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提升学生们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成了教师们一直研究、探讨话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94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像中学语文那样复杂,主要是以基础知识和阅读教学为主。而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用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多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以及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与阅读教学的效果有关。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教学中偏重语言表达、汉字书写等方面,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汉语表达以及语文素养。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们的阅读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新素养。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目标不断的发生着新的变化,更加多元化、创新化,要求也不断地提高。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概念、词句外,还要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情感素养、价值观念、语文素养等方面。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很大程度上带有一些情感色彩,需要学生们有感情的学习。而阅读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们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外,还要注重学生们一些阅读素养的形成和提升,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文章鉴赏,提升学生们一些内在的文化修养。通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来延伸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这是阅读教学中最核心以及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们搜集信息、认识世界
教师们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基本上都是从课本上精选文章进行阅读方法的讲解,这个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们引领学生们先去预读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筛选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个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们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以及问题的作答。同时,阅读文章,搜集有效信息的过程可以很好地推动学生们去认识文章中的世界,文章大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描述,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们去认识世界。不同的文章写作风格不一祥,写作内容也各有差异,表达的主旨思想也是不一祥的。在阅读不同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们学到不同的知识,从中认识不一样的世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可以让学生们的思维和心理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对阅读材料的预读以及信息的提炼,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一些优秀的文章,学生们在进行阅读时,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对学生们的心理成长,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近几年大力倡导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开始是比较低的,而要想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就得要抓住提升的关键点,而阅读教学正是这个有效的关键点。因此,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们思维模式的不断变化和提升,使其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情操以及审美情趣
小学生们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他们还不具备选取优秀阅读材料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们帮其选取或者给予建议,这样学生们除了学习课堂上的一些优秀阅读材料,还可以在课下自行阅读一些优秀文章。教师们交给了学生们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后,那么学生们就会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在阅读优秀文章的过程中会不自主的汲取一些优秀文化,也就潜移默化的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以及审美情趣。优秀文章的阅读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新的看法与思考,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先人或者作者的优秀思想,间接性的促进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很多思想品德以及审美标准都是在阅读中逐渐形成的,人的观念意识的形成,除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经历,就是在学习和阅读中形成的。这种影响是长久深远的,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是强化识字、写作、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
阅读材料中很多都是一些常见的词句,小学生们处在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正是打好基础,学习汉字的时候,也是形成自己语言风格以及表达方式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间内,学生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回忆自己学过的汉字以及语句,扎实的进行?忆和学习。优秀材料的阅读中必然会有很多优秀的语句以及段落,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很好地进行优秀材料片段的选取和背诵,通过鉴赏一些优秀文章的片段,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们在写作中的表达和词句的运用。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并不是很容易,这需要学生们平时的日积月累,需要学生们不断阅读优秀文章,借鉴他们写作的语言、风格和思路。
三、有效阅读的技巧
首先,要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断激起小学生们喜欢阅读的热情,这样才能长久、有效地促进学生们高效的阅读。其次,教师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由主要自己授课,转变到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学习。在教授学生们一些学习方法和技能后,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够及时地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制定出更适合学生们进行阅读学习的教学方法。再次,要帮助学生们选取一些优秀文章进行阅读,教师们毕竟是有经验的,他们大都知道哪些书本和文章是优秀的。因此,教师们的建议可以防止学生们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选取阅读材料,甚至可以减少学生们乱读文章的可能性。最后,教师们要充分利用好课上的阅读教学,因为,课上的阅读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如何有效阅读以及阅读的一些技巧。学生们在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后,就可以在课下自己高效的进行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技能以及个人的语文修养。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阅读对他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效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高效的学习语文,而且可以很好的促进他们语文素养,以及审美情趣的提升。教师们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们健康、文明的阅读,从而提升语文的教学水平。
第二篇: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 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奠基工程。其效果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寻求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是和规律,结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了解把握德育的过程特点,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把握好阶段性,在语文教育中充分体现德育教育。
[关键词] 德育 渗透 引导 体会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就像未被污染过的山泉清澈见底,源源流淌过我们的心扉,洗净我们被尘世情感沾染的泥垢。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使其成形,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
一、思想教育应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 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全校的厕所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邱少云》、《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 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八十年代的新雷锋》一课时,我在引导了学生学习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例如:我班同学赵杰得了病住进医院,她在家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两个学雷锋小组到家里帮助干家务和到医院帮助她学习,同学们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凑起来共48元,送给了赵杰。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而我所教的班中,雷锋小组的同学不论刮风下雨都定时去敬老院、车站等处整理环境卫生、送茶水。
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浅谈板书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板书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中心学校
黄钦鸿 板书设计是教师研究教材和备课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教学课堂的全过程。好的板书设计可以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现在我就自己平时教学中所累积的经验,结合教育专家们的优秀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板书设计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板书设计的要求
1、板书设计是为教学目的和要求服务的
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浓缩和精华,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明白的知识和思想主线。好的板书设计应该是教师备课时的构想,结合课堂中学生的活动及师生间的交流来完成,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目的和要求。
2、板书设计要求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可以是文中的重点词。如体现文中人物品质的词语。也可以是贯穿文章脉络的重点句子。如:
27.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鱼游到了心里
专注
忘我
(所以)鱼游到了纸上
3、板书设计要直观形象
板书设计要一目了然,浅显易懂,切忌杂乱无章。如
4、板书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板书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进行,要做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突破重难点。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两种不同的爱
↙
↘
母亲:慈祥、赞许
父亲:严厉、批评
↓
↓
给人以灵感和创作源泉
提醒、指出不足之处
↙
↘
兼而有之(幸运、成功)
只有一种(引入歧途)
5、板书设计要注意把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板书设计:
二、板书设计的主要类型
1、概括式的板书设计,主要以抓文章中的主题和中心。如:
信赖
珍珠鸟————————我 创造美好的境界
2、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主要适用于时间顺序和方位顺序的课文学习。如:
3、对比式的板书设计
利用文中的人和物对同一种环境或者事的不同态度和做法进行对比的板书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小白兔: 要菜籽 → 种白菜 → 送白菜
↑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
小灰兔: 拿白菜 → 吃白菜 → 要白菜
4、词语式的板书设计,抓住文中的关键字和词语,来理解故事的梗概。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
↙
↘
↑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
↓
↓
↓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 → 捉害虫
5、阶梯式的板书设计 阶梯式的板书设计一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便于课文内容的回顾和理解。
少年闰土
我闰土
(少爷)
(忙月的儿子)
↓
↓
喜欢
紫色的圆脸↘
↓
海边农村少年 →
头戴小毡帽
(外貌)
颈套银项圈↗ 佩服
捕鸟
↘
聪明能干
捡贝壳
(活动)↓
活泼可爱→
看瓜刺猹
看跳鱼
↗
怀念
6、回旋式的板书设计
有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文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设计回旋式的板书。
7、图表式的板书设计
利用文章中线索,逐步深入,以挖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告诉我们的道理。
小抄写员
三、板书的作用
要搞清楚板书的作用,先要知道板书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写在教案上的板书可以简略,教师自己看得懂就行。第二种是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要求精炼,抓住文章脉络,要让学生看得懂才行。
1、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合理了解。例:
长
?
猴子
? ? ? ? ?
兔子 松鼠 公鸡 鸭子 孔雀
比尾巴
短
像伞
弯
扁
最好看
2、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例:
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
↑
↑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沉默地回报爱
3、能激发学生对课文中的疑惑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
高大
鸟的天堂
第一次
榕树
茂盛
多:
到处 到处
第二次
鸟
有的 有的 有的快乐
4、能提高学生读和写同步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梳理(板书的回顾),知识迁移到自己的写话中。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树木嫩绿
春水涨满↘
↗ 夏
树木茂密
野花盛开
美丽的花园
绿色的海洋
秋
落叶飞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宝库
↘ 冬
积雪覆盖
野兽进洞↗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视野和书写习惯。好的板书可以勾勒出一副美丽的风景画,也可以成为几行清丽的小诗,还可以是寥寥几笔的人物漫画或速写等等。
四、板书设计的步骤和途径
首先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文章的体裁,类型特点,把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在教案上先设计出预想板书。
其次是考虑课堂的板书展示。要紧扣课文题目,抓文中的关键词句,从文章的主线入手,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注意从课文所表达的写作方法入手,抓住重点的训练内容。然后利用黑板的有限空间来合理进行板书展示。
五、使用板书的注意事项。
1、要边进行师生教学活动边写板书。不能在教学开始时写,这样的板书对学生起不到激发和引导思维的作用。也不能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才进行板书,这样的板书显得画蛇添足,起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时切忌花哨潦草。板书需要的是整洁美观,书写工整。因为它是学生平时书写习惯的参照物。学生佩服一个老师不仅是口才,重要的也是文才。
3、板书不宜太快,也不能太慢。板书要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板书一般都应该在师生活动的关键时出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篇: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上周听了内蒙教研室杨华老师对一完小老师讲授的两节作文课的点评,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杨华老师说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学。先谈谈传统作文在教学中的弊端是什么。
一、传统作文教学弊端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积存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效,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不合理的一面又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1、重知识、轻感受
小学作文教学一般都以写作知识为纲,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形成了较严密的作文知识体系。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往往是以传授作文知识、作文技法为己任,把本来应该是学生再现生活、充分交流互动的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脱离学生生活的教条的作文技法传授课。结果是传授的技法越多,学生写作时所受的框框就越多,使写作活动变成一种艰难痛苦的事情。
2、重指导、轻自主 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几乎主导了学生作文全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受到压制。作文课以教师传授作文知识为主,学生以接受知识,记忆知识为主;作文训练以模仿范文为主,很少从语言交流的内在动机和鲜活的学生生活入手;教学结构上以“教师讲——学生写——教师评”为经典模式,以文字操作为主要活动,教学活动平面、单
一、僵化。
3、重形式、轻内容
但凡学生每写一篇作文,无不是按照书本的范围,考试的要求,教师的指导完成的。要求写记叙文就不能写成应用文,而且还必须做到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生动感人。作文内容的单调,写作格式的刻板,作文要求的成人化、文学化,使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厌烦。结果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的苦,写的累;文章内容不具体,满纸空话;没有真情实感,满纸假话;千篇一律,满纸套话;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瞎编乱造,要么抄袭范文,以至草草写完,交差了事。
4、重结果、轻过程
当我们收上来厚厚一叠作文本,并花上
一、两周时间批改完毕后,才会如释重负般地认为这次作文教学总算完成了。其实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多元的活动过程。在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应该是先有生活,再有作文,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生活再现于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在充分的口语交流、书面交流活动中,享受到交流沟通的愉悦。那么我们都知道写作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小学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在写作方面为学生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深入生活,克服惧怕心理,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作文是无处不在的。要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选择真实的材料,打开思路,不要总是写捡钱包、上车让座、帮老大爷背包袱之类的陈旧话题;奇思妙想是作文,烦恼忧愁是作文,爸爸妈妈是作文,游山玩水是作文„„当我们认清了作文,捅破了那个让我们感觉高高在上的、很神秘的窗户纸时,作文就不再可怕了,作文太难,思想压力大,未写先怵的情绪就会相应减轻了。
深入生活,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写作就是把我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大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让我写写不出来,可是你让我说,我能说”。在课余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凑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什么新闻、童话故事、动画片等等,可一到写作文就“哑口无言”了。这就要求学生变“我要说”为“我要写”,用笔来畅所欲言;另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小朋友讲,“我将来也不当作家、文学家,学习作文没用”。其实,无论从事哪一行,都是离不开写作的。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了。
第二,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五册《小摄影师》这一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每个学生都能简单的答出,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老师不用做任何的评价,可以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小男孩”和“高尔基”,将课文内容表演一遍。这样,同学们对两人的表演就会饶有兴趣,老师可以在当旁白的同时,相机插入引问。如高尔基收到纸团时,老师问:“小男孩再来时还扔纸团吗?”在小男孩很有礼貌地向高尔基问好时,老师问:“再来时,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时会说些什么?怎么说?”„„两位同学表演完以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所插入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表演和引导,第二次小男孩去高尔基家的情景仿佛就在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动笔写,就不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会把小男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得活灵活现了。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的说发展到“主动”的写,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作文训练。
第三,读写相结合,让学生融入阅读。
如果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再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和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结果定会造成“读写分离”;如果学生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就不能去体验“作文”的快乐。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激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有趣;其次,教师自己也要喜欢并坚持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从书中吸取营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激发创作灵感,孔子曾警示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因此,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第五,期望要适度。
成功的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取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的成功点、闪光点。
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首先分年龄阶段进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如下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述,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5---6年级)”。
其次,分层次施行“弹性作业”,对后进生降低要求---要求不离题,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就行了,意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优生“压担子”,加大写作的量,不仅篇幅长,而且要有新意,有中心,有条理;对中等生则要求踏踏实实地写,争取一篇比一篇好。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切近自己的目标。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可以在作文本中写上“‘××’字真好!”“过渡巧!”“这一段精彩极了!”等类鼓励的评语。
最后,发表欲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学校的红番茄小报投稿,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勇往直前,享受成功的快乐!
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为目的。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第五篇:浅谈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水南中心校胡薇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因而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美感、乐感、情感、语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项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扬“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篇章、段落)的含义、情感、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管感受,毫无疑问,这大大有助于对课文的体会和理解。
二、朗读还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好方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鲜明、形象,从而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荷塘月色》一文,朱自清先生在此时没有着笔写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触。“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才是真实的原本的他。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虚伪,只“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在当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因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趁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这个时候,“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然而这一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去朗读,从读中领悟,那才是上佳的教学方法。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
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海上的日出》、《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三月桃花水》、《春潮》(北师版)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海上的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四周非常清净,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
哪里是谁,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朝霞直射海面的壮丽景观。“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努力上升„„”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春潮》(北师版),潮来了“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了!”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