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工作总结
清河社区2014年度流动党员 “双向带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我村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联系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力的流动日趋频繁广泛,党员流动的数量逐年增加、流动时间逐渐延长,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挥作用的难度逐渐增强。总支及下下辖五个党支部要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开展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抓住近期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要准确摸清党员队伍基本情况和流动党员底数,认真填写《党员花名册》、《流动党员登记表》;详细了解双向带动情况。在活动中,认真做到“六个一”:即要走访一次流动党员户,具体了解去向、从业单位、联系方式;联系一次流动党员,送去一份慰问;寄一份学习资料;春节返乡时组织一次座谈会,补上一次党课。
二、加强与流动党员沟通和教育管理。
总支及各党支部要加强与流动党员的常联系、常沟通、常教育,要积极搭建管理平台,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手段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一是实行“持证”管理。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及时为他们办理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验证后,要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安排其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他应参加的党内生活。二是专人管理。建立总支支委联系流动党员制度,至少每季度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活动安排和做出的决议。三是建立组织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应及时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认真落实党员“三会一课”、日常学习、民主评议等制度。
三、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
总支及各党支部要为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平台,扎实开展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即引导有门路的流动党员把家乡富余劳动力带出去,把在外面赚到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引到的项目带回来,创一番事业,促农民增收。要建立“双向带动”活动专项台帐,做到每季度一报。并注重培育典型,引导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
清河社区党总支部
2014年12月
第二篇:五里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工作总结
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年来,我村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党委重视,建立台帐
1、加强领导,设立机构。为了加强对全村外出务工党员工作的领导,村党总支成立了流动党员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开展了流动党员服务工作。
2、专项调查,澄清底数。为切实把外出务工党员的情况掌握清楚,村党总支要求以支部为单位于3月份进行一次专项调查,逐个支部核查,逐个党员登记,保证不遗漏一个流动党员。并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和流动党员台帐,详细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方式和发挥作用等情况,为加强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奠定基础。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
1、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流动党员登记工作实行月报制、零报告的制度。
2、建立支委联系制度。每个支部确立一名支委专门联系和服务流动党员,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3、建立考核检查制度。村党总支经常性地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了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并列入基层党支部年终考核评比。
三、加强联系,增强效果
1、建立组织生活“补课”制。我们要求各党支部对在外未参加组织生活和外出务工地无党组织的流动党员回乡后补过组织生活。
2、建立定期回访制。村党总支抽调专门人员对流动党员进行定期回访,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寄学习资料等方式,提高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让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党员过于分散,或在一个区域内人数较少,或没有合适的依托和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选,无法建立党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努力改进,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第三篇: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的事迹材料
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的事迹材料
江涛,男,1967年出生,初中文化,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古泉镇邵村周屯组人。并于1995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为大家尽心尽力办好每件事的那几年,对工作的负责、对群众的关心、使得他在群众中有了较高的声誉。当大家认为他会一直干下去时,1998年江涛却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举动他要外出打工这是为什么呢?用江涛自己的话来说,他要丰富自己的经验,开拓自己的眼界,用自己的经历为家乡人探索一条致富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涛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大都市的繁华给年轻气盛的江涛带来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他怀揣梦想和激情,一心要给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而现实的无奈使他不得不当起了建筑小工,每天起早贪黑,10多个小时的工作强度,可每月500多元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江涛有些无从适应,渐渐有了退却的念头,住在低矮的工棚里,面对习习的江风和五彩斑斓的城市霓虹灯,江涛苦苦思索着,难道就这样回家?岂不让村里人笑话?由于常年与山为伍,形成了山里人特有的坚韧、朴实、勤劳等良好的禀性,正是因为这些优良品质使他能够直面人生坎坷。面对创业的挫折,他不屈不挠,又重新振作起来。但他此时已有了新的打算,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只为打工而打工,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从此江涛边打工边学习边思考,主动去搜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切身的打工经历带给他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见识,是他日后创业宝贵的财富,更被他视为“人生中第一桶金”。现在的江涛已经成为一名公司负责人。
致富不忘家乡人。自从2005年被家乡村党总支引导参与“双向带动”工作以来,江涛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当作自己的责任。几年来,他先后带领、介绍本村及周边群众多人在上海务工、就业,成功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赢得了家乡人民的交口赞誉。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当他看到有许多在校的学生被埋压在废墟中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响应党组织号召积极交纳“特殊党费”。
一个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就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就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江涛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虽然常年奔波在外,但他始终坚持与党组织联系,积极投身到党组织活动中来。在每年的主题教育期间,他都主动联系家乡党组织,带动身边的流动党员学习,努力在学习实践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他还积极协助镇村党组织做好家乡流动党员的管理,成为一面流动的红旗。
创业艰辛磨练意志,奉献爱心彰显品质。面对今后的人生,返乡流动党员江涛表示,邵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我将继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邵村的经济腾飞注入活力,为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良宝,现年35岁,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结婚后,面对家中土地少,每年的农业收入仅有5000元左右,只能维持温饱生活的状况,他发起了愁。他和妻子也曾想搞点生意,但又没有本钱。他们就想到去外地打工。
刚到温州时,由于王良宝不还熟悉当地方言,根本无法与当地人交流。上班之初,他被安排到镶石车间工作,但对班组师傅讲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却无法听懂,工作十分吃力。他为了消除语言障碍,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到厂收发室,通过与值班老大姐的交流来熟悉当地方言,很快就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在工作期间,他经常随身带个小本子,对于遇到的技术难点问题,他就随手用笔记下来,事后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同时,他为了尽快掌握工艺技术,主动在自己休息的班次给车间的师傅们帮忙,从不计个人得失,无偿为别人加工产品,许多班组师傅被他的好学诚恳所感动,赢得了大家的普遍好感和充分信任,所以谁都乐意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由于他的谦虚好学,一个月下来,他就成为班组中掌握操作工艺最快的一个,业务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快,他就通过了车间班组的工艺技术考核,被破格提前转正,工资也由进厂的1500元提高到了2600元。在成功面前,他没有止步,而是在工作中更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很快工艺技术水平达到了熟能生巧的程度。半年后,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已经跃升到了车间前列,再加上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加班加点,有时一个月下来就可挣到3000多元钱。刮边是个精细活,有的工友为了盲目提高产品产量,却在刮边时赶急图快,不求质量,在下班验收产品前,又将自己加工的产品偷偷用带进去的酒精侵湿,蒙混过关。当时他觉得,投机取巧不是长久之计,他坚持遵守产品技术操作规程,始终如一地做好本职工作,力求加工的每一个产品都尽善尽美。不久,投机取巧的人,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而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却得到了厂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认可,不仅在全厂被通报表扬,而且被任命为车间班组长,每月的收入也提高到了3000元。
王良宝在劳务输出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1年回家后,村里的青壮年都纷纷跑到他家,要求带领他们一同出去务工。他认为,一个人富起来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能带动大家都富起来,不是更好吗?2011年6月,他带领同乡的10多人来到温州珠宝厂务工。到厂后,大家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发扬家乡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都熟练掌握了工艺技术,在企业站稳了脚跟,创造了不斐的工作业绩,获得了较高的回报。三年来,仅在王良宝一人带领下,关庄社区每年输出的青壮年已发展到30人(次),人均获得劳务收入22000元,家庭人均可增收4000元。
王良宝,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在劳务输出的道路上埋头苦干,谋求自身发家致富的同时,不忘带领家乡父老外出务工创业的典型事迹,仅仅是关庄社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的一个缩影。
第四篇: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的事迹材料(推荐)
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的事迹材料
江涛,男,1967年出生,初中文化,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古泉镇邵村周屯组人。并于1995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为大家尽心尽力办好每件事的那几年,对工作的负责,对群众的关心,使得他在群众中有了较高的声誉,当大家认为他会一直干下去时,1998年江涛却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举动,他要外出打工,这是为什么呢,用江涛自己的话来说,他要丰富自己的经验,开拓自己的眼界,用自己的经历为家乡人探索一条致富路。、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涛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大都市的繁华给年轻气盛的江涛带来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他怀揣梦想和激情,一心要给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而现实的无奈使他不得不当起了建筑小工,每天起早贪黑,10多个小时的工作强度,可每月500多元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江涛有些无从适应,渐渐有了退却的念头,住在低矮的工棚里,面对习习的江风和五彩斑斓的城市霓虹灯,江涛苦苦思索着,难道就这样回家?岂不让村里人笑话?由于常年与山为伍,形成了山里人特有的坚韧、朴实、勤劳等良好的禀性,正是因为这些优良品质使他能够直面人生坎坷。面对创业的挫折,他不屈不挠,又重新振作起来。但他此时已有了新的打算,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只为打工而打工,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从此江涛边打工边学习边思考,主动去搜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切身的打工经历带给他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见识,是他日后创业宝贵的财富,更被他视为“人生中第一桶金”。现在的江涛已经成为一名公司负责人。
(二)致富不忘家乡人。自从2005年被家乡村党总支引导参与“双向带动”工作以来,江涛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当作自己的责任。几年来,他先后带领、介绍本村及周边群众多人在上海务工、就业,成功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赢得了家乡人民的交口赞誉。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当他看到有许多在校的学生被埋压在废墟中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响应党组织号召积极交纳“特殊党费”。
(三)一个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就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就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江涛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虽然常年奔波在外,但他始终坚持与党组织联系,积极投身到党组织活动中来。在每年的主题教育期间,他都主动联系家乡党组织,带动身边的流动党员学习,努力在学习实践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他还积极协助镇村党组织做好家乡流动党员的管理,成为一面流动的红旗。
创业艰辛磨练意志,奉献爱心彰显品质。面对今后的人生,返乡流动党员江涛表示,邵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我将继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邵村的经济腾飞注入活力,为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十都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
十都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事迹材料
为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外出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都村党总支通过抓宣传、优服务、定制度,在全村外出流动党员中开展了以“把家乡富余劳动力带出去、把外面项目资金技术带回来”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带动”活动,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光荣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认真调查摸底,积极宣传引导。村党总支对全村流动党员进行一次细致的调查摸底。重点掌握在外发展较好、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流动党员,对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进行大力宣传。通过摸底调查,共排查出在外事业有成的党员1人。由村党总支负责跟踪联系。总支书记加大与流动党员的联络频率,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每季度至少与他们联系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向他们通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有关政策,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确保了他们“离村不离党”。
二、健全载体活动,抓好后勤服务。村党总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管理机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参与“双向带动”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回报家乡的热情。宣传引导开展“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助一个以上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为所在村组或贫
困户做一件好事,联系一个外地客商到家乡投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村流动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纷纷为家乡经济献计献策。
三、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教育管理。严格了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制度,即“外出前进行一次教育、发放一本《流动党员活动证》、留一个准确的外出地址和联系方式、定一个联系人、每季度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一次。”每季度与流入地党组织进行沟通联系,协调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当地的组织生活,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意识,提高他们履行党员权利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些制度的健全,为十都村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证。
中共湾沚镇十都村党总支部委员会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