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论文1
浅谈“社交礼仪
摘要:.关键词:
.个人礼仪,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一个挺拔的感觉.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仪表礼仪
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3.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发型与服饰礼仪
穿礼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
穿连衣裙: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
穿西装: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交往礼仪,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何称呼、介绍、握手、交谈等都有许多礼仪规范需要遵守.我们在交往礼仪上存在很大的误区,这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交往礼仪的重要性.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餐饮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第三,进餐时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第五,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第六,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第七,最后离席时,必须要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
.参考文献:
金正昆.《政务礼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白燕.《天津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第二篇:礼仪论文
浅谈“现代商务公关礼仪”
姓名:周敏班级:汉语言文学2班学号:201226010216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交礼仪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因此,我们要学会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
关键词:礼仪原则方式意义
任何人都要工作、生活、娱乐,都与其他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我们社会的人际交往。可以说,在现代的人际交往中,交际人格则是交往表现出的个体人格特征。完善的交际人格自会使交际进入较高的境界,达到理想的程度。具有人格魅力的交际者,会给交际局面带来超凡脱俗、诗情画意和高雅的气氛和动人的品味。
一:现代商务礼仪之个人礼仪的方式与意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它包括仪容、服装、配饰、举止和表情等。
姿容礼仪是形象设计,可以给我们的仪表带来靓丽的感觉。一开始,干净整洁的仪容可以在别人第一印象中加分,我们要坚持洗澡,洗头,洗脸,注意修饰体表毛发,保持手部卫生,注意口腔卫生。化妆不可以太浓厚,要遵守化妆适度原则,其中分为自然原则和协调原则。协调就是要注意妆面浓淡、全身搭配,自己的身份和场合的协调。头发修饰要干净,保持头部整洁和长短适度和选择适当的发型。次之,服装礼仪的基本原则有TPO原则,个性化原则和三色原则。首先我们要考虑好穿着的时间、地点、和目的这三个客观因素,然后不要忘了追求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高贵的气质,还有要注意公务、社交和休闲等不一样的场合。最后就是穿着搭配不要过于繁杂和鲜艳,最好保持三种以内的色彩的服装。紧接着,配饰搭配要与自己的年龄、肤色和服装搭配。配饰的原则可分为数量原则、色彩原则、质地原则、身份原则、体型原则、季节原则、搭配原则和习俗原则。西装礼仪有分为男士和女士的西装礼仪,而男士的西装礼仪可以充分提高他们在商务交往中和正式社交场合中自身的身份和品味。男士记得遵守三色原则,正式场合穿着西装套装全身上下不超过三种颜色。还要记得遵守三一定律,记得穿着西装正装腰带、皮鞋和公文包保持同一颜色。其
中有三大禁忌,西装左袖的商标没有拆;穿白色袜子和尼龙袜子出现在正式场合;领带的打法出现错误。女士西装礼仪有西装套裙着装原则:忌透、忌露、忌短。还有着装规范:
1、大小适合,穿着到位;
2、搭配恰当,装饰协调;
3、内衣忌露,鞋袜得体;
4、兼顾举止,优雅稳重。
最后也是较重要的一点:服装色彩搭配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有三种方式:
1、同色搭配,上浅下深,上明下暗;
2、相似色搭配;
3、主色调搭配,若选色不当,易造成混乱不堪,有损整体形象。我们要做到举止要得体,站姿要挺直如松,走姿要轻盈平稳,坐姿要端庄大方,蹲姿也要得体大方。切记:表情是心境的雨晴表,眼神和微笑最具礼仪功能和表现力。
二:现代商务礼仪之公关礼仪的方式与意义
接着,我们要时刻注意公关礼仪,就是接人待物要恰当好处。首先,预约拜访,适时告辞。接着,座位分主客,坐次有尊卑。要“以右为尊”为原则。然后,有客来访,待之以茶。还有,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我们要挑选恰如其分的礼物,送礼不可以忽视它的场合与时机,主要有家庭场合、私人场合和公司场合,表示感谢以及逢年过节。每种场合都有其行为准则,而每个国家也有自己的赠送礼品的礼仪。最后就是宴请客人,勿出洋相。我们接人待物有礼,有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愉快。
三:现代商务礼仪之交际礼仪的方式与意义
社交礼仪中的交际礼仪是双方相处融洽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我们有称呼礼仪,开口的第一句话尽量不要出错,称呼的基本礼仪要符合常规,入乡随俗和照顾习惯。特别注意在正式场合中里不能直呼其名,否则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接着就是介绍礼仪,自我介绍要把握时间控制,在一分钟或半分钟内;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进行自我介绍并同时递名片。在自我介绍
时,要有自信心,真诚自然和要考虑对象。然后是握手礼仪,它讲究握手的顺序、时间和力度。握手有四个忌讳,分别是:忌交叉握手、忌左手握右手、忌戴手套握手和忌不平等握手。还有名片礼仪,名片是自我介绍信和社交联谊卡,是商务礼仪人员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交场合没有名片的是没有现代意识的人。名片要掌握几个技巧,先观察意愿,把握时机和讲究顺序。递送名片顺序要由尊而卑,由近及远。如果想跟别人索要名片也要注意互换法、暗示法和明示法。名片印的内容有三不准:不准随意改、不准提供私宅电话和不准印两个以上的头衔。交际惯例是一把无形的刻度尺。我们在社交场合中应努力做到平等待人,不要使人感觉有明显的亲疏远近之分,要一视同仁。要学会修饰避人,即维护自我形象的一切准备工作应该在“幕后”进行。我们在交际中要注意热情有度,讲究待人接物既要诚恳热情,又应当合乎彼此的身份的关系,符合礼仪规范。如果一味只顾热情友好,而不顾“礼”的适度,就是“热情越位”。这样会被认为失礼和没有教养的表现。在公共场合里,每个有教养的人都应当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妨碍他人和打扰他人。我们在交谈中均回避个人隐私问题,否则就会引起对方的不悦,自己也会感到尴尬。
四:现代商务礼仪之职场礼仪的方式与意义
我们还要强调一下职场礼仪,我们要正确撰写和有效使用简历,简历所起的作用是向潜在的雇主强调自己的价值,它直接的目的是争取一次面试机会。我们要学会办公室的人际沟通,跟自己的上司要配合默契,我们自己要讲究效率、保持冷静、尽自己所能、按时完成任务、公私分明、主动建议和尽量发问,跟自己的上司商量。跟自己的同事相处要做到几个原则:坦诚相见的原则、正确对待竞争的原则、平等待人的原则和正确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原则。
我们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高,学会待人接物,时刻注意礼仪,时刻注意举止雍容大方,进退有度,这不仅可以塑造良好形象,给自己带来自信的礼仪,而且可以赢得社会尊重,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理解和爱。
参考文献:关彤《现代社交礼仪》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佩内洛普.克鲁兹《人际交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马银春《社交礼仪与口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于忠艳《现代商务礼仪》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三篇:礼仪论文
礼仪论文
中卫五小孙守宏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现代社会“礼仪”一词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其内容包括行礼仪式、礼节及仪式、风俗规定的仪式、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次序、道德规范等等。社会上对“礼仪”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1.礼2.礼节 3.礼貌 4.礼宾 5.礼俗 6.礼制。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可以使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也可以使得社会更加安定、文明和和谐。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们认识到应该积极适应社会,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改造、变革社会环境,促使社会发展进步,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
我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
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
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
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
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字串3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
一、重视。
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字串1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做客有不同情况: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少给主人带来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礼节。(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
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3)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声“谢谢”,若敬烟,作为学生应婉言谢绝。(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关于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第四篇:礼仪论文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在大理提倡社会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本文着重探讨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及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现状等。关键词:礼仪修养礼貌大学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
我觉得大学生社交礼仪最实用的就是在面试上,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1、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
2、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
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
一、两天做好准备。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
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
一、重视。
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字串1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
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我们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要面对面试,这些都要注意。
第五篇:礼仪论文
礼仪对构建多民族地区
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
四川省盐源县中学 张顺武
【关键词】
礼仪 多民族地区 校园 和谐 自身发展
【摘要】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校园尤如此,是由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和老师共同构成的集体,构成这一集体的若干个体,出身、民族、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观念、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而构建和谐校园并非是要磨灭和抹杀这些差异,相反应该肯定并利用好这些差异,兼容并包,使其融入到真正的和谐中来。而人与人之间无论出身、民族、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多大差异,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交往过程中都希望获得尊重、关心、信任和帮助等,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礼仪。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和纽带,会使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形式、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设计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①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这里,礼仪首先要求的是“律己”,即自己不能怎样,要怎样;其次才是“敬人”,即应当尊重别人,包括怎样尊重别人。而不管“律己”还是“敬人”,礼仪所要面对的都是“人”——个人和别人。校园就是这样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个体组成的“人”的集体。因此,校园的和谐即是人的和谐,当然校园的和谐即是由这若干“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居民主要以彝族为主,汉蒙藏羌等多民族杂居。这儿虽然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但因祖祖辈辈深居山中,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方面自给自足,部落(村落)之间缺少必要的互通有无,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够频繁,长期以来就养成了人们以下品行:
1、妄自尊大,目中无人;
2、自以为是,坐井观天,以自我为中心;
3、盲目排外、无所畏惧;
4、极少以理性思维来控制冲动行为。
比如彝族人家逢年过节或有人来访,家里的女人做好了饭是不能上桌子吃饭,而只能待在厨房里吃或等男主人和客人们吃完之后吃剩下的残羹冷炙;泸沽湖畔聚居的摩梭族原系蒙古族的支系,但外来的客人若不知情,将他们等同于蒙古族,或者将他们唤作摩梭(不加“人”字)他们就会很生气地下逐客令;彝族家还有一个习俗,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放屁,如果晚辈在长辈面前放了屁,晚辈就要上吊自杀等等等。
这些习俗无一例外地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或直接或间接。所以说在盐源这样的边远山区教书,不仅仅是“传到授业解惑”这么简单,一定程度上说,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多地承担着维稳和极大的安全责任,更多地应该思考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履行这些职责,怎样才能让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习俗服务于现代化教育,让消极的恶习遁形,怎样才能让双差(学习差、品德差)生接受处世礼仪而放弃寡民的陈腐观念而又不伤害其民族感情。
而对这些,以暴制暴或道德说教明显行不通,这是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礼仪教育。
无论你高贵或卑微,无论你是彝族还是汉族,无论你年长还是年幼,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人都希望获得尊重、信任、关心、帮助和同情等,没有谁愿意跟无礼的人做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交往过程中自觉地放下架子、放低身份、放弃陋习,变得彬彬有礼。同样地,我们也有自由选择交往对象的权利,即我们可以选择与彬彬有礼的人做朋友,而不去理会那些目中无人的狂妄之徒。于是整个校园就自然而然地拒绝和孤立那些无礼之人,使每一个人——只要他想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都自觉地以礼律己,以礼敬人。于是,乱扔垃圾的同学因此而变得爱干净了,随地大小便的同学也有廉耻了,好惹是生非的同学也斯文了,歧视他民族的同学也不会叫别人“倮倮”了。
前面讲了,礼仪包括律己和敬人两个方面。汉族传统礼仪的核心是“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②;再发展为“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而几乎所有少数民族更这一点视为一个人能否得到认可甚至安身立命之本。汉族传统礼仪看重各种礼节,大的方面有婚丧嫁娶之礼,小的方面更是涉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见面握手,问好,点头等,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要在第一时间说对不起,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相反,汉族传统礼仪不齿于鸡鸣狗盗之类的苟且行为,同样地没有哪一个少数民族会将这些视作荣耀。彝族比谟文化就有教人光明磊落坦荡向善的内容。所以,礼仪对每一个人的内在要求都是一样的——律己,出发点也是一致的——敬人。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④这说明我们的先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认识到了礼仪对于人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历史都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个体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影响地参与社会、历史活动,从而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与灿烂。独立是指每个个体都有着不容他人侵犯的权利,比如生命、自由等。而相互影响则决定了构成这一集体的若干个体要将集体创造成一个怎样的集体。
校园尤其如此。盐源中学地处多民族山区,学校集汉蒙回彝羌等民族于一体,民族构成多样化,再加上历经连续几年扩招,现有在校学生超过七千人。这就给构建和谐校园造成了最大障碍。任何管理皆是对人的管理。人多,管理难度就大。况且这些学生层次不一,家庭状况有好有坏,除了少数城镇职工子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山区。从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情况也不一样。在中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不难发现家庭较好的同学行为习惯相对较好。农民子弟从小接受的就是放羊式的教育,自由散漫惯了,对于老师家长突然的管教很反感,更缺乏与人相处的艺术——礼仪,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没家教”。这类同学常常会因为别人说了自己一句不怎么入耳的话就大动干戈,甚而至于,因为一个同学斜眼看了他一眼也要邀约一帮人打人一顿。特别是彝族同学,充满了暴力与野性,自以为讲义气,团结,占着人多之势,动辄集结成群打架滋事,凡是看不惯的都要晓之以武力,甚至兵将血刃。对于这些情况现阶段的一般做法就是请求派出所的介入。但这从教育的角度,绝非万全之策。教育的出发点是从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引导其成才,而绝非是将其如负责任地抛给社会。如果请求暴力机关介入,可能当时的事情是解决了,但肯定是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
礼仪是提高个人自我修养的外在要求和动力。从这一角度,如果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以礼律己,以礼敬人,那么同学之间就不会因为相互睥睨而大打出手;放学的时候,楼道里,谁不小心踩了谁一脚,推了谁一把,如果能在第一时间说声谢谢,或伸出一只友谊之手扶持一下,一场群殴或许能因此而避免。如果人人都能以礼仪之邦的子民约束自己,就不会随地吐痰,随手乱扔了。
礼仪与交际应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先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让人们悟出交往之道,于是形成了礼仪常规,而礼仪常规又反过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更加有张有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学”的是渊博的知识,“省”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一天之中待人接物的得与失。这便形成了“礼仪”。
随着世代的发展和通讯方式的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甚至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固守本民族或本地域的一些劣根陋习而无法认识或接受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的优良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像大海一样广纳细流,兼容并包,多多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当设身处地,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
作为边远山区的中学生,即将告别学校走出大山,走向广阔的社会,这就意味着我们将会走到一个比山里更广阔的世界,融入到一个更加多样、复杂的社会,与更多的人交往。从这个角度讲,礼仪更是自身发展的需求,礼仪更是像学习知识一样为未来奠定基础。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视礼仪的人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才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常常告诉学生,城里的人看不起农村、山区的人,往往不是因为城里人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而是因为农村、山区的人自身素质导致。城里人并不是看不起农村、山区人的方方面面,这种看不起主要是针对一些农村、山区人的某些陋习。当然,你是可以通过改变自身去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的。
所以,一个人的修养差就是因为礼仪的缺失。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引入礼仪教学来补足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礼仪知识的缺失。具体做法如下:
1、开展礼仪问卷调查,将搜集的学生对礼仪的最初认知情况加以整理备用;
2、举办礼仪主题班会,通过问答、表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礼仪的重视;
3、通过办黑板报做好礼仪宣传,让同学们了解礼仪、认识礼仪、学习礼仪;
4、开办礼仪小讲座,让同学们将前期所认识的礼仪作一个总结、归纳、交流。
但是礼仪并不是通过一次问卷调查,几次主题班会、几期板报、几堂讲座,一个人的自身修养也不是靠一次问卷调查,几次主题班会、几期板报、几堂讲座能够改变的,关键还得靠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处处以身作则,以礼律己、以礼敬人。这样方可构建和谐校园。
综上所述,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校园尤如此,是由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和老师共同构成的集体,构成这一集体的若干个体,出身、民族、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观念、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而构建和谐校园并非是要磨灭和抹杀这些差异,相反应该肯定并利用好这些差异,兼容并包,使其融入到真正的和谐中来。而人与人之间无论出身、民族、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多大差异,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交往过程中都希望获得尊重、关心、信任和帮助等,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礼仪。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和纽带,会使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①胡静《礼仪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②《孟子·梁惠王上》。③《孟子·梁惠王上》。④《荀子·修身》。⑤《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