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督导论文

时间:2019-05-13 09: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教育督导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教育督导论文》。

第一篇:2014年教育督导论文

督导培训论文2015.9

完善质量评估体系 促进学科教学均衡

一中 王波

【摘要】:我市现行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制度把初中的教学带到了应试教育的歧路,学校只重视主要几门中考学科,不重视非主要中考学科。而教育督导评估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缺乏相应的检查评估指标,对学校工作指导不力。我们必须强化素质教育,积极改进,寻求各学科均衡发展。【关键词】:质量评估体系 学科 均衡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教育均衡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影响,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客观存在,这在山区农村的乡镇教育尤为显著。九年义务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影响,为了追求中考成绩和毕业升学率,很多学校只注重主要中考学科的教学;对非主要学科不重视,从学校领导、班主任,到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是如此;就是教这些学科的老师自己,也觉得教得好坏与否,于学校、于学生毕业升学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就是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也没有专门的条目,对非主要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无形之中,默认或助长了这种学科的不均衡发展。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改进和完善督导评估体系,使学校各学科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一、教育督导评估在学科教学方面存在问题。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每次评估都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检查,学校在评估检查中 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其中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等非主要学科被边缘化了,甚至彻底“遗忘”了!

按照现在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制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是全市会考,虽然,其他科目也参加了会考,但是主要五科总分是高一级学校录取的最主要依据,是学校全体师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另有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政策,故体育、美术、音乐也获得关注起来;但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门学科,中考不算成绩,按照我市的规定学生只要一门达到A等,就可以被高中入取,甚至只要达到C等就行。因此,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好坏与否,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和对家长都没有什么压力和约束力。这样,产生的后果是:学校只要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就行了;至于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就不去管了。各方面都不重视,造成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电脑这几科甚至连美术音乐都不如了,又谈何“各学科均衡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呢?

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教育部门还可以提高督导评估进行检查,但其他社会各界,却只能通过会考(中考)成绩来了解评判学校的优劣。所以,在中考的“指挥”下,五大学科的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这里的“教学质量”无疑是指中考五大科。在这种中考模式下,学校的学科教学必然失衡。

一是学校师资方面向五大科倾斜。学校不仅重视五大科教师的配置,尽量把教学骨干安排在九年级,而且会千方百计吸引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对于非主要学科,学校就不会重视,配置不齐,经常是非学科教师兼课。这样的后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校老师不重视教,学生也是不喜欢不重视学,很多学生都是采取随便应付、及 格就好的态度,吃力不讨好,教学质量不高。

二是生源流转失衡。在名师名校效应的影响下,优秀学生都通过考试、迁户转学等涌向名校,名校生源好,师资又好,当然教学质量就更好;而普通学校,生源不足,招生困难,优秀学生更少,本身师资又没有优势,所以与名校的差距就变得更大了。所以这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加不注重非中考科目的教学。但是,高中阶段,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都要开设,都是高考的学科。因为初中基础没有打好,无疑给高中的学习带了很大的困难。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费更大的努力去补救,这无形中增大了高中师生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二、学科均衡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设置,初中阶段开设的各个学科,都是基础学科,都属于文化科学素质,都是学生升学之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都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还是只注重中考主要学科,忽视非主要学科,就会重新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同样,教育督导评估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全面的整体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评估,也应该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对学校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才能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到实处。而不是跟着中考转,只重视五大科的教学质量,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

三、促进学科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既然学校出现了学科教学不均衡的现象,脱离了素质教 育的轨道,作为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综合检查指导的督导部门,理应纠正时弊,采取相应的对策,协同上级主管部门,督促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加强学校管理,改变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是提升学校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因此,校长不能只追求升学率,不能只看基门主要科目而忽视其他科目的教学。

2、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应该增加素质教育方面的具体指标,增加有关“初中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应该均衡发展”的要求,并且有具体的指标和资料目录,以此来督促学校重视非中考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言建议,改革中考学科设置,从升学考试这个产生偏科的根源上入手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考察学生的各学科水平,让学校工作回到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

3、完善中考、调考制度,重视教学结果管理。九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截止学段,是向高一级学校升学的阶段,进行选拔性考试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从贯彻素质教育的本旨出发,为寻求各基础学科的均衡发展,按初中课程标准开设的学科,均进行统一考试,都计入毕业升学成绩,并作为高中阶段录取的依据。这样,学校就不会只注重语、数、英、物、化的等学科,而是全面均衡分配师资和资源,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只重视中考主要学科,偏科 发展,到了高中又来亡羊补牢;家长和社会也会清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督促辅导。而且,我认为其他学科的等级制度不利于人才的挖掘,学生个性的发挥。“等级制”本意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反而会使某些学生而因此会失去升学的机会。自从中考制度改革以来,社会对现行的考试制度争议一直都没有停过。

4、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明确考评方案,明确考核措施,明确奖惩办法,努力营造人人思进、公平竞争、优绩优酬的质量氛围。分别从以下几个层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的:一是建立学校工作人员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工作绩效奖惩激励制;二是建立对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学校考核、述职、教职工投票三结合的办法进行,既强调结果又注重过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创造性;三是完善了以师德考核、教学质量考核、绩效工资发放考核为主要内容教师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学校要对非主要学科的教师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管理细则,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如中考学科的教师,反而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心理辅导和重视程度,让教师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责任意识,从而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和主动意愿,为学校教学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更不容从事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有半点的松懈。虽然考试要求降低了,对学生的评价也没有一种科学量化的过程,但这些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是潜移默化、春雨润物般的细致入微,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作用之大不容我们忽视。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给所有学生提供同等条件的学习机 会,使适龄儿童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普遍发展。其中文化科学知识就是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切不可因噎废食,顾此失彼。对于因中考而导致的只重视中考学科,偏废了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弊病,是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彻底改进了。

要真正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状,以科学发展观去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第二篇:教育督导论文

【第四届山东教育督导论坛征文】

构建教育督导新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武城县李家户镇文和小学 祝秀丽

【摘要】:在追求均衡和公平的历史背景下,督导评估制度原有的结构性缺陷,如督导理念的陈旧,工作方式和手段的单一等,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需求。只有重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创新督导评估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参考文献·专著1】,这既是督导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的教育形势赋予我们的一项战略性课题。

【关键词】:督导评估;创新机制;均优发展

【正文】教育是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益性事业,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而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最起码的教育公平。早在前几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一所农民工学校时,在黑板上就写到“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几个大字,这应该成为我们义务教育追求的目标。加强教育督导,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

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参考文献·其它】明确要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督导评估,督促纠正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要建立表彰制度,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正在成为我们制定教育政策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且逐步成为我们衡量和评价义务教育的重要标准。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遏制当前不合理的教育非均衡发展趋势,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动摇。

可见,教育督导作为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形势下,作为地方教育督导机构,特别是区一级的教育督导部门,应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跨前一步,主动担当,探索、研究与实践构建助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监督评估机制。

二、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克服旧机制的弊端

1、结合实际,实施“分类定等”评估。【参考文献·专著2】

以往的督导评估模式是以鉴定性评估为主,督导部门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将学校各项工作量化,评价标准当中既有软件建设又包含学校办学条件,评价结果不能完全体现被评价者的劳动价值,往往是一些校长付出努力不少,却因硬件条件不好,评估成绩上不去,无形中挫伤了他们的办学积极性。为了不让一所学校掉队,不让一位校长失去信心,县级区域可实施“分类定等”评估,即“硬件分类,软件定等”。制定相应的《办学条件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办学水平基础性评估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标准》中可就干部结构、师资现状、生源状况、基本建设及设备设施情况等进行规定;《指标》可在办学方向、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定,重点考察的是校长的办学水平、学校的管理效能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按照办学条件的不同,将全县的中小学分为不同的种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教育督导室对每类学校分别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将每类学校按办学水平的高低分别分为不同的等级。分类定等评估,可使办学条件优越的学校清醒认识到软件建设不可忽视,否则“定等”时会落在一些规模小、条件差,但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后面;可使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看到希望,鼓足劲头要在管理上与大校、名校一比高低;那些强调客观原因,办学积极性不高的校长,看到了自己与同类校的差距,也不敢再懈怠。这样有利于调动不同条件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2、积极探索,运行灵活督导机制

分类定等评估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估结果将学校办学水平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外力有效地激发学校办学热情,但是仅将评估结果进行横向比较,而忽略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就会削弱其发展的内动力,抑制它自主发展的意识。为了既看到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异,又看到学校自身发展和变化的幅度与速度。可将“分类定等”评估与发展性评估【参考文献·专著3】有机结合,在实施 “分类定等”评估的同时,建立升等申请制度和发展性评估申报制度。

升等申请制度和发展性评估申报制度的建立,可为学校提供了三种可自主选择的督导方式:一是等待三年一次的“分类定等”评估;二是在三年内主动申请升等;三是申报发展性评估。“申请升等”是指学校在“分类定等”评估后的两年内,自认为有所发展,有升等的愿望,可以主动向督导室提出督导申请。“发展性评估”是指学校如果有自主发展的愿望,可以申报发展性评估试点校,发展性评估的依据是在督导室指导下学校自主制定的三年发展规划及目标。灵活的督导机制,可为学校自主发展和主动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以校为本,构建新型合作关系

在过去的督导评估中,许多学校对督导部门都存有戒备心理,要使他们解除这种心理,必须以校为本,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地位,与他们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校改进工作,督导意见反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环节,反馈的效果取决于反馈的方式以及与评价者的关系。为此,改进反馈形式,创设和谐氛围,与评价者建立新型合作关系,是提高督导实效的有效途径。

县级督导部门在督导评估之后,责任督学要逐一与校长面谈,帮助学校分析校情,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与学校共同探讨改进工作的办法、谋求最佳发展路径,同时听取学校对督导评估的意见,而后提供书面反馈意见。反馈过程成为评价双方共同研究、探讨的过程。另外要建立校长随访学习制度。督导评估时轮流带领校长到其它学校见习,使他们体会和了解督导工作全程,有利于融洽与督学的关系,增进校长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每轮督导评估结束后,县督导室可将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绩在全县以文件形式或在会议上通报,将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向全县介绍,或编印成书向全系统发放,以期达到交流和推广的目的。这些做法会使学校认识到督导评估不是到学校挑毛病、查问题,它还能帮助学校挖掘亮点,做宣传。

4、追求实效,加大随机督导力度

分类定等评估和发展性评估都属于综合督导形式,督导前由督导室安排督导时间、督导方式、评估办法,督导人员组成等具体情况都告知学校,学校事前做好自查,准备好相关档案、汇报材料等。但这样的督导形式我们感到不易看到学校工作的常态。有些学校平时不注意积累,日常管理不到位,督导评估前,全校动员,增补材料、清理环境,甚至校长关照师生要维护“学校荣誉”。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校长对督导的认识有偏差,另一方面说明,评估方式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县督导部门可在在综合督导的基础上,改进评估方式,加强随机督导。督学们随机到学校进行视察,不提前通知,看学校日常工作的情况,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方法等扩大获取信息的数量、提高获取信息的质量。

两种督导形式的结合,增强了督导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同时也可起到引导学校加强日常管理的作用。

5、拓宽渠道,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无论是随机督导还是综合督导,毕竟评估者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并且信息获取的渠道多是来自学校内部,评价结论难免失真。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必须扩大信息搜集的渠道,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可将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家长及社区评价都纳入到评估中来,并加大学生、家长、教师问卷的数量。多元评价可使校长们感到,督导评估无时不在。于是学校更加注重日常管理,老师们更加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引入,拓宽了获取评估信息的渠道,做到了评估结论的相互印证,既可提高督导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又起到引导学校求真务实发展的作用。

6、政策保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县政府按评估结果,可每年对学校进行奖励。奖励共设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有相应的奖金基数,因学校规模悬殊比较大,可按学生数确定奖金系数,系数与基数相乘即为学校奖金总额,这样可保证奖金分配的合理性。

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使校长、教师们深受鼓舞,同时也可引导学校改进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们感受到学校考核和奖惩的合理和科学,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三、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其它条件 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督导评估制度在加快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应意识到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多必备条件,是单靠督导评估所不能解决的。

1、强化政府职能。

(1)明确形势,找准位置。(2)形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3)建立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4)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能力。

另外,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上,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要依法保证实现三个增长;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遵循平等、补差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

2、教育内部管理要改进。

(1)强化队伍建设,统筹师资力量,着力推进教师交流制度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且需要采取有效举措对优质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从关注教师的品德建设、专业发展、精神需求、日常生活入手,开展多方位培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同时,推进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机制,整合区内教师资源,不仅实现了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而且推动了不同的学校文化、管理理念、教学风格彼此融合,带动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2)加强农村师资培训,缩小城乡差异。建立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度,有效帮助农村中小学校长树立现代教育意识,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理念,使农村中小学校长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教学改革实验的推进者、科学教育管理思想的践行者和现代文明的传播者。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实施教学组织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

综上所述,教育督导评估是教育发展的指导和保障机制,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教育督导部门应结合本区教育发展和督导实际,创新督导运作方式,发挥教育督导评估对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助推作用,激发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办学效能,推进学校自主纵向发展,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专著

[1]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洪煜亮.教育督导及教育督导评估[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 [3]张民生.上海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其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Z].2005.5

作者简介

祝秀丽,女,1980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二级职称,现任武城县李家户镇文和小学教导主任,分管学校的教学和督导评估工作中部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且执教五年级数学。

联系地址:武城县李家户镇文和小学 邮政编码:253306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zhuxiuli6655350@163.com

第三篇:教育督导论文

构建和谐美好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园地理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醒人们所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具有规章制度所不可替代的影响。环境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可忽视。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学生认知的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与该学生所处的外部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我们耳详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下面就如何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谈一些浅见。

1、营造丰富多彩的特长教育氛围

成立各种团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活动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成立各种团队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学校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利用各种团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有着重要意义之后,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舞蹈队,合唱团,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绘画组,航模组,科技组,书法组,美术组,刺绣组、计算机绘画组、网页制作组,电脑绘画组等等。

陶行知先生在1919年7月,《新教育》演讲中指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学校各种团队就成了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各种团队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就能发挥有效作用,发掘了学生的个人潜能,突出了学生的个人特长,为学生的自主发展营造了环

境。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成立各种团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活动环境氛围的营造,不可忽视活动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最乐于参加的,活动也是教师实施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活动中育人就有了充实的内涵和不可小视的意义。多年来我们小学就十分重视活动育人的功能。如: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学雷锋、扫墓、踏青、郊游、古诗词经典诵读等活动,利用“三八节”、“老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一列感恩教育活动,召开运动会、举办大合唱、诗朗诵、广播操、队列、篮球、讲故事、演讲等比赛活动,配合“知荣明辱”举行辩论会、劳动实践能力大比拼、班级板报、手抄报评比、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八荣八耻”、“杜绝四乱”、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结合法律知识学习,举办报告会、读书会,开展我是小交警、我是小军人(当兵一日)、我是普通话推普员、小手拉大手,小小劝导员等活动,同时学校还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区市级的献词、献花、鼓号队出队等活动。

正因为活动的多花样、多层次、多内容,营造了浓浓的育人氛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正如陶行

知老先生所说: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

3、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将活动引进课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我所在的学校也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制定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将书法学习、绘画学习引进了课堂,还开设了大课间活动课和中华经典诵读课。这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实践中提高,在充满快乐的体验中成长,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内在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过程。从课程的文化性中,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品质。将活动引进课堂,让老师从长期以来就课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视野去立体地审视课程的位置与价值,时刻关注课程学科价值与教育价值。让老师从静态中走出来,努力关注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地调整预设中的目标,尤其要关注动态生成目标。让老师从小课堂的视野中走出来,把课程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来设计,让校本课程成为更具有挑战性、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途径。

育人模式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支配,将活动引进课堂,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学生终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4、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拓展德育新天地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网络正以其神奇的速度介入世人的生活,也闯入了我们的校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让网络成为积极向上的主流教育资源,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勒令禁止。因此,我们通过上网指导和训练,为同学撩起网

络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孩子了解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满足他们对网络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懂得上网不仅仅是“聊天、游戏”和“交友”,还可以阅读、欣赏、创作和学习。通过加强上网指导和训练,使网络这块德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一是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不断增强,学会了如何正确识别是非、真假、美丑;二是学生的欣赏品位进一步提高,积极主动地吸纳那些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利的信息;三是学生的法律知识和网络责任感得到强化;四是学生的道德意志力明显增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自觉规范网上行为。

校园文化依托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通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而从某种意义说,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定能为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教育督导论文

浅谈教育督导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经济活动折射到教育领域中,农村教育呈现出的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状况越来越明显,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有着愈来愈大的趋势。笔者多年从教于农村,对此有所体会,下面就农村教育的现状如下分析。【关键词】农村教育 教师 培训

一、现行的农村教育体制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广大青少年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绝大部分学生未能进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他们没有掌握到现代文化科技知识和能力,现代农村经济难以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有效发展。即便到外面求职,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技能性强的工种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只是苦而累的粗重体力活。

二、学生流失局面依然严峻

学龄青少年修完五年或六年的小学学业后,基本上都极富激情地进入初中学习,但学了一段时间,部分学生因厌学、家庭经济困难或父母的不重视等原因,出现辍学。到了八年级、九年级,流失学生趋于严重。因此,这些学生只能是文化知识和技能不合格的初中生。

三、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流行

教师与学生不是建立民主化对话关系,还是摆教师尊严不可侵犯的架子,这样势必造成师生间的鸿沟,无法进行思想交流、感情沟通,无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情趣等,影响了教育成效。

四、现代教育技术较薄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地处山区的农村经济还处于落后。尽管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做出很大努力,但农村现有经济状况制约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开展,广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接受现代教育技术,阻碍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

针对以上农村教育现状,为改变这一状况,使农村教育能够跃上一个新台阶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一、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建立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

随着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我国教育督导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我们山区落后地区的教育,通过普及初等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立足于农村的实际,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业知识和科技人才,设立职技班

职技班的教学应由具有职技专业才能的教师担任。创设一整套与职技教育相适应的教材,所编教材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有利于职技课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促进,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职技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二)针对流失学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要动员广大师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渡过难关。至于家长阻止子女入学的,当地政府应配合学校,采取行政干预手段,使其子女按时入学。总之,只有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不同办法,才有可能扭转流失学生严重的局面。

(三)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育人方法,教育部门及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教育必须走出传授和掌握知识的误区,以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及人格的完善为目的。

二、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基础教育往往相对落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调整学校布局,整合资源

针对农村校点布局分散、教育资源不能综合利用、专任师资不足、办学效益差等问题,要有计划地开展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把解决学生交通、饮食、寄宿等状况作为督导工作的重点,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效巩固布局调整的成果,使学校的工作做到安全、有序,正常运转。

(二)加快基础建设,促进发展

要把乡镇对教育投入情况及教育工作业绩作为政府任期考核目标,从而保证“督政”效果。同时,要积极、认真对待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的督导。要依据国家和省里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加大督导力度,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三)进一步开展“控辍”工作的专项督导

加大“控辍”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以关注弱势群体为重点,促进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控辍”保教工作。

(四)加强对教师培训和轮岗交流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

针对农村教育现况,组织开展教师全员性培训和“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城区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工作、优秀教师深入农村学校开展“教学会诊”等活动,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增强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对学校自主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教育督导制度的建立和学校评估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形成良好的自评运行机制,越来越显得重要和必要,它为学校的自主发展、自我完善拓展了空间。每当上级部门通知要进行督导检查的时候,学校各部门常常是临时加班加点,根据检查项目整理档案、补充材料。这样的教育督导评估常常会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起不了多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学校加深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在对学校已做的工作进行评估反思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办学经验,找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找到突破口。教育督导评估,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发展,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教育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任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政府之责、民众之需、教育工作者之奋斗追求,就像我们当年毁林耕种到近年来退耕还林一样,当我们发现环境恶化了,就必须加强保护,当我们发现教育发展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思考教育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教育督导部门如何发挥职能,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一、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的解析

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学校,因此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均衡发展的状态.(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首过去,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现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1、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2、基本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3、改革开放30年即现阶段: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优质教育.(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使劣势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向优质学校看齐,缩小教育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的目标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促使所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教育.二、目前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入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教育投入一直不能满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有限的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造成了城区学校的投入要高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的投入要高于一般学校,从而形成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校舍陈旧、教育教学设施不足,甚至难以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所需.2、师资力量不均衡:大学生毕业选择时,往往都会倾向城区学校、重点学校、优质学校,这些学校教师学科配备齐、学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而一般学校,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经过长期的恶性循环,不仅学科不够配套,年龄偏大,水平偏低,学历层次不高,师资素质差,而且不少学校还出现师资紧缺现象,个别学校连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都无法保证正常开齐,而一些热点学校还会想方设法从其他学校挖本身就少得可怜的优秀教师,造成师资力量不均衡.3、生源基础不均衡: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当地、人为地强化精英学校,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严重的择校风,助长了义务教育阶段本来不应该具有的竞争性,而一些热点学校还会不择手段从其他学校拉本身就不够多的优质生源.这样就形成了这种“削弱助强”、“锦上添花”的做法,也使得热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导致一部分学校大班额,另一些学校学生大量减少,形成了明显的生源量与质的差别.三、发挥教育督导职能,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教育督导部门,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应积极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完善与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政府履行职能,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大教育督导评估力度,全力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促进政府履职:

首先,在办学条件上的均衡:政府的投入对每一所学校必须是平等的.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办学主体,学校的硬件设施的改善和保障,是政府的责任,一句话,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为老百姓提供均衡的办学条件.这样就不会存在学校各自为战,自谋出路的做法了.其次,在生源基础上的均衡: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力度规范办学行为.生源基础均衡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每所学校都想招收更多更好的学苗,保障生源基础均衡的主要责任在教育行政部门,要办好一个地区的教育,仅仅改造办学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高举公平大旗,切实采取“免试,就近入学”的做法,保障各学区适龄学生进入所属学区学校就读,做到学校认同、家长满意、社会公平,坚决杜绝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第三,在教师队伍上的均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保障校际之间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学校是否均衡,关键在教师.毋庸置疑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责任在学校的培养,但是基本素质的差别也是决定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配备的均衡和交流政策的落实,也是师资力量均衡的重要保证.要使教师队伍交流形成制度,统一调配,“货真价实”,才能实现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均衡.督导学校办学:

首先,在学校管理上的均衡:办好学校,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在中小学校,校长是法人代表,他们在组织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只有作风好和素质高的校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改革创新精神、业务娴熟、善于管理、教职工拥护、善于领导的好校长才能够管理好一所学校,才能有效实施办学理念,形成高效务实有创新力的学校管理机制.其次,在队伍建设上的均衡:学校的办学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干部和教师来完成,这两个队的建设是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关键.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通过干部队伍的管理来落实,形成管理网络,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也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三,在办学成效上的均衡: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履行行政职能的情况下,学校办学成效就成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的办学成效应该从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工作、艺术教育工作、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等方面来考察评估.另外,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依赖于学校特色的建设,因此在评估学校时,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应该成为一项指标,或者作为附加指标予以实施.当然,对政府和学校的督导还包括很多方面和角度,这里仅就如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进行浅析.总之,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做出不懈努力,发挥教育督导职能.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在这个前提下,基础教育中学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答案是必须將发展的注意力和着力点迅速转到学校内涵发展上来.通过内涵发展督导,督促学校將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上来.较长时期以来,学校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硬件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实施内涵发展督导可以激励长期注重内涵建设和育人质量的学校,也鞭策不够重视内涵发展的学校.通过内涵发展督导,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指导和引领.在内涵发展督导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有科学而明晰的“内涵发展学校”的基本标准,能发挥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帮助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让学校真正把握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推进策略,促使学校形成内涵发展的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监督和自我改进的长效机制.内涵发展督导在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同时,也將有力促进教育督导工作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將在原有督导体制基础上创造性地推进教育督导工作,將在教育督导的目的、内容、重点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原有的教育督导做相应的调整与补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的功能与体制:内涵发展督导的开展顺应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將发挥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將更加凸显教育督导的不可替代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与效能.一、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解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要求,对新时期学校内涵发展可作如下理解: 1内涵发展的目标

学校内涵发展不是学校的规模发展和数量增长,而是在现有的办学规模和条件的基础上,追求育人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学校办学绩效的优质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要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内涵发展的特质

结合新时期教育发展对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学校内涵发展的特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方式:量变到质变.要由过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条件改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的外延式发展,转到立足现有条件追求以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和学校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来.將学校的发展聚焦到管理完善、特色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文化建设等“软性”竞争力上来.教育管理:粗放到精细.要由过分关注外显成果的取得、不够重视管理过程的粗放式管理,转到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核心的精细化过程管理上来.围绕学校的内涵建设,构建从管理决策、管理执行、管理监测、管理反馈等环节在内的涵盖学校德育、课改、特色建设、师生发展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动力系统:外推到内驱.内涵发展不能单靠外力推动,而是源于内部变革的动力.学校要根据教育形势和教育规律,立足自身长远发展,大胆改革创新,从“等、靠、要”的传统发展思路中解放出来,由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转到抓住机遇、推陈出新上来,形成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改进的良性的学校自身发展机制.育人模式:单一到多元.内涵发展是基于优质的特色发展、多元发展,是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个性发展.学校内涵建设要由“千校一面”的同质发展转到异彩纷呈的特色发展上来.特色发展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彰显学校的优秀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秉承先进办学理念,探索并凸显全新的育人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优质的学校教育.二、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基本内容 针对教育督导的功能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同样,学校内涵发展督导也必须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1督政.内涵发展督导的“督政”主要是检查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对促进辖区学校内涵发展有无作为、如何作为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1)政策支持与机制完善方面,主要检查和督促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而对应的内涵发展指导意见及管理办法、评价管理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指导与帮扶机制等方面的情况.(2)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方面,主要检查和督促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支持和鼓励学校内涵发展而为辖区学校提供的必要的财力物力保障,如人员配备、基础条件支持、环境建设等.2督学.根据学校内涵发展目标和特质,在对学校进行内涵发展督导的过程中,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重在对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1)学校管理.主要包括:第一,目标管理,即学校的战略规划水平,考察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发展定位、目标愿景、发展战略及路径的认识水平.第二,制度管理,即学校的管理制度系统,主要考察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第三,资源管理,即学校对所支配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尤其是对师资建设的重视及举措.(2)特色建设.特色建设是学校基于学校发展实际和教育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发展,是实现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表征.主要包括特色规划、特色实践和特色成果.(3)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重要工作.(4)办学绩效.办学绩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是学校特色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成果的集中体现.可分为学生发展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及学校的社会影响(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综合评价).(5)其他.主要是指为了保障学校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所必需的基础性办学条件保障.三、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实践路径(一)总体思路

根据内涵发展的特质及相应的督导评估任务,为推进督导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可遵循“1234”的总体思路.“1”——一个中心.内涵发展督导评估顺应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建设转变的教育发展形势,牢牢把握质量提升这一中心,以推动学校优质发展为己任.“2”——两大原则.内涵发展督导评估坚持发展性督导与自主性督导两大原则.发展性督导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构成,既强调规范办学,又充分考虑各区县的实际教育发展水平,还要充分尊重各校的独特性,理顺学校办学中共性与个性、基础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自主性督导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以市级内涵发展督导标准及要求为指导,确立县域督导具体标准和实施意见:同时要求学校立足于自身现有水平,进行过程性、发展性的校本评估,促使学校逐渐形成一个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3”——三级机构.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健全省(市)级、县(区)级和校级三级督导评估机构.省(市)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全市学校内涵发展教育督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并研制出台督导评估的指导性意见(含方案、标准等);县(区)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对省(市)级指导性意见进行立足区县实际的具体化工作,在省(市)级层面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实施本地区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并督促和指导各校进行内涵能力建设及相应的自查自纠工作;学校在市、县(区)的统一部署下,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4”——四支力量.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评估机构、学校、社会力量(家长、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四支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心、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及其督导评估工作.(二)实施要求

1重点突出.对学校内涵发展督导评估要在全面把握基础性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确定性的督导评估重点,以提高督导评估的导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包括学校规划水平、课程建设水平、德育工作水平、教学改革水平、特色建设水平等要素在内的内涵建设体系中的某一项或几项进行重点督导.2奖惩并举.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督导结果,根据内涵发展督导工作的需要和督导实际情况,评选学校内涵发展管理工作先进区县和内涵发展先进学校.做到学校内涵发展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考评与学校工作考核相结合,与学校整体性的绩效考核挂钩,与当地政府教育工作考核相配合,增强督导评估的权威性与执行力度.(三)实施程序

1研制学校内涵发展督导方案.明确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尤其是要科学制定学校内涵发展督导指标体系,既作为共性评价标准,又对地方和学校的教育内涵发展起指导引领作用.2研制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工具.为保障督导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需要研制实施督导所必需的调研工具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督导手册、调查问卷、访谈提纲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和档案系统.3组织和健全专业督导队伍和机构.学校内涵发展督导内容丰富、工作面广,教育督导部门难以一力完成.教育督导部门要发挥领导、组织和牵头作用,依托专业性的评估机构,在较广的范围遴选督导人员,组成来源广泛、结构合理、层次多元的督导队伍,保障督导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4实施学校

内涵发展督导.根据督导方案,依托专业督导队伍和机构,运用科学的督导工具,有序进行督导工作.首先,搞好数据收集.各受评单位根据督导要求,向指定的数据库上传基础数据.其次,学校做好自评.学校根据督导方案进行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和改进意见.第三,督导调研.督导部门运用督导工具对受评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运用现代统计方法、现代信息及数据处理工具,形成督导调研数据分析报告.第四,现场督导.在学校自评和督导调研的基础上,教育督导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督导评估,形成督导意见.第五,督导报告.综合各方面的督导评审意见,形成督导报告和督导结果.5学校内涵发展督导结果发布与运用.经有关领导及管理机构的审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督导结果,并进行相应的督导结果运用,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激励、导向和督促的重要作用.

第五篇:小学教育督导论文

加强教育督导,与课改同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教育督导不仅是一种教育管理行为,而且具有代表政府行使执法监督检查、规范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运转机制,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教育督导制度不仅能有力地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一、确立学校主体责任的教育督导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是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就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对每一个学生全面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佳的条件和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走向成功。在对学校进行督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偏见,就是某学校的考试成绩好,就会认为其素质教育抓得好,就尽到了所有的责任。这种偏见无形中加剧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往往导致违背教育规律和违反教育法规的办学行为,其后果是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就根本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了。可见,我们应该以正确的督导观加以引导,唤醒学校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学校依法办学的自觉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三、加强德育教育督导,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在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在德育的总体设计上,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着重解决学习动力和学风、品德行为和劳动观念等问题。在教育中,要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导向,始终抓住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国教育;振兴中华、立志成才、勤奋学习、和谐发展的成才教育;行为习惯、劳动及心理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维护并建设良好的集体风气。在实施“三体”教育中,应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贯彻始终。如果说,“做人”的教育主要体现了学生整体的需要和要求,那么立志成才教育则能更多地体现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他们自身的发展。德育的实效表现应该是促进而不是脱离这一过程。学科教学中除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良好习惯的教育,以及意志、毅力等个性品格的培养。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就没有有效的教育。而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和制度化是建立教育阵地、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坚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有的可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也可按一定的教育内容和目的单独组织;可集中进行,也可分散安排;可走出去,也可请进来;可由学校或班级教师组织。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去安排实施。每次教育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实效。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教育性和知识性原则,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体现教育性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和班风,是宽松和谐的、健康向上的人际环境。要认真搞好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集体的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因此,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石,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成为效国之才。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现行的各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管是语文、数学、社会,还是音乐、体育、美术,无不蕴藏着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制订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将具体的要求落实到各科知识的传授之中。例如:数学教学中,讲授《圆的周长》,介绍圆周率的知识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比欧洲数学家得出同样的结论早六百多年,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教学中,介绍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平时刻苦训练,终于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作为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音乐教学中,要求人人会唱《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并举;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可把德育内容变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创新之乐。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绝不能观望与等待,唯有加紧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才能代表中华民族以豪迈的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课内外活动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不仅可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树立创新的志向,体验创新的快乐,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增长他们的创造才干,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捕捉创造因素,激发创造热情。创新勇气是创新行为的精神动力,它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培养创新的勇气,特别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教师要善于从队员的一言一行中,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里,捕捉创造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勇气。

五、与课改同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督学工作最大的突破是聚焦课堂。督学深入课堂,目的在于掌握新课程的进展情况,发现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具体困难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师生课堂活动的观察,考察学校管理的实效性: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否得到贯彻、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否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德育首位的精神是否得到体现、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否取得实效等等。听课之后,及时反馈,关注教师的教学思考,强调立足课程改革与教师商榷探讨,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载2014年教育督导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教育督导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教育督导论文

    完善质量评估体系 促进学科教学均衡芷江县罗旧镇教育督导室黄建文 【摘要】:我市现行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制度把初中的教学带到了应试教育的歧路,学校只重视主要几门中考学科,不......

    中小学教育督导论文

    督导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员工进行管理的人。小编整理的中小学教育督导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

    教育督导论文资料(精选5篇)

    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 第三章 督导的实施 第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对下列事项实施教育督导: (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二)校......

    督导论文大全

    完善教育督导职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平阴县玫瑰中学 刘广生 教育督导在国际上已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强制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之中,而且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些发......

    督导论文

    初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大祥区檀江乡大桥学校王觅雪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想修养的完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

    河田小学教育督导论文大全

    浅谈教育督导在我校工作中的 应用及其成效 xxx 内容摘要;教育督导是构成完整的教育科学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事......

    督导教育年会论文(共5则)

    广州市第十六届教育督导年会论文征文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的初探 【内容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主要阐述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

    教育督导

    提升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水平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中心小学刘新川 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对引导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