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后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后反思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在课堂上重在引导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学生们学习一课时较轻松、愉快。在课堂课文即将结束时,还剩下四到五分钟,我心想:还有一点时间,让学生还可以在这一课收获些什么呢?课文中“吧嗒吧嗒”“哐啷”等拟声词吸引住了。我让学生快速的找到本课的拟声词,看谁找的又快又多!孩子们听到比赛,情绪高涨,又快速地浏览,快速地寻找。结果令我们大家倍感兴奋,拟声词竟然多达17个!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学生读。为了讲好这一课,我认真揣摸,精心准备,并做好了充分的预设。
本课我将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给学生充分交流的学习机会。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英雄?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也比较集中,教学思路也比较清晰。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谈一谈感受和体会。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我适时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还有的学生汇报的是雨来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
1、雨来为什么对鬼子撒谎说书是捡来的?没有看见交通员?
2、“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这部分我也做好了充分的预设。学生从中也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热爱爱国的精神,本来这是课文中的重中之重,而我在教学时做得很不够,应该引导学生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使他[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们在读中加深对“小英雄”的理解,体会雨来不畏强敌的崇高品质,并结合课文插图,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的,雨来的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汇报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
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同时我也渗透了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但感觉没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怎样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而又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将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 小英雄雨来(二)
最新版
小英雄雨来
命题人:遥望
班级 姓名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这片杂草丛(cōng cóng)生的空(kōng kòng)地已被我们清理干净了。2.孩子在削(xuē xiāo)木头。木屑(xiâ xuâ)掉了一地。3.军官没来得及抓手枪,就滚到尘埃(āi ái)里了。
二、比一比,组词语。
惯()飘()睁()漩(贯()漂()挣()旋(凝()()()毁()()()
三、照样子,缩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天上飘着白云。
1.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着辽阔的原野。
2017.3.1))最新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黑猩猩一看到香蕉,就急着想吃,可就是够不到。()它一连叠了三只箱子,终于把香蕉拿了下来。
()这时,它发现了木箱,连忙把箱子搬到了香蕉的下面,站到木箱子上。()科学家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空房间的天花板上挂了一串香蕉,屋里放了几只空木箱,然后放进一只饥饿的黑猩猩。
()科学家认为,这些行为,是需要思维才能够完成的。()但它还是够不着,就又搬来了一只木箱,叠在上面。()在所有的动物中,黑猩猩长得最像人类,也是最聪明的动物。
五、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不服输的赖宁
赖宁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他学习英雄,注意磨练自己,逐渐养成了永不服输的性格。
他跟杨斌比赛掰(bāi)手腕子,不料成了人家的手下败将,他发誓要战胜杨斌,决心练手劲
回到家,他找了20公斤重的铁桶,开始做提桶练习。他家住在四楼上,他天天提着重重的铁桶上上下下。那大铁桶与他膝盖一般高,沉甸甸地直往他腿上撞,但他咬紧牙关,把铁桶看成拦路石,坚持天天练。手酸疼了,他不怕,关节勒(lēi)红了,他也不怕。
两个星期后,他们又“交战”,杨斌毫不在意,万万没想到,赖宁的手像一把老虎钳子,使他一败涂地。
赖宁和杜武同学是同桌,杜武总以为自己的地理学得好,就故意考赖宁地理知识,赖宁答不出来。杜武十分得意。当天下午,杜武又向赖宁提了好几个地理知识方面的问题,不料,赖宁却对答如流。杜武奇怪极了,问赖宁。赖宁说:“你逼我,我还不利用2017.3.1 最新版
中午把地理书看一遍呀!说吧,还想考我什么?我正想练脑子呢。”
1.根据意思,从本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不可收拾。()
(2)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画“√”。
膝盖(xī qī)
沉甸甸(diàn diān)
3.简要回答,短文写了赖宁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请你给赖宁写一份评语(可以选择下面提供的词语)。
聪明 勇敢 顽强 有毅力
不服输 团结友爱 热爱学习
2017.3.1
第三篇:《小英雄雨来》教后随笔
《小英雄雨来》的教后随笔
福州岳峰中心小学陈江影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的阅读三部曲:
第一步:写什么?
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主题
第二步:怎么写?
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环境?
第三步:写得怎样?
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我们以为例来说怎么样实施。《小英雄雨来》是一篇中篇小说,篇幅很长,长文如何短教?抓文体知识就很简单了。确立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
1.学习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
2.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
3.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个目标分别对应了小说的三要素,也体现了教参的教学要求。教学之前,先介绍小说的写作背景(社会环境),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按照以下顺序来赏析这篇小说。
一、赏析故事情节——拟小标题
这篇课文已经有序号把情节自然分开,六年级学生完成小标题比较容易了。注意两点:
(一)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因此要确立好主人公和线索,前后要一致。《小英雄雨来》就是以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线索贯穿全文的,主人公是雨来,所以拟定小标题的时候都应该站在雨来的角度进行,分别是: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了解到形势;掩护交通员;勇斗小鬼子;跳河智逃生。小标题加上主人公就可以做段意了。
(二)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1.赏析人物:
训练点:
(1)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
【分析: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
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小孩。
(2)这一形象具有什么品质或者个性?
(3)刻画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分析: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正衬、反衬)】
2.技巧:
(1)从描写手法入手分析形象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雨来的调皮机灵)
(2)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雨来这一人物形象。
雨来是一个勇敢机智,热爱祖国(形象特点)的小孩(身份定位)。
雨来面对鬼子的利诱毒打都一个答案“不知道”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坚强不屈。
二、赏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
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揭示人物心理,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4.揭示深化主题;
5.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小英雄雨来》中有三处典型的环境描写,每一处的作用各有不同,参照上面的思考角度,不难确定。
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还乡河才会有游泳本领高的雨来,美丽的家乡需要用生命去保护,跳河逃生。第二处在第六节的第一自然段,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着雨来的悲剧命运,烘托了群众的悲痛心情)第三处“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窝哗哗地向下流。虫子在草窝里叫着。”渲染了悲伤的氛围,烘托了人
们以为雨来牺牲了的悲痛心情。
赏析小说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卒章显志、设置悬念、伏笔铺垫、讽刺、正、侧面描写结合、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细节描写、各类修辞(比喻、比拟、对比、夸张、排比、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在《小英雄雨来》中,设置悬念、细节描写比较突出。
第四篇:人教四下《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
一、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
2、能较好地归纳每个小节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习写小标题。
3、学习交流资料,了解众多少年英雄的光荣事迹,学习他们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并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写小标题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我们学习了苏联儿童的机智勇敢,真正感到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中国也有许多这样的少年英雄,你能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交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一位优秀少年——雨来。
二、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了解了什么?
2、课文讲了几件事?
文章很自然地以事件分节,一件事一个小节,一共5件事,5小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3、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每个小节的主要意思吗?
广泛交流。
4、学到这里,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句子练习:雨来是个()的孩子。
5、这几个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雨来。那我们试着归纳一下每个小故事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用()的雨来给每个故事写一个小标题。相机引导:顽皮的雨来
好学的雨来
负责的雨来
勇敢的雨来
雨来被杀害
机智的雨来
在归纳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写小标题的基本要求:字数相同;结构最好能相同。小标题就是一个题目,它要能反映主要内容,因此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6、刚才我们是以反映主人公品质的方法来归纳的,还可以用事件为题目进行概括,我们来试一试。要求字数相同,结构最好也能相同。
概括小标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会在以后进一步学习。
7、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三、作业:
1、收集本课中的好词佳句。
板 书 设 计
顽皮的雨来
好学的雨来
小英雄雨来负责的雨来
勇敢的雨来
雨来被杀害
机智的雨来
第五篇:人教第九册《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16*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2、自学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点:
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教学难点:
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快速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疯狂扫荡根据地,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斗争。课文写了雨来的什么事?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快速阅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 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1、用概括内容的方法列小标题。
2、引用原句列小标题。
3、用一个词列小标题。板书:
16*小英雄雨来
雨来游泳 游泳 靠着妈妈笑
上夜校念书 念书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掩护李大叔 掩护 把缸搬回原地方 跟鬼子斗争 斗敌 什么也没看见 河沿上的枪声 枪声 有志不在年高 雨来没有死 脱险 雨来没有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