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旧城改造工作总结
永清县城区街道办事处
2011年上半年旧城改造工作总结
对照永清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责任分解表,街道办事处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加快农业局、商业局、印刷厂、经编厂等8个平房宿舍片区改造,建设回迁楼4万平方米,完成拆迁2.8万平方米以上,谋划启动五宿舍片区整体开发改造工程,建设时尚商业步行街。街道办事处按照县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认真谋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截止目前,8个宿舍片区的改造工作有序进行;一针宿舍片区回迁楼正在紧张建设中,有望年底前竣工;商品房和幸福道南侧两个宿舍片区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已接近尾声,下半年将组织居民搬迁;五宿舍片区改造已启动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一、加快推进8个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1、二针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二针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面积2.8万平米,拆迁户数175户,安置房建设6栋,建筑面积60092平米。总投资20000万元。目前,6栋回迁楼主体建设已完工。一期二针、农机宿舍 52户居民中24户已回迁,其他户正在办理回迁手续。
2、一针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一针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面积1.5万平米,拆迁户数114户,安置房建设3栋,建筑面积20680平米。总投资5170万元。该宿舍改造已于2010年9月中旬启动回迁楼建设,目前回迁楼建设正在施工中,有望年底前竣工。
3、农业局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农业局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面积0.7728万平米,拆迁户数37户,安置房建设1栋,建筑面积8500平米。该项目于2010年底拆迁完毕,目前已完成土地招、拍、挂手续,正在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建行印刷厂宿舍区改造进展情况
建行印刷厂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面积0.7万平米,拆迁户数17户,安置房建设1栋,建筑面积6896平米。该项目于2010年底拆迁完毕,目前正在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经编厂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该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面积3万平米、拆迁户数120户。回迁楼建设3栋。该项目2010年底完成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签订工作,目前正在实施拆迁。
6、商业局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该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面积23700平米,拆迁户数153户,安置房建设4栋,建筑面积29253平米。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拆迁。
7、商品房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该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面积2.8平米,拆迁户数177户,安置房建设5栋,建筑面积33823平米。截止目前,该宿舍片区已完成签订协议106户。
8、幸福道南侧宿舍片区改造
拆迁改造面积1.8万平米、拆迁户数75户。回迁楼建设1栋。截止目前,该宿舍片区一期工程37户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已完成,正在组织居民搬迁。
二、谋划起动宿舍片区改造项目进展情况 五宿舍片区改造进展情况
五宿舍片区改造涉及拆迁改造面积1.8万平米、拆迁户数55户。回迁楼建设2栋。截止目前,该项目旧城改造申报审批和规划设计已完成,正在开展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签订,已签订协议7户。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做好已拆迁片区的后续工作。重点包括御景湾项目(二针宿舍片区)的175户居民的回迁工作,在完成前期52户居民的回迁入住的基础上,年底前完成其余123户居民的回迁;同时,加快一针片区回迁楼的建设进程,确保年底前完工。
二是做好协议签订完成片区的拆迁改造。重点包括农业局宿舍、建行印刷厂宿舍、商业局宿舍、经编厂宿舍4个片区的地上物拆除和回迁楼建设。
三是做好已启动片区的协议签订工作。重点包括商品房宿舍、幸福道南侧宿舍、五宿舍3个片区的协议签订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
永清县城区街道办事处
2011年3月30日
第二篇:旧城改造
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内容包括:①改造城市规划结构,在其行政界限范围内,实行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城市用地的规划分区;②改善城市环境,通过采取综合的相互联系的措施来净化大气和水体,减轻噪声污染,绿化并整顿开阔空间的利用状况等;③更新、调整城市工业布局;④更新或完善城市道路系统;⑤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并组织大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旧街坊改造成完整的居住区。当前旧城改造方案设计的趋向为:①保持中心城市相对稳定,增加一些结构完整、规模适当的封闭式卫星城镇,城市用地被划分为一些孤立的功能区,而整个规划结构的发展,有赖于相交半放射环形系统的扩展;②在向灵活分区过渡的基础上编制各种开敞式的城市结构,公共服务中心的布局则根据完善整个城市规划结构的具体条件,具有更加多样的组合方案。
旧城改造的创新理念
在对广州南华西骑楼街进行旧城改造过程中,广州环海集团以引进现代动漫元素的方式,把动漫风格与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完美融合,打造旧城改造的文化创新方式。动漫创意文化的纳入,将使广州骑楼街危破房改造达到修旧创新、独树一格的效果,为广州旧城改造项目树立典范。
第三篇:旧城改造
改造原因
城市旧居住区,是在一个城市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也是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缩影。旧城一般指的是在市区的一些小区或者是厂房的改造,主要是因为这些小区和厂房年代久远,好多已经成为危房,所以必须实行改造,这种改造相对来说补偿要高一些。旧城区通常历史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比较完整,但同时也存在城市格局尺度比较小、人口密度高且居民中低收入人群占的比例比较高、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房屋质量比较差等问题。
编辑本段改造效果
通过旧城区改造,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第一,旧城区道路网络基本建成,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缓解;第二,公用配套设施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服务供应结构得到优化;第三,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呈改善趋势;第四,住宅长期短缺的矛盾得到根本性扭转,住宅建设飞速发展。编辑本段问题、矛盾
旧居住区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它涉及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等多方面的平衡与完善,关系到政府部门、房产开发商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分配。由于旧居住区改造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我国的城市旧居住区改造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对经济效益的过度注重和对社会效益的忽视;
二、传统改造手段的成本居高不下;
三、轻视文化效益——历史风貌和城市景观特色的丧失;
四、改造手段的单一和体制的不完善;
五、公众参与仍然薄弱。
编辑本段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呈现多种模式、多个层次推进发展态势,改造模式由过去单纯的“旧区改造”转向“旧区再开发”。概括起来,现阶段我国城市的旧居住区改造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城市发展对经济和环境效益提出更高层次要求;
二、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升;
三、趋向法制化、民主化和多元化。
第四篇:旧城改造
探讨富民服装城对南充市旧城的改造
南充市旧城的现状
a.b.南门片区:旧城改造快速推进的条件
南门片区位处南充市顺庆区南门坝滨江生态走廊腹地,东连高坪,南通嘉陵,扼守三区交汇、两河中心的黄金地带。
此片区居民住的是大棚户,夏天燥热、冬天寒冷、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居民需要改善生活条件,旧城改造顺从民意。
此片区均是居住区,无商业形态,折迁成本低,可具操作性。
在滨江大道和玉带路的交汇处是新修的四桥。四桥的修建有利于缓解高坪到顺庆,嘉陵的交通压力,加强三区的沟通,符合城市规划。
b.西门片区:旧城改造难度主要的原因
西门片区主要以西门市场为中心。西门片区是旧城商业区,商铺折迁成本过高,只有降低该片区的商业价值,拆迁才具可操作性。
西门片区商圈形成,主要西门市场的带动。西门市场如果消亡,才能除低西门片区的商业价值。
西门市场产权的分割,形成众多的小业主。在改造中,各个小商户漫天要价,不支持政府的决策,使得西门市场的改造和发展步履艰难,成为政府的心病。面对这样的一个杂乱无序的片区,政府无从下手,无法改变现状,只得任其发展。西门片区成为了一个自生自灭的市场。
只有建成一个新的服装批发市场来刺激和加速西门市场的衰落,而西门市场的衰落将带动整个西门片区的衰落。
富民服装城在西门片区旧城改造中的作用
富民服装城是一个集服装市场,写字楼,住宿,停车场,客运等为一体的大型的服装市场。选址在人民南路和红花街之间的地段。
与西门市场相比,富民服装城购物环境舒适,价格比西门低三分之二,环境,交通非常便捷,取代西门市场指日可待。
第五篇:2011年旧城改造工作总结(
2011年旧城改造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重点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进东门路D区块安置工程建设。继去年全面完成东门路D区块房屋拆除工作后,今年年初我们全力落实该区块各项报批手续,现已全部完成,并做好了开工前的一切准备。5月3日,着手工程招投标,6月24日,市纪委、招投标中心牵头重新组织评标,确定施工单位,8月3日正式下发开工通知书,现工程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二)开展下路廊区块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屈年年底我们已经着手下路廊区块协议签订,年后继续开展此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71户签订协议,还剩6户,现正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以尽快推进该区块私有住宅协议签订。同时,该区块单位房屋谈判与协议签订工作也已开展,现正着手解决电大等单位房屋评估与搬迁。
(三)启动东门路A、C及坊下街区块旧城改造工作。经过前期调查摸底、政策宣传、预评估后,今年3月28、29日分别召开上述区块改建项目听证会,向拆迁户宣传拆迁政策,解答疑惑。5月20日对拟征收房屋原房产证、土地证面积及室内装饰装修评估价格进行了公示,5月3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作出征收决定,8月份对上述区块评估价格进行了二轮公示,10月10日起,着手各区块第一轮协议签订工作,现已完成第一轮协议签订。
(四)推进农贸市场复建工程建设。全力确保农贸市场复建工程施工顺利进展,到目前为止,1号楼7层、2号楼15层,3号楼28层已全部结顶,正进行外墙砌筑。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旧城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建设资金短缺。随着旧城改造工作的推进,安置用房建设、拆迁安置各类补助需大量的资金,由于受政府性投资项目信贷调控影响,目前资金缺口较大。
二是单位房屋拆迁难度较大。拆迁红线范围内涉及各类单位房屋较多,解决好企事业单位(包括改制企业)拆迁问题非常紧迫,特别是电大整体搬迁、人民银行金库、盐务局等解决难度较大,需要尽早着手处置。同时,我们认为,全面整体地推进改造工作,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原啤酒厂及棉织厂等历史遗留问题、坊下街历史建筑保护及异地安置用地问题、宗教场所迁建问题等等。
三是报批周期较长、安置时间紧迫。东门路D区块拆除已一年多,一直集中精力抓该区块报批手续,各类审查按程序时间周期长,按政策要求在36个月内安置拆建户时间紧、压力大。
三、2012年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下路廊区块改造工作。下路廊区块房屋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下阶段将继续做好该区块拆迁户的协议续签工作;同时,集中精力,积极稳妥处置好东门村部分应拆未拆老屋及电大整体搬迁问题,破解单位房屋拆迁难题。力争在2012年上半年启动下路廊腾空和老屋拆除,2015年前完成安置工作。
(二)加快推进A、C及坊下街区块改造工作。在巩固现有A、C区块及坊下街区块评估成果的基础上,当前已着手协议签订,同时根据签约情况,适时召开旧城改造再动员会议,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整体推进A、C及坊下街区块拆迁工作。
(三)加快推进安置用房工程建设。2012年完成综合市场复建工程建设,2012年上半年完成农贸市场拆迁户安置工作,2013年建成东门路D区块安置房,并完成D区块拆迁户安置,确保旧城改造安置工程成为放心工程、廉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