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第四单元(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09:0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版二年级第四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二年级第四单元》。

第一篇:部编版二年级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说明

一、单元主题:可爱的祖国

二、教学内容:

8、古诗二首

9、黄山奇石

10、日月潭

11、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词音韵美和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大好河山的情怀。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应用。

四、单元教学重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会认、会写的字,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课堂上敢说、乐说、能与别人交流,提高自己说话的水平。

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利用关键词语理解黄山奇石的“奇”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2、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应用。

3、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五、教学建议: 学习本单元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能力,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大好河山的情怀。

六、本单元教学课时:10课时

8、古诗二首

授课课题:古诗二首

一、教学内容及说明: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名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全诗写景,整首诗歌气势磅礴,写出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

二、教学目标及说明: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准确读写“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有以下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三:教学重点及说明

重点: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识记生字、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难点: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说明:理解诗句,明白道理,体会诗人的感情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学习这篇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句的道理,体会诗人的感情。注意激发学生去观察插图,通过图文结合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和诗歌的意境。说明:努力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文章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基本流程:提问导入→小组合作探究→扩展、提升→作业清,完成有针对性的作业→小结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大约5分钟)

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画画,今天老师就找了一幅画请同学们欣赏(出示《登鹳雀楼》图画)。在我国唐代,有一个大诗人叫王之涣,有一天他来到黄河边,看着夕阳挨着黄河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觉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还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所以就登上了一座楼,眺望远方,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诗歌《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大约15分钟)

问题一:谁能够说说诗人登上的楼叫什么? {设计意图}课题中出现了两个生字“鹳、雀”,先从课题解决生字。(师生活动)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教师泛读,学生在生字下面画出记号,读准字音。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诗歌,读出感情。问题二:你是怎样识记生字的?(大约10分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师生活动)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2)、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全班交流、指名扩词,能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4)、再次朗读诗歌。

问题三:古诗第一、二句描写了什么?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诗人是站在哪里进行观察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

1、指名读古诗。

2、集体讨论诗句的含义。

3、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指导书写(1)、“黄”字的第八笔竖画应该出头。(2)、学生练字,教师指导。(3)、学生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大约5分钟)

今天,我们去看下一个景点庐山,跟随唐代诗人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和景象。(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二、小组合作探究(大约15分钟

问题一:你从这首诗歌中发现了什么美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诗歌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表达观点。(师生活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2、出示生字,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3、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问题二:试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诗句,结合课文图画说说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写这首诗的?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思考,让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大致领悟诗意,并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师生活动)

1、细读古诗,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和诗句。

2、小组间互相讨论并解释诗句和理解情感。

3、学生比赛读古诗,读出感情。指导书写

(1)、教师讲解、范写,引导学生注意“照、庐、烟”的书写。(2)、学生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三、拓展、提升

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四、作业清,完成有针对性的作业。

1、我会组词

楼()依()层()黄()尽()照()川()烟()挂()炉()

2、我会补充古诗(1)、()依山尽,黄河()。(2)、()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五、小结

你在课文中学会了哪些生字?学习了《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以后你会怎样向你的父母介绍庐山瀑布?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黄山奇石

授课课题:黄山奇石

一、教学内容及说明:

黄山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旅游圣地。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的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对应,便于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在头脑中浮现出这些奇石的样子。

说明: 在读中感悟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初读课文时,了解黄山在什么地方,有趣的奇石名称;再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这些奇石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进一步体会奇石的生动有趣。在学生谈体会时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增强感性认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启发学生注意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结合课文内容读出自己对黄山奇石的喜爱。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课文的结尾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动笔画一画;还可以结合学生找到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根据奇石的样子起名字。

二、教学目标及说明: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朗读、观察与想象中认识黄山、了解黄山,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说明: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及说明:

1.正确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和多音字“都”;正确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2.指导朗读、背诵,启发想象,重点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说明: 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它兼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图画。

四、教学问题及说明:

教学本课前应做好较充分的准备工作:黄山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甚至没人去过。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孩子找找关于黄山的图片,还可以观看有关的风光片,认识黄山,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学生喜欢黄山。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法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七、教学过程:

基本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小组合作,展示质疑→拓展延伸,升华主题→小结→作业清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一: 昨天晚上同学们收集了我国著名风景区黄山的资料,谁想来介绍介绍?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大概了解黄山。

交流、补充。教师边演示课件边介绍: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其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为四绝。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导游去游览黄山四绝之一──奇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资料交流 看课件,听老师介绍。齐读课题。理解“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问题二:谁能把生字读得最准确?

【设计意图】 :使学生能正确读准本课生字。1.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课件出示生字: 帮生字找朋友。学生说词语,教师选择两个板书 5.借助生字读熟课文。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6.再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课文后的注音认一认。⑴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遇到不会的字要主动向其他同学请教。⑵组员互当小老师,带领全组同学认读生字。

⑶组长检查组员学习情况,并进行抢答。⑴齐读。⑵同桌互读。⑶开火车检查。给生字组词,并写在课本上。自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问题三: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正确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2.读一读: 出示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

3.记一记,记住生字的写法。

4.写一写,把字写得工整漂亮。⑴仔细观察生字,同桌交流字的写法。⑵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评议。⑶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⑷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认读课件出示的生字。自由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同桌检查、指名读。仔细观察生字的特点,交流自己的记字办法。⑴仔细观察生字,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么写? ⑵观看老师范写,集体评议。⑶在书上描红练习。⑷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第二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要求书写的生字。

2、指名朗读全文。

二、小组合作,展示质疑

问题四: 文中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奇石?

【设计意图】:在朗读、观察与想象中认识黄山、了解黄山,喜爱黄山。

1、读读想想

⑴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⑵学生汇报,师板书:

2.看看读读: ⑴课件演示: ⑵在这几种奇石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请你自由选择景点,练习朗读。

3.汇报交流、指导方法: ⑴指名交流,说说自己选择了哪块奇石,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能把石头的样子表演出来吗? ⑵以“仙桃石”为例,重点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怪石动作的几个字“飞、落”,板书在黑板上,并请学生用动作表演出来加深印象。还可以请学生为表演的同学配音,要读出同学动作的有趣,这样又进行了朗读的指导。

4.读读演演: ⑴用同样方法分组自学其他怪石。

⑵学完后,小组在全班交流中进行展示读。(相机课件出示黄山奇石。)5.读读背背

⑴练读全文,愿意读哪个自然段就起立读哪个? ⑵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背诵,看谁背的又快又好。(当堂不能背的同学课后完成)读书、汇报 观察奇石图片 选择景点,练习朗读,准备交流。说说仙桃石的样子,找出描写仙桃石动作的词“飞、落”,做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形象,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仙桃石的喜欢。按照介绍仙桃石的方法介绍其他奇石。选出写得最生动有趣的段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或几段练习背诵。背诵展示。

6.配乐朗读,美读感悟(1).看配乐风光片。(2).师:黄山石真是奇妙,无论是仙桃石,猴子观海,还是金鸡叫天都,处处都引人入胜。让我们一起到秀丽神奇的黄山,去领略黄山的美,让我们一起带着赞叹之情朗读课文吧──在音乐中齐读。欣赏 有感情朗诵

7、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问题五:谁会学着写一写石头的样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

写“奇” 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投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们也来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发挥想象,选一块石头写下来。

四、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

2.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l)“猴子观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2)“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3)“金鸡叫天都”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4)“仙桃石”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介绍画怪石。

4、.在“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这几块奇石中挑一块画下来,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怪石画下来,并取上名字。

5、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仙桃石 金鸡叫天都

七、课后反思

第二篇: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童话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的成长会起到非同寻常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开启孩子的思想,对复杂生活的单纯反映可以使孩子易于接受,并且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美感、愉悦童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充分获得快乐。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 内容简说

彩色的梦

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写出了“我”的美好梦境,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枫树上的喜鹊 这篇童话讲述了作者在观察喜鹊一家时的开心事,表达了作者热爱动物的情感。

沙滩上的 童话

本文按“总—分”的形式,写一群孩子在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的故事,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天性和勇敢、善良 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我是一只 小虫子

本文是一篇童话,用第一人称的方法讲述了当一只小虫子的烦恼和 乐趣,告诉我们生活有欢乐,也有烦恼,只要有乐观的心态,一切都会 变得美好。

单元学习目标

1.会认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词汇。

3.要能在阅读中想象故事内容,拓展思维。

4.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感悟童话故事的美好,并联系生活,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

单元学习重点

1.会认50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般、姨、母、围、净、劲”等字的笔顺。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单元课时分配 12课时

8.《彩色的梦》 ………………………………………………………………………2课时 9.《枫树上的喜鹊》 …………………………………………………………………2课时 10.《沙滩上的童话》…………………………………………………………………2课时 11.《我是一只小虫子》………………………………………………………………2课时

语文园地四 …………………………………………………………………………… 4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注意要在学生朗读课文、口味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的美好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吗?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二是从“我的彩色 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9)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明白了什么?

(3)用不同的颜色的铅笔画出来的。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 读出惊讶的语气。

(3)“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 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又大—又红!”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什么是精灵?(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形旁表意的角度理解“叮咛”二字的意思。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3.全班交流。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教学反思:

61.认读生字新词。

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都有些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认识枫树。

(1)找出描写枫树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描写枫树的句子,这里把枫树比喻成什么?

生: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3)师: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能遮荫,枫树遮蔽了村里的渡口。3.认识喜鹊。

(1)认识喜鹊阿姨,我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她为喜鹊阿姨。这里体现了我的什么特点?

(2)我也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六只小喜鹊为喜鹊弟弟。多么天真活泼 的孩子。

4.在介绍枫树和喜鹊的时候,我用了两个“我喜欢极了”,从这里可 以看出我对枫树、对喜鹊怎样的感情呢?

三、品读领悟,体悟情感。

1.现在请孩子们仔细地读一读 4-12 自然段。

(1)找出写喜鹊语言的句子。

(2)喜鹊在忙些什么呢?

2.汇报交流展示喜鹊在忙些什么。

(1)喜鹊在忙些什么呢? 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 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2)仿写拓展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3)体会这里的“?”的作用。

说明喜鹊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其实还有很多,还没有列举出来。那 同学们来帮他列举一些吧。

(4)学生汇报。如:一会儿教他们捉虫子,一会儿教他们飞翔? 3.交流喜鹊语言的句子。

(1)找出句子。

A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到。

B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C 问喜鹊弟弟: “鹊!鹊鹊鹊?”

D 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 “鹊!鹊鹊!鹊鹊鹊!”

(2)体会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3)体会句中的“?” “!” “??”的作用。

4.身临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鹊的叫声,上台展示。“鹊!鹊!鹊!” “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

四、拓展延伸。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喜鹊还会说什么……

(1)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童话。

A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B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 ____________”

(2)课堂交流,师给予评价

五、主题升华。

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

六、作业。

1、找像这样有趣的童话书读一读。

2、再读课文,体会“?”“!”“……”的用法。

教学反思:

10们战胜邪恶、赢得胜利的无比兴奋的心情。指导读好。)

(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听老师老师朗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

(3)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偷偷”来理解:“偷偷”说明我们怕大人知道批评我们贪玩,制止我们去玩。于是只好不告诉大人,私自去玩,还自以为大人不知道。可事实上,妈妈或许见我们玩得很高兴有意思,并没有责怪我们。只是见我们没按时回家有点担心我们,便找来了。引导学生充分说,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4)“妈妈开心的笑了”说明什么?他*的话又说明什么?(妈妈已认可了我们的活动也很有趣;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宽容心的妈妈。)

(5)“我们这群孩子都坚持说”都说些什么呢?仿照2、3自然段人物的语言发挥想象说说。(一个小伙伴说:“阿姨,您是我们救出来的公主”。“您好漂亮,阿姨像公主一样漂亮!”另一个小伙伴说。……体会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

(5)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三、小结。

回到课题,我们本课的童话指什么?(小朋友玩耍时想象的一个故事;小朋友做的有趣味的游戏;孩子们的生活也可以如童话一样有趣、美好。)有人说,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童年像一首朗朗上口的诗,童年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彩画……你们的童年有什么有趣儿的事呢?(学生自由说。)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习作。

五、板书设计。沙滩上的童话 快乐天地 垒筑城堡 童贞童趣 编织童话

教学反思:

11、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屁、股、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股、尿”等8个生字;会写“屁股、苍耳、留神、干净、列车、从来、幸运、比如、使”等8个词语。

2.熟练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当一只小虫子虽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有趣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要热爱生活。

4.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童年,热爱生活。【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当一只小虫子虽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有趣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要热爱生活。【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童年,热爱生活。【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提问引入。

1.师:当一只虫子好不好?(生:不好)

2.师:那你们愿意当一只虫子吗?(生:不愿意)3.师: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4.师: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的小朋友,他的想法却和你们的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想的?

5.揭示课题:我是一只小虫子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1)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2)借助拼音拼读不认识的生字。

(3)将课文读通顺,存在问题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4)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5)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汇报初读情况。

(1)课文主要有多少个自然段。

(2)分男女生对读课文,看看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或者读错的字。(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看看哪些生字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解决。

314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陀、螺、键”等10个生字,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玩耍中主动识字,养成主要识字的好习惯。

2.积累各种各样形容心情的词语,我们的所有心情都可以通过词语表现出来。3.学生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教育学生细致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5.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关于观察、乐于表达的能力。

6.通过书写提示,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占格方法以及写法。7.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24个节气。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8.阅读《手影戏》,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学课时】

4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玩具引入。

1.出示孩子平时喜欢玩的玩具。陀螺 键子 不倒翁 玩具枪 橡皮泥 溜溜球 遥控坦克

2.孩子们看看这些玩具你们喜欢玩吗?把你最喜欢的玩具与同桌交流。3.引入新课:识字加油站。

二、识字加油站。

1.根据玩具的顺序,多媒体出示玩具,并借助拼音认识新字。2.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试试吧。

3.开火车读这些玩具的词语,查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螺、毽、倒、枪、橡、控、坦。5.你还认识哪些玩具的名称,先和同桌交流。

6.全班交流:你还认识哪些玩具的名称,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7.拓展:孩子们,我们平时都喜欢玩玩具,那么,在玩玩具的时候我们要先认识它们的名称,才能和它交朋友哟。

二、字词句运用。

1.根据要求积累词语。

(1)按要求积累词语。

(2)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情况。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A 形容生气:愤怒 怒骂 生气 痛恨 怒斥 气愤

B 形容高兴: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欢天喜地 欢呼雀跃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喜笑颜开 喜不自胜

C 形容难过:伤心欲绝 愁容满面 泣不成声 抱头痛哭 欲哭无泪 泪流满面 伤心痛哭 失声痛哭

(4)孩子们读一读。

(5)请孩子们把这些词语积累在书上。

2.照样子,说句子。

(1)出示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窗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2)学生读一读。

(3)你会像这样说句子吗?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4)请同学们自由汇报。

(5)出示句子:妈妈一回家就忙起来了。

(6)同学们读一读。

(7)学着说句子: ……一……就……:

(8)请同学与全班交流。

三、师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对我们国家的影响非常大。

第 二 课 时

一、游戏引入。

1.师:孩子们,我们现在来做个看图猜字的游戏,好不好? 2.出示两幅图,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猜猜这是两个什么字? 3.学生猜出:看、想。4.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5.师:养成边看边想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可有帮助了。今天我们就边看边想,学习写话。

6.揭示课题:看图写话。

7184.今天,我们要学习《手影戏》这篇课文,你想知道宁宁在玩手影戏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二、初读课文,疏通段落

1.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听课文朗读录音。2.说一说:宁宁在玩手影戏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自由拼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2)标出自然段,数一数课文有几段。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大家评价。

三、感知课文,指导朗读

1.朗读全文,思考:宁宁和那个男孩都做了什么手影?

(1)学生说,老师随即出示图片。宁 宁:小鸡(找妈妈)狗(跑出、冲过去)鸽子

男孩儿:猫(跳出、扑来)大老虎鸽子(2)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3)指导分段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换位假设。

(1)那个男孩变出老虎时,如果你是宁宁,你会变出什么?(2)结果会怎样呢?(3)你认为变出什么最好?

3.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宁宁和那个男孩为什么后来都变出了鸽子? 指导朗读第四段,体会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快乐,学会主动宽容他人。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有哪些字音没读准,应该怎样读。

四、学生表演,加深感悟

1.同桌合作表演。

2.推荐代表上台表演。问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表演,在评议过程中体会“跳出”“扑来”“跑出”“冲过去”的不同。

五、老师总结。

第三篇: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 / 鹳雀楼。全班齐读。生再读。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楼(楼房)(高楼)依(依靠)(依然)尽(尽头)(尽力)欲(欲望)(欲念)穷(贫穷)(穷人)层(云层)(层次)瀑(瀑布)(飞瀑)布(一匹布)(瀑布)炉(火炉)(炉子)烟(烟雾)(烟气)遥(遥远)(遥望)川(山川)(四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怎样呢?看图,读句,想。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笔画: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 引读——

引: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景色)这是因为——?让生试说。(登高才能望远)引出——所以中国就有一句俗语叫做:站得高,看得远。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看下这首诗(播放歌曲)

多美丽的景色啊,白日、远山、黄河、组成了一幅壮美的景象,让我们也胸襟大开,想要登高远望,看到千里之外更开阔更高远的地方,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在作文中用到它,也有人把他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理想。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编的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自己。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1、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3、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4、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5、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6、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说什么?

三、初读,检查预习

1、全班自由读。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4、全班齐读这首诗。

四、合作探究

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该做什么

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

要求: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全班交流

1、通过交流,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2、指名汇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了表现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学过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六、指导朗读

1、师出示录象,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

2、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注意古诗韵律和节奏。

七、作业:

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挂前川气魄雄伟 三千尺景象壮观 落九天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2.师用曲线划出“黄山风景区”。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请你来谈谈。

3.师介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1)“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

4.理解“奇特”

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

5.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用“——”划出,交流

三、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

2.标序号,读通课文;

3.完成课后2、3题。

检查自学:

1.注意“状”和“琴”的写法。

2.“形”和“雄”的部首(右边)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课后2、3题。

“每当„„时候„„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

四、熟读课文,理解第一节

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交流:

第一句:地理位置。

第二句:写山上多奇石,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通过想象和联想,给它们起了一些有趣的名字。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

3.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5人分节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2.交流板书

二、学习课文

(一)第二节“仙桃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讨论理解:仙桃石奇特在哪里?请你用曲线划出有关词句。

归纳板书:①形状像桃子;②巨大;③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④险,“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⑤牢,尽管它与下面的山石接触面很小,但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

3.在引读和提问中理解:

看到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就会使人想象到——(它似乎„„落地太快)。因为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石盘子)。因此第2、3两句是作者的想象。

第3句是什么关系的句式?(因果)通过想象将“仙桃石”神化的两个词是——(似乎、也许),突出了仙桃石的奇,也使文章生动有趣。

(继续读)尽管——(这样„„)还是——(牢牢„„)。这组关联词是什么关系的句式?(转折)进一步写出了“仙桃石”之奇。其中的“这样”就是指——(只有„„石盘子)。

4.齐读并小结:我们通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懂了第二节,了解了仙桃石是块奇特的石头。

(二)第三节

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三节,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

交流:形象逼真

2.再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一动不动,蹲,仿佛在观看)——拟人手法。

(三)第四节

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第四节。

1.首先请自读,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

特别有趣

2.再读,请你用曲线划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在哪儿的句子。交流。

3.这写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你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和“五老”神态、心情的词。自读体会。

4.引读:

“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每当„„啼叫),可是,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走来)。原来“金鸡”和“五老”是同一山顶上的一组大石头。

同一组石头为什么会有两个有趣的名字?书上哪句话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

小结:同一组石头,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却不一样,真是特别有趣。

5.齐读第4节

(四)第五节

1.读文,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还介绍了哪些?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

2.作者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节;

2.仿照课文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来写,看谁写得最生动。【板书】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仙桃石飞落

金鸡叫天都伸对叫

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作业设计与布置】

★该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组词。

徽()尤()陡()状()臂()峭()微()龙()徒()壮()避()消()★★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的云海()的山峰()的画家

()的风景()的岩石()的雄鸡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3.你去过黄山吗()

4.妈妈,你带我去黄山玩一趟吧()★★★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l)“猴子观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2)“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3)“金鸡叫天都”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4)“仙桃石”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黄山不仅因奇石而闻名,还有著名的“云海”。请你收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读一读。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资源: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1).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湖(湖水)(湖面)绕(围绕)(缠绕)围(包围)(围巾)胜(胜利)(胜出)央(中央)(央求)岛(小岛)(岛屿)华(华丽)(中华)隐(隐身)(隐约)约(约定)(约好)纱(面纱)(纱布)童(童年)(童趣)境(环境)(仙境)引(吸引)(引出)客(客人)(请客)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读.(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以情激趣.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日月潭的美景。2.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3.合作交流.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课题。1.出示以下生字词:

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2.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 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3.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4.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1)日月潭的位置: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能把这两句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说话训练: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

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日月潭在台湾省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自由放声读。(突出“最大”和“高山”)请同学们在读读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除了介绍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以外,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第二句话)

你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让学生质疑“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二词。

请同学们看看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帮帮这位同学?(出示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鼓励积累: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和句子?(指名读)同学们也喜欢吗?喜欢的就把它划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2)日月潭名(3)字的由来:

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指名汇报)

4、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对呀!作者用词真的很形象、生动、具体、准确!第二句话中用了一个“圆圆的”和一个“弯弯的”,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能把它读一读吗?(指名读---生生评读---男女生赛读)

4、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三、日月潭的美景: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3、师: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①、汇报“清晨的景色”:

A、谁喜欢“清晨”的景色?(指名读)

B、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不清,蒙蒙胧胧的)C、除了飘着薄雾的日月潭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灯光、晨星)(板书:隐隐约约)

D、字词训练、调动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像“隐隐约约”这种形式的四字词语,能说一说吗?

E、看到“隐隐约约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这个早晨的日月潭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F、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G、鼓励积累:清晨的日月潭真美呀!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吧,咱们课后再把它积累到“好词佳句本中”。(鼓励积累好词好句)②、汇报中午太阳高照的景色:

A、谁喜欢“晴天”的景色?(指名读)B、想看看“艳阳当空”的日月潭吗?现在看到的日月潭,一切都很清晰。(板书、理解“清晰”)

C、看到太阳底下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D、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找伙伴读---师生合作齐读。E、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③、汇报日月潭蒙蒙细雨的景色:

A、谁喜欢“雨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细雨蒙蒙”的日月潭吗?(理解并板书“蒙蒙胧胧”)C、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鼓励学生积累这一对反义词。

D、看到蒙蒙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E、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指名小组赛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F、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4、读思结合、加深体验。

1、师:日月潭的风光实在太美了,老师真想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日月潭的风光,该用什么词语好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山河壮美、湖光山色”等,待有学生回答“风光秀丽”一词时,马上切入课文)

2、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示范读---赛读---生生评读---齐读。(突出“风光秀丽”和“许许多多”)

4、引导背诵。

四、诵读全文。

1、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把你们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它背下来。

2、试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积累运用、综合实践。

1.激发积累兴趣,教给积累方法。师:你喜欢日月潭吗?课文用了很多好词好句把日月潭写很美很美,课堂上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好多,课后我们就把刚才画下来的好词好句收集到你的“好词佳句锦囊袋”中。

课后还有这一些,喜欢的话也可以把它摘抄下来。老师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隐隐约约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蒙蒙细雨

风光秀丽

点点灯光

湖水碧绿

太阳高照

许许多多

2、谈感受、升华教育:

A、师:刚才同学们游览完日月潭,有什么感受呢?能谈一谈吗?(相机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并激发渴望回归的感情)

B、师: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景色如画!其实我么的家乡番禺,我们的化龙也很美!要是我们的宝岛台湾也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该多好呀!

3、给予展示的机会,鼓励实践运用。

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台湾、热爱台湾,课后让我们把搜集来的这些图片配上一两句话,可以的话争取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下节课我们来办个“台湾在我心中”的图片展,大家都来当当小导游,介绍介绍我们的宝岛台湾,好吗?

六、指导写字

1、学生书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2、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板书设计 10.日月潭 台湾最大的湖

台中附近山名胜古迹 日潭月潭风光秀丽

11.葡萄沟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识记“葡萄沟、碉堡”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葡萄沟。

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

预设:葡萄沟在哪里?(出示幻灯片,找一找葡萄沟)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沟(山沟)(水沟)产(生产)(产品)梨(香梨)(雪梨)份(月份)(年份)种(种树)(种植)搭(搭配)(搭档)棚(凉棚)(草棚)淡(淡然)(清淡)够(足够)(够好)好(爱好)(好客)收(丰收)(收拾)城(进程)(城里)市(市民)(市长)留(留下)(去留)钉(钉子)(图钉)利(利益)(利用)分(水分)(盐分)味(味道)(气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3、检查朗读情况。游戏识字。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导读:

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但“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2.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朗读第二自然段。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

四、多元对话,合探解疑(重点)

(一)学习第二段同桌交流汇报。

1、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用图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3)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通过表演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6、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二)、学习第三段

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幻灯片,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7、观察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鲜味甜)

五、审视文本,放胆质疑

1、回顾课文,自主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预设:第四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夸夸自己的家乡,收集家乡的资料。

板书:

11.葡萄沟 出产水果品种多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干色鲜味甜

老乡热情好客真是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

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卧、限、乘 昌(新昌)(昌盛)铺(店铺)(铺子)调(空调)(调解)硬(坚硬)(强硬)卧(卧室)(卧铺)限(无限)(有限)乘(乘客)(乘法)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2)云朵像羊。(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二、学习留言条。

1、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学生写留言条。

3、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2、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3、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二、我的发现。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四、我爱阅读。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自由读,想一想: 画家乡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她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高高的竹子。那个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他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图书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朋友,你的家乡一定也很美,请你画出来吧!(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请同学汇报。

4、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基础训练

(51

分)

1.读拼音,写词语。(12

分)

xiānɡ

huá

tiān

ɡǒu

lóu

cénɡ

zhǎn

xiàn

ɡuà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

分)

(1)我用钉(.

(2)爸爸抽空(.

(3)热情好(.

(4)许多人都(.

)子把凳子钉(.)带我去看“空(.)客的老乡摘下了好(.)去过黄山的天都(.

)好了。(dīnɡ

dìnɡ))中飞人”表演。(kōnɡ

kònɡ))多葡萄。(hǎo

hào))峰。(dū

dōu)

3.我会填。(9

分)

(1)()穷()尽

()形()状

树木()()

(2)一()葡萄

一()奇石

一()湖水

(3)流动的()

弯弯的()

美丽的()

4.用加点字词的反义词填空。(10

分)

(1)面对()敌,他毫不示弱,终于夺得了胜利。

(2)小明经常把()号当减号,所以常出错。老师指正后,他就改..()了。

(3)要想获得(),必须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4)我们不能光看一个人的外表,要看他的.()心美不美。

5.把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一排。(填序号)(6

分)

(1)①清晨

②正午

③午夜

④傍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

日月潭

②中国

③光华岛

④台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

爷爷

②叔叔

③我④弟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凉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日月潭吸引了中外游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

(对的打“√”,错的打“×”)(8

分)

7.日月潭、阿里山、庐山都是台湾的风景区。()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9.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10.留言条要先写什么事,再写是留给谁的。()

三、课文填空

(14

分)

11._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2

分)

12.到了______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______的、______的、紫的、暗红的、__________的,__________,美丽极了。(5

分)

13.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南边

像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4

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黄山的奇石。(3

分)

四、阅读训练

(12

分)

台湾的蝴蝶谷

祖国宝岛台湾的气候温暖、水源(yuán)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

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bān)斓(lán)的蝴蝶飞过

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yào)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

缤(bīn)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piān)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15.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2

分)

(1)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2)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16.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2

分)

()过花丛



()过树林

()过小溪



()到山谷

17.用“——”画出表明蝴蝶谷名字由来的句子。(3

分)

18.你喜欢蝴蝶谷吗?为什么?(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天地

(15

分)

19.仔细观察下图,以“公园一角”为题写几句话吧!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1.香炉

华丽

天狗

楼层

展现

披挂

2.(1)dīnɡ

dìnɡ

(2)kònɡ

kōnɡ

(3)hào

hǎo

(4)dōu

3.(1)山

(2)串

(3)空气

月亮

景色

4.(1)强

(2)加

(3)成功

(4)内

5.(1)①②④③

(2)②④①③

(3)①②③④

6.(1)葡萄沟是个多好的地方啊!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3)中外游客被日月潭吸引了。

二、7.×

8.×

9.√

10.×

三、11.飞流直下三千尺

12.秋

淡绿

五光十色

13.圆圆的太阳

日潭

弯弯的月亮

月潭

14.仙桃石

金鸡叫天都

猴子观海

四、15.(1)五彩缤纷

(2)翩翩起舞

16.飞

穿

17.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蝴蝶谷。

18.我喜欢蝴蝶谷,因为蝴蝶谷的景色太迷人了。

五、19.例文:春天,公园里万紫千红,鸟语花香,充满了勃勃生机。

桃花

红了,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在春光里自由地飞翔。

第五篇:二年级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口算题,学生与教师比赛,引出乘法简便。3+3 5+5+5 8+8+8+8+8+8+8 9+9+9+9+9+9 4+4+4+4+4+……+

415个

2、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问:你在哪见过乘法? 3、3×2=6中间是什么?怎样读? 问:这节课你还想学什么?

二、自主探究:

1、观察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特点。(口算题)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加法能用乘法计算? 判断下面的算式能否用乘法计算: 6+6+6 3+5+1 7+7 2+2+2+2+2

2、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 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 3×5 5×3 5×5×5 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听老师怎样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5+5+5(1)看,相同加数是几。5(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3个5

(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3×5或5×3 问:3是什么?5是什么?

有错的同学改正。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3、5+5+5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板书:5×3或3×5)3+3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板书:3×2或2×3)学生独立改写:8+8+8+8+8+8+8 9+9+9+9+9+9 4+4+4+4+4+……+4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15个

仿照老师的写一个加法算式。问:几个几?改写成乘法算式。

4、出示一幅图。每行4朵花,共三行,一共有几朵花? 用乘法算式表示:4×3或3×4 横着看:3个4 3×4或4×3 竖着看:4个3 4×3或3×4 问:看法不一样,乘法算式怎样?

师:3×4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师:中间的乘号是由300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

5、回忆,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说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拓展运用:

1、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5+5+5+5+5+5 6+8+2 100个5相加 2+2+2+2 7+8+10 a+a+a+a+a+a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3、连一连。

5+5+5 4+4+4+4+4 4+4 3+3+3 2+2+2+2+2×5 3×3 3×4 3×5 4×

54、回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有乘法。

5、开放题:6+6+6+5写一个含乘法算式的式子。答案可以是: 6×3+5 6×4—1 5×4+

3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德育点:

培养学生养成探索、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

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游戏:

1、用花摆出4个2或2个4,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

2、自由摆,摆成几个几,列算式。汇报: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乘法算式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一幅由5个气球的图,说明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两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样计算?学生尝试做。

+ 5 + 5 = 15 5 × 3 = 15 或

× 5 = 1

5因数 因数 积

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名称 5×6=30 4×2=8 6×3=18

3、出示例3图,让学生看明白图意,列式计算。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先看图再写算式。

2、列算式。3个8相加,和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做第4题。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要求填数。

4、开放题:一堆蛋糕,上面的规格:3×4 怎样装?

蛋糕:30克×12枚 说意思,再说说怎么包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2、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

德育点: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

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

1、摩天轮上每个吊箱有几个人?有几个吊箱?一共有几个人?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边提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

3、小组汇报:

4、自己用小棒摆你想摆的图案。再照课本45页的图摆,算一算你用了几根小棒? 汇报:我摆的是什么?用了几根小棒?

5、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展运用:

1、出示4个花瓶,每个花瓶有3朵花。

每束有()朵花,共有()束,一共有()朵花。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3、5乘6 写作:()×(),6乘5 写作:()×()

4、出示4盘苹果,每盘3个。求一共有几个?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个()相加。乘法算式是:

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5+5+5=()×()

2+2+2+2+2+2+2+2+2=()×()

6、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5个2相加是几? 3和4相乘是几?

7、开放题:用12根小棒,摆出2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3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4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6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 2、2~6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能力点: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德育点:

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小棒、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

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4、编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 5×2=10 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 “二五一十”。

(3)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试编出口诀。

(4)小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交流,完成板书。5、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熟记5的乘法口诀。

三、拓展运用:

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

一边说: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一边说: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一边说:三五十五,一边伸出三只手:……

2、做“做一做”。

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

3、答对正确答案,往前跳。

0 5 ? ? ? ?

4、对口令:

一五()()()()一十 四五()()

三五()()()()二十五 二五()()

先师生对,再生生对。

5、猪妈妈找孩子。

小猪身上写算式,妈妈身上写口诀。

6、小猴送信。

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小猴的信上写1×5、3×5、5×4、2×5、5×1、5×3、5×2、5×3+5、5×5-

5、4×5的算式。

问学生用的哪句口诀?

7、开放题:出示钟面,问: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2大格,能用5的乘法口诀吗?拨分针,说几分钟。

拓展: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出5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一五()()()()一十 四五()()

三五()()()()二十五 二五()()

3、听口诀写算式。

4、计算并说口诀。

5

二、拓展练习:

1、比一比。填上“<”、“>”、“=”。5×2 10 5×5 20 4×5 16 3×5 17 5×1 1 2×5 9

2、连一连。5×3 15 17-7 14-9 10 5×1 5×5 20 4×5

30-13+3 25 33+2-10 2×5 5 5+5+5

3、列式计算:

(1)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2)53页第8题。

先弄清画面的内容,说一说画面上提供了什么信息,题目要求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表述,初步体会怎样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和怎样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独立完成。

4、开放题: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认识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能力点:

会解决简单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难点:

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来了,各种植物都发出了新芽,同学们种的向日葵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发芽了,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好吗?

二、自主探究: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主题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棵幼苗上有两片叶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 两棵幼苗有几个子叶?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 齐读口诀,记忆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过了一段时间,同学们又去看向日葵,他们长高了。看一看一行有几棵向日葵,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 2行向日葵有几棵?3行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

3、用四根小棒依次摆成几个正方形,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出4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根据“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1=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

三、拓展运用:

1、对口令,记口诀。

2、一一()()()()得四 一()得三

()()得六 三三()()二四()()

四四()()()()十二 一一()()

3、听口诀写算式。

三四十二、一一得一、二三的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 二四得八、一四得四、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一三得三

4、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4 2×3 1×1 4×4 2×4 3×4

5、开放题:两只青蛙一共有几只眼睛?有几条腿?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探究:

根据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学情预测:

1、一共有几株玉米?问:怎样列式?

2、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问:怎样列式?

3、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问题1和2学生口答,问题3,小组合作交流。学情预测:

1、3×3+2=11 2、4×3-1=11 3、4×2+3=11 4、3+3+3+2=11 5、3+3+3+3-1=1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3×3+2先算什么?在图中求得是什么?…… 师:你们能为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

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它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它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找出自己喜欢而且简便的方法。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第1题。

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个呢?你能列出算式吗?

4×3+2 3×4+2 5×3-1 3×5-

12、4×3+4= 2×3-3 4×4-4 5×3+2

学生计算,说计算方法,第1、3题还有什么方法?

3、实际操作: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4、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乘加乘减解决。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口诀,对口令。

三三()()二四()()二三()()四四()()三五()()二二()()一四()()三四()()四五()()

2、算一算,说口诀。4×1 2×3 3×3 4×2 1×3 5×4 3×5 4×3 5×1 5×5

4×4-2 4×5-4 3×4+2 5×3-3 2×4+4

3、列式。

(1)3乘4得多少?(2)4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3)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多少?(4)5乘3再加上6得多少?

二、拓展练习:

1、在圆圈里填上“+”、“-”、“×”。1=2 3 2=6 4 2=82=4 3 3=6 4 4=83=0 3 3=9 3 5=1

2=3 5 2=10 3 5=8

2、下图中共有几个梨?在正确算式后面打。

(1)3+3+3+1(2)3×2+1(3)3×3+

1(4)3×4-1(5)3×4-2

3、每人折4只纸鹤,晓东、天天、真真、花花、李明一共折几只纸鹤?

4、每人跳三次,4个人一共跳几次?

5、开放题:小车5元,娃娃3元,魔方2元,手枪4元。

(1)3辆小汽车多少元?

(2)4个娃娃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情境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

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运用:

1、练习十二第1题。

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练习十二第3题。

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

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59页“做一做”。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

5、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题目,要求:1分钟内完成。4+4+4+4 3×5 2×3 4×2 5×5 1×3 3+3+3 2×5 5×1 2+2+2 3×5 5×2

介绍算得快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比一比谁学得快,地点在水族馆。

二、自主探究:

1、出示鱼图,表格。鱼(条)123456(个)612

师:比赛分三部分:(1)看图填表。(2)根据表写乘法算式。(3)根据算式编口诀。小组合作,比赛开始。

2、小组汇报所编的口诀,问:口诀是编出来了,但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得记住它们呢? 交流各自的记忆方法。

学了6的口诀你最喜欢哪一句呢?看到口诀你想到什么乘法算式?

三、拓展应用: 1、61页“做一做”。学生用小棒摆出六边形接着让学生依序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然后随意提问:摆×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2、练习十三第1题。通过对3组题中每两小题的对比、思考,揭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学生填在书上,再观察每组中的两小题之间的联系。

3、摘苹果。

6×4 5×6 6×3 1×6 6×6 2×64、填空。

5×()=30()×3=18 6×()=24

5、开放题:12=()×()=()×()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口诀,写算式。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6 6×2 1×6 6×4 6×6 5×6 6×3 2×6 4×6 6×5 6×5-10 3×6+6 6×6-8 2×6+20

3、每6枝彩笔装一盒,2盒装几枝?3盒装几枝?4盒装几枝? 4、1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几条腿?6只蜜蜂几条腿? 学生列式,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二、课堂练习: 1、63页第5题。

先理解图意,说一说图的意思,独立列式解答。

2、第8题。师出示卡片12,问:几和几相乘得12?只要说出等于12就可以。小组由组长出题,分组练习。

3、在()里填上“+”、“-”或“×”。3()3=6 4()3=12 5()6=30 3()3=9 2()6=12 6()4=10

三、开放题:

1、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学生说完后,列出算式,并说用的那句口诀。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计算:

6×2+6 6×3 6×3+6 6×4 6×4+6 6×5 6×5+6 6×6 5×3+5 5×4 5×4+5 5×5 计算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5×3 4×6 3×3 3×5 5×6 4×4 3×2 6×3 2×6 1×6

2、找朋友。

6+6+6+6 5×4 四六二十四 4+4+4 3×2 三四十二 5+5+5+5 6×4 二三得六 3+3 4×3 四五二十

三六十八 6×6 6+6+6+6+6+6

六六三十六 3×6 6+6+6

二、课堂练习: 1、64页第10题。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2、64页第11题。找出题中的信息,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独立完成,说说解决的方法和结果。

想一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说一说方法,自己是怎样想的。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18 5×()=10 4×()=12()×5=15 6×()=24()×6=30 6×()=36 6×()=12 5×()=25

三、拓展应用:

1、一共有几个?

2、每张桌子旁边有6把椅子,餐厅里摆了5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

3、数学游戏。64页,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小组比赛。

4、开放题:

晓东、玲玲、画画一起去植物园玩,一张门票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共有几颗星?

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6+6+6+6=24 × 4 = 24 或4×6=24 表示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因数 因数 积

2、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计算。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学生仔细观察。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 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拐弯看,乘法口诀表又有什么规律? 读口诀,背口诀,打乱顺序对口令。完成66页第1题。说出你用的口诀。

二、整理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65页第2题。学生先说图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材66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多种解法。

3、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2+2+2+2+1 3+3+3+3+3 6+6+6-6+6+6

三、开放题:

1、人民公园一张成人票6元,一张学生票4元。(1)买4张成人票,一共花了多少钱?(2)卖5张学生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五、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能力点: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德育点: 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能力点: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德育点: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恐龙玩具、玩具汽车、小熊玩具、闹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1、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吗?

2、出示67页例1。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开始!

打开书,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书的部分连起来吗?

2、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4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拍的?(前、后、左、右)

3、一架钢琴的4张图,让学生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4、一个茶壶的不同方向图,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5、开放题:教师出示一幢房子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图,学生把方向和图连一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力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德育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课件、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彩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师:美丽的春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同学们高兴得去郊外放风筝,看有蝴蝶风筝、有蜻蜓风筝……,他们美吗?你认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怎样验证它们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二、自主探究:

1、师:这些风筝不仅颜色美、形状美,而且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你想自己动手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吗?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

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电脑演示剪法。

师:现在自己剪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图形,看谁剪的与众不同? 学生动手剪,把剪好的有创意的贴在黑板上。

2、师:同学们剪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我们把这些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3、揭示对称轴的含义,教师画出自己贴的图形的对称轴。学生指出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的对称轴。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学生在书上画,集体订正。不是对称图形的说出理由。找出五角星的5条对称轴。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3、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建筑、桥、古钱、生活用品、数字、文字、字母、体育用品等等)

4、拿出圆、正方形、长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5、开放题:小组合作,贴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师出示贴好的一半对称图形,学生自己贴另一半。)完成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能力点: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德育点:

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

镜子、图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的图片。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德育点:

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治学的态度。

下载部编版二年级第四单元(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二年级第四单元(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编版第四单元教案

    1、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古诗二首》中《登鹳雀楼》融......

    部编版2017年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景及诗人生平简介。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 3.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教学重点: 1......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五篇模版)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五篇材料)

    8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写10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情景。 过......

    2016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4 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儿童诗、古诗和儿歌。课......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词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词语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背影》 差使[chāi shǐ]:指官职或职务。 ..交卸[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情况。这里指失业。.奔丧[sāng]:料理长辈或亲属的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