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工作综述——党旗引航幸福路
党旗引航幸福路
——呼伦贝尔市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市委党建课题组
撤盟设市10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拓宽领域,扩大覆盖,强化功能,发挥作用,创先争优,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全市1万个基层党组织将16万名党员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勇对新挑战,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实现“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建设幸福呼伦贝尔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注重科学理念引导,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建设不只是工作更是科学。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念来引导。
牢固树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念。市委明确党建工作为各级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的“责任田”,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改进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行市委常委分片指导旗市区、旗市区党委常委分片指导苏木乡镇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落实市、旗(市、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一个嘎查村、一个社区、一个机关、一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一名基层党员、一户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六包责任制”,努力把各级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建设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点。
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市委注重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加强对基层党建实践的理性思考,实行课题引领的方法推进党建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主持基层党建课题工作,并提倡用新的话语方式传播党的理论。2011年11月份,市委成立了基层党建课题组,对全市党建重点课题分层次、分领域进行细致、深入、全面的调研,形成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农村牧区党建、国有企业党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社区党建、中学生党建、信仰建设等8个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指导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同时,市委成立了党建研究会,壮大开发呼伦贝尔党建资源的社会力量。
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本质上思考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把党建工作从数字和表格中摆脱出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下去思考,去谋划。围绕中心工作,以“双育”教育为重点,今年上半年,深入开展了“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和“万名干部转变作风提高素质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切实转变作风、坚定理念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本领、促进科学发展,并以此带动社会公德的整体提升。
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基层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完善
重点从突出党性教育、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载体入手,把扩大党组织覆盖、加强规范化建设,作为完善党组织功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针对当前党内出现的精神懈怠、信仰分化、组织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把党性教育贯穿基层组织建设全过程。推进党性教育的常态化,在莫旗建立党性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党性教育的新路子。理论是先进性教育的特殊存在形态,通过培育基层党建特约信息员团队,推广普及党的信仰理论最新成果。
“各项工作要在支部落实,在支部见效。支部是党组织的基本单元,支部有 力量,党才有力量”。注重分类指导,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在农村牧区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在社区推行“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实现“一区一品”;在非公经济组织中选派党建指导员,引导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在社会组织中广泛宣传党的知识,不断扩大“两个覆盖面”;在机关注重加强规范化建设,使机关基层党组织“走在前头”;在高校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高校建设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基地。同时,积极推广阿荣旗“五四三工作法”,破解新时期流动党员的管理难题;在边境旗市实行民警兼任“村官”制度,全面开展“警地党支部联建联创”活动,使党组织在边防安家落户。
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开展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第一轮百个相对后进嘎查村有95%以上达到了转化和基本转化目标;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完善“四议两公开”,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深入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充分调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永久性战略任务,苏木乡镇“双服务”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仅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000余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5700余件。今年,通过深入开展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切实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的基层基础。
注重示范引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09年11月,我市创造性地组建了跨行业、跨地区、覆盖全市的“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及党总支。按照“社会就是课堂,实践就是教案,培训就是提炼”的理念,在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参加理论培训,并先后到北京市北郎中村、江苏省华西村和河北省秦皇岛市新建村等地学习考察。通过先导团分层次培训、联动式创业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树立科学的社会定位,找到自己参与社会、融入发展大局的结合部和切入点,使核心人才、优质资源发生“裂变效应”,快速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致富本领。
3年来,先导团成员所在农合组织及创办产业的农民纯收入平均增长30%以上,推动全市新增经合组织893个,经合组织增速居全区前列。目前,市委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服务功能,以“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和600余名大学生村官为主体共同打造绿色产品精品组合平台,推动全市特色农畜产品走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现已有44家企业,120多种产品初步入选“绿色产品精品组合”。先导团成员、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阿荣旗音河乡富吉村党支部书记谢玉君领办的白瓜籽合作社、岭东白瓜子批发交易市场,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老转”牌白瓜子进入中东迪拜国际商品展销会。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的成功实践得到社会各届认可,涌现出了巴雅尔图、刘廷江等全国和全区党建工作先进典型。2010年“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获得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2011年“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打造“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积累了经验,目前,基层党建特约信息员、大学生村官营销队等8支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已经成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
注重增强活力,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
进一步完善党务人才保障机制,为党建工作输送能力强、素质硬的优秀党务人才。积极推行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优秀农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街道领导或到上级机关任职。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选拔基层党组织书记。下派党建指导员、民警村官、大学生村官等到嘎查村任职。目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69人,嘎查村书记任乡镇领导9人,下派民警村官164人,切实加强了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注重提高嘎查村在职干部待遇,嘎查村“两委”成员年经费补助列入两级政府支出预算,正职平均达到1万元。
不断推进社区党建“精品工程”。自2002年起,连续8年开展“以会促建”活动,全市累计投入社区建设资金1.1亿元,目前,党建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社区268个,占总数的95.4%,已解决社区办公用房242个,占总数的86%。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社区有118个,占总数的42%。全面实行社区干部工资待遇逐年正常增长机制。
健全党内关怀、帮扶、保障机制。满洲里市将提升社区工作者待遇列入全市十大民心工程,将社区书记的工资待遇提高到每月2000元以上。牙克石市积极推进社区干部公职化工作,拿出60个事业编制面向社区干部进行公开选聘,保证优秀社区干部“有为有位”。实施“党费帮扶创业”工程,投入市级党费150万元,采取党费贴息、财政扶持,组织部、银信机构共同管理的方式,放大党费帮扶贷款1600余万元,投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种养殖等小微型项目近200个,妥善安置了1596名生活困难党员,79户受助对象成为了致富示范户。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有力保证。呼伦贝尔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了科学发展优势。撤盟设市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倍,达到1145.3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9倍,达到11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19.044.636.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3.2倍,分别达到17142元和7643元。呼伦贝尔实现了经济结构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重大跨越,实现了生态环境由比较脆弱向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实现了基础设施由严重滞后向全面提升的重大跨越,实现了人民生活由基本温饱向更加宽裕的重大跨越。
党旗高扬润草原,凝心聚力促发展。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呼伦贝尔这颗草原明珠,将随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实践,谱写出更加华美的科学发展乐章。
第二篇:党旗高扬别样红——资阳市党建工作综述
党旗高扬别样红——资阳市党建工作综述
2011年06月29日08:37四川新闻网 字号:T|T
党旗高扬别样红
资阳(微博)市党建工作综述
总有一股力量鼓舞着资阳儿女,总有一种精神让党旗熠熠生辉。
近年来,我市党建工作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深度介入资阳加快发展”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风展红旗,百炼成钢。回首近年来全市党建工作历程,跳动着的是一个个响亮的音符,构成的是一篇篇激情豪迈的乐章。
抓思想:“头脑风暴”凝聚发展共识
思想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措施。
为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决策的认识,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今年6月3日,市委中心组环境形势专题学习(扩大)会议,邀请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姜晓亭作题为“当前环境形势问题与对策”的专题辅导报告。这场报告反响热烈,大家受益匪浅。这是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缩影。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市委赓即制发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实施办法》,要求树立创新的学习理念、营造求是的学习风气、创建丰富的学习方式、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
同时,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活动中,全市580余名市、县级领导干部到联系点作辅导报告、专题讲座1200余场次,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讲座600多场次。
2010年1月,我市启动争当“党性最强、工作最好、作风最正”党员干部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全市先后共表彰“三最”干部171名,开展先进事迹巡回报告30余场,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随即,一场撤区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头脑风暴”于2010年5月初启动,题目是“推动资阳发展驶入快车道你准备好了吗”。在这场思想大碰撞中,全市66个市直部门、6000多名干部积极参与。
8月至12月,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又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思想解放活动“我为资阳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历时四个月,历经五个阶段,收集到各级各部门各界人士建言献策共4000多条,并从中审核整理出674条具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建议意见,评选出建言献策“十佳金点子”、“十佳良策”。
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化了市情认识,明确了发展路径,坚定了目标任务,团结一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了推进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建设幸福资阳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抓基层: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近年来,我市着眼于不断巩固和夯实基层组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机关党建走在前头、城市党建创新发展、农村党建整体发展、‘两新’组织持续发展、群团建设乘势发展”基本思路,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集群发展,统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提质扩面工作,坚持系统抓、平衡抓、配套抓,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各方资源打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融互促,首批建设的900余个重点村呈现出“亮点更亮、优面更宽”的良好发展势头。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去年全市投资近3亿元集中新建1809个村级阵地、1420个远程教育站点,实现了村级活动阵地和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基层党建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
选优配强带头人,筑强基层支部“堡垒”。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着力建设一支“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2010年年底,在顺利完成3个社区、15个村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方式,全市2855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15名大学生村官走上村支部书记岗位,“一好双强”型党组织书记配备达90%以上,村党支部书记中45岁以下的866人,高中以上文化的占一半以上。
认真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我市组织部门会同市财政、民政等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全市村(社区)干部补助、办公经费标准均达到省上要求。并从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民委会主任中公开招考乡镇公务员,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了奔头。
积极创新载体抓手,整体提升城市党建水平。深入推进“四有一化”建设,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共驻共建模式,在133个社区、15000名党员中广泛开展“双学双争”活动,增强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非公企业建党率达100%,新社会组织建党率达35%。
抓关键: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在上海、北京、重庆、西藏等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57个,在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2474个,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23000多个,实现了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建立党员轮训制度,发挥党员示范培训基地作用,全市80%以上的中青年党员普遍掌握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双强”型党员达40 %以上。尤其是安岳县推行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乐至县推行的机关党员义工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建立健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县(市、区)财政均安排专项基金,有效帮助贫困党员、老党员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狠抓党内民主建设,更加凸现党员主体地位。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认真实施“四评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凡是党员群众关心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只要不涉及党的秘密、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100%向党员或社会公开,提高了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晓度。及时总结简阳市、安岳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经验,出台《资阳市县(市、区)党代表大会工作办法(试行)》、《资阳市县(市、区)委委员、纪委委员、党代表开展询问和质询办法》等6个配套制度,有力指导县(市、区)全面推行党代会常任制。
抓制度: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市委始终坚持把选好用好干部作为抓党建、促发展的关键工作来抓,围绕加快发展大局,主动作为、及时跟进,鲜明导向、严格标准,坚定不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创新建立“四套班子”周一碰头例会制度。坚持以开展创“四好”班子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以及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市党代表、普通党员列席市委常委会制度,进一步落实党代表、普通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2010年9月21日起开放市委常委会干部工作议题,150多名党代表和普通党员代表亲身见证市委重大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决策全过程,更加凸现了党员主体地位。
鲜明导向标准,引导干部干事创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五湖四海,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六用六不用”的要求,引导各级干部精心谋事、潜心做事、谨慎行事、坦荡处事,努力争做党性最强、工作最好、作风最正的干部。在选优配强班子上做到“三个优先”,在培养选拔干部上做到“三个注重”,一大批在重大项目、重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出来,优秀干部受重用、年轻干部受锻炼、基层干部受关注、年老干部受关怀的氛围更加浓厚。
2010年3月,一项关心分居干部的“团聚工程”在我市启动。“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机关干部职工两地分居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分期分批逐步解决。”通过科学制定统筹空缺编制、体现优先原则等操作方案,创新“五个公开”、双向选择等工作机制,分三批实施的安置任务于2011年1月底全部完成。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干部人文关怀机制,围绕解除干部后顾之忧,认真落实市管干部“16条”激励政策,全年为60余名市管干部落实相关待遇,有效调动了各个年龄阶段干部的积极性。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眼更宽领域选才聚才,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常态化,2010年6至8月,统筹32个科级干部岗位面向全市定向统筹公选、8个副县级职位参加全省统筹公选,分别吸引1049人、81人同台角逐。2010年12月,面向全市县级后备干部、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一线,定向公开遴选了副县级领导干部21名。对这些公选,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数千网民好评如潮。
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对干部的实践锻炼。2009年6月,围绕探索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我市创新推出“双挂双派”计划。以推进成都·资阳区域合作为契机,主动商请省级部门和成都市先后选派19名优秀干部到我市挂职锻炼,既解决资阳加快发展急需人才的问题,又为省级部门培养锻炼干部搭建了平台;同时,又从县(市、区)抽调100余名干部到市“千亿办”、市“推进办”、驻京联络处、市九曲河综合整治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上挂锻炼。2010年,我市选送15名县级干部到中国银行、石景山区和省级机关挂职锻炼,“双挂双派”干部累计达到1100余人次。“双挂双派”计划的深入实施,开辟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的渠道,培养造就了一批懂工程项目、资本运作、城市规划、园区建设的干部人才队伍。
注重把年轻干部安排到改革发展和基层一线培养锻炼,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一方面,注重把年轻干部派到招商引资、企业发展、拆迁信访和基层主渠道一线;另一方面,结合“三村行动”,让下派干部驻在基层,扎进贫困村,提升工作能力。
同时,我市还积极抓好干部培训,依托党校主体班培训干部,邀请专家学者到资阳开展项目招商、节能产业等专题培训,让数千名干部“洗脑开窍”。大力实施干部人才外训“两千工程”,仅2010年,全市共组织1300多人次干部人才外训“取经”,其中选派40名乡镇党委书记及乡镇长赴香港培训,为推动资阳加快发展做好了干部能力素质的准备。
抓作风: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发展和谐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优秀,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新华社以《“幸福资阳”在路上来自四川省资阳市创先争优活动的报告》为题通稿宣传我市创先争优活动,简阳市作为唯一的县级单位在全国组织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视频会上发言介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
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今年4月,我市围绕“推动加快发展、建设幸福资阳”主题,以“尽责、落实、创新、清廉”为重点,启动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分层分类解决作风问题。在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三查三问”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效率底下、落实不到位问题;在全市机关单位深入开展“三创三争”活动,大力弘扬勤政爱民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群众观念淡薄、服务不优问题;在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三评三比”活动,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自律不严、腐化腐败问题;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学三增”活动,大力弘扬忠诚尽责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党性不强、不敢担责的问题;在党员群众中深入开展“三不论三凡是”大讨论活动,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思想保守、固步自封问题。
通过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以新的风貌、新的形象,为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努力建设“幸福资阳”,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已经开启的“十二五”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17.7万多名共产党人,将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团结带领全市各界群众,在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努力建设“幸福资阳”的进程中,用实际行动为飘扬的党旗添光增彩,用跨越发展的步伐奏响时代的最强音。(资阳日报记者 白栗宇)
第三篇:党建引航创新 矿区和谐成真
党建引航创新 矿区和谐成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程中,铜川矿业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学习创新,将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导入到企业党建工作中,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了一套符合铜川矿业实际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了企业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一、破茧为蝶 党旗引领创新路
铜川矿业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旗下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拥有58年的发展历史。2011年,在集团体制改革、板块分流前,下辖28个基层党委(总支),392个支部,10374名党员。分流后现有15个基层党委(总支),212个党支部,3407名党员。多年来对党建工作考核评估,一般都依附于生产经营方面的主要指标,这些有形的指标也体现了党建工作的效果,但对实施党建工作和活动的内容过程,往往是听汇报,看表象,凭直观印象,没有量化的标准和硬性指标,人为的感观因素比较多,弹性大。
2010年初,公司党委组织党务骨干人员,分别赴河北峰峰集团、金牛能源公司学习考察推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经验和做法。通过实地参观、相互交流、探讨总结和为期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使大家加深了对ISO9000族认证标准的理解。铜川矿业公司是个具有五十多年文化积淀的老煤企,文化底蕴深厚,具备推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公司党委在讨论中认为,将ISO9000族标准这一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导入党建管理,是基于内外环境我们必须要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对内可夯实党建基础,量化指标,激发活力,提升管理水平,对外可塑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建设,扩大企业知名度,造福全体员工。上下共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引入和推行此项工作的信心。
2010年3月10日,公司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组建了公司党建质量办公室,搭建了写作班子,签署了《体系认证合同》,实行“项目”管理,分工负责,排出月度工作进程表,每月初召开工作例会,进行总结和安排,为扎实推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围绕公司党建质量方针和目标,编写形成了体现ISO9000标准的《党建质量手册》和含有8个工作程序、6个管理程序的《程序文件》以及40份操作文件的《作业指导书》。设计绘制了26项工作流程和89种记录表单。整理引用条例法规52项。自此,铜川矿业公司完成了党建工作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启动实施工作。
二、抓铁留痕 励精变革创先河
1.认真解决“三难”问题。从2010年六月下旬铜川矿业公司在经过试点运行三个月后,在全公司全面推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结果刚一开始运行,就在基层各党支部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理解难、推动难、落实难”。面对这“三难”,公司党委及时采取措施,由各常委领导带队,深入各自党建联系点,座谈走访,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原因,改进工作方法,将体系中生僻难以理解的术语,用大众化的语言给予概括阐述,使党员群众听了就明白,看了就清楚,易懂、易记、易操作。由公司党建质量体系办公室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顾客满意度法”、“过程控制法”、“持续改进法”和“特色工作法”这四种方法进行演示,充分发挥好各级“领导的作用”,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按照“五步控制”流程环节组织实施,有效地解决了“三难”问题,保证了体系的持续健康运行。
2.夯实基础抓培训。举办分层次、多渠道的党建体系及ISO9000族标准知识培训班,既抓全员参与的一般性培训,更主抓党务政工干部骨干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体系及相关知识和操作要领,为体系运行提供技术和知识储备。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把重点放在如何理解标准、如何运用方法、如何实际操作、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采取集中辅导授课、相互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方式,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学习培训工作。一是狠抓了集中培训;二是下功夫抓了现场培训;三是根据基层单位设置分散、战线长,路程远的实际,采取按区域分片培训的办法;四是指导开展现场观摩学习。
3.规范运行抓推动。公司党建质量办公室依据各自的工作分工,对各部门质量目标、资料库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指导和分析评估,并帮助指导全公司28个基层单位编写完成了各自的《二级文件》。根据基层党支部各种记录繁杂,支部工作量大的实际,结合基层人员文化水平,依据简便、易行、管用、有效的原则,编印下发了《党支部工作综合记录手册》,一年一本,通俗易懂好操作,使支部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受到各支部书记的好评,大大提高了支部工作的效率。
4.强化考核抓落实。紧扣四个环节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ISO9000族标准重视任何一项工作的过程,只要抓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就可以获得好的结果。公司党委按照“过程控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要素要求,不定期地对各基层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督促检查和指导,把体系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杜绝了“两张皮”现象,加快了体系运行的进程。
公司党委每年第四季度都按照ISO9000标准的规定和相关程序,对全公司党建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内部审核。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整改、复查验收,形成系统、完整、规范的内部审核报告,提交公司党委扩大会议进行管理评审,根据会议决定,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然后进行外部监督审核。2012年9月,陕煤化工集团党委在铜川矿业公司召开了全集团系统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动员部署会,学习推行铜川矿业的这一做法,成为陕西省首家党建工作得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开创了陕西省国有煤炭企业党建质量认证管理的先河。
三、砥砺奋进 党旗飘扬硕果丰
为了便于测量和考核,铜川矿业公司每年年末结合实际,把顾客满意度细化为8项具体的指标,即政治核心作用、“双零”目标实现情况、生产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职工收入增长幅度、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维护职工利益、文明和谐矿区,每一项都有若干小项标准,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各方面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以此来检验新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
1.党建目标完成较好。全公司“金字塔”型的党建目标体系的建立,将公司党委、党群各部门以及二级单位党建目标与企业煤炭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保证和促进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和发挥,企业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和职工家属的幸福指数持续攀高。
2.各岗位职责得到扎实落实。各级领导、各岗位人员对体系的认识相对较高,在每周、每月的工作总结中,通过“对标”先进,找出了各自的差距和不足,并自觉进行自查自纠,制定了各自的预防措施。
3.党建工作基础管理更加规范。党建体系运行三年来,公司各级党组织体系资料库规范、齐全,符合体系的要求和标准。
4.工作过程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管理评审,公司各级党群组织开展的工作和活动,都实施了过程控制和痕迹管理,均按照PDCA闭合循环要求,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流程进行了细化量化。
5.实现了持续改进。按照“责任明确、标准清楚、运行规范、效果明显”的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对体系运行期间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和不足,能积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整改落实,跟踪验证,使党建工作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轨道上,循环改进,保证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习惯,各项基础工作都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
6.初步形成了体系运行的长效机制。在工作制度上,依据公司党委三级文件体系设计的要求,党群部门的整体工作和所有活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形成了按规范做事、按程序操作、按标准考核、按要求改进的新的工作制度,提高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运行,铜川矿业公司总结提炼,汇编形成了《实践与探索》、《启航》、《足迹》、《释义》四本体系文书资料,完整地记载了铜川矿业公司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从酝酿、策划、实施到评估、整改、提升各阶段的真实情况,摘录了90多篇理论探讨,经验交流、工作部署、领导讲话及大量的过程图片资料和40多个党建质量体系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这些综合文本资料体现了铜川矿业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进取、集思广益、务实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结了广大党务干部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汗水,是指导党建质量体系长效运行的宝贵财富。
四、启示引航 持续创新谱华章
1.领导作用是顺利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ISO9000族标准把“领导作用”列入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是因为领导在体系的建立、运行、实施和改进提升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铜川矿业在建立和推行体系之初,曾有人就说:“ISO9000族质量标准是针对有实物的产品而言的,而党建工作是虚的,不可能用这个标准来应用,这只是个梦想,不可能变成现实”等等,从思想上、认识上拒之于外。但铜川矿业党政一班人,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煤政研会党委书记例会精神,站在政治高度,综合严判内外环境,对企业的发展现状作出科学定位,紧跟时代的节拍,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推进新时期企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顾客”满意是建立和推行体系的最终目标。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所从事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为人民福祉,让人民过上安康幸福满意的生活。对我们企业而言,如何让职工群众幸福满意,真正体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和能力意识,切实加强作风和廉洁自律建设,在各自岗位上,正确履职,扎实工作,勤勉敬业,建立一套科学、务实、管用、有效、党员群众赞同满意的量化考核标准,按标准操作,按标准审核评价。
3.扎实的党建工作基础是确保体系常态运行的客观需要。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务实认同的管理基础上的。党建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与之相应的基础,否则,党建体系将会是空中楼阁,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比如,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操作流程是否清楚;工作目标是否明确;班子建设、干部管理、党员队伍管理等制度、办法、思路是否完善,是否符合实际;保障执行措施是否考核实施到位;党建工作目标是否层层细化、量化、转化为党建考核指标。
4.坚持持续改进是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永恒的主题。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也是管理循环增值的过程。党建工作的持续改进,使所有的党建内容和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把前一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作为后一项工作的开始,循环往复,闭环运行,螺旋上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5.党务政工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是前提。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良好的运行,要靠党务政工干部结合实际,进行精心策划、指导实施、检查评估,整改提高,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言传身教。这就要求每一名政工干部张口能正确地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和ISO9000族质量管理的理论内涵,因地制宜做好职工群众的说教工作,提笔能写出大家认同的工作流程、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工作总结。
经验来自于艰辛的实践,弥足珍贵,启示源于对经验提炼升华,引航创新。铜川矿业公司在党建质量体系管理中,实现了从2010年-2012年三年规划目标,从2013年开始,又组织实施第二轮三年规划(2013年-2015年),把2013年定为“创新提升年”,2014年定为“深化发展年”,2015年定为“长效运行年”。铜川矿业公司将在陕煤化集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满足党建顾客的需求为目的,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矿区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作者单位:陕煤铜川矿业公司)
第四篇:为党旗增辉党建汇报
为党旗增辉
——xx市2010组织工作汇报
XX,是全省2个县级市之一,辖6镇7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全市有基层党组织531个,党员15897人。
今年以来,XX市紧紧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着眼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为了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锻造成引领XX率先发展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在思想建设上,XX狠抓市委中心组学习的“龙头工程”、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的“重点工程”和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基础工程”,今年以来,市委中心组学习12次,培训科级领导干部600多人次,多次组织农村基层干部赴HH、GG、CC等地学习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在作风建设上,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契机,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认真贯彻民主 集中制原则,切实抓好分管工作,高度重视团结问题,切实做到亲民惠民,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市乡两级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在市乡换届工作中,严格组织程序,严肃换届纪律,提出了干部调整的七条原则,各级党委提名人选都顺利当选,达到“选准一个人、调动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标准,在选拔和调整干部工作中做到了拓宽视野、创新方式和扩大民主,进一步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加强了干部监督管理力度。按照干部管理“5+2制度”,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加强了对领导干部实行“生活圈”的监督;同时先后对38名离任的科级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严格审计。
加强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84人的正科级后备干部和190人的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积极探索长效机制 在党员教育工作上,XX市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和“XX党建”网站等教育平台的作用,并采取举办报告会、培训会、知识竞赛、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使广大党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增强。
在党员管理工作中,针对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分别出台不同的管理办法,并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发放流动党员证,及时开通流动党员咨询电话,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使流动党员都能积极参加组织活动。
为了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XX市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四个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了党员联系群众的经常性机制。在全市大力实施领导干部公开宣誓制度、蹲点调研制度、与基层群众交朋友制度等“十项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听民声,知民意,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
建立完善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实践机制。组织122个新农村促进队深入到全市各村,帮助群众建大棚、修公路、建设文明生态村和开展文体活动,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立完善了党员帮民助民的应急机制。要求党员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三夏”和“三秋”,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抢收抢种,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评。
建立完善了党员全方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全市在职党员纷纷走进社区,积极开展义务劳动、法律宣传咨询、义诊和文体辅导等活动,在群 众身边彰显了先进性。
开展特色党建活动 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XX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着力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
在全市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实施三级党员承诺制,形成覆盖全体党员、城乡工作、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的承诺体系。全体市级领导在鲜红的党旗下,面对53万人民公开宣誓。
各部门、各乡镇领导向群众郑重承诺:憋足劲、拼命干、负重爬坡,争创一流,无愧于党,不负于民。
广大党员在工作岗位、重点工程和帮扶工作中纷纷做出服务承诺,白天增时延点,晚上加班加点,双休日照常到点,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
在农村,组织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双管单位、驻兴企业的1245名党员干部,分别担任党建指导员、农业科技推广员、文明生态村建设督导员、党的农村政策宣传员和农村社会矛盾调解员,组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队,深入全市各村蹲点包抓,充分发挥了广大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城市,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把党员先进性从单位拓展到居住地,由8小时之内拓展到8小时之外,有效解决了党员如何全方位发挥作 用、如何进一步密切与群众联系等问题。
认真开展“三级联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不断增强就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XX市委在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抓班子整建。在农村,狠抓“五个好”村、中间村的升级转化和后进村集中整建工作,使全市一、二、三类党支部分别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80%、16%、4%。在两新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并选派指导员,全市已建立两新党组织15个,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12个,协会党支部3个,民营学校党支部2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了100%。
抓阵地建设。今年8月初完成了第一批14个村级活动场所的办公家具配备任务,第二批24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完成,提升了农村“两室”的规范化水平。
抓工作考核。市委制定出台了《XX市基层组织建设述职考评制度》,实行党建工作月报制度、基层组织建设一票否决制和基层组织建设责任追究制,对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每年考核两次,把考评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据之一。
抓典型宣传。积极开展争创“先进党委”、“先进党支部”和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等活动,在电视台和XX党建网站开设栏目,大张旗鼓地宣传基层组织建设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全市共表彰先进党委6个、党总支和党支部35个、党员“致富带头人”14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围绕发展抓党建,使XX形成了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良好氛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工业生产增势强劲,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新农村建设高潮迭起,一个政治清明、政风清新、政通人和、政令畅通的发展环境已经形成,经济社会步入了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高点定位万众一心创伟业,加压紧逼同心同德建强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为促进XX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五篇:党旗引领小康路(范文模版)
党旗引领小康路
——村党支部抓党建促发展工作纪实
在普安县,人们只要一提起高棉乡冬瓜村,就不禁会竖起大拇指,这不仅因为这里有一段县委委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佳话,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冬瓜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生的巨变给人们带来的由衷赞叹。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冬瓜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村民过着“玉米当烤火粮,小麦是救命王”的艰苦日子,人均吃粮仅有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仅有400多元,遇到灾年,十家九贫。村里负债累累,冬瓜村被列为省州县重点帮扶的贫困村之一。如今,冬瓜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烤烟、养殖、果蔬等产业齐头并进,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逐年增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漂亮的平房拔地而起,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群众生活一年一个新台阶,冬瓜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是什么让一个一类贫困村转变成一个县发展的样板村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冬瓜村吧。
产业“双带”
冬瓜村境内山高谷深,土地贫瘠,无矿产资源,产业严重滞后成为了制约冬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了村党支部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998年,刚经过换届选举的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龙昌旺的带领下,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南烟北移”经济发展战略和上级扶贫资金、项目向冬瓜村倾斜的机遇,大力推广烤烟种植项目。但当村党支部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问题出来了,群众不理解呀,种植了几千年粮食的土地突然不种粮食改种烤烟了,不种粮食吃什么,烤烟能当饭吃么?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地讲政策做工作,磨破了嘴皮也没有几户愿意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村党支部主动站了出来,组织10余名党员干部将自己的地腾挪出来带头种下了冬瓜村的第一亩烤烟,当年每人就增收3000元。不用再发动,群众纷纷种上了烤烟,第二年全村就种植烤烟600多亩,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将烤烟产业做成了全村经济增收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村烤烟收入创纪录突破200万元大关,仅烤烟一项人均收入就比上年增长了近200元,实现了群众增产增收。
由于烤烟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高,风险性较大,“如何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就成为了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个紧要任务。经过召开党员讨论会、群众咨询会等反复讨论,村党支部最终确定了“近抓烤烟产业,中抓畜牧业、远抓经果林产业,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2003年冬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发动群众大搞退耕还林还草。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村仅用45天就种了2600亩人工草场,并间作了15.6万株金秋梨。2004年,依托2600亩人工草场,村支部从贵阳绿源公司引进5000多只鹅和3000多只鸡,围绕“一组一品”的养殖思路,以“公司+基地+家庭养殖”的模式,绿源公司派技术员驻村指导饲养,由党员杨秀仁等带头在七个组建立起了鹅、鸡、猪、瘦牛育肥等畜牧养殖基地。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级积累达1万多元。全村畜牧业产值首次超过烤烟产业,达234万元,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8%,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现在,冬瓜村以烤烟和草地畜牧业为龙头,注意培育适宜市场发展的果蔬等产业,做到多业并举,齐头并进。
昔日的山旮旯,如今披上一条条绿缎子,绿缎子上镶上了一颗颗白宝石和黑宝石,它成了冬瓜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了冬瓜村一项充满希望的富民产业。
示范“双帮”
为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村党支部结合全村实际,制定了“321”帮扶计划,即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组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帮扶2至1户贫困户。主要是在信贷担保、技术等方面给予贫困户全方位扶持。
刘胜国以前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党支部书记龙昌旺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帮助他在信用社担保贷款2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牛3头,养猪2头,养鹅500多只,年收入超过2万元,彻底摘掉了特困户的帽子。
“全省优秀乡土人才”舒腾广在谈到冬瓜村党支部的工作时,动情地说:“如果没有村支部的帮扶政策,不会有我的今天,不会有冬瓜村的今天”。舒腾广是冬瓜村旱二组的村民,以前连续两场大火将他的房子烧得一干二净,差一点就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在村党支部的大力帮助下,他度过了难关,依靠种植烤烟富裕起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村民推选为旱二组的组长,富裕起来的舒腾广主动帮扶村里面的4户特困户,使他们找准了发展的方向,奔向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村支部和党员的努力和帮助下,冬瓜村有50多户贫困户逐步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干群“双联”
在冬瓜村,村组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成为了村党支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条联系链。村党支部根据村组干部的实际情况对联系群众作出了具体的分工,每名村干部联系1名能人党员,联系2名困难群众,做到随时跟踪调查,了解情况。一方面,村组干部对联系的有能力发展的党员进行重点扶持,帮助他们想办法谋思路,协调贷款,提供技术指导等,另一方面,村支部对困难群众和党员也同样进行重点帮扶,在产业扶持和带动上对他们进行倾斜。
同时,针对部分党员生活困难的实际,村党支部实行了党员慰问抚恤制度,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充分利用“七一”、“春节”等节假日深入村组,实地慰问贫困老党员,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党员去世后,村党支部均赠送花圈以示哀悼,并给予直系亲属300至500元不等的抚恤金。
在冬瓜村,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荣耀,一种责任,人人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看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血与肉的紧密联系,成为了冬瓜村干群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素质“双升”
冬瓜村党支部不仅在抓党员素质提高上下功夫,而且在提高普通群众的素质提升上也狠下功夫。村党支部利用各种机会请来县里的畜牧专家、计生专家和种植能手等为党员群众上课,讲课的内容通俗易懂,群众容易接受,也容易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因此只要村里面来了讲课的专家学者,村活动室肯定都会挤得满满的,群众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许多群众通过学习培训,思想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纷纷向党组织靠拢,2007年全村党员人数达到78人,今年又有8人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与此同时,村支部针对村民逢年过节有聚众喝酒、赌博等现象,别出心裁地组织开展了村级运动会。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和体育竞技等活动。知识竞赛前两周要举办学习培训班,每户至少要有1人参加,培训的内容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学习培训结束进行考试,根据成绩确定参赛人员;体育竞技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象棋、“捏营养球”等,人人都可以参与。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别具一格,深受村民欢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观念。
“为有攻坚多壮志,敢叫旧貌换新颜”,冬瓜村的巨变向我们昭示,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才会有出路。如今的冬瓜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转变,她正用坚实脚步乘着改革的东风,稳健地抒写着从贫困到富裕的壮丽诗篇。
以民为本抓党建和谐之风劲吹
当前,一些地方群众上访成风,干群关系紧张,给社会造成了不和谐的因素。山根镇排溪村却连续二十几年无上访,社会安定,生活富裕,村民和睦相处。2000至2004,该村连续5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击第18号强台风“达维”救灾减灾先进单位。近日,我们走访了该村,发现该村党支部用破解难题的“四把钥匙”,开启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大门,使和谐之风扑面吹来。
充满感情,跟群众交心,群众信你
“自种自收不求你,不偷不摸不怕你,吆喝命令不理你。”缺少信任,是当前一些地方群众工作难于开展的重要因素。排溪村干部善于与村民交心谈心,让村民们信服,解开了工作的顽结。
有困难找支部,已经成为排溪村群众的首选。村支部关心村里弱势群众,对困难农户,村里不嫌不弃,热心为民服务,对五保户嘘寒问暖、生活关照,深得人心。2003年,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潘富英病倒在床,村支委轮流看望,送去300元和几包大米,支持治病,并寻求热心单位为他购买一只母水牛养殖。寡妇、残疾人李桂霞一家三口住危房,近段时间村“两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腾出一块土地为她建两间平顶房。凡是村里红白事,村“两委”干部必到场。近几年,村里就拿出1500元为五保户文昌渊、许文松、莫泽春送终。
村民代表何文伍说,村支部对先富起来的农户引导致富思源、扶危济困,对困难农户鼓劲、帮助,就这样与老百姓交心。村民有大事小情,只要通知一声,党员马上就到,热心劲儿胜似一团火。村民有啥“疙瘩”,有啥“闹心”事,都愿找村支部,支部想方设法“理疗”直至“消肿”。2004年8月,村民王业金与王富良因种树闹土地纠纷,村支书曾召琼将两家拉到一块,进行协商沟通,两家事儿立马平和;2005年8月,王富亚、徐光月因虾池排污闹起来,差点动“干戈”,曾召琼带领几位村委委员串门,从拉家常话发展入手,做调解工作,妥善解决他们的虾池排污问题,两农户在笑声中握手和好。
倾注实情,带群众致富,群众服你
有些村干部抱怨说,如今的农民工作难做。“老办法不顶用,硬方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其实,老百姓首先想的是富裕,带领他们致富,他们服你。排溪村支部立足服务发展,开展“双培”和“双带”工作,取得成效。
“党员要有真本事,村民才瞧得起。”当任村支书已经10年的曾召琼对此深有感触。为此,该村党支部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8年间,黄会球、徐光耀、徐光辉等8名村里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何运霞、徐清民、何标等7名党员发展为致富带头人。
十年来,支书曾召琼带头种植菠萝、胡椒、苦瓜等经济作物,收入颇丰后,慷慨解囊扶持肖作文等困难户种植槟榔、菠萝和胡椒。党员何运霞靠种植菠萝和搞运输生意,年收入10万元以上,发家致富的她不忘困难群众,主动提供种植菠萝技术,去年支持5000元给村民文云平造船,发展近海捕捞业。村支部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到琼海博鳌等地参观,学习种养经验。在支部的倡导下,何良民等村里致富党员尽量提供服务,帮带村民发展种养业。党员带民走富路,村民也铆足了劲头干。村民王文种植菠萝20亩、槟榔15亩,年收入5万多元何运江每年养鸭1600只以上,还有胡椒、苦瓜等作物20亩,年收入6万多元。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00多元。如今,家家都有电视机,80%以上农户安装电话。其中,2004年道桥自然村13户68人,年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大坑自然村4户人家21人,靠种植菠萝、胡椒、槟榔和运输瓜菜、木材的收入,年户均达10万元。
主动热情,民主议事,群众跟你
有人说,干部与群众间有道“墙”。其实,拆“墙”并不难,老百姓说,与咱“议政”,咱跟你。排溪村以“民主议事”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使“核心”与“民心”的结合。
该村有160亩村集体沙滩土地,有些农户想租地搞高位池养虾,村“两委”一班人不随意拍板。支书曾召琼说,先征求村民意见,然后让村民代表自个儿拿主意。2000年11月,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此事,一致通过发包给本村或外村农民养虾;同样,2003年6月,该村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规划25亩土地作为“居民小区”,让住房紧张的农户盖房,按面积收取适量土地金。现已搬进平顶新居的7户村民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够民主,群众支持。类似以上土地发包、道路建设和集体经济的使用等重大事项,村里都交由党员扩大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作主”。每年,都召开党员大会10次以上,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长会议20次以上。特别是,2003年该村实行“五卡一制”(民主决定卡、民主理财卡、群众信任卡、党员管理卡、党员互助卡和发展党员公示制)以后,问策于民的活动更加频繁,群众“议政”的氛围更加浓厚,民主治村不断深入人心。同时,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财务监督小组的成员由党员、村民代表担任,村干部不担任,村务财务经审核后按时如实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讲民主,民心顺;民心顺,村融洽;村融洽,村业兴。”党员、村民代表曾宪良一语道破“玄机”。2003、2004年该村被省分别评为村民自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
融入真情,帮群众解忧,群众颂你
排溪村党支部从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备受农户称赞。其实,老百姓要的是眼看得见、手摸得着的东西。
村中有一条小溪长达3公里,由于年久淤泥积压成堆,堵塞溪道,溪两边的农田遇旱涝排灌不畅,影响农作物生长,村民十分担心失收。为解村民之忧,2003年该村把整治溪道提上议事日程,投入3万元,全面清理溪道,建3个拦水坝,解决了320多亩农田的排灌问题。2004年,我市出现罕见的旱情,该村人畜饮水成为问题,就连播种等基本用水也告急,村民忧心如麻。村支部及时开展抗旱工作,投入3500多元,打造人畜饮水井5口和田头井4眼,组建一支由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组成的抗旱突击队,开挖石榴洋长1公里的排水沟,引水灌溉。老党员黄诗川说,去年战胜旱魔,压在农户胸口的石头落下地,支部全体党员的心情也跟着顺畅。
实现自然村村村通车,改善居住环境,是该村村民的一大愿望。2000年以来,该村按计划逐步实施“通路”工程,新建、扩建青山营至大石岭、村办公室通海榆东线等6条村路,使道桥坡、青山营、合堀等8个自然村互连路网,实现村村通车,解决村民出入不便的问题。此外,该村还创建道桥省级文明生态村和青山营市级文明生态村,以此为示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