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岸共同的政治愿望与政治目标
两岸共同的政治愿望与政治目标
作者:肖永国
自2005年两岸实现国共两党跨海的“胡连会”以来,形成了两岸政党的“共同愿景”。该“共同愿景”在中国国民党获得台湾政权后逐渐成为两岸共同的和平发展的政治愿望。特别是马英九在中国台湾执政一年后,两岸越来越多的政党和民众似乎都认为:两岸已经达成了共同的政治目标。因为按照一般推论:共同的愿望一定会产生共同的目标。然而,这一推论在当前两岸的现实条件下显然是不适用的。
为了更好的说明“共同的愿望未必会产生共同的目标”,我们不妨一起体味一个政治寓言:
在一个辽阔的草原上住着一群羊和一群狼。由于草原广阔,狼必须为了吃到羊而辛苦奔波;相对的,羊必须为了躲避狼的侵袭而不断的疲于奔命。于是,所有的羊和狼同时向上天发出祷告:“让草原中间形成一条无法逾越的河流吧,避免我们再为了生活而辛苦!”上天听到了祷告,在草原的中间产生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把草原一分为二。“羊们”为不再遭受太多狼的侵袭而欢呼,而“狼们”为不再奔跑在广阔的草原上辛苦捉羊而高兴。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羊群把所在草原的青草几乎都吃光后,每天都站在岸边望着对岸绿幽幽的青草而感慨;相似的,在狼群把所在草原的羊都吃完后,每天也站在岸边望着对岸的羊群而流口水。于是,所有的羊群和狼群又发出了同一个愿望:“让草原上该死的河流消失吧!”上天再一次听到了他们共同的召唤,结果一切又恢复了最初草原的场景。
关注两岸的朋友一定喜欢“对号入座”的“揣测”:大陆与台湾,谁是羊、谁是狼?这恐怕就误读了这篇政治寓言的含义。事实上,该政治寓言最深刻的含义是:敌对状态下共同的政治愿景是不会产生非敌对的共同政治目标的。《孙子•九地》有“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许多人读到的是“同舟共济”,而经常忽视“遇风”的外部环境条件。孙武的这一比喻与《狼与羊》的政治寓言是一脉相承的。
《狼与羊》的故事反映的是在没有“一致对外”的“政治敌人”之前,无论“狼”与“羊”处于“分”或“合”的政治状态,即便有共同的“政治愿景”,也无法改变彼此对立或敌视的“政治状态”。在两岸的现实故事中,无论中国大陆在经济上、政治上或军事上怎样给予台湾“随心所欲”的政治善意,哪怕把一千枚导弹“马放南山”做为马英九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参访大陆的“政治礼物”,两岸也依然不可能实现和平统一。因为两岸问题的实质在于实现两岸政治和社会的敌视或对立状态的转变。更准确地说,是实现台湾的政治和社会对中国大陆的敌视或对立状态的根本转变。而发展两岸关系的本质在于主张两岸统一的政治力量必须掌握控制和影响台湾政治和社会转变的“现实力量”。一切背离这一本质目标的持续政治让步或政治善意,仅仅是中国大陆的“一厢情愿”制造的大错而特错的民族历史悲剧而已。因为处于敌视或对立状态下的两岸,让台湾执政当局“随心所欲”只会积蓄更为持久的对中国大陆的政治敌视或对立的能量罢了。
换句话说,在“狼”与“羊”没有确立“一致对外”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之前是不可能创造“统”与“合”的“政治价值”或“历史奇迹”的。
孙武的“吴越同舟共济”的故事才是打开“狼与羊”的恶性政治循环的“政治钥匙”。消除吴越政治敌视或对立的“政治钥匙”并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多么“无私”的各种“善意”或“好处”,而是政治敌视或对立状态的吴越双方,只有在不得不面对“事关生死”的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中,才可能展现出超越“政治敌视”或“政治对立”的“政治勇气”和“政治行为”。所以说,两岸共同面对“事关生死”的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是两岸无法省略的两岸关系必然的发展历程。换句话说,两岸在应对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中,如果两岸为此付出的“鲜血”、“生命”和“代价”无法融合在一起,两岸的和平统一是没有希望的。而两岸的“鲜血”、“生命”和“代价”一定是产生于两岸之外,而不可能是两岸之内。因为只有两岸在共同应对“两岸之外”的共同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中,两岸共同的“鲜血”、“生命”和“代价”才能震撼和感动台湾政治和社会。所以,这些两岸必须付出的“鲜血”、“生命”和“代价”才是决定两岸政治敌视或对立能否消除的最直接的力量,也是两岸能否和平统一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推动力量。相反的,中国大陆的“政治善意”或“政治让步”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纵观两岸关系存续的六十年,两岸关系这一必然的发展历程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两岸维系政治分治的政治前提是两岸必须共同维护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共同应对两岸周边的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危机和政治权益。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共卫主权”;
第二阶段:在两岸共同维护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政治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等的融合与统一,并借助两岸共同外部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力量进一步消除两岸的政治对立或冲突。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消除对立”;
第三阶段:在两岸进一步消除政治对立或冲突的条件下,两岸借助国际范围内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力量共同确立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全球主导”;
第四阶段: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确立的过程中,两岸始终借助维护两岸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力量实现两岸人民各项国际权益的最大化和平等化,以追求生活富足、国际尊严和享受高品质的自由为最终的政治目标。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共享尊严”;
固然,两岸历史不是简单的“1+1=2”的算术题,也不是理想主义式的、可不断反复重来的“过家家”。所以,两岸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既是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发展过程,也是相互交错的独立发展过程,还是展现不同层次的政治高度的发展过程。对应的,该政治高度还有相应的政治宽度和政治深度。两岸关系的发展状态就是由两岸不同阶段的“政治高度”、“政治宽度”和“政治深度”共同描述的。但是,破解两岸敌对状态或对立状态下的两岸政治的恶性循环的“政治钥匙”一定是由低至高、不断发展、“事关生死”的两岸共同的政治危害和政治利益所决定和推动的,而绝不是两岸彼此的政治善意或共同的政治愿景。
必须说明的是:两岸的政治善意或共同的政治愿景在两岸沟通、交流和交往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量变”积累过程中,两岸的政治善意和政治愿景会表现的更加重要。但是,两岸关系总是要发生“质变”的,在两岸关系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仅有这些政治善意或政治愿景是远远不够的。在《孙子兵法》的“地形第十”中有“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治善意或共同愿景如果不能在持续深化的、两岸必须共同面对的政治危害和政治利益上予以体现,其实质,中国大陆就是在培养中国和平统一道路上的“政治逆流”、“政治逆子”或“政治障碍”。
如果中国大陆不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力量上下功夫,而单纯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交流层次或交往形式上做文章,必然会贻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机遇。这才是中国大陆的两岸政策必然面临的最大政治隐患。
第二篇:关于两岸政治谈判的思考
关于两岸政治谈判的思考
作者:黄嘉树
来源:《中国评论》月刊2010年12月号,总第156期 本站发布时间:2011-1-14 15:03:39 阅读量:148次
当涉及到政治性、安全性的议题并且需要签订有官方约束力的文件的时候,台湾方面将无法接受“默示性的承认”,它必将要求明确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看不到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双方现实的选择只能是保持“创造性的模糊”,留出“各自表述”的空间。
四个结构 性的难题,六十年都没能解决,而四股阻力交织在一起,对马而言简直是排山倒海的压力。马英九即使能连任,也只能干八年,在这样短的时间,要克服以上诸种不利因素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实不该苛责马英九的“裹足不前”。
8月11日,大陆海协会执行副会长李亚飞在台湾出席《两岸和平创富论坛》时将“九二共识”概括为是“两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台湾方面将此概括为“各表一中”(注1),虽然“各表一中”与“一中各表”侧重不同,但毕竟这是大陆首次正式接受了“各表”,此中善意,台湾方面不可不察。
对于那些困扰两岸六十年之久的结构性争议,也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研究,才可能找出化解之道。因此,两岸官方(包括两会)直接进入政治对话与商谈的时机固然尚未成熟,但为此作必要的准备则不应该再人为的拖延。
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危机管理”的意识,对可能引发冲突的各种可能情况未雨绸缪,并择机建立单边或双边的危机管控机制,以求把各种负面冲击的力度降至最小。
两岸政治谈判是大势所趋
两岸关系发展到某种程度,就必然引发两岸政治对话与谈判的需求。以下几项原因决定了两岸政治谈判的必然性:
(1)先就客观需求而言,大三通基本实现后,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将迅猛发展,双方交通、经贸、金融、文教、政治等事务越来越繁杂,随之衍生大量法律问题,仅仅以默契和“政策灵活性”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求助于公权力和制度化的机制才能确保有序稳定的发展。两岸再互称对方“非法”显然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官方对口接触已是时间早晚问题,其实官员已经上桌直接谈判了,只不过还戴着两会的“白手套”而已;现在台湾方面已经大幅度放宽公务员登陆限制,两岸官员接触将更频繁,对两岸关系发展也提供更多机会。随着两岸交流的扩展,很多议题如国际空间、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都将涉及政治考量,不论通过甚么管道,两岸早晚要就这些议题进行商谈。
(2)再就各方认知而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已经得到了台湾绝大多数人民的认同,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欲求和平发展的成功,必经对话谈判的路径,而对话谈判必然不可能仅仅限定于经贸文化领域,迟早要进入政治领域。胡总书记在2008年12月31日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注2),台湾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两岸会谈经济问题的空间已经缩小,接下来要谈的问题涉及政治考量的因素越来越多,两岸谈判有必要适时转入政治话题的讨论。如马英九的核心智囊、“国安会”前秘书长苏起于8月14日在联合报发表文章,认为两岸“化异”的过程“当然应该,而且也必须”启动;苏所持的理由是“消极的说,台湾不可能永远回避两岸在主权、国际空间、军事议题上的重大歧异。即以军事互信为例,美国政府在过去一年即已两次表态鼓励。而积极的说,如黄海与南海的大水花所显示,这些非经济议题正在加速冲击台湾的周遭环境;面对它们、处理它们,反而可以让台湾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未来。而在两岸最新的经济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讨论这些难题,双方也必然可有较大的相互谅解空间”(注3)。马英九既然以推动和平发展为其执政的基本特色,就必然要接受和平发展内在逻辑的导引,从经济走向政治。所以马从未说过“只经济、不政治”,他只能说“先经济、后政治”,即认为政治议题也要谈,只是时间顺序上“滞后”一些。
(3)耐人寻味的是,民进党同样也受上述逻辑的制约,它没办法反对和平发展,从而就不能总是抵制两岸谈判:它同样要享受两岸经贸谈判的成果(如直航),从而就不能总是抵制大陆的“经济让利”;她既然被动地迈出了前两步,就不能不接受“先经济、后政治”的提法。民进党明白两岸不谈则已,一旦谈起来,早晚要进入政治领域,故将其底线设定为届时不能让国民党垄断谈判权,民进党也要“在场监督”;最近蔡英文表示“在不设前提的情况下愿与大陆对话”,亦显示出民进党对于在两岸对话与谈判中“缺席”的担心。总之连民进党都已经有了两岸终将共同探讨政治议题的心理预期,而且该党也希望届时参与其中。
(4)经过两年多的和平发展,两会协商和谈判的制度化加强,至去年年底已签订了十二项协定、一项共同声明和一项MOU(备忘录)。今年又顺利签订了ECFA。去年底陈云林会长第二次访台虽仍遭民进党聚众抗议,但抗议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已小于前年;现在台湾民众已把两会商谈及其制度化交流视为当然甚至必然,连高雄也在邀请陈会长往访。大陆省级高官访台络绎不绝,“陆客”成千上万出入岛内,这些热络场面也已经被台湾民众视为常态。去年11月中旬在台北召开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是两岸交往中第一次在台湾举行有大陆退役将领和退休大使参加的公开研讨会,也是双方智库学者第一次在台北公开讨论敏感政治议题,从台湾媒体和民众的反应来看,似乎已经不排斥双方开始“二轨”性质的政治对话,到明年或后年,两岸智库进入这种性质的对话还是可以期待的。民进党之所以提出“在不设前提的情况下愿与大陆对话”的说法,其实也是察觉了民意的这种微妙变化。
两岸政治谈判的阻力与困难
以上所论,只是一方面,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两岸政治谈判也有很大的阻力,或曰有很多很难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阻力与难题的存在,就导致了两岸政治议题的谈判常常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就“难题”而论,有四大症结问题目前无解:
(一)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问题
具体说就是“中华民国”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问题,或曰台湾当局在政治谈判中乃至签订两岸和平协定时的法律地位问题。其实,大陆接受台湾方面做为谈判的对方,与之“谈”这件事本身就是对其合法性的承认,但这只是“默示”性的承认。当涉及到政治性、安全性的议题并且需要签订有官方约束力的文件的时候,台湾方面将无法接受“默示性的承认”,它必将要求明确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看不到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双方现实的选择只能是保持“创造性的模糊”,留出“各自表述”的空间。而这也预示了双方签订带有政治内容的和平协定可能非常困难。
(二)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
“胡六点”提出“我们了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感受,重视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注4),这暗示出北京已经不再笼统地把台湾要求扩大国际活动空间与“台独”划等号,讲话做出“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注5)的判断,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注6)。这既有对台湾当局的善意回应,也清楚地划出了两岸在这些问题上博弈的底线和范围。大陆的基本关切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能伤害一个中国原则。台湾也要充分考虑大陆的关切,特别是马英九先生现在坚持的“不独、不统、不武”是与国民党原来的主张(马也曾坚持“统一是国民党的终极目标”)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陆不可能在敏感、重大的问题上做出太大的让步,因为内部整合会很困难。台湾任何负责任的执政者都应该对国际格局和台湾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有实事求是的认知,不能提出与其身份不相称的要求。如果天天讲“主权、对等、尊严”的三原则,把民众的期望值提得很高,但现实又做不到,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台湾的安全顾虑问题
两岸关系再和缓,只要没有统一,站在台湾的立场,就会认为以下三点是自然而合理的:(1)要求大陆停止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撤除针对台湾的导弹部署;(2)台湾要延续向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军购;(3)台湾要求加入以美国为首的东北亚或东南亚的集体安全体系。
在两岸关系改善的前提下,估计大陆会对上述几种诉求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可让步、有的可表态反对但不采取行动,有的则仍然要坚决抵制。大陆方面认为,如果双方能谈判建构军事互信机制的问题,台湾方面的某些要求如撤除导弹问题可望同军事互信机制的问题连带解决。但届时应当是双方都对军事部署有所调整,而非大陆单方面改变。而台湾方面目前则主张大陆应当无条件先行撤除导弹,这等于为两岸政治谈判设置了新的前提,其实是更增加了解决台湾方面安全关切的难度。
(四)两岸的政治差距问题
台湾的反对党和“人权”人士可能要求将大陆民主化的问题、法轮功的问题和西藏问题等列入两岸政治谈判的讨论范围,而北京则绝对不会同意。马英九当然明白不可能也没必要同大陆谈这些议题,但他在岛内起码要做出一个“维护普世价值”的姿态,这决定了他需要在此类问题上找寻既表达其反对立场又不过度刺激北京的平衡点。同时,马在进入政治议题谈判之前,还必须考虑如何通过“立法院”审批和“人民公投”这两关的问题。这些都势必增加台湾方面进入政治谈判的成本。
就“阻力”而言,也有四股力量绊住了马当局的“马腿”:
(1)民进党的抵制。相对于国民党而言,民进党在岛内政治格局中的优势在于:A,在“话语权”方面,民进党的论述比国民党更容易被台湾多数民众认同。此中关键是民主化之后,民主成为台湾的普世价值,而“民主”的“民”,只能以台湾住民为基数而不能把大陆人口算进去,这就助成了民进党关于“台湾2300万人民是生命共同体”、“台湾人民拥有主权”的言论市场,相对压缩了“一个中国”的空间,从而迫使马英九乃至其后任何国民党领导人都必须把“一中”论述与“台湾”(人民、版图)挂。但无论马英九如何完善其论述,在岛内特殊的环境中都会显得不如民进党的论述严密。
B,大陆在否定“中华民国”和对台保持军事压力等重大问题上与台湾有结构性的对抗关系,这决定了“以大陆为敌”在台湾具有相当大的正当性,反之“与大陆和解”倒成为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马英九选择了后者,但他又改变不了两岸结构性敌对的性质,这就注定了民进党去扮演监督者和“考官”的角色,而马相应地去扮演解释者和“考生”的角色。但马无论讲多少遍“以台湾优先”,在很多台湾人看来,马对于台湾的忠诚仍不如民进党。
C,过去民进党在清廉方面的社会评价长期超过国民党,陈水扁案严重伤害了民进党在这方面的光环,但随着国民党重新执政而民进党渐渐走出陈水扁的阴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过去那个“清廉的民进党”。
D,由于民进党没有国民党那么多的历史包袱,年青人在民进党内的“出头”机会要高于国民党。
(2)美国、日本的牵制。美国是我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外部阻力。美国目前对两岸关系的改善表示欢迎,但对两岸进入政治性、安全性的议题非常敏感,实际是要求台湾方面采取任何与大陆的和解行动都必须经美国同意,否则不许台湾方面越雷池一步。前不久美方智库人士对台湾退役将领频繁到大陆交流表示担忧,就是对台湾施压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南海问题和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背景下,美国向台湾明确表示两岸关系的改善不应针对第三方,更是直接给台湾划出了底线,不许两岸联手共保南海和钓鱼岛的中国主权。
(3)国民党内“本土派”的压力。现在的国民党已经不是当年的国民党,“本土派”在党内占据优势,他们对统一没有任何使命感,甚至在心底是抵制的,他们最大的心声就是“台湾优先”,对两岸关系的战略策略,他们与民进党内的“务实派”其实差别不大。
(4)台湾的主流民意。民意仍然在朝“台湾现行管治疆域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2300万人是主权实体”的方向移动,这使马的任何对“主权”模糊化的处理都可能被置于“主流民意”的对立面!而马为迁就民意而不断强调“主权”,其实就违背了他“寻求模糊方式”的初衷,反倒增加了两岸达成政治妥协的难度。
上述四个结构性的难题,六十年都没能解决,而四股阻力交织在一起,对马而言简直是排山倒海的压力。马英九即使能连任,也只能干八年,在这样短的时间,要克服以上诸种不利因素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实不该苛责马英九的“裹足不前”。从最近的趋势来看,马英九可能还要再往后退,即对“一中原则”的坚持更含糊,对进入政治性谈判更拖延。这种趋势似乎与两岸关系的迅速改善呈反比,但实际上仍是有关各方博弈的力量对比的结果,并不奇怪。
两岸政治谈判应坚持的原则与路径
对待两岸政治对话与谈判有三种态度:一种是“顺其自然”,其实则是过多强调政治谈判的难度,尽力拖延进入政治谈判;另一种是“揠苗助长”,即认为政治议题的谈判越早越好。然而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过快进入政治议题,可能使双方的矛盾过于凸显,非但签不成协议,反而变成争吵和相互指责,结果是冲淡甚至伤害两岸和平发展的和解与善意互动的氛围。个人以为第三种比较妥当,既不是消极的等待和拖延也不是人为地揠苗助长,而是积极创造条件,为两岸政治谈判做准备,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先经后政”的顺序仍然应当坚持。我们不能认为有了ECFA就意味着经贸交流议题将退入后台,下一步就是政治接触。两岸经贸交流仍有大量工作要做,ECFA只是很粗的框架性协定,需要不断细化。已有的经贸交流形式和管道也须不断强化和调整;近两年来大陆的对台措施距离让台湾的多数人满意,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关注两岸人民福祉的提升和两岸人民感情的交融,毕竟这些才是和平发展乃至和平统一的根本凭藉,而不断推动两岸的经贸交流和两岸民间往来更上层楼,使之机制化、细致化,正是达致两岸不断强化共同利益纽带和不断增进理解及感情的不二法门。其实经济和政治是不能断然分开的,在推动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在增进政治互信,这本身就是为政治谈判创造条件。
(2)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为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面对未来的两岸关系,我们在认知上必须做好这样的心理预期,即我们将遇到更多结构性障碍和现实压力的“反作用”,双方可能都不得不做出一些令对方不那么满意的事情。7月,吴伯雄荣誉主席在会见胡锦涛主席时,向胡主席转达了马英九的十六字箴言即“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注7),坚持“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就是“正视现实”的选择或曰具体体现,但“正视现实”应与“累积互信”同步进展。“累积”意味着首先是“保持”,然后还要“添加”,保持和添加甚么?--互信!互信甚么?最关键的就是双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形成的政治互信。假设没有这样的政治互信或任由原有的互信不是逐步加强反倒是日渐衰落,那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就可能演变成最后的反目成仇。
关于“一个中国”的问题,这些年争论太多,如去年在台北“两岸一甲子”会议上,台湾有些学者、包括一些过去坚决赞成一个中国的蓝营学者,希望大陆应尽量“一中不表”或“一中少表”,这是大陆绝对不能同意的,而且必然招致大陆的疑虑,不利于双方累积互信。我个人近来在一些会议上,一再呼吁对一中问题应有三种概括:
一是“一中各表”,大陆应更明确的表示同意台湾对“一中原则”有其自己表述的空间;在整个和平发展阶段,双方不可能就“谁是主权国家”、“谁是中央政府”等结构性分歧达成共识,只能以“各自表述”加“搁置争议”的方式处理;在今后两岸政治谈判乃至签订《和平协定》的过程中,“一中各表”也可能发挥其特殊功能,即制造出双方“互不同意但又互不冲撞”的模糊空间。8月11日,大陆海协会执行副会长李亚飞在台湾出席《两岸和平创富论坛》时将“九二共识”概括为是“两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台湾方面将此概括为“各表一中”(注8),虽然“各表一中”与“一中各表”侧重不同,但毕竟这是大陆首次正式接受了“各表”,此中善意,台湾方面不可不察。
二是“一中共表”(“一中同表”),为了防范“一中各表”变成“两国论”式的、指鹿为马式的表述,即在“各表”的幌子下变成“你表一中,我表两国”,个人认为双方实有必要通过协商,找出一个对一中原则的“共表”方式。在1992年,大陆为搁置争议,主张“暂不讨论一个中国的内涵”,而今十八年过去了,两岸关系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暂不讨论”终究不是办法,还是要尽力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更具弹性的表述方式,才能适应两岸关系的新格局,并为签订两岸和平协定奠定基础。
三是“一中新表”。如大陆近来提出“一中框架”的概念,就比原来的“一中原则”的提法更有弹性和包容性;有学者从“中国人”或“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角度,或从“宪政主张”的角度,或“两岸共同价值观”的角度,来铺垫双方都能接受的表述方式,都是有建设性的思路。
(3)开拓更多合作领域,建构更多合作机制。两岸关系要改善、要和平、要和解,这些已经成为岛内共识,甚至民进党也不反对;国际上也对两岸的和平和解普遍表示欢迎。这种和平和解的趋势延续下去,逻辑的结论自然就是两岸合作的加强,除了在既有的领域内以既有的方式继续深化合作外,更重要的是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建构新的合作机制。下一步重点是推动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如出版、电影、电视剧等方面的合作,其他如“新闻交流”、“中华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辛亥革命”、环保、低碳经济、甚至南海开发--等多重领域,两岸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多样的合作机会。
(4)适时开展政治议题的对话协商,至少学者和智库层次应先作准备。尽管个人反对揠苗助长式的人为加快政治议题的对话,但从“深化”的角度讲,无论早晚,两岸关系的发展躲避不开政治议题的讨论。对于那些困扰两岸六十年之久的结构性争议,也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研究,才可能找出化解之道。因此,两岸官方(包括两会)直接进入政治对话与商谈的时机固然尚未成熟,但为此作必要的准备则不应该再人为的拖延。作为第一步,可以由学者和智库各自就相关问题研究或联合研究,以加强相互的了解,砥砺和启发彼此的思路,并通过与对方的论辩找出各自视野中的盲点。
和平发展已经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研究新问题,如:台湾的政治地位如何表述?扩大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如何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矛盾?征服型统一与合作型统一如何区隔?合作型统一的意涵、路径、动力„„是甚么?如果将来是两岸共议统一,共同决定,那“共议”机制如何建构、议题如何设定?如果出现争议谁来裁判?和平、发展、统一三者间之关系?何谓双赢?大陆想赢甚么?台湾又想赢甚么?如果一方想要的是另一方输不起的,能双赢吗?两岸关系的和平机制建构与不武、不独、不统是何种关系?除了以和平协议为基础的政治机制之外,这一“架构”应该或可能涉及其他哪些领域的机制建构?两岸和平机制中的谈判机制、经济合作机制、文化合作机制、军事互信机制彼此之间应该是甚么关系?两岸和平机制如何与两岸统一的最终目标衔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更宽广的胸襟、更解放的思维,去寻求新的方案和办法。
(5)在政治议题上需要双方相互妥协而不能仅仅是单方面让利,故双方都有必要降低期望值。两岸能够在两年多的时间内签订十五项协定,显示了双方都有合作的诚意而且都能关注对方的关切,但不容否认的是,大陆对于台湾方面的关切给予了更多的回应,这是能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就是在台湾似乎存在这样的误区,即认为大陆应当永远是让步的一方,在经济上要让台湾得到实惠,在外交、军事乃至两岸政治关系的定位上,也都应该是大陆接受台湾的“喊价”。然而政治议题毕竟不同于经济议题,在经济议题上大陆可以多让些,但在政治议题上,由于动辄牵扯到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北京必须谨慎再谨慎,能“弹性处理”或妥协让步的空间其实是很小的。现在两岸都呼吁对方要“解放思想”,但双方都有必要降低期望值,都有必要重视对方坚持自己底线的“顽固性”。特别是台湾方面,绝不可低估大陆追求统一的决心和意志,如果把大陆“解放思想”的期待值设置为希望大陆有一天会承认“中华民国”、或承诺“放弃武力”、或以任何方式明确的或含蓄地表态将放弃统一目标,那都是不现实的。
(6)建立单边或双边的危机管控机制。两年来的经验证明,尽管整体上两岸关系的氛围很祥和,但双方之间的矛盾、摩擦将长期存在,甚至某种程度的冲突也难以避免;双方都免不了做一些对方不乐见的事,说一些对方不爱听的话;双方内部也都有人批评己方向对方让步太多。然而到目前为止,双方都小心的不去夸大对方的敌意,都谨慎地提醒自己,不要让一时一事的不快冲昏头脑,不要因小失大!今后应坚持这些成功做法,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危机管理”的意识,对可能引发冲突的各种可能情况未雨绸缪,并择机建立单边或双边的危机管控机制,以求把各种负面冲击的力度降至最小。
注释:
(注1)参阅:《九二共识两岸互信的根基》,台《中央日报》2010年8月14日。
(注2)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载《人民日报》2009年1月1日第一版。
(注3)苏起:《两岸需要同情的相互理解》,台《联合报》2010年8月14日。
(注4)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载《人民日报》2009年1月1日第一版。
(注5)同上。
(注6)同上。
(注7)见《人民日报》2010年7月14日。
(注8)参阅:《九二共识两岸互信的根基》,台《中央日报》2010年8月14日。
第三篇:论“国共论坛”与“两岸论坛”的政治发展
论“国共论坛”与“两岸论坛”的政治发展
作者:肖永国
“国共论坛”是“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俗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依据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而设立。“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第5条提到:“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议题的研讨,举行有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议题的磋商,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组织商讨密切两岸交流的措施等。”
由此可见,“国共论坛”并非只有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才能参加。
一、“国共论坛”的举办情况;
(一)首届“两岸经贸论坛”;
2006 年4月14日到15日,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两岸经贸交流与直接通航”主题,就“在全球化浪潮下,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两岸观光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岸金融交流与两岸经贸发展 ”五项议题进行研讨。论坛闭幕式上,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和通报了大陆方面进一步采取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中台办副主任李炳才宣读了论坛达成的七点“共同建议”。中共单方面宣布的惠台利民政策充分表达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的诚意和善意,也使两岸经贸往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务实沟通的渠道,而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民进党当局则在两岸往来日益密切的历史潮流中开始被“边缘化”。
(二)第二届“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2006 年10月17日到18日,第二届“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主题是“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实现两岸农业互利双赢”,就“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合作面临之机遇与挑战”、“当前两岸农业合作模式之探讨”、“两岸农业合作发展之问题与对策”三项议题进行研讨。闭幕式上中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宣读会议达成的七项共同建议,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政策措施。这次论坛中共同样以单方面出台惠台利民政策的形式,继续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向台湾同胞释放善意。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给予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以及对台湾农产品实施法律保护等措施,不但解决台湾中南部农民的经营困难、促进大陆农业的开放发展,还为两岸农业合作走向互利双赢铺平道路,并掀起两岸农业合作的热潮。
(三)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7 年4月28日到29日,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名称也开始固定下来。论坛主题是“两岸直航、旅游观光、教育交流”,围绕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小三通”、两岸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交流合作、观光旅游等五大议题进行了研讨。闭幕式上中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宣读了六项“共同建议”,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负责人分别宣布了13项惠台措施。六项建议涉及的都是两岸同胞特别关心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国共两党进一步推动解决的重要课题。13项惠台措施贴近民生,注重实效,受益的不仅是台湾工商企业,还包括农民、学生,以及医生等专业人士,受到两岸同胞的欢迎和国际舆论的好评。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欢迎台湾高校到大陆招生,不但帮助解决台湾高校生源不足的问题,使两岸的教育交流成为双向交流,还有助于促进两岸青年相互了解、消除隔阂,使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趋向良性。
(四)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是“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三项议题是: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的制度化安排。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九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宣布了十项惠台措施。这十项措施体现了大陆有关部门对于扩大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影响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对保障和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真心实意。
二、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论坛制定了五类议题,包括“文化交流合作”、“教育交流合作”、“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经贸议题”及“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两岸文化界、教育界、文化创意产业界、工商界的专家学者和代表人士,以及部分两岸青年学生代表,共约500人将出席论坛。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其他四届最大的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国共论坛”的俗称正式改名为“两岸论坛”成大势所趋;
2、在马英九的祖籍湖南召开“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于7月12日结束,是对马英九个人的政治善意(马英九的生日是7月13日);
3、两岸正式构建“经济”和“文化”两大动脉标志着两岸关系全面深入进入台湾政治和社会;
4、“胡马会”成为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大的私下热议,本次论坛“意外”的成为了两岸最大的“非正式沟通渠道”;
5、“教育合作”、“媒体互通”与“人员生活”将成为改变台湾政治和社会面貌的“三大利器”;
6、两岸通过第五届论坛形成了由两岸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政府代表及个人构建的未来“两岸人民政治协商组织”的雏形;
7、“两岸论坛”与“两会管道”的政治分际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奠定了长期存在的政治需要和政治基础;
三、“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名为“两岸论坛”的政治意义;
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前夕,马英九在对吴伯雄一行讲话中提出“国共论坛”应该改名为“两岸论坛”。事实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被媒体称为“国共论坛”本身就是个俗称,但是,如果论坛组织机构能借势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为“两岸论坛”是好事。但是,如果深入分析马英九的内心想法应该是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简称为“两岸论坛”的意思。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名称由来,是基于“胡连会”达成的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其名称有三层含义:
1、突出两岸各种人民团体、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均可以参加;
2、论坛的主办机构是两岸政党的研究机构,主要是对两岸未来发展确立方向或建议,并不具有行政约束力;
3、确定“经贸文化”的议题,主要是考虑该议题是台湾政治和社会的主流;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名为“两岸论坛”有五层含义:
1、淡化“国共论坛”,消除两岸政治误解;
2、继承两岸人民团体、政府及组织、个人等广泛参与的组织性质;
3、区别于“海峡民间论坛”的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宗旨;
4、有别于“两岸两会管道”的政府授权的制度化协商的组织形式;
5、可以广泛涉及两岸人民关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议题开展无约束的务实探讨;
如果“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为“两岸论坛”能够成形,那么,“两岸论坛”的政治意义就很突出了:
1、两岸人民协商的平台;
2、“两岸论坛”成为凝聚民心、民意、民情的正式组织形式;
3、为未来两岸轮流联合主办的创造了可能
4、为“胡马会”在台湾举行提供了机会;
5、“两岸论坛”成为“两岸人民协商组织”的雏形;
但是,从两岸的现实来看,这种政治发展趋势还需要更多的环境和条件做支撑,特别是台湾方面。但是,这至少为马英九展示“政治善意”提供了可以发挥的“政治空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收获。
第四篇:2012高考政治热点:两岸同心,我们同行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2高考政治热点:两岸同心,我们同行
【 时政概览 】
2011 年7月10日,全国台联2011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在北京举行开营仪式。千余名来自台湾和海外的台胞青年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为主题,在北京等大陆各地参观并与大陆学子交流互动。
2011 年7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亲切看望两岸青年朋友,与大家共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共同展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胡锦涛特别强调,青年昭示着未来,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希望两岸青年一代接过发展两岸关系的接力棒,更加踊跃地投身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携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 命题风向 】
近年来,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相信,全国台联2011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举办必将增进两岸青年彼此的了解与友谊,增进他们对同根的历史传统、同祖的血脉亲情、同龄的时尚文化和同心的民族愿景的高度认同,为两岸共创未来营造良好氛围,汇集青春活力,浇筑坚实基础。考生在备考2012年高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命题角度:
1.我国政府举办全国台联2011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 2.全国台联2011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的举办,对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经济意义。
3.作为公民应该怎样为两岸的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4.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全国台联2011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举办的意义。 5.我国应如何加强两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6.用文化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举办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为主题的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的文化意义。
7.我国政府举办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 万能答题术语 】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政府切实履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4.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基本原则。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7月1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亲切看望两岸青年朋友,与大家共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共同展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
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B.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C.中华文化有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五篇:201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2010高考二轮复习试题
政 治第二部分:热点专题专题七 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专题考案】
一、选择题(共60分)1.2009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滚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轮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两岸海上客轮直航①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的实现②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③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④有利于两岸人员直接的往来与经济合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2.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这反映的哲学观点主要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 B.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C.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 D.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3.一样的中秋,不一样的两岸博饼狂欢盛宴!今年中秋节,海峡两岸的金门、厦门、漳州等地的博饼大赛也同步启动,决出了中秋月饼状元。中秋赏月、中秋月饼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习俗。从文化角度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基本不变 ②在台湾同胞的传统文化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认同感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①⑧
4.“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为两岸未来协商和谈判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目标。上述论断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5.2009年7月13日,首个两岸包机直航互动旅游项目在南京禄口机场启动。南京、澎湖之间旅游往返直航包机开通运行,两岸游客只需2小时10分钟即可互达南京和台湾澎湖两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属于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 D.生产资料消费6.两岸“三通”在两岸各界长达30年的努力下终于梦想成真,不仅在经济上实现双赢,而且在感情上血浓于水。从文化上看,这有利于A.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C.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D.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2009年10月20日,是澳门回归1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地付诸实践。今天的澳门,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增长,民众安居乐业。据此回答7 ~8题。7.澳门回归近10年来取得的成就表明
A“一国两制”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 大原则问题 B.“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C.“一国两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D.“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8.以下关于我国中央政府维护澳门繁荣稳定的方针,表述正确的是
①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②始终严格依照宪
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 ③坚定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④着力发展内地与澳门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的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这番话表明 A.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B.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C.实现两岸和平与发展是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D.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10.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对此段话理解正确的有:①谈判是两党对等谈判 ②统一后两党继续合作
③国民党不以地方代表参加会谈 ④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1.两岸“大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60年隔海相望不相通,终成记忆。周末包机扩大为平日包机,截弯取直的新航路,74个开放港口,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两岸“三通”①有利于实现经济融合 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③是符合联合国宪章有关精神 ④是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从两岸的隔绝到“小三通”,再到通邮、通商、通航的“大三通”充分说明了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D.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13.两岸“三通”虽然基本实现,但离两岸同胞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还不是全面直接双向的“三通”。专家认为,首先,空运直航仍是非商业性的包机形态,是一种过渡性 的特殊安排。其次,两岸通商仍有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大陆企业还不能赴台投资。这些都需要两岸双方在今后继续协商解决。从哲学上看,体现了A.必须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协商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4.随着“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摆在面前的就是台湾问题的解决。实现祖国全面统一,中国共产党必须①加强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履行对外职能,寻求国际援助 ④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5.今年来,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货运、客运往来频繁。据悉,台湾一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制造中心,目前80%都已转移到大陆。台湾现阶段对大陆及香港的贸易出口,占整个台湾出口额的40%,进口额也在与日俱增。对大陆来讲,两岸直航将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对于推动大陆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A.实现“三通“是解决两岸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B.两岸经济已完全接轨C.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D.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16.开通“三通”,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两岸实现“三通”,加强经济贸易合作,这是①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适应了生产一体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③促进台海和平稳定的需要 ④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随着中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全中国人民迫切期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不能允许台湾问题再无限期地拖下去了。我们坚信,在包
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这充分说明①实现两岸的统一是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 ②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同 ③台湾岛内的人们要求实现高度自治 ④我国要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8.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统治机构是A.台湾办事大臣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行省19.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相同的意义是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行使主权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20.19世纪70~80年代曾经入侵我国台湾的国家是A.日本和法国 B.日本和美国C.英国、美国和法国 D.日本、英国和法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2分)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本届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目的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坛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材料二:参加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会各界人士经过两天的研讨,达成了六项共同建议:
1、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2、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
4、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5、加强两岸新闻交流。
6、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推动两岸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
(1)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能达成六项共同建议的原因。(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两岸为什么最终能实现和平统一?22.(18分)材料一:2009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材料二: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看,两岸“三通”正逢其时,因为它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通过彼此间的经贸往来,减轻外部市场萎缩对出口、航运和港口业带来的压力。对台湾方面来说尤其如此。虽然“三通”初期不可能对台湾经济带来多么显著的效果,但若没有“三通”,台湾就永远不能充分利用近水楼台之便,在庞大的大陆市场上获得更多好处。材料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正确方向,拓宽前进道路,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实行的前提和方针是什么?(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两岸为什么要加强经贸合作?(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两岸应该怎样实现国家的统一? 2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读《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示意图》
(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17—18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明代万历和清代嘉庆年间,虽然也经历了“康乾盛世”但由于这种没有先进文化指导无源之水的“盛世”尤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特别是此后的百余年间,清王朝仍
以尊孔读经的儒家顽固派为支柱,实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妄自尊大,以天国自居,并且盲目遵循祖宗家法不可违的遗训,醉生梦死,麻木不仁导致殖民主义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把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被西方世界凌辱的境地。(2)从历史学角度谈谈你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态度。
材料三:贾庆林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异彩纷呈,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又相互融合,构成丰厚多姿的中华文化统一体,并决定着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千百年来,随着大陆居民不断迁徙台湾,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节日礼仪等早已传播至整个宝岛,使中华文化深植台湾、茁壮成长。(3)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
材料四:2009年7月11日,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在出席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时,公布了多项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措施:大陆文化主管部门正在制定并将适时出台惠及台湾演艺界的政策;教育部决定,鼓励、支持两岸高校通过校际交流合作,实施互换学生计划,并相互承认学分;广电总局正在着手制定并将适时出台惠及台湾电影业的政策;新闻出版总署将把北京、上海、福建、江苏、浙江作为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
(4)从政治学角度谈谈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中,两岸政府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专题考案”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C 6.A 7.D 8.A
9.C 10.D
11.D 12.B 13.C 14.A 15.C 16.D 17.A 18.C 19.B 20.A 21.(1)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能达成六项共同建议,充分体现了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认同感。②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能达成六项共同建议,体现了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2)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②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等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④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中华文化持久深藏于两岸人民心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这是联系两岸的最牢固纽带。
22.(1)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2)①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②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加强经贸合作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两岸加强经贸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调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节
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两岸技术水平,增强两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共同防范经济风险。
(3)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在一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③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是维护台海稳定、实现两岸统一的要求。
23.(1)①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便利;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 ③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沿海经济技术发达,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分区乙和形成产业链。
(2)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3)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异彩纷呈,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又相互融合,构成丰厚多姿的中华文化统一体,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存在。千百年来,随着大陆居民不断迁徙台湾,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节日礼仪等早已传播至整个宝岛,使中华文化深植台湾、茁壮成长。
(4)①政府是国家职能的履行者,在两岸的经贸和文化合作中。政府要正确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加强贸易文化交流的引导,加强宏观调控。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政府要积极推动两岸在经贸、金融、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两岸有关部门要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服务,造福于人民。③政府要积极进行体制的改革,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为两岸经济的发展、文化繁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