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精)

时间:2019-05-13 09:2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精)》。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精)

胡适

1/胡适简介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m én,学名洪骍(xīn g,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毕业回国。

2..毕生倡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做人之道。

3.教学指导思想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在主持台“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时骤然离世。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有这样一位母亲,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

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

●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

胡适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胡适和新文化运动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白话文主义

●他主张使用『白话』作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 感情世界

无后主义胡适版三从四德

在胡适身边众多的女性之中,江冬秀是唯一一个伴随着胡适到台湾在到美国乃至走完人生路的女人。

徐志摩

一、家世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等。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字。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姑表弟:金庸(查良镛金庸表哥:穆旦(查良铮表叔:沈钧儒表外甥女:琼瑶(陈喆

二、求学

四岁就入家塾开蒙。1910年,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与郁达夫同班。在校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北洋大学的预科攻读法

科。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1918年赴美留学。他起了个英文名字叫汉密尔顿·徐。他先进入卡拉克大学历史系,一年后拿下学士学位,继而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迫切地阅读研究,汲取一切西方的新知识,几乎西方的每一种思想,学说和主义,他都会涉猎。而真正吸引他的是英国的哲学家罗素。1920年9月,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开始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

三、爱情原配:张幼仪精神伴侣:林徽因爱妻:陆小曼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

陆小曼名眉,别名小眉,原籍江苏武进,1903年9月生于上海,两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因她眉清目秀天生丽质,又与观音菩萨同一天生,所以家里人戏称她为“小观音”。陆小曼的父亲陆定为官多年,后弃政从商办银行。因为有钱,小曼不进学堂,老师全请到家里来,接受的却是当时最好的教育。她诗词、绘画、音乐无一不精,还擅长京剧昆曲。虽未出过徐志摩在北平教书,而陆小曼坚持留在上海,于是徐志摩只得经常在平沪两地奔波,“总想飞”的诗人还特别喜欢乘坐当时并不普及的交通工具———飞机。

悲剧终于发生。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机从南京飞向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想飞的诗人死于飞。国门,十五六岁已精通英语法语,是名噪一时的“绝代佳人”。

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得享天年。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到1965年她辞世也没能实现

蔡元培

一、蔡元培的生平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之父蔡光普以经营钱庄为业,为人温柔敦厚,其母周氏“贤德而能”,坚强刚毅。蔡元培早年丧父(1878年,蔡元培11岁,在母亲周氏和叔叔、舅舅的抚育之下长大成人。

17岁中秀才。18岁在家乡设馆教书。光绪十五年(1889,22岁中举人。1892年补殿试,为进士及弟,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进入朝廷的“储才之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但蔡元培对做官不感兴趣,并在寓所写下“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的人生箴言,借助翰林院所藏图书,大量阅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大量涉猎西学,成为一位中西兼学的饱学之士。1902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907年赴德留学,先在柏林习德语,后到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自由主义思想对北大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潜心研究日语、西学,竭力寻求救国1898年积极支持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深感清廷已“无可希望”,断然弃官南下,回到绍兴,任中西学堂监督, 从事教育。1927年正式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参加国民党南京政府,先后任大学院院

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

1940年病逝于香港,享年73岁,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先生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他担任北大校长时,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二是他毕生倡导美育。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美育之父。世界观教育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他认为,这种世界观教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美感教育美感教育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培首创。他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可以陶养感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教育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使人达于最高精神境界。因此,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

●蔡元培在为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所撰写的《美育》条目中给美育

下了一个定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中国最早使用“美育”术语的是蔡元培。1901年他在《哲学总论》一文中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这是他根据席勒曾经使用过的德文词组Äs t h e t i s c h e E r z i e h u n g翻译过来的。(二以美育代宗经过对宗教和美育的比较,蔡元培得出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必须以美育代替宗教。

美育的功用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培养某种审美价值取向。第二,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美育的这两种功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统一的,不能把其中一种功用绝对化。

蔡元培(1868~1940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改革北大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

校。北京大学很快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孙中山

孙中山的出生地——广东香山县孙中山简介孙中山,原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等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享年59岁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孙文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列宁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演讲,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毛泽东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江泽民

中共四代领导人论孙中山

◆毛泽东——1956年11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

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邓小平论孙中山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从

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后来,孙中山觉得资本主义西方不行了,提出“以俄为师”,学习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开始了国共合作,导致北伐战争的胜利。

◆江泽民论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那个时候,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和封建势力的腐朽统治之下,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青年时代起,孙中山就怀着满腔悲愤,以炙热的爱国激情投身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孙中山先生也把中国共产党人看作自己的好朋友。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志,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完成了他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胡锦涛论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

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孙中山先生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经历过许多风险和挫折。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

者。孙中山先生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勤奋好学1879年,孙中山十四岁时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在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三年后肄业,英文成绩为全班之冠。夏威夷王亲自颁奖。

成年时代 建立兴中会

兴中会:1894.11.24.檀香山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性质: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

孙中山与宋庆龄与宋庆龄结1894年,孙中山第一次在宋家见到了宋庆龄。当时,她仅仅是个一岁多婴儿。以后,孙中山常在宋家寄居,受到宋家的尊敬和热情接待。孩子们把这位“温文尔雅”的叔叔视若“教父”一般。孙中山的救国理想和革命的献身精神,在宋庆龄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13年,在父亲和姐姐的陪同下到孙中山的寓所拜访,激动地向孙中山致意。1914年9月,宋霭龄回上海结婚离开了工

作岗位,经孙中山同意,宋庆龄正式接替姐姐,担任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庆龄的人生为知识求学美国为爱情私奔日本为革命无畏生死为遗志奔波余生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孙中山因原发胆管腺癌转移到肝部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弥留之际,他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毛泽东

41913——19185年师范 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春,该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4年起,毛泽东在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求学生涯。北大红楼1918年8月——1919年3月第一次来到北京,曾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回湖南(1919年4月小学历史老师支持五四运动919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五四时期的毛泽东1919、12——1920、4,二进京驱张运动

“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陈独秀“陈独秀谈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920、7——12回到长沙应聘担任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主事(校长不久又被聘为第一师范的国文教员兼一个班的级任(班主任创办文化书社“湖南人现在脑子饥荒实在过于肚子饥荒。”组织俄罗斯研究会湖南自治运动:和平请愿方式

极富人情味缺乏政治宽容

毛泽东缺乏政治宽容的雅量。——胡乔木毛主席自觉或不自觉地记仇。——陈伯达

谁不听他的话,他就想整一下,但是整到什么程度,他还是有考虑的。——邓小平幻灯片107毛泽东的自我评价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前几个月,社会上传出了他的一段话。“我一生办了两件事。”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民主革命的胜利,取得了全

国政权。他说:“对这件事,持异议的甚少。只有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要我及早地把那个海岛收回罢了。”然后他讲第二件事:“另一件事,你们也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对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个人评价邓小平评价毛泽东是“三分过,七分功”。

毛泽东的妻子第一任妻子:罗一秀第二任妻子:杨开慧第三任妻子:贺子珍第四任妻子:江青’

罗一秀罗一秀(1889年10月20日~1910年春,又名大秀,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1907年与毛泽东结婚,当年毛泽东才14岁。她在毛泽东家生活了3年,无后。1910年春因为痢疾而病逝,年仅20岁。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说:“我14岁时,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杨开慧杨开慧(1901年—1930年,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乡。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之女,1920年冬与毛泽东结婚,系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1930年11月14日被国民党何键杀害。

贺子珍

贺子珍(1909年-1984年,原名“贺桂圆”,江西永新人,毛泽东的第三位妻子。毛泽东1928年与贺子珍在井冈山同居,是时,杨尚在人间。贺子珍为毛泽东共怀有10胎,生了6个孩子,但只存活4个。其中3个孩子因红军转移被留在苏区不知音信。李敏是贺子珍和毛泽东惟一在世的孩子,1984年4月19日逝世。

江青江青(1914年—1991年,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原名李云鹤,又名李进,山东诸城人。1929年春在济南入山东实验剧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个月后失去党的关系。1934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获释后以“蓝苹”为艺名做过电影演员。1937年秋到延安,后恢复党籍,改名江青。1938年在延安与毛泽东结婚。于1991年5月14日自杀身亡。

曾国藩

一、曾国藩生平简介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籍贯: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出身:地主家庭;自称“家世寒素”,“少年故交多非殷实之家”学历:进士(28岁。遗产:一楼富厚的藏书、一道著名的遗嘱。

从政履历:京官阶段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由翰 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 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 岁任礼部侍郎(官 阶二品)军旅阶段: 1852~1858 年:只以侍郎虚衔领兵;1858 年 6 月,奉诏出办浙江军务; 1860 年,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1861 年 11 月,加太 子少保衔,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 1864 年,因剿灭太平军受朝廷褒 功,封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 花翎。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1865 年 5 月,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封疆大臣阶段(官居一品): 1866 年冬,回两江总督本任。1867 年,调任直隶总 1870 年 9 月,还任两江总督。1872 年 3 月,病卒于南京,享年 62 岁。清廷闻报,辍朝三日,下谕追赠太傅,加恩予谥文正。

二、曾国藩治军之道一)建军宗旨:忠君卫道,以儒学治

(二)治军之本:强调仁礼忠信

(二)治军之本:强调仁礼忠信三)战争指导原则 : “致人而不致于人”

三、曾国藩为政之道近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而荣宠不衰。第四,晚场善收。曾国藩从政方略

1、面对“变局”,积极入世。

2、巧借亦官亦绅的双重身份。

3、执理不移,遇事敢争。

4、刚柔互用,争让适度。曾国藩幕府,人称“天下第一幕府” :

五、曾国藩用人之道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 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屡屡 上书举荐部下。他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 40 多人。他们既有 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 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五、曾国藩用人之道“广揽、慎用、勤教、严绳”

1、标准。分析历史人物、2、性格方面、毛泽东、性格决定命运 3 谁给你收获最大? 1胡适

1、新文化运动方面的

影响

2、不畏权贵的人生2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 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 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 关联着的.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徐志摩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 巧。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 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林徽 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嘘,他与陆小曼的婚姻热烈而深情,却又坎坷多舛。3.毛泽东虽然在晚 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 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 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6]4.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 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 6 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 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 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 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完人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 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 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 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

古完人。”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 稳之楷模“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 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 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 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 不胜。网罗培育和善用人才的第一高手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 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 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 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 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 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 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 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 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 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 典范式人物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 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 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 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 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 泽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 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

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7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研究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研究论文----蒋介石 摘要: 蒋介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如今,也有人敬重他,也有人痛恨他。他背负着把中国带入黑暗的骂名,可毛泽东却说过如果没有他,也不可能获得抗战胜利。他性格残暴,孤僻,专横,狭隘,多疑,极端,但他却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的人。他既有大功又有大过。我觉得他是一个矛盾体,不应光看到其黑暗的那面。关键词: 蒋介石 生平功过 正文: 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他的出生并不好,他的母亲既是二婚,还当过尼姑。他的父亲是盐商,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蒋介石从小就不断遭受着来自家庭内部的折磨,家庭的矛盾养成他后来的暴躁,多疑的性格。

一.蒋介石之过 通过电视电影我们总会觉得他在抗日初期对东三省采取的“不抵抗”政策,是他执政史上的一大过错,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执政史上真正的过错有两件事。

大过之一,是1927年到1937年的清党和剿共。在1972年四月清党前,国民党据自己统计,普通党员人数约65万。在爆发上海“四一二”血案和武汉“七一五”之后约一年时间。国民党员人数锐减到22万,最为搞笑的是:在清党之前具有国民党身份的中共党员仅有5万余人,即使这5万人全部算在内,意味着国民党这次清党行为,一共清掉了38万自己的党员。超过了原本全部党员的一半多。清党时为什么连自己的党员也遭到了大批的伤害呢?正是因为蒋介石的多疑心理,带领着国民党高层喊出了:“宁可错杀一个,不可是一人漏网。”

大过之二,是1945年到1949年五年反共内战。抗战胜利以后,全中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当时,蒋介石的威信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北京天安门就挂着蒋介石的像。但是,蒋介石估计错误了。他想:我连小日本都可以打胜,那中国共产党我怎么会战胜不了呢?于是乎,他就撕毁了已经达成的政协决议,发动了违背人心,违背历史潮流的内战。

二.蒋介石之功 功劳之一,他在1926年至1928年这段期间,领导了两次北伐战争。

第一次是1926年7月到1927年的3月,蒋介石身为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率领黄埔军校训练出来的国民革命军,从广州誓师,8个月的时间打垮了孙传芳.吴佩孚两大军阀集团,收复了六个省份福建,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从1928年的4月到6月,他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打垮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队,而且在1928年的12月,用和平的方式争取张学良改变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辛亥革命以后,从1912年到1928年,这17年的时间中,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由于蒋介石领导的两次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长达17年的统治。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蒋介石统一了混世中的中国,这是蒋介石的第一大功。

功劳之二,蒋介石和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进行了对日的抗战,而且坚持到底,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毛泽东也曾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有个讲话给国民党和蒋介石。毛泽东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他说蒋介石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就是蒋介石。这是对他的高度认可。

三.众人对他的误解。蒋介石一直为后人诟病的是他的“不抵抗”政策,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就严令所有军队对日本侵略行为采取不抵抗策略,这让中国在当时损失惨重。当然我认为且不管这个策略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更应该深究的是为什么当时蒋介石无视日本的侵略和全国舆论的反对而坚持这个策略。根据一些书籍和视频资料的分析,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当时形势对于整个国民党和蒋介石来说是内忧外患、捉襟见肘的。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军队剿共的关键期,几乎所有的兵力都用于应付共产党。并且全国大范围的水灾让国家的财政状况和社会状况无法应付对外战争,且当时国民政府救灾不力也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再加上还有一个汪精卫的广州政府和蒋介石作对,让蒋介石陷入了窘境。

二、我们也必须承认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日本从军事实力、国力、国际地位上完全超越了中国,使中国无法比拟的。

三、蒋介石自身在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不稳,其领导力还不足以领导抗日战争。

四、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策略更重要的是拖延时间,等到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之后才能够和日本抗衡,也就是说打一定要打,如何打、怎么打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这个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国既不国,人亦非人,耻辱实胜于九一八时也”。这也体现出蒋介石的沉稳、忍耐,有做大事的气魄和忍耐力。

四.蒋介石的爱国情怀。

一生爱国,矢志不渝。在大陆的政治正面表现如抗日战争应是能映蒋的爱国之心,但在当时国共敏感的关系背景之下,蒋抗日之举也难免遭人猜测,但鄙人认为蒋退居台湾后仍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得不说是确有爱国之心!不论是刚迁台的危机期或是之后的安定期,蒋坚决反对台独和国际托管台湾,重视中华民国利益及台湾同胞意愿。终其一生,蒋介石坚持诛杀台独势力。蒋介石努力以台湾为中华民复兴基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一部分精华得以在台湾保存未受受信仰西方马列主义的中共各种政治运动影响。毛出兵痛击越寇,蒋大开“绿灯”护航。1974年1月18日,越南派兵侵占中国西沙永乐群岛,西沙之战爆发。当时蒋介石听后拍案而起 怒吼道:“娘希匹。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出兵!”蒋介石当即指示台湾的外交部发表“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声明。紧要关头,中共中央火速调动东海舰队支援。若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必贻误战机。毛泽东指示:“直接走(台湾海峡)。”当时正在养病的蒋介石对西沙战事亦很关注,当台湾“海军司令”宋长志向蒋介石请示时,蒋介石说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西沙战事紧呐。”蒋介石又指示说:“你们要一路护航,保证舰队安然通过。还有准备补给船,给前线送给养。”当天晚上,解放军东海舰队4艘导弹护卫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其时国民党军队不仅没有向解放军东海舰队开炮,还打开探照灯,让解放军的舰队顺利通过,而且一路护航,保证了舰队的安全。此外,几十艘台湾补给船开赴西沙前线,为前线的解放军战士运送食物和淡水。1月20日,东海舰队如期抵达前线,中国海军形成绝对优势,将入侵越军几乎全部歼灭。

总结 :

在近代的中国是上,蒋介石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世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著名人物之曾国藩

中国近现代史著名人物之曾国藩

航天学院1102100509 吕广兴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关键字:功过 功绩近代化 湘勇

背景:在“中国近现代史著名人物研究”的课上得知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很推崇曾国藩。我个人对曾国藩曲折的为官做人之道也很感兴趣,并且以前也看了很多关于他的书籍有一定的研究。下面是我对曾国藩为人处世之路的一些看法。一:天资聪颖,为官谨小慎微。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曾国藩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可见若不是遭遇变故曾国藩的仕途道路可谓一帆风水,当然也不会对中国近现代史有如此大的影响。

曾国藩的一生是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分不开的。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候“长毛”在曾国藩的老家湖南闹得凶,这在《曾国藩》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太平军围攻长沙,攻陷岳州,几天之间,岳州城内城外投靠太平军的人络绎不绝,队伍迅速由五万扩大到十万。水师也由五军扩为九军,共一万五千人“。说来奇怪,这时曾国藩本不愿意趟举办团练的浑水,“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使曾国藩深深懂得,当今为官,没有皇上的信任、满蒙亲贵的支持,要办大事是不可能的。现在是办团练,性质更加不同。团练若不能打仗,则不成事;不成事,则皇上看不起。若能打仗,必然会成为一支实际上的军队。满人对握有军权的汉人,一向猜忌甚深。这支军队将会招致多少嫌猜!弄不好,非徒无功,还有不测之祸。再说,湖南的吏治也太腐败了,在十八省中可谓首屈一指。过去在京中做官,从奏章、塘报,以及亲友的信函中,曾国藩知道国势已败坏。这次出京南下,从直隶到山东,从苏北到淮南,所到之处皆哀鸿遍野、饿殍盈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各种事态都使他感到国家正处在人心浮动、危机四伏的时刻。(摘自《曾国藩传》)后来是在挚友郭嵩焘的百般劝说下曾国藩才打消了疑虑。随着镇压太平军的战功赫赫,曾国藩的权势越来越大,然而他不以为荣,反为其忧。因为官位越高,接触的高官越多,要想在其中游刃有余,谈何容易,更何况曾国藩还是一个外权大臣。他日记里经常写道:官位越高,权势越重,就越容易招致大祸。因此,曾国藩总是生活在无穷无尽的忧患之中。他总是将事情尽量做得更周全,不留下缺点或漏洞,以免受到别人的指责,或使一些异己分子抓住把柄不放,导致自己因小失大。

二:做人“愚钝”,忠孝两全

曾国藩认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辩、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明是强的前提,须先明而后强;强从明出,不明不强。怎样才能明强?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

拙浑 拙浑即拙诚浑含。曾国藩时常自称“钝拙”,因而主张去伪崇拙,不尚机权,以“拙诚”破“机巧”。钝拙又是与含浑有密切联系的。浑者,浊而不清也;也指糊涂,不明事理;亦有天然之意,如浑朴,浑厚,浑金璞玉。守拙用浑,是曾国藩性格特质中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政治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忠”并不是“愚忠”。曾国藩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忠”要远远超出对朝廷的“忠”,从他出师之日,发布《讨粤匪檄》的那一刻起,就昭示了他鲜明的政治立场。以至于直到如今,历史学家仍然在说,他在檄文里突出强调了“卫道”,显示他这是一支“卫道之师”,而不是勤王之师。甚至都以为这是曾国藩的失策,以至于后来朝廷不信任,士大夫多有指摘。曾国藩未尝不知道,朝廷上下对“卫道”与“忠君”的看法。更值得指出的是,他对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的乡贤王夫之崇拜有加。王夫之是衡阳人,明亡后,他开始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失败后隐居深山,“不食周粟”,曾国藩对他的民族气节十分推崇,后来在两江总督任上,还刻印、亲自校对,编成了《船山遗书》。

孝敬父母是崇尚儒学,弘扬国粹的一项重要内容。曾国藩强调指出,“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是一个家庭的吉祥之兆,这一因果报应是很灵验的”。曾家的孝顺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特别孝顺,凡父母、祖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谨守毋违,并且记录下来,传为家训。在他看来,作为人子首先要想到尽孝。

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年轻时为人行侠仗义,待人诚退,对那些老成端庄的人,星冈公很恭敬地对待而不懈怠,其他各种人,譬如乞讨、借宿的„„他都很热情地给予接待。

星公年老时身体患瘘病,行动不便,又说不出话,生活十分不方便。儿子曾竹亭孝顺至极。日夜侍奉他,星冈公要东西,用眼暗示意,不舒服时,就皱皱眉。曾竹亭心事细腻,常常在父亲想问题之前就想到了。星冈公每晚小便六七次,人又很自尊,常不愿意仆人帮忙,曾竹亭衣不解带侍奉一旁,一看见父亲要起来,赶快就将器皿放好。待一会儿功夫,再走过去,从不让父亲觉得难堪。冬天大便,让别人帮忙搬动父亲的身体,曾竹亭就在旁边挡住,父亲身上弄脏一点马上就换洗。父亲病了三年,曾竹亭没睡一夜安稳觉,这与人们所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恰好相反。

曾国藩为人也恪守孝道。他长年在外,在家时间很短,但从来不忘孝敬双亲。他在京城做官时,总是时时写信回去告诉父亲自己的状况,让父亲不必担忧。每次写信给父母,开头总是:“男国藩跪禀父母亲膝下”或“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万福金安”,末则写上“男谨禀”或“男谨呈”。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即使远在千里,对父母也是孝心备至的。

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曾国藩败退江西的时候北师大开闭的走投无路,先是璞山瞒着曾国藩,叫两个弟弟在湘乡募勇,后又是次青公开提出扩大平江勇,连罗山那样的志诚君子,也要率部离赣去鄂。因为罗山内心里是怕跟着我困在江西,立不了功。湘勇诸将官除雪琴外,人人心里都有自己一把小算盘。曾国藩看到眼下湘勇势力还不大,日后胜仗打多了,诸将功劳大了,人马扩充了,一定有尾大不掉的一天到来。在这时曾国藩才中有自己的两个弟弟曾国荃和曾国华,为日后湘军的壮大打下金陵奠定了基础。

四:纵观其一生,湘勇的成败史。

湘军,在军事上获得了胜利,使得中国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曾国藩创办洋务是中国的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之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已经发展到了30多万人,但是为了不引起清政府的猜疑,曾国藩主动把军队人数裁减到了3万多人。曾国藩的晚年生活过得并不怎么样,虽然身居高位,出将入相,但实际却很悲苦。悲观和失望成了曾国藩晚年生活的主色调,与天津教案处理不当在举国一致的唾骂声中,无法再任直隶总督职,乃推荐李鸿章为继任。同年八月二十九日,曾国藩离开直隶,回任两江总督,1872年3月20日去世,死后被謚“文正”。参考文献:

《曾国藩传》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之生平及其事业(1811-1872)》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材料

材料: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

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宣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军队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回答要点: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了低潮。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冲破反革命的高压,在黑暗中高举着革命的大旗,又奋勇前进了。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打了一些胜仗,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于10月初在广东潮汕地区激战数日后失败。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起义于9月9日发动,原计划也是以攻取大城市为目标,准备在占领澧陵、浏阳等县城后,继续攻取长沙。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各路起义军先后遭受严重挫折,结果导致攻取长沙的目标无法实现,这时,毛泽东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原定计划,决定迅速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地区寻求立足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在转移途中,队伍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前委决定将保留下来的不及千人的队伍进行改编。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起义遭到重大挫折后,毛泽东及时率领部队在实践中开始走上了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发动了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国民革命军第四团教导团、警卫团和广州工人武装举行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但3天后,在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下,起义失败,张太雷和许多革命战士英勇牺牲。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尝试,它的失败再一次证明,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井冈山道路,而且只有井冈山道路才是中国革命惟一的正确道路。

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回答要点: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开始前后,全面科学地分析中日战争的形势和敌、我、友三方的具体情况,认为:敌强我弱,中国在军事上单靠正面防御是难以取胜的,还必须到敌人的后方去发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敌小我大,日军兵力不足的敌后广大乡村地带必然成为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理想区域;国民党军装备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且控制全国资源,八路军、新四军等善于做群众工作,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适于担负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因而,“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的这种分工,既符合全面抗战军事战略上的需要,又符合国共两党和两军的自身情况。两个战场缺一不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发挥各自的优长,采取不同的作战形式和手段,以抗击日本侵略者。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构成了有利的战略布局。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人民武装同国民党军队在战役层次上进行了密切的配合。这种配合,体现在国共两军在作战行动上的协调、支援与策应。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了有105个团、20万人参加的“百团大战”,时间长达5个多月,歼灭日伪军4万多人,瘫痪了日军的主要交通线,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极大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对此,蒋介石在给八路军的嘉奖电中称:“贵部发动百团大战,不惟予敌寇以致命打击,且予友军以精神之鼓舞。”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发起强大攻势,实施局部反攻,有力地牵制、打击了日军,使沿平汉路南下的华北日军在进攻至平汉线南段之后,不得不回师华北。

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配合、支援也是比较好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作为日军的主攻方向,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在战略防御阶段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的一年零四个月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4次大规模战略防御性作战,共毙伤俘日军25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同时,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掩护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等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作用。在敌后战场形成之初,国民党军或直接配属八路军或间接配合八路军进行反围攻作战,都曾起到了积极作用。1938年4月,八路军总部指挥一二九师、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和山西新军一部,在配属的国民党军2个军另3个师的积极配合下,粉碎了日军3万余人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九路围攻”,并收复县城17座。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同时打击侵华日军,使其顾此失彼,这既有利于消灭敌人,又有利于保存自己,由被动变主动,由弱变强。八年全面抗战中,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多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多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不难想像,如果只有一个战场,那么日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集中全力于一线作战,使其“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战略图谋得逞。

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虽然两个战场的配合并未尽如人意,但两个战场都功不可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战胜强大的敌人,要独立、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团结一致,和衷共济。

四、论述题(30分)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一、政治反动说: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长期进行反共内战与人民为敌。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把中国放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提出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中国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和国家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现代化起步的。南京政权面临来自外国列强、地方势力和民间社会三方面挑战,来不及实现制度创新,厉行政治、经济、农村等各方面改革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只得向专制体制回归;于是丧失现代化导向,不但无法化解抗战胜利后的参与爆炸危机,反而发生合法性危机,最终被以中共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兴起的革命力量击败。南京政府对社会的抽取超过了社会可资抽取资源的限度,引发社会对抗;政府在集权的同时不向社会尽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无力通过制度创新完成变革,结果丧失政治转型的历史机遇,失去合法性基础。

四、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学者们把视角上溯至清末,指出从传统官僚帝制到现代中央集权科层制之间必须经过集权(传统)——分权——集权(现代)的过程,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民国以来至30年代的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诱发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但国民党的全能主义政治在权力凝聚与分散两个层面都犯了错误。政府偏重从地方收缴权力而不注重决策的分层化,造成在中央能够控制的权力网络,决策过分集中于行政中枢,特别是蒋介石个人,权力运作中人治传统更起作用,制度化水平低下。国民党在本应分权的社会层面却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并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政策。结果是被剥夺殆尽的民间社会丧失了推进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愈演愈烈的暗斗明争贯穿南京政权之始终,削弱其统治。于是全能主义政治走向全面衰败,出现改朝换代的革命。

五、腐败说。、国民党既不能实现向现代法理型政党的结构转变,又丧失了革命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在意识形态内聚功能减弱、组织结构涣散和政治无内部制衡与外在监督的情形下,逐渐趋向腐败。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蒋介石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军队腐败根源于党的腐败,推论出国民党腐败是该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国民党的腐败与抗战胜利后的劫收结合起来,劫收是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国民党政权腐败的政治根源有三:一是清党和向旧军阀势力妥协,使该党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丧失革命精神和活力;二是删除三民主义中的革命成份,失去抗御腐败的思想武器;三是国民党政权的政治体制在设计和程序上的弊端,使其缺乏应有的制衡机制,基层组织涣散。

六、私有制说。认为南京政权失败原因在于所依靠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这决定了他们为满足私利必然损害和牺牲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人心,走向败亡。

七、失去农村(民)说。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迅速崩溃,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未解决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南京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农村精英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豪强恶霸逐渐占据底层权力中心,乡村阶级冲突加剧。到南京政权统治时期,政府穷于应付各方面挑战,对农村底层的控制更加微弱,政府职能在农村基本只体现为征粮、征赋、征丁,加剧了与农民的紧张关系。渴望土地的农民在共产党的土改措施下被大规模动员起来,成为改朝换代最强大的社会资源。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众所周知,在近代历史上,我国与很多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经不完全整理,共有38条。它们分别是

1.中英 广州和约 2.中英 南京条约 3.中英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4.中英 虎门条约 5.中美 望厦条约 6.中法 黄埔条约 7.中俄 瑗珲条约 8.中俄 天津条约 9.中美 天津条约 10.中英 天津条约

11.中法 天津条约 12.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13.中英 北京条约 14.中法 北京条约

15.中俄 北京条约 16.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17.中美 增续条约 18.中英 新修条约 19.中日 修好条约 20.中日 北京条约

21.中英 烟台条约 22.中俄 里瓦几亚条约 23.中俄 伊犁条约 24.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25.中日 天津条约 26.中法 新约 27.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28.中葡 北京条约 29.中英 印藏条约 30.中美 华工条约 31.中日 马关条约 32.中日 辽南条约

33.中俄 密约 34.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35.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36.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37.中英 续定印藏条约 38.中日会议 满州善后条约 现在我们将重点介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虎门条约》、《瑷珲条约》、《伊犁条约》、《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一、《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这个条约直到1943年中华民国时期才废除。其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5、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7、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日《马关条约》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承认朝鲜由日本控制;

2、日本强占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3、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允许日本人在各通商口岸任便设领事馆和工厂;

6、日军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后才撤退。

《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三、《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德、日、意、奥、西、比、荷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其主要内容有:

(1)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多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做担保。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则不准居住。(3)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所有炮台一律拆除;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驻军。

(4)要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做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对所属省内发生的反帝事件,“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该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以办理今后对外事宜。(6)清政府承认附和义和团的错误,向帝国主义“道歉”。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虎门条约》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战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项制度在南京和广东继续谈判。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先前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中英《虎门条约》共16条,另附“小船定例”3条;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共15款,另将两国贸易中的26类货物的关税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使得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中国丧失了下列重要权利:

1.关税自主权。双方将海关税则以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朝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

2.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

3.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说,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

4.英舰进泊通商口岸。条约规定“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国官船一只在彼湾泊,以便将货船上水手严行约束,该管事官(即英国领事)亦即借以约束英商及属国商人。”

由此,在“约束”侨民的幌子下,各通商口岸成为英舰自由往来的码头,在此后的中外战争中,各通商口岸成为清朝无法设防的城市。此外,条约对中国的引水权、海关验货权等多有破坏,而条约中关于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规定,后又被英方曲解为设置“租界”的法律依据。

《虎门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给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五、《瑷珲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5月签订。共3条。主要内容为: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3.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条约影响

《瑷珲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在远东的成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页662)沙皇俄国将穆拉维约夫割占中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沙皇俄国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又侵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外西北地区大片领土。《瑷珲条约》的签订,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

六、《伊犁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共20条。主要内容有:

1.俄国将伊犁地区归还中国,中国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带地方划归俄有,根据本约规定的界线,在塔尔巴哈台地区“酌定新界”,在喀什噶尔地区“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安设界牌”。

2.中国赔款900万银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

3.俄商在蒙古地区贸易照旧免税,在新疆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准俄商前往肃州(即嘉峪关)贸易,由俄国运入该处的货物,按旧例减税三分之一。俄商贩货由陆路运入中国,可照旧经张家口、通州前赴天津,或由天津运往别口和内地市场销售。俄人可以在设领各城及张家口建造铺房、行栈。另据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陆路商路除恰克图至天津一路外,增辟尼布楚—张家口—天津及科布多—张家口—天津两条新线。俄商所往通商路线各处如通州等也准许销售货物,所有完纳税饷等事,均按新章办理。俄商来蒙古、新疆贸易的过境卡伦增至35处。

4.俄国得在肃州、吐鲁番两处增设领事,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乌鲁木齐、古城五处,“俟商务兴旺”后陆续添设领事,俄国领事官有权与中国地方官“公同查办”两国人民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切事端。

5.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中国官员不得阻拦。

《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又根据该约中关于修改南、北疆边界的原则规定,于1882年到188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伊犁界约》、《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等5个勘界议定书,分段重新勘定了中俄西段边界。沙俄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和上述这些勘界议定书,共割占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七、《北京条约》

1)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清政府同英法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是: 1.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4.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5.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资产,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6.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2)中英《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24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3)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又增加: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4)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增加:

1、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东至海的大片中国领土划给俄国;

2、规定蒙、新西北边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

3、开放喀什噶尔为商埠等。

八、《天津条约》

1858年6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与俄国、美国、英国和法国签订《天津条约》。俄在条约中取得了沿海通商、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美国也攫取了许多特权。

1)中葡《天津条约》

1887年12月1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葡萄牙永驻澳门;

2、同样享受英、美等在中国的特权。

2)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6日签订。主要内容是:

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4)中法《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7日签订。使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

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5)中俄《天津条约》

1858后6月13日签订。主要是:

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3、准许俄国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4、日后中国若给其它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6)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6月18日签订。主要是:

1、美国公使驻北京。

2、增开潮州(汕头)、台南通商。

3、扩大最惠国待遇等。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望厦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益,同时以周详严密的片面最惠国条款,坐享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一切特权。《中美天津条约》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进行粗暴践踏的历史罪证,也是美国推行合作侵华政策的典型产物。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条约的签订带给中国也不完完全全是灾难,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众所周知,这些不平等条约是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半殖地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但在条约的作用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催生了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并由此产生了新的阶级和社会力量。随着中外条约对自然经济破坏的加剧,半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在条约的刺激下,中国近代的国家机构、外交体制、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等等,均出现了具有近代性质的变革,其中某些内容明显地体现了资产阶级性质。在思想文化方面,更促使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尤其是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以及对新制度的向往,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民族主义思想也因此不断走向进步,走向成熟,产生了具有近代性质的国家主权观念。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深重灾难,又刺激着中国各阶级、阶层为建立新的制度而奋斗,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面貌也在相当程度上由于反对不平等条约而出现了根本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了以废约反帝为内涵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纲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也由于主张废约反帝而达到了这一理论的最高境界。国共两党高举废约反帝的大旗,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目标。废约反帝的诉求集聚了全国的民族意识,一次又一次地促进中华民族具有近代意义的觉醒,推动着国共两党、各届政府以及广大民众,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第一单元 晚清前期(1840—1895) 一、鸦片战争 1.鸦片贸易和禁烟运动 鸦片贸易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中国出口的茶、丝、瓷器等货物广受欧......

    中国近现代史问答题

    中国近代史 问答题(百姓整理) 1、 简述近代中国是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的。P31~32 答: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 人......

    中国近现代史问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问答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中英《南京条约》和其它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

    中国近现代史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经济: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

    中国近现代史问答题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 1. 2. 3. 4.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性质 简述林则徐反对英国侵略的策略思想 列举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官兵的抗英斗争 试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5. 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全)

    2016.09.26 1、“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2、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 3、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4、工业革命 The I......

    中国近现代史多选题

    1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位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言论反映的本质观点是,通过鸦片战争使英国A. 扭转......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学 号:8190115127 姓 名:韩 静 专 业:工 程 管 理 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