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班别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小青和小兰在跳绳。小青跳了12下,小兰跳了8下。小青比小兰多跳几下? □○□﹦□()□○□﹦□()□○□﹦□()
2、水果店上午卖出14箱苹果,下午卖出9箱苹果。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几箱?
3、蜜蜂姐姐采了13朵花。蜜蜂妹妹采了4朵花。蜜蜂妹妹比蜜蜂姐姐少采几朵花?
4、农民阿姨收菜。收了6棵白菜和11棵青菜。
(1)白菜比青菜少几棵?(2)青菜比白菜多几棵?
□○□﹦□()□○□﹦□()
5、公园里开满了菊花。黄菊花有14朵,绿菊花有9朵,白菊花有8朵。
□○□﹦□()(2)白菊花比黄菊花少几朵? □○□﹦□()(1)黄菊花比绿菊花多几朵?
6、同学们浇树。小方浇了7棵,小亮浇了12棵。
(1)小方比小亮少浇几棵?(2)小亮比小方多浇几棵?
□○□﹦□()□○□﹦□()
7、妈妈买了苹果15个,雪梨9个,桃子7个。
□○□﹦□()□○□﹦□()(3)桃子比苹果少几个? □○□﹦□()(1)苹果比雪梨多几个?(2)雪梨比桃子多几个?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班别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公共汽车可坐18位乘客。车上还有7个空座位。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
2、文具店卖出8 块橡皮擦,还剩10块。原来有多少块橡皮擦?
□○□﹦□()
3、一共有12只鸡。
(1)左边7只,右边多少只?(2)母鸡6只,公鸡多少只?
□○□﹦□()□○□﹦□()
4、每人要剪17朵花。方方已经剪好8朵。月月还要剪9朵。
□○□﹦□()
(2)月月已经剪好了多少朵花?□○□﹦□()(1)方方还要剪多少朵花?
5、我们班一共有18人,有15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7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
6、学校体育室有14个足球和11个排球。借走了6个足球。还剩几个足球? □○□﹦□()□○□﹦□()
7、有16人来打篮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投进了5个。还有几人没来?
8、小月和小军一共折了15颗星星,其中黄色的有8颗。小军折了7颗星星。小月折了几颗星星?
□○□﹦□()
9、小红上午写了7个大字,下午写了12个大字。上午比下午少写多少个大字? □○□﹦□()
10、长江学校今年植树的棵树是:松树14棵,柳树9棵,芒果树6棵。(1)松树比柳树多几棵?(2)芒果树比柳树少几棵?
□○□﹦□()□○□﹦□()
第二篇:环保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第23页-2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猜数字(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用扑克牌随意抽出一张,让学生猜猜是几,如老师拿的是6,学生猜的是10,师:我说一句话,你们再来猜一猜。扑克牌上的数比你说数的少4。学生会很快的说出6。
师:你是怎么算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根据老师说的,扑克牌的数比10少4,用10-4=6,就算出来了。(师对生进行鼓励)
反复进行三次。(加法、减法都出现)
总结方法: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回答)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请小朋友来看看下面的图片。
二、引导探索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课件演示)
问:从图上你可以看出,二(2)班比二
(一)班少3面吗?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学会看图)
小结:要知道二(2)班有多少面红旗,要知道两个信息,一个是二(1)班多少面,另一个是二(2)班比二
(一)班少几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二(2)班有多少
面了。
同时渗透环保意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二(1)班得到的小红旗最多。你们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答)对了,就是因为二(1)班小朋友爱护环境,懂得保护坏境,所以他们班所得的小红旗最多。我们小朋友们在生活学习中也要向他们学习,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踩草坪,不乱丢果壳纸屑等等,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整洁。
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4面。(2)、四(1)班和二(1)班一样多,四(1)班得16面。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三、拓展运用
1、教科书23页“做一做”,你在图上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这里让学生明白“优惠”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进行全课总结。
2、试一试
3、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上体育课踢毽子、摇呼拉圈、买东西等等)
4、拍手游戏
(1)老师拍了15下,小朋友们比老师少拍4下,小朋友拍几下?
(2)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拍手,再请一个下朋友说说自己拍的条件,然后示范,其他小朋友作评委。
四、课堂总结
第三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第八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快速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1.口算: 34+3= 80+17=53+20= 4+75= 61+8= 20+52=20+35= 48+50= 直接说出答案.2.导入新课.老师边演示边说明:老师的手里分别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师哪只手抓得多一些?多多少?请你想一个办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二.新授.1.操作: 1)同学做抓花片游戏,排一排比一比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个? 2)除排一排的方法,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看排成的花片想出从13个里面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 3)花片比蓝花片多的。用减法算。13—8=5.所以红花多,多5个。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4)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个?(每次都要说出怎样计算花片比另一种花片多多少个)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合唱队女生有24人,男生有20人,求女生比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和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2)你会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求“女生比男生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多多少人?” 板书:24—20 =4 集体口答: 3)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该怎样解答.3.老师小结: 像这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题目物品们可以用减法计算,从较大数中去掉同样多的一部分,就得到多的那一部分.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完成“想想做做3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求“美术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还 可以怎么说?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想想像这类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五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 24—20 =4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三的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应该是大众的、现实的、有价值的,本课内容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习。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是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它是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这种问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决问题在青岛版教材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进行有关解决问题的训练,五年级同学与中低年级同学相比,理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都成为他们学习本节内容的重要方法基础。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技能,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算理并正确图示。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化抽象为直观,把计算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并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关键之所在。
教学方法: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创造性成分也比中年级学生日益增多。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本课教学我主要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使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算。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探究--研讨”法:当学生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2)数形结合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算法,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首次接触单位“1”,预计学生在寻找单位“1”时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寻找单位“1”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单位“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老师先出示“20的4/5是多少?6的2/3是多少?”让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当他们说出正确答案并回答“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时,再告诉学生“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运用这一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这一环节由旧知引入,温故引新,既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此环节分三个步骤。
步骤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导入新课后及时出示课本情境图: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请看大屏幕。
观察图画,你获取到哪些信息?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从学生自身熟悉的环境入手,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2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的是一片茂密的森林,3个特写镜头展示了啄木鸟、黄鹂、喜鹊在捉虫子的情形。图中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3组信息,即: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啄木鸟比黄鹂少捉12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38只虫子。教材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操作和讨论,领会“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解决”;运用知识的迁移,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解决”。这个知识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一年级下册以及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都有所涉及。但又有所不同。相信经过老师的巧妙引导,是可以转化为宝贵的数学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
2、学情分析
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离不开计算。在本单元的前两个信息窗里,孩子们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以及被减数中间有0和被减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减法。但计算的基础不够牢固,算错得数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将计算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每节数学课中。
3、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们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遵循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引导孩子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分析数量关系,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新好奇,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原则,我们想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交流活动,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准备
一堂好课要取得成功,课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本节课,我们做了以下准备:教师精心制作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孩子们呢?用卡纸做成长短不同、颜色不同的纸条,圆形纸片以及数字卡片,分别放在两个信封中。这些准备,将会在即将开始的课堂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1、计算练习,夯实基础。
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离不开计算,而计算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质量,我准备采用孩子们喜欢的“和老师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我准备和孩子们同时计算,要求孩子们在我做完后1分钟之内就能做完。意图通过老师的身体力行、专注和认真计算的态度,来潜意识地感染和影响孩子们,使全班同学都能做得又快又对。
2、知识链接,迁移运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这个环节,我想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帮助孩子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呈现方式上,我想改变一下孩子们司空见惯的三角、圆圈、小花、小叶的情景,换一种新鲜的、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介绍三位森林小卫士给大家认识。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鸟儿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寻找数学信息。而我将适时捕捉最重要的两条信息“喜鹊比黄鹂多3只,啄木鸟比黄鹂少1只,”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喜鹊有几只?啄木鸟有几只?”并轻松地解决问题,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3、学习新知识,探索释疑
我以这样一句话:“接下来,我们就走进美丽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三位森林小卫士的的劳动成果,评一评谁是捉虫小能手好不好?”很自然地引入信息窗3的学习中。在孩子们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之后,我想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借助学具分析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通过同桌交流、集体交流,丰富他们的数学语言,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表达、提问和倾听的能力。
最后,我再以色彩明快、直观形象的纸条图用电脑来演示,(大屏幕)直观形象的演示将会让孩子们的思路更加明晰,从而领悟出解决这一类应用题的方法。
4、巩固练习,知趣交融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能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本节课我预设两个练习:(如图)
这一练习参考了改版后新教材的自主练习一的形式,在情境创设上又做了改变——把花朵改为鸟儿。目的是引发孩子们的兴趣,积极地从纸条图上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独立动笔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交流,从而对解决这一类问题又有了更为明晰的方法。
课堂已接近尾声,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开始下降。第二个练习我想根据改版后的新教材的自主练习第三题,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你说我猜”先是师生之间“你说我猜”,明白了方法之后同桌之间“你说我猜、我说你猜”。既让孩子们轻松一下,又能让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巩固。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让孩子通过回顾整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来比较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此树立信心,明确努力方向。
五、说课后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对课堂所学知识能够起到巩固和提升的作用。我设计了“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共三道题供孩子们选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作业题的难度和数量,最后再对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案”。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清晰,提纲挈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七、说教学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准备把激励性评价贯彻始终,如:“你的想法很独特!”“祝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想一想”;也适当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如“鼓掌、竖起大拇指、点点头”;表情,如,“微笑、注视”等亲近性评价。在学生心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孩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勇敢发言”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之,在全课的整体设计中,我要始终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收获更多、学得更好。
谢谢大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3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4页例1,练习四的第1—5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刚学习分数乘法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而且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能够正确地列式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依据和方法。其中分析数量,找准单位“1”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关键。
二、说学法和教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应用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2、学会用线段图表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题意的方法。
3、运用自学、尝试的方法,掌握解答这种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分数应用题和一般应用题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它具有一般应用题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导迁移法:从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入手,复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引导知识迁移。
2、以尝试教学为主,结合谈话法、讲解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究解答这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3、练习法。在课堂上进行层次的练习并及时反馈矫正,使学生会比较熟练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我出示一组口答题,要求学生说出每题把谁看作单位“1”,并口答算式和结果。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3、的是多少?
这组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是分数乘法意义的简单应用。结合本题让学生回忆一下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就为学生学习新知起了搭桥铺路、分解难点的作用。
紧接着,我用谈话法揭示课题: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这样就很自然地从旧知识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探究新知识
例题的教学是整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
1、出示尝试题:六年级有学生44人,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小组的占全班学生的,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小组的有多少人?
这道题与课本中的例1类型相同,结构相似,便于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去解答尝试题。出示尝试题后,我鼓励学生:我看同学们个个都很聪明,像这样的题目,不要老师教,大家自己看看课本,也会解答。
2、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这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例1。我用幻灯出示三个问题指导学生学习。
(1)题中的分率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谁是单位“1”的量?
(3)用什么方法解答?根据什么列式?
著名教育家陶知行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因为本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有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尝试中学习。
3、尝试练习。
让全班同学动手尝试,指名三位同学板演。我注意巡视,了解学生尝试解答的情况,及时指导学困生。
4、讲解订正。
讲解订正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不但会解答这种应用题,而且还懂得解答这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依据和方法。突出分析数量关系这一教学重点,突破找准单位“1”这个难点。
我先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用线段图标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接着问:
(1)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小组的占谁的?
(2)谁把谁看作单位“1”?
(3)要求44的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根据什么列式?
回答上述问题后,我请几位同学完整四叙述解答这道题想的过程: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小组的占谁的,就是把全班学生人数44人看作单位“1”。要求44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5、教师总结: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关键是弄清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列式计算。这样的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题的思路、依据和方法。
(三)进行练习,巩固新知
新授后的课堂练习是及时巩固新知,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反馈,教师及时矫正,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课堂练习的题目如下:
1、一只鸭重3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这道题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涉及两个数量的求等于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的另一个数量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修路队计划修路4千米,已经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这道题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只涉及一个数量,求它的部分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六年级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4人。
(1)数学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数学小组有多少人?
(2)合唱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合唱小组有多少人?
(3)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1倍,体育小组有多少人?
(这道题的练习目的在于沟通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之间的联系,以便学生掌握系统的规律性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堂总结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依据和方法。使学生的知识再次反馈,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作业:练习四的第2、3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4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能够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中含有分数,但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与整数相同,如练习三中的2、9、7、9题即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由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从会看、会画线段图入手,使学生能够能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且能够从众多算法选择最优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学习看、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准确判断是求哪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单位“1”是谁。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学生近视率、未来理想、身边的有趣数学信息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优化这些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深层次的认知投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反过来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索。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是学习的动力。上课伊始,以生活中的小事:老师开车与平时的不同为背景,始学生发现老师在开车的时候要戴眼镜,经过亲切谈话,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既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做好情感上的准备。自然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当出现例题:我们班近视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近视的同学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分析不能计算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学生总数,实际上也就是没有单位“1”,引起学生对单位1的重视。然后适时的补充条件,让学生试算。学生有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解答:
(1)画线段图
(2)通分
(3)利用分数的意义
(4)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
不论是哪一种方法的出现,都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最后达成共识。
随后为了巩固对单位“1”的认识,再次出现一组练习,使学生明确应该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精心练习,追求高效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
第一层次:基本练习:
通过收集学生未来的理想这一信息,制作了扇形统计图,加强知识间的整合,进一步巩固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二层次:变式练习:
从众多信息中选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求哪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弄清楚单位“1”是谁。
第三层次:拓展练习:
出现了众多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这类问题的特点。从根本上掌握此类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觉数学的魅力。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课的最后,设计了我是小法官这一练习:
一个人脚步长度占本人身高的1/7,在一个案发现场发现一个长25厘米的脚印,警察可以做出怎样的判断?
通过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说课稿5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这节课是在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之后学习的内容,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分数乘法及乘除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教材通过展示同学们多彩的泥塑作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展开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学习。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迁移和合理推理的能力。在知识储备上,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学会了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本节课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以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观察发现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六年级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使直观教学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节课以“ 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上课开始,我通过展示同学们多彩的泥塑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梳理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相关联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解决红点1问题
此环节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男生做了总数的 ” 这句话的意思,学会找单位“1”。在此基础上,借助线段图,让学生理解求男生做了多少件也就是求15的 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应该用乘法计算,然后学生列式计算并订正答案。
此环节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更直观,便于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为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做好方法上的指导。
2.解决红点2问题
因为已经有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所以在这里放手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画一条线段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质疑:男生作品中有 是女生的作品,男生作品中包含女生作品吗?以此引发学生的矛盾冲突,学生会想到这是两种数量,应该画两条线段来表示男生和女生作品,接着教师演示画线段图的全过程,重点是怎样画出女生作品的线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线段图,并根据线段图自觉将“求女生做了多少件”转化为“求12的 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应该用乘法进行计算,然后学生列式计算并订正答案。
3.观察总结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观察、比较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学生会发现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做;不同点是第一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常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是两种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画两条线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画线段图时通常先画出表示单位“1”的量。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小结:解决这类“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用乘法计算。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为后面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做好方法上的指导和铺垫。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是学生深化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本课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计算,重点交流第一道题求什么?第二道题求什么?
2.自主练习2
引导学生先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决问题。重点交流要求短吻鳄的尾巴长多少就是求什么?
3.自主练习5
引导学生先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决问题。重点交流要求要求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就是求什么?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运用。
整个练习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并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孕伏。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我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我将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并在果篮外增加了3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第五篇: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师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树相差多少。
教学资源: 若干花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谈话:老师问你们,以前你们回答问题对了的话,老师是用什么奖励你们的?
今天老师用五角星来奖励大家,看,有(拿出五角星的样板),老师拿来了几个呢?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有什么?(红五角星、黄五角星)谁多?多几个?
再来,谁多?多几个?
看看这幅图,上面有什么?(雪花片)哦,哪种多?多几个?
谈话:哦,这幅图上的雪花片太乱了,同学们数不清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知道里面到底是谁多,而且多多少个呢?
(学生回答)
哦,像老师刚刚那样排列就好了,就可以看出谁多,多多少,现在雪花片就在身边,来比一比看谁最快得出结果,预备,开始!谈话:同学们,预备,停。
谁来说说谁多,多多少?
怎么得来的?
结:先排红的雪花片,再排黄的雪花片,两个两个对应好了,那么你可以看出多几个?多几个?(多4个)两个两个比掉。
谈话: 有没有谁是用数数的方法的?好,你来说一说。
先把红的雪花片数出来,几个?(13个)再把蓝雪花片数出来,几个?(8个),要计算红的比蓝的多几个,就是比较13比8多几个,是吧?列算式的话就是13-8,从13个红雪花片里去掉这8个蓝雪花片,那剩下的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了,多几个?(多4个)板书完整。谁来口答:(板书)_______比多______个
谈话: 这个问题你会吗?你如果知道答案的话就说,说(少7个)为什么呢?而且刚刚老师发现你们都没有算的就知道答案的呢?
结:哦,原来,要求蓝雪花片比红雪花片少几个,也就是求红雪花片比蓝雪花片多几个,两个问题是一个意思。
所以,蓝雪花片比红雪花片少7个,同意吗?我们这一道题就就能解决两道问题。
其实,求谁比谁多多少或者是求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就是求两者之间相差多少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减法)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嘛!快速把雪花片推到桌子的右上角。
二、试一试
谈话:马上就六一儿童节了,学校在排演节目呢!u 我们一起去学校的合唱队看一看,他们排练得可认真啦!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你会提什么问题?
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桌相互交流。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女生比男生多几个人?
独立解决问题,做在2号本上。
24-20=4(人)为什么可以用这个算是解决这个问题? 要算女生比男生多几人,就是看24比20多几。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就直接写答案。
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
谈论:题中有两个问题,只用同一个算式就可以解决。小结: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比较两个数相差多少,都用减法计算。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谈话:图上谁和谁?小兔和小猪,在干吗?跳绳。
小兔跳了几下?8下。
我们来看看小猪跳了几下?18下。谁跳的多?小猪。问题是:小猪比小兔多跳多少下?谁来口答?
(小猪比小兔多跳10下)10下?怎么得来得?18-8=10 同学们,同意吗?方法会了,下面我们就来加快速度了 再来,多跳多少下?再来,多跳多少下?
同学们反应真快,再来,多跳多少下?恩,多跳6下?不是,是什么啊?(少跳6下)为什么啊?原来,这次小猪只跳了2下,太少了,而小兔跳了多少下?8下,所以是小兔跳的多,小猪跳的少,问题该怎么问啦?(小猪比小兔少跳多少下)同学们还会提什么样的问题?一起说。
谈话:现在老师这有两题课堂作业,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有信心吗?
1、有谁?在干吗?在采玉米,小猴采了多少?53个。小熊采了多少个?30个。问:小猴比小熊多采多少个,会做吗?
2、来一题,有什么?《数学故事》几本?30本。《童话世界》几本?42本。问题:《数学故事》比《童话世界》少多少本?会吗?
3、好的,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本62页,看想想做做第一、二题,握笔,开始。点评。
谈话:学校有兴趣小组,今天我们去那儿看看,有哪些?你会提一些问题吗?(同学们提问题,再回答)
他们提的问题有点难度,是什么?(航模组再来多少人和美术组人数一样多?)会吗?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问我们美术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后者是航模组比美术组少多少人,和刚刚的问题一样。这个问题没有难倒你们,敢不敢再接受难题?
美术组有35人,其中男生有30人,那么女生有多少人呢?谁来?
谈话:现在老师再出一个更有难度的问题,兴趣小组不止这几个,还有很多,有一个踢毽子组,它和刚刚其中一个小组有关系,你猜猜看,和哪个小组有关系,足球组对的。有什么关系?(比足球组多6人)足球球有多少人?那么求踢毽子组有多少人,你会吗?
足球组有10人,踢毽子组比足球组多6人,要求踢毽子组有多少人,只要10+6=16(人)就可以了。
为什么用加法呢?刚刚用的都是减法啊?为什么?
足球组有10人,如果踢毽子组合足球组一样多,那么踢毽子组有10人,但踢毽子组比足球组还要多6人,所以再加6=16(人)
四、总结评价,学会运用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两个数量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多少吗?你好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告诉你的同学吗?(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