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合作社建设情况总结
畜牧合作社建设情况总结
畜牧合作社建设情况总结2007-02-06 09:43:59
畜牧合作社建设情况总结
××年以来,我局按照全省畜牧合作组织建设会议精神,把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措施,精心组织引导,搞好综合服务,推动了全县畜牧合作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畜牧合作组织个,发展社员多人,另外还有个合作社正在筹建之中。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预计××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达万吨,畜牧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和。
一、基本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合作经
济组织建设力度
第一,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全省畜牧合作组织建设会议召开后,我局立即组织全县畜牧养殖企业经理、各镇兽医站长召开座谈会,就做好畜牧合作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使大家认识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促进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要加快发展,在办社兴牧理念上达成共识。
第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这一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专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畜牧合作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类合作社的筹建工作。各镇兽医站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镇畜牧合作组织建设工作。
第三,学习外地经验。为解放思想,县畜牧局多次组织镇兽医站长到莱阳学习,使大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
眼界,找出了差距,增强了抓好畜牧合作组织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抓好试点,全面发展。我们本着“积极稳妥,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决定先在××镇搞试点。局里成立了专门的试点领导小组,从组织发动,开会座谈,起草章程,都具体帮助指导。经过一个月的筹备,于××年月日成立了××镇奶(黄)牛生产合作社。试点取得成功后,县政府又于××年月日在××镇成立了××生猪产销合作社,并召开了各镇镇长、兽医站长参加的现场会议,从而带动了全县面上工作的快速开展。现场会后,我们积极开展工作,又先后成立了××乐樱肉鸭养殖合作社,××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奶业合作社。
(二)因地制宜,多形式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具体工作中,我们立足于各镇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了多主体创办,多形式发展,多渠道带动的良好局面。
一是部门领办型。我们充分发挥各镇兽医站的主体作用,鼓励各镇兽医站利用技术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领办合作社。××镇兽医站针对该镇奶(黄)牛存栏量高,发展势头猛的实际,成立了奶(黄)牛生产合作社,壮大了该镇的奶(黄)牛产业。目前,已发展入社牛多头,入社社员户,入社股金万元。××镇兽医站立足该镇生猪年出栏量高的实际,成立了生猪产销合作社,指导农户建起标准化养猪场处,母猪存栏量达到多头,年出栏猪万多头,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局立足于本县奶牛饲养量大的实际,经周密组织,成立了奶业协会。部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带动了全社会办社兴牧的积极性。
二是公司农户型。依托龙头企业在养殖领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把与公司有供养合同的畜禽养殖户组织起来,成立养殖合作社,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已依托××公司成立了个肉鸡养殖合作社,分别是××镇肉鸡产销合
作社,××镇肉鸡产销合作社,××镇肉鸡产销合作社。
三个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多户,年出栏肉鸡万只,社员增收多万元。
三是能人带动型。××镇奶牛养殖、鲜奶销售大户××奶牛养殖经验丰富,与外地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关系密切。我局积极帮助他成立了××奶业合作社。该社成立后还吸纳其他奶牛养殖户入社,按标准化要求,共同生产优质鲜奶。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入社奶牛多头,日供鲜奶吨,成为维维、蒙牛等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稳定的奶源基地。××镇民意生猪生产合作社是由养殖大户××、××等五户农民联合发起成立的,合作社成立后,吸收余户入社,年可出栏生猪万余头。
四是村集体创办型。××镇××村党支部近几年把发展奶牛当做增加农民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帮助户村民购进奶牛多头,××年创办了奶牛产销合作社,理事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其它成员均由养牛大户担任,自成立以来,已
吸纳本村和周边村户养牛户入社,并建立了收奶站,配备了运奶车,并与乳品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仅××年帮助社员户年出售鲜奶多吨,增加收入一百多万元。
(三)强化服务,推动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合作组织成立以后,我们强化服务宗旨,把工作重点放到了为社员提供一条龙服务上。
一是搞好品种引进与改良服务。我局积极帮助各奶(黄)牛生产合作社,引进高产荷斯坦奶牛及西门塔尔、夏洛来等肉牛冻精细管,进行品种改良,使全县奶牛改良率达以上,产奶量提高,肉牛产肉量提高以上,每头改良牛犊比本地犊牛多卖多元,养牛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镇农民张××便是其受益者之一,他养殖的头黄牛最近刚刚在镇上设置的配种站点进行了配种。他说,多亏合作社给俺提供了方便,再也不用多跑腿、多磨嘴,现在协会服务这么好,我
要通过合作社再购买几头良种黄牛,扩大养殖规模,大发养牛财。××镇奶(黄)牛合作社以加快奶黄牛配种改良为目标,先后设立了个人工配种点,从北京、上海等地为社员购进高质量冻精细管支,并逐一为奶(黄)牛建立了档案,定期防疫,二次驱虫,免疫率达。目前,该合作社已配种奶(黄)牛头,准胎率以上,大大提高了全镇奶(黄)牛品质,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
二是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我局帮助每一个合作社成立了名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定期向养殖户发放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培训,并多次邀请济南、北京等地专家为社员授课,提高了社员的养殖管理水平。目前,已开展科技培训期,印发明白纸万份,培训人员多人次。××镇××村村民张××,搞仔猪繁育多年,镇上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成立后,他对合作社缺乏认识,认为入社后受约束,迟迟不愿加入。去年月份,他听了合作社技术人员的仔猪疾病防治技术讲座后,深感养殖技术的重要性,立即找到合作社负责同志主动递交了入社申请,并顺利加入了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他的养殖规模迅速发展到头。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社员人,并有户群众通过合作社发展起母猪规模饲养。
三是搞好销售服务。我局引导各合作组织通过设立联系电话、发放服务卡等形式,积极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销售难的问题。××镇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每月召开一次理事会,研究销售问题,加大了仔猪外销力度,把仔猪销售到东营、青岛等地。今年月份,共销售仔猪万头,且价格比市面上高元斤,每头仔猪为群众增加纯收入多元。
二、基本经验
(一)合作组织运营要规范化。
组织章程是合作社运营的基础,为此,我们按照“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引导社员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合作社组织章程,对合作社的
组织形式,社员义务、社员权利、经费来源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为合作社运营提供了制度保证,形成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合作组织管理要民主化。
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办社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谋利益。作为畜牧职能部门,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我们打破管理者的角色,注重扮演引路人、服务者的角色,按照“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对合作社尽量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业务支持,从社员的意愿出发,遵重社员的选择,让他们民主选出自己信任的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机构,将要我办社变为我要办社,提高了广大社员办社兴牧的积极性,使畜牧合作社真正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组织。
(三)合作组织发展要多样化。
发展合作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适宜哪种形式就发展哪种形式。我县已成立的个合作组织,涵盖了生猪、肉鸭,肉鸡,蛋鸡,奶(黄)牛五个主导产业,由畜牧部门领办的个,企业领办的个,能人领办个,村集体领办个。实践证明,这些合作组织都取得了成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四)合作组织建设要循序渐进。
我局在发展畜牧合作组织进程中,克服急燥冒进主义,根据需要,积极主动,扎实稳妥,在充分酝酿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坚持发展一个,成功一个,收到良好成效。
三、产生作用
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后,在带领农民共同闯市场,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加入合作社后,社员联合起来,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满足了食品加工企业流水线生产的要求,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同时因产品销售价格高,社员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奶业合作社成立后,与蒙牛乳业、维维乳业签定鲜
奶购销合同,根据乳品加工企业要求组织社员,按标准饲养奶牛,统一机械挤奶,确保了牛奶质量达到企业加工要求,企业也出高价收购该社牛奶,社员鲜奶销售价格达到8元斤以上,比散养户牛奶售元斤,高出元斤,仅此一项,社员每头奶牛每年可增加收入元。××生猪产销合作社成立后,针对社员资金少的实际情况,由本社××种猪场为每户社员提供3一头二元种母猪,一头种公猪,社员生产出的三元仔猪由合作社统一以高于市场元斤的价格收购销售,不仅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一规格的“洋三元”变为可能,满足生猪加工企业流水线加工的要求,也提高了本社社员的收入,每头“洋三元”仔猪能为社员增加纯收入元以上。
二是促进了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协会、合作社成立后,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服务功能,把企业、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户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结合,能较好把握市场需求,按市
场需求调整畜牧业结构。今年社会对瘦肉型猪需求量大,各生猪养殖协会立即组织养猪户大规模生产“洋三元”猪,从而使我县“洋三元”猪饲养量增长了。乳品加工企业对优质鲜奶需求量大,企业出高价收购,促进了养牛户逐渐向标准化养殖小区集中,按标准化要求生产,落后的散养方式将逐渐淘汰。
三是保证了畜牧业稳定发展。协会、合作社未成立时,经纪人暗箱操作现象比较严重,收斤奶可盈利元,卖头猪可盈利多元,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养殖收入,挫伤了养殖积极性。合作社成立后,入社社员出售畜产品时可及时了解到畜产品价格,同时协会、合作社也组织经纪人召开会议,明确畜产品购销价格,确保社员和经纪人的合法收入。县奶业协会成立后,针对部分养牛户反应鲜奶销售价不足元斤的问题,及时召开乳品加工企业与收奶员会议,明确规定散养户牛奶收购价不得低于元斤,会后,再也没有养牛户鲜奶销售不足元斤,农
户养牛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一度出现淘汰奶牛的现象也得到有效制止。
四是提高了畜牧服务水平。我县协会、合作社成立后,我们开展科技培训余期,培训人员多人次,印发协会、合作社简报以及科学饲养明白纸万多份,同时各协会、合作社还将技术人员明信片印发到各农户手中,群众有问题可及时打电话联系,一系列服务措施的出台,将合作社及农户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五是加强了基层兽医站的自身建设。××兽医站创办仔猪育购销合作社,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原则,解决了原来一家一户养殖所造成的技术水平低、销售渠道窄、饲养成本高的难题,既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又增加了作为管理主体兽医站的收入,并且提高了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全镇的仔猪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为基层兽医站的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四、下步打算
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利国利民,我们要认真贯彻省畜牧办《关于加快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精神,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学习吸收先进县市的经验,扎扎实实,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县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跨越式发展。
一是以镇兽医站、村为主,成立适应本地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各个兽医站要参入指导、协调,要逐步成立蛋鸡养殖合作社,牧草种植合作社,养羊合作社,养兔合作社,肉鸡养殖合作社,特种养殖合作社。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把为企业配套的饲养场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根据龙头企业需要,组织入社饲养场户按标准化要求生产,主要依托××公司成立—个肉鸭养殖合作社,依托××公司成立了—个肉鸡养殖合作社。利用—年时间,达到合作社组织覆盖畜牧业每个行业,社会的每个角落。
三是已成立的合作组织,要提高服
务水平,发挥合作组织“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作用,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各镇兽医站要设立兼职信息员,把收集、加工过的信息传递到合作组织和养殖场(户),积极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五年七月
第二篇:畜牧合作社建设情况总结
~年以来,我局按照全省畜牧合作组织建设会议精神,把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措施,精心组织引导,搞好综合服务,推动了全县畜牧合作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畜牧合作组织23个,发展社员8000多人,另外还有5个合作社正在筹建之中。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预计~年,全县肉蛋奶总产量达18万吨,畜牧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2%和10%。sO100
一、基本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力度
第一,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全省畜牧合作组织建设会议召开后,我局立即组织全县畜牧养殖企业经理、各镇兽医站长召开座谈会,就做好畜牧合作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使大家认识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促进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要加快发展,在办社兴牧理念上达成共识。
第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这一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专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畜牧合作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类合作社的筹建工作。各镇兽医站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镇畜牧合作组织建设工作。
第三,学习外地经验。为解放思想,县畜牧局多次组织镇兽医站长到莱阳学习,使大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找出了差距,增强了抓好畜牧合作组织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抓好试点,全面发展。我们本着“积极稳妥,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决定先在XX镇搞试点。局里成立了专门的试点领导小组,从组织发动,开会座谈,起草章程,都具体帮助指导。经过一个月的筹备,于~年12月8日成立了XX镇奶(黄)牛生产合作社。试点取得成功后,县政府又于~年12月21日在XX镇成立了XX生猪产销合作社,并召开了各镇镇长、兽医站长参加的现场会议,从而带动了全县面上工作的快速开展。现场会后,我们积极开展工作,又先后成立了XX乐樱肉鸭养殖合作社,XX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XX奶业合作社。
(二)因地制宜,多形式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具体工作中,我们立足于各镇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了多主体创办,多形式发展,多渠道带动的良好局面。
一是部门领办型。我们充分发挥各镇兽医站的主体作用,鼓励各镇兽医站利用技术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领办合作社。XX镇兽医站针对该镇奶(黄)牛存栏量高,发展势头猛的实际,成立了奶(黄)牛生产合作社,壮大了该镇的奶(黄)牛产业。目前,已发展入社牛500多头,入社社员426户,入社股金4.6万元。XX镇兽医站立足该镇生猪年出栏量高的实际,成立了生猪产销合作社,指导农户建起标准化养猪场25处,母猪存栏量达到4000多头,年出栏猪4万多头,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局立足于本县奶牛饲养量大的实际,经周密组织,成立了奶业协会。部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带动了全社会办社兴牧的积极性。
二是公司农户型。依托龙头企业在养殖领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把与公司有供养合同的畜禽养殖户组织起来,成立养殖合作社,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已依托XX公司成立了3个肉鸡养殖合作社,分别是XX镇肉鸡产销合作社,XX镇肉鸡产销合作社,XX镇肉鸡产销合作社。
三个合作社入社社员达350多户,年出栏肉鸡600万只,社员增收800多万元。
三是能人带动型。XX镇奶牛养殖、鲜奶销售大户XX奶牛养殖经验丰富,与外地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关系密切。我局积极帮助他成立了XX奶业合作社。该社成立后还吸纳其他奶牛养殖户入社,按标准化要求,共同生产优质鲜奶。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入社奶牛500多头,日供鲜奶10吨,成为维维、蒙牛等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稳定的奶源基地。XX镇~生猪生产合作社是由养殖大户XX、XX等五户农~合发起成立的,合作社成立后,吸收200余户入社,年可出栏生猪2万余头。
四是村集体创办型。XX镇XX村党支部近几年把发展奶牛当做增加农民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帮助28户村民购进奶牛200多头,~年创办了奶牛产销合作社,理事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其它成员均由养牛大户担任,自成立以来,已吸纳本村和周边村90户养牛户入社,并建立了收奶站,配备了运奶车,并与乳品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仅~年帮助社员户年出售鲜奶600多吨,增加收入一百多万元。
(三)强化服务,推动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合作组织成立以后,我们强化服务宗旨,把工作重点放到了为社员提供一条龙服务上。
一是搞好品种引进与改良服务。我局积极帮助各奶(黄)牛生产合作社,引进高产荷斯坦奶牛及西门塔尔、夏洛来等肉牛冻精细管,进行品种改良,使全县奶牛改良率达95%以上,产奶量提高20%,肉牛产肉量提高30%以上,每头改良牛犊比本地犊牛多卖300多元,养牛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XX镇农民张XX便是其受益者之一,他养殖的10头黄牛最近刚刚在镇上设置的配种站点进行了配种。他说,多亏合作社给俺提供了方便,再也不用多跑腿、多磨嘴,现在协会服务这么好,我要通过合作社再购买几头良种黄牛,扩大养殖规模,大发养牛财。XX镇奶(黄)牛合作社以加快奶黄牛配种改良为目标,先后设立了2个人工配种点,从北京、上海等地为社员购进高质量冻精细管4000支,并逐一为奶(黄)牛建立了档案,定期防疫,二次驱虫,免疫率达100%。目前,该合作社已配种奶(黄)牛750头,准胎率90%以上,大大提高了全镇奶(黄)牛品质,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
二是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我局帮助每一个合作社成立了3-4名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定期向养殖户发放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培训,并多次邀请济南、北京等地专家为社员授课,提高了社员的养
殖管理水平。目前,已开展科技培训12期,印发明白纸1.5万份,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XX镇XX村村民张XX,搞仔猪繁育多年,镇上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成立后,他对合作社缺乏认识,认为入社后受约束,迟迟不愿加入。去年11月份,他听了合作社技术人员的仔猪疾病防治技术讲座后,深感养殖技术的重要性,立即找到合作社负责同志主动递交了入社申请,并顺利加入了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他的养殖规模迅速发展到200头。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20人,并有140户群众通过合作社发展起母猪规模饲养。
三是搞好销售服务。我局引导各合作组织通过设立联系电话、发放服务卡等形式,积极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销售难的问题。XX镇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每月召开一次理事会,研究销售问题,加大了仔猪外销力度,把仔猪销售到东营、青岛等地。今年1-11月份,共销售仔猪3万头,且价格比市面上高0.1-0.2元/斤,每头仔猪为群众增加纯收入20多元。
二、基本经验
(一)合作组织运营要规范化。
组织章程是合作社运营的基础,为此,我们按照“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引导社员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合作社组织章程,对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社员义务、社员权利、经费来源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为合作社运营提供了制度保证,形成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合作组织管理要民主化。
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办社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谋利益。作为畜牧职能部门,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我们打破管理者的角色,注重扮演引路人、服务者的角色,按照“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对合作社尽量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业务支持,从社员的意愿出发,遵重社员的选择,让他们民主选出自己信任的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机构,将要我办社变为我要办社,提高了广大社员办社兴牧的积极性,使畜牧合作社真正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组织。
(三)合作组织发展要多样化。
发展合作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适宜哪种形式就发展哪种形式。我县已成立的23个合作组织,涵盖了生猪、肉鸭,肉鸡,蛋鸡,奶(黄)牛五个主导产业,由畜牧部门领办的14个,企业领办的4个,能人领办2个,村集体领办3个。实践证明,这些合作组织都取得了成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四)合作组织建设要循序渐进。
我局在发展畜牧合作组织进程中,克服急燥冒进主义,根据需要,积极主动,扎实稳妥,在充分酝酿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坚持发展一个,成功一个,收到良好成效。
三、产生作用
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后,在带领农民共同闯市场,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加入合作社后,社员联合起来,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满足了食品加工企业流水线生产的要求,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同时因产品销售价格高,社员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XX奶业合作社成立后,与蒙牛乳业、维维乳业签定鲜奶购销合同,根据乳品加工企业要求组织社员,按标准饲养奶牛,统一机械挤奶,确保了牛奶质量达到企业加工要求,企业也出高价收购该社牛奶,社员鲜奶销售价格达到0.85元/斤以上,比散养户牛奶售0.7元/斤,高出0.15元/斤,仅此一项,社员每头奶牛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元。XX生猪产销合作社成立后,针对社员资金少的实际情况,由本社XX种猪场为每户社员提供3一10头二元种母猪,一头种公猪,社员生产出的三元仔猪由合作社统一以高于市场0.3-0.5元/斤的价格收购销售,不仅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一规格的“洋三元”变为可能,满足生猪加工企业流水线加工的要求,也提高了本社社员的收入,每头“洋三元”仔猪能为社员增加纯收入30元以上。
二是促进了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协会、合作社成立后,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服务功能,把企业、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户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结合,能较好把握市场需求,按市场需求调整畜牧业结构。今年社会对瘦肉型猪需求量大,各生猪养殖协会立即组织养猪户大规模生产“洋三元”猪,从而使我县“洋三元”猪饲养量增长了50%。乳品加工企业对优质鲜奶需求量大,企业出高价收购,促进了养牛户逐渐向标准化养殖小区集中,按标准化要求生产,落后的散养方式将逐渐淘汰。
三是保证了畜牧业稳定发展。协会、合作社未成立时,经纪人暗箱操作现象比较严重,收1斤奶可盈利0.2-0.3元,卖1头猪可盈利50多元,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养殖收入,挫伤了养殖积极性。合作社成立后,入社社员出售畜产品时可及时了解到畜产品价格,同时协会、合作社也组织经纪人召开会议,明确畜产品购销价格,确保社员和经纪人的合法收入。县奶业协会成立后,针对部分养牛户反应鲜奶销售价不足0.6元/斤的问题,及时召开乳品加工企业与收奶员会议,明确规定散养户牛奶收购价不得低于0.7元/斤,会后,再也没有养牛户鲜奶销售不足0.6元/斤,农户养牛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一度出现淘汰奶牛的现象也得到有效制止。
四是提高了畜牧服务水平。我县协会、合作社成立后,我们开展科技培训30余期,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印发协会、合作社简报以及科学饲养明白纸1.5万多份,同时各协会、合作社还将技术人员明信片印发到各农户手中,群众有问题可及时打电话联系,一系列服务措施的出台,将合作社及农户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五是加强了基层兽医站的自身建设。XX兽医站创办仔猪育购销合作社,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原则,解决了原来一家一户养殖所造成的技术水平低、销售渠道窄、饲养成本高的难题,既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又增加了作为管理主体兽医站的收入,并且提高了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全镇的仔猪
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为基层兽医站的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四、下步打算
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利国利民,我们要认真贯彻省畜牧办《关于加快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精神,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学习吸收先进县市的经验,扎扎实实,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县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跨越式发展。
一是以镇兽医站、村为主,成立适应本地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各个兽医站要参入指导、协调,要逐步成立蛋鸡养殖合作社,牧草种植合作社,养羊合作社,养兔合作社,肉鸡养殖合作社,特种养殖合作社。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把为企业配套的饲养场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根据龙头企业需要,组织入社饲养场户按标准化要求生产,主要依托XX公司成立3—5个肉鸭养殖合作社,依托XX公司成立了3—5个肉鸡养殖合作社。利用1—2年时间,达到合作社组织覆盖畜牧业每个行业,社会的每个角落。
三是已成立的合作组织,要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合作组织“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潮的作用,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各镇兽医站要设立兼职信息员,把收集、加工过的信息传递到合作组织和养殖场(户),积极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00五年七月
第三篇:畜牧合作社建设情况总结1
达玉村生态畜牧业专业 合作社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0年以来,我社按照全县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会议精神,把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措施,精心组织引导,搞好综合服务,推动了我村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个,发展社员41户178个人。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预计2012年初,全村牲畜数量约9163头(只),操场整合约16520亩。
一、基本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力度
第一,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全县畜牧合作组织建设会议召开后,我村立即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安排,使大家认识到发展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促进全村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这一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分管合作社组织的各项工作,专业技术骨干为畜牧合作组织中负责各类合作社的筹建工作,还配有技术熟练的兽医1名。
第三,学习外地经验。为解放思想,县农牧局多次组织合作社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使大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找出了差距,增强了抓好畜牧合作组织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抓好试点,全面发展。我们本着“积极稳妥,一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决定先搞好现有的41户参加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群众工作,设立牛羊育肥基地,拓宽牛羊销售渠道,尽快干出成绩,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社组织。
(二)因地制宜,多形式发展合作社经济组织
达玉村地处气候类型不同,因此植被生长类型更加异同。靠青海湖畔宜适合繁殖羊群,靠山区气候较为寒冷,植被淡薄较为适合设为繁育牛群基地。
一是部门领办型。我们充分发挥兽医站的主体作用,鼓励兽医站利用技术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领办合作社。合作社配合兽医站针对育肥黄牛存栏量高,发展势头猛的实际,成立黄牛生产合作社,壮大了黄牛产业。目前,已发展入社牛312多头,入社社员426户,入社股金4.6万元。XX镇兽医站立足该镇生猪年出栏量高的实际,成立了生猪产销合作社,指导农户建起标准化养猪场25处,母猪存栏量达到4000多头,年出栏猪4万多头,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局立足于本县奶牛饲养量大的实际,经周密组织,成立了奶业协会。部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带动了全社会办社兴牧的积极性。二是公司农户型。依托龙头企业在养殖领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把与公司有供养合同的畜禽养殖户组织起来,成立养殖合作社,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已依托XX公司成立了3个肉鸡养殖合作社,分别是XX镇肉鸡产销合作社,XX镇肉鸡产销合作社,XX镇肉鸡产销合作社。
三个合作社入社社员达350多户,年出栏肉鸡600万只,社员增收800多万元。
三是能人带动型。XX镇奶牛养殖、鲜奶销售大户XX奶牛养殖经验丰富,与外地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关系密切。我局积极帮助他成立了XX奶业合作社。该社成立后还吸纳其他奶牛养殖户入社,按标准化要求,共同生产优质鲜奶。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入社奶牛500多头,日供鲜奶10吨,成为维维、蒙牛等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稳定的奶源基地。XX镇民意生猪生
产合作社是由养殖大户XX、XX等五户农民联合发起成立的,合作社成立后,吸收200余户入社,年可出栏生猪2万余头。
四是村集体创办型。XX镇XX村党支部近几年把发展奶牛当做增加农民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帮助28户村民购进奶牛200多头,2004年创办了奶牛产销合作社,理事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其它成员均由养牛大户担任,自成立以来,已吸纳本村和周边村90户养牛户入社,并建立了收奶站,配备了运奶车,并与乳品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仅2004年帮助社员户年出售鲜奶600多吨,增加收入一百多万元。
(三)强化服务,推动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合作组织成立以后,我们强化服务宗旨,把工作重点放到了为社员提供一条龙服务上。一是搞好品种引进与改良服务。我局积极帮助各奶(黄)牛生产合作社,引进高产荷斯坦奶牛及西门塔尔、夏洛来等肉牛冻精细管,进行品种改良,使全县奶牛改良率达95%以上,产奶量提高20%,肉牛产肉量提高30%以上,每头改良牛犊比本地犊牛多卖300多元,养牛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XX镇农民张XX便是其受益者之一,他养殖的10头黄牛最近刚刚在镇上设置的配种站点进行了配种。他说,多亏合作社给俺提供了方便,再也不用多跑腿、多磨嘴,现在协会服务这么好,我要通过合作社再购买几头良种黄牛,扩大养殖规模,大发养牛财。XX镇奶(黄)牛合作社以加快奶黄牛配种改良为目标,先后设立了2个人工配种点,从北京、上海等地为社员购进高质量冻精细管4000支,并逐一为奶(黄)牛建立了档案,定期防疫,二次驱虫,免疫率达100%。目前,该合作社已配种奶(黄)牛750头,准胎率90%以上,大大提高了全镇奶(黄)牛品质,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
二是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我局帮助每一个合作社成立了3-4名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定期向养殖户发放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培训,并多次邀请济南、北京等地专家为社员授课,提高了社员的养殖管理水平。目前,已开展科技培训12期,印发明白纸1.5万份,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XX镇XX村村民张XX,搞仔猪繁育多年,镇上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成立后,他对合作社缺乏认识,认为入社后受约束,迟迟不愿加入。去年11月份,他听了合作社技术人员的仔猪疾病防治技术讲座后,深感养殖技术的重要性,立即找到合作社负责同志主动递交了入社申请,并顺利加入了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他的养殖规模迅速发展到200头。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20人,并有140户群众通过合作社发展起母猪规模饲养。
三是搞好销售服务。我局引导各合作组织通过设立联系电话、发放服务卡等形式,积极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销售难的问题。XX镇仔猪繁育购销合作社,每月召开一次理事会,研究销售问题,加大了仔猪外销力度,把仔猪销售到东营、青岛等地。今年1-11月份,共销售仔猪3万头,且价格比市面上高0.1-0.2元/斤,每头仔猪为群众增加纯收入20多元。
二、基本经验
(一)合作组织运营要规范化。
组织章程是合作社运营的基础,为此,我们按照“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引导社员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合作社组织章程,对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社员义务、社员权利、经费来源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为合作社运营提供了制度保证,形成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合作组织管理要民主化。
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办社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谋利益。作为畜牧职能部门,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我们打破管理者的角色,注重扮演引路人、服务者的角色,按照“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对合作社尽量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业务支持,从社员的意愿出发,遵重社员的选择,让他们民主选出自己信任的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机构,将要我办社变为我要
办社,提高了广大社员办社兴牧的积极性,使畜牧合作社真正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组织。
(三)合作组织发展要多样化。
发展合作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适宜哪种形式就发展哪种形式。我县已成立的23个合作组织,涵盖了生猪、肉鸭,肉鸡,蛋鸡,奶(黄)牛五个主导产业,由畜牧部门领办的14个,企业领办的4个,能人领办2个,村集体领办3个。实践证明,这些合作组织都取得了成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四)合作组织建设要循序渐进。
我局在发展畜牧合作组织进程中,克服急燥冒进主义,根据需要,积极主动,扎实稳妥,在充分酝酿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坚持发展一个,成功一个,收到良好成效。
三、产生作用
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后,在带领农民共同闯市场,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加入合作社后,社员联合起来,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满足了食品加工企业流水线生产的要求,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同时因产品销售价格高,社员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XX奶业合作社成立后,与蒙牛乳业、维维乳业签定鲜奶购销合同,根据乳品加工企业要求组织社员,按标准饲养奶牛,统一机械挤奶,确保了牛奶质量达到企业加工要求,企业也出高价收购该社牛奶,社员鲜奶销售价格达到0.85元/斤以上,比散养户牛奶售0.7元/斤,高出0.15元/斤,仅此一项,社员每头奶牛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元。XX生猪产销合作社成立后,针对社员资金少的实际情况,由本社XX种猪场为每户社员提供3一10头二元种母猪,一头种公猪,社员生产出的三元仔猪由合作社统一以高于市场0.3-0.5元/斤的价格收购销售,不仅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一规格的“洋三元”变为可能,满足生猪加工企业流水线加工的要求,也提高了本社社员的收入,每头“洋三元”仔猪能为社员增加纯收入30元以上。二是促进了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协会、合作社成立后,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服务功能,把企业、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户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结合,能较好把握市场需求,按市场需求调整畜牧业结构。今年社会对瘦肉型猪需求量大,各生猪养殖协会立即组织养猪户大规模生产“洋三元”猪,从而使我县“洋三元”猪饲养量增长了50%。乳品加工企业对优质鲜奶需求量大,企业出高价收购,促进了养牛户逐渐向标准化养殖小区集中,按标准化要求生产,落后的散养方式将逐渐淘汰。
三是保证了畜牧业稳定发展。协会、合作社未成立时,经纪人暗箱操作现象比较严重,收1斤奶可盈利0.2-0.3元,卖1头猪可盈利50多元,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养殖收入,挫伤了养殖积极性。合作社成立后,入社社员出售畜产品时可及时了解到畜产品价格,同时协会、合作社也组织经纪人召开会议,明确畜产品购销价格,确保社员和经纪人的合法收入。县奶业协会成立后,针对部分养牛户反应鲜奶销售价不足0.6元/斤的问题,及时召开乳品加工企业与收奶员会议,明确规定散养户牛奶收购价不得低于0.7元/斤,会后,再也没有养牛户鲜奶销售不足0.6元/斤,农户养牛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一度出现淘汰奶牛的现象也得到有效制止。四是提高了畜牧服务水平。我县协会、合作社成立后,我们开展科技培训30余期,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印发协会、合作社简报以及科学饲养明白纸1.5万多份,同时各协会、合作社还将技术人员明信片印发到各农户手中,群众有问题可及时打电话联系,一系列服务措施的出台,将合作社及农户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五是加强了基层兽医站的自身建设。XX兽医站创办仔猪育购销合作社,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原则,解决了原来一家一户养殖所造成的技术水平低、销售渠道窄、饲养成本高的难题,既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又增加了作为管理主体兽医站的收入,并且提高了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全镇的仔猪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的
方向发展。这为基层兽医站的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四、下步打算
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利国利民,我们要认真贯彻省畜牧办《关于加快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精神,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学习吸收先进县市的经验,扎扎实实,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县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跨越式发展。一是以镇兽医站、村为主,成立适应本地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各个兽医站要参入指导、协调,要逐步成立蛋鸡养殖合作社,牧草种植合作社,养羊合作社,养兔合作社,肉鸡养殖合作社,特种养殖合作社。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把为企业配套的饲养场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根据龙头企业需要,组织入社饲养场户按标准化要求生产,主要依托XX公司成立3—5个肉鸭养殖合作社,依托XX公司成立了3—5个肉鸡养殖合作社。利用1—2年时间,达到合作社组织覆盖畜牧业每个行业,社会的每个角落。
三是已成立的合作组织,要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合作组织“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作用,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各镇兽医站要设立兼职信息员,把收集、加工过的信息传递到合作组织和养殖场(户),积极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
第四篇:畜牧总结
畜牧总结养殖业建设
2012年肉牛存栏9000头,羊存栏1.5万,蛋鸡120万只,獭兔存栏1.5万只。2012年初头朗6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任务为3000头,实际完成3250头。2012年末生猪出栏任务9万头,截止10月末实际完成10.8万头。
生猪建设任务万头猪场(或小区)1处,截止10月末,建设投产万头猪场3处,规划设计完成万头小区1处。万头猪场累计建筑面积1.1万平米,其中猪舍面积9700平米,办公配房1300平米。
生猪建设任务千头猪场8处。2012年初全镇规划动工11处,截止10月末已进猪投产9户,累计建筑面积1.05万平米,其中猪舍面积8700平米,办公配房1800平米。全镇2012年生猪建设资金养殖户自筹800万,协调贷款300万。
2012年新增两个生猪养殖专业村。
2012年新成立虎养殖合作社两处。
2012年蛋鸡养殖增加10万只,存栏达到120万只。新发展荒山散养公鸡养殖户5户,养殖公鸡8500只。
2012年肉牛新增1000头,存栏达到9000头。
2012年獭兔养殖户新增17户,鑫兴獭兔养殖基地覆盖附近3个乡镇,年末存栏增至1.5万只。
第五篇:合作社总结
呼兰区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设情况的报告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开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的而深远的意义。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农民群众在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宣传培训、指导服务、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工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区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365家,比上年增加6%,其中:种植业215家、养殖业76家、农机服务69家、林业3家、加工业2家;成员1.5万余人,带动农户6万户,年实现经营收入1.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载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农村发展要求的优化配置以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氛围。全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财会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的培训600人次,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领头人管理水平,促进其进一步向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
2、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整章建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为指导,全面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章程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完善管理办法为重点,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及会计规范化为出发点,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是指导每家专业合作社完善章程,规范民主管理,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二是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加强会计核算和统计分析,完善报表体系,进一步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
3、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合作组织多元化发展。目前注册登记户达到365家,实现培育发展一批,规范改造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扩张,质量提升和机制创新。目前打造了“大用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和一批省市级示范社。通过“大用农机作业合作社”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示范带动作用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集中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社员带动多,服务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市场品牌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 示范作用。把郎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晨光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打造为省级市级示范社,把沈家成伟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8家打造为市级示范社。
4、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争取财政扶持力度。国家和省级财政累计扶持资金9500万元,市、区财政扶持资金2800万元,其中:大用农机合作社2010年前省、市、区财政扶持1500万,2011年市、区各财政扶持2000万;2010年前哈尔滨市呼兰区富强益民奶牛专业合作等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市级财政资金扶持,争取扶持资金50万元;为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镇为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省级财政资金扶持,争取扶持资金30万元。区农业开发办等相关部门也对部分发展潜力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农业开发资金扶持。金融部门对合作社给予了信贷支持。二是推行项目支持。鼓励和支持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探索通过合作社落实项目资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新途径。全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落到在大用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三是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税务部门及有关方面要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各级农村金融机构应适当放宽信贷额度,采取授信、联保等多种方式满足其借款需求。五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现在全区获得品种认定的28家,其中:有4家获得绿色认证、获得有机认证的4家。哈尔滨市呼兰区成伟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7家实现了农超对接。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并给予相应的费用减免照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在政策上支持。今年区水利局免费为呼兰区郎堡水稻专业合作合作社等打抗旱井150眼。
5、坚持合作的性质,提升管理水平。“民办、民管、民受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民办上,坚持农民志愿加入,自由退出,任何单位和组织不得强迫农民建立、加入或者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民主管理上,注重一人一票的原则,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农民受益上,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为社员提供各种有效服务,增加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和核算管理上的监督指导和服务,通过宣传,培训和引导等多种方式,承担起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扶持服务职能,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文化素质。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了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对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使用土地,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二是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 业增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加快,质量逐步提高,形式趋向多样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亟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自发、自灭的状态,加之信用体系不健全、资金融通困难,农民长期以来缺乏合作传统以及相关法律规范建设滞后,许多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以销售大王、科技能人、龙头企业为核心、纽带,这些合作组织充其量是合作(协作)体,甚至有些“核心、纽带”利用在组织中的优势地位挤占农民的利益。这种单向利益机制,只考虑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局部利益。缺乏经济上共同利益,是合作组织正常运转,发展壮大的障碍和隐患。因此,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形式、权利、义务和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等问题都很粗糙,不利于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内在运行机制不健全
我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内在机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二是许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上,决策不民主,社员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许多成员合作意识不强,认为协会或合作社是领办部门或领导的事,不太关心组织的发展,只愿利益 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事实表明,合作组织内部缺少严格的制度和管理章程,内部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是合作经济组织不能发展壮大的内在因素。由于组织建设、运作、管理的不规范,“一年合作;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例子并不鲜见。
(三)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科技水平不高,影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目前,不论是农业系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生产者或供销社组织的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的经济实力总体上来看都较弱,普遍还是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技术和经营为主,还很少有高科技应用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和加工项目中去。因此,如何壮大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规模,广泛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增强其经济实力,已经成为下一步加快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经济组织的作用和地位。务必使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对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应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力普及合作知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宣传和教育、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等措施,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农民能够 志愿加入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二)加强引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政府应将支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而且每年根据发展情况,不断增加财政资金的扶持。(2)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应按照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如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其成员代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以及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从事农机作业、排灌、家禽配种和疾病防治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销售自产农产品及初加工产品免征增值税。针对专业合作社销售社员的农产品,难以取得增值税发票,企业收购时难以抵扣的问题,建议税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地方法规,允许企业凭合作社自产自销证明抵扣税收。
(3)加强金融信贷支持。政府出面协调,使各级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免费开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信用等级评估工作,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户担保贷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小额信用担保业务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担保贷款业务。各级财政要把补充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确保到位。鼓励各类信用担保公司为合作社提供担保业务,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基金。同时,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合作组织季节性、临时性所需要 资金,提供一定额度的低息贷款,允许合作组织以自有资产(如房产证)抵押或社员联保的形式办理贷款手续。
(4)扩大“绿色通道”范围。要对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用地、办公场所等非农建设用地,优先给予安排。对于农民自产的农产品进城,免收养路费和过桥费,保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输畅通。另外,给予用水、用电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政府应明确原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的农村水力、电力、机械及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应优先提供给合作经济组织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对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种养业、农产品初级加工用电,应按农业用电标准收取费用。
(三)坚持合作组织发展原则,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合作组织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健全的、完善的内在机制是合作组织存在和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壮大,必须完善各种运行机制,科学地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政府应采取措施引导组织建设,规范组织发展。
1、遵循合作组织发展原则。一要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原则;二要坚持农民自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三要坚持对内服务与对外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四要坚持积极稳妥和因地制宜,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2、建立和完善四种运行机制。一是建立风险调解机制。合作经济组织在产、购、运、销和加工经营中应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储备金,用来弥补经营上的亏损,以保证为农户服务的连续性。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经济组织采取以资金、劳动力、生产工具、土地、资源、技术等要素入股的合作形式,应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一个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建立契约约束机制。合作经济组织要与成员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供销合同、利润返还合同,以契约或合同的方式,固定双方的责权利,以切实保护农户利益和推动其自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合作经济组织要制定好章程、制度,一切重大事项都要通过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坚持财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化农村改革,发挥农民专业合作新载体功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规模,发展现代化农业。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创新模式,实现我区农业和农村的大发展、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