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
在它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部影片,影响我的一生。
青春,激情,理想,现实,光影交错中散射的气息竟然与我而今的心情如此的契合。那种迷惘,那种追寻,那种急切的想掘出活着的意义却无毫无头绪的焦躁。王朔在他的小说中形容这种心情为《动物凶猛》。也有哲人说:这就是成长。如果说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的话,那么在四处碰壁撞的头破血流后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世界不过是自己的臆想,在现实的面前一切梦想都可以渺小的无关紧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面对呢?
有人选择沉默,在现实面前沉默,在梦想面前沉默。但沉默的代价可能是,至死之时你仍在心底里寻找:我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就像一句话中形容的一样:真正突围而出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人在经历青春的悲愤和不安后酣然迟钝。
有人学着解脱,在他们满腹的激情遭遇到现实一次次无情的摧残之后,他们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祭奠自己梦想中的青春――死亡。
我没有权利去指责前一种人生是怯懦,因为我很难分清是否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我更不能虚妄的批评后一种人生的鲁莽,他们可能比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热爱生命,比我们任何一个人更接近生命的真谛,只是他们选择用自己认为唯一完美的方式去接近完美,如果这种坚定可以称作勇气的话,我承认,他们的坚定让我汗颜。
也许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在这两种人生之间徘徊着,试图逃离平庸,也避免堕入极端,总想选择一个平衡的支点,在那个支点上,悬立的便是人生的真正的意义。但是,这个平衡点隐立在何处呢?
幸好,在我仍是饱含激情的年纪,《死亡诗社》给了我一个让我醍醐灌顶的答复,让我在往后的人生里,能够清醒的活着。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当那个气度非凡的老师基丁第一次走入我们视线的时候,一种独特的睿智,风趣,深刻和诗意的气质既透过屏幕,让我如沐春风。在他的第一节课上,他让同学们记住了那个词:卡佩迪恩。他让同学们记住了一句话:seize the day。这,其实正是贯穿他全部精神的中心支点。同时他还诗意的嘱咐同学们,要用惠特曼的诗句来称呼他:“噢,船长,我的船长。”
我不禁会心一笑,生活的乐趣确实能从一些小小的细节窥得一二。
那种恬淡的风度让我也看到了他的过去,他曾经激情荡漾的青春,只有真正经历过这些的人才能把人生参悟的如此透彻。换句话说,他现在也在充满激情的活着,只是这种激情,早已历炼成了一种难得的平静,他用这种平静的眼光审视着周围的孩子们,看着他们在懵懂种的追求,在他们身上,他嗅到了自己当年的气息。他所做的,是在引导,帮助他们及时找到青春的意义,帮助他们在迷惘中突围,帮助他们抓住人生最精华时刻的每一天。
我甚至开始羡慕他们可以置身其中去享受那种春风化雨的感觉了。尼尔和托德,显然也被基丁的生活激情所触动了。虽然他们是不同性格的两个人,但他们无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期待着生命的真谛。尼尔性格开朗,他对生活的热情很快因为老师的热情而点燃。他喜欢演戏,憧憬未来美好梦想的时候都会兴奋的颤抖。忘不了他在争取梦寐以求的到《仲夏夜之梦》的角色时欣喜若狂的表情,好像那个时刻全世界都是他的,没有什么不可征服。除了,他异常威严顽固的父亲。是的,近乎专制的国王。所以当托德问起他:“那你怎么跟你父亲说呢,他知道的话会杀了你的!”他想极力回避的最大问题也无法回避了,极其沮丧的他黯然说道:我现在连剧本还没看,你就不能让我先在心里过过瘾。眼睁睁看着他脸上的狂喜和激情僵硬黯淡成沮丧和颓废,梦想和现实碰撞的结果让你目不忍视。其实他的父亲是残酷现实的一个化身,在尼尔的世界里,即使曾经多么美丽和强烈的冲动最后在父亲的严酷的面容前面只能轻轻的支离破碎。
托德内向羞赧,他的世界很封闭,其实他的内心很丰富,在他小心翼翼的隐藏的内心深处,梦想在那里闪着别样的光芒。但他不敢把他拿出来,他害怕别人的评价,他没有自信去展示自己。当我看到托德那种单纯无辜而又矛盾挣扎的表情时候,心头猛得一震。是不是当我们遇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时都会有这样的心灵的震颤呢?我从他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虚弱的内心让我悸动,每次尝试的释放都会因为与期望的有的丝毫差池而不自觉的放弃,放弃后的失落会让我更加否定自己的勇气。那份渴望变的自然而又无法摆脱的紧张始终左右着我,我在其中痛苦的挣扎。
当托德听到基丁老师的一席话后,他再平静的外表也难掩他翻腾的内心。我知道他开始觉醒了,但他长久的性格仍然强烈的抵制着这些改变,所以,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seize the day”,然后,又把他揉碎扔到了桶里。他在挣扎,我看的很清楚,因为我也会经常的挣扎,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就像再看自己,会不清晰吗?但是,毕竟是多少年的性格和习惯,虽然会因为那一阵的波涛而掀起风浪,不久又恢复到了往日的沉静。即使自己的内心其实知道,这种沉静以久,会变成麻木。
基丁发现了这个封闭但却丰富的小伙子,他知道让他释放自己才能激发出他潜在的激情。在课堂上,忐忑的托德站在讲台上感到无所适从,„我不懂咆哮,我不会表达,站在这让我觉得难堪,但老师为什么让我做这些‟他的心里在纷烦的跳出这些字眼。“说说你看到惠特曼的画像时想到了什么。闭上眼,不要思考,大声说出第一个跳入你脑海的字眼…… ”基丁大声的启发他的灵感,镜头开始绕着他们两个转动,一圈一圈,托德的内心也在剧烈的晃动,当“他看起来像个牙齿流汗的疯子”这样平日看来荒诞不经的话语都脱口而出时,镜头突然定格,一种坚定已经从心底油然而生,自信的惊喜第一次笼罩在自己的脸上。我喜欢这样的表情,因为它让我欣慰:他正在逃脱自己的束缚,像我所期望的那样,像现在的我一样!
突然之间脑子里冒出了王小波的一句话: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难道不是吗?原来真理究其源头都是殊路同归,东西方文化在这个上面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我们的船长”带领着同学们一个个站到桌子上俯视四围,因为他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看世界,你会发现不同的东西。
“我们的船长”让同学们在校园里随意四处行走,不要跟随着别人的步伐,因为当你跟在别人的身后行走的时候你才会发现,顺从是多么的容易,而不受他人影响坚持自己的个性是多么的困难。
“我们的船长”让同学们在运动场上咆哮着运动,因为运动时的激情才最接近生命的本质。
世界就是这样的,当一大帮孩子们正为青春而激动的时候,传统的守旧势力便会跳出来指责这是不务正业,这是颠覆制度。他们会像校长那样板着面孔斜眼望着你,好像再说:年轻人,清醒一点,现实是不容你放纵的。
曾经听过“残酷的青春”这个词,现在渐渐明白,指的就是这个吧!
托德勇敢学会了面对,他了解到了活着的意义。
诺克斯最终追求到了自己最爱的女孩,他明白了生命的美妙。
尼尔的戏剧之梦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成功的上演,他的心跳都在随着激情而疯狂搏动,他也终于像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
但是,然后呢?
父亲的拒绝,义正辞严的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尼尔的反抗,苍白虚弱的把他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在他面对父亲缓缓坐下的那一刻,我窥到了他眼中闪烁的泪光和――绝望!
我的脑中跳出的不祥的预感让我自己觉得害怕,虽然我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它能不能够不发生呢?
尼尔打开窗户,戴着自己演戏时的荆棘王冠,赤裸着上身的他张开双臂感受着自然之风的最后一次吹拂,他在最后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刻的眼神坚定的告诉我:没有了梦想的生活比死亡更让人可怕!
枪声响了,苏格兰风笛的声音再此响起。不过这次没有《勇敢的心》里面的美妙悠扬。像死亡的回声一样沉闷冗长的让人窒息。
死亡的阴影覆盖了诗社的明快,残酷的现实浇灭了青春的火焰!
这是怎样一个世界!?
如果青春应该彭湃为什么现实又会这样残忍的拒绝?
很长时间里这个画面伴随着这个问题在我脑中盘旋。
其实,有些事情是无法回避的,你也不能回避。就好像你可以相信童话,但世界不会是童话。你可以选择失落,也可以从此愤世嫉俗。但我敢保证,你不会开心的,因为你始终没有参透生活的意义。得到真理就必须经受历练,拥有快乐先必须体验痛苦,这就是生活的代价。激情的背后也应该有一双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基丁老师被诬陷与尼尔的死有关,结果是:离开。
在他收拾好自己的行李,黯然的走出门口的时候。托德再也无法忍受了,他从来没有如此坚定过。他不再顾忌任何人的阻止,毅然站到了桌子上:“噢,船长,我的船长!”大家陆续站到了桌子上:“噢,船长,我的船长!”这些声音充满了敬意,此起彼伏,任何反对和威胁听起来都是那么渺小和无力。
孩子们集体站到了桌子上,看着他们的船长。这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视,无数双目光交错着复杂的感激和不舍的深情。这是一个无声的画面,但却是最令我震撼的情景,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心灵的冲击。
“谢谢孩子们,谢谢!”基丁老师微微颤动的嘴角,欣慰感动的目光已经说明了一切:在这里,再也没有什么遗憾留下了,因为孩子们,早已经体会到了他所教的一切!
还好,孩子们在正当青春时遇见了基丁老师!
还好,我在追寻生命时遇见了《死亡诗社》!
第二篇: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主持稿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本次图书馆观影活动的主持人,非常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图书馆放映电影活动,本次电影的名字是《春风化雨》,又名《死亡诗社》。死亡诗社这个名字听起来是有些恐怖的,但是实际上它的确更加符合本片的内涵,一部非常有深意的、关于“诗”的校园影片。
“树林里有两条岔路,而我选比较人少走过的那条路,那里有天壤之别” 这是著名诗人劳勃佛洛斯的诗,用来代表这部影片再好不过了。
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之间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学生们在无助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又是什么?《死亡诗社》为我们回答了这样一个命题。那是一个扼杀个性的年代,当然也许我们今天仍处在这个时代中。在校庆典礼上,学生们穿着一样的校服,异口同声的说着校训,学校礼堂里庄严并且死气沉沉。。但是,接下来他们的船长出现了,从正门走了进来哼着《扬基进行曲》的口哨,把孩子从后门带了出去。就这样另一条道路被打开了。。(坚持自己是条被少数人选择的路,而选择这条路是要付出代价的。这里不是天堂,它从未离开过现实世界。)
一所历史悠久、升学率高的学校对于大人来说,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里只能称之为地狱罢了。大人总是想把孩子们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给予他们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却从来不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用他们所选择的的方式让孩子们去适应于社会,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不错,这世界本就没有公平可言。可是,谁来为我们的激情负责?谁来为我们的青春买单?如果青春只有所谓的成绩好坏的话,那么只有激情、叛逆、个性、奋发存在的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校园才成其为校园!
我们不可否认,这个学校就好像是整个中国教育制度环境的缩影。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古板的教书先生,可以看到望子成龙几近病态的家长,可以看到桀骜不羁的学生,可以看到在中国几乎不存在的梦想引路人。我不会过度评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它是一种社会现状的体现。
现在的小学生的压力是我上学的时候难以想象的,姑且不说教育本身,现在教育在国内的初衷就已经扭曲。相信周围的你看过这部电影以后会像我一样被它感召,追求我们那不曾实现的梦。我见到的一些人,十几年的寒窗过后已经忘记了什么叫做思考,甚至是我们学习的本质。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禁锢在了这个流水线一样的国度,我常常讲,一人一个活法,可你又可曾了解我的无奈。现实仍然是残酷的,多少聪明勤劳的炎黄子孙还在重复着这个“生产过程”,忘记思考。人是要活在虚无的梦想之上的,它给予我们力量,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没有梦想的人终会有梦想,但是请不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这是最最可悲的。
现在,我们进了大学,成长本应该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但现实的残酷总会无情的折断我们梦想高飞的翅膀。高墙围建的学校,没有体温的家庭温暖,折磨人的社会环境,一浪接一浪得将我们逼向痛苦的深渊,陪伴我们的只有黑暗的白昼,没有曙光的太阳,寒冷的空气,和压在身上的大山。
作为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机构,它的职能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模子造人。传统在学校的字典里永远是圣经般的不可侵犯,硬套的校训,死
板的形式。在掌控教鞭的老师那里没有比这些更让他们感到自豪,而他们奉承出的经典就是要努力制造出言听计从,本本分分,刻苦认真的“乖孩子“。不准,不准,不准——从不受到怀疑的教育准则,一个精良别致的框架,把学生们放到里面,排码的整整齐齐严丝合缝,老师们从中取悦的是舒服和欣慰,看到的是死水一样的平静,然后他们会“春风得意“的说:“还有比这样的学生更完美的嘛?“。
学生最好的朋友是谁,难道不是我们的老师吗? 可我们的老师中又有几个是在跟学生交朋友。点名查到,荒谬作业,照本宣科,作为一个老牌的教师这些优势教学方式是他们一贯秉承的指挥棒。站在讲台前的和坐在教室里的似乎是化不开的冤家,解决敌意的矛盾被当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事实真的是那么的难吗?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 他们不需要按部就班的照着书本讲内容,因为那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所要做的是教会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灵感受学科中的奇妙,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推开心门走向多彩的未来。这些难吗?
浓烈的生命质感和灵魂光华,让《死亡诗社》在上映的当年荣获了奥斯卡、金球、英国学院、法国恺撒等多项大奖。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中国的教育使得学生从小就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的权利,或者已经养成了大事都由老师或者家长做主的可悲习惯。而老师真正应该教授的,正是此道:培养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剧中的John keating叫学生们勇于尝试,勇于突破,有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爱好。这些正是学生所缺的,谁能说这是错误的人生观?难道平庸,人云亦云才是正确的?
有人说我们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个问题开始终日萦绕在我思绪中: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想从哲学问题去考虑这问题,那是学者的工作。对于普通的我来说,一直一直以来,我只是认为生活只是顺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就像小溪的清水至上而下流畅般自然,没有为什么是从高到低的疑问,也没有为什么要有小溪和溪水的问题。“就这样”便是我的答案!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意义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糟,浑浑噩噩都可以,但原则是:你自己选择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好像《麦田的守望者》中有这么一句: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守望者,守望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理想,以防它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坠落和被自己遗忘。在平庸的活着和无悔的死去这两者之间,我义无返顾地选择后者。因为“人因梦想而伟大”。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和老同学联系,他们不是问我在哪里高就,而问我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So, you are out there changing the world?)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Once I grow up, I am going to take … by storm.)
有时候这是玩笑或自嘲,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浪漫,没有这种冲劲,而只是想着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那田鼠和蝼蚁一样的人生,是何等绝望?就如同这电影一开始说的,人到最后,其实会被黄土埋掉,成为虫子的食物,这白驹过隙的一生,怎么着都是一遭,现实的生活只是一种必需,然而从今天活到明天,只关注物质所需,没有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排队站到灰色的大多数里面,“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如果你偶尔看到这句话,请你反省一下,你现在过的是这种生活吗?如果是,如果你有所不满,是否得像“船长”老师号召的那样,站到桌子上,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许和你平时看的不一样。
电影中的老师教授诗歌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死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可以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杀,其实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
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也可以不脱离现实。我对那老师跳过现实主义部分的做法也有异议,因为人是可以既现实也有梦想的。这种人才是高人,他有巨人般的身材,头在云端,脚踏大地。
当然,现实中的教育,尤其在工业化革命之后,往往是要把我们塑造成符合现实所用的人,学生不过是送进来,流水线加工后再送出去的产品。这样的教育不是要让我们去改造世界,而是要教我们习惯了被世界改造。已故笑星卡林说过一句话,说把人教聪明,不符合美国统治者的利益。在中国更是这样,把人教蠢,教到只会ABCD打勾选择,是符合当权者利益的。大部分时候,一个新人跑过来,满怀激情地要改变现状,最后往往会被同化掉,或者排挤走,因为大部分体系,都倾向于维持现状。人思想上排斥革新,就像其身体会排斥新药一样。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来说,那没有办法,只有缩到那灰色的大多数里,还落个平安。如果你够强大的话,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够,那么世界一般来说会把你给改造过来。当然这未必是坏事。资质欠缺的人在这个世界里安分守己,是他也是他人的福气,因为平庸加激情只会等于折腾。唯有才能和激情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有产生积极改变的可能。
但凡有能力去改变的人,最好还是去试它一试。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你就会承受地土,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你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他们的名字叫异数。
第三篇:死亡诗社影评
姓名:何梦婷班级:1201班学号:12080120
死亡诗社影评——悠扬之歌 对于这部电影,着实让我欣喜的是一开始时风笛的出现,这件奇怪的乐器发出的奇特声响常会让我想起,它发出的声音存在于电影的开始与结束,而它声音的特质——悠扬与凝重,就恰好与这部电影贴近地融为一体。悠扬,大概是从Keating老师吹着口哨从教室前门进入又走出教室后门开始,或许更早点,当我们看到成片的黑鸟从秋日的草地飞起,掠过树梢,翅膀拍出湖上的波纹开始,悠扬就产生了,但这悠扬里到底已经显示了影片的凝重,因为成群的黑鸟忽然就遮去了整个画面中的蓝天。
像所有春风化雨题材的电影或电视一样,我们的学生若不是有着外在的桎梏就是有着心理上的羁绊,而我们的老师就会以一个引导和改变的角色出现。在《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用他五线谱上的音符温润了一个冰冷的喉咙,让学生们发出来自胸腔的天籁,而在《死亡诗社》里Keating老师,他选择了诗歌。
诗歌,从来就是灵魂上的事,与古老和传统无关,它是来自精神的,于是我们的Keating老师只能以一个反传统的面貌出现,他让学生们欢快地撕去教科书的导论,让学生站在桌子上以另一个角度看世界,引导学生用精神作诗,用运动作诗,用自由意志作诗。
第一节课他在校史纪念室的讲话,他给予学生carpe diem的精神,及时行乐,趁着年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Keating老师还没出现之前,学生们其实已经在反传统了,这可以从他们更改学校的四大信念看出,但他们仍是囿于父母的安排、兄长的阴影、爱情的困惑,但carpe diem的出现让他们在反传统反束缚的路上走得更远。carpe diem不是放纵,而是勇敢。他们开始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自以为做不到的事和不敢做的事,他们在深夜的山洞中从事着类似宗教狂热的活动——诵诗,没错,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青春更悠扬的曲调。
遗憾的是,当悠扬渐行渐远,苦涩就出现了,来自校方、父母与情敌的力量显然比青春强大,他们是不会允许离经叛道出现的,于是冬天来到的时候他们的carpe diem也由苦涩转为凝重,在现实下,这份凝重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
尽管在尼尔自杀前导演已经做了足够多的铺垫,但他的死仍是显得突兀,他父亲的反应也看起来歇斯底里,站不住脚,这部分的剧情太过强硬,仿佛只是为了让情节得以继续,让传统显示出它的丑陋面目,让Keating老师最终离开他心爱的学校。
当他收拾东西离开,学生们站到桌子上表达对他的怀念时,他一定不会后悔,因为他授予学生的东西仍存在学生的心里,这样的心情或许《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看到满天的纸飞机时也体会到了。
第四篇:死亡诗社影评
《死亡诗社》影评
影片主要讲了一群学生在基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但又以一个学生的自杀和基丁老师的被辞为结尾。情节的安排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剧式的上半场走到沉郁的结局时,多少让人有点心情黯淡了,但正是这种被现实挫败的感觉,和着最后一个场景里抑郁中的高潮。让人回味无穷。
一生中我们不可缺少像基丁这样的老师,他是学生的伯乐,他努力的挖掘孩子们心中对自己梦想的渴望,让他们释放自我,努力做回自己,不被复杂腐朽的教育制度所捆绑,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怀揣着梦想,否则只能混入庸俗的人流中。
我们要为梦想而奋斗,而不是知难而退,文中的尼尔,托德,一个是完完全全听从父亲的话的人,他的思想和梦想总是被压得严严实实,让他没有一丝空间,最后在基丁的开导下,他实现了自己的,但下台后又面临了父亲的严肃的面孔。但他并不屈服,他用父亲的手枪结束了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梦想。托德一位内向的优秀生,他总是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从不多说话。但他的内心却如炽热的岩浆一样沸腾。他渴望自己能开朗优秀,最后基丁老师开导他实现了梦想。
《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充分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思想的禁锢,对我们现在仍有许多启迪。
第五篇:死亡诗社影评
“哦,船长,我的船长”
——小谈《死亡诗社》
说实话,由于自己是理科生,思考问题比较理性的原因吧,一直对文艺片提不起什么什么兴趣来,尤其对教育题材更是敬而远之,之前唯一能打动我的教育题材文艺片就是那部经典的《放牛班的春天》。一直到我欣赏了《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突然发现教育题材的电影竟然可以如此的震撼人心。
故事讲述了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的诗歌老师基丁,一改以往该校传统的教育方式,使一群新学生们耳目一新。基丁老师大胆挑战学院里狭隘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们如何冲破思想的禁锢,打破传统的枷锁,如何去把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学生们自发的组织起曾经的诗歌团体——死亡诗社,恢复了它的活动。在一个小山洞里,学生们开始朗诵诗歌,畅谈理想,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慢慢成熟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不幸也发生了。。学生尼尔不顾父亲反对,偷偷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演出虽然十分成功,但父亲强迫他转学,尼尔愤而自杀。为掩盖丑闻,校方把基丁老师当成替罪羊,基丁被迫辞职。在他离去之前,学生们用特殊的方式向基丁表示对他的热爱和“死亡诗社”的团结。
总的来说,影片开始并没有完全吸引我,只有影片开头,那面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那面绣着“传统”的大旗出现在开学典礼上,告诉了观众学校的教学特色,为整个影片做了最大的铺垫。直到在上第一节课,基丁老师让同学们撕掉了课本的序章,表明了基丁老师向传统教育方式的宣战,学生们在白天课堂上开始学会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夜晚里,他们走出束缚思想的学校,来的自己的死亡诗社里自由的朗读自己的诗歌,甚至是玩说唱。在黝黑的山洞里,几个不愿受传统束缚的学生们围坐在火光面前自由地朗诵诗歌,这样一幅画面实在感人。
基丁老师用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感染者每一个学生,他像一个慈父一样和每一个学生谈话,帮他们打开心结,克服自己的缺点。在基丁老师的帮助下,原本木讷自卑的托德变得自信,敢于面对别人,而奥福斯特也顺利的追上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孩,尼尔更是冲破父亲的反对,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
然而,在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这样一个地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力量依然强大,尼尔的表演再精彩,也不能改变他的父亲给他设计的人生。就这样,自由教育和才传统教育的决战终于到来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压力下,尼尔不幸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以自杀的方式悄然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校方的压力下,基丁老师不得不辞职离开学校,来为这样一场悲剧负责。就在传统教育模式取得胜利,在课堂上重新被树立的时候,学生站在了自己的课桌上,向基丁老师高喊“哦,船长,我的船长”,影片也在此刻达到了高潮。或许传统教育还将继续统治课堂,但是基丁老师已将自由之花种在学生们的心头,也必将向船长一样引领他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