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里的党旗别样红——某集团党建工作纪实
这里的党旗别样红
—xxxx集团党建发展纪实
是怎样一种力量,让xx演绎的如此扣人心弦,一如他们开发的小区自然流畅,高潮迭起?“在当代中国,能够有资格、有能力代表民营企业各方权益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党能担当这一历史重任。xx的发展壮大,靠得就是党的正确领航!”xx集团董事长、党支部书记xxx同志如是说。正是领军人物这种感党恩的博大胸襟,才使xx创建了品牌,才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有了丰厚的基础。xx嘉源集团创建于xxxx年x月,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xxxx、园林绿化、物业管理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辖x家独立法人企业,现有高级工程师xx名,建造师、工程师xx名,注册资金达到xxxx万元,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过硬,发展前景广阔。
xx年来,xx大力实施“xxxx”、“xxxx”战略,始终坚持“xx、xx、xx、xx”的指导方针,企业进入了健康发展、铸就品牌的快车道。2004年以来,对社会贡献率不断增长,向国家纳税保持在全市同行业前列,xxxx年达到xxxx万元;开发建设的xx小区被授予xx省安全文明小区、xx小区被授予xx省节能示范小区;集团先后荣获xx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振兴xx劳动奖状、xx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xx市文明单位、xx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xx市诚信评价AAAA企业;董事长xxx同志荣获振兴xx劳动奖章、xx市十佳“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建设xx突出贡献人物,总经理xxx同志荣获首届“xxxx”劳动奖章。
回顾xx党建工作走过的历程,之所以连年荣获红旗党支部和党建示范点,“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发挥,一是正确定位,坚持了“目标同向、党企同心、工作同步”的党建方针,从而夯实了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凝聚党心,通过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创先争优活动,党员政治素质、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从而建立了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价值观;三是文化引领,以xx、xx、xx、xx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已经扎根于党员心中。“民营企业党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服务。党组织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本质上也是服务,只有寓引导和监督于服务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党组织的凝聚作用、促进作用。”这既是企业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又是广大党员发挥作用的出发点。这种情怀和精神,时刻激励着广大党员为xx的腾飞而努力拼搏!
总经理xxx同志说:“xx所取得的每项成果里,都蕴含着党的力量!”我们不会忘记,当汶川发生大地震时,xx在第一时间就组织了捐款仪式,一次向灾区同胞捐献35万元;共产党员缴纳了特殊党费,仅董事长xxx同志就缴纳30000元;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xx共捐献出40多万元;企业并曾有6名党员多次捐助贫困学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xx,二十名共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员工为企业拼搏着、奉献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共产党员、办公室主任xxx同志,对党的先进性有着自己的理解:“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党的先进性寓于这平凡之中,在平凡之中一样能够奉献!只要坚守着共产党员的赤诚,我的追求无怨无悔!”因了这样的认识,他将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多次受到xx嘉奖。这就是共产党员所特有的魅力!
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使命必须顺应历史的潮流,立足于客户的价值诉求,客户之于企业,犹如人民之于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才铸就了xx“xxxxxxx、xxxxxxx”的宗旨,才形成了“xxxxxxx”的使命。这样的宗旨和使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广大共产党员是带头践行xx宗旨和使命的先锋,是建设xx的一支中坚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振兴xx的奋斗旅程上,肯定还有无数的坎坷与艰辛,但是xx的共产党员们将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将汗水洒在这方热土地上,让党的先进性在岗位上闪光。xx发展的步伐是那样的坚实、那样的有力,因为这里的党旗别样红。
第二篇:党旗高扬别样红——资阳市党建工作综述
党旗高扬别样红——资阳市党建工作综述
2011年06月29日08:37四川新闻网 字号:T|T
党旗高扬别样红
资阳(微博)市党建工作综述
总有一股力量鼓舞着资阳儿女,总有一种精神让党旗熠熠生辉。
近年来,我市党建工作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深度介入资阳加快发展”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风展红旗,百炼成钢。回首近年来全市党建工作历程,跳动着的是一个个响亮的音符,构成的是一篇篇激情豪迈的乐章。
抓思想:“头脑风暴”凝聚发展共识
思想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措施。
为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中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决策的认识,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今年6月3日,市委中心组环境形势专题学习(扩大)会议,邀请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姜晓亭作题为“当前环境形势问题与对策”的专题辅导报告。这场报告反响热烈,大家受益匪浅。这是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缩影。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市委赓即制发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实施办法》,要求树立创新的学习理念、营造求是的学习风气、创建丰富的学习方式、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
同时,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活动中,全市580余名市、县级领导干部到联系点作辅导报告、专题讲座1200余场次,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讲座600多场次。
2010年1月,我市启动争当“党性最强、工作最好、作风最正”党员干部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全市先后共表彰“三最”干部171名,开展先进事迹巡回报告30余场,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随即,一场撤区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头脑风暴”于2010年5月初启动,题目是“推动资阳发展驶入快车道你准备好了吗”。在这场思想大碰撞中,全市66个市直部门、6000多名干部积极参与。
8月至12月,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又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思想解放活动“我为资阳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历时四个月,历经五个阶段,收集到各级各部门各界人士建言献策共4000多条,并从中审核整理出674条具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建议意见,评选出建言献策“十佳金点子”、“十佳良策”。
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深化了市情认识,明确了发展路径,坚定了目标任务,团结一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了推进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建设幸福资阳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抓基层: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近年来,我市着眼于不断巩固和夯实基层组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机关党建走在前头、城市党建创新发展、农村党建整体发展、‘两新’组织持续发展、群团建设乘势发展”基本思路,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集群发展,统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党建综合示范带提质扩面工作,坚持系统抓、平衡抓、配套抓,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各方资源打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融互促,首批建设的900余个重点村呈现出“亮点更亮、优面更宽”的良好发展势头。坚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去年全市投资近3亿元集中新建1809个村级阵地、1420个远程教育站点,实现了村级活动阵地和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基层党建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
选优配强带头人,筑强基层支部“堡垒”。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着力建设一支“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2010年年底,在顺利完成3个社区、15个村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公推直选方式,全市2855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15名大学生村官走上村支部书记岗位,“一好双强”型党组织书记配备达90%以上,村党支部书记中45岁以下的866人,高中以上文化的占一半以上。
认真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我市组织部门会同市财政、民政等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全市村(社区)干部补助、办公经费标准均达到省上要求。并从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民委会主任中公开招考乡镇公务员,让基层干部政治上有了奔头。
积极创新载体抓手,整体提升城市党建水平。深入推进“四有一化”建设,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共驻共建模式,在133个社区、15000名党员中广泛开展“双学双争”活动,增强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建设,非公企业建党率达100%,新社会组织建党率达35%。
抓关键: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在上海、北京、重庆、西藏等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57个,在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2474个,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23000多个,实现了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建立党员轮训制度,发挥党员示范培训基地作用,全市80%以上的中青年党员普遍掌握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双强”型党员达40 %以上。尤其是安岳县推行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乐至县推行的机关党员义工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建立健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县(市、区)财政均安排专项基金,有效帮助贫困党员、老党员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狠抓党内民主建设,更加凸现党员主体地位。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认真实施“四评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凡是党员群众关心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只要不涉及党的秘密、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100%向党员或社会公开,提高了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晓度。及时总结简阳市、安岳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经验,出台《资阳市县(市、区)党代表大会工作办法(试行)》、《资阳市县(市、区)委委员、纪委委员、党代表开展询问和质询办法》等6个配套制度,有力指导县(市、区)全面推行党代会常任制。
抓制度: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市委始终坚持把选好用好干部作为抓党建、促发展的关键工作来抓,围绕加快发展大局,主动作为、及时跟进,鲜明导向、严格标准,坚定不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创新建立“四套班子”周一碰头例会制度。坚持以开展创“四好”班子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以及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市党代表、普通党员列席市委常委会制度,进一步落实党代表、普通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2010年9月21日起开放市委常委会干部工作议题,150多名党代表和普通党员代表亲身见证市委重大工作、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决策全过程,更加凸现了党员主体地位。
鲜明导向标准,引导干部干事创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五湖四海,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六用六不用”的要求,引导各级干部精心谋事、潜心做事、谨慎行事、坦荡处事,努力争做党性最强、工作最好、作风最正的干部。在选优配强班子上做到“三个优先”,在培养选拔干部上做到“三个注重”,一大批在重大项目、重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出来,优秀干部受重用、年轻干部受锻炼、基层干部受关注、年老干部受关怀的氛围更加浓厚。
2010年3月,一项关心分居干部的“团聚工程”在我市启动。“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机关干部职工两地分居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分期分批逐步解决。”通过科学制定统筹空缺编制、体现优先原则等操作方案,创新“五个公开”、双向选择等工作机制,分三批实施的安置任务于2011年1月底全部完成。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干部人文关怀机制,围绕解除干部后顾之忧,认真落实市管干部“16条”激励政策,全年为60余名市管干部落实相关待遇,有效调动了各个年龄阶段干部的积极性。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眼更宽领域选才聚才,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常态化,2010年6至8月,统筹32个科级干部岗位面向全市定向统筹公选、8个副县级职位参加全省统筹公选,分别吸引1049人、81人同台角逐。2010年12月,面向全市县级后备干部、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一线,定向公开遴选了副县级领导干部21名。对这些公选,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数千网民好评如潮。
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对干部的实践锻炼。2009年6月,围绕探索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我市创新推出“双挂双派”计划。以推进成都·资阳区域合作为契机,主动商请省级部门和成都市先后选派19名优秀干部到我市挂职锻炼,既解决资阳加快发展急需人才的问题,又为省级部门培养锻炼干部搭建了平台;同时,又从县(市、区)抽调100余名干部到市“千亿办”、市“推进办”、驻京联络处、市九曲河综合整治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上挂锻炼。2010年,我市选送15名县级干部到中国银行、石景山区和省级机关挂职锻炼,“双挂双派”干部累计达到1100余人次。“双挂双派”计划的深入实施,开辟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的渠道,培养造就了一批懂工程项目、资本运作、城市规划、园区建设的干部人才队伍。
注重把年轻干部安排到改革发展和基层一线培养锻炼,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一方面,注重把年轻干部派到招商引资、企业发展、拆迁信访和基层主渠道一线;另一方面,结合“三村行动”,让下派干部驻在基层,扎进贫困村,提升工作能力。
同时,我市还积极抓好干部培训,依托党校主体班培训干部,邀请专家学者到资阳开展项目招商、节能产业等专题培训,让数千名干部“洗脑开窍”。大力实施干部人才外训“两千工程”,仅2010年,全市共组织1300多人次干部人才外训“取经”,其中选派40名乡镇党委书记及乡镇长赴香港培训,为推动资阳加快发展做好了干部能力素质的准备。
抓作风: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化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发展和谐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优秀,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新华社以《“幸福资阳”在路上来自四川省资阳市创先争优活动的报告》为题通稿宣传我市创先争优活动,简阳市作为唯一的县级单位在全国组织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视频会上发言介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
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今年4月,我市围绕“推动加快发展、建设幸福资阳”主题,以“尽责、落实、创新、清廉”为重点,启动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分层分类解决作风问题。在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三查三问”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效率底下、落实不到位问题;在全市机关单位深入开展“三创三争”活动,大力弘扬勤政爱民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群众观念淡薄、服务不优问题;在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三评三比”活动,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自律不严、腐化腐败问题;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学三增”活动,大力弘扬忠诚尽责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党性不强、不敢担责的问题;在党员群众中深入开展“三不论三凡是”大讨论活动,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切实解决思想保守、固步自封问题。
通过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以新的风貌、新的形象,为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努力建设“幸福资阳”,确保“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已经开启的“十二五”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17.7万多名共产党人,将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团结带领全市各界群众,在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努力建设“幸福资阳”的进程中,用实际行动为飘扬的党旗添光增彩,用跨越发展的步伐奏响时代的最强音。(资阳日报记者 白栗宇)
第三篇:流动党旗别样红
流动党旗别样红
——排上镇实施 “三心”工程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纪实
张维邬芳
座落于湘东区湘东镇樟里村的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内,有一块“江西天涯流动党员总支委员会”牌匾特别引人注目。30多年前,排上镇开创了全市在异地设立流动党组织的先河,如今,江西天涯流动党总支管辖着4个党支部,共有管理层及制种大户党员52人。大家都说这是一群从事水稻制种的“候鸟”,每年的10月间飞往海南,第二年的4、5月份又飞回来。的确如此,水稻制种是排上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全镇4万人中就有近6000人往返于海南和萍乡之间,他们的“离乡”之愁、“离党”之忧牵动着排上镇党委的心。
去年,排上镇党委针对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大力实施“三心”工程,通过在流入地与流出地采取双重管理、双向帮扶、双层引领等模式,实施安心、暖心、归心工程,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精神上打出关爱和帮扶组合拳,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双重管理搭平台
“在流出地有党带、有党帮,在流入地有党管、有党助”。两地都建平台的双重管理模式构筑起一道流动的坚强堡垒,增强了流动党员对组织的信赖,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安心跟着党”。
为使流动党员能尽快掌握水稻制种核心技术,流动党总支为每一位党员都安排了帮带对象,手把手地教他们技术和知识,并帮助新去的“南繁人”办理相关手续、申请贷款等。同时,流动党总支联合种业协会加强与隆平高科等科研院校及公司的技术合作,与全国12所高等院校结对联姻,建立培训基地,组织流动党员到基地现场接受培训,做到生手干着学,熟手带着干,帮带培训农民育种。“„南繁‟基地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是党组织的关爱,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流动党员文献道出了许多流动党员的心声。
今年春节期间,当地党组织抓住流动党员回乡过节的时机,采取集中上党课、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及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了解市、区、乡镇发展思路、举措等。“刚回村没几天,党支部就组织我们几个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通过学习,我们对党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有了更新的认识,对新《党章》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坚定了我们率先奔小康的信心!”参加集中学习的流动党员贾干萍讲述培训收获。
近三年,该镇共培训制种农民4万余人次,培训协会会员800余人次,先后培养出张理高、张少虎等一批“制种大王”,20多名规模达3000亩以上的制种大户,以及大批行业人才。
双向帮扶暖心扉
“在流入地有„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帮助党员技能深造,在流出地有„一帮一‟的结对
帮扶解除党员后顾之忧”。这是实施“三心”工程的法宝之一。为使流动党员能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掌握一门技能,流动党总支采取“技能1+1”模式,让流入的党员和员工加入种业协会,接受免费的“一对一”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为解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当地党组织建立了“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切实帮助流出党员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使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的温暖。
2012年1月下旬,制种业主何先国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盐灶村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得知这一消息,流动党总支立即派人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联系当地交管部门,并与肇事车主进行了反复交涉,最终争得了合理补偿,拿到赔偿金的那一刻,受害人家属声泪俱下:“没有组织上的支援,我们老何的骨灰不知何时才能回家呀!”
近三年,该镇共接收流动党员200余人次,开展党组织活动40多次,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实际问题900多个。
双层引领促发展
“引领作用的发挥,在于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更在于党组织的引导和激活。”为激发返乡流动党员的创业热情,促进发展,该镇党委双层引领,双管齐下,一方面给流动党员提供一系列专门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而实施的项目推荐、市场分析、贷款免息等多项优惠政策和一站式服务;一方面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全镇的流动党员中,有60%以上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他们年富力强,创业经验丰富,发展基础扎实,在流动大军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
流动党员董佑发在海南三亚制种多年,2010年,在山田村党支部的邀请和扶助下,开始返回家乡创业,建立了100余亩水稻制种基地,带动本村20余人参与制种,成为了致富达人。2012年,董佑发被选举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提及返乡创业,感触颇深:“能有今天的成绩,还得归功于组织上对我的信赖和扶助呀!”
截至目前,排上镇流动党员返乡创业人员已达30余人,帮助当地解决劳动力2000余人,建立了万亩水稻、千亩油菜、百亩西瓜等十多个创业基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5000余万元。
第四篇:风雨90年 党旗别样红
风雨90年,党旗别样红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风雨九十年,九十年的蹒跚前行,从镰刀、铁锤光芒指引的大道上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红火火的事业歌唱;九十年的辛勤浇灌,从灿烂、金黄的季节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沉甸甸的丰收歌唱。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惊涛骇浪涌起多少命运的颠簸。镰刀嚯嚯,高昂的头颅永远向前;铁锤雷动,坚贞的誓言永不变色;党旗飘飘,指引我们填平道道沟壑,我们把信念编织成七彩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具有史诗般意义的。令人鼓舞的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经济总量达到3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3000多美元,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现代化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实现,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普通中国百姓今天富裕安定的幸福生活。
回顾我们党近90年的奋斗历程,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建设和改革年代,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夙兴夜寐、开拓进取,同样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公安机关要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历史重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坚持不懈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努力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智慧和开拓前进的力量,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我想没有哪一抹艳霞比党旗更为鲜红,没有哪一滴热血比共产党员更赤诚。九十年来的艰难前行,九十来了的欢歌笑语,始终有一串串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心底闪耀。
这是一条英雄辈出的道路。数一数九十年来中国革命的名一个脚印,都斟满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身在讲台心却从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读懂马列主义火光,这位叫“李大钊”的先驱在白色恐怖的黑暗里毅然把自己变成萤火虫,为迷茫徘徊的华夏儿女点燃思想的指航灯;面对吃人不吐骨的钢铡,这位姓“刘”名“胡兰”的少女,把死亡回答得那样平淡,如花的年轮在威逼和利诱前像傲然开放的腊梅,“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令冷血的刽子手也颤抖;一个真正的大官,怀里却只有一只钢笔、一块怀表和共产党人的一身骨气,这位赣东北根据地的创始人“方志敏”,经手的革命经费数以万计,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渣滓洞的百般刑具,拷问到的“供词”是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这位人亲人近的江姐把一生的热泪缝成一面红旗……革命的烈火烧到哪,哪就有烈士的鲜花在盛开。和平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征途中,烈士的精神依然不朽。雷锋生命不止为人民服务不至、孔繁生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焦裕禄无私奉献敢当人民好公仆、优秀村官普发兴舍小家顾大家永葆先进……一个烈士倒下了,又有更多的英雄站出来。悼念英雄我们收获激励,缅怀壮举我们坚定步履。英雄的血脉传承不止,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为人民服务情怀永远蓬勃.九十年风风雨雨的走来,那飘杨的红旗还是那么灿烂,那么红。
今天,被喜悦、兴奋与自豪充斥的我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郑重地点上九十只蜡烛,为鲜艳的党旗深深地祝福!为全身心投入火红的党的伟大事业庄严地宣誓!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来都把党的事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是的,我愿将青春和热血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的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进,演绎出更灿烂的精彩。
10工程造价6班王兰雪
第五篇:四川省锦巍集团党建工作纪实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四川省锦巍集团党建工作纪实
四川省锦巍集团自2003年组建以来,在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必才同志带领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在党建工作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偿试,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融为一体。在促进生产、科学发展等方面,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有效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公司由一个资产不足500万元的小硫酸厂发展成为资产超过3亿元的成长型企业,由一个销售收入不到1000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销售收入超过2.72亿元的中小型成长企业、职工人数由87人发展到今天的1210人,职工从年收入不足5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8000多元,四川省锦巍集团迅速集聚成为一个以硫煤开发为核心、以轻纺造纸为配套、以商贸旅游为窗口的企业集团。
企业劳动生产率、资产贡献率、资本收益率和投资增长率均快速、稳健成长,发展成为四川省‚小巨人‛企业、小企业创业基地、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四川省青年文明号、质量产品信用A级企业;宜宾市优秀民营企业、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五四红旗团委、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科普示范企业、质量管理成效显著单位、人才开发工作先进单位;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民营企业、工业前十强企业、科技示范企业、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银行信用等级AA企业。
透视四川省锦巍集团党组织7年多的运行,发展党员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名。事实雄辩地证明,以党建工作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凸显出了强劲的影响力。四川省锦巍集团找准党建与企业运营的结合点,收到了可喜的成效。这一系列巨大嬗变的背后,正是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不断破解一道道发展难题。‚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他们谱写了一曲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互动双赢的新乐章。2009年,公司党委书记罗必才被表彰为‚宜宾市非公企业党建之星‛、‚宜宾市两新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2010年,公司党委副书记柴琳被表彰为‚兴文县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公司党委副书记柴琳被表彰为‚宜宾市非公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锦巍组建之初,董事长罗必才就高度重视企业党建工作。他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走势,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最大增长极,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值将在未来的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决定抢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集团董事会上,他阐述成立党组织的深远意义,指出‚一个企业如果缺乏‘政治元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缺乏有力的支撑。一个企业与企业每个员工是紧紧系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兴则员工得利,企业衰则员工无益。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党组织,是为了给企业注入持续健康发展的不懈动力。因此,我们抓发展就必须抓党建‛。他还明确要求抓紧党组织筹建工作,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锦巍集团的每一个企业。2004年6月,在兴文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在周家镇党委的具体指导下,四川省锦巍集团在兴文县率先成立第一个企业党组织,并返聘四川省川南硫铁矿退休党委书记赵明光同志负责筹建工作。通过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总支委员会,并正式对外宣布:中共四川省锦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罗必才同志被当选为党总支书记、赵明光、柴琳被当选为党总支副书记。从此,党建工作为锦巍集团持续健康发展装上了‚发动机‛。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集团公司高中层管理人员与党总支班子成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公司党总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任董事长,一名党总支副书记作为职工监事进入集团公司监事会,另一名党总支委副书记和其他几位党总支班子成员分别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在公司内部形成目标一致、职责明确、程序合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现代企业领导体制,实现双向推动,双向促进。凡公司重大决定决策、工作计划和安排,党总支都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围绕生产经营进言献策,做到‚监督不挑剔、用权不越位、配合不迁就‛,及时向公司董事会提出建设性方案、意见、建议。
2008年元月,兴文县遭遇特大冰雪灾害,锦巍集团所属工业企业全线停产,公司经营陷入极度困难。元月24日,位于新华厂的锦惠线业公司生产厂房全部倒塌,更是使集团经营雪上加霜。面对企业亏损、职工生活困难、思想不稳定的实际情况,公司党总支一方面征求党员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广泛走访职工、作市场调查、咨询有关部门专家意见,重新定位和确立了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实施锦巍集团生产经营和产品结构调整‚两手抓‛、‚两步走‛的工作思路,争取市、县人民政府支持锦惠线业公司整体搬迁到兴文县旅游黄金环线古宋镇温水溪村灾后重建复产;积极配合市县人民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工作,顺利完成锦巍集团下属硫化工产业兴鑫化工公司、川南矿业公司资产移交;加快对硫、煤资源储备整合步伐,成功并购资产重组兴文县黄家沟煤矿、兴文县大田煤矿、兴文县大田湾煤矿;完善和理顺兴文县黄家沟硫铁矿矿权争议,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同时,还对银峰宾馆、兴文大酒店实行‚独立核算、专项上交、利润分成、亏损自补‛的激励约束机制,赋予下属各公司‚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等三个自主权的方案。由于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的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确保了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公司董事会采纳了党总支的这一方案,使企业短期内发生了巨大变化,锦惠线业公司整体搬迁工作在7月5日全面完成。目前,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步入正常经营轨道,顺利度过了金融风暴影响,目前企业经营形势还算不错,为集团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锦巍集团的发展业绩和锦巍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受到了省、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二、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曾做过一次统计:酒店服务质量最好的是党员和建党积极份子;产品原材料利用率最高的是党员,产品合格率最高的是党员,在维护公司利益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党员,关心公司发展、提合理化建议最多的还是党员。这得益于公司两级党组织一是加强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树立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党员干部实现企业增效和发展的信心、决心。二是构筑阵地,健全制度,丰富活动。在活动形式上以‚小型、业余、灵活、多样‛为主,内容上坚持‚实际、实用、实效‛,把活动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生产经营中,使党内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管理活动、娱乐活动及技术攻关、产品销售等活动融为一体。先后开展了掌握一门先进技术、创造一项突出业绩、帮助一名困难职工或后进职工、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做一名优秀党员的‚五个一‛活动。达到了有机构、有制度、有活动、有阵地、有作用的‚五个有‛目标,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加强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建工作制度,实行党总支委员及公司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各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定点工作联系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促使党员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先进性,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四是开展了‚学先进、比贡献、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党员上岗期间一律佩带党徽,亮明党员身份,树立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关键岗位有党员把关,关键技术有党员攻关,关键时刻有党员闯关的良好局面;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在党员中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活动,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党总还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定期组织全体党员收看党建教育片,组织学习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并在每次学习后,开展大讨论,在全体职工中营造‚锦巍是我家,增效发展靠大家‛的舆论氛围,形成学先进的良好风气。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公司全体党员每逢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都勇挑重担。公司生产任务重,党员组织起来,加班加点。五是献良策促进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党员的参与机制、利益诉求机制、议事制度、权利保障机制等,对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则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搭建了合理化建议平台,使管理更加科学民主。引导党员围绕企业产品结构、技术设备、新产品开发等动脑筋、出主意,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机地渗透到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增强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影响力。同时,教育党员不忘自己的身份,加强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管理,形成了比服务、比奉献的良好氛围,党员争做先锋模范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党员正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有效推动了企业发展。六是实施企业党建‚三培养‛工程。针对民营企业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公司党总支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中的党员培养成企业决策层成员。变‚职工找组织‛为‚党组织主动引导‛,把企业班组长、生产工作一线技术骨干、青年作为重点,教育和引导企业职工向党组织靠拢。建立了稳定的、质量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落实培养联系人,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工作方针,在100多名生产经营骨干中培养党员7名,把10名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职工群众工作的经营管理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的党员培养成为企业中层干部和党组织负责人岗位上来,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利益,为企业发展凝聚人心。公司党总支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促进公司发展,千方百计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为民谋利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2008年,在攀钢矿业集团公司强势入驻兴文合作开发硫化工项目时,部分职工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人心浮动。公司党总支及时深入职工当中了解实际情况,设立了咨询接待处,接待来访职工,召开了2次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辩论会,认真听取职工意见,使所有职工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党总支与公司行政协商,使符合条件的职工全参加养老保险。为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公司党总支推行党员包户制度,要求每个干部党员挂钩联系1—2户困难户,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子女教育、就医等实际困难。由于公司党组织及时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的心坎上、党员们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职工们的人生目标更明确了、气更顺了、工作热情更高了、与企业的心贴得更紧了,有效的增进了部职工的团结,为企业发展起到了凝聚人心、集中民智的作用。
三、培育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的一场深层次革命,要以人为中心,要把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放在首要位置,突出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人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公司党总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努力培育‚开拓创新、自强不息、奉献社会、分享成功‛的企业精神和‚依法、诚信、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为公司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企业发展培育‚四有‛新人;组织职工开展篮球、合唱比赛、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培养职工崇尚科学、追求文明进步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引导职工远离迷信、毒品、赌博、滋事、斗殴等丑恶现象,弘扬‚尊重美善,鞭斥丑恶‛的正气;组织党、团员和企业骨干参加关于构建企业文化的培训,提高干职员工对建设企业文化的思想认识,动员全体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通过职工间传递互勉格言等形式鼓励全体职工勇于创新,为公司发展建功立业;加大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鼓励在职进修,多形式引导职工学理论、学科技、学经营、学管理,除定期和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公司内进行专题讲授外,还不断派遣高层管理人员到省、市参加大型企业培训;利用职工集中学习、黑板报、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树立公司内部的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给职工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党员、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利用休息日除草种花,自力更生建设花园式的工厂。多种渠道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内部形成了‚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比奉献‛的良好风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精神动力。
2009年4月,在兴文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锦巍集团党总支被升格为公司党委。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党委会,按组织程序报批罗必才同志为党委书记,李勇、柴琳同志为党委副书记,由柴琳同志负责党务工作;同年5月,中共兴文县委组织部把锦巍集团党员列入兴文县首批纳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同年8月,四川省锦巍集团学习实践、止滑提速的典型事迹被省委学习实践办公室纳入工作简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交流;2011年8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结合锦巍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实际,按程序报批通过调整集团下属党组织设置,调整后锦巍集团党委下属5个基层党支部(机关联合支部、黄家沟煤业公司、鑫隆煤业公司支部、黄家沟矿业公司支部、锦惠线业公司支部)。在今后的工作中,集团党委将通过加强政策导向、出谋划策、培育人才、职工思想教育、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的工作,积极组织和引导党员开展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发展,以活动促生产,以党员带群众,用党的先进性凝聚职工,促进了企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企业发展的互动双赢,为建设和谐美好的明天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一一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