,初读振聋发聩,再读掩卷而思。
首先来谈谈研究的视角。钱先生强调了对中国古代政治得失的研究要有历史眼光。他认为中国秦以后的政治或社会是不能以专制黑暗一笔抹杀的,必须要深入了解历史事实,客观分析当时社会条件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实际效果,才能得出一个较公允的结论。他认为国人对中国古代专制黑暗的断语,一是由于不了解,二是由于以现代的“时代意见”去评判千年前的历史。这是有失公允的,也是不客观的。对此,钱先生特别提出了要重视在历史上各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即“历史意见”。他认为这才是“评判该项制度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这种“历史意见”就是当时的“时代意见”。①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也是值得借鉴的。
其次谈谈研究的主导思想。钱先生是通过人事来研究制度的。他认为制度是围绕人事而变的,人事是制度订立、发展、流变之源。“人事比较变动,制度由人创立亦由人改订,亦属人事而比较稳定,也可以规定人事,限制人事”。我不确知钱先生所谓人事的明确定义,纵观此书似乎指具体的政治行为和政府运作。钱先生认为制度要切合而不能违背人事,强调了制度的现实性、地域性、文化性和制度变迁的必然性,这固然是对的。但他似乎不太重视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不重视制度对人事的限制和巨大影响,认为人事是第一位的,决定性①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页。的,制度是第二位的、被决定的。对此我是不太认同的,否则人事出了问题又如何解决呢?其实许多人事问题是可以通过先确立一制度,然后在此制度规范基础上予以解决的。说到底制度并没有那么玄乎,细化到执行层面就是一种程序。我们可以通过严格地执行程序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改变他们的思想进而改变群体的认同乃至文化。美国联邦党人不正是借鉴常识、经验并通过逻辑上的思辨而制定了美国宪法吗?这也许并不完全切合当时的人事,但这却成为美国的立国之本,并行之有效达两百多年之久。正如罗伯特.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所论证的那样,制度是有效的,只是效用较为缓慢,可能要以10年为单位。
最后来谈谈内容。先说说皇权与相权之争。钱先生认为总体来说,自汉以下皇权逐渐侵夺相权,即皇权越来越大,相权越来越少,而中国历代政治治理也因此而每况愈下。我觉得皇权、相权的关系说白了就是皇家和官僚(士人)阶级之间的关系。中国自秦朝由封建到郡县后。诚如钱先生所言,此一变化后,除皇家之外,其他官职均不能世袭。平头百姓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谋取官职,提升社会地位,客观上来说是进步了。但秦之所以消灭封建的主观目的并非为了社会进步,而是为了防止类似于周的因封建而覆亡的悲剧再次发生,是为了要天下一家,万世一系。所以我不认同钱先生认为的汉代皇家之事也属政府管理,宰相才是政府首脑的说法,也不认同他将皇权与相权平等对待的认识。汉是承秦制的。刘邦辛辛苦苦打下天下,又给了以宰相为代表的读书人,难道是活雷锋不成?从历史上刘邦和萧何的关系以及其后来对功臣的态度来看,都可以看出皇帝还是老子,其他人只是服务于他的。也即皇权是第一位的,相权是第二位的,中国历代可谓从来如此。所以皇权对相权的侵揽是必然要发生的。中国从来就不存在皇权虚设的情况。当然皇帝要统治偌大一个国家,没有一批人帮忙是
不行的,于是人员的选拔、赋税的征收、国防和兵役等各项举措随之而来。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必须要认清的第一要义。至于在和皇权的博弈中相权能获取多少自主权,全在于其实的情况。客观上来说,皇权和相权如果能取得一定的平衡,对于整个国家的治理是有好处的,也是能促进国家发展的。再说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代地方只有郡、县两级,有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汉代时郡长官级别是二千石,这和中央政府的九卿是同等级别,因此社会地位较高。汉代地方、中央官员交流也较为频繁,这就使官僚体系内部的通路较为顺畅,升迁激励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于是吏治较好。这好比现代组织治理所讲的扁平结构。而汉以后,一是政府层级增多,从宋开始地方政府分为三级。二是中央逐渐集权。中央为便于统治考虑,在地方官员之上安排了督查使(唐)、都督、巡抚(清)等职位,这些人受中央委派、完全对中央负责,地方官员居于旗下,权重和名望都相对下降。而且因为层级增加,地方官员他们很难进入政治上升的通道。特别是地方上处于金字塔底端的胥吏,根本没有成为“官”的可能。他们即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荣誉感,唯一能使他们动心的便物质上的东西。于是在基层缺乏监督的古代,寻租腐败,潜规则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钱先生认为中央集权、地方衰落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历史趋势,也是一大弊病①。这是值得当今为政者思考的。
读完本书后,我还有一个颇为意外的发现,即中国古代很多政治制度的废弛和崩溃并不是因为制度本身不合时宜,而是因为执行不力,换言之即没有人去监督该制度的执行。既如钱先生所言“并不是当时人不要此制度,实由于人事之逐步颓废,而终于制于不可收拾”。②比如书中在论述唐朝的租、庸、调制度和府兵制度的崩溃,都是由于时人的慵懒马虎、日积月累所致。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令人为①
②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4-155页。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3页。
之叹息。承认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言,中国并不缺乏滔滔雄辩的战略家,而缺乏脚踏实地的执行者。但是何以会缺乏执行者呢?执行者不履行职责又何以没有惩罚措施呢?从根本上这就牵涉到权力来源和制衡问题了。中国古代的权力是靠暴力获取的,以皇帝为代表的暴力集团在获取了权力后,再通过意识形态神化统治者和为百姓提供安全等基本需求以取得合法性。但是皇权及其衍生出来的相权从来都是少有约束和限制的。因此在历史上便必然出现权力失衡和缺乏监督的情况,因此而衍生出的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也就是必然的了。
概言之,中国历代政治根本问题乃是权力的来源和制衡问题。权力如果不是来自于每一个人民、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博弈妥协、权力如果没有制衡,则政权的崩溃是必然的。中国古代政治得也好、失也好都没有跳出绝对权力这个大框架、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制衡权力的办法,因此也就无法跳出治乱循环的历史症结。我们当然不能苛求古人,但是作为今人,在掩卷而叹的同时我们还应以史为鉴,努力推动中国的民主、共和之政治进程,莫使后人复哀后人。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