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2011年四在农家创建工作总结(范文)
**乡2011年“四在农家”创建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一年,搞好“四在农家”创建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县委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县委“三化一新”战略部署,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提高型和普通型并重,突出边远贫困山区重点,以黔北民居建设和“五通三改三建”为主要内容,以“四好一新”文明村寨建设为抓手,深化“富、学、乐、美”内涵,扎实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取得实效。按照“巩固提高一批、重点打造一批、普及推广一批”的工作原则,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统筹发展、整体提速,全面完成今年的创建目标。
按照这一目标要求,今年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创建力度。强化领导,调整充实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用于“四在农家”创建,同时辅之以沼气池、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一事一议等项目支持,全面推进创建村、组各项社会事业。分类创建,整体推进,根据条件差异,分巩固提高点、重点打造点、普及推广点进行创建,类别不同,要求不同,共创建5个示范点,创建农户261户1203人。
一、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各村、各部门高度重视“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继续把“四在农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坚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明确目标,找准定位。从实际出发,尊重创建规律和特点,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求快,制定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客观定位,由易到难,搞好规划,逐步实施。二是
分类创建,统筹推进。按照巩固提高、重点打造、普及推广的创建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挂帮单位坚持类别不同、质量一样的原则,抢抓时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三是突出重点,讲究质量。坚持突出农民教育和富在农家工作重点,通过举办培训会、动员会、党课,张贴宣传标语,转变农民观念,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市场经济意识。四是整合资源,捆绑实施。坚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农业、畜牧、农机、沼气、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集中捆绑实施,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创建合力,着力打造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文化品位较高的精品示范点。
一年来,全乡“四在农家”创建点共修建连户路8.3公里,硬化连户进寨路5.8公里,改厕187间,改灶187间,美化房屋261间,硬化院坝17630平方米,建花池32个,接通自来水261,通电视261户,建宣传栏4块,打造文化墙40幅,建图书室2间,文化活动场所2个,召开群众会30次,举办农技培训25期(次),参训农民5000人(次)。由于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创建措施有力,组织发动充分,**“四在农家”创建工作有力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乡属于高寒极贫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创建工作上还需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扶。
2、脏乱整治工作有些欠缺。农村脏乱整治力度不大,措施乏力,制度不健全,管理没跟上,造成部分“四在农家”创建点还有些脏乱现象。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各村、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再宣传、再发动,阶段性掀起创建高潮,务必于年底前全面完成“四在农家”创建主体工程建设。
2、引导树立“四在农家”创建责任意识、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创建,把好质量关。要加大业务干部培训教育力度,提高指导水平和能力。要引导基层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建设美好家园。
3、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增强挂帮单位反哺农村、建设新村的使命意识,注意改进帮扶方式方法,加强部门沟通和联系,注重效果。要简化办事手续,转变机关作风,方便基层群众。
4、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结合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突出重点,精心部署,继续完成好创建点工作,积极做好2012年“四在农家”创建点规划,整体推进**乡各村的新农村建设进度。
中共**乡委员会 2011年12月5日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四在农家
治建设的愿望。在这方面,其它区县要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变成创新的主体。“乐”的关键是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民利益的畅通诉求机制,真正让农民有资本乐,有权力乐。美在农家:以管理促进环境综合治理榆垡镇“美在农家”主题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几年来,该镇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提高全体干部村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使镇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主要做法是:一是该镇注重人工立体绿化美化,高标准完成了高速路干道、城镇道路网及镇区内大街的绿化改造。二是该镇全面整治城镇环境,架空线已全部入地,重点解决了影响城镇形象的环境脏乱问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达 61%。目前,城镇的环境管理水平接近于市区。三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镇域主要公路两侧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高标准的进行了绿化美化。各村围绕“四化”标准,开展了对村域道路、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硬化街道,拆除私搭乱建,清除多年积存的垃圾,修建花池,大面积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全面落实保洁责任。并力争通过半年时间,该镇将建成布局合理、市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国家卫生镇。点评 : “美”是 目标。“美”的 目标是 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美”的关键是摸得着、看得见,要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要尽快使城市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不能再以农村环境资源的牺牲来换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第三篇:南开乡“四在农家”工作汇报1
南开乡“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10月19日)
欢迎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我乡的“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现将我乡“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乡“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基本情况
我乡“四在农家”创建工程任务727户,分别安排在我乡14个村,主要要安排在沿公路沿线的犀牛村,兴发村,浑塘村,沙拉村,穿洞村。
二、任务及落实情况
截止今天,我乡“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任务727户,墙体施工8户,主体完工20户,屋面施工31户;竣工668戶,农户“一户一档”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在完善。各村“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进入尾声,查缺补漏阶段。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及方法(1)党政高度重视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驻村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8次,对全乡
为了有效推进“四在农家”创建工程工作,工程资金按工程进度付款,即主体墙完工付3000元,房屋面完工,外墙装饰完毕验收后付3000元,实行一折通支付,每期的付款进度以包保人签字为准,既保证了资金落到实处,又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前期雨量过多,在运输过程中较为困难,导致我乡工程进度个别村进度特别缓慢。
(2)一些村寨不通公路,工程材料还需人背马驮,也对工程进度有所制约。
(3)工程资金拨付不到位,现全乡在县财政拨付工程款每户才达到600元。在工程款支取中不便于安排,也影响工程进度。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全乡上下将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迎难而上,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保证在10月31日前全面完成我乡“四在农家”创建工程的工作任务,坚决不让国家的惠民工程变为伤民工程。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四在农家(范文)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四在农家
构建和谐社会,农村是难点;而构建农村社会的和谐,找准切入点是关键。但从北京一些区县的相关工作情况看,找不出、找不到、找不准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的切入点,是一个表现十分突出的问题。其结果是,这些区县在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工作中,抓不住重点,突不出重点,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进程。
从这个角度看,大兴区榆垡镇党委最近从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出发,提出的着眼于“富、学、乐、美”的“四在农家”创建规划,就为大兴区构建农村社会和谐找出了切入点。虽然,从大兴区榆垡镇“四在农家”的创建内容看,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作为一种探索,大兴区榆垡镇这项创建活动的内容,尤其是思路,对北京其它区县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工作,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以下是大兴区榆垡镇“四在农家”创建模式的主要内容:
富在农家:以产业富民靠就业致富
榆垡镇“富在农家”创建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从实际出发,通过开发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让农民富起来,夯实物质文明基础。该镇的规划重点是,将小城镇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与农民利益相结合。在重点优化农业的同时壮大第二三产业发展空间,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与城镇建设发展同步。具体做法是:
一是打造“四大板块”,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该镇立足实际,确定了“城乡统筹、理性布局,环保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市镇建设总体目标。并由市、区规划部门和城镇规划设计专家主导,根据北京市城镇总体规划,结合实际进行了该镇新市镇规划设计工作。把城镇核心区规划为“产业用地区、旅游度假区、高档住宅区和综合配套区”四大板块,使二三产业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农民就业创造了良好机会,继而形成了核心区带动,农业区补充,整体提升,良性发展的格局。
二是构建“四纵六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该镇将投资3亿多元完成了镇核心区内“四纵六横”20公里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热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备,实现了“八通一平”的标准,使得该镇具备了吸引大项目的条件,也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供条件。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创建“三大板块”,贯穿“四条主线”。该镇结合首都市场的广阔资源,确立了以经营规模为中心,创建“三大板块”,贯穿“四条主线”,充分挖掘本地农业发展的潜力,使该镇农业呈现出一业多值的新格局。三大特色板块分别是畜牧业板块、果品生产板块和设施农业板块。“四条主线”分别是永定河精品水果带、辛刘路旅游观光带、磁石路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榆南路特色水果带的方向发展。“三大板块”的初具规模,为一产与三产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从而使该镇农业在“四条主线”上形成观光特色。
点评:“富”是基础。“富”的关键是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产业化发展问题,榆垡镇解决就业的办法是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民致富的重点工程,从全国的情况看,“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学在农家:采取“培训、带动、扶持、奖励”办法培养知识型农民
榆垡镇“学在农家”的创建思路是坚持文化建设入手,建立学习型组织。采取“培训、带动、扶持、奖励”的办法,使农民自觉走上了提高素质、实现增收的道路。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立2所农民免费培训学校,分别就经营本领提高和就业能力增强两方面进行培训,从2003年以来,该镇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
二是加快信息化带动,出资180万元,改造了800平方米的就业服务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等设备,随时向群众发布各种就业信息。
三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该镇充分利用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平台作用,重点扶持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并使他们在发展壮大中,发挥出特殊的带动作用。
四是加大了对设施农业“普惠制”的扶持,鼓励农民走规模化、科技化的露地和棚菜生产。并注重发现和培养示范带动户,对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致富典型进行“针对性重点”的奖励,从而全面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点评:“学”是条件。“学”的精髓是努力培育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农民,让农民成为生产经营上的明白人,成为一技之长富裕自己的产业人,成为通晓基本政策法规的现代人,成为遵守道德礼仪的文明人。“学”的关键是各区县要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
乐在农家: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就是要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了使群众能安居乐业,榆垡镇加强了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为小康镇建设增添助力。主要有以下
几个做法:
一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该镇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领导班子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组织全镇包括村干部对58个村进行农民需求调查,并对涉及到土地确权、民事纠纷等十大类问题进行提前掌控。
二是加大社会治安力度。为了维护安定的大局,该镇积极主动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对开发区周边流动人口聚
集区、商业娱乐场所等治安重点场所,要下大力量进行整治。
三是该镇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了农民医保范围,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了以镇级卫生院为依托、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2004年,全镇有8548户29027人参保,入保率达到82。同时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主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是该镇以“三争创”为契机,以群众集体性活动为主,以各家各户为文化活动单元,让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成为主流。全镇村村建有文化大院,村村形成专业文化创作团体,目前,榆垡镇有68支专业文化活动队伍和43个文化大院,利用已有的文化活动队伍和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具有鲜明特点的文明创建活动,扩大精神文明工作的覆盖面。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家庭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点评:“乐”是动力。“乐”的主旨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愿望。在这方面,其它区县要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变成创新的主体。“乐”的关键是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民利益的畅通诉求机制,真正让农民有资本乐,有权力乐。
美在农家:以管理促进环境综合治理
榆垡镇“美在农家”主题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几年来,该镇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提高全体干部村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使镇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主要做法是:
一是该镇注重人工立体绿化美化,高标准完成了高速路干道、城镇道路网及镇区内大街的绿化改造。
二是该镇全面整治城镇环境,架空线已全部入地,重点解决了影响城镇形象的环境脏乱问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达61。目前,城镇的环境管理水平接近于市区。
三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镇域主要公路两侧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高标准的进行了绿化美化。各村围绕“四化”标准,开展了对村域道路、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硬化街道,拆除私搭乱建,清除多年积存的垃圾,修建花池,大面积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全面落实保洁责任。并力争通过半年时间,该镇将建成布局合理、市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国家卫生镇。
点评:“美”是目标。“美”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美”的关键是摸得着、看得见,要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要尽快使城市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不能再以农村环境资源的牺牲来换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四在农家》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四在农家。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心得创建四在农家
构建和谐社会,农村是难点;而构建农村社会的和谐,找准切入点是关键。但从北京一些区县的相关工作情况看,找不出、找不到、找不准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的切入点,是一个表现十分突出的问题。其结果是,这些区县在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工作中,抓不住重点,突不出重点,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进程。从这个角度看,大兴区榆垡镇党委最近从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出发,提出的着眼于“富、学、乐、美”的“四在农家”创建规划,就为大兴区构建农村社会和谐找出了切入点。虽然,从大兴区榆垡镇“四在农家”的创建内容看,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作为一种探索,大兴区榆垡镇这项创建活动的内容,尤其是思路,对北京其它区县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工作,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以下是大兴区榆垡镇“四在农家”创建模式的主要内容: 富在农家:以产业富民 靠就业致富 榆垡镇“富在农家”创建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从实际出发,通过开发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让农民富起来,夯实物质文明基础。该镇的规划重点是,将小城镇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与农民利益相结合。在重点优化农业的同时壮大第二三产业发展空间,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使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与城镇建设发展同步。具体做法是: 一是打造“四大板块”,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该镇立足实际,确定了“城乡统筹、理性布局,环保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市镇建设总体目标。并由市、区规划部门和城镇规划设计专家主导,根据北京市城镇总体规划,结合实际进行了该镇新市镇规划设计工作。把城镇核心区规划为“产业用地区、旅游度假区、高档住宅区和综合配套区”四大板块,使二三产业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农民就业创造了良好机会,继而形成了核心区带动,农业区补充,整体提升,良性发展的格局。二是构建“四纵六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该镇将投资 3亿多元完成了镇核心区内“四纵六横”20公里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热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备,实现了“八通一平”的标准,使得该镇具备了吸引大项目的条件,也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供条件。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创建“三大板块”,贯穿“四条主线”。该镇结合首都市场的广阔资源,确立了以经营规模为中心,创建“三大板块”,贯穿“四条主线”,充分挖掘本地农业发展的潜力,使该镇农业呈现出一业多值的新格局。三大特色板块分别是畜牧业板块、果品生产板块和设施农业板块。“四条主线”分别是永定河精品水果带、辛刘路旅游观光带、磁石路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榆南路特色水果带的方向发展。“三大板块”的初具规模,为一产与三产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从而使该镇农业在“四条主线”上形成观光特色。点评 : “富” 是基础。“富”的关键是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产业化发展问题,榆垡镇解决就业的办法是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民致富的重点工程,从全国的情况看,“龙头企业 +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学在农家:采取“培训、带动、扶持、奖励”办法培养知识型农民 榆垡镇“学在农家”的创建思路是坚持文化建设入手,建立学习型组织。采取“培训、带动、扶持、奖励”的办法,使农民自觉走上了提高素质、实现增收的道路。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立 2 所农民免费培训学校,分别就经营本领提高和就业能力增强两方面进行培训,从 XX 年以来,该镇每年拿出 100 万元专项资金。二是加快信息化带动,出资 180 万元,改造了 800平方米的就业服务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等设备,随时向群众发布各种就业信息。三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该镇充分利用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平台作用,重点扶持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并使他们在发展壮大中,发挥出特殊的带动作用。四是加大了对设施农业“普惠制”的扶持,鼓励农民走规模化、科技化的露地和棚菜生产。并注重发现和培养示范带动户,对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致富典型进行“针对性重点”的奖励,从而全面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点评 : “学” 是条件。“学”的精髓是努力培育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农民,让农民成为生产经营上的明白人,成为一技之长富裕自己的产业人,成为通晓基本政策法规的现代人,成为遵守道德礼仪的文明人。“学”的关键是各区县要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乐在农家: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设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就是要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了使群众能安居乐业,榆垡镇加强了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 为小康镇建设增添助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做法: 一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该镇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领导班子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组织全镇包括村干部对 58 个村进行农民需求调查,并对涉及到土地确权、民事纠纷等十大类问题进行提前掌控。二是加大社会治安力度。为了维护安定的大局,该镇积极主动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对开发区周边流动人口聚集区、商业娱乐场所等治安重点场所,要下大力量进行整治。三是该镇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了农民医保范围,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了以镇级卫生院为依托、12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XX 年,全镇有 8548 户 29027 人参保,入保率达到 82%。同时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主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在进行中。四是该镇以“三争创”为契机,以群众集体性活动为主,以各家各户为文化活动单元,让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成为主流。全镇村村建有文化大院,村村形成专业文化创作团体,目前,榆垡镇有 68 支专业文化活动队伍和 43 个文化大院,利用已有的文化活动队伍和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具有鲜明特点的文明创建活动,扩大精神文明工作的覆盖面。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家庭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点评 : “乐” 是动力。“乐”的主旨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愿望。在这方面,其它区县要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变成创新的主体。“乐”的关键是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民利益的畅通诉求机制,真正让农民有资本乐,有权力乐。美在农家:以管理促进环境综合治理 榆垡镇“美在农家”主题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几年来,该镇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提高全体干部村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使镇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主要做法是: 一是该镇注重人工立体绿化美化,高标准完成了高速路干道、城镇道路网及镇区内大街的绿化改造。二是该镇全面整治城镇环境,架空线已全部入地,重点解决了影响城镇形象的环境脏乱问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达 61%。目前,城镇的环境管理水平接近于市区。三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镇域主要公路两侧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高标准的进行了绿化美化。各村围绕“四化”标准,开展了对村域道路、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硬化街道,拆除私搭乱建,清除多年积存的垃圾,修建花池,大面积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全面落实保洁责任。并力争通过半年时间,该镇将建成布局合理、市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国家卫生镇。点评 : “美”是 目标。“美”的 目标是 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美”的关键是摸得着、看得见,要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要尽快使城市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不能再以农村环境资源的牺牲来换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