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轼论文
一生懵,一生误;一生梦,一生悟
苏东坡自云:“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我觉得这句话是苏轼性格的最佳写照。苏轼他乐观积极,风趣幽默,聪明伶俐,不斤斤计较,又平易近人,简直是朋友的最佳人选。苏轼自认为他能与所有人结为朋友,虽然他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可是天下真的“无一个不好人”吗?显然不是。尤其是在北宋的官场上,党派之间的倾轧是容不下苏轼这样一个“老好人”的。难怪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 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惟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 ”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苏轼年少之时就已经名躁京华,甚至连欧阳修都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然而纵观苏轼的一生,他都没有做到能与欧阳修相匹的官位。是欧阳修看错了吗?不是。错就错在苏轼,错在他自己的“不合时宜”。凭苏轼这样一个有旷世奇才的人,没有人能压制他,除了他自己。苏轼太直了,王安石要变法就让他变呗,为什么要反对?像苏轼这样一个名人,如果他反对,王安石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所以就被下放了。同理,到了司马光执政的时候,苏轼你还来反对,简直不想活了。在北宋新旧两党争夺最厉害的阶段,苏轼这样一个大名人却要“独善其身”,无疑将成为众矢之的。苏轼只要稍微会一点变通,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可当我们为苏轼扼腕的时候,他却说,“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不过是饭里有只苍蝇,把它吐出来罢了。苏轼顺应天性,只做自己想做的事。难道他自己不知道这样的坚守换来的是排斥和贬谪吗?他都承认自己“不合时宜”了。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因为他是苏轼,他是一个“真人”,他才不会为了明哲保身而说违背自己的真心的话。就像一则关于苏轼母亲的故事中说的那样:苏东坡的母亲程氏,系出名门,知书达理,苏东坡小时候就由他的母亲亲自教导,启蒙读书。有一次,程氏教苏东坡读《后汉书·范滂传》时,程氏不禁叹息起来,东汉范滂受荐于朝廷,心忧邦国”登舟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随后发生党锢之祸,范滂亦被小人陷害,在范滂被害前与母亲诀别,范母对范滂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儿既得令名,复求寿考,何可得兼!“苏东坡读完这段故事后,随即问程夫人说:”要是我也学范滂,母亲会允许吗?“程夫人回答他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就能作范滂的母亲。“可知苏东坡愿以天下为己任,虽遇艰厄而不悔的用世之意,在少年时即已显现出来。无奈的是苏轼也没能例外,他果然走上了和范滂相似的道路。“诗人不幸诗家兴”,也正是因为苏轼的不幸使得我们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学财富。苏轼的弟弟苏辙也说,在黄州之前,他与苏轼的文章还可以比一比高低,可自从苏轼贬谪黄州后,潜心钻研,自己已望尘莫及。作为诗人的苏轼在年少时曾写下这样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如果说苏轼在贬谪黄州之后的诗文写的豁达的令人惊奇的话,我觉得与这首诗所彰显的性格不无关系——人生在世,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无论我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都是如此短暂,如此渺小,那么不如豁达一点,管他春夏与秋冬,我自横刀向天笑。因此苏轼才能在一贬黄州时苦中作乐:“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戛杖声”(《东坡》);二贬惠州,又津津乐道惠州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三贬儋耳,在几乎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还能从“总角黎家三四童,日吹葱叶送迎翁”的纯朴村俗中,感到“莫作天涯万里客,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独行,偏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的欢欣。
所以当有人说苏轼像陶渊明时我并不赞同。没错,苏轼的境遇与陶渊明相同,而且苏轼自己也十分喜欢陶渊明,但苏轼却不似陶渊明那么苦,相反苏轼很甜,很平易近人。苏轼喜欢饮酒却不善饮。如《真一酒》所写:“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裹清。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而陶渊明也爱酒但绝不会写出如此“美味”的诗。也难怪人们会臆想出苏东坡有个“苏小妹”,因为他是这样一个活泼的人,没理由会没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觉得苏轼更像是白居易。宋人周必大说:“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履行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与物无著,大略相似。”(《二老堂诗话》)苏轼有着和白居易一样的豁达,可是苏轼似乎比白居易更加幸运——苏轼更有情。苏轼晚年曾写了这样一首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此诗有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当初白居易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樊素便溜走了,白居易因而有诗句“春随樊子一时归。”王朝云作为苏轼晚年的知己能一直守候在苏轼身边也算是上天给予苏轼的眷顾吧!尽管苏轼的诗大多豁达开朗,豪放大气,但是对于人情却绝对不随便。“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干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记梦》)这是我觉得苏轼写的最为真情流露的一首词。忆起自己十年前的亡妻,苏轼仍然“泪千行”。正因为这个“情”字使得苏轼的文章能打动人心,也正因为这个“情”字苏轼能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样活着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文学符号。
乌台诗案作为对苏轼人生打击最大的一个事件,却恰恰印证了苏轼的才学之高,用情之真。元丰二年(1079)发生了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当朝新党一帮人诬陷苏轼写诗攻击朝廷,说苏轼诗中咏古桧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中的“蛰龙”是影射皇帝,苏东坡有谋反之心。还有人说他的咏钱塘潮的诗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叫斥卤变桑田”是攻击皇帝的水利政策的。时任直舍人院的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他对皇帝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罪人。轼本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更难能可贵的是,苏轼的政敌、已经辞官的王安石此时也出来说了公道话,他给皇帝上书:“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与王安石虽是政敌但亦是诗友。王安石能站出来为苏轼说话一来证明了王安石品格高尚,但另一方面更证明了苏轼是一个真性情、具有强大人格魅力的人。
之后赋闲金陵的王安石写过一首表达闲适心情的诗作: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苏轼的和韵之作更为出名,他表达了同这位政敌兼诗友彻底和解的诚意,体现了这位伟大诗人宽容和仁爱的情怀: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最后苏轼写给王安石的敕文这样写道:“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苏轼对自己政途上最大的阻碍能有如此之高的评价,能对事不对人,足以说明苏轼的宽宏大量,人格高尚。
但要是苏轼对自己的人生境遇没有一点委屈是不可能的。就像苏轼这首自嘲的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说自己“被聪明误一生”,可聪明真的会误人吗?答案当然是否。这世道误了苏轼,令苏轼困顿,令苏轼无奈,令苏轼委屈,也教会了苏轼忍让,教会了苏轼豁达,教会了苏轼坚强。
也许回到那个芳草如茵的年纪,要你再选择一次的话,你依然会觉得“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依然会想要让欧阳修“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依然会问母亲”要是我也学范滂,母亲会允许吗“,依然会写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依然会遇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王朝云,依然会为了亡妻”不思量,自难忘“,依然会为王安石写下”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因为你就是苏轼,这就是苏轼。
第二篇:苏轼论文
耀世千年的苏东坡
——由《念奴娇·赤壁怀古》领略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他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四个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如果说屈原、杜甫表现出儒家的忠君爱国的济世思想,苏轼则提供了如何将兼济与独善结合的范例。陶渊明是归隐的代表,苏轼则提供了比归隐更高层次的批判现实的道路。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他丰富的思想内涵的体现。
一.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有名的“乌台(御史府)诗案”被捕下狱。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加以弹劾。苏轼几罹死难,经多方周折,方许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重大逆转。人生命运的遽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自然思想也就发生了改变。苏轼虽然心志未灰,对世事未能忘情,但佛老思想愈益占据了他世界观的主导地位,成为其精神避难所。佛老思想固然能使他在超然的外壳下洞明世事,练达人生,追求美好的境界,但也使其世界观散发出浓重的虚无主义气息。一个文学家的创作是受环境影响、世界观支配的,因而,“顾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是认识和理解这首词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寻绎出此词的意脉。明确了上述的背景后,我们可以进入对这首词的具体分析了。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贬谪黄州游黄冈赤壁(今湖北黄冈县内)时所作。作者通过《赤壁怀古》一词,赞美了江山之胜,缅怀了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并抒发了自己“四十五十而无闻焉”的感慨。
二.创作手法
此词上阕歌咏故垒赤壁,下阕感怀少年周瑜,结尾以感慨自我作结。
开篇“大江东去”三句,气象磅礴,足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媲美,而且意境壮阔,在时空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引发作者心中的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的考古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穿空”三句正面写赤壁惊心动魄的景色,词中把眼前的“乱石”、“惊涛”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奇险境界。下阕作者特别赞赏周瑜的功名,“小乔初嫁”看似闲笔(小乔初嫁周瑜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初嫁”,更显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羽扇纶巾”三句特别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周瑜身为都督却非兵戎相见,而是执羽扇戴纶巾,谈笑风生,火攻水战,大败曹军。写战争一点不渲染金戈铁马的战争硝烟,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作者的用意就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周瑜的风采与才华。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已经“早生华发”,待罪在黄州,同周瑜相比,不禁深感惭愧。壮丽河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所以他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生如梦”,无奈举杯同江上的清风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儒家入世的学说和道家出世的观点都能从他的词中体现出来。
三.思想感情
现在该说一说这首词的思想感情了。大凡参透人生的人,可能有两条路可走。一种是“秉烛夜游”的放纵,一种是宠辱不惊的淡定。就境界而言,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苏东坡对人生无疑是有着深彻感悟的。他走的是哪一条路呢?
要分析这个问题,有必要对诗人的心路历程作一点描述。苏东坡来游赤壁,并非全是出于游山玩水的闲适,更多的是缘于内心的寂寞苦闷、失意凄惶。我们完全可以作这样的设想:诗人怀着郁结之情,登上了赤壁——他看到了万里长江,波澜壮阔,千山万峰,负势竞上。这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啊!此时诗人的心情稍稍宽解,暂时忘却了内心的痛苦——
他想到了这就是“人道是”的当年的古战场,于是,暗淡了的刀光剑影仿佛又在江浪中浮现,消逝了的鼓角铮鸣仿佛又在山头震响,一个个英雄的鲜活的面容纷纷浮现于诗人的眼前。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令他热血沸腾,豪情激荡——
于是他神游故国,风流倜傥的周公瑾似乎与自己幻化为一体,在波澜壮阔的古战场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番“千骑卷平冈”般的恣意挥洒,郁结于心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得到了释放——
但是,这种释放是短暂的。瞬间的忘怀后,诗人便悲哀地回到了现实,贬处黄州,华发早生,一事无成。纵有经世文章,也只能自嘲自笑,此时内心的失望和怀才不遇的悲凉油然而生,且一发不可收,较之来游赤壁时更深、更广、更长——
诗人把目光再次投向滚滚滔滔的长江,大自然给了他深刻的启迪。人生就像一场梦,梦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更是难解难析的。人生也是如此,说它短暂,“千古风流人物”都已经被大“浪淘尽”,成为历史;说它难解难析,宦途畅达抑或命运乖舛,人生之多变有谁能把握得住,解说得清?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大自然似乎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它的包容与恩赐。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从来都不因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而或慷慨或吝惜。顺应自然的人生永远也不会缺少色彩。“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宇宙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此时的诗人顿悟了人生真谛,由郁结中超脱,成就了新的“自我”。
诚如余秋雨所说,苏轼在黄州完成了一次伟大的“突围”,这是一种精神的突围与提升。从此以后,这突围了的人生境界使得苏东坡身上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不着痕迹地水乳交融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仕途顺逆,在他而言,都一样是顺风顺水,精彩体验。当然,在词中,这种人生的思考并不像《赤壁赋》那样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是通过“人生如梦”和“一尊还酹江月”来寄托的。
由此看来,这首词就是一篇浓缩了的《赤壁赋》。说它是消极的,失之轻率;说它是豪放的,失之肤浅。它是诗人思想从儒、道走向融合的形象化表达,它是感性走向理性的蝉蜕式超越。执着于儒家道统的,不会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会陷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痛苦泥潭,于身心无益;纠缠于道家学说的,不能热烈地拥抱生活,只知道一味地“躲进小楼成一统”,冷漠地高蹈于红尘之上,于社稷无补。唯苏东坡,进可儒,退可道,一切归于大化的自然运行,人生变得通脱了,道路变得宽广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觉得把这句诗看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思想感情的形象解读,倒是有几分贴切。苏东坡从痛苦中走来,经过一路思考,正向“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未来人生走向。
四.影响深远
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深深的感到,苏轼的旷达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放旷达观,苏词的豪放也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豪迈奔放。他的词没有屈原、杜甫的忧愤,也没有阮籍的超脱,缺乏李白的飘逸也不似渊明的淡泊,苏轼的词只表现为一种深沉的喟叹,有着儒家泰斗讲经诵史般的从容,却又有着世间万端皆知晓的辛酸;对待命运既不抗争也不为之所压,既有道家弟子超然的一面,又对命运的不公积郁在心。总之,他是欲摆脱而未能,想淡泊而终不甘。“他把中晚唐开端的进取与隐退的双重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质变点。”(李泽厚《美的历程》)
第三篇:大学语文论文-苏轼
大学语文课程论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
——走近苏轼
名字:苏楠 学号:101548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联系方式:*** 课程:《大学语文》周三7、8节课
同济大学《大学语文》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苏楠 101548
人间有味是清欢
——走近苏轼 苏楠 材料 101548 最后还是选择了写苏轼作为大学语文的结课论文,一方面因为一样是姓苏,有缘;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苏轼的崇敬和喜爱,一直觉得他的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和诗文一样精彩。即使大学语文的课结束了,但文学的发现和欣赏之旅才刚刚开始。
题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浣溪沙》中的一句,选来选去,觉得这句话最能代表苏轼的风格,甚至有一点人生概括的意味,体会过一切之后发现,淡淡的欢乐才是最有味道的。先来完整的品味一下这首诗: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斜风细雨之后,岸滩上浮起一层雾气被突然的晴朗打散,心情也明媚了起来。一杯清茶,吹吹上面的雪沫乳花;一盘碧绿的蒿笋,嚼起来满口春天的气息。是啊,春天或者说充满希望的生活就要来了呢。觉得词的结尾非常有哲学的感觉,一种淡淡的不忧不喜的情绪开始弥漫。但其实这个时候正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之时,官场上一贬再贬,屡遭排挤,而且在去汝州的途中,长途跋涉的劳累让他的幼儿也夭折了。以这些来做这首诗的背景,心中的感慨就浓烈起来。同济大学《大学语文》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苏楠 101548 是啊,心胸可以被模仿,可以伪装,可是情怀不可以,人间有味是清欢啊。情怀是一个真正的诗人的魅力。
对于苏轼的人生经历,也许大家都略有了解,这里我也只是想抒发下自己的观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你心中的苏轼更特别。
关于家庭。小时候学到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了解到他的弟弟——苏辙,后来中学又学了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高中又学到了苏洵的《六国论》,文笔相当犀利。这一家人都是奇人,唐宋八大家中占了三个席位。而且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当然我们印象里还有一个民间杜撰出来的聪明伶俐的苏小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苏轼更是自幼发奋,加上天资,在才俊辈出的宋代,诗、文、词、书、画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这里提到一个关于苏轼读书的轶事。据说苏轼少年时因为聪慧,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本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不由惭愧,于是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看过莞尔一笑之后,想到的却另一些东西,苏轼还真的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呐。不吝惜展现才华,锋芒毕现,却也明白自己的分寸,谦虚谨慎,豪放与温婉的气质在他的身上结合的巧妙。
关于诗文。苏轼的简介总是这样写“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我是挺喜欢苏轼的豪放气质的词,可也同济大学《大学语文》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苏楠 101548 钟情于他偶现温婉的文笔。这就好比是,一个有实力的男歌手,平时都是飙高音,刺激人的心神,可偶尔唱首情歌,却也是异样的温柔。这里引这首《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词的音律极美,就仿佛是听见琼珠掉落的叮叮咚咚的声音。气氛宁静恬适,又弥漫了初夏午睡刚醒的朦胧,“哦,原来刚刚下了些小雨,荷叶翻卷了起来,火红的石榴花开的像是满树都燃烧了起来,现在是刚过中午还是傍晚?”。我也不得不笑起来说,大男人的苏轼,还藏着这样的少女情怀。婉约风与他的豪放的诗作对比,更是鲜明。这里再选一首大家熟知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不是说真性情的人即使时光流逝成了“老夫”也没有被磨去棱角么?会“发狂”的苏轼,其实是一直未忘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罢了。“西北望,射天狼”,对政治略显弱势宋朝,应该是所有热血男儿的梦想吧。豪放是一种气势,也是他的不拘一格。我想,苏轼的文能在宋代那么多瑰丽诗文中脱颖而出,就胜在他崇尚自然,摆脱束缚。这样说来,与别人不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关于仕途。理解一个古代文人的诗文,就一定要了解他的仕途背景,也就是张生老师说的“中国古代的诗人都是公务员”。所以这里,我也一定要说一说苏轼的仕途。他在最开始入仕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帆风同济大学《大学语文》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苏楠 101548 顺,因为才华出众,又受到重臣欧阳修的器重,春风得意马蹄疾呐。那个时候的诗文,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可是也是从那里开始,宋朝的政治逐渐的动荡,之后的“乌台诗案”应该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牢骚换来了百日的牢狱之灾和风雨飘摇的前途,这里不得不说是有聪明反被聪明误,当然有才华的人总是要被嫉妒被报复的。最后因“圣朝不宜诛名士”保住了命,还是要流放,几次大起大落,几度荣耀落魄。不过以后人的角度来看这一流放确实出了很多千古名作,比如《浪淘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没有那么多经历与体会,哪会有真切的诗文。那么我可不可以说,或许苏轼的命运就是注定为诗文而生,注定坎坷。“一肚皮不合入时宜”让苏轼在改革和保守两个派系中都无法生存,觉得这个现象很不正常,可又在情理之中。不正常是两个派系中都有师友,随便依附哪个也不会一直失势,何至于政治上会如此落魄。可情理之中是,苏轼就是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不依附权势,做事的出发点是人民,进谏的时候也就不顾形势了。这难道就是官场的大忌吗?这时可以与苏轼做对比的是同时代的另一位名士——王安石。同样是唐宋八大家,同样入朝为官,王安石官至宰相之时,苏轼因为反对他的变法而流放。虽说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不如苏轼,可政治作为却名垂青史。无法说苏轼的反对是对是错,可以说是固执,不知变通,可是诗人不是总需要那么点固执的么?
关于爱情。一个文人不能没有爱情故事,无论美满或是凄凉,只同济大学《大学语文》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苏楠 101548 要有爱情的润色,他的形象才会丰满。当然因为有一首自己最为偏心的悼亡词,苏轼写给发妻王弗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直接写情写爱,可是处处流露情思。回首已是阴阳相隔十年了,奔波的十年,即使现在也无法回去看望,千里之外的一座孤坟。是不是十年之前你的年华定格了,而我依然在人世苍老?我月夜梦回,你仍坐在那里昔日的妆台,巧笑倩兮,梳着一头长发,你还能认出我来吗?即使我满面尘土,鬓发如霜。呵呵,你看眼泪都沿着皱纹横流了。当梦醒了,是不是每年此时,你的魂魄都独自站在月夜的山岗上徘徊。这首词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的解读确实略显矫情,各种滋味还是大家独自体会吧。不过确实被其中的深情打动了,只有赤诚的心才能写出赤诚的词。苏轼与王弗青梅竹马,情韵深婉,可惜却只有十一年,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吧。苏轼却从此与王氏女子结下了姻缘。之后续娶的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也是一位温柔的妻子,她帮助苏轼打理好内务,官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相伴二十五年,是一位贤内助。苏轼对她也是十分敬重,死后也是和闰之合葬在一起。不过苏轼的精神伴侣还应该是他的侍妾,王朝云。关于这位女子,苏轼晚年写了不少的诗词来悼念追忆。她是唱到《蝶恋花》里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就会伤感哭泣的女子,据说那首《饮同济大学《大学语文》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苏楠 101548 湖上初晴后雨》,就是苏轼初见王朝云时写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女子“不似杨枝别乐天”,在苏轼最困难的时候,依然陪伴左右,不求名分。不过,江南的冰肌玉骨,最后也是早早香消玉殒。这里像《倚天屠龙记》里周芷若最后问张无忌一样,问苏轼,在你一生的女子中,你最爱哪个?答案是听不到了,初恋,内助,伴侣,孰轻孰重分不清,东坡先生重情重义都会很感激她们吧。
据说苏轼的前世是宋朝时一位叫做五祖师戒的高僧,苏东坡的后身是明朝的袁宏道,看来这种自然气度和超脱思想是一直在传承。或许我的语言无法表达出苏轼的风格和情趣,不过“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生命离开了,内心淡泊了,后世的迷与名就留给后人探究吧。可能说了这么多关于苏轼的事,我们还是无法真正了解他,毕竟年代已远,我们只能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摩,尝试着走近他经历的历史,他的诗文,他的思想,可是还是会觉得飘渺。也许几百前的苏轼这时也在揣摩另一个他所崇敬的古人的心思。也罢,我们能走近就很好,雾里看花,另一份说不出的美感,而人人各有体会。还是低声吟一遍“人间有味是清欢”,好好欣赏现在的生活吧。
第四篇:苏轼
说不尽的苏轼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评论苏轼说:“他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苏轼在世时已经文名满天下。李绍《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云:“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传颂。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
苏轼死后,根据他生前“葬我嵩山下”的遗愿,葬在汝州(今河南省郏县),其地被称为“苏坟”。苏轼的弟弟苏辙与苏轼手足情深,并且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苏辙死后,苏辙之子为践苏轼和苏辙生前“夜雨对床之约”,把苏辙葬于苏轼墓旁,人称“二苏坟”。到了元代,有人又设苏洵的衣冠冢于苏轼坟和苏辙坟之旁,于是就有了“三苏坟”。苏氏父子三人在“唐宋八大家”中“占”了三个席位,三人死后,能够在嵩山下的古柏林中“无言”地“相视”、“相伴”,后人来到“三苏坟”前,抚今追昔,大概是会有许多感慨的。
白居易《李白墓》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他和李白都可以说应了“诗人薄命”那句话,可是,他们都创作出了惊天动地的作品,后人忘不了他们的那些“惊风雨,泣鬼神”的作品,后世有无数读者在和他们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交流和思想对话。李白和苏轼都有无数的超越时空的欣赏者、对话者,有了这些数不胜数的欣赏者和对话者,他们在九泉之下是不会感到寂寞的。
苏轼不单是一个文学家
许多人都知道苏轼的诗好,词好,文章也好,所以人们说他是一个文学家。但苏轼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个书法家和画家。
苏轼是著名的书法家,许多人都很喜欢苏轼的书法。苏轼在书法上造诣很高,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被称为“北宋四大家”。黄庭坚在评论苏轼的书法时说:“东坡先生常自比于颜鲁公(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以余考之,绝长捕短,两公皆一代伟人也,至于行草正书,风气皆略相似。”他又说,东坡“中岁喜学颜鲁公”,“比来苏子瞻(苏轼)独近颜(颜真卿)、杨(书法家杨凝式)风骨。”
喜欢书法自然也就会爱墨,爱砚。
《苏东坡全集》中有“砚铭”数十首,可以说,在这些“砚铭”中,苏轼对砚的无比喜爱之情已经跃然纸上了。
苏轼有《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一诗,从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的爱墨之心和爱墨之情。从诗中的“此墨足支三十年”一句,我们得知苏轼的藏墨甚丰;诗中又说“非人磨墨墨磨人”,全诗最后以“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两句作结,耐人寻味。
可以断定,苏轼在写“非人磨墨墨磨人”这句诗时,他心中一定是感慨万千的——在这句诗中实在蕴涵了太多、太多的话内之意和话外之音!
所谓“磨”,可以和可能是“消磨”,也可以和可能是“磨练”。从这句“非人磨墨墨磨人”中,我们可以品味出:对于苏轼来说,练字书写,其目的和意义决不是单纯地提高书法技巧或书法技艺,而是“书法就是人生”!苏轼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几十年含辛茹苦的书法历程,也就是在“历练”和“铭记”他的人生的历程。
苏轼是一个“平生好诗仍好画”的人。黄庭坚有《题子瞻枯木》一诗。诗云:“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颜真卿)杨(书法家杨凝式)鸿雁行。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此诗前两句是称赞苏轼的书法,后两句是称赞苏轼的绘画。
在宋代画家中,文同(字与可)善画墨竹,闻名后世。苏轼与文同是好朋友,苏轼诗文中论及文同墨竹处甚多,且多精彩之论。《北宋文化史述论》云:“文同墨竹的真迹传世者极少,<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册收有目前大陆上硕果仅存的一种,与苏轼的一幅枯木怪石图同裱一轴。”“与它同裱的东坡之作,全幅画面只有一块磷蹭奇兀的巨石和并排而生的秃树。那秃树既不画鳞斑条纹,也不显示明暗对比,只是从平面的形状上看去像一棵树而已,充分体现了文人画不重形似的特点,而怪石与枯木的并置„„正是与墨竹一样表现知识分子苏世独立(按:疑为“遗世独立”之误印)之节操的意象组合。”不知今存的这幅苏轼“枯木图”同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中所说的那幅“枯木图”究竟是什么关系? 说到苏轼和文与可的友情,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苏轼诗集中有《题文与可墨竹》,此诗前有“叙”,文曰:“故人文与可,为道士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题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苏轼在《题文与可墨竹》这首诗中称赞文与可的绘画“荒怪出象外”,造诣很高,又说:“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余最。”在诗的最后,苏轼说:“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谁云死生隔,想见如龚隗。”从这首诗的记述中,我们得知,苏轼在文与可死后八年才得以完成文与可生前要苏轼为其所画墨竹题诗的愿望,虽然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二人已经死生相隔,但在苏轼写作《题文与可墨竹》这首诗时,从哲学和解释学的意义上看,他们又正在进行令后人感动的超越死生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苏轼在写《题文与可墨竹》这首诗时,他是在与文与可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同时,他也是在呼唤后人与他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从苏轼谈人的全面发展
苏轼不但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和有一定地位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思想家和理论家。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北宋时期是一个思想相当活跃的时期,在思想和学术界几乎同时涌现出了王安石的“新学”、二程的“洛学”、张载的“关学”、苏氏兄弟(苏轼和苏辙)的“蜀学”,流派纷呈,蔚为大观。尤其是在嘉祐二年(公元1051年)程颢、张载、苏轼、苏辙同登进士第,更可谓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佳话。
苏辙在为苏轼撰写的墓志铭中简要地叙述了苏轼问学的历程:“(苏轼)初好贾谊、陆挚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由此可知,苏轼走的是一条兼学百家(包括佛学)之长的道路。
苏轼著有《毗陵易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苏轼哲学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关于“三教合一”的思想和观点。苏轼说:“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功。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苏辙著有《老子解》,也力主三教(儒、释、道)合一,苏轼在《跋老子解后》说:“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南朝之刘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
苏轼不但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他还有宝贵的经济学思想和观点。关于苏轼的经济学思想,在赵靖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中有专节论述和分析,本文就不再饶舌了。
但还有一点,却是值得特别一提的——那就是苏轼还深谙医学。传世医书中,有一本《苏沈良方》,是后人把苏轼和沈括的医学方书汇编在一起而成书的。《四库全书总目》云:“此书以经效之方而集于博通物理者之手,固非他方所能及矣。”苏轼在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时,遇大旱饥疫,“多作饘(稠粥)粥药剂,遣吏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虽然我们不能由此而推断当时所用“药剂”必定是苏轼所定之方,但我们却有理由猜测当时在选定所用药剂时,苏轼应该是发挥了某种程度的作用的。由于这件事的性质,不是医生个体行医疗病,而是一件“政府”组织的“医政”活动,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在这项活动中,作为深谙医学的地方行政长官,苏轼发挥了令人称赞和大得民心的“领导”和“决策”作用。
如上所述,苏轼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在书法、绘画、哲学、经济学、医学等方面都可以卓然成家,他确实是一个少见的“多面手”,是令人钦佩的“全面发展的人”。
许多人都把苏轼当作一位文学家,这个看法当然是正确的,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我更愿意把苏轼看作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把他看作一个值得效法的古代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典范。
人的全面发展不但是古代先哲的理想,而且是许多现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更有许多精辟而深刻的论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满怀景仰之情地赞赏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马基雅弗利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书斋里的学者是例外:他们不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人物,就是惟恐烧着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
就时代而言,中国的北宋时期无疑地是无法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的,可是,就个人而言,苏轼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当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与那些“巨人”相比拟的。
马克思也憧憬着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人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心愿干事情,“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占有核心性的位置。本文由谈苏轼开始而最后“漫游”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很显然,本文已经不可能再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的讨论了。
第五篇:苏轼(模版)
苏轼
1.苏轼的妻子: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上片重写景,下片则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纶巾,青丝带头巾,“葛巾毛扇”,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份,着力刻画其仪容装束,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以下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间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酹”,即以酒洒地之意。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3.东坡辞世二十二年后,公元1123出生的洪迈绝对是东坡的一个铁杆粉丝。在给东坡无上赞誉的人群中,他是较为突出的一个。洪迈在他所著的《容斋随笔》中,多篇文章都提到了东坡,其中一篇《东坡不随人后》对他的偶像给予了极大的褒扬。
“自从屈原开创了赋这种文学体裁,给后代一个竞相模仿的机会。后世人写的词赋语言不能说不工整,但所有这些人都相互蹈袭沿用屈原的模式,没有人刻意去改变它突破这个俗套,创造出一些新意来,仿佛不这样文章就无法写下去了。等到东坡公出现后,作《后杞菊赋》,开篇就平地起波澜:„哎,先生,谁使你坐在厅堂上妄称太守?‟这就几乎像飞腾的蛟龙搏击的大鹏,高高翻飞在九霄之上万里之空,难道是那些林中小鸟能够企及的吗?”“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殆如飞龙搏鹏,骞翔扶摇于烟霄九万里之外,不可搏诘……”洪迈老夫子从东坡的《后杞菊赋》入手,把东坡比喻作鸿鹄他人则是“区区巢林翾羽者”。洪迈还把东坡的诗句和白居易、杜甫等人的诗句进行了对比,说:“妙用前人诗意,而手法焕然一新,前无古人,到东坡这里算是到了极点。”白居易说:“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的诗则云:“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杜甫云:“休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东坡则曰:“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郑谷的《十日菊》诗云:“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坡则曰:“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曰:“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对洪迈的这般评点,宋朝的范仲淹认为他的话是经得住推敲。与东坡同朝代人的评价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史东坡先生传》。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宋史东坡先生传》。
丞相欧阳修评价东坡,惊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丞相王安石称赞东坡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物。”大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答傅彬老简》,“中书(苏轼)之道如日月星辰,经纬天地,有生之类,皆知仰其高明。”楚辞专家、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评点《屈原庙赋》说:“……赋也不是都仿效《离骚》。尽管如此,却不是不如《离骚》的。”他还说,“东坡居士的词,纵横天地,自是曲中条条框框所禁锢不住的,如绝世美人洗净脂粉任人去看。他的赋也是这样的。”东坡的赋如抒情诗,却常有《赤壁赋》那样的纵横议论,真正做到了“赋者古诗之流”。宋朝郎晔认为晁补之对坡赋的评论是精到的。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在《后人诗话》当中提及;“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廌在祭文中写道:“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这句话盖棺之论太要命了,把东坡捧上了九天,而将后世写词的人打入了地狱。真不知道那些再写中秋之词的看了这句话是如何面对的。嫉妒东坡?没有用,相信也没人这样做;憎恨胡元仁?我想,那是一定的了。他将后世写词的道给堵死了,一点夹缝都不给留。别说憎恨他,就是砸偏了他的心都有。朱弁的《风月堂诗话》云:“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不让人读东坡诗文,这不无疑要了人家的命。李涂《文章精义》:“韩如海,栁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范温评价说:“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许岂页更直言认为“东坡海南诗,超然迈伦,能追李、杜、陶、谢。”诗人陆游《题东坡贴》有句,“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诗人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宋朝之后人们的评价金朝著名学者赵秉文《滏水集》,“东坡先生人之麟凤也,其文似战国策,间之以谈道如庄周;其诗似李太白;而辅之以明理似乐天;其书似颜鲁公,而飞扬韵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窃尝以为书仙。”明朝礼部尚书、画家董其昌评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东坡赋最为贴切而崇高的评价。明朝文坛盟主、史学巨匠王世贞《书苏诗后》观点,“其缺乏权变,故坎坷终生,此苏子之大不幸也。然其生前死后,宋代文士之争事东坡,却又宛如众派归江,百川汇海,„天下争趣之,如诸侯王之求封于西楚‟。”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尤侗《西堂杂俎二集》有句,“坡公《大江东去》卓绝千古,而六一婉丽实妙于苏。”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当中,更以南北两宋,豪放派之宗,苏轼、辛弃疾二人的词作,与史迁作品比肩。“东坡、稼轩直以太史公笔力为词,可谓振奇矣。”清朝画家、词人徐釚:《词苑丛谈》:“然仆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慨,固是英雄本色;柳纤艳处,亦丽以净耳。”清朝文学家刘熙载《艺概·词概》:“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在他的《艺概》中说:“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清人宋荦甚至把自己画在苏轼像侧,以示向往。他在《施注苏诗序》中说:“予自龆齿时,闻长老言苏文忠公之为人,心窃慕之,及就傅(跟着老师)读公传,向往愈挚,尝图公像悬座右,而貌(画)予侍其侧;稍长,遍诵公集,然嗜有韵之言尤深。”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于《白雨斋词话》说:“东坡词豪宕感激,忠厚缠绵,后人学之,徒形粗鲁。故东坡词不能学,亦不必学。”“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词之右。”“稼轩求胜于东坡,豪壮或过之,而逊其清超,逊其忠厚。玉田追踪于白石,格调亦近之,而逊其空灵,逊其浑雅。故知东坡、白石具有天授,非人力所可到。”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文学小言》第六则云: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文学小言》第十二则云:“宋以后之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类言者,其惟东坡乎!”其实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的诗人,也应首推苏轼。《人间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国维也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清末经学大师、湘学泰斗王闿运《相绮楼说》:“通首(指《念奴娇赤壁怀古》)出韵,然自是豪语,不必以格律求之。”民国近代人的观点民国画家薛瑞年《论苏东坡及其词》有言,“以苏门相尚相矜者亦不乏人,此又苏子之大幸也。政治之党争与文士之争党,构成奇特之苏东坡现象。”民国教育家、学者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近代著名词人蔡嵩云《柯亭词论》:“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近代诗人、词人夏敬观《宋人词集跋尾》:“东坡词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此语,可作东坡自道圣处。学者陈匪石《宋词举》:“北宋之词,周造其极。而先路之导,不止一家。苏轼寓意高远,运笔空灵,非粗非豪,别有天地。„„东坡词如天马行空,其用意、用笔及取神遗貌,最不可及。”当代人的观点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一书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研究宋代文学、苏轼的王水照教授说:“苏东坡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罕见的全才,人类知识和才华发展到某方面极限的化身。”他还在《苏诗研究史稿序》提出,“几乎从苏轼生活的时代开始,就自然形成了一部长达九百年的苏轼接受史„„”这样说来,你不接受也得接受。长期从事苏东坡研究的饶学刚在《苏东坡在黄州》写道:“当我一旦认识了东坡先生之后,就将他作为偶像加以崇拜。他是中国的一位天才和通才,也是宋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艺家和科学家。”国学大师钱穆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学者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我最喜欢的文学家是苏东坡。最喜欢的是东坡在黄州写赤壁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刘小川语,“中国古代,苏东坡这样的个体生命,可能绝无仅有。”“窃以为,没人比他更丰富。他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他抵达了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他生活在古代,却比现代人更现代。他生命中的核心要素,提纯了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外国人的观点日本诗人、苏轼研究家山上次郎观点,“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数得着的政治家、文学家为数甚多,但最受民众所敬爱的要算苏东坡,其原因在于苏东坡具有崇高的人格和优美的诗歌、并兼仙风道骨。就其一生来说,又是具有伟大的悲剧性的人物,因而更加征服了人们的心。”日本学者村上哲见在《唐五代北宋词研究》中指出,“唐末以来,词有沉溺于伤感的倾向。东坡词却以悠然静观之姿,以及对人生达观的态度,组成其作品的基调。东坡词的豪放,与苏轼的人生观有着紧密的关系。豪、雄、放,是其情感、思想的自然流露。”苏轼作品开始影响韩国从高丽国文宗三十四年开始,九百多年间,韩国人都称东坡先生为“苏仙”。苏轼是韩国文学史上,地位最高的中国文人,比李白、杜甫、陶渊明都要高。在韩国中学校、大学校的课本上,自古至今,都收有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三槐堂铭》等。法国《世界报》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十二位“千年英雄”,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诸领域,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没有尾声正像林语堂先生说的那样,“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呜呼,这种文字实在是做不下去了,对东坡的评点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舍昼夜,安有穷尽?金庸的武侠小说达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说:“东坡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中国古代,苏东坡这样的个体生命,可能绝无仅有。”我以为不是可能,而是毫无疑问,东坡做到了“前无古人”。“没人比他更丰富。他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他抵达了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要想再见到东坡这样“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这“后面来者”不知还要等上几千年。还是以林语堂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王 伟)
4.苏堤(1090),诗人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南宋以来,苏堤春晓一直居“西湖十景”之首。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桥名自南而北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束)浦、跨虹。
每当春风吹拂,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置身堤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苏东坡曾有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杭州西湖苏东坡纪念馆,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毗邻雷峰塔、净寺、花港观鱼,与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祠、太子湾公园隔路相望。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建成于1988年12月28日。2004年重整开放。纪念馆是开放式的。
馆区由主楼展厅、碑廊、百坡亭、酹月轩等组成。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清楼阁式建筑。红窗白墙,清凌方正。楼前广场玉兰树下屹立着苏东坡的全身塑像,高3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苏东坡纪念馆由庭院、两层楼展厅、东坡世苑三部分组成。一楼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突出反映了苏东坡两次来杭担任地方官的政绩及其在杭的文学艺术成就;二楼展出了苏东坡的诗文著作、书画手迹复制品及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为题材而创作的书画作品等。整座展厅融书画、楹联、像碑为一体、并配以古筝弹唱。后院的东坡艺苑内,陈列着苏东坡书画的拓片、复制品及诗意画等,可供游人参观与选购。5.《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苏东坡传》记载了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苏东坡的一生。苏轼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而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书中写了他的幽默诙谐、人格魅力,他的快乐的思想、喜悦的心灵。史料详尽,气势恢宏。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道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是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生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胁,那你就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休养,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当特别提防开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的窃窃私语,早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之中的规则。显然,苏轼已一一犯规了,但这并不是他不明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轼就是要做到说话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轼也曾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许他知道,这许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灭呀!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女提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他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拿林语堂做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6.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9.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历来人们将这里比作神话传说中的仙岛,故有“小瀛洲”之称。三潭印月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7公顷,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美境。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纸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三潭印月的三个石塔始建于宋元四年(公元1089年),宋苏轼任官杭州时,开浚西湖,于湖中立塔为标志,禁止在三塔以内植菱种芡,以防湖泥淤积。原塔已在元代毁去,现存石塔为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补立。塔形如瓶,高2米许,塔身中空,周有五个圆孔。每当皓月当空,塔内烛光从圆孔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衬,出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丽景色。更有巧妙之处在于三塔位置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线是岸上的“我心相印”亭和曲桥的中心线的延伸。站在这条线上,视线可以同时穿过三个塔上的洞孔,见到塔外的水面,因此当月光在某一角度射到水面时,在岸上就可以穿过洞口看到反衬的月光,仿佛每一个塔上都有一个小小的月亮。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10.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疏浚西湖,替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杭州居民答谢他,送来不少猪肉美酒。他把这些猪肉切成一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去慰问疏浚的民工,但他的厨师把“连酒一起适”错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成带有酒味的红烧肉,却出奇地更加香酥味美。从此“东坡肉”遂广为流传,成为杭州的名菜。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他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己的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户一块,将肉分送出去。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把肉皮烤到焦黄,再用水浸泡以后,用刀刮去焦皮,洗干净,切成4厘米厚,6.5厘米宽的小方块,并且在肉皮上划出十字刀 将沙锅洗干净后(洗 净 锅),用姜片和葱铺在锅底,再把切好的肉块摆放在锅里,注意是摆放,不是倒,肉上面放上冬笋,冬笋要切成柏叶片,然后加上料酒、酱油、白糖和少许的水(少 著 水)现在,盖上盖子,用旺火烧开后,改为文火慢慢焖烧(柴 火 罨 烟 焰 不 起),差不多1小时以后,每隔10分钟把肉翻一次,直到酥软透味(待 他 自 熟 莫 催 他,火 候 足 时 他 自 美),这时候,汤是油芡状的,盛到盘子里就可以叫我了。另外,在旺火上用猪油把菠菜炒一下,一断生就放盐,出锅,放在盘子两边。这时候我应该就到了,端起来打包回家正好,你可以再复习一遍,重新做一个,多练习才可以提高。这道菜里加冬笋和菠菜,一是为了味美色佳,二是因为谐音,冬笋的“冬”和菠菜的“菠”合在一起是东坡的谐音,再加上肉,正好是东坡肉
8.(1)杭州,杭州后来几乎变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他初到杭州便写出下面的诗句: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杭州像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不只是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也非只是由于杭州繁华的街道,闳壮的庙宇,也是由于他和杭州人的感情融洽,由于他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过的。杭州人有南方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们喜爱苏东坡这位年轻的名诗人,喜爱他的朝气冲力,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襟。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温柔的魁力浸润他的心神。杭州赢取了苏东坡的心,苏东坡赢取了杭州人的心。」他对地方建树良多,遗爱难忘,杭州人爱之不舍,以为与杭州不可分割。今天,去此伟大诗人居住于杭州,歌咏于杭州,已经一千余年,在你泛舟于西湖之上,或攀登上孤山岛或凤凰山上,或品茗于湖滨酒馆中,你会听到杭州本地的主人嘴边常挂着“苏东坡,苏东坡。”你若指出苏东坡是四川人,他会不高兴听。他心里认为苏东坡生于杭州,除去到京都之外,何尝离开过杭州!」在性情,在放浪的风情,在爱与笑等方面,苏东坡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杭州却给予了苏东坡特殊的待遇。濒临西湖边两条最繁华的街道,一条叫“东坡路”,另一条叫“学士路”(苏东坡曾任翰林大学士)。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表 达杭州人对苏东坡的感情。历史上出任过杭州知州的何止百人,可是能有几人留下姓名?苏东坡两度出任杭州,前后大约5年。从时间来说不算很长。然而他在任期间,体查民生疾苦,带领百姓疏浚西湖、修筑苏堤;清淤治河、防治水患;挖井引水、为民解决饮用咸水之苦。他走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直到现在杭州城还烙印着他的足迹。沿着南山路南行,经过“柳浪闻莺”不远是“学士港”。港湾上有一座开闭式木桥,这就是有名的“学士桥”。桥旁有一间两层楼的饭店,称“学士居”。不知此处当年是否就是东坡大学士的故居遗址。通过“学士桥”便到了“学士公园”。公园如半岛状伸入湖中,与雷峰塔遥遥相对。站在湖岸边近处柳枝低垂,远处白堤隐秀。日出时湖面涌金,雨色中烟雾空蒙。杭州人感念苏东坡,在于他给西湖的山水赋予了那么多的灵性,流传下歌颂西湖山水的千古绝唱。还在于他给西湖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道美景---苏堤春晓我爱苏堤。它是最有江南味和最有西湖味的地方。不仅是春天可以欣赏到桃红柳绿的美景。沿着苏堤散步,你还可以获得别处无法得到的惊喜。你可以领略到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姿容。可以见到湖中孤山峙立、三堤纵横湖间,把西湖分隔成几片湖面。往东看,小瀛洲等三岛鼎立湖中,波光潋影,明媚秀丽。苏堤,真个如西子美人“淡妆浓抹总相宜”。此外,苏东坡和杭州的市井文化、饮食文化也有诸多渊源。“东坡肉”和“吴山酥油饼”就是其中的代表。传说当年苏东坡为了犒劳筑堤民工,将猪肉用酒烧好送往工地。百姓为了感念他的功绩,把这种肉取名为东坡肉。至于“吴山酥油饼”说的是,一天苏东坡去吴山游玩,腹中饥饿。正值一位大嫂在卖点心。苏东坡买了一只并询问:这种点心叫什么名字?大嫂答:并无名字。苏东坡见点心一层层、一丝丝,很像蓑衣,说:就叫它蓑衣饼吧!我想大概是苏东坡的四川话让这位杭州大嫂听成了酥油饼。从此吴山酥油饼流传开来,并成为了杭州的著名小吃。
(2).复旦大学王水照,王水照,男,1934年7月生,浙江余姚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即进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3月调入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80年11月任副教授,1985年9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唐宋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92年10月获“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8年9月当选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现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会长、全国苏轼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等职。长期从事宋代文学的研究,尤着力于从中国文化--文学史的整体背景上探求宋代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定位。在苏轼研究、宋词研究、宋代散文研究、文人集团研究上取得了颇为突出的成绩。努力提出并解决“真问题”与“新问题”,不求“宏大叙事”与“庞大体系”,但所着重阐明的“宋型文化”、“文学群体”、“文化性格”、“破体为文”以及“中唐--北宋枢纽论“等命题,已产生较广泛的学术影响,并得到好评。《宋代文学通论》 199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学科学优秀成果奖(1996-1997);
《苏轼论稿》 199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学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1995); 1998又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二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著作奖二等奖); 1999年又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1993年曾以“唐宋文学教学体系的建立和深化”获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又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体系的更新与完善”(集体,本人为第一申报人)获上海市高等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文学遗产》1985年第5期 苏、辛退居时期的心态平议《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论苏轼的高丽观《文史》第46辑 苏轼临终的“终极关怀” “苏门”的形成与人才网络的特点 走近“苏海” ——苏轼研究的几点反思 《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摘录自《王水照自选集》)
(3).宋词鉴赏专业,酿酒专业,书法专业,国画专业,古文学专业,艺术赏析专业,宋饮食文化研究与制作专业,古琴专业,唐宋八大家人物学习专业,宋代风俗讲解专业。
酿酒专业。“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他在《行香子》词中又写道:“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的许多名篇,都是酒后之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固然如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他多少借了酒的灵气,流传千古。他在惠州,为当地酒取过很多名字:家酿酒叫“万户春”,糯米酒叫“罗浮春”,龙眼酒叫“桂酒”(龙眼又名桂圆故也),荔枝酒叫“紫罗衣酒”(荔枝壳为紫红色)„„他自己也自酿酒浆,招人同饮。他写道:“余家近酿,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这酒是“雪花浮动万家春”,好像是上面飘有酒粕的糯米酒。他搜集民间的酒方,埋在罗浮山一座桥下,说将来有缘者,喝了此酒能够升仙。他赞惠州酒好,写信给家乡四川眉山的陆续忠道士,邀他到惠州同饮同乐,说往返跋涉千里也是值得的。说饮了此地的酒,不但补血健体,还能飘飘欲仙,陆道士果真到惠州找他。酒的力量之大,酒的浓香之烈,由此可见。
史料记载北宋时期的名酒有蒲中酒、香泉酒、黄柑酒等五、六十种之多,其中尤以江浙和山东莱州一带的黄酒为最佳。用现在的标准看,应该说苏轼是一位很讲究生活品味的时尚人物,据说他刚到密州任上就把古称“醪酒”的莱州美酒定为公务用酒,在三年任内天天都有醪酒相伴。因此,丙辰中秋之夜与友欢娱,想必醪酒是他饮宴时的首选了。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不仅会鉴别酒,而且会酿酒,会制作药酒。在《超然台记》中他说:“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煮),脱粟而食之。”在黄州他制过蜜酒,在汴京制过洞庭春色酒,在定州制过中山松醪。若将苏轼称为酿酒师,是名副其实的。在《东坡志林》中,他详细地记下了蜜酒的制作过程,对后人酿酒,必有裨益。他晚年被贬到惠州,见到岭南的百姓自行酿酒。当时岭南尚未有效开发,瘴气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当地人便制作了一种桂酒,饮之可以抵御瘴毒。苏轼向当地人学习制作桂酒,并以他广博的学识,对桂酒的配方和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桂酒色香味俱全,疗效更好。
宋食研究与制作专业,苏轼是大文豪,却以好吃的人自居,自称是“老饕”。对饮食和饮食文化非常热爱,堪称美食家和烹饪高手。他留下的宝贵的饮食文化值得我们珍视。苏轼喜欢制作饮食。他是一代名人,吃过很多佳肴名菜,也吃过民间的很多特色土菜土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知识。在吃到美味食品时,他不耻下问,了解其制作方法。苏轼对饮食材料的细微差别有很深的了解,这对于饮食原料的选取非常有好处,可以帮助选取最合适的制作原料来制作饮食。比如水,苏轼就认为长江边的水和江心的水有区别,各地的泉水水性不同,烹出的茶味道不一样。他还认为,水有止水和活水的区别,鱼又有生于止水和生于活水的区别。他说:“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用止水即不验。人多疑流水、止水无别。予尝见丞相荆公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浮。然唯鰌蛆入扛中辄死,乃知鰌(鱼且)但可居止水。则流水与止水果不同,不可不信。又鲫鱼生流水中,则背鳞白;生于止水中,则背鳞黑而味恶。此亦—验也。”(《止水活鱼说》,《苏轼文集》卷七十三)苏轼还认为不同地域的同一种作物,品质不同,做出的饮食质量也不同。比如用北方的麦子作曲子和南方的米酿酒,质量往往超过用南方的麦子作曲子和北方的米酿的酒。可见苏轼为了制作精美食品,非常重视选取最佳的原材料。苏轼制作食品,注重色香味的结合。他赞美儿子苏过用山芋做的玉糁羹说:“色香味皆奇绝”。他制作食品注重营养与美味结合,注重突出食品材料本身的特质。这说明他的食品制作理念是非常高的。苏轼又是—个极为聪明博学的人,饮食制作也喜欢别出心裁,大胆创新,因而他创造出很多饮食制作方法,制作出很多不同寻常的饮食精品。
(4)。正大门朝东,面积2000亩,两条东西南北方向主干道,路名,图书馆名,食堂名,宿舍名,就餐东坡肉
.尺寸:高度1米;宽度24.8厘米 厚度2.3厘米 2.此为文房挂屏,螺钿工艺全是手工,木质为白酸花梨木.3.螺钿包浆好,木质原有油漆,已经脱掉(原以为材质是黄花梨木)4.名句“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展示了文人的铮铮铁骨,节身自好,以梅花托思,表现自己逆境中,临寒独自开的傲气和气魄,给人产生由生的敬意,此对挂屏陈设书房办公品味很高.擎苍(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真正落实和充分体现“以人文本”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创建人性化、生态化、信息化与开放性的大学校园空间,本文在广泛收集、阅读、总结、归纳与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西安部分大学校园为例,运用需要层次理论、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明确空间功能,空间形式服从功能和突出道路系统便捷性”的校园空间规划设计三项基本原则,从而达到使不同行为者能够“择地所用,欣然前往,享用空间,自得其乐”的空间设计效用和目标此外,在行走空间设计中,巧妙、合理地运用途中与尽端吸引元素,达到强化行走空间的引导性和提高吸引空间有效利用率之目的研究成果对现阶段大学校园空间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
书院座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三面环山,层峦叠翠;前临湘江,碧波荡漾。名山美水,前依后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高度协调。从湘江西岸的牌楼口,直往山巅,早有古道联通,形成一条风景中轴线,岳麓书院就建在此中轴线上的中点。书院海拨约100米,现占地2.5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院前有天马、凤凰二山分峙两旁,俨若天然门户,古代其前后有朱张渡、柳堤、梅堤、咏归桥、翠微亭等景点相伴;院后沿中轴线而上,有爱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白鹤泉及近代修建的蔡锷墓、黄兴墓等著名景点相托,其它景点星布于中轴线的两侧。书院的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依次居中轴线而建。文庙、专祠及半学斋分建中轴线的北侧;教学斋、白泉轩、园林、碑廊等分建于中轴线的南侧。整个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岳麓书院现存建筑有山长居室、师生斋舍、授业讲堂、藏书楼阁、圣庙专祠、园林碑廊,再加一院前的二亭(风雩亭、吹香亭)二池(饮马池、黉门池)及院后的参天古木、茂林修竹,堪称当今海内外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书院文物。若将清人所辟的书院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进一步修整完善,具体体现其佳景妙处,则更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